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开艘航母去抗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且听沧海
可是老黑山不知道这些,他怕这个俄国兵大呼小叫地报信,一个箭步冲了上来,匕首一挥,照着他的脖子就抹过去,那个俄国兵向后一闪,匕首便走空了,那个俄国兵紧接着就哇哇大叫起来,伸手摸身边的枪。
老黑山哪能让他拿枪,迈步上了炕,左手抽出斧子,一斧子下去,那个俄国兵便身首异处!
剩下的三个俄国兵醒了来,纷纷拿起身边的枪,老黑山身形转动,几下便把他们砍死,
老黑山坐在死人堆里,从一具尸体身上摸出了洋烟和火柴,点着之后,深深吸了一口,黑夜中那一点火光如鲜血一般扎眼。
“报了仇了!”老黑山默默地想道。





开艘航母去抗日 070 智取大工匠
;
清晨的风吹散了血腥气,王两倒从宿醉中醒来,出了屋子,很快就发现了坐在死人堆里,身边扔了一地烟头的老黑山。..
王两倒一见到这么多死人,腿都软了,鼻涕眼泪忍不住地往下淌,说道:“老黑山兄弟,你这是干什么?这些洋人和你有那么大的仇吗?”
老黑山咧嘴一笑,说:“这个俄官就是害死我老婆的人,那天他和一个中国女人来我们村找人做工,我老婆去了就没回来,他那句‘工钱我们好商量’,我一直都记着。”
这时,其他的伐木工人也陆陆续续出来了,大家见到死了这么多人,都惊慌不已,老黑山淡淡地一笑,说:“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一个人去顶罪也就是了。”
老黑山杀死十一名俄国人的事件发生在1894年12月5ri的凌晨,史称为“木料场事件”,当然,这段个人恩怨淹没在历史之中,极少有史学家提及。这件事给了沙俄驻兵东北的借口,在此后的一个月,沙俄士兵以“护路”为借口陆续向东北增兵。
很快,远在琉球的林远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从俄国驻兵护路这个消息里,他嗅到了战争的气息,他们新召集的陆军士兵还没有武器,这让他心急如焚。
他来到钢铁厂,见到煤炭已经从船上卸下来堆在事先建好的仓库里,炼焦设备也准备好了,高炉也搭建起来,这个高炉明显比现代那些动辄几十米高的高炉要小上几号,所以搭建得比较快,来到蒸汽动力车间,也差不多安装好了,几个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来到了平炉和转炉车间,只见刘金秋在这里,对着一排排盛钢桶发愣,盛钢桶是用来装钢水的,林远走上去问:“刘老师,您这是怎么了?”
刘金秋皱着眉说:“铸造出来的钢,形状太少,恐怕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林远想了想,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刘金秋说:“我觉得这又是英国人在给我们下绊子,他们给我们的钢模只有线材这一种,也就是说我们炼出来的钢只能是圆柱型的。”
林远说:“那可不行啊,我们炼出来的第一批钢铁一定要用在制造加工设备上,我们需要造机床,造冲压机,造炉外jg炼设备,我们必然需要各种各样的钢模。”
刘金秋摇头道:“先不提炉外jg炼了,我们太缺少传感器了,炉外jg炼,缺少完整的检测和控制设备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林远问道:“那我们可以自己建造钢模吗?”
刘金秋叹道:“可以使可以,不过我们没有人会做啊。就是在现代的炼钢厂里,好多钢模也是需要手工制作的,我们舰上的工程师可以把模具设计出来,可是真要动手做,就做不出来了,想把这个东西做好,得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林远问:“您也不会做吗?”
刘金秋笑道:“我是搞理论研究的,和手工制作东西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林远想到了程九珍,说:“程九爷不能做吗?”
刘金秋点头说:“他是可以做,不过他们程家那些人还是不够啊,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手。”
林远想了想,说:“我在国王的宫殿里面见过一个铁制的雕像,据说是有铁水一次浇筑成型的,不知道做这个东西的人,能不能制作模具。”
刘金秋说:“应该可以,不如你去找一找他,看看他能不能帮忙。”
林远下午回来的时候,发现炼焦场已经开始运行了,已经炼出了一部分焦炭,他正走着只见沈晚晴向他走来,冲他问:“怎么样,找到那个人了吗?”
林远叹了口气说:“找是找到了,不过人家都没看我一眼,就把我给撵回来了。”
沈晚晴捂着嘴笑了一会儿,说:“我们的大舰长可不是第一次吃闭门羹了。”
林远说:“还说呢,那个老头子现在天天打麻将。”
沈晚晴一听“麻将”,不禁眼睛一亮,说:“我说不定有法子帮你请他出山。”
林远问她,她便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两人穿街过巷,来到了一间幽静的小院门口,门里传来稀里哗啦的麻将声,林远在门口说:“我打听过了,这个老人叫陈波,祖上也是从中国来的,最擅长铸造铁器。”
沈晚晴咬着嘴唇想了一会儿,说:“嗯,不就是个打铁的吗!看我怎么对付他。”
说完,也不敲门,推门就进了院子,林远没想到她这样,没有法子,只好跟了上去,陈波不认识沈晚晴,却认出了林远,陈波笑道:“后生,你回去吧,你们现在打铁不是都用机器了吗?还要我这个老头子做什么?”
沈晚晴笑道:“我们不是来找你出山的,我们是来找你打麻将的。”
陈波对自己打麻将的水平相当自信,笑着说:“小姑娘,你会玩麻将吗?”
沈晚晴的回答让林远大跌眼镜,她笑着回答:“不会啊。”
桌上的四个人都笑了,沈晚晴毫不在乎,拿着一把椅子走到桌边,娇笑道:“我不会,您可以教我啊。”
陈波哈哈笑了起来,说:“看你这个女娃娃长得白白嫩嫩,一见你,我就想起我孙女了,好,我就教教你怎么玩。”
沈晚晴看了几把之后便笑道:“原来麻将这么简单,太没意思了。”
陈波无奈地一笑,沈晚晴又说:“要不这样吧,我们玩上几把,要是我赢了,你可就得出山帮我们做东西。”
陈波不屑地一笑,说:“你要是输了呢?”
沈晚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我一定不会输的。”
桌上几个人又是一片哄笑,这时一个人已经把位置让开,沈晚晴坐到桌边,让林远没想到的是,沈晚晴居然连着赢了五局!
沈晚晴摊开手,说道:“陈老前辈,您输了。”
陈波被惊得哑口无言,他问道:“你不是说你不会玩吗?”
沈晚晴笑道:“我是不会玩啊,可是我只要知道怎么算赢就能赢了。”
陈波摇头笑道:“好吧,认赌服输,我答应帮你们做模具,可是你得让我明白,你是怎么做到每一局都能赢的?”
沈晚晴笑道:“这个简单,我在玩的时候,知道你们每个人的牌!你说我能不赢吗?”
陈波忍不住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开艘航母去抗日 071 第一批步枪
;
沈晚晴笑道:“在码牌的时候,我就已经记下了每张牌是什么,然后再看着这些牌被你们抓在手里,这样一来,我能不赢吗?”
陈波惊叹道:“你能把那么多张牌都是什么给记住!”
沈晚晴笑而不语,陈波笑道:“好!后生可畏,能见识到如此高人也算我陈波没白活,把你想要做的东西的图样给我送来,我带着徒弟们没ri没夜地给你们做出来。”
出了大门,沈晚晴笑着问林远:“你看,我又帮了你一个大忙,你该怎么谢我。”
林远笑道:“你说呢?”
沈晚晴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林远回到驻地之后,刘金秋已经安排工程师把铸钢的各种模具的图纸画好了,这些图纸大都在个人计算机里就有储存,打印出来就行了,为了能让19世纪的大工匠看懂21世纪的图纸,林远特地安排了一个工程师留在陈波那里负责指导。
随后林远把刘金秋,苏争鸣等专家请到一起,林远开门见山地说:“各位教授,战争可能随时爆发,我们现在能生产出步枪吗?”
这时一个老人说话了,他叫罗超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罗超英说:“按照舰长的安排,我找了几个工程师设计了一种自动步枪,相信在座的几位已经看过了。”
苏争鸣笑道:“老罗,那个是你们自己的设计的吗?我怎么看着和ak47没什么区别,我来提几个材料上的问题,第一,枪管用什么制作?”
刘金秋说:“我们利用běijg舰上的光谱仪检测了一下运来的这批铁矿石,发现里面的含有一定量的铬,所以,我们可以冶炼出一批用于枪管的铬合金,这种合金能耐高温。”
林远见到刘金秋说这话的时候有些犹豫,于是问道:“刘老,冶炼这种合金有什么困难吗?”
刘金秋说:“我们缺少温度探测设备,不知道能不能从běijg舰上得到解决?”
林远说:“现在我们的核反应堆处在低功率运行阶段,应该不会出什么事情,我把那里的温度探测设备暂时先拿过来。”
刘金秋点点头说:“有了温度探测设备,在结合我们那个时代的相关冶炼理论,我们差不多可以制成耐热的合金,不过相关的国家标准是肯定达不到了,先就这样解燃眉之急吧。”
苏争鸣说:“还有,加工问题怎么解决?”
罗超英说:“在我们的枪械厂里,专门有车间来加工膛线,我们有专用的工业机器人,所以膛线加工起来是很快的,可是现在,我们只好用最简单的法子来做了,首先我们要在棒材,也就是圆柱形的钢棒上面钻出孔,这个嘛,还是好做的,我知道běijg舰上有一些机械加工设备,钻孔的问题不大。”
罗超英又说:“然后就是膛线了,我建议,为了加工快速,我们干脆造滑膛枪算了。”
林远说:“滑膛枪的准确度太差,能不能再想想办法。”
罗超英说:“膛线的加工嘛,说来也不是很难,我们让刀具做水平运动,让枪管做绕刀具轴线的转动,这样只要两个速度合适,我们就能加工出合适的膛线了。不过我们没有专用的设备,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可以造一些这样的设备出来。”
罗超英接着说:“这种设备完全可以用人力cāo作,首先有一个大的转轮,用人力摇动,我们的力臂长一些,所以一个人完全可以摇得动,这个转轮通过一个连杆连接到滑块上,这样就把转动变换成了平动,这个滑块的末端连接上刀具,刀具可以伸到枪管里面,枪管固定在卡盘上,卡盘和一个棘轮固定,滑块在推动刀具做水平运动的同时,通过另一端接触棘轮的连杆推动棘轮,棘轮带动卡盘做旋转运动,这样膛线就可以加工出来了。刀具běijg舰上有,不过不能直接用,我回去把它们改进一下就可以了。”
苏争鸣说:“枪管的问题解决了,我建议机匣,弹匣等相关部件使用铸铁,然后使用冲压设备压制成相应的形状,冲压机我们也可以自己制造,铸铁比较软,冲压起来也比较容易。”
罗超英说:“那我们以什么为动力呢?”
苏争鸣说:“我们那个时代的冲压机都是由电动机带动的,我们到了这里也一样,我记得běijg舰上的牵引车就是靠电力驱动的吧,不如我们先把那上面的电动机拿下来先用着。”
林远说:“那样也行,不过是不是也要做相关改进工作?”
罗超英说:“这个没有问题,我会带着人做。”
苏争鸣又说:“枪托什么的,我看我们就仿照ak枪族最开始的设计,就是用木头就行了,至于木头的加工和防腐,我相信这个国家一定有好多木匠,他们做这些事情应该比我们在行多了。”
苏争鸣又说:“既然是自动步枪,那么不可避免要用到复进簧,弹簧所用的钢材被称为‘弹簧钢’,在我国一向被列为特种钢材,我们能不能把这种钢材弄出来。”
刘金秋说:“在我们那个时代,一般多用合金弹簧钢,可是我们现在的合金元素短缺,可以使用碳素弹簧钢,相关的制造理论都很齐备,我们完全可以制成合适的弹簧钢。”
罗超英说:“弹簧的制作上我们也要使用相关的工具,这个我们还是可以自己制造。我们让钢线在一个槽子里做水平运动,然后在运动路径上用东西把钢线一挡,这样钢线就会脱离开槽子所在的平面,向槽子所在平面的垂直面运动,这样钢线就会被压成螺旋形状,我们就得到了弹簧了,动力问题就可以像苏院士说的那样,把牵引车上的电动机拆卸下来,供我们使用。”
林远说:“那枪械上的其他零部件呢?”
罗超英说:“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已经尽可能地减少零部件了,必需的一批零部件,材料完全可以由钢铁厂解决,至于制作吗,老工匠陈波不是答应帮忙了吗,让他和他的徒弟们帮忙做一批。”
林远点点头,说:“下一个问题,子弹怎么解决?”
在座的专家们都纷纷摇头,苏争鸣说:“子弹问题就更大了,首先子弹为了防腐蚀,外面要镀上一层铜,可是我们现在缺少铜,就算完全用钢做,我们也面临着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的生产制造能力严重不足,子弹这种消耗量那么大的东西,我们是很难生产得够的。”
林远说:“那我们就这样,我看琉球国的弹药库里,子弹的数量还不少,不如我们把口径做得和他们的子弹一样。”
看着在座的专家纷纷点头,林远说:“那就这样吧,我们分头行动吧。”




开艘航母去抗日 072 新舰队
;
枪械的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林远随即去看那支新舰队,这支舰队经过大家商议,一致同意命名为“琉球国第一舰队”,běijg舰为了隐蔽身份,并没有对外宣布它的存在,而它停泊的地方,也被保护起来,不准外人进入。
邓世昌一到琉球,就开始了训练工作,在邓世昌没有来的一段时间里,běijg舰上的官兵就已经开始训练观测和轮机部分的船员,这些船员从琉球国的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中招募,他们的爱国热情高涨,积极xg强,而且有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所以掌握相关技能还是比较快的。
邓世昌带来了不少关于火炮的资料,北洋舰队和ri本联合舰队使用的火炮系出同门,都是由德国克虏伯公司设计,生产,制造的,所以训练起来难度不大。
林远来到新舰队驻地,见到火炮系统的新兵正在训练,邓世昌坐在一边,愁眉不展,一身清朝的官服,一条长辫子分外醒目。林远笑道:“邓大人,有什么烦心事吗?”
邓世昌勉强笑笑,说:“没什么。”
林远笑道:“邓大人是不是还在为那个问题烦恼。”
邓世昌叹了一口气,说:“是啊,的确是在为那个问题烦恼。”那个问题,自然是指“大清何去何从”了。
林远笑着说:“我带你去我们缴获的ri本军舰上看看吧。”
邓世昌点头说“好”,在路上,邓世昌不禁问:“你们是怎么俘虏ri本军舰的,我听见过各种传闻,听说你们有天神相助,据说你们还能作法炸毁天皇的皇宫。”
林远哑然失笑,说:“这个嘛,你要说有天神相助也可以,高明的科学技术在不了解他的人看来,与神仙的法术没什么区别。”
邓世昌听得半懂不懂,便又问道:“你为什么要我来教授他们火炮技术呢,你没用过火炮吗?”
林远是舰载机飞行员出身,的确没使用过火炮,他点点头,邓世昌惊讶地感叹:“你不也是舰长吗?一个舰长,怎么可能不懂火炮!大炮可是决定海战胜负的武器啊!”
林远想说:“其实以后的海战就用不上大炮了。”可是考虑到19世纪的人的承受能力,林远还是没有说。
林远带着邓世昌登上了一艘ri本军舰,他们走进煤仓,邓世昌看到煤仓里的煤闪动着金属的光泽,知道这是上好的煤,想起致远舰上的劣质燃煤,他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弹药库里,成排的高爆榴弹更是让他感慨不已,要知道,北洋舰队已经很久没有补充弹药了,要不然也不会在胶州湾海战和黄海海战中吃了德国人的亏。
林远带着他走到一间舱室,舱室里面放着两枚拆开的炮弹,邓世昌看着那些黄sè的火药问:“这是什么新式火药吗?”
林远笑道:“是的,据我们的人分析发现,这种火药的威力远远超过北洋舰队使用的黑火药,而且,里面添加了镁制剂,所以这种火药极其易燃。”
邓世昌的心中不禁想道:“为什么ri本撮尔小国,使用的煤,炮弹,火药都要比我们大清的好呢?他们的天皇真是舍得花钱,不像我们,想要买武器的时候,那些言官就都冒出来了!”
林远微笑道:“这些炮弹和火药,可不是ri本人买的,是ri本人自己造的。”
邓世昌说:“我们也有江南制造总局啊,我们也有福州船政局啊,李大人,左大人毕生的心血铺在上面,怎么我们就不能研制出这些东西呢?”
林远知道他说的李大人就是指李鸿章,左大人就是指左宗棠,这两个人是洋务运动的重要领导者。
林远满含深意地说:“邓大人,两座房子,一座看起来巨大无比,可是里面的房梁都已经腐烂透了,另一座,看起来很小,可是房梁都是用上好的钢铁做的,坚固无比,你说,这两座房子,哪一座更好?”
邓世昌想了一下,说:“你说大房子,可是在说我大清吗?”
林远笑道:“邓大人,大清的房梁已经烂了,李大人也好,左大人也罢,就好比两个能工巧匠,在房子外面不停地刷着最新鲜,最漂亮的油漆,却不敢更换房梁,你说,这座房子能坚持多久?”
邓世昌说:“你是说我大清最终会向前朝一样,灭亡吗?”
林远说:“一个国家的主人是谁,先贤孟子已经说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这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海洋,并不是他爱新觉罗氏一家的。”
令林远意外的是,邓世昌并没有反驳,邓世昌点了点头说:“算了,我们不提这些了,我们来谈谈这只舰队吧。”
林远知道他刚才的话已经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所以他不想再谈下去了,于是说:“好吧,邓大人请讲。”
邓世昌说:“不知我们这支舰队会和谁交手?”
林远想了想,说:“ri本是一个,不过按照现在的国际局势,我看和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交手的可能xg很大。”
邓世昌说:“我看这九艘俘虏的ri本军舰,排水量最大的桥立舰也不到五千吨,主炮口径不过305毫米,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就拿君权级战列舰来说,排水量就有将近一万五千吨!343毫米的火炮就有四门!我们怎么可能打赢他们!”
林远笑道:“只要我们战法合适,一定可以打得赢他们。”
邓世昌皱着眉说:“我们的武器之间差距这么大,能用什么战法?”
林远说:“如果我们能先发现他们,我们是不是就在海战中占得了先机?”
邓世昌说:“我们怎么能先发现他们?”
林远用手一指天空,说:“如果我们能飞在天空上,我们不就能提前看到他们了吗?”
邓世昌说:“飞在天上,怎么能飞在天上?”
林远又说:“我们的火炮打不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距离测得不够jg确,如果我们能jg确地测出距离,我们是不是能打得更准?火炮击发之后的烟非常大,这样就影响到了后续的观测,如果我们能从战场的上面观测炮弹的弹着点,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好地校正shè击?”
邓世昌摇头说道:“这些怎么可能?”
(今天十二点之前还有一更,敬请期待:ri本勾结西方列强意yu进攻中国,且看běijg舰如何应对!!)




开艘航母去抗日 073 迷雾重重
;
林远说:“我们当然有办法,我们有会飞的东西。”
邓世昌说:“我听那些传闻里面说,你们有会飞的天神相助,难道是真的?”
林远说:“哪有什么天神,我们的东西叫做‘飞机’,可以像鸟一样在天上飞。”
邓世昌将信将疑地点点头,说:“不过就算是这样,我们还是打不赢他们,就算我们的炮弹能够打得很准,可是他们也在打我们啊,我们的防御力明显不足,我们这几艘军舰的舷侧普遍没有安装装甲,只在重点部位用装甲进行了防护,这样的防护水平显然不是君权级的对手。”
林远笑了笑,刚要说解决办法,只听勤务兵的声音响起,说道:“舰长,可找到你了,běijg出了大事了!”
林远对邓世昌说:“邓大人,我先回去处理一下,处理完了我们再说解决的法子。”
他们从ri本军舰上下来,林远直接回到自己的住处,原来在běijg的张华和沈涛他们发回来一条消息。
这条消息是:1894年12月5ri,běijg义和团拳民杀死了英国驻华大使——凯希尔!英国zhèngfu已经照会清zhèngfu,将会调兵进入běijg,保护在京的英国公民。
林远心中一惊,这可是列强发动战争的极佳借口!
现在清zhèngfu面临的局势很危急:首先整个北方边境在沙俄的眼皮底下,西伯利亚铁路已经建成,沙俄可以随时调集重兵进入中国东北,蒙古,在中国东北也有一定的俄国驻军,他们可以随时与外东北的俄队里应外合;朝鲜方面,亲中派的领袖闵妃被杀,ri本已经有了重新进入朝鲜的态势,而且ri本海军也正在重整旗鼓。
1...2122232425...5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