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张可望此刻低垂着脑袋,紧张的心脏怦怦直跳。
清军统帅拔刀做什么?是要杀了他吗?
张可望心中生出一股悲凉来,感到深深的绝望。
便在他感到大限将至时,博洛挥刀砍掉了绑缚他双手的绳子。
啊!
原来清军统帅不是要杀他!
张可望感到一阵狂喜。
他拼命冲博洛磕头,学着满洲人的样子说道:奴才谢主子不杀之恩,谢主子爷仁慈。
他连磕数次仍然觉得有些不过瘾,竟爬到博洛面前亲吻起博洛的靴子。
张可望的这一举动弄的博洛都有些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还是洪承畴上前解围道:张将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贝勒爷知人善用,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啊,对,对!本贝勒最看中张将军这样的人才。你只要尽心尽力替大清做事,本贝勒不会亏待你的。
博洛立刻顺着话头说道。
张可望长出了一口气。
他这暂时算是安全了。
他急于讨好博洛,便咬了咬牙说道:奴才一时被献贼蒙蔽双眼,竟然认贼作父。多亏主子率兵赶至让奴才认清了献贼的真面目。这张姓奴才是万万不会再用了,还请主子爷赐姓。
闻听此言博洛直是眉头一皱。
这个张可望也忒不要脸了吧。张献忠已死,他理当恢复本姓,哪有再请人赐姓的道理。
何况给这样的人赐姓,博洛还觉得污了赐的姓氏呢。
张将军何不恢复本姓呢?本贝勒觉得这样最好。
第三百八十一章 权力的滋味
主子圣明!
张可望心中大喜,连声奉承到。
他本姓孙,被张献忠收为义子后才改姓张。
张献忠战死保宁后,张可望曾经想过恢复本姓,可是考虑到要保证法统继承,他还是保留了张姓。
现在他已然降清,自然再没有理由用别人的姓。
奴才早就想改回本姓了,从今日起奴才便姓孙。
博洛笑眯眯的看着孙可望,心道这厮的脸皮还真是比城墙还厚。
不过这样也好,大清军中确实需要几个这样厚脸皮的顶在前面。
如此甚好,本贝勒还等着孙将军为大清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呢。
孙可望心中一沉,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博洛接受他的投降果然是有所图谋,是想靠着他对四川的熟悉攻城拔寨啊。
投降的西军好歹也有几万人,战斗力那是相当可观的。
加之孙可望对这支西军的绝对领导力,博洛想把之变成一柄利刃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具体怎么用当然是博洛说了算,可孙可望已经能够预料到等待他的是一场场苦战。
奴才谢主子恩典。主子请放心,奴才一定为大清竭尽全力,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博洛满意的点了点头,上前拍了拍孙可望的肩膀道:好好干,大清不会亏待忠诚的勇士的。
倒是一旁的洪承畴和佟养和一直没有说话。
前者本来就是降将,在这种场合自然不太好说话。
后者则是觉得没有太多说的必要,反正该说的贝勒爷已经都说完了。
大西军举部投降,对博洛来说当然是一个好事情。
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支大西军整编为绿营,令其为之所用。
当然眼下是该进城好好休息一下。急行军这么多天,他已经许久没有享受过住在城里的感觉了。
博洛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的进了城,洪承畴和佟养和跟在后面。
再之后是硕詹等将。
清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入城,百姓们皆是有多远躲多远。
他们都听说清军习惯于屠城,虽然现在已经跑不了了,但躲远点还是可以的。
博洛却不是很在乎。
这种情形他见得多了。
南人嘛就是一群两脚羊,和四脚羊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现在他们表现出恐惧那是最好的,北地的那些城池中的贱民不都是如此吗?
他们越怕大清越好统治。
至于屠城嘛博洛暂时是不想。
这倒不是因为他怜悯这些百姓,而是孙可望在最关键的时刻投降,避免了大清勇士不必要的死亡。
虽然孙可望是被迫投降的,但保存了清军实力也是事实。
综合考虑了一番,博洛觉得没有屠城的必要。
博洛进驻成都之后当仁不让的住进了大西皇宫。
此处原先是蜀王府,张献忠打下成都后将其改为皇宫。现在清军入城后,又将其充为博洛的临时行辕。
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其走马灯似的换了几个主人,真是叫人唏嘘感慨。
博洛住进皇宫后便叫来宫女侍寝,一夜连御数女,感到十分得意。
他在京师的时候整日活在诸王的阴影之下何尝有过如此快意的时候。
现在好了,他统兵出征在军中就是绝对的权威。即便是洪承畴有什么战术构想也要首先和他沟通,请示后再做决断。
权力的滋味真是美妙啊。
博洛觉得有些迷醉,甚至都不想回京了。
以他的身份是不大可能继承大宝的。
如今的大清皇帝是顺治帝,即便将来多尔衮废了顺治帝自立称帝,博洛还是没有什么机会。
多尔衮虽然没有子嗣但有兄弟啊。
多铎阿济格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即便是轮也轮不到博洛。
既然如此博洛当然不急着回京师了。
他手中的权力来自于征西大将军的名号。说到底还是多尔衮赐予的。
如果他班师回朝,那么多尔衮理所当然会收回他的权柄。
到了那时博洛便又成了一个闲散的贝勒。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体验过权力的美妙之后博洛再也不愿意回到过去那种平平淡淡的日子了。
那么便得找个由头留下来。
他是征西大将军,只要战争没有结束他自然就不该回京。
那么便叫这战争一直打下去吧。
成都打下来了还可以去打建昌嘛。建昌打完了还有重庆呢。
即便是整个四川都平定了,不还是可以挥师东进攻取湖广吗?
洪承畴一开始就是想以四川为跳板拿下湖广的,博洛这么做也没有什么问题。
等到这些仗全部打完,怎么也得一年半载。
届时博洛的个人威望也将攀升至,那时就是多尔衮也得好好思量一番,不会轻易的夺了博洛的权柄。
当然目前这一切都是博洛的设想,能否成行还得走着看。
现在最关键的是稳定成都周边,为下一步的行动打好基础
张定国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带领军队来到成都城外。
只是他发现成都城头上插着的已经不再是大西军的军旗,而是清军的旗帜。
张定国顿时颓然了。
他还是来晚了吗?
义兄没有撑住?
此刻张定国已经脑补了不久前发生的情形,清军大举攻城,义兄不敌后自杀。
义父义兄都死在了鞑子手上,这个可以算是血海深仇了。
张定国攥紧拳头发誓要给义父义兄还有死去的将士们报仇。
攻城!
张定国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怒吼。
次仇不报他就不算是男人!
大西军摆开阵势准备攻城,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也引起了博洛的注意。
他带着孙可望洪承畴佟养和等人亲自登上城头视察,发现来人是张定国后不怒反笑。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他曾经在魏城劝降过张定国,虽然失败了但那时可没有孙可望。
现在孙可望就在身边,由他充当说客张定国投降的可能性便会增长不少。
孙将军,本贝勒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一定要劝降张定国!
奴才遵命!
孙可望十分无奈的应道。
这个活可不好接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见,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
孙可望出现在了成都城头上。
他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定国,不要打了。为兄没有死!大清是天命所归,你还是尽早投降吧!
战场之上十分嘈杂,张定国根本听不到孙可望的呼喊。
孙可望见状直是急得满头大汗。
贝勒爷可是把招降张定国的任务交给了他,如果他不能把事情办妥,在博洛心目中的形象肯定会大打折扣。
这可是他降清之后办的第一件要紧事,一定不能办砸!
孙可望咬了咬牙,命令一百名士兵齐声高喊方才他说过的话。
这些都是他的亲兵,自然遵命执行。
上百人齐声高呼声音自然很大,张定国也听到了。
只是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清军的阴谋。
义兄肯定会死战到底怎么可能投降?
鞑子想要扰乱军心,当真是可恶至极。
张定国怒吼道:继续进攻!
大西军士兵如潮水般压了上去,孙可望见状直是要气晕了。
这个张定国怎么就那么死心眼呢?
难道要让他亲自出城才肯相信?
当然孙可望很清楚如今这个局势,博洛是不可能同意他打开城门的。
毕竟他刚刚降清,还没有经过什么考验。
而他和张定国又是义兄弟的关系,可谓是同气连枝。
万一他只是在演戏骗开城门,然后和张定国里应外合再次夺回成都,清军可是连哭都没地方哭去。
站在清军的角度有此顾虑是理所当然的。
可问题是孙可望连一丝一毫这样的想法都没有啊。
自打他见识了清军强大的战斗力后,内心深处便是自卑的。
即便骗开城门,放张定国大军进城又能如何?巷战就能打得过清军了吗?
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此刻孙可望只想紧紧抱住清军的粗腿,挣得一番功业好荫蔽子孙。
至于旁的事情他根本不想去考虑。
来人,把我缒下城去!
无奈之下孙可望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惊讶的决定。
就连他的亲兵都感到难以置信。
将军,这是为何啊?
别问,照做就是了。
孙可望此刻心烦意乱,自然没有什么心情解释。
他思前想后觉得只有这种方式既不会让清军起疑,又能让张定国相信他还活着。
毕竟只是他一个人缒下城去不会影响大局,如果孙可望要跑,就将失去所有地位不得不仰张定国的鼻息,与其如此还不如留在清军阵中喝汤。
亲兵们没有办法只得准备好了一个很大的竹篓子,用绳子系好绑在城头上。
将军,都准备好了。
孙可望二话不说走到竹篓子跟前跨步迈了进去。
竹篓子的空间很小,孙可望近乎是蜷缩着身子,十分难受。
都愣着干什么,快把我缒下去!
孙可望狠狠瞪了亲兵一眼。
亲兵们不敢拖延,只得遵命照做,缓缓将竹篓子缒下城去。
不远处的博洛见状哈哈笑道:有意思,这个孙可望真是有意思。洪先生以为他此举能够招降张定国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