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




第240章 让世界乱起来,隆武朝来人
    送走张名振,张强继续关注金华府的军队整编工作。

    一个月时间,三个野战旅整编完成,这次是齐装满员,装备全部换装金改1型火绳枪,一个近卫旅也整编完成,齐装满员。

    本来张强是要编制一个近卫旅团队,可想想,编制实在太大了,不好指挥,因此分为近卫一旅,近卫二旅,近卫一旅直属编制,一万一千人,近卫二旅,一万人刚挂零,一旅守卫金华府府城,二旅守卫仙居县城,那里是整个工业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兵工厂,火炮厂,以及研究所,很多和兵工厂,火炮厂配属的企业都集中在那里。

    炼铁厂,炼钢厂,颗粒火药火药厂,一个小平原上还有蒙古人养马的养马牧场,很多战马都是从哪里出产的;还有一个精盐加工厂,海盐经过水路运输,到达仙居县,然后利用那里的充沛的水资源进行洗涤,蒸煮,过滤,最后形成金华特色的犹如后世一般白花花的精盐。

    很多小型蜂窝煤厂,都是在那里的外围百姓家里制造完成,然后进厂进行分配,还有一个蜂窝煤炉子打造的大厂。

    玉石加工厂,有名的青田玉石运到这里,进行精加工,然后篆刻出来,经过包装以后,配送到其他地方,青田玉石正在逐渐扬名。

    一个水库在建,建成水库以后,水库边上一个造船厂研究所正在建设,那里将制作一些改良的帆船配件,以后其他的造船厂上一些特殊的,精密的配件将在这里建造,以免技术外泄。

    考虑要保持技术优势,因此外卖的火绳枪低级版本的工厂将保留几个,然后用那些火绳枪同外面交易,换取大量的商业贸易利润。

    集中了如此多的重点企业,研究所,那里当然得重点保护,除了各个县城的大编制守备千户部队,每个重点工厂都有一个守备营,小一点的工厂有守备百户在守备。

    研究所就由近卫二旅的营级单位守备,近卫二旅完全接手仙居县的守备工作。

    这里驻扎的部队全都拉回金华府接受整编,不符合条件的全部丢到民兵部队里面,民兵部队不出现在仙居县,比较好的士兵送进守备部队里面,再好一点的士兵送到野战旅里面,最好的士兵送到近卫旅里面。

    马上进行其他的野战旅的整编,远远不断断金改1型火绳枪被生产出来,源源不断的部队被召回精锐士兵,然后在金华府进行新的训练,训练完毕,组成新的部队。

    目前按照计划,第二批野战4,5,6旅,近卫2旅正在整编工作,预计月底就可以完成了。

    到时候原先金华义军的核心金华府,台州府,处州府,将完全处在最精锐的部队的保护下,并且随时能出击打击敌人。

    除了正在外面战斗的米林和魏无忌部,以及维持宁波府,舟山群岛的水师部队,其他的部队都在抽调精锐回金华府,然后编成新的部队。

    由于新的部队没有整编完成,刚整编完成的部队野战1,2,3旅就得开赴前线,守卫台州府,处州府,以及前线衢州府和局势最为紧张的建宁府。

    因此除了近卫1旅,三个整编完成的野战旅前几天已经被派往各地,执行配合守备任务。

    隆武朝廷的危局越来越让人揪心,内斗官僚,犹如海鸥一般瑟瑟发抖的隆武南明官员一个个想着逃离刚刚稳定不到一年半的福建。

    更加危机的是广州府被断开,只能



第241章 让世界乱起来,朱大典的友好
    朱大典来见自己,说起朱大典,张强就想起他女儿朱盼盼,还有朱盼盼的婢女仙翠。

    婢女仙翠其实张强是很想念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想有个女人,别的穿越者都是后宫满满,美女纷纷不要脸的往身上扑。

    而自己不知道怎么的,没有美女缘,遇到个朱盼盼,一看就是个李冰冰级别的美女,却冷艳让人难以接近,而且和自己有着矛盾。

    她总是想着自己的父亲被张强控制,自己流落在外,孤苦伶仃,只有婢女陪着的艰苦可怜的日子,对张强可以说是恨透了。

    朱大典估计也有心结,但他不可能知道,因为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梦游一样,期间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想起来,只是后来女人和身边人讲述以后,他才知道,开头还很生气,但后来面对南明的局势,面对金华义军越战越强,现在终于成了气候,他也不得不换个思想考虑了。

    贪官之所以能上升到高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谈,还有他们有自知之明,什么时候都能适应变化,并且懂得妥协,要不然像一些愣头青的官员,估计走不到高位就气死,或者被害死了。

    朱大典屡次出任知府,巡抚,大学士,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而且历尽崇祯大明,弘光南明,鲁王鲁监国朝廷,隆武朝廷,并且还有永历朝廷屡次找他,难道他们不知道他贪吗难道他的名声并不好吗

    都知道,可他还打过仗,打过洋人,打过起义军,打过流寇,甚至同清军作战,虽然战果前期不多,后期是屡战屡败,但总有亮点,因此他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很能干的能员,所以那个朝廷都想要。

    其实张强也在考虑朱大典这个人,到底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情况很明确,以前自己是靠着控制他起家的,后来他在隆武朝廷里面也是和自己多有呼应,并且在隆武朝廷里面替自己处理一些隆武朝廷里面其他人的攻击和诽谤,甚至贪婪的想要夺取自己基业的南明官员。

    自己刚刚在金华府一府站稳脚跟,台州府还不太安定的时候,是需要他的支持的,哪怕是打下了处州府,如果隆武朝廷和自己起隔阂,来攻打自己,那么对于自己的发展来说是多有不利的,那时候金声还在自己这里替自己处理政务,还没有到隆武朝廷供职吏部尚书,隆武朝廷里面就一个朱大典。

    如果自己和隆武朝廷起摩擦,那么得到好处的是清军,自己和隆武朝廷,一个刚站稳脚跟,一个还没有站稳脚跟,对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没有朱大典的周旋,他将应付起来十分吃力。

    看看金声桓,那时候隆武还刚刚被郑芝龙和郑鸿逵,张国维等拥立为帝,在绍兴府建立朝廷,后来被迫远走福州登基,鲁监国鲁王和隆武唐王,两个连脚跟都没有站稳的人就互相攻歼。

    归于鲁监国鲁王部队金声桓,李有德部被隆武朝廷杀的大败,投靠了清军,削弱了鲁王的实力,同时结果是隆武自己也差点被李成栋,博洛贝勒,刘良佐等人杀死在汀州府。

    被自己远涉千里救走以后,在福州府重新崛起的隆武朝廷那时候要依靠自己。

    等自己将被俘的三四万明军降兵,以及汉军旗降兵交给隆武朝廷,隆



第242章 让世界乱起来,真正的收服
    一进来,朱大典就开始唠叨了,“总督大人,你把金华府治理的简直太好了,我从踏上处州府的土地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

    张强笑着不语,只是略微伸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因为朱大典是兵部尚书,这可是部级官员,比起他这个封疆大吏来还要高那么半级,但实际上张强和隆武朝廷的关系微妙,朱大典作为一个和张强友好的隆武朝官员是知道这点的,所以这半级的高低,实际上代表不了什么,朱大典现在是和他平级而交,说话就有点随便了。

    面对如此情况,张强也不会顾及他是朝廷来的人,就要尊重他,因此很是平静的指了指座位,两个人的座位是平摆着的,张强要给朱大典一些面子,两个人的关系有反复,有合作,也是十分的微妙。

    朱大典坐下来,伸手接过侍卫递来的热茶,一手拿着茶杯盖子,一手平端着茶杯,揭开盖子,用嘴吹几下,轻轻的小酌了一口,然后将茶杯放到手边的茶几上,头向后靠在椅背上,惬意的说道:“好茶,武夷茶吧,福建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就是这武夷茶还算可以。”

    武夷茶也是张强开发的金华义军的商品之一,原先这武夷茶就不凡,张强到来以后,就从包装和宣传上下功夫,在米林还是军需长得时候,就让他配合尤海波等人做好福建武夷茶的收购和包装,销售,宣传工作,愣是把一个大明普通的茶叶品种,做到了极品。

    如今东南一带,远至广东,安徽,江苏,江西,甚至是远销茶道文化发扬光大的日本,如今一两武夷茶,已经卖到了一百两银子以上,相当于是金华元一百二十元钱。

    这还是中上等品质的武夷茶,如果是上等品质的,根本不向外出售,只在金华义军核心地区,金华府,台州府,处州府三地销售,价格是五百金华元一两,至于极品根本不出售,现在外面已经炒到了一千金华元一两,还有钱没处买,只配给金华义军高级军官享用,至少是知府,提督等级的官员才能享用。

    这使得武夷茶极品更加珍贵,很多人走关系都要得到一两,无论是送人还是自己收藏,喝着。

    张强就是要造成这种效果,这样才能赚大钱。

    即便是低等的武夷茶,也只能使用金华元购买和兑换,如果是使用金银,对不起,不卖。

    武夷茶总控制在总督府军需处,有专门的机构在操控,还有专门的稽查队伍在稽查这个事情,配合金华元稽查部门打击那些走私和私自用银子或者金子,粮食等东西兑换金华元,售卖武夷茶中等以上品质的茶叶给外人的。

    这么做使得武夷茶价值保持在高位,金华元在整个东南地区成为一种必备货币,很多官员都有储蓄。

    但也有一个缺点,金华义军的金银的储存率太高了,等到张强查对的时候,发现金华义军领地的银子已经拥有高达八千万两的储备,金子达到了两千万两。

    这就给金华元造成一个困惑,金华元是以银子和金子为储备金发行的,可金华义军领地人口太少,商业市场太小,还消化不了那么多金华元,然而有了这么多金银,就得发行相对应的金华元,消耗不了,就会造成货币多,物价顺势涨高,金华义军领地的生活成本,经商成本都会高起来,这对于金华义军的发展是不利的。

    为此张强专门指示金融衙门少发行三成的金华元,控制物价和货币,使得金华义军领地的货币达到一个逐渐发展的态势,而不是一下提升那么多,扰乱生活。

    同时为了消耗那么多金银和金华元,张强加强了和郑家的商业贸易,同时加强了和隆武,鲁王朝廷的贸易,让他们拥有金华元,直接购买物资,同时出兵收复了宁波府,绍兴府,还浙江一个完整的江山。

    目前杭州府也算是金华元的一个推行地区,厦门,金



第243章 让世界乱起来,对朱大典的安排
    作者有话说:“求个订阅吧,很久以来都没有求过,那些收藏到书友,把你们的推荐票和收藏转化为订阅吧,给月票的同学把月票转化为打赏可好作者需要吃饭,如今失业在家,需要你们的帮助才能活下来,或者到再次找到活干。谢谢了。”

    重新坐下来,张强十分的高兴,系统让他收服十个历史名人,他现在已经收服了一个,已经把任务完成十分之一了,十分之一了,开了个好头,这才一个月多点,有了朱大典,其他人就会仿效,他收服工作就会提速。

    奖励是什么来着一座近代化工厂,制造香皂的。

    这有点坑爹,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有了香皂,那么就差不多有了,碱也会有的,海盐是氯化钠,那么化工产品的雏形出现了,只要再攀科技树,就会有不少近代工业出现。

    近代工业出现了,那就可以远远的甩开欧洲,西方世界,以后,中华将称霸世界,只要后人不打断骨头,卑躬屈膝,那么等灭了满清之后,世界就剩下一个加速发展的大金华帝国。

    不过一个金华好像不好听,怎么听起来有点地域性质,张强要的是大明,不是区区一座金华县城,一座可以做府城的县城,那么叫什么好呢

    俗气一点,就叫华夏军吧。

    华夏帝国,多么唯物霸气啊,张强觉得得把华夏人培养成一个霸道的,战斗的,有血性的民族,不能是一个夹杂着胡人鲜血,夹杂着南方人的软弱气质,商人的妥协性质的民族,而应该是我大苏维埃的那种我要惩罚世界的霸气民族。

    当然少不了到处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的我大美利坚帝国,张强需要的就是那种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最强大的国家,天下霸主的气势的国家。

    说实在的,要做到那种兼有的强大,中国人不行,太弱太柔了,儒家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都被人扭曲了,传统文化应该是一种霸气的,沉稳的,一切尽在掌握中的帝国。

    而不是几百年都要忍辱负重,缓慢崛起的,打击侵略者,用极为弱势的抗,抵抗,一看就没有什么霸者的气势,也没有中华儒家文化那种一切尽在掌握中,随便出手就能让敌人灰飞烟灭的气势。

    “咳咳”巴格雅鲁接手侍卫队长,接手朱大有的管家职责以后,也把习惯陷入沉思的张强唤醒的职责给接了过去,所以你看到他不时地咳嗽两声。

    “呵呵”张强对着朱大典傻笑一下,然后道:“朱大人,你想做什么工作”

    朱大典十分拘束的站起来,现在和刚才不同了,刚才他是兵部尚书,隆武朝廷的部级高官,和张强相比还高半级,但现在他是张强的臣子,当然得小心谨慎了。

    张强手心向下,压了压,让他坐回去讲话,他的金华义军不提倡站着回话。

    “臣,一切听从陛下的吩咐,陛下让臣往东,臣绝不往西,臣是陛下的忠实奴才。”朱大典作为一个贪官,却又有着民族节气的历史名人,这点上倒是不会坚持,凡是有本事的人,都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他讲话的语气前后不同,和张强后世看过的清宫剧里面的太监或者卑躬屈膝的奴才有的一比。

    “你不需要如此,我需要的是一个忠心的人,但也需要一个能独当一面,辨别是非的能臣,以后不要再我面前提奴才这两个字,就君臣称呼吧。”张强道。

    “是,陛下。”朱大典附和着说道。

    “也不用叫陛下,毕竟我还不是什么王,什么侯什么的,叫我总督大人就行了。”张强又纠正道。

    “是,总督大人,”改了称呼以后,朱大典又说道:“其实这次朝廷过来是想要封总督大人爵位的,”。

    “哦,”张强笑着摇头。

    这和蒋空格在危机的时候总是想给那些身处战地的军阀将领们空降一些提拔的任命,不是这个少将,就是那个将军,一个土匪窝居然给个营长,给个少校什么的,区区二三十号人,有时候还能给个少将师长什么的嘉奖和提拔,能逼得隆武这时候来封张强一个爵位,说明隆武朝廷现在已经慌乱了,形势有些危机,隆武抗不住了



第244章 让世界乱起来,新的军队调整
    搞定了朱大典,成功的把隆武朝廷的实力削弱之后,张强继续悠哉游哉的整编他的金华义军,等整编完成,就能对满清鞑子发起新一轮的攻击了。

    又是一个月时间,4,5,6野战旅整编完成,近卫一旅整编完成。

    目前野战旅1,2,3旅都在最前线,这个过程中只有未完成的近卫一旅一边整编,一边保卫金华府,幸亏这个期间,清军自顾不暇。

    金陵的清军在和鲁监国的张煌言,路振飞率领的军队激战镇江,后面鲁王朝廷在杭州府一边在张强的米林部队帮助下也在整编训练军队,一边在陆续从绍兴府和宁波府撤离他们的军队,同时顺便召集乡绅和豪强的家丁,佃农充实部队。

    而郑成功的水师在猛攻敌人的水师,敌人的水师在明军叛将,也是郑家军叛将黄梧,施琅的率领下同郑军水师激战,互有胜负。

    不得不说黄梧的老奸巨猾,也不得不说施琅这个大汉奸的水战才能过人,郑军的水师损失过半,一些小船和小型战舰损失惨重,同时还有一些中型战舰被施琅偷袭,损失不少,而清军的水师越打越少,甚至把水津的水师充实过来,抵抗郑家军的攻击。
1...6869707172...5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