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下(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梦溪石
后人说到隆庆皇帝执政这段时间,常常用“隆庆中兴”来形容,可在赵肃看来,这原本可以做得更好,如果徐、高、张,以及大明朝上上下下官员都能拧成一股绳,别说后来李自成起义会不会成功,只怕连同时期渐渐强大西欧各国也不可能超越。
赵肃几经思索,才说出以上那番话来,他本意是想劝高拱隐忍,所以话留三分。
但高拱明显误会他意思,冷笑一声“你不说我也晓得,如果不是徐华亭主意,以陛下对你厚爱,他那两个弟子能抢你差事好个徐华亭,在内阁里排挤我也就罢,连你也不放过”
赵肃劝道“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开阔天空,老师,来日方长,我们无须与他们较一日之长短。”
高拱摆摆手“我知你好意,但我与徐华亭二人,政见不合,话不投机,不是一条道上人,迟早都要起纷争,只不过我没想到,他还没对我出手,倒是先向你出手,想斩断我臂膀,他倒是算计周全,你放心,只要有机会,我定向陛下进言,让你回来”
说到后来,颇有些咬牙切齿意味。
对高拱护犊,赵肃有些感动,可感动之余,又有点无奈。
话已至此,他知道不必再劝,就算说得再多,高拱也不会改变主意,能够忍耐高拱,也不叫高拱,可正因为如此,他这股风风火火气性,才能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生机。
“老师,无论如何,还是希望您能以保全自己为先,官场凶险,并不亚于战场。自戴师捐躯之后,我便将您与陈师傅视为老师,请万事小心”
高、陈二人皆为赵肃会师座师,他这么称呼并没有错。
高拱闻言也有些感动,他早就没刚进门时怒火,叹口气道“出去走走也好,不过外头不比京里,在天子脚下,大家行事都还有几分忌惮,你在外头要是得罪那些高门大户,对方一旦狗急跳墙,便是买凶杀人也是下得去手。”
说罢又自己笑起来“瞧我,本想让你小心,却成在吓唬你。”
赵肃也笑“那我把子重带上,他能以一敌十,等闲盗匪也不在话下。”
二人抛开朝政琐事,又聊些家长里短,倒也其乐融融,高拱不发脾气时候,说话是颇为风趣诙谐,否则也不会成为最受当今皇帝敬重老师。
赵肃见他言笑晏晏模样,想到高拱日后受到排挤和攻击,黯然退出官场情景,便越发唏嘘,但世事就是如此,你能改变自己命运,却往往对别人命运束手无策,因为性格决定命运,他无法扭转高拱性格,就算劝这次,也劝不下一次,然而赵肃依然决定试一试,他与高拱约好书信往来,除可以及时解朝中动向之外,还希望能够从旁帮忙出些主意。
过不多久,他外调公文也下来,职位是山东莱州府知府。
这里头是有讲究。
在明代,全国有一百五十多个府,其中又分为四种,纳粮二十万石以上叫上府,纳粮二十万石以下叫中府,纳粮十万石以下叫下府,还有一种纳粮更少叫地府,虽然其知府都是正四品,但差距可就大。
你要是不幸被分到贫瘠偏远州府,三年下来很难出政绩不说,要是不小心碰上个天灾,颗粒无收,农民起事,还有可能小命不保。山东莱州虽然不比东南苏杭那般富庶,但也不差,算是个中府,可见皇帝对赵肃还是用心思。
赵肃原先是从四品国子监祭酒,如今外放地方是正四品,主管一府政事,实权在握,也算是升迁,但京城里许多人都不看好他。
一来明朝视京官为清贵,非万不得已不会离京外放,二来赵肃这明升暗降升迁,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弄不好以后都无缘回京,别人都挤破头往京里来,他倒好,自己主动要求往外走,傻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官场上从来就不缺见风使舵人,大皇子又还是半大小孩儿,玩性大,忘性也大,大家都觉得,没过多久,赵肃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渐渐淡忘,直到再也想不起来。
总而言之,十个人里,有九个觉得赵肃傻,就连最好朋友陈洙和申时行他们,也难以理解赵肃决定。
无论如何,一切尘埃落定,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赵肃一定后悔得捶胸顿足时候,他正舒舒服服地躲在家里看书睡大觉,等候启程之日来临。
隆庆元年四月,当满城树木都换上新绿时候,赵肃等人策马缓行,出崇文门。
只不过上一次是送元殊,这次则成被送行对象。
就连送别台词也一模一样。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请留步吧。”他回身勒马,拱手道。
身后跟着贺子重和赵吉,是要跟着他上路,而高拱,陈以勤,赵暖,陈洙,申时行,王锡爵等人,则是来送行。
众人面前,高拱板起脸,没有那日私谈和煦“在外为官,须为民谋福,否则不要对人说是我高肃卿学生”
赵肃笑道“是,学生一定谨遵教诲,不负老师清誉。”
陈以勤反倒是和蔼可亲,没有高拱那般严肃“少雍啊,咱们虽然做不成亲家,可老夫从来没拿你当外人看,此去莱州,山高水远,望自珍重,你能有这番气魄和决心,敢为人之所不为,将来必成大器”
赵肃“老师谬赞,学生愧不敢当,自当尽忠职守,方不负陛下与两位老师厚望。”
陈洙,申时行等人又轮番上前,絮絮叨叨交代一堆,包括往赵吉那里塞程仪,让赵肃要常写信回来,众人之中,申时行心肠最软,说得差点没掉眼泪,还得赵肃反过来安慰他。
赵暖则不是一个人来,他还带妻子俞氏小姐,就是那位因为得罪严嵩





天下(完结+番外) 分节阅读_68
一党而被流放,新皇登基之后又大赦释放俞大人之女,也是让赵暖心心念念,相思几年心上人,如今已经是赵夫人。两人刚从俞氏老家归来,新婚燕尔,眉目流转之间都带一股情意,高拱陈以勤他们也就罢,倒是羡煞一干年轻人。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方是苦等数年没有变心,一方是历尽磨难而不改本心,连赵肃都为他们高兴。
俞氏笑盈盈地听赵暖和赵肃说完话,从婢女手中接过一个包袱,递给赵肃“叔叔远行,我没什么拿得出手,里头有几件夏天衣裳,怕您去那里,正好赶上夏天,没衣裳置换,请叔叔笑纳。”
赵暖在一旁得意洋洋地炫耀“瞧我媳妇,天下第一贤良淑德,有谁比得上”
话刚落音,被赵夫人剜一眼,立马不敢吱声,赵肃大笑“可算找到个治你,嫂子好好看着他,可别让这小子冲动闯祸”
俞氏看赵暖一眼,抿唇笑“叔叔放心,有我呢。”
一一闲话完毕,也就该启程,赵肃眼看再没有人前来,心头有些空落落,又想到那人此刻必然是在宫中读书,只怕难以出来,便朝众人道别,上马准备走人。
冷不防后头远远地传来一声呼喊“肃、肃”
赵肃愕然回首,却见朱翊钧骑着马奔驰而来,与他同骑是冯保,想必是担心他年幼摔,后头还跟着几个人,其中一个却是张居正。
“肃肃”朱翊钧着急大叫,转眼马匹已跑到跟前,“停下,停下”
他甚至等不及马真正停下来就要往下跑,冯保吓坏,忙勒马扶他下来。
朱翊钧一下马便扑向赵肃“你怎么也不等我”
赵肃没注意到自己笑容在看到小孩儿瞬间绽开“你不是在读书么,怎么溜出来”
朱翊钧微微撅嘴“我让张师傅和冯大伴送我出来,后来父皇同意。”
后头张居正和冯保相视苦笑,赵肃想也知道他为出宫只怕是死缠烂打,诸般手段都用上。
“你身份所系,是天家威严,以后不可如此。”赵肃如此说道,语气却没有斥责之意,反倒带上连自己都未曾察觉温柔。
“知道。”朱翊钧抱住他腰,头埋入他怀里,声音闷闷传来,恰好让两人能听见。“肃肃,你等我长大,我会想办法让你回来。”
头顶静默半晌,朱翊钧等不到回答,正想抬头,便听见赵肃道“好,我等你。”
朱翊钧闻言不由欢喜,却又因离别而郁闷,只可惜十岁小孩儿表达不出那么多喜怒哀乐,只好将所有情绪统统付诸于这个拥抱之中,用尽全身力气,许下一个也许很多年以后才能兑现诺言。
见他这样,赵肃倒有些不忍“我会时常给你写信,殿下若想,也可写信过来。”
朱翊钧眼睛一亮。
张居正自后面走上前来“少雍,此去一路保重”
赵肃点点头“多谢太岳兄相送,我与殿下相处多年,离别在即,难免有些失态,倒让太岳兄见笑。”
“哪里,殿下待你亲厚,情同父子,我倒羡慕得很。”
赵肃笑道“往后便托付于你。”
“少雍言重对,怎不见令夫人”
赵肃“拙荆还在老家那边,等我到莱州安顿好,再接她一起过去。”
张居正噢一声,再也找不到话问。
自高拱与徐阶起嫌隙,赵肃和张居正再见面时,虽说面上还
67、第章
像往常那么融洽,可到底还是渐渐疏远,彼此见面也有些无话可说,今日若不是跟着朱翊钧出来,只怕张居正也不会出现在这里。这不,眼下高拱见他就没好脸色,已经踱开脚步,到另一头去和陈以勤说话。
又话会儿家常,天色不早,赵吉过来小声提醒该出发。
赵肃上马,朝诸人拱拱手,没再说话,千言万语已在这一礼之间。
须臾扬起鞭,轻轻一踢马腹,头也不回,很快消失在飞起尘土之中。
朱翊钧怔怔瞧着那逐渐模糊背影,咬咬唇,再也忍不住,哇一声,哭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注1、莱州府是中府还是上府,没能查到,姑且认为它是中府。2、前面关于姐妹排行bug,已经修复,多谢大家提醒,以后凡是白天有修改,都是修bug,大家注意看日期,不要误点进来。
下一更在11号晚上。
谢谢阿尔法多、小鬼寻道、azure、xuanfengaoao、zr33835950童鞋地雷,谢谢herosy11童鞋手榴弹,谢谢大家留言和支持
68
68、第章
赵师傅安否,
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敬祝身体康健。
记得上回你手把手教我读资治通鉴时候,我才七岁,如今张师傅拿着资治通鉴又要重新教我,我和他说你教我读过,但他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才读一遍,连里头精髓都不能窥见一二,我只好又跟着他重读起来,可是张师傅讲得一板一眼,好生没趣,李师傅也是,他教那些写文章辞藻,都是先前你说过不必太过用心,但李师傅似乎喜欢得很,有时候教着教着,自己就在那里摇头晃脑地念起来,陶醉其中。
肃肃,你去莱州已经有一年罢那里好玩么,是不是可以看到海,海那一边,有没有你和我说过西洋人坐着大帆船来和大明做生意呢
去年五月,就在你走后一个月,高师傅和徐阁老吵起来,最后还闹到父皇跟前,父皇被吵得头疼,最后只好让高师傅还乡休养。只是父皇私底下和我说,他本意是想留下高师傅,可是徐阁老不依不饶,言官声音实在太大,他也没有法子。
肃肃,先前你与我说过,强势如皇祖父,也不可能事事如意,我还没法理解,但是现在却有些懂。原来父皇是皇帝,可也不能随心所欲。
现在没高师傅,听说郭朴郭阁老和陈以勤师傅也想走,但被父皇苦苦挽留,所以没走成。
莱州府事情很多吧,现在又开港口,你一定是很忙,听子重说,你每夜常常都是忙到子时才睡下。
记得去年朝廷在讨论要不要开海禁,曾经争得不可开交,许多人反对开海禁,说祖宗规矩,不可更变,但内阁几位大人却力排众议,都一力赞成,最后僵持不下,听说还是你写来条陈让父皇下定决心,除漳州之外,又增加莱州和广州两个港口。父皇读你折子很高兴,我还记得里面写道,欲强中国,必先富民,欲富民生,必先开海禁,欲开海禁,必先强水师。这句话,我到现在都会背呢。
你在折子里和父皇描绘西洋各国情景,勾起父皇兴趣,还对我说起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事情,父皇生性平和仁厚,难得对政事有什么特别感兴趣地方,就连御史言官们骂他,他也不在意,你可真厉害,一封折子就能让父皇兴奋得处理三天政事。
肃肃,现在莱州风景好不好,冬天时候,紫禁城内苑湖水会结冰,渤海湾水也会结冰吗我很想去看看,可惜不能。
上回你寄来糖酥煎饼我很喜欢,如果这次回信话,顺带再寄一些过来吧,那一坛虾酱味道我不是很喜欢,就不用寄。
肃肃,我很想你。
翘企示复。
此候。
朱翊钧
丁卯年三月廿八
赵肃看着看着,禁不住笑出声。
开头还写得似模似样,后面就开始荒腔走板,就连结尾也惦记着吃,可见还是小孩儿心性,可正因为这样,音容笑貌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他仿佛可以瞧见一名少年撑腮咬着笔杆苦苦思索模样,这千里距离,竟如咫尺一般,没有丝毫隔阂。
他铺开纸,提笔蘸墨,略想想,开始落笔。
敬呈殿下安好,
初春三月,此地夜间尚凉,想必京师更甚,请保重身体,勿忘添衣。
前两个月收到朝廷邸报,闻知殿下被立为太子,臣不胜欣喜,谨为殿下贺。
刚写这么句话,赵肃感觉有些不对劲,这一年里自己往来公函,说话习惯打官腔,再看看朱翊钧来信,未免就显得有点不近人情。
微微失笑,他也学着用大白话写。
李、张二位大人,学问是极好,且不似我这般随便,你跟着他们久,也能发现其中乐趣。一本书,每个人读,都有每个人感受,资治通鉴亦然,司马光编撰此书时曾说过此乃供帝王修身借鉴之用,纵是多研读几遍又何妨。
赵肃写写停停,有时候想好一会儿才下笔,神情却极认真,丝毫没有因为写信对象年仅十二而怠慢。
在他心目中,朱翊钧早就不仅仅是太子殿下,一国储君,还是一同朝夕相处将近七八年人,从一开始在集市上碰见他,那个粉嫩包子一般小娃娃,到如今连毛笔字也写得端端正正半大少年,这笔迹里甚至还隐隐能瞧见自己影子,因为在他小时候,正是自己手把手,一笔一划地教他写。
这个世界上,终有一个人受他影响,传承他思维模式,因为他而改变原来历史轨迹,这种香火之情,甚至要超越骨肉亲情,所以在明朝官场上,父子之间也许会因为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师生却很少有互相背弃,即便是有,那也要受到旁人唾弃。赵肃原本还不大能理解这种情感,但是现在,当他看到朱翊钧来信时,却慢慢地明白。
他写自己来到莱州之后光景,写自己一介外来户,如何在这里落脚,如何与官场众人,商贾大户周旋,又如何整顿吏治,鼓励经商,就如从前给朱翊钧讲故事一般口吻,娓娓道来,甚至连一些商场上阴私,官场里别人想要陷害他下作手段,也略提一二。
赵肃写这些,不仅仅是在给朱翊钧回信,更是要让他看到在皇宫里看不到东西。紫禁城固然是在帝国顶端,可也像一个牢笼,困住一个人眼界和胸襟。
明朝皇帝不兴游幸各地,因为在大臣们看来,这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之举,不是明君所为,所以一个喜欢到处跑正德皇帝,就成昏君典范。
这个出发点固然是好,但是他们恰恰忽略一点,如果一个皇帝只能整天坐在金銮殿里,看着各地送上来奏报,看着别人想给他看东西,看不到别人不想给他看,他就只能是一个坐井观天皇帝。这样皇帝,纵然有雄才伟略,将来格局也有限。
如果底下臣子精明倒也就罢,但像张居正这样天纵奇才,数百年也才出一个,又譬如唐太宗,他本身能干,可也没盖过手底下那些名臣光芒,便是因为他见多识广,心胸开阔,一个容字,容下世间万物,这才有贞观之治。一个皇帝,也许不需要多么精明,却绝对需要开阔眼界和胸襟,这正是赵肃想教给朱翊钧。
朱翊钧如今还是太子,一言一行都要受到满朝文武关注,连皇帝都不能轻易出京,他更是不能,所以言语之间,对赵肃很是羡慕,心向往之,恨不能至。
既然你没法亲自来,那便由我来当你眼睛吧。
赵肃微微一笑,神色温柔。
正想提笔再写些趣闻琐事,好让他在宫里不至于那么枯燥,忽然屋子一阵猛烈摇晃,赵肃脸色大变,按住桌子起身,还来不及动作,便见贺子重身影自门外闪进来,二话不说将他抓出去。
不多时,衙门里其他属官和幕僚统统跑出来,个个面青唇白,神色惊惶。
“大人,到底发生什么事”
“大人,莫不是哪里发生地动,快上报朝廷吧”
“慌什么”赵肃一声冷斥,他官袍端整,并没怎么失态,脸上冷静自持,众人看着他,渐渐安静下来。
赵肃略理一下思路,对贺子重道“子重,劳烦你回一趟我家,去看看拙荆是否无恙。”
贺子重嗯一声,也不废话,转身便走。
又对师爷幕僚等其他人道“速速写信,向巡抚大人报知此事,不过想必他那边也已经知道,不必长




天下(完结+番外) 分节阅读_69
篇大论,我要官仓清点账册,现在还不晓得是哪里地动,我们此处受波及大不大,为防万一,粮食得先检查好备着。我要到城中各处巡视一番,你们也要尽快安排人手到各县去一趟,务必在两天之内把灾情呈报上来,本府希望能尽一切努力,将莱州府损失降至最低,诸位难免要辛苦几天,事后考评必会记上一笔。”
他有条不紊地嘱咐,几乎将所有事情都考虑到,众人早已习惯这位知府大人做派,闻言纷纷应是,赵肃来到这里一年,改变许多事情,同样也换一批比较能干下属,恩威并施,收服人心,不仅这知府衙门里人服服帖帖,就连城中士绅大户也都领教他手段。
如果说一年前赵肃还只是单枪匹马,毫无根基,起码今天他站在这里发号施令,已经没有人敢小看他。
赵肃后来才知道,隆庆二年三月这场地震,震中正是位于京师,六级左右地震,让莱州这边都有感觉,但距离较远,损失不重,可这并不代表京城一带没有死伤。
古代都是砖瓦房屋,一般抗震能力都不强,六级地震,足以让房屋倒塌,据说乐亭县还出现地裂,京师,乐亭,乃至滦州,百姓死伤数万之多,古代通讯不发达,救灾更不及时,也不知道有多少本来命不该绝人在不及时救治中死去。
偏偏祸不单行,四月初,陕西咸宁、泾阳一带也发生地震,余震经日不止,人畜死伤众多,内阁忙着拨款赈灾,阁老们几乎个个脚不沾地,头顶冒烟。
给朱翊钧写信终究没有写完便寄出去,辗转到京城,又过半年之久,回信才到赵肃手里。
信中说是因为地震事情,内阁忙得不可开交,朱翊钧主动向皇帝请缨,开始观摩学习政务。朱翊钧年纪小,很多事情没看懂,可却是极聪明,在那里待久,也渐渐能够就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看法。只不过他思路活络,问问题往往十分古怪,连李春芳他们也无言以对,唯有张居正还能常常回答他。
朱翊钧写道,原来张师傅是那么厉害,教我读书时候不觉得,现在才发现他懂得许多东西,一点儿也不比肃肃逊色。肃肃你不要生气啊,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不过就算张师傅再厉害,我最喜欢还是肃肃。
结尾还画一串糖葫芦,附上一行蝇头小楷。
肃肃,我想你。
真是个小孩儿。
不过
赵肃嘴角微弯,手指轻轻摩挲过纸面,目光漾起怀念。
嗯,我也想你。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4240007、keixian、oxy134256、4404771、1400498、1182675309sdo、花心笨笨 几位童鞋地雷,谢谢大家回帖和支持
下一更在13号,俺尽量写多点,包子长大中。
69
69、第章
隆庆二年六月,广东曾本起义,攻广州。
同年七月,浙江台州飓风,大水淹城,死者三万余人,良田损毁十五万顷,京师震动。
与此同时,朝局纷乱并没有停止。
自隆庆元年高拱走后,徐阶内阁居首,挟言官而人独大,余者如郭朴、陈以勤等人,纵然不满,也没有办法与他抗衡。
徐阶知道,在朝廷,声音最大,最能左右局势,不是皇帝,也不是内阁,而是言官。
太祖皇帝朱元璋设御史言官,本来是为了监视告发百官,可他绝对没想到,在事隔两百年之后明朝,言官职责,已经不再是为朝廷服务,他们也有私心私利,所以结成团伙,旦看谁不顺眼,就哄而上告发,风闻言事,又不以言论罪,就算冤枉了你,事后你也只能自认倒霉。
所以言官集团这群人,内阁阁老们,基本是没人愿意招惹,但徐阶偏偏反其道而行,对他们极尽拉拢之事,那些言官里面,也有近半数是他门生,如此来,历任内阁阁老们最为头疼个问题,反倒被他迎刃而解。
为此,徐阶曾有句流传甚广名言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这里面最后句,指就是扶持在嘉靖皇帝在位时被严厉打压言官们,让他们畅所欲言,不因言论罪,广开言路。这样做当然是有好处,在嘉靖年间被皇权高压下战战兢兢文官们,终于有了开口说话机会,可随之而来也有很多副作用,如今朝堂上镇日争吵不休,也是因此而起。
1...3536373839...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