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举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反听

    当天下午,刘景便入郡府向张羡提出告假,就像曾经答应他的那样,张羡痛快的批准了他的告假,并且不设时限。如今万事俱备,为了确保此次行程安全,刘景准备从别部司马营抽调三百士卒随行,此事无法光明正大的进行,免得张羡脸上不好看,他让刘祝率船队南下,将士卒悄然运回。

    傍晚回到家,刘景开始收拾行装,聘礼则已准备就绪,包括黄金百斤、束帛玉璧,及王彊从交州带回的南海珍宝数箱,总计价值数百万钱。即使汉代“嫁娶送死,纷华靡丽”、“里巷嫁娶,尤尚财货”,刘景的聘礼仍然堪称大手笔。

    不过他倒也不会吃亏,因为当今女方之嫁妆,远胜于男方之聘礼,民间谚语云:“盗不过五女门。”就是说有人嫁出五女后,家里必然变得赤贫如洗,连小偷都懒得光顾其家。南阳邓氏乃是世间屈指可数的大家族,嫁妆必然丰厚。

    “仲达……”晚间,素颜椎髻的赖慈来到刘景寝室。

    刘景见她雪白清丽的脸上带着犹疑之色,却又迟迟不言,不禁问道:“嫂子,有什么事么”

    赖慈轻轻一叹,神情有些尴尬的开口道:“我兄长之前来信,曾试探我是否有改嫁之意。”

    刘景面上不动声色,问道:“那嫂子之意呢”

    “我自然是不愿。”赖慈身上柔弱之气尽去,斩钉截铁道。“这么久了,难道仲达还不了解嫂子吗,嫂子如今眼里只有虎头,绝不会做他想。”

    刘景对她的来意有了几分猜测,说道:“嫂子是怕我去了襄阳,被赖君三言两语说动吗”

    &nb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启程
    蔡升和马周一直在刘景家待到傍晚时分,为避免明日人多眼杂,暴露身份,两人拒绝了刘景留宿的建议,跟着刘祝悄然回到北津,与士卒皆在船上过夜。

    翌日清早,刘氏坞一改平日的宁静祥和,一派喧嚣场面,不仅坞堡中的族人,就算是平日往来不多的乡里九族,也纷纷赶来,原因只有一个,刘景今日将启程北上,迎娶南阳邓氏女。此事绝对是近年来龙丘刘氏最轰动的大事件,没有之一。

    刘蟠、刘承等在郡府任事的族人,为送刘景,特意告假一日。可惜醴陵一带的豫章流民有不稳迹象,刘宗奉命进驻醴陵,镇压不服,此时难以脱身,他特意让其弟刘承代为向刘景道歉,并称刘景结婚之日,他无论如何也会回来喝喜酒。

    刘景并未见怪,醴陵的形势他这个主簿比谁都清楚,甚至派刘宗前往醴陵镇压流民,他也是决策人之一。

    刘亮没有告假,他直接辞去了市吏的职务,一心要随刘景北上。

    刘景对他先斩后奏的行为颇有些哭笑不得,却也没有责怪他,等到回来,将他召入主簿室就是,这对刘景来说并非难事。

    刘景被数百近千的刘氏族人簇拥着,一路行出坞堡大门,刘和、刘饶寸步不离的跟在刘景左右,两人神情都不甚欢喜,尤其刘和,双眉都皱成了“八”字形,一脸难过。

    刘饶是因为将与阿兄分别而难过,刘和则另有心事,从小到大,他还没有去过比临湘更远的地方,很想跟着刘景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然而他这个想法非但母亲极力反对,一向对他有求必应的兄长也不赞成,这让他怎能不感到难过呢。

    刘景之所以不赞成,也是为了他着想,毕竟路上不太平,很可能会发生战斗,刘和才十二岁,心智还不成熟,没必要提前经历这些。

    他伸手拨了拨弟弟、妹妹头上的总角、双鬟,而后与送者一一作别,在族人的欢送下,乘马车离去。

    为刘景送行的当然不止同族之人,其他人皆在北津等候。

    送行者大致分为两拨,其中一拨皆博带褒衣,头戴高冠,杜袭、刘瑍、桓彝……甚至连桓阶都来了。显然他不只代表自己,也代表张羡而来。另一拨则是刘景昔日市楼下属,严肃、谢良、王朝,以及主簿室诸书佐。

    两拨人身份相差甚远,泾渭分明。

    杜袭紧紧拉着刘景的手,神色无比严肃地道:“仲达,你到了南阳,一定要多多留意洛阳的局势。”

    今年初,天子在河东稍稍安定,没有了李傕等外部压力,韩暹、董承等将立刻爆发内斗,太仆赵岐认为河东不是久留之地,主动请命出使荆州,成功说服刘表,让他为百官士卒提供军需物资,并派人修理洛阳宫殿,以迎天子大驾。

    七月,天子时隔六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洛阳。八月,镇东将军、兖州牧、费亭侯曹操将兵入洛,被任命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假节钺。至此天子以曹操、刘表为国家屏障,再也不必担心凉州诸将的威胁,大汉朝初现曙光。

    “大兄放心,我会多多关注的。”刘景颇为“郑重”的点头,其实他对未来局势了如指掌,根本就不必多此一举。

    杜袭此时可谓是心急如焚,忍不住叹气道:“若不是为刘景升所忌,我真想随仲达一同北上。”

    不



第一百一十四章 襄阳
    长沙郡治下共有十三县,而郡城临湘以北,仅有罗县、益阳、下隽三县,刘景船队从临湘启程出发,顺湘水北上,直至离开长沙境内、进入长江,途中只会经过罗县一地。

    罗县距离临湘约二百里,汉代舟船在江中顺流而行,轻船每日可行**十里,重船每日可行六七十里,刘景船队皆载满人、货,无疑归于重船之列,需要至少三天才能航行到罗县。不过湘水作为长沙的母亲河,沿途两岸历来人烟稠密,倒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过夜。

    现今罗县县长乃是与他积怨甚深的吴巨,此人还兼领长沙北部都尉,掌握兵权,虽然刘景知道他未必敢如何,但小心无大错。在途经罗县境内休整时,他下令船队严加戒备,购买补给后,次日一早便匆匆离开。真不知道也好,假装糊涂也罢,总之吴巨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借机生事。

    刘景船队又航行两日,进入洞庭水域,由于不远处的巴丘就有大批长沙驻军,是以此地虽有强盗贼寇出没,却不成气候,总体来说,这一段航程还算安全。

    区雄就在巴丘服刑,当然,他是长沙豪杰大人,名义上是服刑,实则是入军中为部伍。

    听人说区雄目前正在守江,船队经过巴丘时,刘景并没有看到他的人影。

    一过巴丘,便入了长江水域。接下来要前往襄阳,有两条路,一条是顺长江而下,再经由汉水北上襄阳。另一条路则是直接通过云梦泽北上,经由夏水入汉水至襄阳。

    第二条路远比第一条路快捷,只是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夏水并非时时畅通,故泰山太守应劭所著《十三州记》记载:“江别入沔为夏水,源夫夏之为名,始于分江,冬竭夏流,故纳厥称。”夏水夏流冬竭,颇有不便之处。另外云梦泽盗匪极多,走这条“捷径”需要承担不小的风险。

    刘祝之前就是贪图这条“捷径”省时省力,去时又不曾吃大亏,以致船队返回时麻痹大意,前后数次遭到云梦泽水贼的围攻,死伤达二十余人。

    面对刘祝的请示,刘景毫不犹豫下令船队顺江而下,走相对安全的长江、汉水路线。他倒不是害怕与云梦泽水贼交战,他此番带来了三艘斗舰、三百士卒,云梦泽水贼若是敢对他的船队意图不轨,扑上来撕咬,绝对会崩掉一嘴牙齿。

    他之所以选择较为安全的路线,是因为他这次乃是为迎接未婚妻而来,这样的大喜日子里,战斗能避开就尽量避开,见血死人,终归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

    进入长江,船队的行进速度相比湘水时,提升了差不多有三成之多,船队在沙羡经停一日,转入汉水。

    因为是重船溯流,刘景船队在汉水的行进速度大幅下降,经过多日航行,等到抵达襄阳时,已经是九月下旬。

    襄阳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乃是一个大型军事渡口,其北临汉水、南接襄水,夹于二水之间,东北一带皆缘城为堤,以防溃决,谓之大堤。汉水北岸又有樊城,周回四里,与襄阳城隔江对峙,互为犄角,可谓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坚城。

    其实襄阳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城市,直到西汉时期才置县,一共才几百年时间,还没有汉朝历史久远,原本名声不著,规模有限,并不



第一百一十五章 纳彩
    都亭亭长面对刘景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一路关怀备至,将刘景一行人领入一栋庭院深广、屋宇相连的亭舍。

    都亭亭长为刘景介绍道:“刘君,此舍共有八间寝室,足以容纳刘君及随从。”接着又补充道:“此舍刚刚建成不久,内外整洁干净,无秽气,不患生瘟疫病,刘君可放心入住。”

    刘景一边打量周围环境,一边点头笑道:“难道还能期待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吗多谢足下优待我等远方之人。”

    都亭亭长陪笑道:“刘君乃是荆南士之冠冕,名重荆州,小人岂敢不尽心竭力,为君解忧。”

    刘景闻言扬了扬眉毛,大兄杜袭过去曾评价他是“荆南士之冠冕”,杜袭在襄阳同乡、朋友非常多,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会与他们互相通信,这话或许是从他那里流传出去的。也可能是其他人,比如邓攸、诸葛玄……等等。

    反正不会是宋忠、赖恭就对了,在两人眼里,他完全是“朽木不可雕也”。自从他李代桃僵,多有通信,可能他们心里已经有所改观,但未必会一下子扭转从前的印象。

    刘景在都亭稍稍安顿下来,便乘车离开住地,前往宋忠、赖恭府邸拜访。很不巧,宋忠不在家里,刘景投了名刺,转而去赖府,后者正好休沐在家,总算没有让他再扑空。

    “刘郎君”赖府的监奴接到门仆禀报,一边派人通知主人赖恭,一边赶来大门迎接。当他跨出大门,看到身形峻拔,五官英俊,风仪气质绝佳的刘景,顿时愣在原地。

    刘景曾在赖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于这个来自长沙的少年,赖府上下虽然说不上人见人厌,却也不受大家待见,毕竟他整日在府上白吃白喝,性格也不讨喜,谁会喜欢这样一个人呢

    然而眼前之人,除了相貌依稀还能辨认出,其他无一相似之处,就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他此时自认是刘景之兄,恐怕更能让人接受。

    刘景颇觉好笑,这一趟襄阳之行,怕是要惊掉一地眼球,开口说道:“年余不见,足下别来无恙”

    监奴听闻其言,终于确认他便是刘景,躬身行礼道:“刘郎、刘君……主人正在客厅,请随小人来。”

    刘景颔首,跟随监奴来到后庭,出乎他意料的是,赖恭竟然站在厅外迎接。刘景一改闲庭信步,快步上前,从容行了一礼,口中说道:“在下惭愧,竟有劳赖君亲迎于外。”

    赖恭曾教过他一段时间,刘景即使称他为“师”亦无不可,不过因为刘景并没有正式拜他拜师,后来他让刘景转投宋忠门下,从不以老师自居。刘景私下揣测,估计是赖恭耻于有他这样的学生,才不让他称其为师。

    赖恭拉住刘景的手,上下好一阵端详,接着不由感慨道:“仲达改变之大,令人难以置信。”哪怕他已经有了一定心理准备,可是真见到刘景本人,仍然感到很不可思议。

    赖恭身高七尺三寸,过去和刘景相差不多,如今却矮了他半头有余。今年以来刘景身高又有增长,达到七尺七寸,约合一米七七,放在现代也不矮了,放在汉代绝对是鹤立鸡群。不过这具身体基本已经到达极限,很难再继续长高了。

    刘景说道:“或许是兄长病故,令我幡然悔悟。”

    赖恭内心颇以为然,也只有这个理由才稍稍解释得通。说道:“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再见
    “果然还是提出来了。”刘景心里暗暗道。

    自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儒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之于天”,奠定了纲常名教的基本理论。“夫为妻纲”破天荒的被抬到了“三纲”这样一个全新高度。

    其后,戴德、戴圣叔侄的《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传统礼制,同时刘向编撰了《列女传》,树立起若干闺阁典范,其守贞行状恰为“戴学”一系列道德规范映证。

    本朝时,班固、班超之妹,女性大家班昭所著的《女诫》更是明确提出了“从一而终”的道德标准,认为“夫妇之好,终身不离”,主张女子应“清闲贞静,守节整齐”。

    然而汉代秉承上古之遗风,思想开放,不重贞洁,儒家标榜的“从一而终”原则始终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同和接受。

    两汉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庶民百姓,再嫁现象极为普遍。

    倘若赖恭态度强硬,刘景完全可以拿颍川名士荀爽逼女儿荀采再嫁,从而导致荀采自杀作为理由予以回绝。

    可赖恭态度颇为和暖,不掺杂任何自己的意志,处处为赖慈着想,尽显兄长对妹妹的深情,这就让刘景感到有些为难了。

    见刘景面露迟疑之色,久久不答话,赖恭顿时明了,说道:“仲达,莫非来时漓姬和你提过此事”

    “是,嫂子和我说过了。”刘景点点头,继而肃容道:“嫂子对我有养育、教导之恩,每次相见必定衣冠整肃,心里从不敢稍有懈怠,嫂子的事,在下实不敢过问。在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嫂子,无论她有什么决定,在下都全力赞成,如此而已。”

    赖恭知道无法说服刘景,长叹一声道:“唉!我前时去信试探,漓姬态度颇坚,无再醮之意,难道她准备就此孤苦一生吗”

    赖慈是家中最小的妹妹,从小被全家视为珍宝,前面十六年,始终都是无忧无虑,刘远家世、才学、相貌俱佳,本以为会是妹妹的良配,没想到却是个短命福薄之人。

    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否则,他当年万不会答应刘远之请。

    “……”刘景神情略有些尴尬,正襟危坐,无言以对。

    良久,赖恭摇头道:“算了,也许等虎头稍大一些,她会想开。”

    刘景闻言松了一口气,再说下去,他就要落荒而逃了。

    在赖府一直待到晡时中,刘景婉拒了赖恭留其用饭的提议,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潘濬家。然而到后却被告知,潘濬外出访友去了,又让刘景扑了个空,没办法,只好打道回府。

    回到都亭住舍,刘景刚从马车上下来,就看到头戴白纶巾,身穿天青色广袖儒服的诸葛亮站在舍外迎他,一年多不见,他身量大涨,差不多有七尺五六寸,五官亦长开,相貌俊逸,风度绝佳。

    刘景注意到,他身边还站着一人,此人年约十**岁,身高七尺出头,黑面朴钝,看上去平平无奇。

    不过刘景并没有以貌取人,诸葛亮看似随和,实则心气极高,能与他交朋友的人,绝对不是平凡之辈。前时刘祝从襄阳返回时,曾带回诸葛亮书信,他在信中曾提到在襄阳交到了庞统、崔钧等诸多好友,只是不知眼前之



第一百一十七章 清茶
    刘景左揽诸葛亮,右揽庞统,一路有说有笑走进住舍,未等入座,便看到书案上摆放着二三十枚木刺,刘亮在一旁说道:“从兄走后,一共来了二十六名访客,见从兄不在,只得投刺而去。”

    诸葛亮、庞统面面而视,刘景来襄阳还不到半天,就有这么多拜访者登门,若是等消息彻底传来,该有多轰动

    两人心里羡慕极了,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名声呢他们自问才识出众,却在襄阳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

    刘景大致扫了一眼名刺,并没有发现什么知名人物,便放在了一边,吩咐刘亮烧水煮茶。

    他穿越的是一个瘟疫肆虐足足上百年的时代,是以从不敢饮生水,此番远赴南阳,更是随身携带茶叶。据他前世了解的知识,茶叶中有很多微量元素,可以有效缓解水土不服的症状。
1...293031323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