剑卒过河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惰堕
娄小乙就在想,如果他一开始接触的就是这样真正的修行,在修行中欲仙欲死,那么他还会冷静到为了家人,为了母亲而放弃一些东西么?
一定有人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是极少数!他们不会为了修行而修行,而是能做到在修行中仍然坚持某些底限的东西。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他娄小乙现在起码也做到了!
不管修行再让人沉醉,他也不会放弃曾经和母亲说过的那些话!
稍做休息,娄小乙拿出第二枚玉简,小道体!
这是道家正宗的洗髓伐脉之术,核心便是用海量的灵机力量,对修士身体做最细致的梳理,改造,优化,提高。
它几乎是每个道家修士都会修练的一门体功,细微到每个细胞,每一滴血液,每一个脏器,每一孔毛囊……它不会附带任何的身体特效,不会刻意的增加力量,敏捷,反应,却又在潜移默化中悄悄改变这一切,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感应筑基时,完成身体的质的飞跃!
谁都知道修士一旦感应筑基,就和凡人有了根本的区别,种种神奇,种种不可思议,皆有此出!
但是,这种质的飞跃是感应筑基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么?是平时昏昏碌碌,某日灵光一闪,就完成了这种质的改变?
怎么可能!没有坚实的基础,怎么可能建筑高楼大厦?
小道体所做的,就是为最后的质变提供前期的量变!就是让修士的身体完成筑基前的所有的准备!才能做到最后的鲤鱼一跃!
没有这样的准备,当你最后跃起时,身体就会因为承受不住这种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崩溃,简单的说,筑基必然失败!
主功法冲击失败还有再来的机会,但如果主功法冲击成功,身体却没有跟上,不能应对这样的巨变,那等待你的,就只有死亡!
故此,食气修士的修行,是分两个方面进行的,一个就是主功法,就娄小乙而言,就是玉清中平上谕,它修练的是灵力,是丹田,是内!
另外一方面就是身体,就是小道体,把身体进行无死角的全面提高,不是提高某一方面,而是整体的,协调的,系统的构筑起一个框架,等待质变对身体造成的巨大的冲击!
在道家体系中,玉清中平上谕是最基础的食气功法之一,而小道体则是最基础道家体术之一,如果你实在是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机缘,那就选择这两样就好,可能不能让你鹤立鸡群,但却绝对耽误不了你!
这些,都是娄小乙在仙来镇十数日中学到的,也是流传了上万年普及性的东西,道家可能在核心直通大道的功法上有隐瞒,需要择人而授,但在基础功法上却从来都是很大方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道家保持竞争力!
任何一个道统的辉煌,都必须建立在庞大的基层力量上,在这个方面敝帚自珍,就是取死之道!
其实获得这些并不难,哪怕是对散修而言,娄小乙之所以走了弯路,不过是一直游离在修行界之外罢了!
他现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得到的,也不过是修行界中最普通的东西,但他不在乎,正统就好,他对偏门邪道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他不过就是求个百八十年的寿命而已,求个放焰火自娱自乐的心情而已,又不想做神仙,也不想称霸宇宙,又需要什么特别神妙的独门功术?
修行小道体最现实的意义,在于能以最快速度消耗身体中的灵力,也就为今晚最后一次的红线虫吸收做好前置条件。
剑卒过河 第86章 控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剑卒过河最新章节!
十日后,完全熟悉功法修行的娄小乙拿出了第三枚玉简-丈身法遁,同时也开启了他惯常的修行方式,在戈壁滩上跑练。
他很喜欢这种方式,自从那次从戈壁核心区域跑回来后,就再也忘不了那种感觉,大家都喜欢站定了放术法,那么他就练个与众不同的,奔跑中放术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而且,他真的认为,把几种修行方式捏合在一起很有意思,之前是中平行气诀,莽牛身,风卷遁甲,现在则变成了玉清中平上谕加小道体再加丈身法遁;仍然是从酉时跑到子时,从酉时吸收天地灵机,转换成红线虫,在消耗中补充,在补充中消耗,让丹田频繁经历鼓脹和干涸之间的循环,
这比静坐修行更让他舒服,因为在奔跑中,他能隐约的感觉到自己好像真的飞了起来……这种感觉让人迷醉,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而且,这样的修行真的比他坐在自家书房里的进步要大很多,那么,为什么不呢?
唯一的区别是,不再需要刘家老二的跟随,现在的娄小乙,已经完全独-立,两位老夫人也不会在他的出行上设置障碍。
一个月后,他为上午的修行增加了新的项目,内养窍目之诀,重耳真谛,
这两门感知之术可不适合运动中修练,而是需要在绝对安静中修行,正合娄府书房的环境;这是他在戈壁中得到的经验,在被梁狂人跟踪时也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一个敏锐的感知,对方接近你时都不知道,这太危险了!
第三个月,眼看寒冬已过,初春来临,是他降临这个身体的第一年结束,娄小乙实在有点忍不住,开始逐一尝试三个术法,灵火术,指冰术,铁皮鼓。
让他失望的是,果如前辈们的经验所言,食气期的术法更像是个笑话,一种魔术,杂耍;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上进无望的修行人最后会沦落到替人超度,街头蒙骗的原因,他们所会的所谓法术,也就只能做这个了。
灵火术,就是应用体内的灵力摩擦,在指间爆出一团火苗,当然,从嘴里喷也可以;这种火焰的性质和凡火相差有限,指望烧死人是不可能的,燎个血泡还差不多,而且这东西一旦扔出去,就成了无根之萍,无源之木,熄灭的很是迅速,见风就灭……完全不具备距离伤人的属性,逗弄孩子倒是正好。
指冰术也是一个德行,需要把手指插进水里,运功之后,慢慢的在水面上结成一层寒冰,至于冰结几尺,耗时几许,就纯粹靠灵力修为而定,这样的法术,除了冰镇酸梅汤,还能做什么?
指望凝成冰箭伤人,根本就是妄想,首先就做不到凭空聚水,更做不到瞬间完成冰箭的凝结,总不能为施展这种法术,再随身带个水囊吧?
铁皮鼓就更搞笑,娄小乙本以为这是个类似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防御术法,却谁知其着重的却不是铁皮,而是鼓!
这是一门靠大嗓门吓唬人的手艺,就像狮子吼,不过这名字太隔应人,在知道了它的功用后,娄小乙都没有了尝试的兴趣!
术法梦已破灭,不过没关系,只是暂时的,现在的打基础,就是为了以后的爆发!
娄小乙踏实下心情,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日子过得也很快,修行的进步也不慢,这是能感觉得到的进步,天天都有成长的感觉。
他把一部分时间放在了控物功上,这也是在仙来镇时,几个好心的老修提点他的,既然食气期的术法不可靠,那么唯一能在战斗中起到作用的就是控物!
控物的关键在于兵器的选择上,你选柄百斤的大刀,都就是自取其辱;一般而言,太大了控不动,太小了比如飞针又杀伤力有限,这就需要合适的尺寸。
兵器不能是凡兵,因为灵力传导性太差,需要特制的掺有修真材料的灵兵。
梁狂人的长剑就是灵兵,剑名血钩,娄小乙不太喜欢,觉的名字太过凶煞,完全没必要,你就是要杀人,也不必表现的凶神恶煞的吧?含蓄一点不好么?
但那剑名是刻在剑柄上的,刮不掉,也只好将就有丝线包裹一层,这东西背在背上很提气,质量不错,也舍不得这么弃之不用,好在照夜国的士子文人有挎剑的习惯,他在腰间挂一把也不显的多招摇,其实,他还是喜欢背的,但那不是文人的带剑之法。
娄小乙可没地方找这些材料,不过他的幸运在于,梁狂人的纳戒已经为他备足了这些。
那把短刺很是符合控物之用,但有个缺点,就一把,控出去了如果没达到效果,就很可能回不来!而且重近一斤,还不是他能掌控的,插在靴筒正合适。
相对来说,一套九把飞刀就是控物的绝配,估计梁狂人也是这么使用的;
这些兵器上都没有留下梁狂人的印迹,也包括两只纳戒,对食气修士来说,神识这东西离他们还很遥远,所以物件上也没有什么需要抹去的。
这个阶段,是摸-尸的黄金阶段,不用担心摸了却不能用,唯一的遗憾是价值低了些。
每把飞刀,状似柳叶,没有刀柄,因为这东西就不是设计成由人拿手甩出去的,刀身两面开刃,带有血槽,由此可见当初梁狂人狠辣的脾性,
刀重三两四钱,这个重量可能对梁狂人来说就正好,但对现在的娄小乙来说就偏重,但没关系,随着他修为的日渐精深,会越来越熟悉这个重量。
剑卒过河 第87章 化缘的和尚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剑卒过河最新章节!
控物功是一个概括性的控制手法,可以应用到任何可控物件上,可以是石头桌子,也可以是各种兵器,胜在提纲挈领,不挑剔物件;失在没有专门的控刀手法,这些,需要娄小乙熟悉后自己一步步的摸索。
他不知道当初梁狂人有没有专门的控刀之术,反正他的遗物中没找到。
也不耽误练习,控物,尤其是这种重心平衡不好掌握的不规则柳叶刀,不是件容易事,不仅要操纵飞的远,还必须有一定的杀伤力,
在感应筑基阶段,修士有神识操纵,称为擒龙控鹤之功,物件可发可收;但在食气期,发出去容易,收回来千难万难,梁狂人之所以使用柳叶刀,就是因为这种形状本身的气动外形有回旋飞镖之能。
发出去靠灵力,收回来靠回旋技巧,十分的考验精细操作;娄小乙还远远做不到回旋,他现在也不会考虑这些,他首先要解决的是,怎么准确的把这东西用灵力射出去,够远够准够有穿透力,等做到这一切后,再来考虑其他的问题。
春暖花开,绿意回到了普城,对这样一座位于边陲戈壁的偏僻小城来说,绿色对他们来说是格外的珍贵,各种庆祝活动络绎不绝,就包括去年那场闹出点小风波的小夜湖游湖春会。
当然,这场游湖春会娄小乙没去参加,让举办者长出了一口气,作为普城上流阶层年轻人每年一次的盛会,他们没权利拒绝任何一个有资格的参与者,尤其是像娄小乙这样地位比较特殊的公子哥儿。
娄小乙正忙于自己的快乐修行中,哪有功夫去参加他们的无病呻吟,不就是春天来了想配对了么?纯粹的生-理要求,偏偏要搞那么文雅,还不是为了晚上关灯后的那点事?
但他仍然没有躲开春天的燥动,这一次找上门来的是和尚!
西城大昭寺的和尚,就是母亲和彩姨常去的那家寺院,也是普城地面最出名,香火最旺,上层人士最青唻的寺院。
普城的冬天很难熬,酷冷,风沙,很少有人会选这个时节出门,就更别提养尊处优的官太太富家小-姐了,所以断顿了的大昭寺就会在春天来临时主动出击,向普城那些著名的官富家太太送吉祥,送佛信,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天气也暖和了,你们可以来送香油钱了!
在普城地界,信佛,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当然首推上层名流的内宅太太媳妇小-姐们,男人们很少搞这些,普遍的心思就是,有这钱还不如再娶个小妾回来呢。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既然要鼓动起妇女们朝佛的热情,那当然就要解决在普城妇女界威望最高的几位,在这方面,娄姚氏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不仅仅是她礼佛虔诚,也因为她本人的背景,前朝司马夫人,在普城还真没有比这更尊贵的名头,虽然是清名虚名,但在妇女界已经足够了。
所以第一个找的就是她,大昭寺的知客僧崆方和尚亲自出马,带着两个小沙弥,空手白袖,前来娄府致以最真挚的问候,以及方丈大人最诚恳的祝福。
普城的规矩,这一年进献香油钱的多寡,都由第一位进献者为准,酌情增减,一般都不会超过第一位在开春头一场法事中的进献,这样的规矩有一个好处,就是杜绝了恶意攀比,因为普城的人口流动极为有限,都是老熟人,所以对这样的规矩都是遵守的,富如李家,每年的出手也不敢压过娄府夫人,或者府尊夫人等几位贵妇,那是冒犯,是要吃苦头的。
所以,第一个在佛事中进献香油钱的贵客就很重要,总是要起个带头作用的嘛,既不能太过夸张,总也不能还不如往年?通货膨胀的道理和尚们也是懂的。
这种事,以前的娄小乙是从来也不参与的,去年这个时节和尚们来时,他脑子里两个灵魂正在打架,也是糊涂的,但今年,不太一样。
母亲和彩姨在客厅和知客僧见面,听他口吐莲花,娄小乙自在院中修练他的重耳真谛,这种耳识之法他已经修练了数月,大有长进,远了不说,就在自己的院子中,只要他愿意,整个娄府的一举一动,猫狗打架,下人斗嘴,夫妇伦敦,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做人要能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在乎表面上的吃亏,他们看重的是实质性的“福利”,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的。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佛曰: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佛经,娄小乙是听不太明白的,无论前世今生,他在这方面都没有任何研究,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个傻的!
这崆方和尚一席话听着高大上,玄妙无比,其实说根到底,意思就是让老太太多吃些亏,不要怕吃亏,多舍些财……等等如此。
他不是舍不得钱财,只要母亲高兴,便香油钱再多些也无所谓,但他在乎的是这种骗人钱财的方式,把母亲等人对佛祖的敬,当成敛财的工具!
一看这和尚肥头大耳,腆着大肚子的模样,你叫别人吃亏,自己怎么不多吃点亏?
母亲和彩姨独居府中,这个世界,属于她们的娱乐很少,信佛,就是她们打发时间,寻求心理寄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这也是大部分豪门大户内宅人士的共通点,在这一点上,正合佛门乘虚而入,在先天上就有巨大的优势,有庞大的受众群,就连占主导地位的道家也比不了。
崆方和尚还在喋喋不休,娄小乙也是懒的再听,只要不太过份,也只能是由得他去,还能怎样?终归不能因为一点外财,而惹母亲不愉快,
这个年纪的人,你和她说道理是说不通的,徒费心思,倒麻烦!
“大昭寺在山门外新立一牌坊,缺一副对联,还请夫人费心润色,在春季法会中一展墨宝,大昭阖寺上下,敬候夫人光临!”
崆方和尚还在鼓动他三寸不烂之舌,必须承认,和尚的切入点很是犀利,看准了娄姚氏的出身,有点墨水,喜欢这种留名的方式,既然能留名,那出手就肯定大方,最后贵人留名声,大昭寺落实惠,各得其所。
母亲果然上套,一番寒喧,话里话外的都露出了大力支持的意思;这种敬佛的事,当然不能冒然提数量,太庸俗,彼此心知肚明,心领神会,皆大欢喜。
母亲高兴,那就随她去,如果花钱能买快乐,为什么不呢?娄姚氏这个年纪,留給她满足心愿的时间并不多,对这个世界的人来说,寿命上丝毫也没有修行世界应该有的长寿,老年人到了六十就是个大坎,也是件很奇怪的事。
让娄小乙没想到的是,午食时间母亲却把他召了去,
“小乙,大昭寺来人说要我給他们写副对联,我现在才思不敏,偶犯糊涂,小乙都是文状了,不如就替母亲写一副吧?”
剑卒过河 第88章 佛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剑卒过河最新章节!
娄小乙知道这是母亲在客气,当初母亲还是将军府中小-姐时那也是才女一名,怎么也不至于一副对联都写不出来,再说又不是文考,不过一小城孤寺,写的好与坏的,其实也不那么打紧,谁又会真正挑剔什么?
“什么题材?哪个方面?可有要求?”
娄小乙也没客气,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母亲怎么说那就怎么做好了。
娄姚氏想了想,“嗯,这次崆方大师来府,主要说的就是积善行德,不在意得失的佛法,我看哪,不如就依他所说,以吃亏是福为题,写副对子吧?”
娄小乙点头,也无所谓的事,偶然扫眼,却忽然发现母亲手腕上一串佛珠,乌黑透亮,隐泛光华,很是不寻常,这种奇特普通凡人看不出来,但在他这个也算是真正入了门的修行人的眼中,却如暗室明灯,惹眼的很。
“母亲,您这副手珠是哪里得的?看着很是不一般,之前可没见你戴过!”
娄姚氏就笑,“这正是方才崆方师傅赠与我的,说是开了佛光,常带身上,能趋吉避邪,身体康健!小乙若喜欢,拿去便是……”
说着就褪下佛珠,往儿子手里递来;她知道儿子的性格,对这类东西不太感兴趣,更从来不会要母亲随身之物;但她当母亲的,手里有什么好东西,总是想着儿子的,哪怕以前儿子拒绝过无数次,仍然会第一时间把好东西递过去。
让她有些意外的是,破天荒的,儿子竟然接了过去,
“这串珠子有点意思,儿子先把玩几天,等玩够了,再还与母亲!
对了,我听说普城地面去年大旱,田中收成只得往昔的五,六成,很多农户开春时都面临播种不足,自食艰难的窘境?”
娄姚氏就叹了口气,“可不是么,这两年天公不作美,不是大旱就是大涝,所以普城很多大户人家都时常上香祈福,官府也有赈济,却也是杯水车薪,
咱们家的几处庄子收成也不好,我已命人减了他们当年的地租,想来维持下去是没有问题的,小乙的意思是……?”
娄小乙就笑,“母亲慈悲为怀,心存善念,租户们感激您是一定的,这个不消说!
但在小乙看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绝大多数的租户,或者自耕农却未必有这样的运气,春季播种,在种子和存粮上很难两全,
既然大昭寺开春季法会,普渡众生,就不如借此机会,把普城各家太太小-姐的香油钱变现成种子,由官府出头统计,现场分发,各家自领,岂不美哉?
如此,既遂了各家善人敬佛的本意,又全了大昭寺慈悲的胸怀,正好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娄姚氏眼中放光,儿子这个主意实在是太好了,对灾民之事她一直感觉自己有心无力,除了贡献些香油钱好像也做不了什么;在照夜国,开仓赈济是官府的责任,其他人私开粮仓就有邀心聚众之嫌,是轻易做不得的!
但如果依儿子的主意,有佛寺顶在前头,又有官府统计安排其后,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她虽然敬佛甚虔,但也不傻,知道自己的香油钱进了和尚们的腰包,真正能拿出来帮助百姓的,十不其一,就不如这样来的直接!
于是赞道:“我儿聪慧善良,腹有良谋!你说的对,我这就去联系各家夫人主母,定要做成此事,这才是大功德,佛祖必然感动,可比平日念一万遍佛,捐一万钱要有意义的多!”
官府会不会帮忙?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这些夫人太太中囊括了普城大大小小衙门的各级官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点了头,可比府尊大人下令还要管用的多!
……回到自己的书房,娄小乙的面色就有些阴沉,他从不参与母亲的佛事,今日却例外的开口,坏大昭寺敛财,还利于普通百姓,这些手段都是有他的用意的!
不在破财,而在那串佛珠!
这串佛珠,是有古怪的!
不是戴上这东西就会招邪折寿,而是其中自有一股经过佛门修行人加持过的力量!
这种力量如果久和普通信众日常接触,是很不合适的;简单的说,久而久之,会让普通信众向深度礼佛者,甚至狂信众的趋势发展!
最后的结果,轻则剃度出家,重则散尽家财敬佛,以一人而毁全家,这是真正的佛门名寺应该做的么?
什么事,都有一个限度,过犹不及!如果只是信众自己研佛日深,诚心阪依,那谁也不怪;但如果信众没有这个意思,你却通过外物外力来影响,毁人家庭,夺人财产,这跟邪-教又有什么区别?
那个崆方和尚交給母亲的,就是这么个东西!你能说这是无意的么?
这就是娄小乙动怒的原因!
但他很清楚,还不是撕破脸的时机,也不能就此判断这是大昭寺的整体行为,也可能是某个个体,或者某个派系的意思?
什么东西一旦牵涉到修行,就得慎而重之,因为你不知道这潭水的深浅,后面占的到底是谁?什么修为?
以他娄小乙现在这种二把刀的能力,还远远做不到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程度。
故此,以普城全体贵妇人的形象来赈济,大昭寺也说不出来什么,但寺中的隐密就只能靠娄小乙自己来解决,这种事是指望不上官府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