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东林党卖起国来,还真是不遗余力,竟然支持乱臣贼子上朝堂了!”
“岂不是变相的承认了闯贼的地位,我大明十几万将士的牺牲,不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内斗!”
朱舜亲自倒了一杯人间第一香桂花茶给宋应升,让这位拍案而起的好好先生消一消火气,心道好在黄宗羲没在这里。
黄宗羲要是在这里,以他从不畏惧强权的洒脱,早就破口大骂了。
而不是像这位温若春风的好好先生这样,就算是怒气攻心了,只是厉声呵斥。
朱舜等人没有那个耳福听到黄宗羲的破口大骂,东林党的几位尚书侍郎应该有这个耳福了,想必这个时候黄宗羲已经挨个堵在门口破口大骂了。
朱舜能够看到宋应升这个样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这个喜欢站在祠堂老树下敦敦教诲的宋先生来说。
现在这副气急的样子,显然是碰到了比杀他妻儿还要难以忍受的事情。
朱舜看了一眼不温不火坐在轮椅上的曹文耀,很是好奇以这位怎么会这么的不温不火,按理说这位出身于辽东的汉子,早就见什么东西摔什么了。
此时却比一介书生宋应升还要心平气和,只是不温不火的坐在一旁,完全没有因为东林党的卖国行为感到愤慨。
朱舜习惯性的分析了一下原因,也就明白了,曹文耀应该是和自己一样,对那个步炮协同战术充满了信心。
朱舜为了避免宋应升对曹文耀产生不满,影响这两位战略处大才的相处,看似无意实际有新的解释道:“文耀兄长应该也对鼎蛟有信心。”
曹文耀抬头看了一眼脸色平静的朱舜,知道妹婿说这句话的意思,本来不屑于解释的他,不温不火的说了一句:“早就习惯了。”
一句习惯了。
竟是浇灭了宋应升心里的满腔愤慨,那张时常挂着春风般和煦笑容的脸容,产生了一丝落寞:“是啊。”
“东林党不卖国就不叫东林党了。”
这时,楼下突然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一声声破口大骂。
放在平时,朱舜没有那个闲工夫去理睬这些事情,会有人处理好工人会馆内的异动。
今天不行,朱舜不用看也知道楼下发生什么事情,起身走了出去。
工人会馆的一楼,不出意外的站着一大批扛着燧发滑膛枪的实业家,已经满头白发的周员外甚至还和几名同样年纪不少的实业家,抱着一只东风火箭。
朱舜看了一眼型号,就知道这只东风火箭应该是从周员外的长子周遇吉那里抢来的,至于抢来这个东风火箭是用来做什么,也不难猜出。
实业家们这是要炸了东林党尚书的府邸,用性命捍卫大明王朝的尊严。
堂堂大明王朝,竟然向一个乱臣贼子低头,这些一心实业救国的实业家们怎会承受的了。
朱舜想劝实业家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难道自己要阻拦这些实业家们的报国行为。
说不出口,也找不到借口。
就在这些很多已经头发花白的老者,准备用性命捍卫大明王朝尊严的时候,一名脸色蜡黄风尘仆仆的陆军讲武堂学子冲进了工人会馆。
陆军讲武堂学子经过昼夜不停的赶路,气色虽然很难看,脸上却异常的欣喜若狂:“侯爷捷报!大捷报!”
“孙总兵和曹指挥使击溃了二十万闯贼。”
“曹班长带领陆军讲武堂学子知道找到了闯贼储存粮草的地点,一把火烧了闯贼东山再起的希望!”
嘈杂的工人会馆内立即陷入了一片寂静,实业家们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个突然瘫坐在地上的少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击败闯贼?
天下人谁不知道闯贼有二十万大军。
潼关守军有多少?
不过几千人。
几千人击败了二十万大军?
怕是开国名将常遇春和太子少保戚继光活着,也不敢说以区区几千刚操练的新兵击败二十万南征北战多年的老卒。
实业家们全都是面带期待却又忧心忡忡的看向了朱舜,这个时候,也就只有工业派的主心骨能让实业家们信服。
朱舜脸色平静的反问了一句:“周老爷子怎么不去京城了。”
朱舜不仅没有阻拦他们去京城,反倒是鼓励了一句,实业家们反倒是放心了。
周员外笑骂了一句:“去个屁,老夫才不给东林党当个垫背的。”
笑骂完这一句,周员外大手一挥:“走!喝酒去!今晚老夫掏钱不醉不归!”
旁边头发花白的实业家们,听说抠搜的周员外请喝酒,眉开眼笑起来。
“老周真是难得这么大气啊。”
“赶紧走,今晚老夫喝穷他。”
“你掏钱?凭什么你掏钱,今晚老夫掏钱!”
一群白发老者推推搡搡的走出了工人会馆,嘴里骂骂咧咧,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架势。
只不过白发老者们不是在争权夺利,也不是争着敛财,反而是在争着散财。
争做今晚的东家。
中年和年轻一辈的实业家们,也想做东请客,但在今天这个情况下显然是插不上嘴的。
大明分明打了大胜仗。
中年和年轻一辈的实业家们,反倒是闷闷不乐的跟在后面,像个受气小媳妇一样尾随。
心道。
我咋不是个老头子。
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报
等到实业家们离开工人会馆,朱舜走下楼扶起了陆军讲武堂学子,回头安排道:“去让人熬上一碗肉粥。”
铁塔汉子是个习武之人,知道陆军讲武堂学子当前的情况不适合吃油腻的东西,也不能多吃,一碗肉粥刚好可以缓解他身体的亏空。
吃完肉粥再洗个澡,修养几天应该就没多大问题了。
铁塔汉子点了点头,喊来了一名美貌丫鬟,让美貌丫鬟赶紧去通知灶房的厨子。
朱舜按住想要站起来的陆军讲武堂学子,只是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然后说了一句这件事我去亲口通知太子,便让他安心坐在工人会馆修养了。
陆军讲武堂学子年纪还小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官场心思,很奇怪工业侯为何要询问他的名字,直接把这个大捷告诉太子不就行了。
不过有工业侯亲自代劳,陆军讲武堂学子也就放心了,已经好多天没有吃饭的他,饿的肚子‘咕咕’乱叫,脸红的看了一眼捂嘴轻笑的美貌丫鬟。
瞧见这么美貌的小娘子对他轻笑,脸色更红了,讪讪的笑了笑赶紧把目光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朱舜注意到了这一幕,脸色平静,没有说话。
他不是圣人,不会把自己的东西随便送人。
给这怀春少年留一份念想也好,等他功成名就了,自然有资格为美貌丫鬟赎身。
朱舜坐着湘绣蜀锦轿子来到陆军讲武堂的时候,吕大器正在忙着关于陆军讲武堂二期学子的招募。
喷泉广场上。
朱舜看着吕大器忙碌的身影,想到这一战应该会俘虏不少闯贼的精锐,平静的脸容上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路过吕大器身边的时候,瞧着这位慷慨激昂劝人改邪归正的大家,很有耶稣会传教士的狂热姿态,冷不丁的说了一句:“孙总兵这一次应该会俘虏不少精锐。”
“大器去那里应该更有用武之地。”
吕大器拿着一个藤编喇叭,正在给迟疑不定的二期预备学子们宣讲一些东西,听到朱舜突然说的一句话。
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脸上闪过了一丝狂热,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朱舜来到副山长楼阁的二楼。
朴素宽敞的副山长公舍内。
只摆着几个书架和一个杉木书案。
东林党嘴里已经迈入歧途的太子朱慈烺,脸色严肃的坐在书案后面,捧着《伟人生平传记》细细研读。
已是深秋。
琉璃大窗外面的火红色枫叶,映染的太子朱慈烺脸上一片火红。
太子朱慈烺听见有人推开木门,合上了手里的书籍,瞧见进来的那人是朱舜,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先生。”
朱舜点了点头,也没说话,直接把手里的捷报放在杉木书案上。
这份捷报是陆军讲武堂学子送来的私人书信,本来就是给太子朱慈烺的,倒是不存在什么僭越的行为。
朝廷的捷报,会有孙传庭手下的秦兵传递出去。
太子朱慈烺看完那封数千大破二十万的捷报,拍案而起:“痛快!痛快!”
“我大明有这样的同志,何愁大明不能中兴。”
朱舜瞧见太子朱慈烺因为捷报拍案而起,心情还很不错,当他听到同志这个词。
嘴角忍不住扯了扯。
更是忍不住心情大好。
看来太子养成计划,快要进入尾声了。
太子朱慈烺现在确实成为了伟人的狂热崇拜者,得知了这个战报,只说了一句话:“可惜时不待孤,要不然孤必定革了东林党的命。”
饭要一口口吃,仇恨要慢慢培养。
朱舜瞧见太子这个情况,已经把东林党当做最大的阶级敌人,心情很好,还是平静的说道:“孙传庭的捷报明天应该就能送到朝廷上。”
不等朱舜说完,太子朱慈烺再一次拍案而起:“闯贼使者明天也要进入朝堂,孤明天倒要看看东林党是如何卖国的。”
在太子朱慈烺心目中,东林党已经和卖国划为了一类人,那本《伟人生平传记》真是没有白送。
也是,东林党和那段特殊时期的汉奸做的事情很相似,划为一类人也不算冤枉了他们。
朱舜这一趟过来,满意的恨不得狂饮一坛烈酒,脸上还是不动声色的平静道:“明天,为师也会去一趟朝堂。”
太子朱慈烺听到这句话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朱舜这些年来的所做作为,只为了一件事。
为了国家,为了民族。
明天可是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太子朱慈烺不会放过,作为先生的朱舜也不会放过。
想到明天要在朝堂上,狠狠的扇东林党几巴掌,太子朱慈烺哪里还能坐得住。
亲自送朱舜离开陆军讲武堂以后,太子朱慈烺回到副山长公舍亢奋的在房间内不停的走来走去。
直到他走到琉璃大窗前,看到了那一树的火红,心情这才稍微平缓了一些。
楼下。
吕大器宣讲了大半天,口干舌燥的喝了一口茶叶沫子,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刚好看见了站在琉璃大窗前的太子朱慈烺。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吕大器感觉太子的脸容格外火红,比起昨天要火红多了。
二期学子的招募已经步入正途,交给副手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了,吕大器不免惦记起了工业侯朱舜过来时说的一句话。
孙传庭俘虏了不少闯贼精锐。
难道二十万闯贼败了?
吕大器突然自嘲的笑了笑,就把这个可笑的念头驱逐脑外,起身走向了副山长公舍:“应该是败了,只不过孙传庭趁机赚了一些战功。”
吕大器也是文臣,对于读书人出身的儒将孙传庭很有好感,走进副山长公舍请命道:“太子殿下,草民明天想启程去一趟潼关卫。”
太子朱慈烺恢复了那副严肃表情,想到自己急需一批百战老卒搭建暴力机关革了官僚乡绅的命,深表赞同:“吕先生应当速去。”
吕大器也是重重点头,确实应该速去,去晚了说不定潼关卫就没了。
吕大器办事相当的雷厉风行,既然决定了,也得到了太子朱慈烺的允许,立即回去收拾东西了。
决定在今天就赶往潼关卫。
第四百一十九章 孙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
第二日。
早朝。
崇祯脸色难看的走进了皇极殿,坐在那张越来越艰难的龙椅上。
倘若不是经过这些年的磨砺,崇祯的帝王心术越发的纯熟,已经随便找个理由处死那几名谏言的东林党臣子了。
竟然要让乱臣贼子公然走上朝堂,还要封那个所谓的闯贼为西北王。
崇祯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做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那些几乎要把自己说成魏徵海瑞的‘忠臣’,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社稷着想,满脑子只为利益二字。
说是为了让大明喘口气,以便有余力对付已经枕兵在边关的建奴,避免一次入寇中原的危机。
东厂已经查明那天在会馆的秘密谈话了!
闯贼愿意献出西北的土地,换取东林党的支持,支持高迎祥成为西北王。
崇祯坐在大殿之上,俯视下方那些所谓的君子们,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厌恶。
正是这些自诩为君子的东林党人,不停的趴在大明王朝上吸血,还像墙头草一样,谁给的利益多就听谁的。
没过多久,官靴踩在金砖上的罄玉声响消失,文武百官在朝堂里站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