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妖娆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子江山
“哇哦!”听到此处,下面的人群中自然是发出了一阵惊叹之声。
“至于辛氏一门,其本无涉刑律,既此事已毕,自当放还回家。”
这个年代又不讲什么人权之类的,被官府抓去利用一下也是正常的,只要没有受到虐待,完事之后又被释放,那也没人会站出来指责官府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
于是有宋翊这样一解释,此前大家所怀疑的,市面上流传的的谣言所说的,锦衣卫和应天府胡乱抓人的事自然也就顺利揭过。否则这锅真要盖下来,多半会落到应天府头上,故而徐钦也很放心将收尾的工作完全交给宋翊。
至此,流言不攻自破,徐大少非但直接洗清了身上的污名,反倒是在整个应天百姓口中成了巧破奇案、公正无私的大青天!
至于那三个人犯,本就是必死的死囚,砍了也就砍了。而且有之前跌宕起伏的故事,他们杀头的场面,甚至根本登不上街头巷尾的谈资,如果这样算下来,他们三个也算是倒了大霉。
三个刀斧手齐刷刷地一刀,这件洪武二十七年甲戌
第八十四章 甲戌会试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提名。
对于封建时代的中下层人士来说,科举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而且几乎是唯一的鱼跃龙门的机会。这种公开取士的方式相对来说也是一种公平的竞争,完全是凭才智学识取胜,在事实上达成了沟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作用,达到了社会人才流动的目的,也是造就唐宋明清相对较长的统治时间的最**宝。
然而正所谓物极必反,当一个事物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其本身的缺陷就会被放大到极致。隋唐科举制度不完善,当中人为的控制和影响会很大,所以才会有李林甫“野无遗贤”的闹剧。然而到了宋朝,随着配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人为影响科举的难度变大,却已经有了僵化思想的苗头。乃至到了明朝,开八股取士制度,反作弊和反人为影响走到极致,可造成思想僵化的恶果也愈发明显。
这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典型案例,倒不是说谁比谁傻,而是基于现实的无奈,包括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情况也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回到如今,大明已开国近半个甲子,加之又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义建国,普天之下人人都已认定大明帝国的正统地位,除极少数特例之外,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以科举出仕为第一选择。
现下刚开国不久还好,为了填补各地的官员空缺,朱元璋还时不时直接特批国子监学生外放为官。不过这条捷径也不是谁想走都能走,官员推荐、父辈余荫必然造成极大的不公平,好在这个年代国子监的教育质量还有保障,所以也早就了一批可用之才。
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科举才是真正的正途,这也使得大明的科举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各路英杰在这条堪称独木桥的道路上浴血拼杀。
看着甚至还有两鬓苍苍的“老人”,也不知是激动还是真的已经老到走路都打颤,蹒跚着进入考场,徐钦不由得再次衷心地感谢满天神佛,感谢苍天从一开始就将自己从这条疯狂的道路上给摘了出来。
否则即使穿越到这个六百年前的时代,自己空有一腔学识和抱负,恐怕也将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大概唯一的出路就是毛遂自荐,去给朱棣做狗头军师
想到这里,徐大少很无良地暗笑了一声。
“学生定海张信,拜见徐佥事!”直到张状元的这一声突兀的招呼,才将徐钦从这种莫名的感慨中拉回了现实。
“原来是张举子!多日未见,气色好了许多呀!”
“都是托佥事大人的福,点醒了学生。”
“呵呵,不过是举手之劳,张举子才学非凡,若是因为些许小事而耽误了报效朝廷的大事,那才是不值当。本官能帮你的也就仅此而已,在此谨祝张举子金榜题名、一举夺魁!”
“承佥事大人吉言!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负佥事大人谦让之恩!”
说完,张信犹如磕了两斤违禁品似的,精神头一下就上来了,豪情万丈地说了一这一句,也不等徐钦再说什么,转身就昂首阔步进了考场。
徐钦微微一愣神,等他都快要进考场大门了,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这是以为之前那首诗真是自己即兴所作,更误会了自己才学盖世了!
阿弥陀佛,无量天尊,我徐钦发誓这真不是故意的。这事儿看来也没法解释了,徐钦只得心虚地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
明代自朱元璋起,便制定了明确的科举制度,直至之后满清入关之后也继续沿用,其内容、制度变化不大,有的都只是一些小细节上调整。
会试,乃是明清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三轮,一般在乡试的次年春天由礼部主持在京师统一举行,故也称“春闱”、“礼闱”。
通常情况下,明代会试取三百人左右为贡士,这批人再参加此后紧接着举行的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笔试,再亲自金殿策论,排定最后的名次,取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不定数,称之为:进士;三甲不定数,称之为:同进士出身。
因此,实际上只要在会试当中“及第”那实际上也就是至少博得了一个进士出身,大多数情况也就能被委以官身,从此彻底摆脱白身。
当然了,由于这个年代的识字率的问题,大多数举人还是能在县里做些县丞主簿之类的微末小官,可却多了一层坚实的透明天花板,绝大多数很难升至较高级别的正职掌印。
自明代立国开始,会试定为三场,每场持续三天。第一场是最核心的经义,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八股文;第二场、第三场较为庞杂,大致都是各类朝廷公文为范本的策论以及经史策文等相对实用的内容。
从政策制定上来看,这种结构设计本是没有问题的。可坏就坏在,阅卷的时候,第一场的八股文以浮华繁盛彰显了个性和才华,往往成为最核心的内容。至于后面的内容,多少有些照本宣科的意思,只要在方向上不出
第八十五章 未来的大门
会试之后几天的等待,应该是整个科举过程中气氛最紧张的时刻。因为几天之后的那张薄薄的金榜,就决定了这三年一届真正鱼跃龙门成功者的名单。虽说落榜举人中也不乏再接再厉者,可一般来说,那都是属于少年天才的任性试错体验特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在科举中也是同样适用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连带着此时的京城老百姓和大多数朝廷官员们,也都屏气凝神,等着那一张金榜。
不过很显然,这当中也有些人是特例,比如说跟科举完完全全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巨蛟帮创始人、现任执行帮主,樊云樊大侠。在比如说,已经算得上帝国首席新生代偶像、天才中的天才、文韬武略俱佳、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就是四体稍显懒惰的中山王府小公爷,徐钦徐大少。
要问应天城最繁华的地方是哪里,可能一千个人心里至少也有七八处不同的答案,不过若要问熟悉应天的人,哪里是最可怕的消金窟,这个答案恐怕就会很统一了。
世人都说,女人会花钱,尤其是漂亮女人,最尤其是既漂亮又会撒娇的女人,那有着既漂亮又会撒娇的女人卯足了劲,本着让男人破产的根本目的来行事的地方,自然就是世间最可怕的消金窟了。
第二次踏进恨别馆……的画舫,嗯,应该是第二次,徐大少不由得再度感叹人性的浮华和封建贵族阶级的腐朽。
尤其是在看到关雎和一大票素质相差无几的美女的时候,徐钦不由得带着一分莫名,以及九分看冤大头的眼神看向印象中似乎曾经还有些正气凌然的樊大侠。
纵使樊云武功盖世、智计无双,也只是察觉到他在看自己,却无法明白其眼神中的真正含义,因此有些迷茫地回望了一眼。
“小女子听樊大侠说是要宴请小公爷,特来抚琴助兴,技艺粗陋,若有不周之处,还望小公爷海涵。”兴许是注意到了徐钦眼神中那抹莫名的神采,继而又误会了什么,关花魁倒是显得有些兴奋,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失礼。
“关姑年哪里话只是劳樊先生破费了,小子惭愧惭愧!”
“呃…请!”
这下樊云大概明白刚刚他眼神中的意思了,不过现在可以说是他有求于徐钦,自然得咽下这口恶气,默默在心里骂娘。
二人落座自有美人环绕,美味尽享,美酒斟满。樊云是不是老当益壮徐钦不知道,不过徐大少见多识广,虽是区区一介纯情小男生,但也还驾驭得下来。
最重要的是,当昨天收到樊云的请帖的时候,徐钦就明白,樊云算是明白过来了。
之前想办法,甚至是冒险将樊云这条大鱼给钓起来,自然不是简简单单地请他出马来帮着破案而已,其实这个原因在徐钦心里只能是排次要地位。而他真正的最想从樊云他们这里得到的,其实是一个试验品。
一份标准的二十一世纪股份制企业改制计划书,早就被徐钦送到了樊云手上。而且这还是一份经过了根据这个时代特性的适应性修改,却又故意留下了一些留白和大致说明的计划书。
徐钦来到这个时代,自然是要规划改革的,对此他也是经过了极为细致的思量。
而改革的重点一般来说就是三个点,思想为核心,科技和经济为双腿,只要这三个点搞好了,那未来才能可持续地自动发展下去。毕竟单纯提供一些“先进技术”,在这个年代,要构建绝对的技术壁垒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最多几十年,就会被欧洲和中西亚,乃至日本学去,如果不能进一步发展,迟早还是会被反超。
至于思想的变革,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变革点。然而却也是难度最高,最不可急于求成的领域。首先,徐钦现在虽有点儿薄名,但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他依然不过是一个比较聪明、幸运的纨绔子弟而已,他拿一套思想理论出去,根本不会有任何市场。其次是他确实不太擅长这些近似于忽悠的东西,他可能自己能明白一些东西,但要将之形成一种能让绝大多数人为之改变信仰的理论体系,就有些超出能力范围了。
不过也没关系,其实思想的变化,和社会现实、力量分配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说白了非常简单,当资产阶级的力量崛起之后,资本家的社会话语权加重,社会的声音自然会偏向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思想也就诞生了。而随着无产阶级,或者说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也不可能再无视他们的声音,相关的思想也必然萌发。
而这些又是随着社会科技进步等变化出现的,科技的进步促使机械、工厂的产出超过土地,于是资产阶级的力量才超越了原本土地的所有者:封建主。而科技的继续进步,促使工人阶级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拥有了足以对抗资本家的力量。
回到十四世纪或者说十五世纪这个时代,技术的进步是首要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技术的沉淀已经非常充足,很多东西都只需要临门一脚而已。先捅破这层窗户纸,具备了物质条件,后面很多事就好办了。
而比较麻烦的是思想变革,毕竟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已经一千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加之又得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支
第八十六章 人心人性
可当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徐钦依然在天南海北地狂侃。纯粹就是闲聊,虽然徐大少的见多识广和健谈让他微微有些惊诧,可很明显这不是樊大侠所需要的,更不是樊大侠今天想谈的。
“徐小公爷,实不相瞒,老夫今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望小公爷不吝赐教。”
既然都是最后了,那肯定是正儿八经的肉戏了。于是此前还一副吊儿郎当模样的徐钦也稍稍打起了精神。
“哦樊先生客气了,能和樊先生探讨,小子已是三生有幸,岂敢妄称解惑。先生请讲,小子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眼看樊云一张老脸面皮微微有些不正常的红润光泽,徐钦虽表面上镇定自若,可心里也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而樊云虽然又被他在言语上不动声色地占了便宜,却也无从发作,一边将养气功夫提升到极限,一边在心里不断的提醒自己:大事为重!大事为重!你是天下有头有脸的英雄人物,可千万别跟小孩子一般见识!
“敢问徐小公爷!若是将帮派改为这个所谓的企业集团,往后若有争执,官府如何出面,如何协调如若再接下来,老夫隐退之后,有人真敢动手脚,官府又该如何处理”
“哦,这个啊!我想想,想想,有了!我们徐家是御赐的与国同休的世袭国公,官府还能怎么处理只要遵纪守法就行了吧!”
眼见樊云的养气功夫快要崩溃,额头偌大的青筋似蛟龙般蜿蜒舞爪,直欲冲天而起,徐大少也马上明白玩笑开的差不多,应该适可而止的道理。
“不过若要是巨蛟帮也想这样改制,那就得引入‘战略投资者’了。嗯,小子记得计划书上有提到的。”
有提到是有提到,但也仅仅是说了一句而已。况且这种新名词、新思想,就算是樊云也不可能单单就从一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话里就明白其所有内涵和意义。
见他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徐钦也就顺势将后续的计划大致和盘托出。
“这个‘战略投资者’简单来说呢,就是有极高的权威,也愿意出钱参股这门生意的人,最好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可以源远流长的家族。此一来,可以借用他们的权威,震慑宵小,使其根本不敢动歪心思;二来,也可以在未来慢慢推动朝廷,在律法上对这些利国利民的营生进行一定的保护;甚至,说不好听点儿,还可以借由他投进来的名望和钱财,帮助完成改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啊!”徐钦笑呵呵地将这番话说出来。
樊云最开始神色复杂,不过很快就品出了其中更多的意思。这事儿本身就是他提出来的,樊云既然被打动了,那就已经说明,樊云已经接受了引进徐家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方案,那以徐钦的智商,不可能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那又为何要多此一举
难道是打算拉上朱家!
樊云稍一思量,顿时心中一凛。
诚然,有朱家镇场子,这权威是够了,可朱元璋却是个顶天的饕餮,有沈万三风干在前,若是朱家入股,倒是不用担心别人,只是怕要不了多久就被朱家连皮带骨给吞了。
徐钦看他脸色阴晴不定,由于早就计算过其中的各种利弊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因此大致也猜到了他心中所虑。不由得暗自感叹,这人啊,还真是无信不立,贪图一时小利,坏了名声,要想弥补可就难了。
“这毕竟是涉及数千上万人的大事,而且又算是件新鲜事,樊先生有所顾虑也是正常的。不过小子有信心,若是引入两个以上的,都很强力的‘战略投资者’,才是真正达成长久平衡的最佳选择。同时,只要再把你们巨蛟帮大量帮众的利益同时绑定在一起,就会诞生一个无坚不摧的联盟。再说了,不是还有您樊先生在么以樊先生的声望,只要大家做事循规蹈矩、遵纪守法,还怕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算来,横竖都是没问题的,如果万一,那也不过是必死无疑和可能会换种死法当中二选一,花钱买个希望,又何虑之有呢”
说实话,有徐钦最后的这两个提点:引入制约机制,以及点出沈万三和巨蛟帮真正的不同,樊云已然彻底心动了。毕竟股份制改革的好处确实显而易见:更正规化的管理,更高的效率,更上得了台面的身份,那可真是让整个巨蛟帮都换一种活法。对于大半生都在打打杀杀,见惯生死,厌倦了流离的樊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可理智告诉他,要矜持!矜持!就算是同意朱、徐两家入股,但也绝不是在现在这种自己已经全面落入下风的环境中能谈的,否则还不知这两个饕餮巨兽,要一口吞下多少帮众们的血汗!为了万世长存的希望,给保护费可以,但至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给大家争取一两算一两!反正此事也不急于一时。
&nb
第八十七章 人尽皆知的秘密
关雎马上也察觉到他的脸色不对,很快便意识到自己拿捏过头了,于是也立刻接着往下说道。
“只是方才看小公爷所为,怕是不知道这位樊大侠到底是什么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