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妻难当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凔溟
南晋王心情大好,也不介意把这机密要事透露给朝中重臣。
安国公和薛廷尉都大吃一惊,前者更是怒由心起,“大王,秦阳城如此险地,殿下去太危险了。”
南晋王意味深长的看着他,“太子的安危寡人自然会放在心上,安国公放心。”
薛廷尉见气氛有意,忙站出来调解,“看来大王和太子是安排好一切了,上阵父子兵,南晋此战必胜”
他给安国公挤挤眼,示意他少说两句,就算他要担心太子也没必要在大殿上表现出来,那岂不是有责怪大王护子不利的意思
何况薛廷尉对太子殿下信任有加,别说是秦阳城,就算去了楚州城,太子也一定会安然无恙的。
他们南晋的太子殿下可不是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秦阳城的处境确实不妙,可北越大兵压境,朝中的兵力能调动的有限,寡人已经下令让附近的守卫军前去支援,一群乌合之众,南晋王不会输。”
“大王考虑周全,下官佩服。”薛廷尉忙应了一句,心里却不以为然守城的守卫军人数都不多,而且离秦阳城最近的只有御鑫城,其余的都太远,愿不愿意出兵是一回事,就算出了,守卫军的武力也没比乌合之众强多少。
真是令人忧心啊。
两人出了宫,安国公的脸色一直阴沉到底,连薛廷尉叫他也不见他有反应。
他的气急了,一来担心殿下的安危,二来也是气自己的胡金鹏,那小子最近也失踪了,肯定是和殿下一起,这么大的事情,他们竟然连自己也隐瞒了,这让安国公怎能不生气
“好了,国公爷,可别气坏了身子,殿下一定会平安归来的,您要对他有信心才是。”薛廷尉追上去说。
安国公冷哼一声,“大王能让殿下身陷险地,谁知道他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不过刚才还是要多谢廷尉大人出言相助了。”
“哪里的话,咱们同朝为官,又都是希望太子殿下安然归来,相互帮助是应该的。”
安国公点点头,再次谢过他,骑上马儿走了。
秦阳城,太子昭一行人正准备离开,来支援守卫军在前一刻到了,知道了两千人,太子昭站在城楼上看到那稀稀拉拉装备不全的援军时,脸色冷的像冰山。
“这些人长途跋涉来到次,恐怕心里的怨气很足啊。”唐越感慨道,他甚至怀疑这些人早到了附近,只是等战争结束了才出现。
虽然他这样的想法有点小人之心,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
“守卫军本来就弱,这些人平日里只会打压百姓,连剿匪的胆都没有,怎么配为军”
“大王让这些人来支援,难道是以为这一战打不起来”
太子昭眉头挑了挑,“不,他是知道我在这,一定会解决这个难题。”
唐越不知道该说南晋王聪明还是愚蠢,这不等于在拿他的儿子当赌注吗万一太子应付不来,命丧于此呢
“大王对您可真是信任有加啊”唐越只能如此评价了。
太子昭牵着唐越的手下城楼,大手一挥,让已经准备启程的车队回头,“孤改变主意了,继续留在秦阳城。”
众人不解,连唐越也没猜透他的意思,“为何”
太子昭拉着他上了马车,隔绝众人的目光,解释道“先准备准备,后日直接前往楚州。”
“那边的消息传来了吗打起来了”
“两军对峙着,暂时还未有动静。”
“这北越也奇怪,这么久了不进攻不后退,就这么守在那,图什么啊”
太子昭周这么眉头把地图拿出来看了又看,唐越看到地图上写满了备注,还画了不少图,想必太子昭已经事先推演过了。
“北越此次南下的大军统帅是林奎,此人战功赫赫,忠心耿耿,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太急,喜欢贪功冒进。”
“那这次作战可不像是他的风格。”
“是啊,难道北越临时换帅不”太子昭目光如炬地盯着地图上的每一个点,眉头越皱越紧,“一定是有什么我们没想到的。”
唐越伸手摸着他的额头,“人又不是神算,哪能事事都想得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急也没用,等着,自然就能知道他要出什么招数了。”
太子昭点头把地图收好,到了城主府让人把杨枫和王鼎钧叫来,吩咐了两件事。
一时接收那两千援军,编入临时队伍,每日严格操练,务必让他们在十天半个月内脱胎换骨。
蚊子再小也是肉,太子昭也没打算把这些人放走,无论他们多么不甘愿,现在也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做。
只要不想死,人的潜力便可以无限挖掘。
第二件事是加派人手出去查探消息,秦阳城的四面八方都不能放过,一有动静立即回报。
杨城主面色凝重,先是将援军臭骂了
贤妻难当 分节阅读_149
一顿,紧接着问“殿下是怀疑敌军会继续出击”
王鼎钧接口道“就算要来应该也不会太快,上一次他们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如果继续攻城,结果也未必会更好。”
太子昭也明白这一点,齐王死后,齐王府的兵力和月遗族根本走不到一起,只是相互算计罢了,这样的联军内部矛盾太大,按理应该不足为虑才是。
想不通太子昭也就不想了,既然决定晚走两天,就顺便把下属的终生大事解决了吧。
他支开杨枫,当独留下王鼎钧,问“你是真想与忠勇侯结为伴侣”
王鼎钧被问得不好意思,不过还是老实地点头。
“你家人可同意”
王鼎钧嘴角勾了勾,不屑地说“家父命不久矣,只是吊着一口气罢了,家母早亡,至于其他兄弟姐妹还不足以干涉属下的婚姻大事。”
这也就是说,只要等他老爹断气,那他的事情就没人能管得了了。
“既然你有此决定,孤便为你做主,只是将来你若负了忠勇侯,太子妃怕是不会饶了你的。”
王鼎钧大喜,单膝下跪,“多谢陛下,属下一定不会欺负你的,请太子妃放一百个心。”就算要欺负,那也是那种欺负,想来张淳不会因此怪罪于他吧
太子昭翻了个白眼,“若是没事,就把人看好,不要让他在太子妃面前晃荡了。”
“臣遵命”王鼎钧咳嗽一声,尽量压抑住兴奋,问“不知殿下打算如何为属下做主”
如果能赐婚,那真是太美好了
第229章 年纪不小了该成家了吧
太子昭说要给王鼎钧做主,当天下午就把张淳叫来了,一起来的还有小洛洛,被张淳抱来给他撑腰的。
太子昭先检查了小洛洛的功课,五岁的他早过了启蒙,如今正跟着府里的闻先生学功课。
除了文,武也没落下,唐越觉得没必要,太子昭却拿出自己作为例子,五岁的他当年可是连玩乐的时间都没有的,哪有小洛洛这么幸福,每天有游戏时间,还有手工课,说白了都是玩。
检查完功课,太子昭让他去找唐越,自己与张淳单独在书房里坐着。
张淳坐立不安,直接问“殿下找我来有何事吩咐”
“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成家了吧”太子昭比他更直接,一句点明了他的目的。
成家也就意味着搬出太子府,意味着他以后不能再和唐越随时见面,不能再和小洛洛嬉笑打闹,混的比他这个父亲还亲。
“呵呵呵呵”张淳干笑着说“此时不急,我还小呢。”
“孤这里有全南晋大臣前进的名册,绝对比父王选秀还全,其中才貌双全的不知凡几,给你一天时间看完,并选出几个,等回邺城再慢慢斟酌。”
太子昭说完就甩出一本名册,张淳心惊胆战地接着,“不是殿下,那个我不”
“同样的名册王鼎钧那也有一份,他老父年迈且身体不好,眼看大限将至,为人子,也该他尽孝了。”
作为儿子什么样叫孝顺呢不管在哪个时代,家长最乐意看到的一定是子女结婚生子。
张淳的手一抖,名册掉在地上,他脸色刷的变了,“他答应了”
太子昭模棱两可,面无表情地说“他说了会考虑,战事只会越来越激烈,王鼎钧是孤多年培养出来的将才,这秦阳城不是他的战场,北越边境才是。”
“呵呵殿下不是要去楚州吗我与太子妃商议过了,会一起去,我以私人名义赞助帐篷一千顶,棉衣一万套,算是我对边疆战士的一点心意。”张淳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直勾勾地盯着太子昭。
他从来没这么胆大过,只想让太子昭他送给王鼎钧的名册拿回来,虽然他觉得这不是根本问题。
“那孤就替将士们多谢小侯爷的恩情了,待此战结束,孤会为你论功行赏。”
“不不,我只是尽一点微薄之力,是在当不得赏”张淳支支吾吾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问“殿下,能换其他赏赐吗”
“你想要干什么”太子昭一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边不紧不慢地看着他。
“这个”张春波把名册捡起来,递过去,“您可能不知道,我这人毛病很多,不适合成亲,您看这个就不必了吧”
“你毛病多孤知道的很清楚,不过再混再烂的男人也是要成亲的,这又不冲突”
张淳想哭了,殿下,您这真是安慰还是直接在人的心口上插刀
“此事倒也不急,再快也要等回到邺城后才能请媒人上门提亲,孤只是再给王鼎钧的同时想到你,才顺道给你一份,说真的,孤还担心你们会看上同一家的娘家,到时候可就不好办了。”
张淳牙齿咬得嘎吱嘎吱想,“您多虑了,我与他的眼光怎么会相同定然不会发生这种事的。”
“那也未必,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大家闺秀中也有分好赖,好女百家求,听闻薛廷尉家的嫡次女美貌惊人,才华横溢,是一等一的佳人。”
张淳低头翻了翻名册,在第一页上就看到了这个女人,今年才十四岁,妈的,这年纪结婚真的没问题
张淳摇头,斩钉截铁地说“此女太小,不适合他。”
太子昭反驳,“年纪不是问题,王鼎钧是初婚,又是城主,薛廷尉一定不会嫌弃他的年纪,何况有孤牵线,若他真看上此女,成功的几率有九成。”
“他一定看不上她的”张淳很自信,王鼎钧是什么性格他会不知道
“你还太年轻,不知道婚姻大事事关两个家族,并非只是单纯的感情结合,孤当年一意孤行娶唐越为妻,破除万难才有的今天,可是这南晋能有几个孤这样的人呢”
太子昭的意思是你们这些人瞎闹腾,既然没那个魄力,干脆趁早分了算了。
张淳脸拉得老长,他嗖的站起身,“多谢殿下的好意,我会回去想清楚的”
“嗯,你倒是不急,可以慢慢想,王鼎钧年纪确实大了,又即将出征,孤想让他在离开前把婚事办了。”
太子昭用看白痴的眼神瞥了他一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他看中了哪家的姑娘,孤修书一封,让媒人上门提亲就是,时间紧迫能简化就简化,相信对方有心结亲会原谅这个的。”
张淳笑的干巴巴的,“那您是不是要让他在出征前把儿子也生了免得他死在外头没有儿子继承香火”
太子昭一点不意外地点头,“老城主还真是这么想的,不过孤觉得孩子还是要看缘分,急不得,你说呢”
我说个屁啊张淳都快抓狂了,他为什么要站着这里和别人讨论王鼎钧结婚生孩子的事情
“殿下,此事还要看王鼎钧的意思,他要是不愿意”
张淳话还没说完,就被太子昭打断了,“他能有什么不愿意的,当年他在太子府中,是孤怕他成家后分心才一直没让他成家,如今已经到了恰当的时候,男人成家立业本就是应该。”
张淳小声嘀咕了一句“那您还不是一样没有按照正常的轨迹走”
太子昭假装没听到他的嘀咕,自顾自地说“若是他想学孤走这条艰难的道路也不是不可以,可也要有个如唐越那般的人才值得,否则就是孤也不会同意的。”
张淳晕乎乎地走出书房,第一时间冲去找王鼎钧,至于他们说了什么,是大打出手还是冷战到底,太子昭是一点也不关心。
第三日,天气反常的好,大大的太阳挂在高空,连日来的阴霾和寒冷随着这轮明日也被驱散了许多。
“殿下,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王鼎钧精神奕奕地来汇报,太子昭瞥了他一眼,转头冲唐越说“昨日的打赌还算数吗”
唐越抬头朝王鼎钧瞥了一眼,根本不用问只看他的表情和眼神就知道他得偿所愿了。
他掏出钱袋子丢了一块金饼过去,无视太子昭得意的延伸,从他身边走过,留下一句“我去看看张淳。”
唐越刚要出门就与急匆匆赶来的杨城主装了个面对面,杨城主来不及道歉,一脸慌张地跑进门,“殿下大事不好”
“嗯”
“约莫有十万大军正在逼近秦阳城,不用一个时辰就能抵达,该如何是好”
“十万大军”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唐越转身回来,问“他们哪来的十万大军难道是又临时征兵了”
太子昭摇头,“不可能,无论是哪国都没有随意征兵,立马上战场的道理,齐王的封地也是南晋的国土,齐王尚且做不到这点,他的后代更不可能。”
“那这是”
太子昭走到挂着的大地图前,凝视片刻,沉声说“看来,北越之所以没动静,正是在这里等着孤呢。”
“你是说”唐越走到他身旁,看着太子昭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一条连接秦阳城和北越边境的线,红的赤眼。
杨枫和王鼎钧也反应过来,惊呼“北越的目标竟然是秦阳城为什么”秦阳城在西南,对北越而言太远了,他们为何会千里迢迢来这里难道是为了和齐王联军汇合一举攻破秦阳城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和担忧。
“殿下,下官这就去让人备战让王城主带您离开这里吧。”
杨枫已经做好了决一死战的准备,他要为太子昭的离开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太子昭摇头“孤不会走,先让人探明敌军情况再做决定。”
“殿下”杨枫和王鼎钧齐声叫道,还是唐越制止了他们,“你们不用劝了,殿下来秦阳城,可是做足了准备的,你们等着看就是了。”
王鼎钧恍然大悟,只有杨枫还傻傻地觉得唐越是在说大话,等他还要再劝时就被王鼎钧扯住了衣袖,用眼神示意他不用再劝了。
第230章 黑甲出
“关城门备战”一匹骏马飞快地奔驰到城门口,马背上的人高呼一声后跳下马背,跑商城楼的最高处,点燃了塔楼上的烽火。
这处烽火台已经废弃多年,之前的战役中并没有点燃,因为大家知道就算点燃了也不会有任何用处。
看着冉冉升起的黑烟,手持火把的青年目视着那飘向高空的烟雾,再把目光投向远方。
在天地交界处,似乎有一团黑雾超这边移动,他丢下火把,朝下喊道“敌军正在靠近,加快速度”
大白天,秦阳城的百姓突然发现城中的气氛变了,原本应该已经打胜仗的将士们又集结在一起,身披戎装齐齐往城门赶,一时间,人心惶惶,街上随处可见乱窜的百姓。
“不是说打赢了么为何又打起来了”一个老人家叹气道。
“谁知道呢,也许是敌军还有援军吧,不过也不用怕,听说咱们这城中有贵人坐镇,那贵人来带来了一种稀世火弹,足以震慑对方,上回就是靠那个胜的呢。”
“哎,希望如此,否则咱们这些人别慌了,带着人去玉荣街帮忙吧,能搭把手也好。”
“喏。”
一个时辰过得很快,平静的大地上传来振动,即使没有看到众人也能想到那千军万马奔腾的场面。
“报敌军十万,先锋三万已抵达城下,是否展开攻击”
“报敌军左翼军一万人正在两百米外开挖,似要从地下通过城门,请城主示下”
“报敌军右翼军一万人绕到秦阳城背后,试图攻击,请城主派兵支援抵抗”
杨枫眉头紧锁,看着站在身旁的青年,“殿下,此战该如何打”
显然,杨城主深知没有特殊手段,这一战根本不可能赢,除非上次太子妃使用的火弹还有许多,但那也依然阻挡不了十万大军的脚步。
“等”太子昭只说了一个字。
“等”杨枫觉得自己真的要疯了,等要等到什么时候难道殿下以为还会有援军
可这方圆千里之内的守卫军加起来也不足以抵抗对方的十万大军啊
“殿下,此次对方的战斗力明显增强了,其中至少有五万是北越的精兵,领兵之
贤妻难当 分节阅读_150
人叶石北越的良将,光靠我们这些人”
太子昭把目光投向城楼下,在一排气势雄浑的军队前面,正有一男子目光桀骜地看上来。
“哈哈南晋的龟孙子们,还不快乖乖投降只要你们主动打开城门,本将军保证城中百姓不死否则待本将军破开城门,定要血洗秦阳城”
“开城门开城门投降投降”整齐划一的口号回荡在秦阳城上空,城中的百姓听到敌方这般气势,连腿都吓软了。
“投降才能活命呢”城中有百姓的心开始动摇,没有人不怕死,在明知有活路的情况下,谁不想活呢
“闭嘴将士们在前方誓死守卫着这座城,我们不出力就罢了,岂能轻言放弃”
唐越见人心鼓动,让人抓了几个软脚虾丢到大牢里,又派人谣传南晋援军将至,兵力足以消灭敌军,所以杨城主他们都还拼死守城。
“那位贵人还在呢。”有人将这一消息传了出去,简短的一句话瞬间安定了大半百姓的心。
在他们想来,连贵人都还没逃走,就说明秦阳城不会败,否则哪个贵人愿意陪他们一起死呢
城中的气氛渐渐安定下来,城门口的第一声惨叫也随之传来,敌军开始攻城了。
与前两次不同,这次敌军带来的攻城器具更精良,城门被撞的摇摇欲坠,正朝着城墙上攀岩的士兵也比之前的难缠了百倍。
他们身手敏捷,臂力大无穷,仅靠一根绳索就能攀上城墙,不过迎接他们的是巨石、滚木以及滚烫的热油。
惨叫声此起彼伏,在经历过半个时辰的失败后,终于有第一名敌军攀上的城楼,他拔下腰间的长刀,一刀砍倒了一名南晋士兵。
面对面肉搏,这些人高马大的北越精兵显然占尽了上风,一般的士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殿下”杨城主急了,“您快走吧,让下官拖住他们的脚步”
太子昭摇摇头,伸手指向远方,“杨卿,你看到了吗”
“看到什么”杨城主想说自己什么也没看见,想继续规劝太子昭撤离,就听身边的副将惊叫道“那是哪方的援军”
杨城主剧目眺望,之间地平线交界处滚滚烟尘在移动,宛如异常沙尘暴袭来。
他目瞪口呆,“这是多少骑兵才能造成如此效果”
那支军队移动的速度并不算快,可它还是渐渐露出了真容。
“天那是什么”
只见一片黑雾般的云飘过来,那气势犹如红柱所向披靡,随着对方的靠近,地动的程度并不亚于之前的十万大军。
等它在靠近些,有人眼尖的看出了这一支从头武装到脚的军队,可这个认识让他们更加绝望了。
从未听过南晋有这样的军队,那这一定是敌人的援军,吾命休矣
“殿下这这是”杨枫已经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这难道就是他们的援军可南晋什么时候有过如此神秘且装备精良的骑兵了
那一身身乌黑的盔甲泛着金属的光泽,那一匹匹束缚在铠甲中的骏马如此神勇,疾驰而来,那气势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竟然无端令人心悸。
“接下来,就看孤看看这支骑兵究竟有多大的杀伤力。”
杨枫的目光落在那一张张鬼面獠牙的面具上,深深震撼了,这这是他们南晋培养出来的战士怎么做到的
先抵达战场的五千轻骑兵,他们一头扎进敌军中,以敏捷的速度打乱敌人的阵队,一柄柄长刀收割着敌军的性命。
杨枫惊讶的发现,那长刀似乎与平日军用的不同,他们更加细长也更加锋利,刀剑相交时,对方的武器总会被轻而易举地砍断,简直如削铁如泥。
“殿下,这兵器是如何锻造出来的,若我南晋的将士都能配上如此神器,何愁天下难平”
太子昭摇头,“此等兵器耗铁量过多,不足以全军配置,何况它锻造过程太过复杂繁琐,没有十年八载,也锻造不出那等数量。”
“可惜了不过殿下,他们为何连马匹也套上了铠甲之前远观,臣以为是铁甲,近看又似乎不像。”
“那是藤甲,用藤条所制,比铁甲更加轻便。”
杨枫点头,他开始觉得不可能在马匹上套铁甲,否则那重量不把马压死就不错了,他们的动作怎么可能这么敏捷
“殿下,这支军队大王可否知晓”杨枫胆战心惊地问,他想,他似乎是窥探到了什么秘密。
太子昭摇头,并没有过多解释,他相信消息传入邺城,一定会使得南晋王震怒,也不乏往他脑袋上扣屎盆的大臣,不过他已经不需要介意这些了。
随着五千重骑兵加入,战事已经渐渐由下风转为上风,即使两军兵力悬殊,也挡不住黑甲卫的冲杀。
许多士兵在对上那张狰狞的面具时就吓得双腿发软,抵抗力直线下降,何况他们发现,这些一身黑的家伙竟然刀枪不入,如神功附体,自然让他们丧失了战斗的意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