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叹伶仃
就这么走了?
喂,您老人家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说好的把您子孙送过来给我教导呢?说好的几百两学费呢?说好的出去给我打广告,然后让世家权贵的子孙都来我这读书呢?
望着老头离去的背影,秦风傻眼了,甚至有点欲哭无泪,他感觉自己纯洁的感情被欺骗了,最重要的是,白花花,亮闪闪的银子,飞走了!
调教大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帝王心术
干完活的杨广三人在前院洗了澡,然后各自回家,抠门的地主老财秦风只管了一顿午饭。
用秦某人的话来说,自从搬到城里,进项没有增加,但支出却比在城外的时候多了不少,银子这倒霉玩意,得省着点用。
“父皇,您找儿臣?”
回到皇城之后,杨广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就被内侍通知杨坚找他有事,只得有颠颠来到了大兴殿参拜。
坐在龙椅上的杨坚正拿着一本书在仔细阅读,听到声响才发现杨广来到了大殿之中。
“起来吧。”
杨坚微微吩咐一句,然后把书放下,起身活动着有些酸麻的双腿。
“父皇,您怎么在看医书,可是身体不适吗?”
孝顺,这一点被秦风着重强调的东西杨广自然不敢忘,更何况他确实有些担心杨坚的身体。毕竟杨坚如果不在了,凭现在的形势,杨勇的登位将不可阻挡,所以不管真孝顺还是假孝顺,杨广如今最希望的事就是杨坚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杨坚没有回答杨广的问题,而是随意道:“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蛇可入药,可朕如今没听说过,也没见过,更别说蝎子也能入药吗?”
“能啊。”杨广几乎是下意识道:“秦子玉就跟儿臣说过,蛇、蝎都能入药,甚至连蚂蚁都能入药,儿臣有一次还在他的书房见过用蛇泡的酒...”
其实这事不能怪杨坚孤陋寡闻,更不是如今的郎中医术都退步了,而是作为一个皇帝,哪个郎中不要命了,敢跟他说拿毒蛇做药的,只怕还没等看到疗效,自己的项上人头就不保了,他自然不知道。
回想着秦风书房中那透明瓶子里毒蛇的狰狞可怕,杨广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不过秦风可不喝这玩意,放在那纯粹是个摆设,顺便吓唬一下杨广和魏徵。
杨坚的身体放松了一些,看向杨广的眼神也多了一些慈爱,让杨广这个基本没感受过父爱的家伙有点毛骨悚然。
今日父皇不会是...魔症了吧?
“阿英,朕准备三月南巡,你可要跟着父皇一起去?”
南巡?
杨广楞了楞,杨坚可不是一个喜欢随意乱跑的皇帝,在他记忆之中,杨坚基本就没离开过大兴城,今年怎么...
想到这,他突然回忆起秦风的一句话来,看着吧,南陈就在这几年了。
难道是...
仔细观察了一下杨坚的脸色,发现他没有不悦之后,杨广小心翼翼道:“父皇,可是因为南陈?”
杨坚脸上闪过一丝欣慰之色,对杨广愈发满意起来。
同样的话他已经跟太子说过了,只是杨勇根本没察觉到他的深意,只是一味劝他不要轻动,至于理由也都是老调重弹,没有一点新意。
“是,如何,不是,又如何?”
杨广知道这是杨坚对他的考校,但这未尝不是自己的机会。
“父皇,您是打算派兵剪灭南陈,顺便敲打一番南面的官员和世家,可对?”
大兴城位于大隋的西北,都城在这的好处很多,占据关中龙兴之地,抵抗突厥便利等等。但坏处也有,那就是离南方实在太远,虽说还有一个东都洛阳,但杨坚却极少会去,这就导致南方的官员、世家都有一种天高皇帝远的思想,干的事也有点肆无忌惮。
见杨坚抚须不语,杨广略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在脑海中整理好思路,继续道:“父皇乃是皇帝,不宜轻动这等话想必听的很多,无需儿臣来赘述。只是那陈叔宝不过无能之辈,南陈不过癣疥之疾,何需父皇亲至?”
“相比而言,突厥虽在长孙将军的出使之下分裂成东西两部,但实力依旧强劲,非比寻常,若无父皇坐镇,突厥来袭,又该如何?”
听到突厥这两个字后,杨坚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锐利。
“这事,朕何尝不知,只是陈叔宝仗着有大江为天险,对朕多有不恭,着实可恨!”
杨广笑道:“父皇多虑了,正如儿臣所说,如今的南陈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陈叔宝庸碌之辈,儿臣听闻其不理朝政,耽于女色,一众臣属无不是阿谀奉承之辈,唯余大将萧摩诃一人苦苦支撑。”
“我大隋拥兵百万,战将千员,尚书右仆射杨公乃名将之首,更有靠山王叔、卫王叔,贺若弼、韩擒虎等不世名将,区区一个萧摩诃,又如何力挽狂澜,父皇又何必亲自南巡?”
说到这,杨广再次观察了一下杨坚的脸色,发现他一脸深思,并无不悦之后,才继续道:“而突厥如今虽被分化,但实力依旧强劲,对待这等异族,当彻底将其剿灭,斩杀,否则后世当为大患!”
杨坚忍不住哈哈大笑道:“这就是秦子玉教你的东西?”
听到这话有戏谑之意,杨广梗着脖子道:“父皇,纵观我华夏青史,北边草原上的家伙们从没有真正安分过。他们就如同狡猾的野狼,在弱小之时收起利爪、利齿,仿佛家犬一般温顺,可在强势的时候,却丝毫不会手下留情,五胡乱华之场景犹在眼前也!”
五胡乱华?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杨坚的面前提到这个词,不过想起之前十六国、南北朝的场景,杨坚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连他当年都不得不顶着一个鲜卑姓行走天下,这不是五胡乱华是什么?
“这话不可出去说!”
道理,杨坚都懂,但如今鲜卑人的势力可一点都不弱,元姓、贺若姓、宇文姓等等其实都是汉化鲜卑人,势力盘根错节,就连杨坚都不得不顾忌,杨广这话要是传出去,只怕会引起不少人的反对。
看着自家儿子有些气急的模样,杨坚突然有了一丝期待,问道:“还有呢?”
“左拉右打!”
话说到这,杨广没了顾忌,打算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倒出来。
“东西突厥不睦,他们都以为自己才是正统,看不起对方。但父皇想过没有,若是大隋对突厥置之不理,等他们分出一个胜负之后,最后的目标会是谁?”
“毫无疑问,大隋!”
“如果突厥出兵,室韦、吐蕃等国定然不会放过这个良机,父皇,到时候悔之晚矣。”
起居注的官员笔下生花,飞速地记录着父子两人的对话。
“那你觉得如今应该如何?”
说实话,杨坚觉得杨广说的不无道理,但却有些夸张。突厥不过刚刚被分裂,如今东西两部突厥都对大隋执礼甚恭,甚至还有使者在大兴城中。最重要的是,以杨坚老辣的眼光来看,突厥人想要在短时间内分出一个胜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但未雨绸缪却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能够彻底解决突厥这个麻烦的话,杨坚更是不会拒绝。
“父皇,儿臣以为,东西两部突厥想要短时间内分出胜负是不可能的。西部突厥远在西域,看似距离大隋很远,但却把持了丝绸之路,其既有使者在大兴城,父皇何不隆重待之,并允诺售卖兵器粮草。”
见杨坚有发怒的迹象,杨广不敢卖关子,连忙继续道:“不过这些东西大隋也是急缺,价格不妨高一些,另外还可用打通丝绸之路为条件。”
“至于东突厥,其距离大隋更近,看似实力稍弱,但对大隋的威胁很大,粮草、兵器绝对不能资敌,但丝绸、瓷器等物却没关系。”
说完,杨广有些忐忑地看着杨坚,不知自己的言论会得到什么评价。
杨坚伸手婆娑着桌上的白玉镇纸,良久才开口问道:“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那个秦子玉的意思?”
杨广一脸笃定道:“父皇,有些是秦子玉所言,但大部分确是儿臣自己想出来的。”
杨坚点头,随手把白玉镇纸扔了过去,在杨广手忙脚乱的借助后,笑道:“赏你了。”
杨广走了,杨坚却楞楞地看着城中的方向,有些出神。
“说吧,五胡乱华这话定然不会是阿英自己想出来的,其余的,有多少是秦子玉的想法?”
空空荡荡的大殿不知何时多出来一个人,那人面白无须,年约三十余岁,看着有些像太监,但一举一动却带着武人的风范,颇为怪异。
听到杨坚的问题,那人垂首道:“启禀陛下,奴婢看过晋王殿下的功课,其中确实有南陈不足为患,突厥终为大敌的话,只是臣不好说是不是殿下自己所想。”
“秦子玉那人又怎么说?”
内侍的脸上露出一抹怪异的神色,有些无奈道:“陛下,那秦子玉对异族极度仇恨,甚至对元家、宇文家、贺若家这等大隋肱骨的鲜卑人也没什么好感。”
杨坚点头,吩咐道:“去查查,看看秦家是否和突厥、鲜卑有仇。”
调教大隋 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年头就有倭寇?
春回大地,不过西北这地方似乎总要迟钝一些,就在江南上下早已充斥着绿意的时候,大兴城内外不过才冒出些许的绿色而已。
前段时间朝廷上下还充斥着皇帝陛下准备南巡东都的传言,不过没用多久就从宫中传来了杨坚喝斥传言的话语,于是此事便不了了之了,倒是西突厥的入贡突然间成为了一件大事。
原本大隋上下根本没把西突厥当回事,离着那么远的距离,甘州又有刘方这员宿将镇守,如果说东突厥是悬在大隋头顶的一把尖刀,那西突厥还真不是什么大事,他们的使者入贡自然也没多少人关注。
不过谁都想不明白的是,皇帝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竟然硬生生把西突厥使者的规格抬高了一个档次,和东突厥放到了同等的地步。
对于此事,礼部的官员有些懵逼,不过并没有用多长的时间,礼部的官员便没有心思在这种小事上懵逼了。
刚过二月,山东那边就传来消息,倭寇两千余人上岸劫掠,被东莱郡偏将来护儿击退,可平民百姓却死伤惨重。
“如今就有倭寇了?”
秦风感觉有些懵逼,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隋唐的时候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应该不错才是,数目庞大的倭寇出没应该是大明才有的事,怎么现在就开始倭寇横行了?
“说是倭寇,但小弟却觉得和倭奴国的关系不大。”
杨广对于此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一开始的气愤过去之后,就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怎么说?”
秦风更晕了,难道倭寇还有假冒的不成?
杨广笑着解释道:“子玉兄,倭奴国如今就是一群野人,他们就算有能力渡过汪洋,劫掠一些商船便是他们的极限了,定然不敢来主动劫掠大隋,倒是一些海贼,胆子不小!”
“依小弟来看,这次定然也是那些海贼借着倭奴国的名义来作恶,着实可恨!”
说到这,杨广突然兴致勃勃道:“子玉兄,倒是那批缴获的军械送到了,都是倭奴国的东西,小弟取了一柄环首刀,觉得很是锋利。”
...
秦风已经有点无力吐槽了,日本刀是仿照唐刀来打造的,这点秦风很清楚,可他没想到的是,原来大隋的时候日本就已经在仿制中国的兵器了?
上完课后,杨广从侍从那拿过一柄倭刀来展示。
说是刀,可刀身笔直,仿佛长剑一般,说是剑,可单面开刃,这东西在秦风看来,就和魏晋时期,以及现在大隋所使用的制式环首刀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明显可以看出,倭奴国的人绝对在打造兵刃这件事上下了一番苦功,刀口闪烁着凌厉的寒光,也难怪连杨广都会觉得不错。
当倭刀一击斩断三根竹竿之后,秦风不爽了,喝道:“我之前不是送了你们一人一柄刀吗?试试。”
魏徵的刀在家里摆着,李长雅来也没有带刀,只有杨广一个人骚包的腰间佩着那柄唐刀。
李长雅伸手接过杨广的唐刀,杨广则握着倭刀,两个人看起来跃跃欲试,准备试试究竟哪把更加厉害。
“殿下,还是让末将来吧!”
吴胜有些后怕的冲了进来,哀求着杨广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
毕竟万一倭刀蹦出什么碎片,把杨广伤着的话,他有一万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上一次之所以没有阻止,那是因为他对杨广的佩刀有信心,可自从见识过那次的事后,吴胜可不敢把这种事交给杨广来做了。
于是乎,在一番磨蹭之后,试刀的变成了吴胜和李长雅。
双方站好姿势,然后互相斜劈下来,利刃破空的声音有些刺耳,但众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场中的两柄长刀,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噹!”
刀光一闪而过,利刃碰撞的嗡鸣声还回荡在空中,但那柄倭刀已经断成了十几截,其中有些碎片竟然还深深扎进了一旁的树干上。
秦风不屑地撇了撇嘴,不谈唐刀比环首刀更加先进,就凭后世的材料就比如今这些钢材不知要强了多少个等级,出现这样的结果一点都不让他惊讶。
吴胜看着手中残存的刀柄,有些委屈地看了一眼杨广。
殿下,这就是你说的好刀?
而李长雅则拿着只是崩了一点缺口的唐刀流着口水。
“殿下,这刀已经缺了口,能否赏赐给我?”
杨广一把从李长雅的手中抢回唐刀,先是心疼地瞅了瞅缺口,然后一脸警惕道:“不成,你又不是没有,为什么还要我的?”
秦风也奇怪道:“对了,长雅,你的刀呢?”
李长雅哭丧着脸道:“子玉兄,你是不知道,那刀我宝贝啊,睡觉都抱着,可是我爹...我爹他抢走啦!”
看着七尺男儿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模样,秦风无奈之下只得重新拿出一柄扔给李长雅,撇嘴道:“刀给你了,以后少偷点我的酒就成。”
听到这话,不光李长雅,就连杨广的脸色都有些不自然。
秦风因为怕麻烦,所以在自己的书房里放了几瓶好酒,结果前几天却被打扫的丫鬟发现少了一瓶半。当时秦风就怒了,酒水是小事,可家里有贼却不能姑息。
可一通调查下来发现,居然是李长雅这货叫了杨广一起,两人借口要查资料,堂而皇之地进了书房,然后...
自己的弟子竟然是酒贼,这让秦风有些欲哭无泪。
不过杨广想起自己把那瓶酒送给杨坚之后,杨坚满脸满足的模样,心头就乐呵呵的。
而李长雅完全是个悲剧,杨广偷了一瓶,他不敢比杨广多,就拿着酒囊偷偷装了半瓶。
结果这货拿回家准备慢慢品尝,结果刚喝了一口,就被闻着香味赶来的他爹给抢走了。
后果是凄惨的,不仅酒没喝到,还被自家老娘给收拾了一顿,偷鸡不成蚀把米就是他最为真实的写照。
吃完饭,杨广就准备闪人,可秦风却把他叫住,问道:“我听说倭国那边也有使者在大兴?”
杨广不知道秦风为什么对倭国的事这么感兴趣,但还是点头道:“是啊,而且每年都有来朝贡的使者,另外还有到我大隋来学习的世家子,万邦来朝啊!”
想起历史上对杨广的介绍,秦风这才想起来,自己面前这位可是个好大喜功的,最喜欢的就是让各国的使者来朝见,大肆回礼不说,甚至还拿绸缎把整个洛阳的树都给装饰起来,妥妥的败家子一个。
一巴掌拍在杨广的脑袋上,没管他委屈的眼神,秦风怒气冲冲道:“蠢货,万邦来朝有个屁用!”
“怎么没用?”杨广不服气道:“万邦来朝不正说明大隋威势天下无两吗?”
“这有什么实际作用?”秦风没好气道:“这些都是虚名,可给出去的东西却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你自己想想,大隋的百姓尚且填不饱肚子,却要把那些好东西给异族人,这叫打肿脸充胖子,不是蠢货是什么?”
“况且你真的以为那些国家来朝见大隋是仰慕大隋?”
“无非是为了利益罢了,突厥也有使者在大兴,可劫掠大隋的时候,他们可会留手,可是仰慕大隋的样子?”
秦风语重心长道:“莫要小看了倭国,虽说那的人现在和野人的区别不大,但那个地方的人蛮横无理,野心勃勃,未雨绸缪才是要紧!”
或者在几百年内,倭国都对大隋造不成什么威胁,但秦风觉得现在就应该留一个小尾巴,把杨广这小子的雄心壮志引到正路上来,而不是像原本历史上一样当个败家子。
“我听说倭国的白银出产数目庞大,比我大隋还要多上不少...”
白花花的银子,谁不喜欢呢?
杨广被教训了一顿,但总算理解了秦风的意思,便安慰道:“子玉兄放心便是,从前年开始,父皇就下令倭国五年一朝贡,使团不得超过两百人,不过前来学习的人数却没有限制。”
秦风先是点头,随后一脸厌恶道:“大隋百姓种出来的粮食,我宁愿拿了喂猪,也不愿施舍一点给那些猪狗不如的倭国人。至于学生...哼,我宁愿对着大黑讲课,也不愿教他们一个字!”
杨广没想到秦风对倭国人的厌恶竟然比草原异族更甚,便试探道:“按子玉兄的意思,对待倭国,应该...”
秦风微微一笑,意味深长道:“银子是个好东西,为什么不拿来自己用呢?”
杨广有些恍然道:“子玉兄的意思是...”
“看破不说破。”秦风摇摇头道:“况且如今的我们并没有资格谈论这些,当有一天你有实力去做决定的时候,再谈不迟。”
调教大隋 第一百一十六章 礼物
得知了倭寇的消息,就算在数百年内,倭寇依旧会是中原王朝的小弟弟,但秦风依旧有些闷闷不乐。
没有在后世呆过的人无法理解秦风对于倭寇的痛恨,刘婉婷看了看自己愁眉不展的夫君,转头望向婉儿的眼神中满是疑问。
谁招惹这家伙了?
婉儿茫然的摇摇头,这事她同样也不清楚,不过让秦风开心的任务却当仁不让的落到了婉儿的头上。可她费劲力气,撒娇卖萌,甚至把大黑抱来都没用。
无奈的刘婉婷只能亲自出马,低声道:“夫君,后日便是祖母的寿辰,你可要跟我一起回去?”
自己的爹远在甘州,但三个兄长都没见过秦风,只好趁这个机会见见,否则在路上碰见都不认识,多尴尬。
“去。”秦风没有犹豫,点头道:“礼物的事你不用操心,为夫来办。”
答应了一句,秦风扭头钻进了仓库之中。
“礼物,礼物...”
想要找到适合老年人的礼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这个老年人还是名将刘方的母亲,家中根本什么都不缺,使得这件事更是难上加难。
刘家不缺钱,名贵东西很多,轮不到自己这个破落户来送,至于人参、鹿茸什么的保健品,想来刘家也不会缺,那该送些什么好呢?
找了半天,连开了二十多个集装箱,秦风倒是找到了不少的东西,比如保温杯、足浴盆、按摩椅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可这些东西却都不怎么合适,最后在一个十分偏僻的集装箱里才找到差不多的东西。
一整套陶瓷茶壶和水杯,茶壶从外面看是一个童子在捧着寿桃,四个杯子上则分别写着万寿无疆的字样,底下的托盘则写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最重要的是,不管图案还是字迹,都在被夹在了杯子的中间,看得到,却摸不着,按如今这个时代的科技,这东西应该造不出来吧?
物以稀为贵,一套茶具算不上什么,这东西后世的工艺也未必就比古代好,但这夹层图案却很稀有,应该能糊弄不少人吧?
顺手再拿了一面镜子和一瓶葡萄酒,秦风果断从仓库里跑了出来。
不过出来以后秦风就有些后悔了,刘婉婷祖母的生日,而且刘婉婷从小就被养在这个祖母的身边,秦风就觉得自己的礼物有些单薄。
一套茶具,放到后世只怕都用不了几百块,送堂堂一个县公的娘这玩意,多少有些寒酸不是?
借着杨广来上课的机会,秦风就向他询问了皇家若是有老人的话,会送些什么。
杨广拖着下巴想了半晌,开口道:“子玉兄,要不送副字?如果能有首自己写的诗就更好...不行。”
话没说完,杨广就否决了自己的提议,倒不是因为这个礼物不好,而是秦风的字实在有点惨不忍睹。
诗,秦风不愁,大不了就是抄嘛,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干,秦风早就没了心理压力。可秦风的字却有些拿不出手,也就勉强能看而已,真要送这东西,只怕贻笑大方的定然不会有其他人。
干咳一声,秦风有些憋屈道:“那个,我不准备送字。”
杨广有些无奈道:“皇家送礼,后宫嫔妃们大多以名贵、漂亮为主,衣裳、首饰,还有什么珊瑚树,父皇送的大多是自己提的字。对,刘老夫人过寿,父皇还准备了一副字,我自己也准备了一副龟寿延年图,不过人就不去了。”
“母后那里应该也有礼物,不过我却不知会送什么。”
刘方好歹是当朝名将之一,虽说算不上最出众的一个,但也能排在前列,皇帝送点礼物无可厚非。
杨广还会画画?
秦风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心里不断在思索着,抽时间定要让他给字画上一副,然后裱起来当传家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