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贤妻难当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凔溟
“起来吧。”唐越让管家送他出去,然后走到埋头写字的太子昭身旁,托着下巴问“感觉如何”
太子昭头也没抬,一笔一划勾勒着笔下的字,等纸张上写满了字之后才收笔,“与写在羊皮和手绢上没什么差别,也不知父王能否欣赏的了。”
唐越想想也是,没见过纸张的人





贤妻难当 分节阅读_93
,没体会过它用处的人,只凭着这一张纸确实不会有太大的感触。
他摸着下巴想了想,脑筋一转,打了个响指,“有了,一张纸看不出价值,那咱们就装订成一本书”
“如何装订”
“简单”唐越从箱子里取出一叠十厘米厚的纸张,因为说了是要上贡的,所以廖管事还体贴地将每张纸都裁成了一样大小,少去了不少事。
他将纸张铺在书桌上,贼兮兮地问“殿下,一个时辰您能抄完一本书么”
“千字以内的没问题。”
“那您就写一本三字经吧。”唐越把纸张挪到他面前,又替他磨墨,把毛笔塞进他手里。
太子昭毫不犹豫地提笔就写,毛笔字他也练了一段时间了,字写得相当不错,笔锋有力,有棱有角,反正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形成书法,能看就行。
三字经内容不多,太子昭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写完了,唐越在一旁收集他写好的纸张,写完一张就拿到一边吹气,等墨迹干了才按顺序叠起来。
“这差个封面。”唐越想了想,取了一块羊皮剪下两块当书皮,让太子昭写下“三字经”三个大字。
将两块羊皮一前一后固定好,唐越用针线将书缝好,为了好看,他缝的相当用心,针脚齐整,引得太子昭默默感叹。
“好了,看看如何”唐越将书递给太子昭,这样做出来的书粗糙的很,不过一页一页地翻着,别有一番滋味。
太子昭从头到尾翻了好几遍,爱不释手,他掂量着这本书的重量,满意地点头“如此一来,往后的书就轻薄多了。”
“不过这纸张一时也无法做出太多,恐怕要传播开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唐越点头,“是啊,每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等人们渐渐习惯了纸张的便利,自然能加快其发展。”
第150章 贺礼
“殿下,时辰不早了,您该进宫了。”管家已经备好了马匹安排好了 护卫,催着太子昭出门,再晚可就赶不上除夕宴了。
太子昭将那本纸质版的三字经包上红绸,放进檀木盒子里,准备在今夜进献给南晋王。
历年的除夕宴,百官都会向大王进献贺礼,各位王子也不例外,他往年在边境不得回来,也会让管家备份贺礼送进宫。
据说每年为了这送礼的事情,他的兄弟们都闹的不可开交,甚至发生过暗中将对手的贺礼掉包的事情。
“殿下,那咱们原先准备好的贺礼还用带上吗”
“不用,仅此一份,足矣”太子昭将盒子丢给王鼎钧,带着换好衣服的唐越出门。
时间紧迫,他们也没有坐马车而是骑马。
天气冷,唐越不想自己骑,便赖在太子昭的马背上,缩在他的怀里,感受着寒风从两侧呼啸而过。
等他们入宫,正好赶在大王露面的前一步抵达大殿,在群臣与皇室宗亲复杂的目光下走到位置上坐下。
“众爱卿不必拘礼,今年风调雨顺,边境安平,太子又凯旋归来,并且化险为夷,寡人也可以过个轻轻松松的年了,来,把酒满上,寡人先敬众爱卿一杯”
“谢大王,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喝下这头一杯酒,殿中有人站出来说大王,您刚才还忘了说一件大喜事啊。”
“哦是什么”
“您忘了太子殿下大婚啊,太子妃还是个名满天下的神医,这也是可喜可贺的大事啊。”
南晋王的笑脸有瞬间的龟裂,兴致不太高地附和了一句“说来也是,南晋有此人才,必能攘外安内,四海升平。”
这话说的就有些虚了,唐越瞅了那说话的人一眼,正是他情敌的老爹老郡王是也。
这满堂的人都知道,大王虽然同意了太子殿下娶男妃,可是面子上还是挂不住的,说出去旁人还真以为他是忌惮太子才给他塞个男人当妻子呢。
所以唐越平时也不怎么进宫,只有按例必须进宫请安的日子才会和太子昭一起来,反正他一个男人,也不可能单独去给王后请安,更不可能随侍身旁,免去了不少麻烦。
“父王,儿臣前些日子得到了一块奇石,形如飞龙,据说是突然出现的,一定是父王的圣明感动了上苍,特此降下的祥瑞。”王子贤第一个起身献宝。
“三弟得如此宝贝,为兄也想大开眼界,不过你眼里恐怕是没有我这位王兄吧,哦,今年新立了太子,无论从辈分还是从身份,也轮不到你第一个出场啊。”
自从大王子被禁足后,这每年除夕宴第一个献宝的人就成了三王子,二王子早年夭折,已经不在人世,嫡子又在外征战,也不在宫中。
大王子被禁足后便心灰意冷,即使过了三年的期限也不出府,整日将自己锁在书房中,焚香煮茶或者写写画画,也从不参与宫中的活动。
以至于大家完全忘了他的存在。
王子贤愣了下,继而惭愧地拱手道“王兄见谅,这习惯了,都是小弟鲁莽,还请王兄先向父王献上贺礼。”
大王子瞥了他一眼,摇头说“不用了,王兄财力微薄,送不起好东西,不如先看看上天降下了什么样的奇石,能形似飞龙。”
南晋王看了大儿子几眼,淡淡地说“煦儿今日也来了,你也该出来走走了,别成晶龟缩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中。”
“喏,儿臣遵旨。”
南晋王转而换了张笑脸,催促三王子“贤儿,快将你那奇石抬上来,也让寡人开开眼界。”
王子贤高高抬起下巴,挺直胸脯,命人将那奇石抬上来。
四个壮汉扛着一座盖着红布的东西进来,从他们的脚步和表情可以看出,这块石头的重量不轻。
东西放下来时,众人听那沉闷的声响,一个个伸长脖子等着。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唐越也不例外,他捅了下身旁的太子昭,小声问“你说他找来的这块石头真是天然的”
形似飞龙啊,开玩笑,那得多大的概率才能出一声这样的石头啊
“父王,请您亲自揭开红布吧。”王子贤一副孝顺的小模样。
南晋王大声笑笑,“好”然后大步走下王座,先是绕着那块石头走了两圈,继而用力一掀,露出了红布下那宝石的真面目。
“呀”众人吃惊地吸了口气,纷纷赞道“真是奇迹啊竟然真的像腾空的飞龙”
唐越用他挑剔的眼神瞅了半天,也不得不承认这块石头相当奇异,那飞龙石有头有脚,虽然不是百分百相似,却有完整的轮廓,如果再能描上一双精彩的双眼,就更是活灵活现了。
“真是宝贝啊,如此神圣的石头真是从天而降的”南晋王一寸一寸地抚摸着那块大石头,眼里写满了欣赏。
“父王,您可以问问当地的县令,这还是某地村民第一个发现的呢,因为太过神奇不敢私自藏有,便报给了官府。”
“报给官府的东西为何会出现在三王子府按理说,这什么县令应该第一时间将这块石头上呈给父王才对。”王子又忍不住呛了一句。
南亚王面色一冷,“你不说话没人会当你是哑巴”
“好好,父王竟然不介意,那儿臣也没什么好说的。”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暗暗感叹多年不见王子绪,怎地脾性改变了这么多他们记忆中的大王子可是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啊。
“你这位王兄感觉全身上下都是负能量啊。”唐越觉得,如果能给他一颗原子弹,他一定会把这里的人作炸了。
太子昭已经多年没有和这位大兄长见过面了,对他的了解有限,只是依稀记得他当年犯下的大错,并不一点同情心。
“来就不是个表里如一的人,你以后少与他接触为好。”
唐越正要答应,就见王子绪朝他这个方向看来,还友好地冲他笑笑,点了个头。
唐越习惯性地想回个微笑,脑袋就被太子昭掰了过去,他无奈地回答“知道了。”
“哼,此人心性不佳,且是好色之徒,别搭理他。”
唐越试探着问“好色好男色”。
太子昭阴沉着脸点头,当年这位大王子就是勾搭了大王的男宠,才被禁足三年,也还好是男宠,如果是皇宫夫人,就不是禁足三年这么简单了。
耳边还充斥着大臣们对那块石头的各种赞美声,唐越觉得这座王宫阴森又酷冷,人呆久了容易变态。
“好,好东西来人将此宝石放进寡人的居室中,这是上天的赏赐,寡人一定要日日参拜才行”
“大王英明”众人也不会在此时去扫南晋王的兴,各种好听的话都奉上了。
而王子贤也得了南晋王的赏赐,虽然只是几斗珍珠几匹宝马,但风头算是出尽了。
“大王兄,不知您为父王准备了什么礼物呢”他转而对向王子绪。
在太子昭还年幼的时候,这两人地位不相伯仲,自然是针锋相对的。
“刚才为兄说了,家里钱财微薄,供不起这么好的宝贝,只能送给父王我亲自画的图写的字,还望父王不嫌弃。”他话音一落,立即有内侍捧着一个长盒子进来。
南晋王原本是不报什么希望的,不过当他打开盒子,拿出卷轴打开看时,却惊讶地瞪大了双眼。
大家见他这更衣知道大王子送上的礼物不简单,纷纷伸长脖子看。
“哈哈好好好画好字好寓意”一连几个好字,众人更加心痒了,南晋王也不吊胃口,直接让人将那幅画挂在大殿中央。
只见偌大的卷轴上,描绘着一幅山水图,有山有水,有云彩有人家,一副生气盎然的模样,而那画工,即使是不懂画的人也不得不夸一句好。
有人心生感慨看来大王子是要复出了,而且是想一鸣惊人啊。
第151章 对干到底
“父王,儿臣幽居多年,自以为远离尘世,厌倦了凡尘,甚至动过出家的念头。”大王子一边抹眼泪一边哭诉“儿臣在家中立了佛堂,每日抄写佛经,只希望能报父王的养育之恩。”
唐越搓了一把胳膊,想把一身的鸡皮疙瘩搓掉,他自言自语道“这一个个都是演技派啊”
太子昭瞅了他一眼,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听听就是了。”别当真
“若不是郡王叔点醒了儿臣,儿臣此时恐怕还守着佛堂里的那一盏青灯呢。”
“混账你年纪轻轻怎么就有如此念头”南晋王看着一下子成熟了许多的长子,内心唏嘘不已。
对于第一个孩子,父母都是喜欢的,南晋王对大王子的宠爱当年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大王子的母妃是南晋王的第一个女人,从小服侍他的,情分不浅。
要不是他自己作死去招惹后宫的男宠,今日朝堂之上也肯定有他的一席之位。
“父王,儿臣知错了,真心知错了”大王子匍匐在地上,声泪俱下,甚是动人。
“所以自半年前,儿臣就开始准备这幅画作,每日末曾间断,画着这大好河山,心中意是想念父王。”
南晋王摇头道“罢了,都是多久的事情了,你也得到惩罚了,平身吧。”
“谢父王,儿臣今后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有眼色的大臣立即站出来恭维道“今年真是喜事连连,这说明大王统御有方,治国有道啊”
众人不得不附和“王上圣明”
“哈哈”南晋王也颇为舒心,笑得合不拢嘴。
接下来没有王子敢和太子昭争先,太子昭当仁不让地站出来。
“九弟刚被封了太子,今年的贺礼可要有点新意才行,别又是什么弓啊剑啊的,兄弟们都欣赏不来。”王子贤状似开玩笑地说了一句。
南晋王倒没有丝毫不高兴,反而替太子昭辩解了一句“昭儿往年都在边境,能弄到好弓好剑就是最好的贺礼了。”
“父王说的是,只是九弟今年凯旋而归,也不知在邺城找到了什么好东西送给父王您。”
南晋王也有点期待,他见识过各种各样的珍宝,价值连城的,心意满满的




贤妻难当 分节阅读_94
,可儿子送的礼总是格外不一样的。
太子昭双手托着一个檀木盒子,盒子做的非常精美,令人不约而同地猜测里头一定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父王,儿臣今年确实得到了个好东西,此物虽不好看,也没有很好的寓意,但是却能造福万民。”
“哦是何等宝物”南晋王有些迫不及待了。
“没想到九弟长大后口舌比小时候流利多了,此番话一出,为兄都等不及了。”大王子明褒暗贬道。
太子昭对他这位长兄没半点好感,厌恶程度比王子贤更深,不过他面上也不会表现出来,而是直接将盒子交给内侍,递给南晋王。
南晋王小心翼翼地打开,目光凝滞了几秒,才发出一声疑惑的声音“咦这是何物”
他将木盒里头的书本拿出来,翻天覆地看了几眼,只看到书皮上写着三个端正有力的大字三字经。
“启禀父王,这是一本用纸张装订成册的书籍,是儿臣手抄的三字经,您可以翻阅看看。”
纸张的好处一时也说不完全,说的再多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想象不到的,太子昭就有这样的心得体会,所以与其他夸夸其谈,不如让南晋王自己摸索。
众人眼巴巴地看着南晋王将那本小册子一页一页翻过去,速度很慢,仿佛每一页上都刻着精美的仕女图,惹人离不开眼。
当南晋王翻到最后一页,还意犹未尽地往回翻,时不时用手指搓一搓纸张的手感,或者是对着灯光照一照。
“你刚才说,此物叫什么”
“是由纸张装订成的书籍,那一页页轻薄的便是纸张了。”
“纸张”
众人的视线紧紧盯着南晋王手上的书籍,纸张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陌生的,可能装订成书册,那一定是好东西了。
平日里大家用的最多的是竹简,重不说,要制作一卷空白竹简也颇麻烦,每日上奏折都要用马车拉过王宫,而看南晋王手上的那书,似乎没有一点重量。
“敢问太子殿下,您这纸张是如何制成的可否大量推广”
“制作工艺不方便告知,不过孤敢断言,这纸张将会取代竹简,甚至成为我们南晋最重要的改进,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太子这话未免夸大了,不过是书写的载体而已,竹简也好,布料也罢,不都差不多么”
太子昭淡淡地瞥了大王子一眼,“大王兄之前说,每日在家中抄写佛经,不知这些年一共抄了多少份呢”
“自然是多不可数。”
“一份佛经少说也有上千字,一卷竹简记录的字数不过几百,大王兄日日抄经,恐怕府里已经堆了几座院子的经书了吧不如改日带孤去瞧瞧,想必那场面一定很壮观”
“噗”唐越忍不住笑了,看来他根本不用担心太子昭在这朝堂之上会被人口水围攻,他也不是闷嘴葫芦。
“昭儿,你上来”南晋王朝太子昭招手,让他走上这高台。
南晋王想知道这纸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如果成本太高,肯定是不适合广泛使用的,他也不傻,知道这项工艺要保密,否则流传出去,南晋还有什么利可图的
“喏。”太子昭走到宝座前,站在离南晋王三步远的位置。
“离那么远做什么你小时候父王还曾抱着你上朝呢。”
太子昭又往前走了两步,这次怎么说都不往前走了,南晋王无法,只好压低声音问他“你告诉父王,这纸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用的东西可会稀有珍贵”
“不会,纸张制作流程简单,用的原料也多是竹子破布这样的东西,影响不了什么的。”
“可以大量生产”
“可以。”
“可以广泛用于书籍”
“不仅是书籍,只要是记录用的都可以,还有一样”太子昭回头瞅了唐越一眼,轻轻咳嗽一声,“不连如厕时用的手绢也能换成这个了。”
普通百姓家,上完厕所只能拿树枝竹片刮一刮,权贵之家自然要金贵些,都是用布料。
南晋王抚摸着书皮,好一会儿才让人将册子传递下去给大家看看,众人看的稀奇,难免多动几次手,只听见轻微的“撒拉”一声响,书籍上的纸面掉了一声下来。
“这”书籍正传阅到安国公手中,这一破,可把他吓坏了。
太子昭摇头说“不要紧,这只是给大家看看的经书,并不珍贵。”
众人可不这么想,那纸张轻薄如翼,一本书的重量才这么轻,显然是个好宝贝。
大王子坐在一旁淡定地看着这一幕,笑了一声说“看来,这纸张也不是很牢固啊,一扯就破,哪能和竹简比”
“这便是纸张的缺点,易破损易燃。”
“这样看来,也没什么好的地方啊,九弟为何把他当宝贝一样”大王子这是认准了要和太子昭对干到底了。
“等王兄当真抄了一屋子的佛经,便可知用纸张的好处在哪了。”
“殿下有理,纸张确实比那竹简好用,大家看,这纸张是白色的,用毛笔沾墨书写一定非常清晰,而不像竹简那般模糊,而且这样一来,书籍的传阅就方便许多,也会有更多的学子参入到朝中来。”
“本王看着也挺好,不过这涉及政务,太子殿下确定要在除夕宴上闹一出”整个朝廷,从大年二十九就开始放假了,要一直到元宵过后才有开朝。
“这是孤送给父王的贺礼,不知父王可还喜欢”太子昭压根不想理会王子贤,这种毫无意义的口水战不是他的风格。
“好好没有比这更好的贺礼了”这可是太子昭免费送给南晋王的功绩啊,南晋王如何不开心
如果太子昭要把这东西私藏起来,南晋王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要等他登基后再拿出来,可就是一项造福万民的大功绩了,说是流芳百世也不为过。
第152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除夕宴因为太子昭的一本纸质书籍而彻底沸腾起来,大殿上乐声也停了,歌舞也撤了,南晋王与各大臣商议着该在哪里建厂,该投入多少资金。
好好的一场宴会也不知道怎么就变成谈公事的了,而且一个个还谈的很激动,手舞足蹈的。
太子昭找了宫女来给唐越换上一些热的菜肴,让他自己吃着,反正这种国家大事也没有人要咨询他的意见。
可唐越的嘴巴向来刁,太子府的厨子又是经过他调教的,比这御厨强了不是一点点,这所为的御膳实在不怎么好吃,他吃了五分饱也就不再动筷了,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争不下。
“大王,这些年军饷已经耗费了大半国库的银子,好不容易今年战事少了,又遇上百年一遇的大雪灾,实在无法再拿出钱来做这个。”
“可是太子殿下已经说了,造纸所用的原料有其低廉,只要耗费工时而已,根本费不了多少银子。”
“开荒建厂要钱,劳役要钱,要想造出够天下学士够用的纸张,岂会是一笔小数目”
“占大人,你又不管钱粮,此事与你何干”
“梁大人,治粟内史温大人上事已高,早已不管政务,本官身为少府,乃九卿之一,怎地就不能发表意见了”占大人高声说“大王,还请三思啊这纸张虽好,却不是急需之物,待国库丰盈后再造也是一样的啊。”
“大王,我南晋国力一直不及北越,一来是人口不足,二来便是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在北越学子眼中,我南晋乃是蛮夷之人,不懂教化,终其原因不过是我们的文人学士太少,若是能快速提高学子的数量,何愁国家不兴”
“笑话南晋若是真成了北越地样的迂腐书呆子,还谈何一统山河谈何打败北越大军我南晋之所以常年不败,靠的是数以万计不怕死的将士”
“占大人莫要以偏概全,本官只是说要加大教育,却没有说兵力不重要,这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
“好了”南晋王拍案而起,大好的心情像被一桶冰浇下来,所剩无几了。
唐越听太子昭提过这位占少府,既然是与他们作对的人,那便是敌人了。
他起身说“父王,可否容儿臣说几句话”
“”场面一时间安静下来,众人都好奇地看着唐越,不明白他怎么会出这个头。
按理,以唐越此时的身份是没有参与朝政的资格的,可是太子殿下不阻止,大王也没反对,众人便不好说什么。
“你想说什么”南晋王没好奇地问,在他眼中,唐越只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而已,医术再好也不代表他会懂得朝政。
“儿臣刚才听了许久,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钱财二字。”
“太子妃真是财大气粗啊,不过想想栎阳侯府,想想您那嫁妆,本官倒也理解。”占少府酸溜溜地说道。
“这天底上能用钱财解决的事情就不算大事,占少府担心的无非是国库拿不出钱来办厂招工,既然如此,为何不把此事交由民间的商户来做呢”
“商户太子妃在开玩笑吧此等大事怎么能由那贱民来负责,若是他们将这机密泄露出去,后果谁来承担”
“这也没什么机密可言,只要将每道工序分开,用不同的人来完成,商户负责出资、管理与销售,技术方面依然可以掌握在朝廷手中,否则就算纸张造出来了,朝廷该派谁去销售呢”
1...5051525354...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