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帝国再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黑云长剑
名爵的赏赐相对较严,不过金银的赏赐就比较宽松慷慨了,立了首功的黄得功直接赐银一万两,加斗牛服一件;朱大典赐银八千两,另赐尚方宝剑一柄,金厢犀束带,织金胸背麒麟圆领各一,因其官位已尊,朱由桦又御笔特赐‘忠贞启运’褒谕之,其余朱成功、马雄、阎应远等人都按功劳赐银五百到三千两不等,还有一定量的布匹、田亩等赏赐。
有功不赏,吝啬名爵,无以聚人心收天下,但是赏赐太烂又会导致名爵不值钱,同样不利于聚集人心。
此时大明的官爵尚未泛滥,特别是爵位,依旧很值钱,遍观南方数十省,有爵位在身的勋贵拢共只有几十个,还大多是开国时世袭下来的,新晋的勋臣只有江北四镇和左镇、海贼王郑等寥寥五六人。
各地的武将藩镇都以封爵为武将的最高荣耀,以之为荣。
在原本的历史上,弘光政权建立后,在江北实行了藩镇战略,面对一下子暴增的军费,马阮集团为了解决中枢的财政危机,大肆卖官鬻爵,致使大明的官爵日渐泛滥。
等弘光政权覆灭,隆武政权建立后,在江浙地区和湖广地区,名爵之泛滥几乎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湖广的总督何腾蛟为了筹集粮饷和笼络各路武装,利用职权,大肆封官,卖官鬻爵,两湖官员成千上万,集中起来,真正可以组建一支“官军”了。因为官位卖得太多,导致名爵迅速贬值,一个总兵官几百两银子都不一定有人肯买。
江浙地区也好不到哪去,当初福建隆武帝和浙东鲁王为了争夺正统,拼命拉拢对方手下的文臣武将,大肆封官许愿,官爵跟不要钱似的抛出去,隆武一朝,朝堂上挂内阁大学士之衔的宰相文臣有四五十个,侯、伯等武将的荣勋爵位更多,光郑芝龙一系就不下于二十个。
由于官职太便宜,三百两银子就可以买个部司,后来甚至减至百两,部司以下更不用说了。虽然都是空衔,既无俸禄又无衙门,但几乎所有略有余钱的人都象买时髦的物件一样出钱弄个官衔,以至于衙门审案时,边两旁站立的皂隶都称职官,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物以稀为贵,皇帝就是靠金钱和名爵来笼络驾驭臣子的,名爵一旦泛滥必然贬值,甚至冲击体制,进一步破坏大明纲纪,如果朝廷公器再不值钱了,那些文臣武将还会有效忠的动力吗?
卖官鬻爵固然可以舒缓一下财政危机,却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样的政权能中兴大明那就真的见鬼了。
朱由桦是要重整河山,再立纲纪的,自然不能让名爵泛滥,不仅不能让名爵泛滥,他还要抽出精力和时间,好好整顿一下大明的吏治,淘汰大量冗官冗员,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甚至连同名存实亡的大明文武官勋阶体系也要跟着重建一下,吏治是一篇大文章,牵扯面太广,利益盘庚错节,只能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慢慢梳理了。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112 处置降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封赏完有功将士后,朱由桦并没有急于班师回京,他打算先将那两万余降军整顿好再说,现在已经十二月了,建奴即将倾师南下,多一分力量便多一分胜算,那两万多降军战力不俗,大多是久经沙场的老卒,如果粮饷、装备跟上,外加统帅得力,将校肯下死力,肯定能成为不小的助力。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投降鞑子后,立马就成了南侵的主力,为鞑子占领南方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降军整编是否得当事关重大,为此他特意将朱大典和堵胤锡两位总督大吏召到议政堂商议怎么处置那些降军降将。
“臣,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江北诸军务兼理粮饷,堵胤锡。”
“臣,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诸军务朱大典。”(朱大典的本官原本是三品兵部侍郎,此刻已经因功荣升二品兵部尚书了。)
“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无需多礼,快快起身,来人,给两位爱卿看座。
“谢陛下。”
堵胤锡和朱大典恭恭敬敬的坐到了皇帝御赐的绣墩上,聆听圣训。
寒暄过后,朱由桦并没有开门见山的讲整编降军的事,而是先跟他们讲了一个重要军报。
“自讨贼平叛以来,这些日子,北方的东虏动作频频,趁江北防务空虚之际,数次入寇江北各府县,河南,山东一代累日增兵,大有倾师南下之意,江北警报频传,此消息堵爱卿定已知晓了吧?”
“此事臣已知之。【零↑九△小↓說△網】”堵胤锡是江北督师,虽然现在临时镇守在安庆,辅助亲征大军平叛,但仍旧没有放松对江北的管控,有关江北的军报他都会第一时间查看,随时下达钧令,遥控指挥江北防务。所有有关江北的军情皇帝能知道的,他也大多知晓。
朱由桦点了点头,又道:“江北军镇林立,跋扈自恣者不少,督抚号令不行,且吏治败坏,民生困乏,形势不容乐观。若再不好好整顿一番,只恐十万虏骑一到,立时就是一个崩溃之局啊!”
“陛下洞如烛火,是臣无能,有负圣恩。”堵胤锡忙诚惶诚恐的起身叩首道。
朱由桦挥手示意其起身,宽慰道:“江北混乱之局由来已久,责任不在于卿,爱卿大可不必自责。如今史先生已被朕征召入南都,卿是新任的江北督师,以后江北军政要务,卿可一言而决,不会有掣肘之忧。”
“臣谢陛下信任。”
堵胤锡叩了三个响头后,起身坐回了原位。
“此次朕召两位爱卿过来,主要是想和两位爱卿商讨一下如何处置那些降卒降将。”
堵胤锡知道自己在这次平叛行动中扮演的角色,最多是个打酱油的,总督朱大典在平叛中立下了赫赫功勋,他才是主角,对叛军的处置方略他最有话语权了,而且朱大典和他一样新得重用,未来前途同样不可限量,他自不好抢了这位新晋宠臣的风头,于是他决定把表现的机会让给朱大典。
朱大典见他暗暗做了个请的手势,心下已是了然,也就不再自谦,于是就放开来说道:“回陛下,左部降卒共有八个营头,总计战兵两万七千四百余人,原本是由总兵徐勇、金声桓、马进忠等人分别统领的。其中徐勇、吴学礼、张应祥、徐育贤等部是左逆的嫡支,所部战兵九千四百余人;马进忠、金声桓、王得仁等陕西诸营头算是偏支,所部战兵约有一万八千余人。
这两万多降卒都是左部的精华所在,颇具战力。却又互不统属,正好为朝廷所用。以臣的想法,应当分儿用之。如今他们已是丧家之犬,若是处置得当……朱大典缓了缓,道:“将来抵挡南下的东虏的时候,或可为一大助力!”
朱由桦嗯了一声:“那些降军俘虏,朝廷若能用之则最好不过,不能用,也不能让他们逃到东虏那,为敌所用。
这些左部余孽,屡作强盗勾当,军纪甚差,好在现在都成了俘虏,生死已操之于朝廷之手,严加管束,也未必不能。
说到根本还是粮饷,若是粮饷充足,管束起来就方便多了。所以这些降卒的粮饷,以后户部一定会给足,当然,标准肯定是要降中枢的御营亲军一等的!
其实这些朕事先已大致思虑好了,但是,有几个关节朕一时之间有些拿捏不准,故而没有妄下决断。两位爱卿来了,正好讨教!”
“陛下缪赞!臣等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一,朕打算将那些营头拆开来,打散了与两位爱卿的督标营新军混编,特别是原来左逆的嫡支,一定要肢解的彻底,不能让军将抱团。
左逆嫡支里有不少精锐老卒,战力十分可观,两位爱卿的督标营正可借此大大扩充一番,每人可建两个营头,各计六千兵马。这样就能把那九千多左部嫡支消化掉了。
剩余的一万八千陕西籍偏支,则拆成六个营头,每营三千人马,分别由降将徐惠登、张勇、马士秀、马进忠、金声恒、王得仁等陕西籍大将统领,全部按照御营编制重编,各营督军、镇抚官皆由御营派出文武将校充任,各营主将全体降级为游击,许戴罪立功。”
堵胤锡和朱大典两人闻言,抚着须,频频颔首,显然十分认同皇帝的这个安排。
“另一个呢,是他们的家眷。”朱由桦掰着指头算:“降卒虽然不足三万,但是其家眷却有六七万人,这六七万家眷朕觉得有必要将他们安置好。
说句诛心之言,这些降卒降将毕竟是左部余孽,有过叛逆的劣迹,有朝一日同殿为臣,彼此肯定都会有些猜疑和隔阂,对他们,东虏肯定会重视,他们的战力虽然远远比不上满蒙八旗,却是也不可忽视,如果关键之时,再次倒戈投向奴贼,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所以单靠粮饷、混编掺沙子,派驻御营将校监督制衡等等还远远不行,朝廷不能没有拿住他们要害的手段。
而他们的家眷正是其要害之所在。
前月东林逆党谋逆,朝廷按制抄家,共查抄到了八十多万亩良田的地契,正愁怎么处理呢,朕觉得可以把那些散田和士绅们协议平价交换,把八十多万亩的散亩集中成四到五大块,每一块都建成一个田庄,把降卒的家眷都安置到田庄里管理,分派土地,集体耕作,所得粮食七分留己,三分直接上缴户部,充作大军的军粮,一来可以做为人质,方便朝廷辖制其部,二来后方稳当了,各营降卒也能安心作战。
如此一来,降卒家眷的安全和衣食都得到了保证,既稳定了军心,也减轻了百姓和户部的负担,解决了朝廷的部分军粮问题,可谓一石三鸟,爱卿以为如何?”
“妙哉!”朱大典忍不住赞道,觉得皇帝陛下果然是深谋远虑,思虑得当。
“湖广为长江上游,京师西部门户,地势极其重要,左逆倾师东下,致使湖广防务已是十分空虚,四川的献逆说不定会趁机派军窃占,所以需要立即派驻大军前去布置严防。
江北诸镇暂时不能动,御营亲军总数不到三万,还需要守御南京,朝廷目下缺兵少将,能调动的可堪一战的兵力已经不多,各地卫所兵肯定是不用指望了,镇兵的数量又太少,各关卡要塞都要派驻兵马防守,堪堪够用。
这些收编的降营正好可以派驻到湖广各要塞重镇镇守,由朱爱卿担任湖广总督兼理江西军务,替朕守护朝廷的西大门。
不过,说心里话,朕不大放心将那六个营头的降军全都安置在湖广,以免日后坐大,养虎为患!”朱由桦直言不讳地说。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113 谋划削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朱大典一听皇帝将如此重任交给他,分明是对他透着无与伦比的信任,他觉得这些年受的委屈都值了,士为知己者死,他感激涕零的道:“陛下信得过老臣,老臣愿一力督促他们,保证不出差池。”
“这几万人爱卿有信心如臂指使的调用吗?”
朱大典道:“如今左贼父子已然授首,叛军群龙无首,各营之间派系林立,矛盾不小,且各营主官实际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服谁!早已是四分五裂,拧不到一起了!
再说朝廷也对各营套了几层绳索,只要牵制得力,分而治之,再加中枢的御营作为后盾,臣私以为统之不难!”
“如此朕就放心了。”朱由桦点了点头,又将话题引到了江北四镇上。
江北四镇里,黄得功兵马最多,战斗力最强,军纪约束得最好,劫掠之事少有发生,对大明的归属感也相对最强,就是平日里形式跋扈了点,也难怪,朱由桦曾经就是依靠他登上的皇位,作为拥立功臣,有些居功自傲之心在所难免,也是因为新皇威权不显,朝廷纲纪不振的缘故。
不过在平叛行动中见识到了御营的强大战力后,他跋扈自恣的行为已是大为收敛,对朝廷对新君已经有了不小的敬畏之心,不敢再肆意妄为。
如果说黄得功部的战力算是四镇最强的话,高杰部的战力应该可以算第二,本部六千多敢拼敢杀的关中大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卒也不是吃素的,而且高杰跋扈归跋扈,朝廷的命令多少还是肯听一些的,缓急时勉强可以一用,至于执行力有多少,就全看他的良心了。
战力最差的当属花马刘刘良佐和东平伯刘泽清部,这两个军阀投机取巧,政治投机的水平一流,打仗的水平怕是三流都入不了,像政客远胜过像武将,所部兵马三四万人,看似不少,实则除了本部的几百上千个家丁,其他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军纪涣散,除了抢掠百姓,骚扰地方外,几乎一无是处,原本历史上多铎的十万大军一到江北,他们一炮未放就投降了。
这些墙头草一样的汉奸军阀,心里根本没有民族大义,也没有君臣伦常之念,与吕布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上面有督抚压着他们,平时尚能勉强号令一致,一旦满洲大兵攻来,哪怕只是三顺王的汉奸军,他们也必然没有丝毫抵挡的勇气,纷纷投降为快,这些潜在的汉奸军镇必须在满清大举南下前清理掉。【零↑九△小↓說△網】
特别是刘良佐,其同胞亲弟刘良臣早在1631年(明崇祯四年)大凌河之役时任游击,就已随总兵祖大寿投降清廷,颇得重用,此时满清已然入关半年,他们兄弟指不定已经暗中联络上,筹划着机会准备降清了。此人必除!
朱由桦决定携大胜之威来完成削藩!
“左贼受戮,内乱已经平定了,堵爱卿是江北督师,接下来要好好留意一下江北诸镇了。”
“江北诸镇?难道——”
“是的,据密保,广昌伯刘良佐私下与鞑子联络密切,涉嫌叛国投敌!”禀退了内侍宫女后,朱由桦语出惊人的道。
“斯——!”堵胤锡得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异常,刘良佐现在名义上也算是他的部下了,又是实力派勋镇,他若是叛变投敌,后果将会十分严重,震惊过后,堵胤锡一脸的凝重之色,正在心中紧急思考着该如何处置。
“如今人心不古,数典忘祖,汉奸辈出,卖国求荣者真是比比皆是。”朱由桦沉声道:“江北诸镇素来跋扈,私下罔顾圣意,肆意妄为者不乏其人,致使纲纪不振,督抚号令不行,刘良佐如果算其一,东平伯刘泽清就算其二!
其镇守淮安半年以来,不见有尺寸之功,反弄的淮安府四野哀嚎,鸡飞狗跳,民怨一片沸腾,真是混账!
东虏近来动作频频,江北形势已是十分危急!如此乱相,堵爱卿是时候要拿出魄力来好好整治一下了啊!否则等鞑虏大军一到,一切休矣!”
朱由桦特意点了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人,用意不言而喻!
堵胤锡认真思考着皇帝的话,朱大典则在一旁安静的听着,江北四镇是督师堵胤锡管的,他不便插话,皇帝让他在这里一起旁听,定有其用意,没问到他的话,只需要竖起耳朵仔细倾听即可。
其实,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个跋扈勋镇平日里是些什么德行不用皇帝说,堵胤锡也很清楚,战力没什么却只会**掳掠,搜刮地方,弄得民愤极大。
江北诸镇军纪废弛已久,督抚号令不行,堵胤锡觉得确实有必要借这两人的人头一用来好好整肃一下军纪了。只是具体该如何实施还需要再好好谋划一下。
“广昌伯和东平伯各自手绾数万兵权,势力庞大,非同小可,臣担心冒然拘捕可能会发生火拼,徒让东虏坐享渔翁之利。”堵胤锡有些担忧的道。
朱由桦点点头:“爱卿担忧的极是,如今正是收拾人心之时,杀戮太甚可能会引起激变,所以只能智取,不可力拼,最好以不流血或少流血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两刘麾下的兵马。”
沉默了片刻后,堵胤锡小声的试探道:“那依陛下的意思是?”
朱由桦呵呵一笑,道:“朕是这么考虑的……”
朱由桦把他的想法和计划跟堵胤锡详细的解说了一下。
“此法甚妙,吾皇英明。”堵胤锡听完后,脸露欣喜之色,心中显然已经有底。
“嗯,到时候朕会派朱先生助爱卿一臂之力的。”朱由桦顿了顿,用庄严而有信心的声调说:“如能制服二刘,皆卿等之功。”
堵胤锡和朱大典忙起身躬身说:“托天子威灵,臣以驽钝之才,不敢辜负天子信赖。”
朱由桦微微一笑,小声嘱咐:“今日问对事宜,两位爱卿万万不可有半分泄露。”
朱大典和堵胤锡神情庄重的道:“个中厉害,臣等明白。”
朱由桦点了点头:“今日权且先谈到这里吧。”
“臣等告退。”两人叩头再三,这才依礼退下。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114 南京的士民沸腾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大明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崇祯十七年十二月初十,留下忠武镇阎应元部原地协助朱大典整编降卒后,朱由桦带了御营两万水陆大军,押解着一干逃往湖广政治避难的东林复社子弟班师回朝,督师堵胤锡随同入朝,黄得功部两万步骑则顺道返回镇地。【零↑九△小↓說△網】
自从皇帝御驾亲征后,南京城内的士绅百姓们上到内阁大学士,下到黔首小民,都有一种惶恐不安的感觉,对于这次的亲征行动,绝大部分人并不看好,私下里认为皇帝太过轻浮莽撞,有欠稳重。
毕竟是第一次带兵,毫无战争经验,直接对上沙场宿将左良玉,十分不明智,而且亲征大军拢共四万多人马,叛军却号称八十万,虽然实际兵力不见得有那么多,但怎么也不会比四万人少吧,亲征大军在兵力上也是毫无优势,怎么看都会是另一个“土木堡”事变。
不少有志之士心下一阵惋惜,今上求治还是太过心切了,行事太过鲁莽,强硬,若没有逼反强藩,或许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一些仇恨彰武政权的东林复社子弟却兴奋难言,因为高宏图、侯方域、黄宗羲、姜曰广等人造反被抓后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他们,再次高调的走上了街头,他们呼朋唤友,把酒临风,暗自弹冠相庆,并借机在民间造谣新皇迫害崇祯太子,得位不正,朝中奸贼当道,民不聊生,并极力给叛军洗白,说宁南侯此番起兵是清君侧,讨奸臣,是顺天应人,千古难遇的义举。【零↑九△小↓說△網】直到马士英用强硬手段压制,出动了锦衣卫抓人,他们的行为才有所收敛,不敢再明目张胆的鼓动人心了,否则城中怕是早就谣言四起,乱成一团了。
自左良玉造反,皇帝出征后,南京可谓是一日三惊,生怕战败的消息传来,不少士绅大臣已经悄悄往乡下转移财产,做好了改朝换代的心理准备了。
就是看过御营军操,见识过御营整肃军容的马士英,阮大铖,卢九德等皇帝的心腹文武内臣,心里依旧不怎么放心,不敢报以完全的信任,毕竟是新军,没有多少战场杀伐的经验,可以说这是一场豪赌。压上了身家性命的豪赌。
然而他们和皇帝已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管情况多么恶劣,他们都希望亲征大军能赢,他们把大部分希望寄托在了黄得功部的身上,御营的战力如何不可估,但是黄部的战力他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底的,不比左良玉的辽东嫡营军士的实力差,只要黄部的两万步骑肯效死力,还是有战胜左逆的可能的。
马士英、阮大铖、卢九德、韩赞周等内外大臣心里沉甸甸的,每天都是强打着精神处理政务。在患得患失中,前线终于传来了大捷的军报,几个传信兵露布以闻,一路高喊着“大捷”,飞骑入南京。
城内的士绅百姓们,看到报捷的使者后,先是惊讶,继而一片欢呼雀跃。
得知左良玉已死,天子带着亲征大军全歼了左逆的军报后,马士英等人张大了嘴吧,一脸的难以置信,再三确认后,才知大捷的消息确实为真。不由得喜欣若狂!
在他们看来,亲征大军能暂时击退左逆的进攻都算是侥幸,没想到竟然在短短数十日内一战全歼了左部,顺带着还俘杀了左良玉父子,分明是天佑大明啊!
得到这个意外的惊喜,马士英不顾一品大臣的形象,拍案大叫,激动地不可自制。一战平贼,朝廷终得安矣!
内臣司礼监秉笔韩赞周,卢九德等人也是满脸泪水,对着西方——皇帝朱由桦所在的方位叩拜道:“吾皇英武,大明中兴有望,中兴有望啊!”
如果在左良玉起兵之前讲大明中兴,众人一定嗤之以鼻,笑他痴人说梦,而现在,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看到了中兴的曙光!
天子用事实在在的战功告诉世人,他不是一个轻浮鲁莽的昏君!
左逆起兵号称“八十万大军”,麾下强兵勇将无数,百舸争流,携滔天之势,一路东下,气焰熏天,不可一世。
谁曾想最后却被天子带着四万亲征大军,其中还包含着两万的新军,在短短不到一月内就轻易破之,全军被歼,逆首被杀!
国朝危难之际,没想到竟能出这么一位杀伐决断的主儿,真是邀天之幸啊!
平叛失败,后果严重,平叛成功,获益同样惊人,这种收益不仅仅体现在战争的胜利上,更多的体现在政治的意义上,比如震慑群藩,人心归附,宣告东林党政治图谋破产等等,战争说到底只是政治的延续!
因为天子在关键时刻的乾纲独断,中枢继万历以后,第一次展现出如此强硬的一面,硬怼藩镇,毫不妥协,并以雷霆之势,扫灭不臣,成功树立起了威权!
这是一场豪赌,幸运的是,他们和天子一起赌赢了!
榜样已经竖起来了,以后哪个藩镇总兵再敢造反,就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了。
当大捷的消息传遍南京城后,城中到处鞭炮阵阵,响个不停,全城百姓欢欣鼓舞,像过年一样,纷纷走上街头,舞狮子,耍龙灯,欢庆大捷。
1...3536373839...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