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红楼丫鬟奋斗史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枫荷梨
锦乡侯夫人闻言,也皱起眉头来,想了半日也没什么好人选,一时相顾无言。
这厢,紫菀带着赵瑛,同韩蕙陈玥一起走到众夫人这边,赵瑛一眼便看到了史氏,忙挣脱了紫菀的手跑了过去,紫菀拉之不及,只得盯着她,直到见史氏牵住了赵瑛的手,这才移开了目光。
锦乡侯夫人正与陈夫人在一处说话,这一番动静刚巧被她收入眼底,她早从韩蕙口中听说了紫菀在赵府的情况,见她如此待继妹,不禁暗暗点头,心道不愧是林家教养出来的女孩儿,果然不错。
心中赞叹了一番,忽然灵光一闪,忙拉了陈夫人的衣袖,低声笑道:“你不必愁了,我已给你找到一个极好的人选了。”





红楼丫鬟奋斗史 第98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丫鬟奋斗史最新章节!
上回说到锦乡侯夫人对陈夫人说有个极好的人选,陈夫人大喜过望,忙问道:“是谁?”
锦乡侯夫人一笑,往紫菀所在的方向轻轻示意,笑道:“这不是个现成的好人选吗?”
陈夫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韩蕙陈玥及紫菀三人正在一处低声说笑,先是一怔,随即才反应过来,锦乡侯夫人说的是紫菀,一时倒愣住了。
锦乡侯夫人见状,便笑道:“你素日只忙着在外头寻摸,却把身边这么个好人给漏了,紫菀这孩子不止模样好,温柔中带着刚强。
素日里言谈举动,待人接物皆落落大方,况且不仅琴棋书画皆通,管家理事也是一把好手,在各家姑娘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年龄也与你家二公子相差不了多少。
况且赵将军虽是寒门出身,却与史家是姻亲,又与贾家联络有亲,紫菀又与林家渊源匪浅,届时提督夫人即便不满也不敢如何。”
陈夫人希望找个行事大方又有心胸见识的媳妇,紫菀是最合适的人选,锦乡侯夫人对当初韩蕙所说的事记忆犹新,紫菀小时候便能在那些人贩子手里逃出来,还能想法子救出那么些人,其心智手段可见一斑,京中众千金绝对没几个有她这份胆识气魄。
陈夫人本就是将门出身,素来便喜欢性子爽利又有智谋手段的姑娘,自从家逢大变,经历了那一番磨难,更深知一家主母光会应酬交际、打理中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手段和心胸见识,方可在遭遇危难时稳得住,渡得过难关。
回京后因紫菀与陈玥交好,两人时常往来,陈夫人对紫菀的为人也颇为了解,模样不用说,为人也知书达理,性子爽利,行事行事大方得体却又不失雷霆手段,是个极聪慧的姑娘。
当初自家遭逢大难,众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紫菀不仅没有如此,还出手相助,更是让自己一家三口避过了一场大难,由此可见其品行之佳。
况她与自家女儿这般要好,若真的成了好事,也不必担心姑嫂不和,确实是个极好的人选,只是想起自家的情况,心中还是有些顾虑。
锦乡侯夫人见她面色踌躇,还以为她不愿意,不禁疑惑道:“你不是说要找个温柔又不失刚强的媳妇么?这可不都合了你的心意了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也没处找,你还有什么不足?”
陈夫人闻言忙道:“哪里,紫菀姑娘好得很,我自然喜欢得紧,只是正因为太好了,我才心中犹豫。”
锦乡侯夫人听了这话更是不解,疑惑道:“这话又是从何说起?”
陈夫人叹了口气,道:“你也知道,我们家从前还算是个中等人家,可偏偏坏了事,不仅家产被抄了一回,珩儿也因此被连累,无法科举,不得不弃文从军。
如今虽有了点品级,但相比其他世家的公子们,到底还是差了不少,况我们老爷如今也只是四品,比赵将军足足低了两级,俗语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凭紫菀姑娘的品貌,再好的人家也嫁得,赵将军又怎会看得上我们家?”
锦乡侯夫人听罢,也低头沉思了半晌,忽抬头笑道:“你说的虽也有些道理,只是却忘了一事,令郎就不用说,这半年在北疆立了好几次大功,高升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陈大人也在南海沿子那边兢兢业业,政绩不凡,圣上都亲自开口让陈大人回京述职,想来定是要重用的,品级多半也要升一升了,因此倒不必虑这个。”
锦乡侯夫人人脉颇广,各方面的消息都极为灵通,乾元帝好几次毫不掩饰的表露出对陈珩的看重,再联系自家父兄前日所言,便知乾元帝多半是要重用陈家父子了。
陈夫人闻言,方想到这些,一时也高兴起来,笑道:“托你的吉言,若果真如此,那倒是可以厚颜一试。”
锦乡侯夫人见状笑道:“你也高兴得太早了些,该不会这会子就想去提亲罢?”
陈夫人忙笑道:“你也忒小看了人,我是那等糊涂的人不成?这会子所有人都盯着我们家的一举一动,我哪里敢这么大喇喇的去求娶?自然要等一些时日,等风头淡了些才好提此事。
况且虽说这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毕竟事关珩儿的一辈子,只我喜欢也没用,他的性子向来执拗,还得要问问他的意思。
要他也愿意才好,如此才能夫妻合乐,否则到头来不是害了人家姑娘么?”
锦乡侯夫人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点头赞叹道:“你说的极有道理,只是像你这般开明的母亲却真没几个。”
陈夫人摆了摆手笑道:“我先去探探赵将军夫人的口气,若对方也有意,我才好请人去提亲。”
锦乡侯夫人闻言,想起听到的关于史氏的一些消息,不禁蹙了蹙眉,这半年来不是没有人去跟史氏提过紫菀的亲事,虽大多是不入流之家,但也有两三家不错的,偏史氏竟都拒了,只说紫菀年纪还小,她家老爷极疼这个女儿,想要多留两年,因此才都没同意。
史氏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其实谁不知道她真正的用意?对她这番行事都暗自摇头,也不怕坏了名声,须知她可还有个亲生女儿等着呢。
想到此处,锦乡侯夫人便提醒了陈夫人两句,陈夫人闻言颇为诧异,方欲说话,谁知陈玥紫菀及韩蕙三人过来了,只得把刚到嘴边的话咽下了。
及至到了园中,宴席早已备好了,众人入了席,丫头们送了螃蟹上来,个头极大,极为肥美。一时下面又送了热酒上来,众人虽,到底因方才之事有些不自在,说笑了一回,略用了点酒菜,便都散了。
陈夫人回到家中,便急忙写了两封信,把今日之事细细写了,又说了欲聘紫菀为媳的诸般缘由,命人快马加鞭给陈珩父子送去。
陈夫人这番举动自然瞒不过别人,况她原也没想避着人,越是光明正大越不会惹人怀疑。她之后也仍是如往日一般,时常出门应酬,果然众人见她这般行为,都以为她是去信询问陈珩父子关于议亲之事的意见,也都没有怀疑。
转眼又是冬日,天气寒冷,夜复见长。
虽是冬日,京城中却不见丝毫冷意,处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原来前些时日北疆传来捷报,我朝大军不止将来犯的鞑子大军尽数歼灭,还乘胜追击,打到了鞑子部落的汗庭,杀了汗王。
经此一役,鞑子已不成气候,再也无法对北疆造成威胁,边疆百姓自此也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这可是本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胜仗。
消息传回京城,顿时满城欢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比过年还热闹。
十月十八,正是北疆大军得胜归来的日子,京城的大街上早已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了人,连两边的茶楼上也都被那些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们租下了,就为了一睹本朝这数十年难得一遇的盛事。
午时整,艳阳高照,大街上挤挤攘攘都是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个不停。
正吵闹间,忽听见一阵阵整齐划一的马蹄声传来,众人皆是一顿,一时都安静下来。
片刻之后,马蹄声响,只见一队一身黑色甲胄的骑兵迎面而来,腰佩长刀,骑在高大的骏马上,目不斜视的注视着前方,一样的神情,一样的肃穆威严,大街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大军行至身前,两边围观众人中忽有人喊了句“大将军来了”
顿时众人你推我桑,拼命向前挤,幸而有五城兵马司的在场维持秩序,否则早就乱套了。在茶楼等着的许多姑娘小姐也顾不得避嫌了,忙带了帷帽,打开窗户朝外猛看。
只见骑兵们后面的便是神武将军冯唐,随后跟着的是军中的诸位将领。最引人注目的是末端一匹纯黑色的战马,马上端坐着一个身穿银色盔甲的年轻将军,只见他约莫十□□岁,长眉入鬓,目若朗星,一身气质十分冷冽,却掩不住那夺目的风采。
因赵虎也在今日的队伍中,史氏也命人早早定下了翠云楼三楼的一间雅间,此时正拉着赵瑛和赵峰的手站在窗边,指着大军道:“你们看,爹爹回来了,那个穿黑色战袍的那个,看到了没有。”
紫菀也戴着帷帽站在窗边,看着大军逶迤而过,正赞叹间,忽一眼看见了端坐在骏马上的陈珩,不禁一怔,经过战场的洗礼,如今的陈珩再不是上次相遇时那个腼腆沉默的少年,而是像一把利剑,一把将剑刃隐藏在鞘中的剑。
陈珩似乎心有所感,忽然抬头看来。
待看到注视着一位身姿聘婷的姑娘,先是一怔,随即便不在意,正欲打马前行,忽然一阵清风起,吹起了帷帽上的轻纱,露出了那张令他朝思暮想的容颜。




红楼丫鬟奋斗史 第99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红楼丫鬟奋斗史最新章节!
紫菀也不妨陈珩竟会看过来,两人目光相对,紫菀被那双黝黑的眸子定定的盯着,不知为何心中砰砰直跳,一时竟忘了把吹起来的轻纱放下。
两人怔怔相望,正巧淡菊走了过来,笑道:“姑娘,如今天儿冷,窗边风又大,您已经站了这许久了,还是进来罢。”
紫菀闻言方回过神来,双颊一热,忙把帷帽放下,心中还是有些慌乱,便忙转身离开了窗边,也没有发现窗外那双黑眸中的神采暗了下去。
陈珩见紫菀已经离开了窗边,心下颇有些失望,只是此时并不是好时机,他素来冷静持重,此时虽然心中不乐,但面上仍是一派冷肃之色。方才的对视在他看来似乎过了许久,其实不过是瞬息之间的事,自然没有人察觉。只得端正了身姿,继续随大军前行。
陈珩自顾自的端坐马上,以为无人注意到他,却不知他在一众人过中年的将军们中间是多么显眼。
不仅是围观路人,两边茶楼中的夫人们也早就注意到了,皆在心下赞叹不已,都说陈家二公子是少年俊才,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年纪轻轻就已立下这般功勋,将来前程真真不可限量。
想起上回提督夫人所提的亲事,倒有些为他惋惜起来,不知是否会真的便宜了那吴家姑娘。
更有那年轻的姑娘们看红了脸,她们自幼长于闺阁之中,哪里见过这般英姿飒爽的年轻公子,一个个都心中乱跳,脸泛红霞,横竖戴着帷帽,也不怕人发现,看的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直到众将士们的身影远去,姑娘们这才怅然若失的离开了。
这厢,史氏紫菀等人回到府中,已经未时了,府中众人早得了消息,上上下下都兴高采烈,喜气盈腮。
一时传了午膳上来,只是史氏哪里还有心思吃饭,胡乱用了点东西,便一叠声的带人预备晚间的洗尘宴,迎接赵虎得胜归来,一时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
紫菀见状,也不好坐着不动,便也道:“今儿父亲得胜归来,是咱们府里的大喜事,女儿也想尽一份心,不知太太可有什么吩咐?”
史氏许是心情好,连带着看紫菀脸上也有了些笑影,微笑道:“不必了,这里有我呢,大姑娘今儿想必也累着了,且先去歇息罢,等晚间再一道给老爷好好接风洗尘,日后大姑娘忙的时候只怕多着呢,不急这一时。”
紫菀见史氏这般和颜悦色,心中颇为诧异,待听得她这番言语,心中更觉疑惑,总觉着有些不安,偏又不好说什么,只得行了礼,带着满腹疑窦回房了。
史氏看着紫菀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很快便消失不见。
这厢紫菀带着淡菊等人回了房,绿云最沉不住气,见房中已无外人,便忙道:“姑娘,方才太太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总觉得太太话中有话?”
淡菊闻言也道:“我也觉着哪里不对劲,自从那次撕破脸之后,太太对咱们姑娘便一直淡淡的,可从未像今日这般和颜悦色的说过话。”
绣竹与梅香正取了给紫菀更换的衣裳的过来,闻言也蹙眉道:“不知为何,我一看太太那笑容便觉得瘆得慌,你们说太太不会又想出什么幺蛾子罢?”
紫菀初时还以为是自己想多了,此时见众人也觉不对,方知不是自己多心,沉吟了一会,也想不明白,便叹了口气道:“罢了,横竖父亲已经回来了,想来太太也不敢光明正大的为难我们,咱们只素日里小心些便是。”众人忙应了。
却说史氏正带了丫头婆子给赵虎预备洗尘宴,忽听丫头说老爷回来了,史氏闻言又惊又喜,忙带了人亲自相迎,方出正院,便见赵虎正迎面而来,身上还穿着方才入城的那身战袍。
史氏忙带人上前行了礼,方笑道:“老爷怎的这会子就出宫了?我还以为要到晚间才能回呢。”
赵虎闻言笑道:“圣上体恤将士们,只问了些话,便让我们先回来梳洗歇息了,待晚间再进宫领宴。”
史氏笑道:“原来如此,我说呢。”一面命人给赵虎预备热水和干净的衣裳,一面吩咐厨房赶紧做些吃食上来。
一时回了上房,赵虎梳洗干净,用了些饭菜,方坐下同史氏说话。问了些家里的情况,忽想起一事来,便道:“我上回让你留意的事可办得怎么样了?”
史氏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会意赵虎说的是什么,忙笑道:“老爷放心,已经办妥当了。”说罢便挥手让丫头婆子们都下去。
待众人都退下去了,史氏这才道:“这大半年来,倒有几家不错的,与老爷同在北疆效力的陈将军之母也曾打发人来求过,只是到底有些不合适,况且还有提督夫人和吴家在那里盯着呢,总不能因此开罪了杨提督,因此我便拒了。”
说到此处,见赵虎面无异色,史氏方喝了口茶,继续道:“我冷眼看着,只朱侍郎家的二公子最合适,今年才十七岁,却已是举人老爷了,与大姑娘年纪也相当,为人孝顺知礼,且朱家门第清贵,根基颇厚,朱大人与朱夫人也是出了名的宽厚慈善,就不知老爷是何意?”
赵虎闻言,低头细想了想,方明白史氏说的是礼部侍郎朱庆之子,这朱家祖上乃是世家,只是后来落魄了,到了朱侍郎父亲这一代方慢慢起来了,朱侍郎夫人乃翰林之女,膝下只有二子一女,长子与长女业已各自嫁娶,只二子朱庭还未娶亲,听说素有才名,为人也孝顺,倒是个极佳的人选。
当即便道:“这家倒甚是不错,只是不知朱家是否愿意跟咱们家结亲?”
史氏闻言忙笑道:“这个老爷可不必担心,正是朱夫人上个月跟我探过口风,我才命人去打听了这些,谁知竟是四角俱全。虽然我看着好,不过这毕竟是关大姑娘的终身,我也不敢自作主张,尚未答应他家,还要等老爷点头方可。”
赵虎闻言,面色顿时柔和下来,轻拍了拍她的手,温声道:“我以前还以为你不喜紫菀,如今你却这般为她着想,以往是我错怪你了。”
史氏闻言,微微一笑,道:“老爷明白我就好,大姑娘虽不是我生的,在我心里与瑛儿却是一样的,只是我性子直,不会说话,才让大姑娘对我有些误解。”
赵虎闻言便道:“你放心,等忙完了这些时日,我亲自去跟她解释清楚,紫菀那孩子也不是那等心思狭隘之人,定会明白你的。”
史氏听罢,低头一笑,半晌方抬起头道:“那朱家那边,老爷意下如何?若没甚意见,我便去回复朱夫人。”
赵虎闻言,沉吟了一会道:“且不急,我再派人去外头打听打听,若没什么问题,你再答复朱夫人。”
史氏笑道:“既如此,那就听老爷的。”
说了会话,已是未时末了,赵虎重又收拾了一番,换了朝服,便进宫赴宴去了。
待赵虎离去,史氏方松了口气,斜倚在榻上出神,脸上犹带笑容。
尤嬷嬷正端了杯热茶进来,见状不禁一怔,忙道:“太太你不会真的要撮合朱家二公子和大姑娘罢?”
史氏坐起身来接过茶盏,慢条斯理道:“自然是真的,这可是我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给咱们大姑娘挑的人家。”
尤嬷嬷闻言不禁皱眉道:“可是若是让老爷查出来……”
史氏自然明白她的未竟之言,笑着摆了摆手,道:“嬷嬷大可放心,朱家二公子的的确确是个少年俊才,朱家门第也确实极清贵,这些我可没说假话,老爷即便再怎么打听也都不会变的。
至于朱家夫人的性情,在我们而言虽不是秘密,别人却未必查得到,这又是后宅女眷的私密事,老爷自然也不会去追根究底。
况他却对这些后宅之事本就不甚了解,觉着大面儿上不差就是了,朱夫人又向来贤名在外,他哪里知道婆婆磋磨儿媳妇的手段。
当初先朱家大少奶奶之死外人连她娘家人也不清楚,都以为她是自个儿不小心落了胎才重病去世,若不是当年母亲身边的张妈妈告诉我,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内情,可见朱夫人的手段。”
尤嬷嬷见状,知道再劝也无用,心下一叹,虽然有些同情大姑娘,但她毕竟是太太的人,自然不可能背叛太太,只希望大姑娘运气好罢。
史氏只同尤嬷嬷在里间说话,却不想这话竟被人在外间听了个清楚明白,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峰的身边的二等丫头绫儿,赵峰在旁边的厢房里午睡,起来小解,赵峰的奶妈妈便叫她去倒水来,不想却在窗根底下听到了史氏同尤嬷嬷的密谈。
绫儿原是外面买来的,在府里没甚根基,当初没少被人欺负,连月钱都被上头的婆子克扣掉了,当时还是紫菀管家,见到后便重新立了几项规矩,让下面的小丫头们也能自己领月钱,虽还是会被克扣些,但至少大半还是能到自己手里。
如此几个月下来也能攒一些,若是碰到看病等急用钱的时候还可以预支两个月的月例,就因这些,才救了她娘的命,因此她对紫菀极为感激,只是她身份低微,觉着也没什么可以报答紫菀的,嚷出去反倒不好,便一直藏在心里。
后来史氏回京,见她生的伶俐,又孤家寡人,在府里没甚牵连,便选到了赵峰身边。也是史氏大意,只叫人看住了院门口,却忘了赵峰和他的丫头还在,不过她也没有想到,赵峰身边的丫头竟会去亲近紫菀。
绫儿倒了水,便乘人不备,悄悄儿去紫菀院中,把自己听到的那些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紫菀,紫菀这才知道史氏那句话的意思,也才知道陈家竟遣人来求过亲,可是怎的自己却丝毫没听到风声?
淡菊几个急得不行,急道:“太太的心也太狠了些,竟要把姑娘推入火坑,偏看样子老爷迟早要答应朱家的,姑娘,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紫菀一时也想不到什么法子,这个时代不比后世,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做主,根本没她说话的份儿,只得摇了摇头,抬头绫儿还在,便命人拿了五百钱给她,嘱咐道:“这些你拿去买果子吃,只记着今日的事断不可再告诉别人。”
绫儿也知道轻重,忙答应了,见紫菀已没什么吩咐,方悄悄地回到了上房。
淡菊绿云几人急得不行,都低了头苦思对策,只她们都是长于后院的小姑娘,一时半会哪里想得出什么好办法,直急得团团转,绿云抓了抓脑袋,忽道:“要不咱们去告诉老爷罢?”
淡菊三人闻言先是一喜,随即又忙摇头道:“不妥,朱家提亲的事府里的人都还不知道,咱们总不可能跑去跟老爷说让他不要同意罢?再说恐怕说了老爷也不会相信。”
紫菀闻言也点了点头,道:“这不行,咱们还是得另外想法子。”
正焦虑间,忽见黄鹂提了个盒子匆匆进来,回话道:“姑娘,这是陈姑娘打发人送来的两碟点心,说是用北疆那边的果子做的,给姑娘尝尝。”
紫菀闻言,心中不禁有些疑惑,按理陈珩刚回来,陈家应该也正忙乱着才对,怎的还有心思做点心?
想到此处,便问道:“来人可还带了什么话不曾?”
黄鹂闻言,低头思索了一会,方想起来道:“只说这点心是刚做的,要姑娘趁热吃,味儿才好,对了,陈姑娘还使人送了一本书过来,说这本书上有几处地方不明白,让您给解答一二。”
紫菀闻言,不禁心中一动,细看了眼桌上精致的五彩填漆食盒,摆手让众人下去了,方打开了食盒,拿起那本书,细细检查了半晌,翻到某页之时,忽然一顿,看着那页书怔怔出神。
淡菊几人也不知道紫菀在里面做什么,正为方才之事埋头苦思,忽见紫菀掀了帘子出来,对绿云道:“你挑两样果子,再把这本书送回去给陈姑娘,只说我看过了,批了注,让她细看看罢,记得要亲自送到陈姑娘手上。”
众人皆摸不着头脑,绿云虽有些疑惑,但见紫菀神色恢复如常,便猜她是想到了什么法子,忙点头道:“姑娘放心,我这就打发人送去。”说罢便匆匆去了。
紫菀看着绿云远去的背影,知道不出差错,自己的未来便定下了,心中忽有些茫然起来,一时也不知是喜是忧。
这厢,赵虎进宫赴宴,此番大胜乃是乾元帝登基以来的头等大喜事,自然龙心大悦,论功行赏,命人当场宣读了圣旨,赵虎被封为正三品虎威将军,赐良田千亩,白银千两,黄金百两,锦缎百匹,并各色珠宝古董等等。
1...4445464748...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