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且听沧海
林远问道:“你们沒有向直隶总督衙门说过吗。”
苏茂笑道:“说了,沒有用啊,那开平煤矿里,谁的股份最多,三法司的要员,直隶总督衙门的上官,他们最希望开平煤矿赚钱了,您说说,这事谁能管。”
林远心想:“这是清廷的宿疾,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不过,自己还是要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題。”
苏茂说到这里便笑了,说:“听说北洋舰队的煤也被换了,他们都死了,我们算是好的了。”
林远这时把那份文书翻了一遍,他摊开第一页,这一页上是天津机器局的账目信息,上面记录了天津机器局财务上的开支数据,造武器是一件最费钱的事情,沒有钱什么武器都别想造出來,
那一页上,第一行写着:给发员弁司事人员薪水,心红纸张等项库平银九万八千四百七十一两,
林远知道所谓的员弁司事人员就是机器局里的各层管理人员,可是后面的那个“心红”,他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于是他问苏茂:“这个心红是什么。”
苏茂答道:“就是朱砂,上级在给下级批示的时候,都要用朱红的墨來写,还要加盖印章,所以要不少朱砂。”
林远说:“如今我们要把有限的钱都用在造武器装备上,不要把钱浪费在这朱砂上了,这样吧,以后你们给下级批示的时候,一律用黑sè的墨。”
看着苏茂点头称是,林远又问道:“这些项目足足花费了将近十万两银子,怎么会有那么多。”
苏茂突然压低声音说:“林大人,小人有下情回禀,ri后有人问起來,您可千万别说这话是我说的。”
开艘航母去抗日 164 得罪所有人
;
林远见到他一副事关重大的表情,也压低声音说:“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
苏茂凑近了林远,说道:“林大人,上次朝廷來人清查机器局的事情您还记得吧。”
林远说:“这也沒过去几天,我哪能忘呢。”
苏茂说:“那次尽管清走了一批人,可是上次清走的都是闲人,还有一批该清的人却还留了下來。”
林远问:“是什么人。”
苏茂说:“咱们机器局官员太多,要是把咱们机器局比作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如同在大热天穿了十几层衣服。”
这个苏茂毕竟在官场上厮混了多年,所以说话处处婉转,不过林远也已经听出了他的意思,林远说道:“你的意思是:咱们机器局的机构臃肿,冗余人员的太多,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官员。”
苏茂说:“是啊,好些活一个官员管就好了,可是非要弄上四五个,如此一來,每年的俸禄银子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林远说:“那好,你回去之后尽快给我列一个单子,尽量jg简人员,你估计着,这样一來,能够省出來多少银子。”
苏茂说:“多了不敢说,几万两还是有的。”
林远说:“那好,就按你说的办,把沒用的人裁掉。”
苏茂说:“大人,这个不好办吧,那些人和朝中大臣都牵着绳扯着线,这样一來,得罪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林远笑道:“沒关系,让他们來找我就是了。”
苏茂取出笔纸,把林远的话一一记下,
林远又说:“刚刚在和那几个洋工匠争论的时候,我听你说他们的工钱是我们工匠的十二倍。”
苏茂说:“这些工匠都是买机器的时候就跟着來的,平时在工厂里就挺傲慢的,毕竟很多地方沒了他们不行,那个莱恩和他的手下就是里面最难缠的,对了,林大人,我可担心啊,出了今天这样的事情,那群洋工匠以后不好好干活怎么办。”
林远笑道:“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他们也不愿意回国,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里,待遇远沒有在这里好,而且他们内部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像莱恩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苏茂这才释然地点点头,他叹了口气,茫然地望向窗外,语气中满是期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受制于这些洋人呢。”
林远笑道:“你不用着急,有我在,这个ri子就不会远了。”
苏茂看着林远,眼神里满是困惑,满腹的报国情怀让他一遍遍地思考大清怎样才能在武器上赶上洋人,可是他想了几十年,却始终想不到出路,眼前这个林远,真的能有办法吗,
接下來,书页上都是给员弁,工匠的薪水的具体清单,包括食宿,煤炭,医药等项目,林远把它们翻过去,停在一页上,那一页上,是采买的清单,古人的清单很有趣,所有的项目的标題都是“一”,不像后世那样,写成“一、二、三、四”,
最上面那行写着:给发采买外洋各式铜、铁、钢、铅、油漆杂料等共计库平银三十七万三千四百八十三两,
然后又是一行字:给发采买内地硝磺、烟煤、柴炭、木植、砂土等共计库平银二十八万六千五百三十七两,
林远看着那些原料,叹了口气,清廷搞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不改变封建制度,从采买的这些原料就可以看得出來,沒有自己的工业基础,从原材料到机械加工的设备都要从外国买,靠买武器打仗,怎么可能打得赢,
林远默默地想着:“这些从外国买來的原材料,怎么能够不花钱呢。”一个绝佳的想法出现在了他的脑海当中,那就是做海盗,把这些东西抢过來,可是这件事却是不容易做的,得好好计划一番才行,
林远又翻过了几页,停在的这一页上记录的是生产能力,比如说黑药年产四十万斤,栗药年产二十万斤,这黑药指的就是黑火药,栗药指的就是苦味酸炸药,林远的视线在其中的一行停了下來,他指着那行问苏茂:“怎么天津机器局还有水雷厂。”
苏茂说:“这个是李中堂特地为机器局建造的,李中堂特意交待过,我大清海岸甚长,是故大造水雷可以巩固……”
林远说道:“连海军都沒有了,要水雷有什么用,大清的海岸线那么长,得需要多少水雷能够保护的了。”
苏茂一时语塞,林远又说:“一颗水雷至少要装几百磅苦味酸炸药吧,苦味酸炸药就是你们这里写的栗药,你们一年能造苦味酸炸药二十万磅,加班加点地干也只能造二十四五万磅,你们最近的生产计划要造多少水雷。”
苏茂说:“至少要造上百颗,这也是李中堂交待的,他说如今大清沒了海军,需要多造水雷,若是西夷胆敢侵入,便以水雷做防。”
林远苦笑了一声,说:“把水雷的生产线停了吧,把那部分火药都留出來,给我造炮弹用,机械加工设备也就能倒出空來,这样,就有更多的车床來造炮弹了。”
苏茂为难地笑道:“这个,不用请示中堂大人吗。”
林远轻轻地摇摇头,笑道:“不用了,中堂大人那里交给我,我來说服他。”
苏茂心想:“林大人啊,你可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啊,一來就怒骂了洋工匠,得罪了洋人;又要改革人事,得罪了不少官员;现在又违背中堂大人,这个大清国就剩下圣上和老佛爷你沒得罪了。”
让苏茂吃惊的是,林远翻了几页,一下子皱起了眉头,问道:“怎么神机营还在我们这里领武器,去年一年就领走了毛瑟快枪两百条。”
苏茂说:“是啊,神机营今年还要再领快枪一千条。”
林远说:“如今前线正急需用枪,这些枪怎么不送到前线去。”
苏茂说:“大人您难道不知道这神机营是从哪來的吗,这咸丰十年的时候,英国人和法国人烧了圆明园,同治初年的时候,圣上嫌八旗兵难堪大用,特地从八旗兵中挑选jg锐,组成神机营,这神机营是圣上的心头肉啊。”
林远笑道:“不用说了,他们一条枪都领不去。”
苏茂心想:“林大人,您可真行,这下子,您算是把所有人都给得罪了。”
开艘航母去抗日 165 劲旅纸上来
;
从林远第一次见到苏茂开始,林远就觉得他是一个处世圆滑,八面玲珑的人,这一下让他去得罪那么多人,林远觉得这一定会让苏茂为难,
于是林远笑问道:“苏总工,这些事情让你去办,是不是有些为难啊。..免费电子书下载..”
沒想到苏茂却坦然笑道:“林大人,实不相瞒,这些顽疾小人早就看不下去了,只是小人官卑职小,也沒有法子,现在有了林大人给我做靠山,在下粉身碎骨,也要把这些顽疾清理干净。”
林远听见这话,一下子想起了当时苏茂怒喝那个军官的情形,当时罗超英要说新技术,可被军官插话打断了,苏茂不顾一切地让那个军官闭嘴,从这件小事能够看过,这个苏茂还是很想把机器局办好的,这些事情交给他來做,的的确确很妥当,
林远想把罗超英叫來,商量一下造武器的事情,他问苏茂:“罗老在吗,去把他请來吧。”
苏茂连忙说:“我这就叫人去请。”苏茂派人去请罗超英,林远就在屋子里等着,可他的脑子却在飞速地旋转着,他想道:“在我们攻破了沈阳外围的城防之后,ri本人一定不会心甘情愿地把沈阳让给我们,他们一定会在沈阳城内坚守,和我们打巷战,那样的话,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ri军在辽阳,海城还有不少兵力,在昌图还有第一步兵师团的第二步兵旅团,不知道ri本人和俄国人究竟有怎么样的密谋,万一这几个地方的ri军向沈阳增援,那我们很有可能被包围在沈阳城下,所以我们需要兵力來防御我们的侧翼,可是,哪有士兵呢,清廷的军队总数不少,可是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只有山海关和京城的守军,可是他们肯定不会全心全意帮助自己。”
“把我们在琉球训练的部队调过來。”这个念头一冒出來就被林远压了下去,他想道:“现在还不是调动他们的时候,留着他们,作为一支改变战局的战略力量使用,从民间新召集士兵,这个法子不错,可是哪有武器给他们呢,神机营那里有枪,可是,你可以想法子不给他们武器,但要是把他们已经有的武器抢來,是不可能的,唉,哪里还有兵呢。”
林远思來想去都想不出结果,正在这时,报事的人回來报告:“罗老不在,周围人说他出去喝茶了。”
苏茂皱着眉说:“这个罗老,也太不像话了,如今前线吃紧,正需要他出力,他居然还有心情去喝茶。”
林远笑道:“苏总工,对于这样的老专家,不管他做什么你都不要有意见,你在看一个人的时候,别看他在做什么,要看他在想什么,别看罗老在喝茶,可是脑子里却在想着怎样设计新的火炮,怎样改进现有的装备这些问題。”
苏茂问道:“他真的能这样。”
林远笑道:“你的学问可能还不够,等到你有了他的那个学问,你也就能那样了,先不急着找他,我今天说的这件事情就够你忙活上好一阵子的了。”
苏茂说:“林大人,要我安排房间给您住下吗。”
林远笑道:“不用了,我还要回去呢。”
苏茂连忙说:“大人,我看您还是今晚住下吧,我今夜把机器局机构jg简的事项写出來,您得把它交给中堂大人,要是中堂大人不点头同意,是不可能jg简成功的。”
林远心想:“也对,现在天津机器局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是李鸿章,机器局的大动作都必须要经过他。”
不过林远也心有疑虑,毕竟jg简机构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在一个晚上就拿出方案呢,
第二天一早,苏茂便将一份文书交给了林远,说道:“林大人,这么短的时间我就给了您一份方案,不是我落笔草率,而是这份方案我已经斟酌了好些年,一直不敢拿出來,一但我把它拿出來,将得罪好些人,我断人家财路,人家断我生路,我还有黄土埋了半截的爹娘,还有体弱多病的老婆,还有懵懂贪玩的孩子,毁家纾难这样的事,我想做,可是不敢做啊。”说完,苏茂,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竟然双膝一弯,跪倒在林远面前,额头抵在林远脚边,痛哭流涕,
林远连忙扶他起來,安慰道:“放心吧,我们这个国家,会强大起來的,到时候,世界各国都会來我们这里买武器。”
苏茂哭得说不出话,林远又安慰了一阵,向李鸿章在天津的住宅走去,天sè渐渐y沉,一会儿,天空便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的大学将天地之间裹成一片素银,
路上,一个穿着单衣的老汉,推着一辆大车,车上苫着布,那辆车想必极为沉重,是以那个老汉推着它的时候很是吃力,浸到衣服外面的汗水已经在衣服上结上了一层冰晶,那老汉推上几步,便停下來,抹一把额上的汗水,亮开嗓子,叫道:“上好的炭,便宜,暖和。”
林远心想:“都说霜前冷,雪后寒,一会儿雪一停,不知道街头又要出现多少具冻僵的尸体。”看着那个,他真想一下子就把中国变得强盛起來,可是怎么可能呢,冰冻三尺非一ri之寒,沿革二千多年的封建旧制,怎么可能在一夕之间就被彻底改变,
过了一阵子,就來到了李鸿章的住宅,通禀之后,便有仆人带着林远來到了花园中的一间小楼,小楼看上去是用碧sè的竹子做成的,整个小楼就好像雪白海洋中的一滴翡翠,楼门口的匾额上写着楼的名字:听竹轩,
林远上了楼,只见李鸿章坐在窗边的桌边,他转头看向林远,招呼道:“小林來了,过來坐吧。”
林远刚坐在李鸿章对面,就闻见一阵沁人心脾的茶香,原來是李鸿章从茶壶里斟出一杯茶來,放在林远面前,
林远赶紧接了过來,笑道:“雪ri品茶,李大人好雅兴啊。”
李鸿章哈哈笑道:“难偷浮生半ri闲啊,这不,手边还有这么多公事要做。”说着,李鸿章翻开最上面的一份奏折,打开递给林远,笑道:“你看这上面的朱笔御批,圣上一句请中堂酌定,老朽就要累死累活地忙活了。”说完,便开心地大笑起來,仿佛为皇上累死很骄傲似的,
林远笑着点头,他撇了一眼那份奏折,上面的内容如同惊雷一样震慑了他的脑海,他想道:“自己绞尽脑汁找雄师劲旅,他们不就在这纸上吗。”
开艘航母去抗日 166 与袁世凯争兵
;
原來那份奏折上写着:今定武军督办,广西按察使胡燏棻(音“玉分”)抱病返乡,定武军无人督办,望圣上速定人选,
说起这个定武军,可能沒有太多的人知道,不过要是说起它的下一任督办,相信就沒人不知道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凯,
定武军此时的军营还在天津的马厂,在袁世凯上任之后才搬到天津的小站,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有名的小站练兵,从这支军队中,走了段祺瑞,吴佩孚,张勋等一大批北洋军阀,决定了中国未來百年的发展,
林远问道:“李大人,不知道这个定武军现在发展的如何。”
李鸿章笑道:“这支定武军定额5000人,现在已经招收齐全了,枪械和火炮也一应具备,只等多加cāo练,便能成为一支劲旅。”
林远心想:“有这么一支5000人的军队不让我带到前线去,清廷摆明了是对我不信任,不过,既然这支军队装备已成,我就只有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到前线去了。”
林远随即问道:“中堂大人,不知您腹中可有人选。”
李鸿章笑道:“这人选吗,还沒有最后定,不过袁世凯的希望最大。”
林远问道:“大人,如今前线吃紧,大清有这么一支劲旅,怎么不交给我。”
李鸿章笑道:“小林啊,这支定武军怎么能称为劲旅呢,它刚刚成军,让你带去前线,不是给你添麻烦吗。”
林远笑道:“大人放心,这支部队到了我的手里,我一定会好好训练的。”
李鸿章笑道:“你要是真想带这支部队,两天后,恭亲王会在府里设摆家宴,款待几位军官,都是有希望掌管定武军的,你也在名单之中,说是家宴,实则是对你们进行考评,择优胜者担当这个职位,你到时候也去瞧瞧吧。”
林远点头答应,把那份文书递到李鸿章面前,说道:“李大人,在下最近在机器局几ri,发现其中弊病甚多,故此草拟了一份jg兵简政意见书,望李大人恩准。”
李鸿章看也不看,把文书推回给林远,笑道:“古往今來,凡是带‘jg简’二字的事情,沒有一件不得罪人的,老朽在朝中,门人故旧极多,好些时候情面难却,这样,你就按你的心意去弄,我就说不知道,你把机构jg简完了,找我的人也就沒法子了。”
李鸿章说罢从桌上取出一张公文,在上面写道:如今战事正紧,命林远全权代理天津机器局事务,然后在上面盖上了自己的印章,把它交给林远,笑道:“你拿上这个,就名正言顺了。”
林远道了谢,辞别了李鸿章,便回běijg,一路上便思索怎么从袁世凯手中抢到定武军,
刚刚回到家,管家就捧着一大堆书信來到他面前,笑道:“大人,您不在这两天,有好些您的信件。”
林远问道:“都是谁來的,拣要紧的说。”
管家笑道:“这最要紧的是,恭亲王请您二ri之后前去他的府上赴宴。”
林远心想:“这就是李鸿章和我说的那个了。”
管家又说:“神机营统领裕善请大人过府一会。”
林远心想:“这个是冤家啊,可不能见。”于是说道:“这个想法子推掉吧。”
管家接着说:“驻朝鲜军总理营务袁世凯请大人赴宴,这袁大人也有趣,大清在朝鲜都沒有驻军了,他还挂着这个头衔。”
林远心中一动,不禁想道:“他请我要做什么,这个宴会一定得去,找机会吧定武军夺过來。”
时间恰好就在今天晚饭的时候,林远便派人去袁世凯家,说自己晚饭的时候去赴宴,
林远在路上的时候,袁世凯正在家中,和恭亲王奕说话,
在袁世凯看來,要是沒有林远,这几个候选人中,自己是最有资格的,在朝鲜兵变的时候,是自己身先士卒,平定了叛乱,尽管自己是从朝鲜败退回來的,可是过错并不在自己身上,而林远却接连几次打败了ri本人,这让他的心里沒底了,
袁世凯问道:“王爷,这新任定武军统领会是谁呢。”
恭亲王奕说:“还沒有定,依我看,你和林远最有希望。”
袁世凯连忙推辞,恭亲王摆手笑道:“好了,不必谦虚了,刚刚林远派人來了,说一会儿來赴宴,这个林远,在盛京打了几个胜仗,本王倒是怀疑他在虚报军功,这样,一会儿他來了,我躲在屏风后面,你探探他的底,看看他的本事如何。”
说话间,有人來报,林远到了,
袁世凯忙说:“快请。”
恭亲王此时已经躲到屏风后面,林远走进來,但见餐厅十分朴素,哪能想到屏风后面躲着人呢,
等到落了座,就见厨子端上來两个大盆,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两条鱼,再打开另一个,里面是一碗米粥,
袁世凯笑道:“如今国家正在用兵,耗费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我们做臣子的也就只好省吃俭用,袁某一向仰慕林大人,请林大人來,就是想和大人畅谈一番,还望大人莫嫌饮食鄙陋。”
说着,盛了一碗米粥放到林远面前,
林远看着那两条鱼,心想:“根据袁世凯身边人的回忆,这鱼看似朴素,可暗地里却大有明堂,这两条鱼是恒河鲫鱼,产于河南,是和黄河鲤鱼齐名的美味,河南离着běijg可谓千里迢迢,这个时代又沒有高速的运输工具,为了保持鲫鱼的新鲜,便把这鱼放进上好的猪油里面,食物之所以变质,是因为氧气的氧化和体内细菌分解的作用,这放在油中,隔绝了氧气,细菌沒了氧气,也无法分解鱼了,所以这鱼就保持了新鲜。”
林远一下子想起了他今天见到的那个卖炭的老者,运这么一条鱼,花的钱差不多够那个老者活上一年的了,
想到这些,林远的面sè不由得y沉了下來,可是屏风后面的恭亲王哪里知道这些,他心想:“这个袁世凯吃喝都极为朴素,想必是个甘国忠良,再看那个林远,见到菜肴不够丰盛,就一脸的难看,与袁世凯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这定武军,无论如何也不能交给他。”
开艘航母去抗日 167 逆境反击
;
不过恭亲王也深知仅凭这样一件小事就认为林远无法统领定武军实在是太草率了,所以他决定再听听林远所说的话,
这个时候袁世凯给自己盛了一碗粥,从桌边取过一个小瓶,倒了些粉末进去,在外人看來,这些粉末不过是些普通的调味料,可是林远却知道,这粉末是用好等的人参和鹿茸调配而成,怎么也值十几条枪,
袁世凯喝了一口粥,笑道:“朝廷决议要仿效德意志,练习新军,不知道林大人对于这练习新军,有什么高见啊。”
恭亲王在屏风后面一听,顿时來了jg神,心想:“袁世凯真是得力干将,知道我就是想听这个,这么快就问了,我倒要看看,这个林远,究竟有什么本事。”
林远笑道:“高见谈不上,前些ri在奉天和ri本人打仗,对于建立新军,有几点小小的看法。”
恭亲王心想:“哪來的这么多废话,快点说得了。”
林远说:“我现在统领的是淮军的两支部队,吴元恺的恺字军和熊铁生的铁字军,武器装备都不统一,有的用的是毛瑟1871步枪,用的用的是曼利夏1888步枪,还有的士兵用的是江南机器局自制的快利枪,甚至有的部队连枪都沒有,这些枪构造相差甚远,故此零件无法通用,甚至连口径都不一样,是以后勤运输子弹的时候,极易出现混乱,给前线作战带來了极大的不便,所以这第一条,便是统一武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