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医女当家记陆清漪赵珩渊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奶茶包
陆清漪闻言眼眸向上瞥了他一眼,这泰然处之的模样,难道是胸有成竹
“相公,你之前到底是怎么越过陈县令告知吴太守村里的事的”
“好奇”
“嗯嗯。”陆清漪点头,说出自己心底的疑惑,“吴太守就算再是一个好官,可是也不会随便听信一个百姓的话。”
“清儿就没想过,或许是我威胁了吴太守”
陆清漪摇头“不会,因为威胁对吴太守来说没什么用,若对象是陈县令倒还说的过去。而且就算真有吴太守他们的把柄在,对方心再狠一点,为了掩盖秘密让我们无药可治死在村里,也是一个杀人灭口的好方法。”
“清儿果然聪慧。”赵珩渊赞道。
陆清漪撅嘴哼了哼,骄傲起来“那是。”苍白的脸因为高兴而多了几分血色。
见状,赵珩渊抿嘴勾唇,倒也不急着让她睡了,而是反问“既然清儿已经琢磨过,那么清儿可要猜一猜吴太守为何会同意我们的请求。”
“这个嘛……”
陆清漪埋头冥想起来,全然忘了方才明明是她先提问要答案的,结果三言两语就被赵珩渊给绕走了。
“你让以前的同僚以命要挟比如威胁要杀他儿子断后”陆清漪思来想去都没能想到原因,只好先胡乱猜一个。
赵珩渊闻言眉梢上扬,不知她为何有这种想法。
“非也,以子要挟非君子所为。”他说。
君子!
陆清漪也是眉毛一挑。
她倒是不知道,原来杀手还有君子协议呀……
不过杀手就不能是君子了吗似乎也没这个说法。
“如何可还想到别的”见她不吭声,赵珩渊故意引诱她。
陆清漪苦恼,也不知是不是还在生病的缘故,脑袋跟浆糊似的,什么都想不出。可见赵珩渊一脸打趣的神色,又禁不住心中那口好胜的气。
“我再想想。”她倔强道。
赵珩渊轻笑一声,宠溺道“好,你慢慢想。
好一会,陆清漪挫败放弃“不行,我想不出了。”
“这么快就放弃”
“我头疼……”陆清漪干脆撒起娇来。
这一招对赵珩渊确是有效的,赵珩渊不再卖关子“其实很简单,我只是对吴太守撒了个谎。”
“什么谎说你抓了他的家人”
赵珩渊闻言一愣,随后失笑。
他家小娘子怎么还一直纠结在这上面呢,在她心里,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
“不是,和他的家人无关。我骗他村里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官宦在,吴太守一听自然就不得不有所顾虑了。”
有个位高权重的高官在
“是谁啊”陆清漪不禁好奇。
赵珩渊笑望她一眼,缓缓道“一个你也认识的人。”
她陆清漪能认识的人,还是高官,这个答案不用细想就呼之欲出了。
“你骗吴太守杜御史还在村里!”陆清漪激动地要坐起来,但是被赵珩渊按了回去。
“不要乱动,不睡的话为夫就不说了。”
“啊不不不,我这不是太激动了嘛。”她连忙躺回去,乖巧地躺好,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再乱动。
“相公,继续说。”
赵珩渊对自家小娘子是舍不得呵斥也舍不得责怪,自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此前和杜大人谈话的时候,他曾给我一枚玉坠子,是挂在腰上的,让我在需要用到的时候拿去用。”
“玉坠我怎么不知道”
“为夫瞧着这玉坠子怕是很贵重,就收了起来。”赵珩渊面不红耳不赤的胡说八道。
“这样啊……”
陆清漪不疑有他,毕竟自赵珩渊回来他们就一直忙个不停,偶尔凑到一块,只巴不得可以粘乎在一起,就算聊没有营养的话题,也不会聊正事。
“相公你真聪明。”她露出迷妹的表情,看得赵珩渊眼里心里十分舒爽。
第348章 受委屈
不过片刻后,陆清漪又开始担忧起来“可是,我们冒用杜御史的名号,若是村子解封后,该怎么跟吴太守交代会不会判我们一个欺瞒的罪名。”
“清儿害怕吗”赵珩渊故意问。
“有点吧,冒认朝廷命官的罪名可不小。”她转着大眼,瞅着赵珩渊的脸,观察着他的表情。这副模样哪有半分害怕的样子。
“可我为何没从清儿脸上看出害怕”赵珩渊戳穿她的表演。
陆清漪嘿嘿一笑“相公真是金睛火眼。”她拍马屁。
顿了顿,俏皮道“反正我们之前帮了杜大人一个忙,那就请他也帮帮我们呗。再说了事从权宜,我们也是为了救陆家村才不得不撒谎的。”
“嗯。”赵珩渊点点头没搭话,只是偏头扫了眼小窗外的天色,拍了拍被子,“好了,问完了就快睡。”
“还没完呢。”陆清漪的瞌睡虫被赶跑,此刻精神着呢,“你都还没告诉我明儿打算跟村长他们怎么说。”
说着也没等赵珩渊回答,又自顾自道“你明日或许会碰上那几个长老,他们可难缠了,其中有一个说话不太好听,相公可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说话不好听
赵珩渊眉心一碾“那人可是对你说了很难听的话”
想起之前米老的那些嫌弃和瞧不起她的语气,陆清漪依旧觉得气愤不已。不过这些都是针对她个人的,没必要在赵珩渊面前说,否则就像是在告状一样。
陆清漪摇头“还好吧,那个米老说话就是这样,不过他这人脾气暴归暴,对村民都挺好的,也会为他们抱不平。”
果然是他那善良的小娘子,明明在外面受了别人的委屈回来,却不告诉他,还替对方说话。还记得初识时她是那么的泼辣,面对乡亲父老也敢当面反驳后母。
当时他就想,这样的姑娘应该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
然而在这半年多的相处中,赵珩渊却发现,他的小娘子除了拥有一身本领外,强悍的外表下还包裹着一颗柔软善良的心。往往表面话说的难听,私底下就忍不住为对方盘算。
赵珩渊不反感陆清漪的善良,她行事待人都有原则,不是盲目的对人好。只是有一点让他很不爽和担心。那就是不管受多大的委屈,陆清漪都会自己默默承受,坚强的令他心疼。
“别担心,我不会有事的。”他伸出大掌摸摸陆清漪的头,“快些睡吧,明日你还有很多事要做。”
陆清漪抿着嘴,本来还想说些嘱咐的话,让其避开米老。可是想想,赵珩渊一贯不苟言笑,说不得是谁气谁呢。
“好,我现在马上睡,相公也早些回去吧。”她乖巧闭上眼睛。
赵珩渊扫一圈周围,起身吹灭了两支蜡烛,仅留下外头桌子的一支还在燃烧。昏暗的房里一片寂静,陆清漪很快就陷入了沉睡。
翌日,祠堂。
赵珩渊清早办完事后便来祠堂找村长,打算速战速决陆清漪交代他的事。正好三位长老和村长都在,或许该说,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都有来祠堂。
陆家村的祠堂很大,分为祖先祠堂和外堂。祖先祠堂在最里面,供奉着德高望重的先人。而外堂一般是喝茶谈话和办事情的。
以往没什么事,祠堂大部分时间都是关着的,只有在庆典、过年或者发生了什么大事才会开祠堂。由于村子被封,人心惶惶,所以几位长老最近都轮流守着祠堂。
当赵珩渊来的时候,他们正在下棋,就见一魁梧高大的男子大步走进来,那架势和气势,即便隔了几十步远,都能感受到那股压力,让他们不由自主感到害怕。
“这位好汉……”率先说话的是齐老,“你是”
“在下是住在山上,以打猎为生的赵珩渊。”赵珩渊在距离他们约十步远的距离停下,为了表示尊敬,他特意站在天井中的台阶下。
三层矮的台阶上,围坐在一块观棋的几人互视一眼,好一会是村长先开口说话“赵相公,我记得,当初你刚到的时候,曾来这拜访过。”
赵珩渊点头“村长别来无恙。”
初来乍到,赵珩渊虽是打着隐世的想法来到这偏僻的村落里。但既然要入乡就免不了随俗,到了别人的地盘,肯定要先知会一下能做主的人。
只不过自第一次见面后已经相距半年多都没见过赵珩渊,因此在看见他再一次踏进祠堂,村长心中也觉得奇怪。
“赵相公来祠堂,可是有什么事”
对于愿意接纳自己留在村中,赵珩渊一直对陆村长感到感激和尊重,因此说话也尽量显得比较尊敬。
“确是有一事来请村长和长老们帮忙。”借着说话的时候,赵珩渊黑眸扫过一圈上面四人,从他们的坐姿以及倾听时的表情,很快就判断出另外三位长老分别都是谁和谁。
“是这样的,我虽是受人之托来,不过这事却是关乎整个村子的。”
“哦,赵相公这么一说倒是让老头我觉得有趣了,到底是何事如此大,还关乎到整个村子。”一开口就阴阳怪气的,不是米老又会是谁。
赵珩渊权当没听见,顺着他的话说“筹款。”
“筹款!”
赵珩渊的话一落,其余四人纷纷惊地瞪大了眼睛。而且由于他被谣传放大的事迹,这些人第一反应是赵珩渊在图谋钱财。
“胡闹,你当这儿是什么地方。这是陆家的祠堂,不是你谋财的地方。”心直口快的米老当即就反对。
韩老也慢悠悠道“不知这赵相公筹款是为了做甚如今在这村中,有银子也买不到什么。”
“可不是。”齐老满眼警惕地看着赵珩渊,“你不会是听信外头人的话,以为有银子那些衙役就会放你出去吧。”
“我就说这人心思不良。”米老哼道,“你们居然还让他去村口对接药草,还有那几个原先在衙门做事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这语气和话,明显是夹带了私情的。
第349章 担当
幸好,这些人中,村长还是比较理智的“几位叔伯先不要动怒,或许赵相公并非这个意思,我们不妨听听他想说的话”
“还有什么好听的。”米老又哼唧唧,“这种时候还要筹款,他的企图就是司马昭之心!”
“倒也未必。”村长还是试图为赵珩渊说话,“赵相公的娘子便是我们村中有名的妙手神医,他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如今赵小娘子也在医馆中救人,赵相公怎么会舍得丢下她呢。”
然而不提陆清漪还好,一提到陆清漪,米老哼得更大声了“祠堂的银子都让他们花在药草了,难不成还不够!昨日他们的医童过来可没这么说。”
“这……”村长被米老句句堵回来,加上不清楚赵珩渊来是具体是为了何事,不方便替他说太多,只好转向赵珩渊,“赵相公,你为何事来就直说吧。”
赵珩渊朝村长感激点头,算是感谢他的善意,随后缓声说出了陆清漪提到的暖手袋的事。
只是暖手袋这种东西到底有些虚渺,即便赵珩渊把陆清漪信中所提的都说了,眼前的几个人却还是半信半疑。
见状,赵珩渊道“冬天屋内之所以会点很多火盆的原因是因为歇息的时候怕着凉,可是如果有一个能保温的袋子放在被窝里,那么被窝就会持续温暖。”
“假如夜里能减少烧炭,除了可以避免因为不通风造成的危险外,还可以省下一大笔买炭的银子。”
说到可以省钱的时候,齐老他们的眸光总算有动静了。
见状,赵珩渊便继续说“一个牛的胃囊是三十文,缝制成袋囊顶多也就三十五文。而我们现在所用的黑炭,一麻袋就需要五十文,而且还用不到半个月。对比之下,难道不是暖水袋更划算吗”
“你说的这个暖手袋,可是能一直反复使用的”韩老好奇。
由于陆家村是个十分偏僻的小村落,这儿的人喝水依旧是用竹筒来装,而不是像其他城镇一样,已经有兜售水囊袋了。所以当赵珩渊在描述的时候,韩老他们才会一脸疑惑。只有村长知道一些。
“不错不错、赵相公所说的这个暖手袋我似乎是见过的。应该是十年前了吧,那时候我去永定镇探亲,就曾经见到小贩在兜售这种水囊。”
陆村长似乎对这个暖手袋有些兴趣,只是还是感到疑惑“不过当时那小贩叫的价格可不便宜,一个也要八十文呢。赵相公说的这个暖手袋只要三十五文”
“村长所说的是叫水囊,那是客商走货朗行走在外必备的东西。您当初看到的应该是外表还包了一层动物的皮,为的是可以防止烫伤,所以要价一般会比较高。”
“对,就是叫水囊,外头的确是包了一层皮,用的是猪皮缝制的。”陆村长开始有些印象了。
赵珩渊颔首“不过内人说的暖手袋和水囊的做法不一样,具体的到时还要问过内人才知道。“
然而虽然陆村长有兴致,可是其他三人还是一脸兴致缺缺的样子,大体是因为他们都不曾见过,加上村长一贯好说话,所以都持怀疑态度。
“口说无凭,我们如何知晓那暖水袋便真如赵相公所言,能够代替炭炉保暖呢”韩老倚着竹桌,端着自个儿的茶壶喝了一口,看着赵珩渊等着他回答。
“不错,要知道,倘若赵相公口中这说的天花乱坠的暖手袋没有那么好,我们如何跟村民交代。”齐老帮腔着。
“就是,你们就是年轻,想一套是一套。眼下村子正是最艰难的时候,你们张口要草药,我们也拿出祠堂的银子了。可是现在你们要我们让村民筹款做这什么暖手袋,不觉得有些不合时宜呢。”米老还是一贯的话重。
面对着几位长老的发难,赵珩渊不慌不忙应对“我既能站在几位面前,自然不是来浪费几位的精力的,这个暖手袋赵某可以保证绝对如我内人说的一般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