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红楼丫鬟奋斗史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枫荷梨





红楼丫鬟奋斗史 第96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丫鬟奋斗史最新章节!
紫菀初时还以为自个儿听错了,直直的看了凤姐半日,见她满脸期盼的看着自己,方知她不是顽笑,不禁又羞又恼,涨红了脸,半日方说出话来,气恼道:“嫂子你也是糊涂了,竟问出这等话来,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哪里知道什么生子秘方,让人知道了,不但嫂子的名声没了,连我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今儿这话我权当没听见,嫂子也不要再提了。”说罢夺手便要出去。
凤姐见状忙拽住了她的袖子,求道:“好妹妹,我知道今儿是太造次了些,只是我也是没法子,如今大姐儿都好几岁了,偏我竟再没个消息,熬油似的熬了这么些年,背地里不知多少人闲言碎语,妹妹医道这般好,就帮帮我罢,你放心,这里也没别人,我也绝不会往外说的。”
紫菀见她目中似有泪意,不禁叹了口气,道:“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无能为力,我不过是看了几本医书,学了点子皮毛罢了,顶多照方子配个丸药,或看一点小病小痛,其余的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不知凤姐为何突然这般想要一个孩子,但无论如何她是帮不上忙的,不说她没有方子,便是有也不可能拿出来,一旦传出去,她这辈子就完了。
况且凤姐又不是不能生,只是素日太好强,又操劳太过,这才没再怀上,她记得大概三四年后凤姐便会怀上,还是个男胎,只可惜她自己不知保养,自恃强壮,逞强揽事,怀了七八个月还是小产了。
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秘方,只要凤姐肯放下那些事,安心调养一段时日,未尝不能怀上。只是以凤姐的性子,除非要了她的命,否则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放弃到手的权利,君不见原著中她病的起不来床都还在谋划那些事。
凤姐闻言,直直的看着紫菀半晌,见她神色不似做伪,方相信她是真的没有法子,顿时失望不已,想起前番自己在荣禧堂听到的话,不禁悲从中来,眼中簌簌流下泪来。
凤姐素来好强,紫菀自打认识凤姐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她这般脆弱模样,心下不禁有些不忍,叹道:“我虽没什么妙方,不过还是可以给你把把脉,看看你如今的身体状况。”
凤姐闻言,忙拭了泪,在桌边坐下,伸了手腕出来。
紫菀在她身旁坐下,拿了帕子叠了几叠,放在她腕下,闭目调息了片刻,方开始凝神诊脉。先诊了右手,数十息之后又换了左手,如是两次,方收了手。
凤姐见状,忙问道:“妹妹,我的身子如何?可要不要紧?”
紫菀看了她一眼,道:“你的身子并无其他病症,只是心血不足,兼脾虚气弱,可见是素日操劳太过,又不知保养,方伤了心脾。
幸而还未酿成大症候,只要放宽心思,吃些健脾养血的丸药,再饮食方面多加注意些,好生调养,用不了两个月就可痊愈了。到时只要调理好了身子,日后未必不能如愿。”
凤姐闻言先是一喜,随即想到什么,喜色又淡了下来,面有难色的看了眼紫菀,低声道:“妹妹可还有其他法子么?”
她看过许多太医,说辞皆与紫菀差不离,她不是不想调理好身体,只是这管家之权是她好不容易才到手的,那里是说方就能放的。
紫菀见状,便知她是放不下手中的权利,不禁冷笑一声,道:“我劝你也知足些,俗语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既不想放下管家之权,又奢望能调理好身子,天下哪有这般好的事?
亏你是个明白人,难道不知道二者孰轻孰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先调理好身子,日后什么事情办不得?”
凤姐闻言,沉默半晌,方道:“这管家之事是老太太和太太交于我的,太太又上了年纪,我若推了这担子,这满府里的大大小小的事又交给谁去料理?”
紫菀见她只是一味找借口,不禁越发失望,叹了口气道:“你也别说这话,难道满府里就只你能干不成?即便太太没精力,还有大嫂子、三姑娘她们呢,哪个管不得?只是你自己舍不得放手罢了!
你如今累死累活,死命攥着这些东西不放,将来身子垮了,又有什么用?况你终究是大老爷那边的,早晚要回去,将来宝玉娶了亲,你又当如何呢?你细想想罢。”
凤姐闻言,身子一震,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颇为难看。
紫菀见状也没再说什么,她虽喜凤姐爽利的性子,又佩服她杀伐决断的本事,但凤姐有些方面又太过狠毒了些,虽出身富贵,却秉性贪婪,为了钱财什么都干得出来,毫无道德底线,又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她如今言尽于此,凤姐若是不听她也不会再管。
凤姐呆呆坐着发愣,过了半晌方回过神来,看了紫菀一眼,叹道:“好妹妹,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才说了这番掏心窝子的话,你放心,我会好好想想的。”
两人正说着话,忽听见外面传来宝玉的声音:“林妹妹,听说凤姐姐到你这儿来了,可还在么?老太太正找她呢。”
凤姐在里面听见,忙应了一声,便携了紫菀的手出去了。
出了里间,只见宝钗宝玉都在,正与黛玉说话,见她两个一道出来,也没有多想,只笑道:“我说怎的没看到凤姐姐呢,原来和赵姐姐躲到里间说体己话去了。”
凤姐闻言笑道:“我们方才闹着顽,把发髻弄散了,这才借林妹妹的妆奁梳洗了一番。”
宝玉也并没怀疑,便转了身同黛玉说话,宝钗却眼尖,发现凤姐眼圈微红,似是哭过的模样,心中颇有些疑惑。
不过她素来安分守拙,不干己事不开口,当下只是摇着团扇微笑不语,并未说什么。
凤姐便问宝玉:“老太太找我做什么?”
宝玉笑道:“方才东府珍大嫂子和蓉哥儿媳妇来了,说后儿是珍大哥哥的生日,东府里已预备好了戏酒,请咱们后日去热闹热闹,老太太便叫姐姐过去一起商议此事。”
凤姐闻言,忙带了丫头去了。
凤姐一去,紫菀也丢开了这事,只与黛玉宝钗等人一道说笑。她并未想到今日之言竟改变了凤姐原本的命运,亦无意中救了一双有情人,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富贵时光容易过,一转眼又到了秋日,黄花满地,丹桂飘香。
这日,天朗气清,杨提督夫人设了螃蟹宴,下了帖子,请各家夫人并千金前来赏桂花吃螃蟹,史氏也在受邀之列。
史氏自然欢喜不已,杨提督位高权重,前去赴宴的夫人诰命也多是身份不凡,这可是结交人脉的好机会,若表现得好,也可以在各家夫人面前露个脸,留个好印象,有了好名声,将来也能说门好亲。
史氏其实是不想带紫菀去的,但不管怎么说,紫菀毕竟是她名义上的女儿,她即便再不喜,明面上还是要表现的不偏不倚,若此次不带紫菀,那赵瑛也就不能去了。为了女儿的将来,史氏便是有再大的不满也只能忍了。
因此一大早便梳洗打扮了一番,带着紫菀与赵瑛前去赴宴。
才到了杨提督府二门上,就碰巧遇上了陈夫人和陈玥母女二人,因此两家便一道走了。
及至到了内院,各家诰命夫人亦带着自家姑娘来了,皆是十来岁的年纪,个个生的鲜花嫩柳一般
。杨提督夫人见了喜欢的不行,携着手好生夸赞了一番,方命人带着她们去了隔壁的小花厅吃果子。
这厢众位夫人厮见了一番,方坐下说话。
她们坐在一处也没什么话好说,左不过是说些衣裳首饰,家务人情并自家儿女等等。
杨提督夫人此次办这螃蟹宴,一是为结交人脉,二却是受了自家妹妹之托,为自家那个还未定许人的外甥女相看人家。
因此众人说了会话,杨夫人便不动声色把话头往儿女亲事上带,众人也不觉奇怪,这种场合本来就时常说这些,况又想到杨提督正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变都以为杨夫人是想给自家女儿相看人家。
杨家极富贵,杨提督身为九门提督,位高权重,几家姻亲亦都是显赫之家,家中又只二子一女,听说杨提督夫妻对这个唯一的女儿十分宠爱,若能攀上他家,那可是有受用不尽的好处。
在场的许多夫人顿时都心动起来,即便自家没有适龄的儿子,亲戚家说不定有,一时便都暗自盘算起来。
杨夫人一面同众人说笑,一面暗自摇头,如今这些官员女眷们虽多是来自京城数一数二的人家,但家中有适龄公子的却不多,即便有几家年龄合适的,不是订了亲便却都是依靠祖荫,不思上进之徒。
自家外甥女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模样人品俱是极出挑的,家境也不差,又有自家这门显赫的亲戚,当初若不是因为意外,也不会耽搁到如今,即便如此,也不是这些人可以配得上的。
正暗自发愁,忽一眼看见端坐在左边末端微笑的陈夫人,不禁心中一动,想起她家似乎正有一个适龄的儿子。
当下细细回想了一番她家的情况,陈家虽然几年前坏了事,但如今已经慢慢起来了,当初抄没的家产也多数发还了,虽然不比以往,但相较一般人家来说还是颇为殷实的。
陈大人在与陈家大公子都在南边为官,陈家姑娘她早就听说过,方才也见了,是个知书达理的,相貌也出挑。
既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想来陈家公子也差不到哪儿去,而且陈家公子似乎才十九岁,如今已是五品的品阶在身了,听说这半年在与鞑子数次对战中屡立奇功,在北疆威名远播。
前些时日圣上都当着众大臣的面亲口夸赞了一番,看样子回来后必定又要升个几级,况且入了当今的眼,只要不出意外,陈家公子来日的前程定差不到哪儿去。
虽然陈家门第差了些,还有陈家公子退过亲这点不大好听,不过他是男子倒没什么妨碍。
况且若这门亲事能成,自家外甥儿女嫁过去便有了诰命的身份,可是极体面的,再者陈夫人的为人她也颇为了解,性子宽厚大方。
她方才故意把话说的含糊些,众人都在打算盘,唯有陈夫人不动如山,可见其品性。想来不会是个苛待儿媳的婆婆,小姑又和气,如此四角俱全的好人家,想来便是自家那个挑剔的外甥女儿也没话说。
殊不知陈夫人虽然心急自家儿子的婚事,却没想过要娶高门大户的姑娘,自家与杨家门第相差太大,况她对杨家素日的行事也知道几分,这般人家教养出来的姑娘,并不是自己儿子的良配,因此根本没有心动。
杨夫人并不知陈夫人所想,又细想了一遍,觉着并无什么不妥的,况先前听说陈夫人在给她儿子张罗人家,自然没有定亲,当即便对陈夫人笑道:“听说令公子前些时日又立了大功,连圣上都在朝堂上亲口嘉奖,像令公子这般年纪轻轻就如此出息的少年公子可真真罕有,夫人真是好福气。”
陈夫人闻言一怔,不知杨夫人是何意,见众人都看着自己,只得答道:“夫人谬赞了,犬子不过是一时侥幸罢了,真正有功的还是那些在战场奋勇杀敌的将士们。”
杨夫人见她如此谦逊,面上不见丝毫得意之色,更是暗自点头不已,越发觉得自己没看走眼,便笑道:“令公子这般年少有为,不知可曾定亲了?若没有,不如我给你们做媒,准给你们说一门极好的人家。”




红楼丫鬟奋斗史 第97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丫鬟奋斗史最新章节!
众人闻言都是一怔,她们初时见杨夫人打听陈家公子的事,还以为杨夫人是取中了陈家,一面暗叹陈家好运,一面也颇为疑惑,陈家如今虽然慢慢起来了,到底坏过事,如今勉强才算是三等人家,陈家公子即便有些能耐,但配杨家的话这门第便不只低了一点,杨家怎的毫不嫌弃,竟愿意以爱女下嫁?
直到此时听了这话方觉不对,这世上可没有当母亲的给自家女儿保媒的理,看来断不是给自家姑娘相看了,那能劳动杨夫人亲自说媒的,自然是同杨家极亲厚的人家,又会是谁呢?一时都暗自思索起来。
陈夫人听得杨夫人如此说,心中忽生出些不好的预感来,她可不相信杨夫人的眼光,虽不欲答,偏上回自己给儿子相看媳妇之事众人皆知,此时自然不能撒谎说已订了亲,只得强笑道:“我们家堪堪起复,家底儿薄,犬子又是一介武夫,因此一直未有合适的人家。
前些时日好容易相中了一家人家,偏犬子又出征去了,当时不知要何时才能回京,我们老爷也还未回京,故没敢提。”
言外之意是你不必替我们操心了,我家已经有看中的人家了,只等自家儿子老爷回来便要去提亲了。
杨提督夫人却好似没听出这言外之意,只笑道:“既如此说,那是未定亲了,那正好,我这里有一个极好的人选,这姑娘年纪与令公子相当,生的好模样儿,性子爽利,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根基家当也都配的过,就不知夫人怎样?”
众人闻言,都暗想同杨家亲厚的人家哪家有和陈家公子年龄相仿的女孩儿。
陈夫人也在暗自思索,忽的福至心灵,猜到了杨夫人说的是哪家,细数杨家的众亲友之家,唯有杨夫人的外甥女儿,太仆寺少卿吴天安之女符合这一条件。
想起那吴家的行事及吴家姑娘的为人,陈夫人不禁打了个哆嗦,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其他人琢磨了片刻,也都猜到了杨夫人说的是谁,不禁都看向陈夫人,心中十分同情,只是碍着杨夫人的面子,不敢显露出来。
原来这吴天安与吴贵妃之父吴天佑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吴天安乃继室所出,两兄弟素来不和,二老一去便分了家,也正是因分家之事起了龌蹉,两家几乎成了仇人,不过维持着面子情罢了。
吴天佑继承了吴家大半的家业,又心思活络,乾元帝登基后他是最早投诚的,后来采选秀女之时又把女儿送入了宫中,没多久便被封为了贵妃,极得乾元帝宠爱,吴天佑自己也已坐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
反观吴天安,分得的家产不过三成,钻营了许久也只是个太仆寺少卿,对比长房的风光实在不值一提,处处被压了一头,心中自是郁郁。
吴家姑娘名红缨,生的鲜艳妩媚,书画皆通,她自负多才,素来便有青云之志,又见自家堂姐在宫中深得宠爱,连带着大伯一房也体面尊贵起来,便也动了心思,见自家父亲日日长吁短叹,便撺掇动了吴天安,送了她入宫待选。
吴红缨当时虽只十四岁,却生得一副婀娜体态,极为动人,不说同龄之人,便是年长于她的也颇有不如,在当时待选的众人之中可谓是拔尖的。
她自认容貌绝俗,又有满腹才学,且自家姨父又刚升任了九门提督,有他相助,入宫之事定是板上钉钉的了。
先前也确实如她所料,十分顺利,谁知道在最后一关却被涮了下来,其中缘故外人也不知,只是吴红缨含羞抱愧的出了宫,随即便称病在家,足足有一年未出现在人前。
众人皆以为经此一事,吴家定会给她尽快寻一亲事,早些嫁出去,谁知这吴姑娘打宫中见了一番世面回来,眼光越发高了,一般官宦人家的公子压根看不上,不是位高权重者无论如何也不嫁。
吴天安也是如此,进宫这条路行不通,便又想把吴红缨送给西宁王爷做侧妃,谁知人家压根儿看他家不上,这才死了这份心。
后面想着挑个家世好的青年才俊也行,却不知他家的名声早传了出去,好些的人家又有谁会愿意同他家结亲?
倒有一些人家看在他家同九门提督有亲的份上来求过亲,然这些都是些不入流的人家,吴天安哪里看得上,吴红缨也打死不同意。
因此几年来挑挑拣拣,高不成低不就,到了今年,吴红缨已经十八了,同龄的姑娘大多都已成亲生子了,她却还未有着落,这才有些着急起来,吴家夫人也是心急如焚,这才拜托胞姐帮忙给女儿相看一户好人家。
只说门第倒不必太高,重要的是男方要有品级,且要家境殷实,公婆慈爱,叔姑和气方可,当时杨夫人还有些头疼,今日却发现陈家正好符合这几样,这才相中了。
在场众人都不知当初吴家姑娘是为何落选,陈夫人却机缘巧合知道些□□,原来当初这位吴姑娘竟买通了內侍,想在御花园中偶遇乾元帝。
她自以为聪明,又行事隐秘,却不知她的一举一动早在其他人的眼皮子子底下,她的行为也早有人报了上去。因此不等她有所行动,便已被勾销了名字,送出了宫。
陈夫人既知晓吴家姑娘的为人,又如何肯结这门亲?当下便忙笑道:“夫人好意,原不应辞,只是我们家如今已相中了一户人家,只等犬子及我家老爷回来便上门去求娶。因此竟要辜负夫人这番好意了。”
杨提督夫人满以为自己亲自开口作保山,陈夫人必定不会拒绝,不妨对方竟这般不识抬举,当即笑意一敛,面色也沉了下来,不悦道:“先前也没听说你们家同谁议了亲,怎的忽然就说有看中了的人家?莫不是夫人不相信我的眼光,故意拿这话来搪塞我?”
陈夫人忙道:“不敢欺瞒夫人,确实是如此。”
杨提督夫人闻言,便冷冷道:“既如此,那我倒要听听看,府上看中的是哪家姑娘?”
陈夫人闻言,顿时一僵,这话不过是她的推托之辞,这当下去哪里找这户人家出来,当即强笑道:“那不过是我们家先取中了人家,还未上门去提过,因此……”
旁边一人忽笑道:“如此说来,那便是未定亲了,既如此,夫人又何必急着拒绝呢,难不成你们看中的这家姑娘竟会比提督夫人看中的还要好不成?”
陈夫人正心慌意乱,听了这话不禁心中一沉,霍然看向说话之人,却是年初刚升任为兵部郎中的贾雨村之妻胡氏。
胡氏见陈夫人看向自己,犹笑吟吟道;“夫人莫怪我说话不中听,这结亲之事关乎令公子一生,千万要慎重些,提督夫人的眼光向来极好,绝对错不了,这可是一片好意,夫人还是好生思虑一二罢。”
此言一出,众人皆看向胡氏,见她满面笑容,心中都暗暗啐了一口,这丫头出身的就是眼皮子浅,半点上不得台面,吴家姑娘的人品众人皆知,谁也不想要这样一个儿媳妇,偏她竟这般无情,这时候只顾着奉承提督夫人,却把陈家推向火坑,听说陈夫人还与她有旧呢,今日却这般忘恩负义,真是个白眼儿狼。
陈夫人本出身名门,父兄皆身居高位,后来嫁入陈家,也是一等一的富贵人家,门第清贵,后来陈父一路高升,官至京营节度使,不知多少人家对她奉承巴结,今日在座的许多人都曾得过她家的好处,原先对她也是奉承巴结,陈父在金陵任巡抚之时,这胡氏更是其中之最,对陈夫人极尽奉承讨好之能,没想到如今自家落魄了,她竟这般落井下石。
陈夫人历经世事,也知道世态炎凉,都是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难者少,只是没想到今日遭此困境,竟无一人为她说话,当下不禁心生凉意。
见杨提督夫人正定定的看着自己,陈夫人心中长叹一声,横竖她是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的,罢了,大不了得罪杨夫人,当下咬了咬牙,正欲说话,忽听一人笑道:“夫人也不必恼,自古这结亲之事就是左挑右捡的,况陈大人不在家,陈夫人也做不了主,这时候问陈夫人也没用。
横竖陈大人同陈公子也快要回京了,不如等陈大人并陈公子回来,陈夫人届时把今日之事说与他们听。
提督夫人的眼光向来极好,想来陈公子和陈大人也不会有异议,到时说定了亲事,再请您来做保山,岂不更妙。”
陈夫人闻言心中一喜,忙转头看去,原来说话的是锦乡侯夫人,她们两家虽有来往,但并不是特别亲近,后来是因陈玥紫菀韩蕙三人交好,这才熟络了些,没想到今日竟是她为自己说话,心中极为感激。
锦乡侯夫人年纪虽不甚大,在众人中身份却是数一数二的,况她出身临安伯府,父兄皆身居要职,她既开了口,杨提督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况也不想逼陈夫人太过,到时反而不好结亲了,当即顺着台阶下,笑道:“夫人说的也有理,倒是我糊涂了,横竖也不过等两三个月罢了,既如此,那便等陈大人及陈家公子回来后再议罢。”
陈夫人这才放下了紧绷的心弦,众人见状也替她松了口气,忙笑着打圆场,岔开了话头。
唯有胡氏心有不甘,她原先身份卑微,不得不对身为巡抚夫人的陈夫人低声下气,奉承讨好,早就心存怨气,今日好容易有了这个机会,哪里会放过,方才不过是一点小意思罢了。
当下正欲说话,忽见陈夫人直直的看了过来,目光如裹寒冰,登时心中一个激灵,这才想起陈夫人往日的手段,不敢再言语。
不多时,便有婆子来回话,说宴席已经备好了,众人这才打住了话头,叫了一直在偏厅吃果子的姑娘们一道移步去园中。
锦乡侯夫人特意拉着陈夫人落后了众人几步,估计众人都听不到她们说话了,这才低声道:“你方才也太冲动了些,幸而我拦住了你,不然岂不是要开罪了提督夫人?”如今杨提督权势煊赫,提督夫人又素来是被奉承惯了的,若得罪了她,只怕陈家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陈夫人闻言苦笑道:“我也知道不能开罪她,只是方才那种状况下我还能怎样,总不能就这样答应这门亲事罢?”
想起方才的情景,陈夫人对锦乡侯夫人越发感激,道:“方才真是多谢你了,不然还不知要如何收场。”
锦乡侯夫人摇了摇头,道:“我这不过是缓兵之计,你们还是要早些想个法子,找一户合心意的人家尽快把亲事定下来,不然提督夫人是不会轻易罢手的。”
陈夫人顿时泛起愁来,叹道:“我哪里不知,只是这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儿找这么个人去?既要人品模样好,又要合心意,家世也不能太差,还要心甘情愿同我们家结亲,不然提督夫人那一关就过不了。”
1...4344454647...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