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目前野战旅1,2,3旅都在最前线,这个过程中只有未完成的近卫一旅一边整编,一边保卫金华府,幸亏这个期间,清军自顾不暇。
金陵的清军在和鲁监国的张煌言,路振飞率领的军队激战镇江,后面鲁王朝廷在杭州府一边在张强的米林部队帮助下也在整编训练军队,一边在陆续从绍兴府和宁波府撤离他们的军队,同时顺便召集乡绅和豪强的家丁,佃农充实部队。
而郑成功的水师在猛攻敌人的水师,敌人的水师在明军叛将,也是郑家军叛将黄梧,施琅的率领下同郑军水师激战,互有胜负。
不得不说黄梧的老奸巨猾,也不得不说施琅这个大汉奸的水战才能过人,郑军的水师损失过半,一些小船和小型战舰损失惨重,同时还有一些中型战舰被施琅偷袭,损失不少,而清军的水师越打越少,甚至把水津的水师充实过来,抵抗郑家军的攻击。
郑家军在路上的部队一边登陆杭州府,一边开往镇江前线,有了他们的保护,才使得清军无法偷袭杭州府,也使得张强的米林部能安心训练鲁监国的部队,主要是张煌言的部队,因为只有张煌言来找张强了,路振飞等人鲁监国的将军们对张强的金华义军还是比较警惕的。
因为张强在绍兴府收编了他们五千士兵,还策反了他们一万士兵,这一万五千士兵还在金华府整编之中,而宁波府随着局势稳定下来,随着金华义军培训出来的秀才等官员的进驻,局势开始向金华义军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一些地主恶霸,民声不好的乡绅,甚至有在以前反复倒向清军和明军的乡绅豪强被抄家灭族,而这些人大都是和鲁监国势力有联系,而且比较有本事,有联系的人,他们不断的向鲁监国的朝廷官员诉说,告状,使得金华义军和鲁监国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
就差打起来了。
先前面对这样的事情,张强总是让杜歌忍耐,然后暂且放一放,后来随着局势的稳定,金华义军真正把握大局,杜歌就不再手软了,杀的哀声一片,驱逐的驱逐,流放到流放,流放到地方是赤嵌城宝中市。
赤嵌城要说起来就是一个后世的城堡类的小城,一个落后的小镇子而已,周围大部分都是未开发的地方,这些家伙被流放到哪里,赤嵌城周围,出城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光热病,疟疾,水土不服,就能让他们送命,他们还得在刚刚转正了的俘虏兵,民兵队伍的监视下修路,伐木,挖山,开荒,种地,简直就是金华义军的宁古塔。
宁古塔是清军流放犯人的地方,哪里沃野千里,森里密布,条件艰苦,去的人大部分困苦不堪,被艰苦的条件留下了性命,清朝的人一提那个地方大多谈虎变色。
经过一番整顿以后,哪里已经接近了金华义军初创时候的政治条件,土地被分了,大地主不是死了,就是逃了,乡绅绝迹,豪强占山为王,军队在村卫队,民兵部队的配合下清剿他们,守备部队迅速的建立起来,港口的码头和造船厂纷纷多了起来,商人开始不用交各种苛捐杂税就能在整个宁波府通行无阻。
当然由民兵和守备部队设立的路口检查站也多了起来,主要是防止奸细和不法商人走私和勾结不满的人反抗金华义军。
杜歌为绍兴府,台州府提督,祁三升为总兵,马惟兴为参将,对宁波府实行军管。
而台州府有古月笙这个知府管理,由水师提督张英代为行使杜歌在台州府的提督权利,管理路上和水师的军队。
轩辕龙飞仍然在温州府,经营者他的一亩三分地,成为一方守将,陈含辉为温州府知府,阮述调去台州县城坐镇,升为台州府总兵,阮武为温州府总兵。
目前温州府也成为金华义军核心领地之一了,进入了核心领地的圈子,这个地方商业比较繁荣,各种轻工业产品,竹篓,竹筐,竹甲,竹笋,刺绣,生丝,染织布匹,鞋子,衣帽,甚至是民兵身上暂时没有换的明军衣服都出自这个地方。
萧飞被调回来,镇守兴化府,那个县城一般大的地方。
唐殿风继续在赤嵌城也就是宝中市经营,配合他管理的是荷兰军管休伊斯兹瓦特,这个主动投降的荷兰人伤势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张强把萧飞调出来,让他帮助唐殿风管理赤嵌城,管理水军第五舰队。
他的护卫由已经在金华府两三年的早先投降的葡萄牙士兵和荷兰士兵充任,一个是监视他,一个是保护他。
而周粥被委以重任,去厦门,金门等岛上管理哪里的民生和军队,一个人大权独揽,同时兼做和郑鸿逵这个郑芝龙十八
第357章 汇报3
“朱哥的骑兵旅已经占领了岳州府,将战线推进到了湖广省境内,济尔哈朗部清军已经到达了宝庆府,铜仁府,在哪里遇到了李过的忠贞营,双方在两府之间不断的交战,莽古尔泰绕过这两府,坚决的朝着桂林府前进,路上和陈友正的反正军,堵胤锡部明军打了几场,两部明军不敌,撤退了。”
米淳开口却不是有关江西州的民政情况而是汇报了有关在江西的朱哥率领的骑兵旅的战斗情况,还有被调去广西州的两支清军亲王宗室的部队的情况。
张强敲着桌子,小声说道:“这个时候不是进攻的时候,不能跑的太快了,要是被敌人抓住机会,南北合击,他就成了一支孤军了,你跟他说过撤回来,防守九江的事情吗”
米淳摇摇头,十分无奈的说道:“刘良佐提督支持他的行动,我作为管理民政的文官,是无权过问武将们的行动的,毕竟咱们不是明军,不是文官领军,文官比武将高级,咱们是文官武将平等关系的政体。”
张强捏了捏眉头,他还真是有点怕朱哥这一支孤军被清军歼灭,而且湖广太复杂,何腾蛟部明军和堵胤锡部明军,忠贞营大顺部队,还有很多的反正军,起义军,犬牙交错,情况非常复杂,哪里关系不好处理,可刘良佐支持朱哥,张强也无话可说,毕竟哪里是刘良佐在负责。
张强要调整,还得和魏无忌协商,不知道魏无忌知道这件事情不知道,他做出了什么应对,现在金陵府的局势相当的紧张,魏无忌也走不开,张亮正在和洪承畴谈判交换俘虏的事情。
“你回去以后带一道命令回去,让刘良佐安分一点,别撺掇朱哥去攻击清军,现在咱们是安心发展的时候,让朱哥的骑兵旅退回到岳州府,守住岳州府就行了,没事的时候去清剿一下周边的水匪,盗贼什么的。”
张强抬头对米淳道。
“是,大都督,”米淳很恭敬的回答。
“民政方面做的怎么样了”问完这些,张强将话题转到民政方面,毕竟米淳是管理民政方面的州官。
“大都督,是这样的,由于连年战乱,江西州各处多的是贫瘠的土地和荒废的田地,穷山恶水,山里面豪强结寨自保,树林里面劫匪横行,臣大部分的精力都是指挥守备军和民兵军剿匪,收拢溃败的敌军残兵,目前来说只是恢复了一些地方上的官府运作,模式还是隆武南明的那种官府运作模式。”米淳十分不安的说道。
张强伸手虚按了一下,示意他不必惊慌,“和我想的一样,你能做到这个地步,并且把这个摆在第一位我很欣慰,攘外比先安内,把内里梳理通顺了,才能集中精力打击敌人,或者发展民生,做的不多。”
米淳一副轻松的样子,和刚才稍微有点拘束的样子判若两人。
“那么什么时候这种情况能缓解,并且开始发展经济,创造税收”张强问道。
米淳连忙翻了几下资料,咳嗽了一声,动了几下身体,回答:“大都督,虽然现在各地还有些混乱,时常有袭击官府,抢劫运输队,押运俘虏的官兵队伍的事情发生,但总的来说,局势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各个府衙勉强运作开来,各地的流逝的百姓开始回归家园,人口损失不大,反而有增长的迹象。”
“哦,”张强感兴趣了,坐直身体,望着他。
“是的,由于大乱之后,地方开始稳定,咱们剿匪的工作做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的百姓看到如此情况,都自发的回归家园,
第358章 汇报4
面对米淳的一脸疑惑,张强笑着道:“你照做就是了,相信很快百姓就会主动要求获得金华元,到时候一步步的推广开来,他们手里的金华元就会慢慢多了起来,以后没有金华元,他们买不到东西,有了金华元才能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只有咱们有的特产,这样对于咱们的金华元的推广就会好很多。”
“是,大都督,大都督的决定就是上天的决定,一定有着一定的深意,臣不敢乱猜。”米淳恭敬的说道。
“哈哈,米淳,你什么时候这么恭敬了,你那种不服输的动力呢都跑哪里去了,我希望你虽然转变为文官了,但仍然要有武将的那种热血和冲劲,不要被文官的柔弱消耗了你身上的热血。”
“是,是,大都督,末将明白。”米淳笑道。
“大都督,虽然江西州这么乱,但江西州却不缺财富,打破的那些反对我们的寨子,地主的庄园,一座比一座有钱,金银珠宝,字画,古董,甚至有刀兵武器,火枪,火炮,件件都很值钱,每一个地主庄园起码能有二十万银两的物品或者银子等。”
“哦,江西州这么有钱”张强问道。
“是啊,比起穷山恶水,山多地处海边的福建州,江西州可说是藏富于民,物产丰富啊,臣之所以抓住剿匪这一件事情,大做特做,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利可图啊。到目前为止江西州已经抄出八百万银两,价值一千万的私盐,价值五百万的珠宝,字画,古董,价值两千万的其他的货物和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几百万担,足够目前四百五十万人口吃个一年还有余。”米淳快速的给张强汇报着。
张强顺口就说道:“粮食分两百万担给福建州尤海波哪里,哪里还需要支援广州府的驻军,还需要安定乡民,养活十几万的民兵队伍,负担不小。福建的乡民都在战乱中出海了,被郑成功弄到了宝岛去了,很多人都跑到了南洋等地求生了,田地产出太少了,大多是渔民或者土匪,以及海盗,需要从核心区域的地盘调拨粮食,而核心区域的粮食产量也有限,需要养活近一千五百万,甚至更多的新占领地区的几百万人口,负担重啊。”
米淳望着张强,十分诧异,张强尴尬的笑道:“有这么多东西,当然要平衡调配了,咱们是一个国度,华夏军,而不是过去的大明各地的藩属地方官府,咱们是一个整体,是不是”
米淳哭丧着脸,哀嚎道:“大都督啊,小人苦啊。这劳心劳力的,每天不敢多睡,刚做出点成绩来,本想让你表扬,嘉奖一下,没想到,结果是你这样对待小人,小人真是感觉到天旋地转,头顶雷声滚滚,六月下雪,九月暴雨啊。”
“好好,好了,本都督允许你再编练一个野战旅规模的部队,守备地方,归你指挥;你所查抄出来的银两,古董,字画,珠宝等上交以后,拨出五成的等值银两供你使用,其他的州府,本都督可是只允许他们截留三成在地方上,其余的都得交给中枢重新分配的,允许你保持现在这个状态,以私盐为货币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好不好”
米淳噘着嘴,用无辜的眼神,继续看着张强。
“你还有什么要求”张强无奈的问道。
“下官还需要烟草出售的权利,听说咱们的作坊制作出了更加精美的布匹,下官需要那种机器,为百姓谋福利。”
米淳可怜的望着张强,委屈的说道。
“好吧,都答应你,但你哪里的瓷器贸易必须让内阁派出官员专管,利润和中枢五五分成,好吗”
张强顺着米淳的意思说道。
米淳依然想要争取更多,张
第359章 满洲风起
“是的,我们不去和金华义军计较这些东西。
反正,我们损失的已经够多的了,这都三个多月了,根据我的观察,那些愿意为我们效力的金华义军的俘虏们级别不是太高,所掌握的技能不是太好,他们所知道的东西都已经教给了我们的军将。
现在看看,我们的军将的精气神,还有军队已经和金华义军非常的像了,如果不是服装号服不一样,我们可能和金华义军在别人看来就是同一支军队。”
洪承畴端着酒樽,对坐在桌子上喝酒的冯铨,以及大马金刀的坐在洪承畴对面的宽大的桃木太师椅上,一手握着一条烤的金黄娇嫩的羊腿,一手提溜一把南方人用来倒茶的短嘴茶壶,隐隐的能闻见一股汾酒的清香,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副野蛮人的做派的大清第一勇士鳌拜,镶黄旗护旗都统。
鳌拜是豪格亲信,豪格为皇太极长子,理应继承皇位,但由于多尔衮的强势,使得他只能成为亲王,而不能继承大统,成为皇帝,豪格对多尔衮多有怨言,但他军功卓越,曾经在阿济格账下效力,追击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之后又随着豪格打进了四川,一路勇猛不可挡,在同张献忠的会战中,击败张献忠部,使得大西瓦解,一路从北到南,连破六十三城,不愧为大清满洲第一勇士的称号。
听到洪承畴说的话,豪格一边嘴里咀嚼着羊肉,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洪大人,是华夏军,不是金华义军,我们要正确对待敌人,金华义军那时候的军威和战力不能同如今的华夏军同日而语,所以请你措辞的时候,准确一些,以免误导儿郎们,导致儿郎们骄横自大,对上了华夏军,因为轻敌,而被华夏军击杀,白白误了儿郎们性命啊。”
洪承畴脸色如肝,冯铨哑然无语,一干文武官员停下了吃饭喝酒的动作,默默看着他们。
有一些靠后的已经小声附耳交头,议论纷纷了。
“这文臣和武将不和,看来这次战役又要波折了!”
“人家是满人,咱们是汉人,看他那样子,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看看洪大人也对他没有办法,要不然早就断喝一声,让家丁们把说笑的人推出去斩首了。”
“你听说了没有,多尔衮摄政王病重,这豪格一系的武将们又欢天喜地了,虽然多尔衮有事情,他们也不会继承皇位,可他们就是看不得多尔衮专权,看来这满人和咱们汉人一样,也玩宫廷政治啊,互相勾心斗角。”
鳌拜说完,就不再说话,任由周围的议论从小声到大声,到群情激昂,各个为自己心中支持的一番辩护,甚至争吵。
洪承畴放下筷子,酒杯,站起来,“鳌拜将军,老臣身子有些乏了,想下去休息,就不陪鳌拜将军了,鳌拜将军清自便。”
说完也不等鳌拜回答,就起身走进了门庭,鳌拜只是随意挥挥手,也不管是不是被洪承畴看到。
冯铨也站起来,对鳌拜拱手,不发一言走了。
接下来,文官,尤其是汉臣们纷纷起身告别,宴会不欢而散。
剩下的都是一些满洲人和蒙古人武将,也有一些汉军旗武将,巴结鳌拜,院子里面欢声笑语,粗鄙不堪的粗话在为鳌拜接风洗尘的宴会上飞扬,声音远远传开,即便是已经入了后院的洪承畴和冯铨也隐隐能听到他们野蛮
第360章 鲁国天生残疾
冯铨好半晌才适应了洪承畴的突然转变,喃喃的说道:“以范大人的谋略,大能,恐怕鲁国现在已经被闹的鸡犬不宁,上下疑心四起,就如现在的大清国一样的局面,也许更加不堪。”
“那就好,华夏军前面有咱们三十多万新军,十来万绿营兵和汉军旗,加上几万鳌拜的大军,差不多五十万兵力压迫着,侧面他本来是要用鲁国拖住咱们的,可惜鲁国的张煌言不是那么听话,这个人对于大明是忠心的,但忠心不代表能力,有时候代表愚笨,不转变,不妥协,用在现在的情形来看,对于华夏军就是大大的威胁。”
冯铨这么一想,还真是,张煌言是对大明忠心,但他不如张名振一样懂得顺应时事,变通,现在华夏军是几支抗清的大明势力中的最强大的那一支,张煌言非要计较他坑害鲁监国明军的事情,非要让他张强奉谁为主,光复大明,要不然就不是好的臣子,决裂以后,把鲁王送到了郑成功的地盘上去,梦想依靠郑成功复国。
郑成功是谁,他冯铨还是看的准的,这就是一个受东林党影响的读过书的武人,有着东林党人的自私自利的小团体情节,加上他先前侍奉的是唐王朱聿健,虽说实际上他和唐王朱聿健还有着各种小龌龊,像他老子一样独自把握军队,并不是很听从朱聿健的调遣,可谁都知道郑成功是忠心于朱聿健的,是隆武南明的合作伙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