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难当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凔溟
衡国公站出来为太子辩解道。
“国公爷此话差矣,所谓空穴不来风,您未查证过如何能断定是谣言呢
“呵,就凭本公对殿下的了解,便可断定。”
“那未免也太武断了,涉及王家颜面,还是须有铁证为好。”
“那占大人又有何证据说是殿下所为”
“那黄花村就在京郊不远处,派人一查便知。”
“笑话,殿下已经离开了黄花村,若是有人事后做了手脚,也要栽脏到殿下头上吗”
“那可真是巧啊,谣言一出,黄花村就出事了,要让天下人如何想”
“天下人能想什么太子殿下从十岁起远赴边疆,保家卫国,太子妃救治了多少百姓,他们能怎么想难道会以为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是个作恶多端的人不成依本公看,怕是占大人您自个要往坏处想吧”
“你衡国公处处维护太子殿下,不知是何用意难道此事查也不查就如此放任不管吗”
“谣言嘛,管他作何天下谣言何其多,难道占大人能管得过来昨日本公还听说占大人府人一小妾偷了人被填井,难道也要派人去府上的枯井捞一捞尸体”
不少人憋不住笑了,在场多数人还是站在太子殿下这一边的,不过在大王面前,太过维护殿下可不是好事,因此,真正站出来为殿下说话的也只有位高权重的那几个。
“衡国公这是强词夺理”
“占大人在此妖言惑众,中伤太子,也不知安的什么心”
占大人气得头顶冒烟,转而跪在南晋王面前,“大王,臣只是担忧百姓而已,历史上将得了疫病的村子屠杀干净的事情还少吗殿下心地善良,但到底年轻,臣只是担忧他处置不要当而已。”
南晋王点点头,朝太子昭说“昭儿,轮到你说说了,黄花村的事情到底如何办的”
太子昭这才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瞥了占大人一眼,“都说完了”
占大人低下头,表情莫测。
太子昭冷笑一声, “孤记得是写过奏折上报的,上面写的全是事实,并无半点虚言。”
“哦聪儿,难道黄花村真有疫病”
“是。”
“太子妃真把疫病治好了”
“是。”
群臣哗然相互议论起来。
疫病之祸自古以来都是历代君臣的心头大患,一出现这两个字就意味着太面积的死亡,而且死的还不是一个两个,对于人口本就稀薄的国家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殿下可详细说说这黄花村的村民到底是何种疫病为何会在寒冬腊月突发太子妃又是用何种药物治疗的为何这才三天时间竟然就已经治愈了”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此事你们可以询问乌太医,孤对医学上的事情不甚了解。”
“来人,快,传乌太医觐见。”南晋王激动地喊道,之前的奏本他确实看过,但谣言四起,他心里总归是有疑惑的,并不是太相信奏折上写的内容。
可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可是流着百世的好事啊,只要将此事昭告天下,谁敢不称颂他治下有方,是一代明君
乌太医来的很快,正要跪下行礼被南晋王免了。
“爱卿,快,说一说,疫病的事情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乌太医拱手,脸上带着激动之色,将黄花村的事情一一道来,说的精彩纷呈也紧张万分。
“太子妃未到之前,臣实在无奈,建议殿下将所有病患处死焚烧,这是向来的处置方法,可是殿下不同意,说人还未死,怎可活活杀害便退而求其次,将病人隔离开来,待病死后再将尸体焚烧驱邪。
本以为就这样束手无策,谁知太子妃到来后亲自去看了病人的症状,断定是疟疾,并且知道青蒿素可以治疗这种疫病,一应药物和器材也是从太子妃的药铺中优先调来的,病人喝下汤药后果然都好转了,太子妃绝对是神医,臣佩服至极”
“疟疾这是何种病症”占大人追问道。
“疟疾是因人体内有虫子而导致的疾病,一般说来,都是误食了脏的肉食或者生水所致。”
“只是这样的病症乌太医竟然束手无策,或许,只是乌太医的医术太过不精了吧”占大人讥讽道。
乌太医非但不辨解,反而应承道“是啊,臣也有此之感,所以臣想辞去太医蜀医正一职,专心致志地攻读医书,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有所进益。”
“啊”众人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不过有心人立即就有不好的联想了,“乌太医在此时提出致仕,该不会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被迫离开吧”
乌太医愤然,盯着占大人质问 “占大人此话何意我乌某向来行得正坐得端,问心无愧,任有一句谎言,就不得好死天打雷劈”
衡国公冷笑 “这有些人啊,自己心黑总以为别人都是跟他一样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令人不耻”
“好了,寡人只想知道,那青蒿素当其如此神奇是否什么疫病都可以治疗”
“启禀大王,据太子妃所言,青蒿素能治好一切虫疟,鼠疟也有很好的作用,就是一般的抗虫都是能行的,用途广泛,还请大王珍而重之
“哈哈,若真如此,太子妃真乃一代神医,是百姓之福,南晋之福啊”
南晋王宁愿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药物这种事一般也做不了假,否则再来个病人岂不是就露馅了占大人的话确实有些强词夺理了。
他瞥了占大人一眼,并未当场发作,而是拉着乌太医继续讨论当时的情形对于长大蜗居在王宫里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是如此新鲜,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可比话本有意思多了。
第145章 你是谁
“真没想到,乌太医还是个说故事的高人啊,竟然把大王唬的一愣一愣的,那高潮迭起的情节真是动人心魄啊”赵三郎在唐越面前嘀嘀咕咕了半天,很是感慨一番。
唐越握住他的手,追问道“也就是说,殿下没事了大王并没有相信那些流言了”
“这”赵三郎叹了 口气“这就不知了,大王并未明说,但想必是不信的吧。”
太子昭还未归来,唐越一颗心都吊着呢,虽然说相信太子昭能处理好这样的局面,可那毕竟是一国之君啊,伴君如伴虎,谁知道他哪根筋抽了又会发疯呢
哎,这当皇帝的人大概都有些失心疯的毛病吧也不知将来太子昭是不是也会这样。
这可不好,看来要提前给他准备点安神凝气的药材才行,免得天天在宫里压抑成神经衰弱了。
“乌卿,你说的这青蒿素真的如此神奇它是从哪儿来的”南晋王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陛下,您绝对想不到,这青蒿素啊不是从咱们吃的青蒿里面提取的,而是必须从黄花蒿中提炼出来,而且还不能用煮的方法,必须用盐水浸泡挤压出汁液来使用。”
“如此简单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乌太医宝贝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瓷瓶,小心翼翼地献上去,“大王,您看,这就是青蒿素了,是臣一时私心偷偷藏起来纪念的,不过太子妃说,这青蒿素一定要新鲜才有用,这瓶子里的怕是过期了。”
南晋王好奇地闻了闻,味道有些重,很难想象这样简单的一种东西就能治愈人人谈之色更的疫病。
“既然如此,去将黄花村治愈的村民找几个来给寡人瞧瞧,寡人实在好奇乌太医心思单纯,满口应了下来,“那大王可以派人去黄花村传唤,记得挑几个重病初愈的,臣其实有做笔录,将他们每天的病况记录在案,往后再有这样的疫病,就省事多了。”
“哦这样确实不错,还有这青蒿素的方子也一定要记得一清二楚才行。
“那是自然,太子妃都交代过的,往后啊,还
贤妻难当 分节阅读_90
得命人多种些黄花蒿,以免野生的不够用”
“乌太医,这百姓们种粮食已是任务繁重,哪有时间和精力种植草药”占大人逮着个空子立即钻了进去。
立即有一派的官员附和“是啊,边关战事不断,军饷粮草消耗巨大,百姓们的税赋已经沉重的很了,若是再让他们种植草药,恐怕这民心思变啊
“嗤,两位大人这是什么话这黄花蒿又不难种,每家每户种几棵即可,能有多大的负担这到了关键时候可是救命的宝贝,您不如问问老百姓,他们愿不愿意花费这个时间和精力去种植对他们可能救命的东西”
南晋王暗暗点头,“就按乌卿说的,传旨下去吧,寡人也不强制,将利害关系说清楚种与不种由他们自己决定。”
话虽这么说但大王的诏书一下百姓们谁敢不遵从
“大王,此时谈论这个为时尚早吧,您还未确认此药真能救命呢。”占大人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大家难道忘了,今日的朝会是质问太子殿下的劣行的吗怎么主题被一个大夫拉跑了呢
“是啊,快让人去传旨,找几个患过疫病的平民来,寡人要好生看看。”
这一等就是大半日的时辰,太子昭中途去了王后娘娘那请了安,吃了顿饭,还听了一大段的唠叼才听到宫外传来的消息。
两名禁军匍匐在大殿之上,压低着脑袋汇报“启禀大王,黄花村黄花村已然不复存在了”
“啊什么怎么会不存在了难道”众人将目光一起锁定在太子昭身上,就连衡国公惊讶地说不出话来。
本以为只是诬陷之言,难道
不过思维一转,大多教人还是更信任太子昭,只当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毕竟,要杀害一个小村庄的村民实在太容易了。
“什么叫不存在了人呢房子了太子昨日刚赈灾归来,难道今日就集体升天了不成”南晋王质问道。
“启禀大王,黄花村有烧过的痕迹,一应屋舍都化成了灰烬,卑职找了些尸体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都是些无头的尸体,烧的辨认不出什么来。”
“无头尸体这是为何”南晋王百思不得其解。
占大人立即站了出来,“大王,这还有何可猜的,必定是那歹人不想让人认出村民的身份,才下此杀手,去其首级,这样,也就无法辨认死者的身份了
“占大人此言差矣,尸体只有十几具,黄花村的村民可是有好几百人呢,这真要是烧光了,其他人的尸体哪去了”衡国公立即接口反驳。
“这就要问太子殿下了,若是他是分批杀害感染了疫病的百姓呢那之前的恐怕连灰都埋进土里了,自然找不到。”
“占大人,您一定要把这子虚乌有的事情栽脏到太子殿下头上,是何用意”
“国公爷,您一定要替太子昭辩解,是何居心难道说,在您眼里,这朝堂之上只有太子一人了不成”
“啪”南晋王拍案而起,怒斥道“都给寡人闭嘴在朝堂之上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大王息怒”众人忙下跪请罪,唯有太子昭依然镇定地坐在原位上。
“聪儿,你来说说,黄花村的村民呢”南晋王隐忍着怒气质问太子昭。
他原本是不大相信这个流言的,听过乌太医的故事后就更加不信了,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而且他瞥了衡国公一眼,这位刚才无条件地信任确实很可疑。
就算太子昭再能干,这些人也用不着这么急着就站到太子那边吧
太子昭起身,淡然地行了个礼,开口说“父王,昨日儿臣离开时,村民依然好好的,怎么一夜之间就烧的连渣都不剩了呢”
“是啊,殿下,这是为何呢”占大人反问道。
“儿臣愿意带人前去探查,必要查明真相”
“真相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殿下难道还有其他说辞”占大人呵呵一笑,“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古处理疫病都是如此,那黄苞村离邺城如此近,万一有病源传入邺城,那可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啊,臣倒以为,殿下此举实在太果断太正确了。”
太子昭瞄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占大人这嘴巴果真是能颠倒是非黑白,孤往年在外征战,论嘴皮子还真不是你的对手,不过”
众人拉成耳朵听着,只听太子昭凉飕飕地说“不过,孤刚才想起来,把黄花村的村民安置在其他地方,以免他们因为孤的缘故成为刀下亡魂。”
“殿下,您这话”可信度实在太低了吧,谁能相信啊
“可有证据”南晋王憋着气问。
“自然有,去传那黄花村的村长来,父王一问便知。”
“大王并未见过那个村的人,是圆是扁还是您说了算”
太子昭背着双手立于堂前,嘴角微微一勾,“等父王见到此人,自然会信的。”
南晋王露出疑惑之色,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了,“宣此人入殿”
这次没用多久的时间,一名穿着葛布麻衣的老人家拄着一根树枝削成的拐颤颤巍巍地走进来。
他眯着眼睛抬头看了龙椅上的大王一眼,立即下跪磕了三个响头,“大王您可还记得老奴”
“”众人心思各异,有的心想这老家伙一上来就攀关系,未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
也有人心想太子殿下如果真做了这种事,自己是否还要好言相帮呢
而被众人记挂着的太子殿下却表现的平静多了, “父王,此人便是黄花村的村长,也曾患过疫病,不如您听他说吧”
南晋王盯着那老头看了许久,有点模糊的记忆,不过并非什么大事,便说“你是谁”
第146章 是挺善良的
“你是谁”南晋王重复问了一遍,加重语气命令道“抬起头来”
“大王老奴素英。”
“素英”南晋王愣了半刻随即瞪大了双目,他三步两步冲下龙椅走到那素英面前,抓着他的胳膊将人拉起来。
“素英竟然是你”
群臣均傻了眼,这一个小小乡村的老头竟然是大王的故人,而这件事似乎太子昭是事前知道的。
“是老奴,眨眼竟是二十年不见,大王英姿不减当年”
南晋王激动的表情仅是一瞬间,他渐渐松开紧握的双手,将一切心绪收敛于皮下,转身走出大殿,“退朝,素英随寡人来。”
“退朝”
太子昭眼皮子都没抬一下直接就走出了大殿,身后紧随着衡国公等大臣,纷纷追问 “殿下,这到底是何人啊您又是如何知道他是大王的故人的”
太子昭停下脚步,转头, “什么故人”
“刚才那”那叫什么素英的如果不是大王的故人打死他们都不信。
“那只是黄花村的村民,资格较老罢了,父王之所以认得,也许是昔日的部下”
不理会众人猜疑纷纷,太子昭继续往前走,走了十余步突然停了下来,转身说“占大人,请过府一叙。”
被点到名的那位浑身一震,满头大汗直流,“殿殿下,您此举何意下官还有要事在身,不如改日”
“要事是急着回去向三王兄汇报今日大殿上的成败结果么”
“殿下何出此言您这是诬陷下官与三王子图谋不轨么”
“原来占大人还知道诬陷二字。”太子昭点点头,“既然大人不愿,那孤就不勉强了。”
等他走远,太臣们纷纷避开那位占大人,衡国公更是冷嘲热讽道“占少府今日真够威武的,连连不把太子殿下放在眼里,不知您眼里还有谁啊”
“衡国公一味儿帮殿下说话,不知又是否已经为殿下马首是瞻了呢国公爷眼里还有大王吗”
“喑,这文人的嘴皮子就是溜,本公甘拜下风。”
“国公爷真会开玩笑,您句句反驳下官,是下官甘拜下风才是。”
两人对视了一眼,嘴角一撇,各自走开了。
跟在后头的官员小声感慨着“这占少府的胆子可真大啊,得罪太子殿下对他有何好处”
“好处不是明显着吗他是三皇子的岳父,自然是呵呵。”
“那衡国公”
有人想起一件事,惊呼道“呀,衡国公与栎阳侯不是正在议亲么,这往后衡国公与太子府的关系可就”
世族大家的关系多靠联姻来维系,在这盘根错节的关系中,也只有联姻在大家看来是晕牢靠的,因此衡国公和占少府对上,他们一点也不意外。
“三王子此时不蛰伏,还如此锋芒毕露,与太子殿下针锋相对,怕是要不好喀。”
“宗正大人可别乱加臆测,殿下可不是眦睚必报之人。”
“对对,是在下失言了,失言了”
太子昭回府,唐越见到他便问“听说黄花村被烧毁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太子昭也不打算瞒着他,“昨天夜里。”
唐越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担忧地问“那他们没得逞吧”
“若是得逞了为夫现在还能站在这儿”少不得要在宫里和人争论一番。
唐越嘴角扯了扯,替他解开披风,感受着他身上的寒气,把人推入房内。
“那您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安排的,怎么听说您带了个人进宫,还是大王认识的。”
太子昭指了指自己的脸颊面无表情地说 “奖励”
唐越无语,先是用力在他脸上捏了一把,然后才亲了他一口,“快说”
太子昭满足地靠坐在软椅上,将唐越拉到身边,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他。
原来昨日太子昭离开后就安排了人将黄花村的村民都转移了,留在那里的只是空屋子,不仅如此,他还派人守在那里,就等着抓现行。
原本这还只是个猜测,只是以防万一的举措,没想到夜里真的有人来烧杀,竟是要把他的罪名坐实。
而那位黄花村的村长也是一族之长,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就主动要求入宫为太子昭作证。
按理说一个无名小卒做证人,大王未必会信,不过这位族长却很自信,认定了大王会信他的话。
“那殿下可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之前不知,不过刚在路上时已经知晓答案了。”
“是什么”唐越已经脑补出了好几个深情并茂的故事版本,倒如,昔日忠心耿耿的奴才因为犯了错被贬出府,积压了满肚子的委屈,又例如,昔日一同长大的儿时玩伴,因为大王的猜忌而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在黄花村过日子。
“你为何如此好奇”太子昭握住他的手,在他手背上轻轻抚摸着。
唐越的注意力都被故事吸引走了,连被吃豆腐都没反应过来,“事关大王的八卦,有好奇心也是自然的吧”
太子昭想了想点头,“确实如此,今日大殿之上,众位大臣也好奇的很。”只是不敢问而已。
“行了,别吊我胃口了,快说吧。”
“你不是说今日还要回栎阳侯府这时候都不早了,还要去吗”
唐越看了外头一眼, “哎呀,都这么晚了自然是要去的,不如就去候府用晚膳”他也好久没回去了,竟然有些想念。
这半年的相处,也让他对栎阳侯府的家人产生 了亲情,对他溺爱不已的老夫人,对他关照有加的便宜爹,性格各异却个个漂亮可爱的妹妹们,至于侯夫人暂时就不算上她了。
“那好,就边走边说。”太子进屋换了套常服,和唐越一起上车去往栎阳侯府。
“那位老丈人名素英,是父王年轻时的管家,也是从小照顾他长大的奴才,感情非同一般,后来不知发生 了何事,那位管家被免了奴籍,成了庶民,并且赶出了王府”
“等等”唐越插口问“被赶出了王府为何还被免了奴籍这是恩典还是惩罚”
太子昭喝了
贤妻难当 分节阅读_91
口水,“父王那时还是个心地慈善的青年,即便发现身边的管家犯了错,在赶走之前还是免了他的奴籍,否则那管家出府后只有被再次贩卖的命运。”
“是挺善良的。”唐越回想一下仅有的几次见面后的印象,实在没发现那人有什么特别的。
不过,经历了王位争夺,并且最终坐上了那个位置,恐怕善良也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那位管家出府后并没有走远,而是用积攒的钱财在黄花村买了点田地,盖了栋宅子,安安静静地度过了二十年。”
“如果只是这样,那大王为何要将他单独留下他说话,叙旧吗”一个王子一个二十年前的奴才,有什么旧好叙的
“这孤就不知了,也许还有其他内情是孤没有查到的,不过只要与咱们无关倒也无需管他。”
“这倒是。”唐越只是好奇一下,并没有打算深入了解这对主仆的旧日恩怨只要太子昭能脱离这次流言的泥淖就够了。
“殿下,太子妃,侯府到了。”马车停下,车夫的声音从外头传来。
唐越先一步跳下车,望着熟悉的大门,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侯府的一大家子都在门口迎接,按礼节,对于唐越这个已经嫁出去成为太子妃的儿子,他们也是要行大礼的。
唐越唬了一跳,避无可避只好往太子昭身后躲。
太子昭握住他的手,冲栎阳侯一家子说“都是一家人,往后便不用行此大礼了。”
“多谢太子殿下恩典。”
“平身吧。”
栎阳侯站起身,让出道路请太子昭先行,“殿下请”
太子昭理所当然地走在前头,身边跟着唐越,然后才是栎阳侯等人。
唐越心生感慨这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划分,即便是一家人,长久下去,也免不了会生分的吧
第147章 旁敲侧击
“今日把太子妃叫来,主要是为了雅儿的婚事,还望殿下见谅。”栎阳侯拱手行礼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