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叹伶仃
秦风干咳一声,发现大部分人不敢说脸色红润,但至少还没有菜色后,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才道:“今日召集大家过来,不是少爷我太闲,而是少爷觉得你们的日子过得太闲了,所以准备给大家找点事做。”
下面的庄户们一听就乐了,这年头主家召集庄户们干活不一定会给东西,但自家少爷不同啊。自从秦风清醒以后,还没有白用他们的先例,如今天寒地冻,连山都进不了,一家子窝在房子里除了消耗粮食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看着本来就不多的粮食只进不出,就差数着粟米粒过日子了,这心情能好才有鬼。
如今自家少爷既然说有活干,冷是冷了一点,但至少不会饿肚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只有几个老头暗自在嘀咕,这天寒地冻的,能有什么活干?
秦风根本没管众人的反应,自我感觉十分良好道:“咱们庄子不差,可少爷我之前一直觉得缺点什么,后来仔细一想啊,咱这庄子,除了种地和养猪之外,竟然没有其他来钱的手段,这可不行。”
老实说,养猪目前还在起始阶段,来钱的方法只有种地一个,再就是去山里砍柴、打猎之类的,但等到大雪封山以后也不成了。
“少爷说的手段是个啥啊?”
当下就有人觉得秦风的话难以理解,刚刚开口问了一句,旁边的家丁上去就是一脚。
“老实点,听少爷说。”
秦风没管这点插曲,他虽然平易近人,但该有的规矩却不能缺,否则这个庄子迟早得乱套。
“我看了一下,每家至少出一个人,想多出人也行,轮流也可以,把靠近河边的那块荒地给利用起来。”
话没说完,又一个猴急的忍不住道:“少爷,那可是块糟地,啥玩意也种不活,弄出来能干啥?”
旁边的家丁顿时恼了,在自己的看守下还有人反驳少爷的话,这还了得?
大步上前,正准备给那个没眼色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却不想秦风突然开口道:“都肃静,有什么问题,等我说完之后再问!”
家丁有些悻悻的退到一旁,不过那庄户总算也没敢再随便开口。
对于自己的威慑力,秦风十分满意,点点头继续道:“那块地确实不适合种粮食,所以少爷我准备挖个池塘,养螃蟹!”
“等挖好之后再看具体的情形,若是池塘很大的话,那就再养点鱼。”
螃蟹好啊,中华第一美食的名头不是白叫的,一想到自己有吃不完的螃蟹,秦风就感觉人生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
至于鱼,老实说,秦风不是不喜欢吃鱼,只是他总觉得淡水鱼有一股土腥味,远没有海鱼来得好。不过聊胜于无,鱼庄户们也能吃,还能弄到大兴城去卖,多少能卖两个钱不是?
秦风觉得自己是个天才,竟然能想出如此绝妙的主意,放到后世,自己当个村长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就算打造一个天下第一村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问题是,秦风此话一出,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所有人都呆愣愣地看着秦风,那眼神就好像在说,苍天呐,多好的孩子,可惜是个傻子。
调教大隋 第八十章 慈悲为怀秦子玉
场面很安静,但秦风却不开心,因为他预想中的热烈场面并没有发生,更没有人夸赞他。
这年头就已经人心不古了吗?少爷我可是个好人来着。
沉默半晌,一个颤颤巍巍的老人越众而出,本想先给秦风下跪,在被喝止之后才犹犹豫豫道:“少爷,您想吃那个螃蟹,俺们理解,可庄子边上就是河,根本没挖池塘的必要啊。”
另一个老头见秦风没有发怒,也壮着胆子道:“是啊少爷,再者说,就算真要挖池塘,也不能冬天动工啊,如今天寒地冻,连土地都被冻结实了,挖池塘这活不轻省,怕是一个冬天也干不完。”
“那感情好...”秦风本想说少爷我就是要这活干不完,可说到一半,他怕自己又被那怪异的眼神盯着,只得改口道:“大家安心,你们说得我都知道,可明年开春以后就要春耕,哪有空闲挖池塘?等到夏麦收了,大家闲下来,哪还来得及养螃蟹?”
螃蟹具体该什么时候养,秦风不太清楚,但他没记错的话,上一世吃螃蟹的季节都是秋天,早一点是中秋上下,迟一点要等到十月十一月,夏麦大概在六七月收,区区三两个月的时间,养螃蟹应该来不及。
见有人还想开口,秦风大手一挥道:“这事就这么决定了,从今天开始,挖池塘!”
得,你是少爷,秦家庄的事你说了算还不行吗?
瞬间又是一阵沉默,包括那些老头在内,所有人都已经不拿败家子说事了,他们都觉得自家少爷是真的变傻了,那大家以后的日子还有好吗?
秦风却根本不管那么多,继续大吼道:“每家至少出一个劳力,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两斤白面,就这么定了!”
“少爷疯了!”
散会之后,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秦家庄,搞得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说上一句茶不思,饭不想都不为过。
这个年头,主家其实很重要,做庄户的,谁不想摊上一个好主家?
虽说干活就能拿粮是一件好事,可在大家看来,秦风败家子的行为迟早会败光整个秦家,到时候他们难免会换一个新主家,可这新主家人怎么样却不好说,万一是个刻薄的,怎么办?
可秦风依旧我行我素,河边的空地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大工地,每天人来人往,挖土运土,可气氛却远远比不上当初修水渠和挖饲料坑的时候。
“子玉兄,为何不等明年夏粮收了再动工,哪怕后年再养螃蟹也来得及嘛。”
杨广憋笑的样子,很欠揍。
而魏徵明显有其他想法,他扛着一个铁锹,有些不敢确定道:“恩师,您这可是故意的?”
秦风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个弟子没白教啊,不像有些人,看热闹也就罢了,还敢偷笑,知不知道什么叫尊师重道?
一脸欣慰地伸手摸摸魏徵的脑袋,秦风老怀大慰道:“还是玄成知道为师的一片苦心,不像有些人,没心没肺也就罢了,竟然还等着看为师的笑话。”
杨广哪能不知道秦风这是在说他,一脸苦笑道:“小弟错了,不过子玉兄,难道你真不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动工吗?”
“我又不傻。”秦风伸个懒腰,无所谓道:“我还知道冬天想动工,先得用柴火把土地烧软,否则挖土和开山的难度差不多大。”
没傻啊!
杨广松了一口气,而随即便不解道:“那子玉兄为何还...”
秦风微微抬头,斜望苍穹,用一副悲天悯人的语气道:“这寒冬腊月的,庄户们的日子不好过,找个活计给他们干干,顺便发点粮食而已,难道我还不知道河里就能捞螃蟹吗?”
这...这也行?
杨广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被刷新了一遍,如果他知道什么是三观的话。
魏徵却一脸感慨道:“恩师慈悲为怀,弟子受教。”
可杨广还是不明所以道:“可是子玉兄,你既然准备接济他们,为何不直接给他们发些粮食,非要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干活呢?”
在杨广看来,秦风这就是折腾人,你想干好事,没人拦着你,可这折腾这些可怜的庄户又是为了哪般?
秦风摇摇头,在田垄边上一屁股坐下,慢慢说道:“直接发粮食有两个弊端,一来,这事犯忌讳,我发了,你的庄子发不发,旁人的庄子发不发?”
“发了,他们不情不愿,不发,其他庄子的庄户不满意,我可是要成为众矢之的的。”
“二来,你们觉得不劳而获是一件好事吗?如果有一天我落魄了,发不起粮食了,他们非但不会感激,反而会怨恨。”
“不能吧?”
如果说不感激,那杨广还能理解,但怨恨,杨广觉得秦风有些杞人忧天。
秦风没搭理杨广,转头问魏徵道:“玄成,你怎么看?”
魏徵有些忐忑地看了秦风一眼,但还是按照心中的想法道:“恩师,弟子认为,庄户们淳朴,心中定然是感激恩师的,纵然有一天恩师不再发粮食,他们也不会怨恨才是。”
摇摇头,秦风突然对杨广道:“阿英,如果我每天给你两锭银子,你觉得如何?”
“自然是高兴,还有感激。”
“可如果有一天我不给了呢?”
杨广本想说不给就不给了,可仔细一想,他觉得秦风不会问那么浅显的问题,便仔细思考其中的深意。
“你会怨恨。”
秦风并没有等待太久,而是直接道:“或许你觉得无所谓,那是因为你是晋王,不缺我这两锭银子,可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庄户,甚至这辈子都没见过银子,可还会这么无所谓?”
秦风望着远方,有些意味深长道:“人呐,有的时候就是如此,你对他好,他一开始肯定是心怀感激的,时日一长,他却会把这事当成理所应当。当有一天你对他不好了,甚至都不能算不好,只是变回普通而已,他就接受不了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两锭银子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东西,你不给就和抢了他们的东西没有区别。”
“不劳而获这事没有好处,除了我说的这些,他们还会想,既然没粮食了少爷就会发,那我还为什么要辛辛苦苦种地,等着少爷发粮食就好了。”
“我是想接济他们,但我却不想养一群懒汉。”
杨广起身,躬身一礼道:“子玉兄金玉良言,小弟受教。”
魏徵同样也起身道:“弟子谨遵恩师教诲。”
摇摇头,秦风笑道:“你们或许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心中大概觉得这道理没什么用吧?”
杨广和魏徵都有些尴尬,说实话,他们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杨广有个庄子,但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大概都不会和庄户们打多少交道,自然没用。
至于魏徵,他是觉得自己没可能会有属于自己的庄子,这话自然也没什么用。
“你们啊。”长叹一声,秦风继续道:“阿英,你是准备当...就算不成,你一个晋王也会有自己的属官。对于臣子们,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军中为何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因为无功受赏,那些真正有功劳的将士们会如何想?你还如何得到将士们的拥护?”
“这事其实和赈灾差不多,如果某地发生了灾情,由你们去赈灾,你们会如何做?”
杨广沉默片刻,道:“子玉兄的意思是,让我把灾民区分开来,有心重建家园的就给粮,只是好吃懒做的就不给?”
这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点忒差了吧?
“玄成,你呢?”
魏徵小脸皱在一起,思考了半天才道:“恩师,我会施粥,让灾民不至于饿死,但也得自己去想办法填饱肚子。”
秦风有些无奈,不过也正常,这个时代的人思想固化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更没有那么容易扭转。
“阿英,你想过没有,你得付出多少人力来区分哪些灾民是想重建家园,哪些是好吃懒做?”
“至于玄成,你想想,灾民吃不饱,那些身强力壮的会不会去抢老弱妇孺?你这不是在帮他们,而是在逼他们成为山贼、匪徒。”
杨广有些泄气,问道:“子玉兄,如果由你赈灾的话,你会怎么做?”
伸手向面前的工地一指,秦风无比笃定道:“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杨广和魏徵反复念叨着这四个字,片刻之后,两双眼睛都发出了光亮,秦风的话相当于给他们推开了一扇大门,一扇他们从前以为根本不会有的大门。
秦风起身,拍拍屁股上的泥土,“灾情,无非就是旱涝和地动,其中旱涝简单一些,旱便组织人手挖掘沟渠,就算这次用不上,但下次多少总能用上。涝,便组织人手筑堤。地动最麻烦,因为很多时候地动不只一次,但你完全可以先带人清理道路,等确保安全之后,再让他们重建家园。”
“说到底,就是让他们明白,干活才有吃的,普通百姓不会有怨言。有怨言者大部分为好吃懒做,别有用心之辈,该怎么处理,应该无需我来多说。”
调教大隋 第八十一章 三段射
“人性!”
秦风最后总结道:“其实你们说的,包括历朝历代的做法都没有错,唯一没考虑的,就是人性。”
“人非草木,大灾之后,人心必定浮动,往常不敢有,不能有的想法都会一下冒出来,你们想想,如果大隋没有律法,会是何等恐怖的场景?”
杨广和魏徵脑海中幻想着秦风所说的那种场景,顿时打了一个寒颤,如果没有律法,那随意杀人、抢掠等等都有可能出现,天下还不乱了套?
“而大灾之后差不多就是没有律法的状态,毕竟官府不可能第一时间抵达,而且就算把贪官污吏的可能去掉,官员麾下哪有那么多人手看顾所有的灾民?”
秦风回想着后世救灾的场景,那还是在社会平稳,社会组织能力无比强大的情况下,才没有闹出不可收拾的事来,但小偷小摸注定无法完全杜绝,如今这个时代,情况只会更糟。
“人是最复杂的生物,人心难测,受灾之后更是将人恶的一面体现的淋漓尽致,你若是放任不管,那但凡有一个火星,就能燃起滔天烈焰!”
杨广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长叹道:“前两年平武郡地动,父皇立刻派人赈灾,但竟然还是有人扯起了反旗。我本以为是官员贪腐,吞没了百姓的粮食,可如今看来,应该是子玉兄所说的原因。”
“可小弟有一事不明,子玉兄这以工代赈,难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魏徵点点头,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的恩师,双眼中满是崇拜。
秦风很享受这种感觉,当下便道:“自然,你们说受灾之后百姓能干什么?”
“无所事事,而且他们看不到希望。这人一旦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以工代赈不是正好给他们找些活干?”
“前些时日你们操练的像狗一样,回房是不是倒头就睡?”
什么叫像狗一样?
杨广和魏徵不太乐意秦风的形容词,但想起自己刚刚操练时的状态,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那不就是了,等到他们闲下来,有时间乱想的时候,家园已经重建完成,那还闹个什么劲,赶紧回家过日子去吧。纵然有心之人暗中挑拨,那稳定下来的百姓,谁又愿意干那掉脑袋的活计?”
“子玉兄大才,小弟拜服!”
杨广一脸的崇拜,魏徵则是口中不断念叨着什么,仿佛在默默背诵着秦风的话。
“走,去看看弩弓怎么样了。”
说了这么多,杨广和魏徵倒是深有所得,秦风却无聊了,不禁想找些事做。
一行三人大步来到主宅,就见主宅院墙外面,十名家丁正在练习新式的弩弓。
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令杨广不解的是,他们拿着的弩弓下面竟然吊着一块不大不小的砖头。
“这是...子玉兄,他们这又是在干什么?”
秦风笑道:“你练字的时候难道没练过悬腕吗?一样的道理,这种弩弓本身就不轻,再加上箭匣,比一般弩弓更是重了不少。想要让将士们在战时能够长时间保持战力,那就必须多练,而且要加大难度。”
“你想想,若是他们吊着砖头都能保持弩弓的平稳,那战时去掉砖头,还能不如吊着砖头的时候吗?”
秦朗拿着秦风的教鞭就在旁边监督着,时不时抽打两下被弩弓压低胳膊的家丁。
“休息!”
秦风的到来是一件好事,至少对家丁们来说是这样,因为他们得到了休息的时间。
“少爷好!”
整齐嘹亮的大吼让秦风回想起了后世的军训,紧接着那些家丁席地坐下,活动着酸麻的双臂。
秦朗来到秦风身边,笑道:“少爷,您怎么来了?”
“看看你们训练的如何。”秦风下巴一点,问道:“怎么样,能试试吗?”
“没问题!”
秦朗一脸自信地答应了下来,然后回身大吼道:“都起来,列队,少爷要看看训练成果!”
家丁闻言瞬间排成三排,目光灼灼地看着秦风,等待着命令的下达。
杨广有些不解道:“子玉兄,他们为何要排成三排,难道你想还让他们练习仰射?”
一般来说,弓是仰射,射出去的箭在达到顶点之后落下,加上惯性的威力,杀伤力最大。
但弩不同,弩的力道足够,而且弩不能人为控制拉弦的多少,射出去的箭力道是恒定的,所以更适合平射。
秦风没解释杨广的问题,而是反问道:“阿英,突厥骑兵在面对我军箭阵的时候,是怎么样进攻的?”
“拿人命填。”杨广不加思索道:“用人命消耗我军弓箭手的箭矢,然后趁着我军将士拉弓上箭的间隙疯狂冲锋,只要能冲进我军阵中,那弓箭手就是待宰的牛羊。”
秦风笑道:“那你不妨看看我这战法,突厥人可有冲到阵中的本事?”
“少爷,准备好了!”
不等杨广继续发问,秦朗已经带人把靶子立了起来,然后在百余步外开始列阵。
十名家丁分作三排,除了第一排四人之外,后两排都是三人,秦朗则手持长刀在旁指挥,顺便护卫秦风等人的安全。
“玄成,还是你来计数。”吩咐魏徵一句,秦风摆手道:“开始吧。”
秦朗长刀扬起,猛然下劈,同时大喝道:“第一排,齐射!”
弓弦震动的声响连成一片,伴随着魏徵计数的喊声,响彻在云霄之下。
几乎是六七息的时间,第一排家丁将十支弩箭全部发射了出去,整齐地退到最后面开始更换箭匣,第二排的三名家丁顺势顶了上来。
“第二排,齐射!”
几乎没用两息的时间,弓弦震动声再次大作。
“第三排,齐射!”
等第三排射空箭匣之后,原先第一排的四名家丁已经更换好了箭匣,重新走到最前方。
“齐射!”
...
三轮射罢,一股肃杀之气在空气弥漫,虽然只有区区十个人,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可匹敌的气势。
“玄成,多少时间?”
“六十五息。”
魏徵有些呆滞,似乎被这恐怖的景象惊呆了,只是呆呆地念叨着数字。
秦风摇了摇头,有些不满道:“还是操练的不够,后面两轮明显不如第一轮的时候流畅,花费的时间增多了不少。”
杨广从怀中掏出望远镜,看着那些仿佛刺猬一般的靶子,脑海中不断幻想着骑兵冲锋的场景。
“子玉兄,六十五息,十个人射出三百支箭,一千人就能射出三万支箭,最可怕的是,几乎没有任何的间隔!”
杨广一脸狂热,拉着秦风道:“要是有几千名这样的将士,大隋...我大隋何惧突厥南窥!”
“还不够好!”秦风一脸嫌弃道:“我刚才的话你没听到吗,他们的速度还是不够快,轮转也有些生涩,否则这个速度能够更快一些,弩箭也能更加密集。”
这还不满足?
杨广有些呆滞地看着秦风,他不是没见识过大隋弩兵的风采,那些将士同样操作的十分娴熟,可和这些家丁相比却不敢说能稳胜,就算如此,秦风还是觉得不够好?
秦风觉得还是应该给杨广浇一盆冷水,否则真等他坐上那个位置以后,脑袋发热可怎么办。
“如果他们轮换的能够更加流畅一些,那么就算是骑兵冲阵,只要不是人数差距过大,我也敢保证骑兵甚至冲不到近前就得全军覆没!”
“不过这东西注定不能大规模装备。”
“为什么?”
杨广有些着急,在他看来,大隋甚至不需要再花大价钱养什么骑兵,人手配一把这种新式弩弓,谁不服一轮箭雨过去,哪怕敌军全部穿着坚甲也能把他们射成筛子。
可秦风竟然说不能大规模装备,这让他有些不能理解。
“弩弓打造不算复杂,只要我肯把这技术传出去,大概是个熟练的工匠就能打造出来...”
“子玉兄深明大义,一心为国,你放心,小弟亲自去跟父皇为子玉兄请功,若是父皇不许,那小弟把这晋王让出来给你!”
杨广也是急了,竟然直接说愿意拿晋王之位相让。
你敢给,我敢要吗?
无力的吐槽一句,秦风摇头道:“阿英,你且听我说完。”
“你别给我戴高帽,也别提什么晋王之位,我秦子玉不算什么深明大义的人,但能让我汉家儿郎扬威域外,别说区区一个弩弓,把我这庄子拿走都成,可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那是...”
杨广可清楚秦风在这庄子上付出了多少心血,又对庄子多么看重,既然他这么说,定然不是舍不得这弩弓,那是因为什么呢?
“弩箭!”
秦风伸手从秦朗那拿过一支弩箭,交给杨广道:“因为箭匣的缘故,连弩的弩箭很短,只有八寸上下,要保证威力,就必须整支弩箭都用精铁打造。”
“大隋,有那么多铁吗?”
调教大隋 第八十二章 忠义
被秦风浇了一盆冷水的杨广看起来有些闷闷不乐,而家丁们已经开始重新练习,秦风三人也往前院走去。
“别那么丧气。”秦风看着杨广,突然笑道:“就算能够组成一支精兵,这战力也不容小觑,而且连弩固然不能大规模装备,但却有一个好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