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医女当家记陆清漪赵珩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奶茶包
“那便先不说。”黄郎中道,“黄某从医几十载,见过不少因为受伤或者生病而死的人。这些人在临时前都不曾想过自己的生命会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所以……”黄郎中重重咳嗽了几声,待胸口的痒意压下,才慢慢道,“正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把握好当下,珍惜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第343章 一氧化碳
人生得意须尽欢……
是啊,自己安慰别人都会说意外和明天不知哪个先来,劝别人活在当下。可是轮到自己了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真是脑袋发锈了。
“如何,小娘子现在有没有觉得烦恼少了不少”黄郎中笑眯眯望着她。
“嗯,感觉眼前豁然开朗了,谢谢你黄郎中。”陆清漪重重点头,满怀感激。
黄郎中抿嘴一笑,轻拍她的手背“小娘子聪慧过人,黄某并不担心。只是小娘子太重情义,又太过善良,这性子容易吃亏,也容易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责任和担子。”
“小娘子给自己太多压力,负担太重的话,不仅对你本人不好,对病人也不好。因为这会使你判断不准,摇摆不定,致使你无法做决断。”
陆清漪知晓黄郎中指的是之前救死人的事,一瞬间眼前便是一片红,随后画面定格在床上吐血而亡的村民上。
的确,在那一天后,她给病人看诊后都会下意识先质疑自己到底有没有断错诊,学艺不精的她会不会又害了一个人。以至于她对黄郎中变得越来越依赖,时不时的拿起他书写的治鼠疫的册子不停翻看。
不仅如此,昨日在看见已经病入膏肓的黄郎中后,她更是变得不知所措起来。仿佛一下失去了一个依靠,孤身一人在黑暗的路上摸黑行走。不知道要从何处开始,又该往何处走。
可是,就在她几近要崩溃的时候,赵珩渊和黄郎中这两人就如海上的灯塔一样,突然照进了这一片黑暗中。打破了所有的不安,无措,彷徨和迷茫,为她指明了一条路,带着她走出来。
“谢谢你黄郎中。”陆清漪知道黄郎中那一番话是在开慰自己,怕她会钻牛角尖。
“之前是我心志不够坚定,我在努力调节了,让您费心实在抱歉。”
“小娘子客气了,你毕竟年纪尚轻,头一回碰上这种场面,吓到也纯属正常。”
陆清漪赧然低头。
她虽然看上去还年轻,可实际上她是活了两世的人,却被一次医疗意外打败,说出来陆清漪都觉得自己很是丢人。
“对了,听医童说你早晨看诊完后就一直在发呆,可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哦,倒也不是。”陆清漪把炭炉的事说了一遍,“我只是在想,在没有地暖和火炕的情况下,不使用炭炉取暖。”
黄郎中听着她的话也思索起来“火炕怕是不可能,这种奢侈的东西也只村中镇上的富商员外才会做。”
不错,火炕费柴,一个晚上就要烧掉一户人家五天的柴火,寻常百姓谁没事在家堆那么多木柴,也没时间堆那么多木柴,还不如烧炭来的实在。尤其是他们这样的小村落,拥有火炕的就更少了。
而地暖就不可能了,那怕是得富可敌国的有钱人或者皇亲贵胄才能享受的。因为这儿的地暖是下人不断烧柴煮沸水,把沸水灌进挖空的地面,利用蒸汽的方式来取暖的。
然后陆清漪又想,在前世的时候,没有地暖的地方又是怎么取暖的呢
无果,因为不管是电热毯还是电热袋还是电热风扇乃至空调,都是要用到电,而且都是高科技,这个时代根本没有。
“烧炭取暖不可行吗”瞧陆清漪颇为烦恼的样子,黄郎中莫名。
之前没有地暖和火炕,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何陆清漪似乎很在意的样子。
听出黄郎中的疑惑,陆清漪解释道“倒也不是非要换不可,大家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是……”
“无妨。”
“我只是觉得,炭火烧出来的烟雾终究有害,长久以往对人的肺部不好。而且我们堂里住着的都是病人,假如他们迷糊中操作不当,说不定还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一、一氧化碳这是何物”黄郎中茫然。
“啊,这个一氧化碳嘛就是……”
这个怎么解释啊,这个时代又没有化学……总不能告诉黄郎中,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就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吧……
“这个一氧化碳嘛,其实就是炭燃烧后发出的一种气体吧。如果长时间出于封闭状态,这些气体就会有剧烈头痛,头晕心悸等病状出现,最后会窒息而亡。”
“竟还有这样的事……”听到这,黄郎中似乎想起了什么事,“若是如此倒也能解释为何每年冬天总会有人莫名其妙死去,而仵作完全查不出原因的真相。”
“是啊……”见黄郎中没怀疑,陆清漪当下松口气。
黄郎中说的情况的确经常出现在村落中,因为这儿的人根本不知道何为一氧化碳。而冬天烧炭是常态,无人会联想到,无声无息杀死他们的,竟是那一盆为了取暖而点着的炭火。
其实炭炉并未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保持通风良好,还是不会有危险的。只是今年实在太冷,加上病人身体虚弱无法自行保暖,就会把窗户锁紧,这才是陆清漪担忧的。
“只不过这一时间还真找不到能替代火炭的取暖方式。”黄郎中指出了其中的现实。
“是啊。”总不能在房里烧柴吧,那更不实际,不说柴燃烧快烟雾大,他们也找不来那么多柴。
思考的时候,陆清漪习惯性地要绞手,却发现手上戴着厚厚的手套,只好无奈作罢。
然而几秒后,陆清漪突然睁大了眼睛,瞪着手里的手套。
“哎呀对啊,不是有暖手袋嘛!”
“什、什么暖手袋”
“是啊。”陆清漪激动地站起来,“就是暖手袋啊,我怎么没想到啊,以前古代也有人用这种暖手袋取暖的啊。”
她激动地双眼发亮,黄郎中虽然完全没听懂陆清漪在说什么,但是看出她必定是想到什么好办法了。
便听陆清漪说“是这样的,所谓的暖手袋其实就是用动物的胃囊做成的一种袋囊,这种袋囊我们不是平时用来装水或者装汤,尤其是冬天的时候,还可以保住里头汤水的温度。”
简单明了的解释,黄郎中当即听明白了她的想法。
第344章 米老的恩怨
“妙,实在是妙啊。小娘子真是太……咳咳……太厉害了。”黄郎中也禁不住激动起来,以至于呛咳连连。
“小娘子的思路确是我等比不上的。”咳完,黄郎中又是一顿夸。
陆清漪不好意思一笑。
倒不是她聪明,只是从前没有电热水袋的时候,她妈妈都是拿暖水袋装满袋的热水,夜晚塞在她被子里头,好让她睡得踏实些,不会冻着。
“不过这水囊还是有些小,若是要保持一晚的温度,这个暖手袋需要做大一些。”陆清漪苦恼道。
“是啊……”黄郎中听出她的画外音。
自封村已经十多日过去,每日他们能从外界得到的只有太守此前承诺了的药草,再无其他物品交易。况且仅是这些药草就费了他们不少的银子。
没有来源收入只有不断的支出,长久以往下去,银子很快就会用完,根本没有多余的闲钱可以去买胃囊回来做暖手袋。
想到这一点,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沮丧。
“可惜此番疫病,存了半辈子的积蓄都被我用完了。”黄郎中叹。
说到花钱,陆清漪也叹。
她可是把赵珩渊出远门前包括给高门看病的银子全花光了,要不是赵珩渊回来,说不定她得穷到去卖身了。
“眼下外出行不通,否则还能找些人借点银子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
陆清漪也头疼,买药草的银子是村里祠堂给的,多的没有,倒是越来越少。那几个长老必定不肯再花钱浪费在水囊的事上。
“其实水囊要是能普及的话,对普通百姓也是有好处的。相比好几个火盆浪费炭火,在被窝里塞两个水囊保暖其实更经济实惠。”陆清漪还是不死心。
不过她这一番话倒是提醒了黄郎中“的不错!这暖手袋确是十分惠及百姓,是件好事。”
“可是没胃囊一切都白搭。”
“这倒不是问题了。”黄郎中露出抹淡然的微笑。
一看见他嘴角的笑,陆清漪知黄郎中应是想出了应对之策,不免又打起精神来。
“黄郎中可是想到如何做了”
“很简单。”黄郎中笑笑,“筹款。”
筹款
对啊!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到底是用在大家身上的,她根本没必要全揽着自己解决。况且自封村后大家日常用度减少,总不能一点银子都掏不出吧。
“可是该如何实施呢”就凭他们,怕是没有村民愿意出钱吧。
“只能去找几位长老和村长了。”黄郎中给自己倒杯水润喉,继续道,“村长的身体已经好了不少,他为人和善亲切,应该比较好说话,就是那几位长老……”
陆清漪明白黄郎中的意思,那几位长老可都不是好相与的主。上回交锋陆清漪要不是拿村中所有百姓的命做担保,估计也无法劝说他们拿出祠堂的银子。
再者,一个好说话的村长,背后必定会有几个不好说话的长老,这是自然规律,总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嘛。
正想着,黄郎中又道“而且此事不宜你再出面了。虽然大家都是为了村子里的人好,可小娘子到底是女子,对于这些长老们而言,那便是逾矩的事。”
不错,上一回她就明显感觉到三个长老中有一个十分不满她妇道人家抛头露面。
陆清漪如今也感染了鼠疫,没事也不能出门。医童们是能自由进出,可要和那几个老狐狸谈条件,显然还不够他们精明,说不定三言两语就被打的落荒而逃。
孙大夫倒算是说的上话的人,只是听西边的医童们说,孙大夫因为衣不解带看病,已经累倒了,怎好要他还去和几位长老费神周旋。
“黄郎中,您觉得白捕快如何”陆清漪思来想去,也只想到白展堂这个人比较有魄力。
闻言,黄郎中沉思了好一会,摇头“白捕快缺不失为一个好人选,他在衙门做事多年,沉稳干练,行事妥当有分寸。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那米老和衙门的人向来不对头,那个米老小娘子见过的吧。”
陆清漪点头,不仅见过还印象十分深刻呢。这位米老便是最最看她不爽,认为她妇道人家抛头露面在外头招摇十分不得体。还直白说过她来着,如何不印象深刻。
“这个米老为何和衙门不对头”陆清漪好奇。
“这事说来可就有点复杂了。”黄郎中又喝了口水润喉,随后缓缓道来。
“这个米老年轻时就脾气暴躁,但其实心底还不错,看不过眼的事都会帮腔,间接得罪不少人,自然也少不了衙门那些人。”
“不过最严重的应该是八年前的事了吧,我记得似乎是和陆里正起了冲突,因为对方仗势欺人,强要了附近村民的一亩地。那村民自是不肯,结果被陆里正带人打得重伤,送到我所在的医馆中。”
陆里正这个人陆清漪倒是有所耳闻,她记得当初调查灵婆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陆里正和灵婆有勾结。当初山上那具尸体的未婚妻便是被这陆里正给强掳了去,最后自尽身亡。
所以关于陆里正这个人,陆清漪光听名字就起生理厌恶。
“那么这米老是去找陆里正讨说法了”
“不错,米老的脾性一直就没变,村民受了委屈,他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当天就自个儿跑去衙门找陆里正要说法了。”
“不过当天在衙门中具体都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不清楚,只知道米老被抬出来的时候头上血流不止,磕了一个大洞。幸好后面抢救了回来,否则只怕要引起一场骚乱不可。”
一村长老在衙门被打伤,必定引起村民的公愤,米老仗着自己的身份闯进衙门讨说法。此举虽然冒险了些,但要惩治陆里正和陈县令那样的小人,也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这么做了。
“所以米老和衙门就此结下恩怨了”
“嗯,严格说来是和陆里正那群人吧。因为后面迫于压力,只好把那一亩地还给了村民。话虽如此,可是米老的做法多少算是挑战了官府的威严,陈县令即便表面不说,心里也是很气恼的。”
“白捕快为人正直也没助纣为虐,但他之前毕竟是个捕快,帮着陈县令做事的,米老一定会让他十分难堪。”
也就是说白展堂去当说客是不行了。
第345章 私心罢了
“那韩老呢”
“韩老这人表面不爱掺合纷争,虽然他不说,但他其实十分厌恶衙门的人,同样没给过好脸色。”
这一点陆清漪倒不惊讶,陈县令做的事都太令人反感,这份厌恶无法发泄到本人身上,便很自然会牵连到底下的人。不说他们,就连陆清漪在听说衙役的时候,都会下意识觉得对方不是什么好货。
米老不行,韩老也不行,虽然还有个齐老,可是这齐老陆清漪记得他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而且立场也不坚定,十分容易被转移话题。
白展堂去找他固然可以说动,但这齐老肯定转头就去找米老韩老商讨。若是米老和韩老知晓说话的是白展堂,一定想都不想就拒绝。
白展堂是行不通了,那要找谁啊……
“黄郎中,您有什么想法吗”
“这个嘛……”黄郎中也苦恼。
为了节省无必要的开支,这银子还是得从村民身上取得。正所谓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贡献十文,一百人就是一两了,这银子可不少啊。
再者,这筹得的银子若是有剩余,还能用以买卖必须的物品。而这买卖的事,还得仰仗当初和吴太守谈话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