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妇1949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麻辣香橙
“娃娃,娃娃。”小刘晋把一块沾满口水的饼干从嘴里掏出来,举着小手想送给小弟弟吃。
“他不能吃,他还没长牙呢。”福妞把三娃抱在腿上,小刘晋就踮起脚尖,伸头看看小弟弟光溜溜的牙板,又把饼干塞回自己嘴里。
平安插队走后,家里又少了个每天嘻嘻哈哈的熊孩子,田大花最常见的状态,大概就是跟福妞姑嫂俩坐在一起看孩子,有时候还加上刘嫂子。
刘嫂子是个闲不住的,收拾完了家务,浇完了大院里的菜,端个针线簸箩来跟她们姑嫂俩会和,坐那儿一边给小刘晋做鞋子,一边唠叨家常。
今天的话题是“大西北”。
当然,在刘嫂子眼里,大西北是个好地方,谁不说俺家乡好。她解放前在西北老家长期务农,对农民的生活早已经习惯了,以至于后来被刘师长接到这儿来,进了城,还老大的不习惯,觉得自己整天闲得慌。
不过刘嫂子还是挺心疼平安的,她说,她从小干惯了农活不觉得怎样,可平安这样半大孩子,从小爸妈疼爱着在城里长大,不光是干活累不累,环境也苦,去了肯定得脱层皮。
田大花给她使眼色,用目光示意她:你可别说了,你看看福妞心疼的那个样儿吧。
田大花自己不心疼吗?心疼。可是她那样的性情,觉得不管多苦多难,反正都选择去了,反正躲不开,坦然面对就是了,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她的儿子就完全可以。
她笑着说:“没什么,他自己选的,小孩子吃点苦也不算坏事。”
福妞在一旁听着,默默没作声,结果她回到家,就悄悄给平安寄了两瓶麦乳精去,还一同寄去了一摞书,写信千叮咛万嘱咐,说平安你缺啥少啥,你写信给姑姑。
然而几个月后,平安就已经完全适应了,苦,累,可是不能逃避不能装怂,只有去适应,有时候自己也后悔,你说他呆在家里,呆在大院里,整天看书闲闲的写字不好吗。
可是,这不符合平安的性子,他爸,他哥,都是响当当的汉子,都是军人,他妈妈更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他不能靠着家里躲起来当温室花朵。
然后平安还写信跟大哥和小姑姑说,你们不要再给我寄钱寄东西啦,知青点过集体生活,我都不好意思了。
刘嫂子还嘀咕着心疼平安,可是一转眼,到了暑假,刘安生初中也毕了业,面临着跟平安一样的情况,在家游手好闲,或者下乡插队。
刘师长的选择很简单,插队。刘安生的选择也很简单,他本来可以留在本市下辖的农村公社,自己主动申请要去平安插队的地方。
俩同龄孩子还挺投缘,好歹互相有个照应不是吗。于是刘安生背起铺盖卷儿,屁颠屁颠去投奔平安。
又来个不知疾苦的小牛犊。
瞧瞧,孩子都长大了,自己个都有主意了。
平安和刘安生插队一晃小两年,第二年春节,几个孩子趁着农闲,一起回城来探亲过年。
田大花跟刘嫂子去火车站接人,打眼一看,哎呦,这黑小子是谁呀?
悍妇1949 111.关注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悍妇1949最新章节!
三狗子十个月会走路, 十二个月才算会说话, 刚能叫爸爸妈妈, 腿比嘴快, 两条小狗腿还特别麻利, 行动力超强。
田大花平常一个人带孩子,上个厕所的工夫, 娃就跑没了, 赶紧找, 找到厨房, 已经把鸡蛋丢到洗碗池里去了。
田大花抓住小东西一顿收拾, 姜茂松回家听说了, 还笑呵呵地说,人家小臭蛋肯定是想吃煮鸡蛋了呗。
等到一岁半的时候,田大花上个厕所的工夫,虎着脸跟他说,就在这儿玩球等妈妈,不许乱跑,听见没?
小东西点着脑袋,答应的好好的,一转脸,迈开小腿径直跑出门, 田大花随后就找, 一直找到隔了两排的福妞家里, 正蹲在福妞家的厨房里, 小手一个一个把她家土豆往空着的烧水壶里塞。
“他什么时候跑进来的呀。”福妞满脸吃惊,哭笑不得地说:“这小臭蛋,一会儿也不闲着,可比他两个哥哥调皮多了。”
这是在家里,带他出门的话,田大花就淡定地拿了根长布条,扣在他背后棉裤的背带上,遛狗一样牵着走,就怕跑丢了。冬天小孩子都穿一种有马甲背带的棉裤,必须给他系在背后,不然他自己想什么法子也得解开。
这个老三,跟老大老二可真不一样。
刘嫂子说,怕不是讨人嫌的老三都这样皮,他们家安生小时候就这样,掏盐坛,摸酱罐,把帽子丢进水缸,故意把鞋子往水洼里踩,诸如此类的事情可没少干。
平安第一年过年没回来,按规定第一年就不允许回城探亲。第二年获得批准,从插队农村回城过年的时候,三娃刚满两岁。
一家人都去火车站接人,火车站那地方人可多,田大花便拿跟长布条拴在他背后棉裤背带上。
“这挺好,人多不怕他乱跑。”福妞于是也有样学样,拿根长布条把三岁的刘晋也给栓上了,两根绳子并在一起牵着。
俩小孩又特别漂亮,刘晋是个俊俏的小白脸,唇红齿白小女娃似的,可是三狗子,明明那五官长得随了姜茂松,却也不知怎么的,天生一张笑脸,眼梢嘴角都弯弯的,漂亮得不像话。
其实石头和平安都很像姜茂松,平安小时候还有点像妈妈,越长越随姜茂松,他们父子三个,都是那种相貌堂堂的长相,十分端正帅气,可这个三狗子,也不知怎么的,明明还是那个鼻子眼睛,却显得格外俊俏,一看就很调皮、很活泼那种。
于是田大花就牵着两只漂亮活泼的“狗子”,站在出站口等着儿子出来。
姜茂松和安亮、刘嫂子也来了,刘师长和安生父子两个今年决定到这边来过年,安明夫妻两个在铁路系统,都去了首都工作,今年过年不回来了。他们家过年反正得有人跑,刘师长不舍得孙子这么小坐三天两夜火车去西北过年,再说安亮部队里过年期间,也未必能排出探亲假,干脆他们爷儿俩来这边了。
远远看着几个孩子从出站口出来,田大花差点没认出来,那是她儿子吗?
首先是个头窜了一大截,本来就比同龄人高,两年时间过去,抽条一样长高了好多,走在人群里高出别人一头,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再有,黑了,可真黑,在家时虽然算不上小白脸,可绝对是个正常肤色的帅小伙子,现在一看,哪来的黑小子?差点认不出来了。
四五个年轻人一起,大约都是被批准回城过年探亲的知青,包括平安和刘安生,都背着行李包,平安穿着个军用棉袄,刘安生干脆裹着军大衣,俩孩子看见家人顿时一脸惊喜,赶紧往这边跑。
“妈妈,小姑姑,爸爸……”然后看见安亮,平安就笑眯眯地叫他“小姑父”,安亮简直受宠若惊啊。
平安一个一个叫过来,亲昵地拉着田大花的胳膊,然后蹲下来看着地上两只拴着绳子的小“狗子”,憋不住哈哈大笑。
“这个是小臭蛋,这个是刘晋。”平安指着三娃子说,“天啊小臭蛋你长这么大了,我离开家的时候,你才四个多月大,除了吃奶啥也不会。”
三娃子笑眯眯看着他,有点生,转身拉着田大花指着平安:“妈妈,妈妈。”
“他是你二哥,叫二哥。”
“爱哥,爱哥。”
“小笨蛋。”平安抓住他,一个字一个字教他,“二,哥。”
“爱哥,爱哥。”
好吧,爱哥就爱哥,平安转向刘晋:“小刘晋,你叫给我听听,叫二哥。”
三岁的刘晋咬着手指看看他,叫了一声:“二哥。”
“小笨蛋,你看看人家怎么叫的。”
被骂了小笨蛋的三娃子还一个劲儿乐呵,乐呵半天蹦出两个字:“平安。”
“……”平安嫌恶脸顿了顿,直起腰,一把抓起三娃子举过头顶:“小笨蛋,平安也是你叫的?”
被惩罚举高高的三娃子却乐得手舞足蹈,咯咯咯笑个不停,姜茂松接下儿子的大背包,好笑地看着兄弟俩嬉闹,跟田大花说:“这小臭蛋,一准是跟大人学的。”
“听我们两个整天平安平安的呗,有一回他还说石头呢。”田大花说。
那边刘安生也被刘嫂子拉着看了又看,连说黑了,瘦了,刘安生这头初生的小牛犊,几乎是跟平安一样的经历,盲目乐观,十分自信地跑去知青安置点,结果没两天,就蔫巴了,尝到滋味了。
挑一趟水,还有平安跟着呢,走一路叫一路的苦,偏偏他越是龇牙咧嘴地滑稽叫苦,平安越不帮他,还给他鼓掌喊加油,一边看着他笑得幸灾乐祸。
不过刘安生叫苦归叫苦,也就跟自己叫叫,有些事平安要帮他他还不要。
作为家里的老三,刘安生性子活泼跳脱些,嘴里叫苦,一转脸跟平安一样,跟家里都说很好,叫家人放心,一边嘴里喊着哎呦累死了,一边却也没装孬种,咬牙坚持下来了。
不过到了刘嫂子和兄嫂跟前,刘安生就开始撒娇了,抱着刘嫂子的胳膊直喊:“哎呦妈,想死我了,我可想你了,想吃你做的白菜肉饺子黄花菜烧肉……”
“听见没,这都馋成啥样了,一见面没听他说别的,光数落吃了。”安亮笑他。
“回去就给你做。”福妞说,“自从知道你俩要回来,家里好吃的好喝的都给你俩留着呢,就知道你俩馋猫。”
跟他们一起下车的其他几个知青,也纷纷被家里接到,平安一转头,看见薛新桃跟两个十多岁的孩子在一起,就走过去问:“桃子,谁接你呢?”
“我弟弟妹妹。”薛新桃说,“我爸工作忙,我妈在家做饭等我呢。”
薛新桃说着走过来,文文静静地笑着跟田大花和姜茂松打招呼:“姜叔叔好,阿姨好。”
姜茂松问:“你爸妈没来接你?”
“我妹说,我爸工作走不开,我妈她出门就不认路,在家包饺子等我呢。”
田大花心说,这爹妈也真是,闺女插队一走两年,怎么也该来个大人接一下呀。
小姑娘的笑容恬静乖巧,依旧瘦,巴掌脸上瘦的只剩下两只大眼睛,可是很有神采,个子也长高了不少,两年前走时还是个小孩子,如今已经是亭亭少女模样了。
因为常听儿子提到,田大花对这小姑娘不由得就多关注些,跟儿子一样,黑了瘦了,两只手粗糙得像老农,原本嫩生生的小脸上皮肤也粗糙了,可是小姑娘却没有半点自怨自艾的神情,站在那儿安安静静,说话不紧不慢,似乎她不是去农村插队吃苦,只是在外头玩了一圈回来了。
田大花对这小姑娘还真挺喜欢的。
“桃子啊,你怎么回去的?这还背着个大行李包呢。”
“我弟弟妹妹骑了自行车来,把行李推上就行了。”薛新桃说,“阿姨,叔叔,那我先回去了。”
“行,赶紧回去吧,你妈该等急了。”
田大花看着小姑娘文文静静地背着行李,跟弟弟妹妹一起走出车站大厅,心说这些孩子可真不容易,都是好样的。
她一琢磨,自家二儿子过了年可就虚数十八了呢,是不是……她笑着看看平安,说道:“平安啊,桃子这小姑娘可真不错。”
“对呀,她很有韧性,也不怕吃苦,说话也有教养,村里老乡们都很喜欢她。”
平安完全不在同一频道,居然笑着说:“妈妈,安生也好样的,你别看安生老在那儿鬼喊鬼叫,可他也就是叫叫,故意叫给我听,他也不怕吃苦,也没怂。”
田大花心说,这笨儿子完全不开窍,安生和桃子能一样论吗。
“大嫂,我怎么看着,咱石头还没娶上媳妇呢,咱平安这方面是不是要领先了?”福妞趴在田大花耳边小声嘀咕,一边说一边忍不住笑。
“随他去吧。小孩子的事情,谁知道呢。”田大花说,“这小笨蛋眼看过了年都十八了,自己啥也不懂。”
问题是,田大花看着薛新桃,小姑娘本来就比平安还小,也不像懂啥的样子。这年代的人思想单纯,俩孩子完全是两小无猜,究竟怎样谁知道呢。
姜茂松问:“平安,安生,你们两个先下车了,安生你爸呢?”
“我们约好了一起回来,我们先上车,我爸从他那地方上车,比我们晚了两站,座位不在一起。然后他……”刘安生挠挠头说,“我们下车的时候,我跟平安还去叫他呢,他说不急,他穿着军装呢,不要跟老百姓一起挤。”
是刘师长的风格。
可是几个想家的孩子哪那么淡定,早就挤下车飞跑过来了。
“不过我们帮他把行李拿下来了。”刘安生说。
大家在出站口又等了几分钟,刘师长才迈着大步走出来,一边跟众人打着招呼,一边就蹲下.身子,一把抱起孙子小刘晋,啧地亲了一口,笑着问:“这怎么还拿绳子牵着呢,小狗狗啊?是不是又调皮捣蛋了?”
岁月如刀,削得刘师长两鬓都有白发了,日子可真快啊。
悍妇1949 112.处上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悍妇1949最新章节!
把刘师长和孩子们接回家, 一行人先到了田大花家里。
平安一进家门, 就先跑去看爷爷, 姜守良也已经到了拄着拐杖晒太阳的年纪, 老人家知道孙子要回来, 就一直坐在院子里等。
平安跑过去,一把抱住爷爷欢快地喊:“爷爷。”
姜守良激动地拉着孙子上看下看, 左看右看, 一个劲儿念叨长高了, 变黑了。
“看你瘦的, 好容易回来一趟, 赶紧叫你妈好好给你做几顿好吃的, 养养肉,补补身体。”
“爷爷,你别看我瘦,骨头缝里都是力气,在生产队下田种地,一两百斤的担子我挑起来就走。”
他不说还好,他一说,姜守良更加心疼了,忙说:“我孙子吃了多少苦。我那屋里你妈最近给我买的点心苹果,我都给你留着呢, 赶紧去吃。”
是苦, 不光是干农活的苦, 平安不怕干农活, 可是远离家乡和父母的苦,孤身在外,小小年纪他都经历了。现在回到家看到一家人,心里可真满足。
其实哪用姜守良说,插队的孩子好不容易回来,田大花准备了好多吃的,平安和安生进屋一坐,抓起盘子里的苹果就啃,一口气吃了好几个,俩熊孩子一抹嘴,说都快忘记苹果的味道了。
平安说:“在知青点就没吃过。有时候进一趟县城,排队也不一定有,也没时间去排队,根本买不到水果。去年冬天刘师长去,给我们带了几个,我们都舍不得吃,切成小片,跟知青点他们分着吃。”
“妈,我还想吃蒜泥白肉,想吃猪肉炖粉条,想吃辣椒炒小鸡,菜肉包子……”平安数了一圈,田大花一一答应着,说行啊给你们做。
安生也跟着喊:“我也想吃菜肉包子,包得大大的。”
一边看着俩熊孩子大快朵颐,风卷残云似的吃着桌上的水果点心,一边两个当妈的就心疼不已,福妞做一旁也止不住的心疼,俩孩子吃花生,福妞就叫安亮赶紧帮他们剥。
三娃跑到平安跟前,一脸好奇地看着他吃点心,看他吃的那么香,索性手脚并用往他腿上爬。
平安一伸手,就把三娃抱到腿上,把手里的桃酥递到他嘴边,兄弟俩你一口我一口,谁也不嫌弃谁的口水,吃得喷香。
大人们一边给他们拿吃的,一边坐着说话,商量起“在哪儿住”的问题。
刘师长和安生都来了,福妞那边的屋子跟田大花家的格局稍有不同,是前后两间的小院子,加上客厅和厨房,就没有空间了,刘师长可以跟刘嫂子老夫妻俩住一间,有点挤,安生却没了地方住。
安亮于是就说,要不然过年期间,爸妈可以带着安生去住军区干休所,地方宽敞条件好。
“不想去,我情愿打地铺,我才不去住什么干休所。”安生在那儿喊。
“你来跟我住。”平安转脸问田大花,“妈妈,咱家今年还有谁回来过年?住得下吧?”
“住得下,大过年的,都别去住什么军区干休所了,都住在家里才更热闹。”田大花说,“今年过年茂林一家不回来,石头过几天要回来也住得下。刘师长跟嫂子挤挤还暖和,安生过来跟平安一起住,这不就都住下了吗。”
福妞说:“怪遗憾的,石头也要回来,要是二哥一家也能回来,可就都团圆了。”
平安一听提到二叔一家,一边吃着桃酥,一边就跑去给明东明南打电话,热烈地聊了老半天。
俩孩子自从进了家门,就没住过嘴,不停地吃东西,看的大人们又好笑,又心疼,他们在知青点的日子艰苦,有时候饭都吃不太饱,平常青菜都吃不足,听说一帮年轻人自己还学会腌咸菜了。
离开家离开爸妈,他们都把自己当成独立生活的大人,其实回到家中,一个个还都是孩子。
于是晚饭便十分丰富,家里能拿出来的好东西全给他们做了,大白米饭,满桌子菜,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团圆饭。姜茂松和刘师长免不了又干两杯,喝着喝着,就拍肩搭背地大聊“想当年”。
——想当年咱们哥儿俩,扛枪打仗走遍多少地方,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现在看着合家团圆,可真是感慨呀。
再看看三狗子,似乎自从平安回来,就黏上平安了,压根就没生分。平安一边自己大快朵颐,一边抽出手喂他吃饭。
平安插队走时,三娃才四五个月,现在刚回来,兄弟两个亲热的不得了,大家都说亲兄弟是天性。
“平安,你自己好好吃,不用管他,他一下午也没住嘴,根本没饿着。”
田大花的话音一落,三狗子就奶声奶气地学着妈妈说:“平安……吃。”
“小臭蛋,跟你说了不许叫平安。”平安于是张开两手,做了个老虎吼的样子,笑着吓唬他:“再敢喊平安,我要吃小孩了。”
结果三狗子马上还了一个同样的表情,张牙舞爪,嘴里嗷嗷学着老虎吼,兄弟两个笑闹成一团。
两个当妈的聊起来,还是聊的孩子,刘嫂子一边跟田大花说话,一边就把刘晋抱过来,喂他吃饭,好让福妞先吃饱,这婆媳俩相处很好,刘嫂子没女儿,那是真把福妞当女儿了,疼到了心眼里了。
田大花看着人家祖孙俩不由感叹:“你看,你都有孙子了。我们家石头,这眼看过年二十八了,连个媳妇还没娶上呢。”
“是该赶紧找了,也就是他上大学当兵才耽误这么大,可不能再拖了。趁着他这趟回来探家,赶紧给他相亲,好姑娘那么多,他在部队接触不到,那就在家乡找呗,赶紧的。”
“嗯,赶紧的。”
田大花真是憋足了劲要给石头相亲。
这熊孩子,自从去了部队,也不是每年都回来探亲,加上海军部队有些特殊,常年在海上,因此统共回来三次,奶奶过世一次,去年一次,每次给他准备相亲,都不太感兴趣似的。
田大花急了,就悄悄问福妞,说石头跟你亲,你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他的事情都瞒不了你,他是不是有喜欢的姑娘了?
福妞摇头,没有啊,他那样相貌好出身好,体育还全能,高中时就很受女生们关注,可这熊孩子开窍晚,学校管得又严,压根没发现那回事。
等他进了军校,开不开窍反正全班都是汉子,想处个对象也没机会了。
再然后,进了海军,更是汉子的世界,人家每天海阔天空过得那么充实,似乎压根就没空想媳妇的事儿。
于是田大花今年是憋足了劲头,手上搜罗了好几个各方面不错的相亲对象,打算押着这小子也得叫他相亲。
结果她白忙活了。
石头回到家,放下背包,三兄弟先亲热了一番,说是亲热,基本就是大哥二哥把三狗子当个大玩具玩,抱起来掂掂,一边说“小肥猪”,一边举高高逗他玩,各种想法子让他出洋相,捏着鼻子对着镜子给他做小猪脸,嘻嘻哈哈还问他像不像。
“小臭蛋,自己看看像不像小猪?”
两岁的三娃子懂啥呀,被捉弄了,自己还乐呵呵玩得真高兴。
不过两个大许多的哥哥回来了,三娃子可真是玩疯了,哥哥们动不动把他举高高,早晨起来,拿他当杠铃锻炼臂力,开始是平安发明的玩法,就连安生也跟着练,三岁的刘晋也被捉来当杠铃了,举高高练臂力还挺合适,不过每每举几下,就都笑得破了力气。
偏偏被捉弄的小家伙还不亦乐乎,于是整个院子都是俩小孩子咯咯咯的笑声。
当晚吃过了晚饭,田大花就把石头叫了过来。
“石头,你过来。”
田大花站在屋门口喊了一声,三娃就屁颠屁颠帮着喊:“石头,过来。”
这小东西老跟大人学舌,喊大哥二哥的名字,于是石头一边往西屋走,一边瞪着眼睛跺跺脚,脸凑过去装出很凶的样子,三娃哈哈哈转脸赶紧跑了。
田大花把石头叫进屋里,开始跟他做动员工作。
“石头,你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没有?”
“没有啊。”石头心说,他回来探亲休假,吃好睡好,多陪陪家人,还有啥打算啊。
“那好。”田大花说,“石头啊,你是不是也该找个对象了?从明天开始,我带你去相亲。”
“妈,那什么……”石头为难了一下说,“不要了吧?”
“怎么不要?”田大花说,“这叫什么话,你还真打算打光棍了?”
“不是,妈。”石头窘了一下说,“要不你等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