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加航公司对前两点其实没什么异议。做大贸易额本来就是他们的愿望,策动佛罗里达独立对他们本身也有莫大的好处,毕竟这个殖民地独立了还不是要跟他们做生意,到头来又会成为他们一个现金奶牛。但对于加大移民运输的力度,多年来他们其实一直持抵触态度。上头催得急了,他们就多运点,上头不催了,他们就少运点,总之是能省就省,毕竟自由邦又不给他们钱,凭什么让他们白做啊。甚至于,曾经还发生过加航公司偷偷把黑八旗移民卖给荷兰人、英格兰人牟利的事情,最后被狠狠处理了一番。
现在东岸国内清理出来了大批梅斯蒂索人、印第安人,未来还会更多。这些人目前基本上都在建筑队、矿山、林场、农场等地工作,但东岸政府不可能束缚他们一辈子,早晚要给予他们自由,送他们走的。因此,加航公司在这件事上没得推诿,再抵触也要做。这是政治任务,作为有垄断贸易权的国营企业,加航公司享受了好处,那么就也要有付出的觉悟。好在公司管理层如今比较给力,这两年执行起移民任务来并不怎么打折扣,而且还在继续订购新船,打算把移民运输能力扩大一半以上,以更好地完成相关任务,这才令上头稍稍满意了些,打算在其垄断特权到期后再续二十年,以资奖励。
“冬至”号离开莫比尔河口之后,又到佛罗里达的圣奥古斯丁港停靠了一下,既是补给,同时也是给当地的西班牙土生白人阶层打气,让他们知道,东岸政府始终在关注着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不要害怕,使劲搞,放心搞,大胆搞!出了问题,东岸政府会帮他们来擦屁股,西班牙的镇压军队连圣奥古斯丁港的灯塔都不会看到!当然了,接收部分印第安人和梅斯蒂索人的任务也要完成,不管愿不愿意,这是东岸政府庇护他们所应付出的代价,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为此,东岸政府甚至愿意将一部分淘汰的风帆旧船低价处理给他们,以提高其运输能力。
佛罗里达独立,德克萨斯将军区又面临着大苏国的强力挤压,未来西班牙人在北美是不会有什么落脚点了。当然他们在南美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属于他们的时代基本已经落幕,是时候退出舞台了。
离开圣奥古斯丁后,“冬至”号护卫舰便没再耽搁,开足马力,顺着洋流横渡大西洋,最终抵达了佛得角群岛的普拉亚港。在这里,蔡安国少将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阅舰式,小小地过了一把瘾。随后,他便把海军陆战营的周亚夫中校叫了过来,与参谋们一起,仔细推敲了未来夺取加那利群岛的细节。这个重要的群岛,东岸人是必欲夺之而后快的,为此他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夺岛计划,由海军来完成。
拿下这座群岛后,已经处于筹建状态的海峡管委会就会迅速跟进,往该岛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稀释当地的西班牙人数量,改变该群岛的人种构成。未来的话,这个群岛经济上应该会以农业、渔业以及旅游业为主。至于说港口运输物流业之类的,可能争不过南边的佛得角群岛。毕竟风帆船的时代终将远去,佛得角群岛发展较早,各项设施非常完善,同时还有一个储量不小的煤矿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为来往的船只补充燃料,竞争力还是比加那利群岛强很多的,即便后者在地理上离欧洲和北非更近一些。
“冬至”号炮舰在行经加那利群岛的时候,蔡安国还特地拿望远镜观察过这个群岛,重点是该岛首府圣克鲁斯港,一座曾经被英格兰人抢劫超过百万圆货物的城市。结果,他发现西班牙人在这里的统治并不稳固,港口防御松松垮垮,士兵们衣衫褴褛,无精打采,炮台上的火炮也缺失得很厉害,不少地方直接空着,不知道去了哪里(或许被人倒卖了)。港湾内只停泊着两三艘小型军舰,火力很弱,渔船数量倒是不少,但这是没法战斗的。
陪同蔡安国少将一同观察的参谋们乐观地预计,海军只需调集十余艘主力战舰,就可以彻底压制敌人的炮台,同时摧毁港口内的敌舰,掩护陆战营的兄弟们择机登陆,彻底控制整座城市。圣克鲁斯港一下,整个加那利群岛基本上就再无还手之力了,东岸人只需花费几天功夫一一登上各个岛屿,就能彻底结束战事,可谓轻松已极。
蔡安国少将虽然嘴上说着不能轻视对手,但心里面的想法与参谋们别无二致。加那利群岛,属于西班牙人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
“冬至”号是在1702年2月中旬抵达丹吉港的。海军已经确定,未来他们将会使用休达港作为自己的基地,原因是丹吉港内陆腹地广阔,平原众多,发展潜力较大,用做纯粹的商港潜力会更大一些。而休达港腹地全是山区,未来的发展潜力注定十分有限,人口也将远远不如丹吉港,环境单纯一些,用做军港正合适。而且,这里与海军已经预定的直布罗陀湾隔海相望,两者之间不过区区十几海里,万一有事,封锁起来更为简单。
蔡安国少将没有特意去休达港考察,而是在丹吉大酒店与盛德鸿闭门聊了一整天后,便乘坐“冬至”号炮舰一起抵达了北意大利的那亚港。
作为那亚海军的“教父”,东岸海军高层的到来让他们十分紧张,欢迎仪式搞得特别隆重,以至于一些年轻的参谋们都有受宠若惊之感。不过盛德鸿、蔡安国这两根老油条倒是安之若素,开什么玩笑,东岸对北意大利有再造之恩,得到什么样的待遇都是应该的。
在入住那亚特别为东岸客人准备的古堡之后,两国代表又进行了一番密谈。他们没有过多聊起前一阵子在萨伏伊公国发生的那档子事,那是到米兰后才该谈的事情,现在不合适。盛、蔡二人与那亚共和国高层主要聊的是有关接下来北意大利联邦战略选择的事情,即到底是南下还是西进。
南下就是按照既定计划,海陆军配合,攻击那不勒斯和西西里这两个下班呀王国在亚平宁半岛最大的堡垒。西进就是再接再厉,不和萨伏伊人和谈了,直接向都灵进军,将萨伏伊公国打垮、打残,最终逼迫其加入北意大利联邦可想而知,以这种加入方式加入进来,萨伏伊公国将几乎没有任何地位可言,说不得就如北边七省联盟里的德伦特、林堡布拉班特两大地区一样,地位低下,没投票权,宛如殖民地。
就那亚人的立场而言,他们当然是希望南下了,因为这将用到他们主导的海军,有助于提升那亚共和国在联邦内的影响力。东岸人的立场基本上与他们一致,即希望他们南下,那不勒斯、西西里面积大,人口众多,一旦拿下,可以极大增强北意大利联邦的实力,厚实其基础,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东岸人也知道,以米兰议会中的复杂程度,这事情还有的折腾,保不齐还要辩论加投票才能最终决定。
再者,如今时机也不对。法兰西、西班牙这两个国家尚未彻底卷入战争,这个时候贸然攻击那不勒斯和西西里,有点不智,很容易就会把敌人的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是也。因此,还得再等等,等法国人在南尼德兰和莱茵河流域投入主力,与荷兰人、奥地利人拼杀个几场,再无法回头再说。而在此之前,恰好先解决掉萨伏伊公国的事情。这个夹在几大势力之间的悲剧国家,也是时候做出自己的选择了,不然怕是没有好下场。
第九十一章 南下与时机
与萨伏伊人的谈判其实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只有短短三四天罢了,但谈判开始前的各种细节问题却折腾了足足十天之久。
先是萨伏伊人要求在都灵城内进行谈判,但北意大利人坚决不从,要求在阿斯蒂城的佛罗伦萨师师部进行谈判,这自然又不能令萨伏伊人感到满意了。他们争吵了许久(似乎是故意带着情绪来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九十一章南下与时机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九十二章 战争的脚步声
1702年4月10日,就在意大利人仍在紧锣密鼓地运输物资和人员时,在北方的莱茵河流域,一场短促而激烈的前哨战已经打响。
交战的一方是一支人数在千人左右的法国骑兵,他们从东南方向突然杀入被奥地利人控制的洛林公国该公国名义上归洛林公爵统治,但实际控制者是哈布斯堡王朝,前者只能收取部分税款而已,然后攻击了一支奥军的运输部队,杀伤百余人不说,还将数十辆马车的货物付之一炬。
根据上次战争结束后达成的土地划分协议,法兰西王国获得了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自由市、印度的本地治理殖民地、美洲的新斯科舍半岛以及与法国交界的南尼德兰少许城镇。因此,奥地利人可以肯定,这支军队肯定是从阿尔萨斯出发的,他们得到了巴黎的最高指令,对驻扎在洛林公国的奥地利军队发起了无耻的偷袭。
他们发动攻击的时间甚至早于英、荷、奥三国给予的宽限期截止日期,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这是何等的迫不及待4月11日、12日、15日,法队又发动了三次小规模的骑兵突袭。此时其他地方的法队也加入了进来,他们以数百人一股,肆意袭击洛林公国的城镇,并占领了其中相当部分。而在不远处的法国境内,大量步兵也在迅速跟进,他们扛着长枪,推着大炮,杀气腾腾。
4月20日,哈布斯堡家族的利奥波德在维也纳召集大臣开会。在会上,他痛斥了法国陆军对洛林公国造成的严重伤害“他们向那些繁荣且秩序井然的城镇、村庄发动攻击。城市遭到了破坏,村庄惨遭焚毁,人民纷纷逃往他处寻找避难所。”
随后,利奥波德当着众臣的面,签署了对法兰西王国的宣战书,并交由专使火速带往巴黎递交给路易十四。另外,其他多路使者也纷纷出发,有前往伦敦和海牙请求盟友履行同盟义务的,有前往德意志其他诸侯国请求帮忙,还有前往瑞典、波兰、丹麦、葡萄牙、北意大利等地寻找新盟友的。值得一提的是,利奥波德终于放弃了对富裕的北意大利地区的种种危险想法,转而以拉拢为主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国家联合体有财力、有军队,位置也非常优越,有非常大的价值。
4月21日,在维也纳的使者尚未抵达海牙时,联合省政府就正式对法宣战。五天后,威廉三世在国会做演讲,阐述法国的威胁,在国会议员的多数同意下,威廉三世也代表英国政府对法宣战。至此,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三个主要国家都依次对法宣战,这意味着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平了没几年的欧陆再度迎来烽火连天的时代。
5月初,法国、科隆主教国、巴伐利亚公国几乎同时对英、荷、法宣战。毫无疑问,这三个国家肯定在战前就勾结在一起了,不然不会做到如此行动一致。当然,在此之前,西班牙王国已经向英、法、荷宣战了,这个国家已经彻底沦落为法国的附庸和傀儡,一切外交紧跟法国,当然也包括对外战争了,不过这是他们自找的。
反法同盟一方也在积极寻找盟友。科隆大主教的死敌明斯特主教自然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反法同盟一方,有他在,可以牵制科隆的部分兵力。在之前的大北方战争中惨败而归的丹麦王国也被荷兰人说动,加入了进来,他们将派出部分海军舰只加入英、荷联合舰队,与法国人作战。而作为英格兰王位的继承家族很遗憾,威廉三世努力了多年,依然没有留下自己的子嗣,他现在全部精力都转移到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反对法国上面去了汉诺威选帝侯也表示对法宣战,计入反法同盟。
此外,因为维也纳方面在德意志诸侯中巨大的影响力,包括美因茨、帕拉丁普法尔茨在内的诸多德意志诸侯都加入了他们,反对法国。没办法,路易十四这个人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这么多年扩张了多少土地若是让他这次顺利吞下了低地地区和莱茵河流域,下次就要进军德意志腹地了,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容忍的。另外,大家好歹名义上都是帝国的一分子,皇帝有令,也不好推托,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一起上吧。至于巴伐利亚和科隆这两个反骨崽,这次一定要好好收拾了,居然跳反到路易十四一边,简直昏了头了
啊,我们也不能忘了德意志的头号反骨崽勃兰登堡普鲁士。他们的君主为了当国王都快疯了,尤其是他的老对手萨克森的奥古斯特居然混到了波兰国王的头衔,这几乎让他失去了理智因此,他现在为了取得国王的头衔,几乎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维也纳的利奥波德看到了这一点,便抛出了这个诱饵。于是乎,弗雷德里克立刻便上钩了,同意派出一万名训练有素的士兵前往奥地利,完全交由奥地利人指挥,只要利奥波德帮助他登上王位就行。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反法同盟一方还是人多势众的。无论是经济规模、人口总数还是各类资源,都要大大超过路易十四一方,法国人一开始就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
其实,如果不是东岸人干涉的话,历史上反法同盟一方的名单中还要加上萨伏伊王国和葡萄牙王国。萨伏伊是被奥地利人说服,葡萄牙则是因为与西班牙有历史恩怨,同时也有领土纠纷,因此双双加入了反法同盟。
不过即便缺少了这两个国家,反法同盟依然纠集了超过二十万人的庞大兵力。而且这还不是全部,据说还有十万人的部队正在快速组建之中。他们有钱,有充沛的人力资源,只要有决心、有意志,转化为战争机器的养料后,还是非常可怕的。反观路易十四一方,主力其实还是迭经战乱和饥荒,元气未复的法兰西,西班牙财政千疮百孔,不算意大利领地的话,人口只有四百多万,实力相当有限。至于科隆、巴伐利亚,他们能守住本国就算不错了,很难在正面战场上多达的帮助路易十四,其实是一个人在战斗
东岸人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的进展。葡萄牙人被他们摁住了,没加入反法同盟,萨伏伊公国刚刚吃了亏,暂时没心思搅和进这场大战,法国人的压力稍稍减轻了一些。东岸共和国驻欧全权特使盛德鸿在米兰期间,也花大量时间接见了各个国家的代表,除了北意大利联邦七大成员国外,还有新申请加入的摩德纳公国的代表。他要求这些国家保持克制,不要理会巴黎方面的任何许诺和拉拢,对来自维也纳的拉拢也一概拒绝,但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暧昧,尽可能不要让对方产生误判。
另外,他最近也在推动米兰议会与奥地利公国签订一份互不侵犯协议,即双方保证不攻击对方本土,不加征关税,不限制人员、货物和资金流动,有效期十年。盛德鸿预计,现在奥地利及德意志诸侯的大部队正在陆续西调,他们对这个互不侵犯协议一定十分感兴趣,签约成功的可能性极大。米兰议会同样认为这个协议会对他们的外部安全形势产生积极影响,并有些感慨,有了实力确实不一样若搁在以往,这样的协议是断断不可能达成的,一盘散沙却又比较富庶的北意大利不被奥地利人攻击就不错了,还想互不侵犯真是想多了。
而在签订这份协议后,北意大利联邦基本上就可以全力南下,攻击那不勒斯和西西里了。拿下这两地后,再想办法料理半岛上的其他城邦,一步步来,最终目的是达成意大利的整体统一,完成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东岸人帮他们提出的口号。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阻挠者无论他是不是教皇都将被他们的战争机器无情粉碎,北意大利联邦也将成为欧洲大陆上一股所有人都再也无法忽视的力量。
5月14日,路易十四的军队占领了洛林公国绝大部分区域,数万名法军开始围攻莱茵河流域的重要据点菲利普堡,这是上次战争时他们吐出去的堡垒。在此之前,这里都控制在法兰西王国手中,是他们攻击德意志地区的桥头堡,这次必须得趁着敌军主力未至拿下来。
而就在同一天,北意大利的米兰议会也全票通过了摩德纳公国加入联邦的申请。至此,北意大利联邦的成员国达到了八个,实力进一步增强。按照加入时签订的协议,摩德纳公国无权擅自脱离联邦无论是硬脱还是有协议的软脱同时必须进行经济改革,取消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并按照联邦要求统一税制。在权利方面,摩德纳公国将在米兰议会中获得四个席位不算多,这就是早来和晚来的区别的议会的总议席也将达到73个。
5月20日,法队在南尼德兰与英、荷联军陆军交火,双方迅速增加兵力,大战一触即发。而在莱茵河流域,德意志联军的主力部队也陆续赶来,但不幸的是,菲利普堡几乎也同时陷落。
5月26日,北意大利联邦在科西嘉岛南端设立总后勤基地,海军舰队开始巡逻这片海域,整个第勒尼安海也可以笼罩上了一片令人窒息的恐怖意味。当天,盛德鸿乘坐“冬至”号战舰访问了阿雅克肖港,此举象征意味非常浓厚,所有人都仿佛听到了战争的脚步声。
第九十三章 莱里达主教
1702年6月6日,马耳他岛瓦莱塔港,“冬至”号在此下锚碇泊。
虽然仅仅只是一艘护卫炮舰,但在马耳他这个小小的中立岛屿上,仍然足够强大,无论是敌人的岸防火炮——好吧,几十年岁数的老爷爷火炮——还是来自其他国家的船只,都无法与其抗衡。
当然东岸人并没有想占领马耳他岛,至少目前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九十三章莱里达主教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九十四章 观察员
1702年6月25日,南尼德兰,萨伏伊卡利尼昂亲王欧根正在巡视战场。
他今年还不满39岁,正是一位军事统帅最好的年纪。出生于巴黎的他家世显赫,曾祖父是萨伏伊公爵查理埃玛努埃尔,祖父是萨伏伊的亲王,父亲是当时法国香槟省总督苏瓦松伯爵,母亲是权倾一时的红衣主教马扎然的侄女奥林匹亚曼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九十四章观察员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九十五章 另一种参与方式
“这么多报废的枪管和炮管啧啧,得花多少钱啊。”1702年7月7日,阿姆斯特丹的泰瑟尔浅滩,第四混成团团长正在一座东岸商站门前闲坐。
他深蓝色的校官服,在人来人往的泰瑟尔岛上非常扎眼。不知情的人,可能还以为他是荷兰政府的雇佣军呢,利用参战前的闲暇时光,到这个繁华异常的码头区寻欢作乐。你看,他手上不拿着个酒瓶么烂醉如泥的雇佣军啊,抓紧享受你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吧。去了南尼德兰那个绞肉机,能缺胳膊少腿回来就不错了,多少人长眠在那个阴冷潮湿的泥潭中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