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稍有区别的是,以往工部造的都是为了军队所用,而这一次显然是要供农户灌溉所用了。

    事实上水车灌溉在本朝之前就已经使用,只不过受限于技术条件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推广。

    皇帝陛下绘制的手稿,显然对以往的水车结构做了不小的调整,高弘图十分期待水车实际造好后的使用效果。

    哦?那快引朕去看看。

    朱慈烺也是来了兴致,背负双手淡淡笑道。




第三百二十章 内厂急奏(第一更!)
    朱慈烺在高弘图的引领下参观了水车。

    总的来说,这个水车还是符合朱慈烺的设想的。只是在一些细节上还需要雕琢改善。

    朱慈烺又做了一些针对性的布置便摆驾回宫。

    只是刚一回寝宫还没闲下来,内厂提督太监韩赞周便来求见。

    朱慈烺便在暖阁召见了韩赞周。

    自从上次朱慈烺龙颜大怒,责斥韩赞周整饬内厂后,如今内厂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总体有赶超东厂锦衣卫的架势。

    而且在对外情报的搜集上,内厂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说罢,今日来求见朕是有何要事啊?

    朱慈烺呷了一口茶淡淡说道。

    回禀皇爷,是福建来的消息。

    韩赞周小心翼翼的答道。

    朱慈烺听到福建二字,心中便是一颤。

    因为郑芝龙的缘故,内厂军情司往福建派去了大量的密探。若是福建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将消息火速传回南京。

    什么消息?

    皇爷,据军情司线人所报,郑芝龙恐与东虏暗通款曲。

    虽然已经有预感,但当朱慈烺听到这句话时还是感到十分震惊。

    在原本历史上郑芝龙降清,那是在满清已经以泰山压顶之势直奔福建时作出的。而现在大明的形势一片大好,郑芝龙为什么还会和满清眉来眼去?

    朱慈烺知道这种大事内厂一定会再三核实之后才向他奏报。如果韩赞周只是捕风捉影,那真是不想要脑袋了。

    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与朕说清楚了,一字也不许漏掉。

    朱慈烺正襟危坐一脸严肃。

    奴婢遵命。

    韩赞周稍稍一顿后接道:在福建的军情司探子前不久发现福建当地的粮价发生了不小的上涨。原本粮价上涨也没什么,可这次一涨就收不住,竟然翻了一倍之多。福建虽然不是产粮大省,但今年又没什么大灾,市面上的粮食理应够用才是。这便引起了他们的怀疑。经过一番彻查,他们发现福建市面上的粮食都被郑芝龙收走了。

    朱慈烺心情顿时变得沉重了许多。

    好端端的郑芝龙买那么多粮食作甚?

    囤积粮食,必有所图。

    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其想造反,囤积粮食以备军队使用。

    说下去。

    再后来他们发现郑芝龙开始向两广购买粮食,甚至还有湖广的粮食运入闽地。

    韩赞周的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既给朱慈烺留下了思考的时间又不至于说的太慢。

    郑芝龙有如此大的异动实在是很可疑,这些探子使出浑身解数最终发现这些粮食都被运送到了码头装船,浮海北上。

    嘶!

    听到这里朱慈烺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运粮北上,郑芝龙想做什么已经太明显了。

    郑家有的是暴利的海贸项目,完全没有理由去贩卖粮食。

    粮食这种东西利润再大能有多少?郑芝龙做了一辈子的海贸,这点他能不知道?

    当然,仅凭这点还不足以证明郑芝龙已经私通满清。

    朱慈烺还想听听韩赞周接下来怎么说。

    皇爷,据登莱巡抚奏报,郑家水师确实绕过了登州,继续往北而去。看方向,是往天津卫啊。

    韩赞周的这句话无疑消除了朱慈烺对郑芝龙的最后一丝幻想。

    现如今整个北直隶可是在满清手中的。

    郑芝龙派水师北上便已经坐实了暗通满清的罪名。

    若是去日本的话他完全没有必要绕这么一大圈,这不等于是舍近求远了吗?

    朱慈烺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

    他待郑芝龙不薄,想不到郑芝龙还是负了他。

    联想到原本历史中郑芝龙出卖隆武帝的行为,已经可以彻底断定他是一个卑鄙小人。

    韩赞周见朱慈烺面色阴沉便将头低垂下去不敢说话。

    过了良久朱慈烺才叹声道:这件事要严格控制范围,除了朕不许向任何人提及。

    奴婢遵旨。

    韩赞周连忙应声道。

    你退下吧。朕想一个人静静。

    朱慈烺的声音里有些疲惫。

    奴婢告退。

    韩赞周小心翼翼的起身退出殿去。

    朱慈烺索性闭上双眼思忖起了对策。

    郑芝龙敢和满清暗通款曲,便是笃定朝廷不敢拿他怎么样。

    毕竟现在郑家水师的实力远强于朝廷水师。

    如果朝廷真把郑芝龙逼急了,他完全可以把金银细软搬上船,举族降清。

    但郑芝龙又没有明目张胆的造反,这说明他对满清也是谨慎看好的。

    他不确信满清一定能够夺得天下,故而选择了脚踏两只船,这样不管将来谁一统天下郑芝龙都会坐享荣华富贵。

    可惜他遇到了朱慈烺。

    朱慈烺不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绝不能接受这种骑墙的行为。

    郑芝龙的这种行为和直接发动叛乱没有太大的区别,本质上都是对皇权的践踏。

    只是如何应对确实是个难题。

    直接发兵去打肯定不行,郑芝龙完全有能力率领水师北上投清。

    最好的办法便是编出一张大网,把郑芝龙罩在其中。然后慢慢收紧,这样等到郑芝龙发觉想要挣脱也已经来不及了。

    只是织网的手法一定要细腻,若是被郑芝龙察觉就不美了。

    这件事朱慈烺不打算让太多的人知晓,但也必须得有一个商议的人。思量再三,朱慈烺决定召见路振飞。

    作为兵部尚书在这件事上路振飞责无旁贷。

    却说正在兵部衙门办公的路振飞奉旨匆匆入宫。

    其来到乾清宫暖阁行礼之后,朱慈烺便给他赐座。

    朕急召本兵来实是有一件要事。

    朱慈烺开门见山的说道:郑芝龙与东虏暗通款曲,已生反心。

    路振飞却是骇了一跳。

    陛下,这这消息可属实?

    内厂军情司和登莱巡抚都确认了,应该不会有假。

    朱慈烺苦笑一声道:想不到朕如此优待于他,却是养了一条白眼狼。本兵说说吧,为今之计,朕该如何是好?

    路振飞沉默了片刻后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先发一道圣旨命郑芝龙入京述职,探一探他的底。他来与不来对朝廷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百二十一章 明军入滇(第二更!)
    路振飞的建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理论上来讲,武官每隔几年都会入京述职,这是是他们最基本的义务。

    只不过到了崇祯朝中后期,武将逐渐藩镇化。像后期的祖大寿左良玉完全就无视朝廷的调令,可谓是听封不听调。

    对此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选择听之任之。

    如今虽然没了左良玉,可郑芝龙依然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军阀。

    福建俨然成为了郑芝龙的自留地,朝廷要想对福建施加影响是很难的。

    但朝廷毕竟占据了大义。

    如果朱慈降下一道圣旨命郑芝龙入京述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郑芝龙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他奉旨入京,朝廷完全可以借机软禁控制他,再一步步拆解郑家在福建的势力。

    如果他不来,那么就证明郑芝龙真的心中有鬼,心虚不已。

    当然,如果是后者郑芝龙也不会立即叛明,最多就是后期祖大寿的模式,完全把福建经营成一个第三方之地。

    朱慈思忖再三后还是觉得降下圣旨试探一番郑芝龙很有必要。

    他沉声道:朕会降下圣旨命郑芝龙入京述职,朕倒想看看这个郑芝龙究竟会如何抉择。

    在经过一番权衡后,秦良玉最终下令横渡金沙江。

    由于没有足够的船只供大军渡江,秦良玉下令士兵们搭建浮桥。

    他们打造简易的竹筏首尾相连,形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

    三万大军渡江不是动动嘴皮就行的。

    秦良玉将大军分为三部分,前锋营先行渡江,等到了对岸后站稳脚跟,再让中军渡江。

    与此同时,殿后的军队一直处于警戒的状态,防止突然杀出敌军对大军造成重创。

    半渡而击一直是项狠辣的战术,进攻的一方往往能够占到很多便宜。

    故而从一开始秦良玉便把警戒工作放到了第一位。幸运的是,明军在整个渡江过程中并没有遭到什么袭击。

    来到了金沙江对岸,明军便进入了云南境内。

    按照大明的行政划分,此处是为寻甸府。

    作为云南府的北大门,寻甸府的地理位置还是很重要的。

    沙定洲在夺取昆明后,在昆明周围布下重兵,其中寻甸府便驻扎着一只两万人的军队。

    这只军队由他的心腹将领木泰统领,整体盘踞在凤梧所附近。故而当秦良玉统率的明军进入寻甸府边境时并没有遭到大规模的抵抗。

    偶尔遇到的一些侦骑都被曾英解决掉了。

    秦良玉进驻寻甸府后并没有急于攻打凤梧所,而是命令大军就地扎营,赶造攻城器械。

    秦良玉十分清楚西南的要塞堡垒易守难攻,若靠堆人数强攻十分吃亏。要想拿下这些堡垒,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投石机火炮攻取。

    由于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这只明军是没有携带什么重炮的,唯一的十几门小炮对于堡垒的威胁也不算大,故而打造投石机便成了秦良玉唯一的选择。

    投石机的结构并不复杂,临时砍伐树木组建便是。

    至于石块更是可以就地选取,云南缺什么也不会缺石头。

    等到明军把所需的投石机全部赶制完毕,秦良玉才下令拔营向凤梧所挺进。

    云南多山地地形,崎岖的山路很容易让士兵们迷失。

    不过这只明军却没有遭遇到这种麻烦。

    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四川当地的土司兵,十分适应这种地形。

    倒是曾英统率的部分军队和神策军有些吃不消。

    不过他们不甘于落在这些土兵的身后,便是有困难也咬牙跟上了。

    在去往凤梧所的路上,明军路过了许多哨寨,便顺势将其拔除。

    从俘虏的口中他们得知寻甸府的部分兵力都被沙定洲临时抽调走了。

    秦良玉闻言大喜。

    若是如此,明军此番拿下凤梧所的可能性便又增加了几成。

    她勒令这些俘虏在前面带路,同时命全军上下保持警惕,谨防叛军的偷袭。

    可喜的是,一路上明军走的顺风顺水,预料中的偷袭并没有发生。

    直到明军推进到凤梧所前都没有遭遇到什么大规模的抵抗。

    凤梧所是一座建在半山腰上的石堡。

    要想攻取它只能采取正面仰攻,并没有太多太好的办法。

    秦良玉命令熟悉山地作战的土司兵作为先锋向凤梧所挺进,神策军和川东明军则在后策应。

    到了这个阶段,石堡里驻守的叛军当然明白了明军的意图。

    虽然他们不明白明军是怎么神出鬼没的来到凤梧所下的,但打就是了。

    他们将堡垒中的滚木石纷纷砸下。

    这些物事沿着石道滚落,对突上的四川土兵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

    一些伤亡不可避免的开始出现,秦良玉虽然心如刀绞却不得不忍着。

    山地作战不像平原可以迂回,往往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选择。

    敌军的堡垒大多建在地势险要的位置,肯定是易守难攻的。
1...160161162163164...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