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准空姐的青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汉无语
说到吃“退鳅鱼”,更是令人瞠目。退鳅鱼是产于邓关地区釜溪河与沱江交汇处很短一段河道里的名贵鱼,无鳞味美,一如江团。因这种鱼捕获季节短,产量极小,而且出水即死,加之邓关地区距自流井有六七十里之遥,因此,要吃上新鲜的退鳅鱼就得更费一番心思了。其做法是先命人在捕鱼船上置备锅灶,将鱼从河中捕捞上来立即整治下锅烹调,鱼做好后放入食盒,为了保温,食盒外需层层裹紧棉絮。然后由事先等候在那里的工人挑上食盒即起程直赴自流井。挑食盒的工人是经过挑选身体强壮脚力又好的。途中必须疾走甚至小跑,用多名工人一路传递如接力赛一般。等赶到盐商家中,或端上饭桌,或送上筵席,鲜嫩可口的退鳅鱼还是热的,食客们当即可饱口福,品尝佳肴。
就是盐商们吃的一些所谓小碟子菜,也是极为考究的。如小碟田鸡肚,得用上百只青蛙,剖其腹,取其肚,先后用猪油麻油爆炒而成,尤需注意掌握火候,非做到鲜脆不可。一小碟炒豇豆,实际上是把豇豆掏空,用剁得极细的拌和着蛋清及佐料的碎肉灌进去,用麻油煎炒而成。炒绿豆芽,则需厨师用针挑,才能把碎肉一点一点地灌进去,然后煎炒成菜。就是吃空心菜,也只要每根顶端两片似雀舌大小的嫩叶,若干斤空心菜才能做上一碟,用麻油炒,鸡汤烹,称之为“鸦雀嘴”。
盐商一盘菜,盐工半年粮,这些富极一时的盐商,其菜肴之奇特、怪异和考究,在地方富豪士绅中,确属罕见。
《尚书、洪苑》云“食为八政之首”。管子曰“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朱熹更说道“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孙中山亦告诉我们“烹饪之术本于文明而生……中国烹调之妙,亦足表明进化之深也……以为世界人类师导可也”。
第八百零三章: 尖山
自贡尖山,是自贡市飞龙峡风景区尖山,位于自贡市荣边镇境内,海拔4977米,方圆287公顷,紧邻莲花古镇。
尖山湖水域38公顷,水深18米,湖水四季丰盈,秀丽多姿。放舟湖中,碧波荡漾。寻幽水巷,笑语拂衣。自有“舟篷绝壁旋无路,水绕余峰见绿波”之感;破浪乘风,更生万丈豪情。有宽25米、长68米、高于水面8米的湖面索桥,凌空飞渡,如虹出水。步行其间临风观景,看粼粼波光,观水天一色,闻这扑鼻而来的花香味,顿感山水多情、物我两忘。
遍山间种的松、杉、樟、楠、竹,将满山碧染。漫步林间山径,树荫蔽日,怡然自乐。踏5公里长的红石小径,沿湖看柳,赏山间石刻,寄情山水,息尘忘忧。阳春三月,拾级上山,于占地6多株观赏性桃林,看桃红尽染,比人面桃花,感百花争春,让人心旌摇曳;酷暑盛夏,亭台煮茶,湖边垂钓,听峭壁流水,迎山野清风,让人忘暑消夏;秋冬两季,寻趣林间,尝野果香醇,其趣盎然。盈盈绿水间彩船画舫、迭迭青山里红墙碧瓦,掩映成画,浑然丹青。20多个品种簇锦盆花以及书家摩崖、名士题字,点缀其间,更添雅韵。游山玩水之余,在餐饮方面,领质朴村民之盛情,感乡野菜肴之土风,尝农家豆花之品味,嚼院坝文化之情调,摒城市喧嚣,弃世间烦恼,自有闲云野鹤、归隐山林之遗风。尖山之美在于灵秀,尖山之乐源于乡野。
每年3月份,自贡市云边镇的尖山,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每当此时,尖山漫山遍野都是娇媚妖娆的桃花。盛开的桃花,好似仙女们在枝头唱歌跳舞,争奇斗艳,竞相媲美;半开的花蕾,好似少女们娇艳的笑脸,含情脉脉,半开半遮;还有那些未开的花骨朵,就像妈妈怀中的小婴儿,可爱极了。
尖山的桃树是80年代末期才开始种的,后来陆续种了上千棵桃树,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桃林。这里的桃树,不是种来吃桃子的,而是特意种的观赏类桃花,所以开的花特别的艳丽。
进入桃林,犹如来到了粉色的花海。放眼望去,朵朵桃花挂满枝头,仿佛迎风起舞的妙龄少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艳,十分惹人喜爱。近看那桃花,一枝枝,一丛丛,一簇簇,站在枝头,欣然怒放,生机盎然。几乎所有游客,都忍不住要在桃花花下留影,漂亮的姑娘们更是要贴近花枝,要与桃花比比娇艳和美丽……众多游人穿行在如画桃林之中,自己也成了这幅春天的风景。
说起在自贡赏桃花,你知道吗自贡以前赏桃花的地方不是尖山。以前,自贡真的有一座山名字就叫“桃花山”。尖山的桃花,吸引了自贡及川南各地的众多赏花者前来踏青赏花。“一山一流水、一步一桃花”。
第八百零四章: 富顺西湖
明代状元杨升庵,因得罪皇帝,流寓云南,特绕道富顺,拜望好友熊过。曾泛舟西湖,饱览西湖秀丽景色。但见荷菱菰蒲,蔚然苍翠,红绿相映,二人痛饮舟中,豪情不减当年。时至斜阳薄暮时分,杨升庵见熊过九岁的儿子熊敦朴聪明伶俐,一直跟随左右,便有感而发,出一联考他,上联是”落日沉萍实“,熊敦朴略加思索,立即对道”回风动藕船“。杨升庵大喜,高声赞道”真翰苑才也!“后果中进士。清朝,县人刘光第畅游西湖,感慨万千,曾写有一首七律,《咏富顺西湖》。古时曾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四川”,从刘光第诗中即可见一斑。
富顺西湖位于县城内西北隅,是一座人工修饰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芦,素以荷花闻名。西湖原是钟秀、神龟、五府、玛瑙诸山雨水汇流的自然洼地。早在宋代即已疏凿,砌石为堤,隧成湖泊,“湖阔六七里”。经历代培修点缀,先后修建有“西湖厅、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风亭、醒心亭、涣乐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湖面逶迤,亭榭呼应,曲桥钩连,荷花映日,莲叶接天,垂柳列岸。
富顺西湖素以“荷花”闻名,凭栏眺望,湖中荷花,或红荷垂露,盈盈欲滴,或白荷带雨,皎洁无瑕,有的刚露水面,含苞待放,碧叶叠翠,青盘滚珠。岸边杨柳垂青,微风吹拂,荡起丝丝轻柔,令人神清气爽。
西湖周围的名胜古迹,令人目不暇接。除了五指山上的烈士陵园、刘光弟墓等外,周边的老宅也颇有韵味。富顺县人为了缅怀“景泰才子”晏铎与“嘉靖才子”熊过,在风景秀丽的西湖畔建了座“晏熊祠”,大门的对联就是请杨慎撰写的。全联的内容是“才子出同乡,先后两人,文章千古;生祠超胜境,水天一色,风月双清。”
在西湖旁钟秀山上“第一山”石碑,阴刻字,弧形碑幅。“第一山”三字,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手迹,明代大理寺正卿邑人韦藩拓回刻立。峨眉山万年寺前的“第一山”石碑,系清同治年间乐山贡生谢文明从富顺拓去重刻的。
钟秀山、五府山之间的石平桥、为平拱结合的3孔龙风石桥;加宽改建了西湖影院通五府山的石桥;又从泊船嘴修通了连接湖心新修的碧波亭、红蕖榭的九曲桥。桥岸相接处,是一座亭亭玉立的西子姑娘雕像,脚踏荷花,手提花篮,目视湖中红荷碧叶,婀娜多姿。游人可越过西子姑娘、由九曲桥至亭、榭品茗悠叙,观赏风光。碧波亭是一座中西式园林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亭上有一副对联“异代人材辉泽畔;千秋月魄照湖心。”显然是赞扬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邑人刘光第。前面则是宽敞明亮的红蕖榭,两条蛟龙缠绕柱上,各呈欢状,柱上也有一副对联“红荷映日绿柳迎风物象柳枝明镜底;水绕三亭桥连九曲游人皆入图画中。”凭栏眺望,湖中荷花,或红荷垂露,盈盈欲滴,或白荷带雨,皎洁无瑕,有的刚露水面,含苞待放,碧叶叠翠,青盘滚珠。岸边杨柳垂青,微风吹拂,荡起丝丝轻柔,令人神清气爽。
第八百零五章: 自贡花灯
龙凤山公园位于自贡市北侧,南临釜溪河,北倚解放路。龙凤山原名龙峰山,1944年国民党副委员长冯玉祥莅临倡导爱国献金运动,其“还我河山”题词即镌刻于此山南麓石壁。登高眺望,南览滨河绿带,林木翁郁。惨篁万竿;北瞰市区建筑,起伏有致,鳞次栉比。林间“群鹿”、“龙凤”园林雕塑野趣横生。园东地势平缓,乔木林叶茂林深,幽静可人。中部露天茶室、游乐园互相毗邻。成片紫薇、樱花更增添园林景色。西部山峰陡峭,岩石嶙峋,古树苍劲。龙凤山公园是城市中心的绿色明珠,风格粗犷,自然天成,游人络绎不绝。
彩灯,又名花灯,是我国普遍流行的传统的民间的综合性的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
彩灯的产生,是从人类运用火、发明灯、制造灯具等发展而来的。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人类燃起了火堆,点燃了火把,这火堆、火把就是原始灯的起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用动植物和矿物的油蜡来作采光的灯。《周礼、司恒氏》载“凡邦之大事,供烛庭燎、烛麻烛也”,可见,周朝就有了烛灯。到了战国,灯的制造工艺蓬勃发展,这在屈原《楚辞》中就有所表述“兰膏明烛华铜错”。汉代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时期。《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到了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这之后,各地花灯活动尤为盛行。宋代,花灯发展到了高峰,样式变化万千。《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开封)宫廷扎做灯山,有普贤、文殊佛骑狮子、白象等灯。
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盛名。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无与伦比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轮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在千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荟萃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使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名播四海。自贡地区的年节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这里自唐以降便有新年燃灯的习俗,延至清代即有“狮灯场市”、“灯竿节”;到二十世纪初,又渐形成节日的提灯会,更有放天灯、舞龙灯、戏狮灯、闹花灯等活动。从而发展为集地区民风民俗之大成的会节声闻海内。
据史籍记载,唐宋时自贡地区已逐步形成新年燃灯、元宵节前后张灯节彩的习俗。唐宋时期的自贡地区,新年和元宵放灯、燃灯之时,民间杂技、杂耍等表演活动亦尽现其间,深得观灯民众的喜爱。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在其写下的《沁园春》一词中写到“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可见当时自贡地区新春张灯、放灯已为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当然,这与生来形成的灯会尚有差异。所以,唐宋时期应为自贡灯会的萌芽时期或初始阶段。
第八百零六章: 川西行
不知不觉走过许多地方
我常思考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可能是这个世界很大
而我们只有走出去
才能发现自己的渺小
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才能看到这世界上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吧
“见过磕长头的人么他们的手和脸脏得很,可他们的心特别的干净”——《可可西里》
过了卧龙开始翻越巴郎山,此时山中雾气极大,路况也极差,在这座石碑前我们下车,发现能见度都不超过5米,也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
一圈一圈的盘山路不知开了多久,在拐过一个u型弯后,我们忽然见到了久违的蓝天与阳光,原来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冲破了层层迷雾,来到了云层的上方,上山时愁云惨雾,谁又知道上边的天空竟然是这么蓝呢
下了巴郎山后,我们抵达了今天的目的地——丹巴甲居藏寨。
“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树丛中。或星罗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以一种艺术品的形态存在。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
第二天早晨8点钟,寨子里已升起了袅袅炊烟,热情的藏民为我们准备了早餐,今天的路程不是很远,但处处都是精华,森林河流雪山寺庙一应俱全。
藏区各地的房屋风格都有比较显著的区别,但主体都是红白两色搭配,甲居这里的房屋更像一件件小工艺品,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造型美观,风貌古朴。
我们离开了寨子,前往丹巴最富盛名的特色景观——梭坡碉楼
“梭坡”藏语意为“蒙古族”据说古时曾经有大批蒙古人在此放牧,故名。梭坡是整个丹巴,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古碉最集中的地方,共有84座之多,其中包括世界上唯一的五角碉,其价值不言而喻。
隔岸观碉,对面的碉楼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巍峨壮观,一座座经受了百年乃至千年风雨侵袭、战争洗礼和地震考验的古建筑群仍旧傲立在河谷两岸悬崖峭壁之间。
这一路的风景都很漂亮,行进在山川河谷中,令人目不暇接,途中遇到各种散养的牲畜家禽,就辣么悠闲地在公路上放空自己,视往来人如无物。
正午时分,一座雪山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小伙伴们都发出了惊叹,这是我们路上见到的第一座大雪山,也就是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亚拉雪山。
亚拉雪山,藏语全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意为东方白牦牛山),系中国藏区四大神山之一。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县的交界处,海拔5884米,与它西北方向的墨尔多神山遥遥相对。山顶终年积雪,是康巴地区一座著名的神山,雅拉河即发源于此。
第八百零七章: 虎皮坝
亚拉雪山虽然海拔不高,但显得格外雄伟威严,端坐于蓝天之下,宛如一尊佛陀。
路上有座很大的寺庙,一度以为这里就是塔公寺,后来发现搞错了,这里是木雅金塔,好在这金塔金光闪闪甚是壮观,也不枉来此一回。
木雅金塔,又名木雅尊胜塔,是多吉扎西活佛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于此灌顶布法而修建的佛塔。金塔位于雅拉神山、夏古冬青山、文殊山、观音山等八座神山所环绕的中心,藏语称“古汝塘”,意为“莲师道场”。
据说建造这里时用了一百多公斤的黄金,藏区人民的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寺庙了,信仰的力量可见一斑。
离开塔公后,我们启程前往今天的目的地——新都桥镇,新都桥是令人神往的“摄影天堂”,地处在公路318国道南、北线分叉路口,位置极为重要,其实新都桥作为一个镇子并没有突出的标志性景观,但其周围真可谓一路都是美景,从塔公到新都桥一路如诗如画。尤其是接近镇子的几公里,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这一路并未留下照片,许多美景,留在记忆里就够了吧。
辗转一路,我们到了虎皮坝,藏语名为“哒跋通”,海拔42米,位于格聂神山脚下。因其平坦宽阔,弯弯的流水像虎背上的花纹,黄褐色的草甸宛若一张虎皮而得名。
也有人说虎皮坝是胜乐本尊围在腰间的裙子。据《岗波圣地志》记载,岗波圣地的整体地貌酷似胜乐本尊坐着的样子,山谷右侧的山脉像是本尊坐姿中伸直的右腿,山谷左侧的山脉像是本尊坐姿中左腿向里弯曲。虎皮坝恰巧处在胜乐本尊腰部的位置,所以也就有了虎皮围裙这一说法。
从冷谷寺往下望,一片宽阔的平坝,溪流逶迤婉转,烟黄的草甸,一簇簇红的、灰的灌木丛,绿苍苍的冷杉林与黄艳艳的阔叶林交相混杂,五彩斑斓。坝上白软的绵羊,黑色的牦牛,映衬着蓝天白云,格外野趣。坝的尽头是气势万千的格聂神山拔地而起,雪峰直插入云,峰顶的白雪就像洁白的哈达缠绕着神山,山间的云彩就似轻纱,清风过处,翩翩飞舞。
虎皮坝右侧的山脉,像一条青龙从草地腾空而起,故取名青龙冲天。龙须和龙角伸到了格聂雪山的颈部位置,一对刺向半空的龙角寒光熠熠,青龙长长的尾巴伸到小河边。
虎皮坝右侧的山峰像一头雄狮朝半空跳跃,“雄狮”的脖子和尾巴部位树林茂密,活像一头威风凛凛的真雄狮,因而此山也就有了空性狮子吼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清晨的虎皮坝,晨露未干,东方散出的缕缕微光,穿过晶莹的露珠,将一切唤醒。坝上溪流温婉的轮廓,连绵不断,繁密的树木轻轻落在山谷间,白云恣意地徜徉在头顶的蔚蓝中,在碧波上投下一片片倒影……那山,那水,那草,那木,都像是独立而自由的灵魂,不受拘束。
第八百零八章: 蒙自
蒙自大峡谷位于日瓦与蒙自之间,全长13公里,该峡谷两岸山势险峻雄伟,峡谷中风走云动,谷底江河奔涌、吼声震天,对峙的山崖形成千奇百怪的动物造型。
丰富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绕绒山”(是瓦格村的土地神,据说该神山是身穿白色衣物,骑白色骏马)笔直穿入云霄。
如擎天巨柱,威仪无比,两边光滑而又险峻的山崖更衬托它的雄伟,对面垂直的山岩上,有许多自然的石猴,造型各异,惟妙惟肖。
相传很久以前,在亚丁的海子里,盘踞着黑白两条修炼成精的千年巨蟒,它们为了增加功力,常吞唑过往朝圣的村民。由此震怒了亚丁的菩萨,黑色巨蟒被夏诺多吉所降服,永远压在了自己的腰身下。你只要游到亚丁,就能看见夏诺多吉半山腰处一条长长的蛇纹岩石,那就是黑色巨蟒。而白蟒逃到了蒙自燃绒溶洞(蒙自大峡谷),一心报复三怙主神,想以大水淹没三座神山,于是燃绒一夜之间猛升起一座数千丈高的山峰,蒙自河水被堵截,河水猛涨,方圆百里积水成湖,峡谷中的村庄濒临淹没。住在山脚下的猎人阿扎拉,醒来时发现自己已在半空,他多么希望是场梦,而那以后他再也无法下山下,只有等着死神的到来,现今还在山腰能看见阿扎拉岩洞。白蟒的造孽激怒了三怙主神仙乃日,盛怒之下,他在远处用俄措投去一石,将山峰劈成两半,河水顺畅了,于是这里形成了陡峭峻险的蒙自大峡谷。据传,作恶多端的白色巨蟒被仙乃日降服,永远埋在燃绒岩洞中,灾难消除,村民们皆大欢喜,他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了三天三夜,以示庆贺,这种人逢喜事以歌舞庆贺的方式延续至今,这陡峭峻险的峡谷下就延生了歌舞这乡——蒙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