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大帐中,气氛愉悦得意。
正当这时,亲兵匆匆而入,惊道:“禀主公,南面急报,张将军在延津损兵四千,大败而归。”
咣铛。
袁绍举到嘴边的酒杯,跌落于地。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三百四十章 雄主的手段
大帐中,谈笑声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脸,都凝固在了愕然的一瞬。
袁绍脸在抽搐,两眼瞪得浑圆,苍老的身躯凝固在原地,杯中之酒洒了一身,竟然浑然不觉。
逢纪也惊到嘴巴大张,举杯的手凝固在半空,一动不动,愕然之极。
纵然是没那么得意自信的沮授,此刻也惊到身形颤动,满脸的不可思议。
“张合败了?为什么?这不可能啊?”逢纪惊到声音都在颤抖。
亲兵遂将彭越如何以一千弱兵拖住张合,项羽又如何率三千精兵从后杀到,大败张合的过程,如实道了出来。
逢纪是越听越震撼,整个人僵硬的坐在那里,眼中翻滚着惊骇,说不出一句话来。
“彭越?这个彭越又是谁?竟然能一千兵马,挡住张合一万雄兵进攻?”稍稍清醒的袁绍,歇厮底里的大吼道。
“唉……”沮授幽幽一叹,“这必是陶贼识破了我的计谋,从他讲武堂中派出一员奇人异士,以彭越之名守城,所以才诱得张合放心大胆的进攻延津,那项羽才能从侧后突袭,大败我军。”
袁绍恍然大悟,却又万分狐疑,咬牙道:“陶贼全仗着陈平的智计,那陈平现在人在洛阳,他怎么可能识破你的计谋?”
“近有传闻,那陶贼身边又多了一个冒充张良名字的谋士,莫非是此人为陶贼出谋划策。”一旁的郭图,蓦然间想到了什么。
听到张良之名,上至袁绍,下至沮授,无不为之变色。
他们知道,陶商麾下藏了许多奇人异士,陶商每每喜欢给他赐以古人之名,为其所用。
而事实证明,项羽、陈平、霍去病这些冒充古人之名的家伙,无不拥有堪比古之豪杰的能力。
倘若陶商身边又出现一个张良,那岂不是意味着,此人竟然也拥有着堪比“张良”的智谋。
纵使沮授这等自诩智谋之士,也不敢与张良相拼并论。
袁绍沉默,沮授黯然,袁营上下,陷入了无可奈何之中。
……
黎阳,梁军大营。
陶商已收到了延津大胜的消息,欣慰之下,当场拟定了封赏,将初次登场就立下守城大营的彭越,提拔为了杂号将军,进封亭侯。
“子良,你识破了沮授的诡计,袁绍这下应该再玩不出什么花招了吧。”陶商冷笑道。
张良淡淡一笑:“袁军偷袭延津失败,必已折腾不出什么花样,黎阳城围了快五个多月,我料袁谭已支撑不了多久,破城必在近日之间。”
陶商微微点头,目光中吐露杀机,冷笑道:“那我们就火上再加把油,帮着袁谭加速崩溃吧。”
陶商当即下令,调集五百余门天雷断然,再次开始不分昼夜的对黎阳城进行轰击。
而且,陶商轰击目标,非是黎阳城坚厚的城墙,而是城内的建筑。
次日天明时分,牛头大小的石弹,开始冲天而起,越过城墙,源源不断的轰向黎阳城。
伴随着震天的巨响,城中已被拆到差不多的房舍,成片成片的轰然倒塌,靠近城墙四周的房舍,不多时便被夷为平地。
房舍已毁,城中军民失去了避寒之所,更加苦不堪言,袁绍无奈,只得下令将四周的军民,全都迁至城内腹地,以躲避炮击避寒。
几万号袁军士民,便拥护于腹心地带的屋舍中,吃喝拉撒统统都集在中一起,忍受寒冷饥饿不说,还得再加上闻臭味,更是痛苦不堪。
而随着围城的继续,口粮越来越少,军队还勉强能维持三成的口粮,百姓的口粮已就此断绝,袁谭已决定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县府大堂,肉香迷茫。
袁谭看着案几上的酒肉,却没什么心情吃,一脸的愁眉苦脸。
“禀大公子,有几十名城中百姓想要越城而逃,被我们的巡城士卒抓到,请大公子示下如何处置。”独臂的鞠义,赶来汇报,看到袁谭案前的酒肉后,眉头暗暗一凝。
“这些刁民,吃我袁家的饭,现在看到形势不妙了,就想去投靠陶贼那狗贼,实在是可恶,给我把他们统统斩首,人头挂在城门上示众。”袁谭恼火的下令,本就不太好的胃口变差,不耐烦的将筷子扔在了案上。
鞠义身形微微一震,迟疑了一下,却道:“那些百姓也是因为粮草被我们强行收走,饿的实在活不下去了才铤而走险,想逃到城外去讨活路,想来也情有可愿,义以为他们罪不致死,大公子不妨饶他们一条小命吧。”
此前袁谭为了保障军中口粮,早在一月之前,就派士卒闯入百姓家中,强行将百姓所藏的口粮统统都收走,实行统一分配。
而今到了这个地步,袁谭却食言,只给军队发口粮,对百姓不闻不问。
断了粮草的百姓,为了活下去,把树皮等能吃的一切,都吃了个干净,在逼不得已之下,才选择了冒险越城而逃。
“鞠将军言之有理,几个小百姓而已,杀了他们也没什么意义。”许攸也从旁劝道。
“胡说!”袁谭却一拍案几,沉声道:“今天我若不杀他们,就等于在纵容他们越城而逃,今天百姓能逃,明天士卒们就会效仿,我就是要杀了他们来震慑军心!”
鞠义沉默了,他也知道,袁谭说的有道理,沉默了片刻,叹息着转身而去。
许攸也只能暗自叹息,一脸的无可奈何。
鞠义退去,袁谭吐了口恶气,胃口却已全无,烦躁之下,猛的将案上的酒肉,统统都掀在了地上。
……
围城进入第六个月。
袁谭虽然采取了铁血政策,对敢于逃亡者,无论百姓士卒,统统都格杀勿论。
然而,在求生意志的催动下,还是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冒险逃亡。
大多数的逃亡者,自然是被袁军抓到,处以极刑,但仍有少部分侥幸逃出,逃至了梁军围营。
对于这些幸运的出逃者,陶商下令好吃好喝的救济了他们,并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了黎阳城内所处的困境。
当陶商和他们的文武部下们得知,袁谭抢尽百姓口粮,却又不许他们逃亡,城中百姓已被逼到易子相食的地步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个道理,熟知历史的陶商,自然清楚。
他更清楚,在天下一统的过程,有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势必要成为无辜的牺牲者,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
“这位袁大公子,能力平庸,心肠倒是够硬,他这是打算让一城的百姓,都为他陪葬呢。”张良摇头叹息道。
“没想到这袁谭如此心狠,夫君,那些百姓好可怜,你就救救他们吧。”糜贞心肠柔弱,听到这等惨事,不由动了恻隐之心。
陶商抚了抚她的手,却只能摇头苦笑。
若说让这些百姓陷入绝境,固然有袁谭铁石心肠的原因在内,他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毕竟围困黎阳城的是他。
可陶商也别无选择,在这个乱世,不是他去灭别人,就是别人来灭他,他不可能为了不祸及百姓,就放弃北伐,坐等着袁绍缓过劲来,再来进犯他。
那个时候,中原的百姓,又将遭受到战乱的荼毒。
唯有手握屠刀,方能结束乱世。
一片叹息声中,陶商忽然想到什么,便道:“这样吧,速以本公的名义派人往黎阳城中给袁谭送去口信,就说我准许他放黎阳百姓出城,算是给他们一条生路。”
糜贞伤感的娇躯,蓦然一震,以一种惊喜的目光看向自己的丈夫。
在她的眼中,陶商素来是心狠手辣,她却没有想到,自家丈夫也能有仁义之心。
她看向陶商的目光中,不禁又添了几分崇拜。
“残酷之时当残酷,仁义之时又能仁义,这一招不但能救一城百姓,还能羸得人心,果然是雄主的手段……”一旁的张良,也暗暗点头。
其余众文武们,看向陶商的眼神中,皆也更增敬佩之意。
当下,一骑使者挟着陶商的口信,直奔黎阳城而去。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三百四十一章 军 粮
陶商的信使,挟着他的好意,抵达了黎阳。
许攸和鞠义二人看过了陶商的提议之后,二人对望一眼,不约而同的建议袁谭答应。
在许攸他们看来,放出万余百姓,可以缓解粮草短缺的压力,对于继续坚守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万余没有粮吃的百姓,等于是一万只火药桶,万一哪天他们要是被逼急了,愤起反抗,黎阳城岂不是要内乱。
权衡利弊,在动摇军心和发生内乱之之间,许攸宁愿选择前者。
许攸耐心的向袁谭解释了一番利害关系,最后望向袁谭,希望他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袁谭却脸色阴沉如铁,那双深陷的眼眶中,燃起了愤恨之色。
沉吟许久,袁谭盯向鞠义,冷冷道:“鞠将军,适才你说又抓到了两百名出逃的刁民是吗?”
“是。”鞠义一怔,不知他为何会突然问起此事。
袁谭的眼中,却已燃烧起残冷的杀机,大手一挥,喝道:“传本公子之命,把陶贼使者和那两百名刁民统统斩首,把他们的人头挂于南门城头,那就是本公子给陶贼的回复。”
鞠义骇然,众人无不变色。
他们万没有想到,袁谭竟如此固执,不但拒绝了陶商的提义,竟然还要斩杀陶商使者,诛杀出逃百姓,以此来向陶商示威。
众人眼前这位袁大公子,好似已陷入了疯狂一般,失去了理智,变的不可理喻。
“大公子三思啊,放出百姓乃利大于弊,切不可意气用事啊。”许攸忙是劝道。
鞠义也拱手正色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就算大公子要拒绝陶贼,也不至于杀其使者,使天下人笑大公子没有气量。”
“什么狗屁气量,对待陶贼这种卑贱残暴的奸贼,本公子不需要有气量!”
袁谭歇厮底里的一声大骂,决然道:“陶贼假惺惺的想救那群刁民,无非是想博一个爱民仁义的好名声,我偏偏不让他如愿,就算黎阳城破,我也要那些刁民为我陪葬!”
袁谭疯狂的咆哮,一怒暴戾,把许攸等人吓的不敢再劝,只得默默的闭上了嘴巴。
于是,一道号令传下,袁军士卒的屠刀,再次挥向了自己的百姓。
“大公子的决断,固然有道理,可这万余百姓断了口粮,万一逼到绝路,只怕早晚会生变,把他们强留在城中,恐怕只会增加我们的负担啊。”许攸不敢反对袁谭,却又忍不住提醒道。
“本公子岂会让这些刁民成为我们的负担,我留他们在城中,将来自然有用处。”袁谭的嘴角,掠起了一丝冷残,又挥手喝道:“传令下去,派分严密监控这些刁民动向,敢有异动者,格杀匆论。”
耳听着袁谭肃厉的喝令,看着他那不寒而栗的眼神,许攸心中隐隐产生一种不好的念头。
城外,梁军大营。
中军帐内,陶商正喝着小酒,等着袁谭的回复。
城中百姓已成袁谭的负担,将来还有可能成为内乱的隐患,在陶商看来,放出百姓对其是利大于弊,只要袁谭还有一丝理智,还尚存几分人性,就不会提绝自己的提议。
“梁公,出事了,快去看看吧。”荆轲匆匆入内,一脸的凝重。
陶商眉头微微一凝,心中陡然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当即出营,率一众文武直抵黎阳南门。
举目远望,陶商倒吸了一口凉气。
南门一线的城墙上,已密密麻麻的挂满了人头,竟有数百枚之多,城楼中央处,那悬挂在最高处的人头,正是他派出去的使者人头。
陶商脸色瞬间阴沉如铁,鹰目中迸射出无尽的怒火。
那几百人头,不用说,必然是出逃百姓的人头,袁谭是在用这等血腥的手段,来向自己示威,公然拒绝了他的提议。
“袁谭这狗杂种,拒绝夫君的好意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杀我们的信使,实在是可恨。”身边的吕灵姬,愤慨的骂道。
樊哙也气到哇哇大骂:“袁谭这条小狗,他是活的不耐烦了,等老子抓住他,非把他剁成肉片喂狗不可!”
陶商眼中喷火,怒意熊熊,望着那遍城的人头,恨恨道:“传令下去,他日城破,务必要活捉袁谭,老子我非亲手砍死他不可。”
陶商怒了,前所未有的怒。
先前他还只是想城破后,一刀宰了袁谭干脆,现在,袁谭竟然敢这等嚣张,公然斩杀他的使者,陶商岂能轻易饶他。
他已决意,叫袁谭生不如死。
陶商愤慨如火,梁军将士无不是怒火激荡,迫不及待的要攻破敌城,杀光可恨的敌人。
陶商当即下令,再调一百门天雷炮前来,要日夜不停的轰城,让袁谭夜不能睡,没有一刻的安生。
与此同时,陶商又令那些逃出城来的百姓,日夜于城外召唤煽动城中的百姓,劝说他们群起反抗袁谭的残暴统治。
“梁公这些手段,应该是想煽动城中百姓暴乱,只是那些百姓个个饥饿无力,就算他们想要反抗,恐怕也是有心无力,未必会奏效。”张良感叹道。
有心无力么……
“那可未必,有的时候,精神的意志,是可以激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的。”陶商语气意味深长,眼眸之中,悄然掠起一丝精光。
张良的话,已是提醒了他,让他想起自己还有一张王牌未用。
“系统精灵,醒醒吧,我已决定,即刻使用‘人和’异象。”
……
围城仍在继续。
梁军的轰城战术,人心战术,双重的压迫之下,袁谭和他的残兵几乎是陷入绝境。
半月后,袁军所有的粮草皆已耗尽,士卒和百姓一样,都断绝了口粮。
此刻的袁谭,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县府。
一片死寂,唯有一声声的喘息声,如鬼叹般在堂中回荡。
那是人们因为饥饿而喘息的声音。
堂中上下,唯有袁谭面色如常,其余文武,包括许攸和鞠义这样的高官在内,个个也是脸色苍白,显得虚弱不堪。
士卒的粮草已尽,许攸这等高级官员的口粮,也仅能维持数日而已,整个袁军上下已是军心瓦解,崩溃就在眼前。
“大公子啊,眼下粮草彻底断绝,将士们只怕再坚持不了一两日,就统统得饿死,这黎阳城是万万守不住了,为今之计,只有趁着将士们还有一口力气,全力突围吧。”许攸喘着气劝谏道。
鞠义等文武,纷给喘息着附合,喝求的眼神望着袁谭,希望他能答应。
脸色铁青的袁谭,沉吟许久,却冷冷道:“坚守黎阳,本来就是本公子重得父帅信任的唯一希望,现在如果半途而废,弃城而逃,就算能活着逃出去,我还有什么颜面再去见父帅。”
袁谭铁血的言语中,隐隐也透着几分无奈,几分悲壮。
许攸就快哭出来了,气喘吁吁的劝道:“黎阳已被围五个月之久,消息被隔绝,主公又迟迟不来救我们,说不定他已知我们的困境,想让我们弃城北撤,只是无法传入消息而已。”
鞠义等文武,忙又跟着附合。
袁谭却长叹一声,指着地图道:“黎阳乃河北门户,黎阳一失,陶贼的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取邺城,再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兵锋。黎阳的存亡,可以说关系到河北的存亡,父帅怎么可能放弃,许子远,你就别再自欺欺人了。”
袁谭道破了事实,许攸哑口无言。
“可是,眼下粮草已绝,将士们用不了几天就会饿死,就算大公子执意要守,又拿什么来守?”鞠义拼着力气,大声道。
袁谭身形一颤,再次沉默下来。
残酷的事实面前,任何的空谈都是浮云,士卒死光了,难道叫袁谭这个光杆司令,一人来守黎阳吗?
诸文武们顿时群起附合,个个都叫苦不迭,堂中再次掀起了突围的热潮。
看着堂下吵吵闹闹的众将,袁谭眉头暗皱,流露着厌恶的神色,突然间大喝道:“都给我闭嘴吧,谁敢再言撤退,立斩不赦!”
大堂中,顿时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不敢再吱声,不满的目光却瞪向袁谭。
深吸过一口气,袁谭抬手遥指堂外,眼眸中迸射着野兽般的凶光,冷冷道:“外面都摆着堆积如山的粮草,你们还怕没的吃吗。”
堆积如山的粮草?
众人愣住了,以为眼前的大公子是怒晕了,粮草明明已尽,别说是堆积如山,哪怕是一袋都没有。
许攸的目光中,却陡然间掠过一丝惊色,似乎猜到了什么。
“鞠将军,城中还有多少刁民活着?”袁谭目光看向了鞠义。
鞠义愣了一下,不知他这个时候,怎么突然间想起关心百姓的生死了,沉顿了一下,方道:“近月以来,已有五千多百姓饿死,除掉出逃被抓斩首的,大概还有四千百姓活着,不过这些人也只剩下一口气了。”
“四千么,够了……”
袁谭微微点头,眼中掠起意味深长的目光,“你们还记得,当初本公子说过,留着这些百姓在城中,绝不会是我们的负担吗?”
众人越发茫然,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
袁谭深吸一口气,冷冷道:“现在,也该是这些刁民为我袁家尽一份力的时候了,就把他们统统抓回来,充作军粮,为将士们解饿吧。”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人和异象
众人哗然。
他们这才明白了袁谭的意思,这位袁家大公子,竟然是要拿人肉来做军粮,给他们吃。
“大公子,这怎么行,人肉怎么能吃,那我们岂不成了畜牲。”许攸急是反对道。
“是啊大公子,我们怎么能吃人肉。”鞠义也沉声反对道,“这要是传扬出去,大公子的声名何在,必将成为大公子一生的污点啊。”
袁谭却冷冷道:“名声是将来的,性命才是现在的,若是不能活下去,死守住黎阳,我就算是有圣人的名声,又有个屁用。”
袁谭一席直白的话,把众人呛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应,只能默默的震撼。
他们都是聪明人,都知道,在性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倘若说许攸这等文士,还有礼仪廉耻之心的话,似鞠义这等在尸堆里杀出的铁血军心,则没那么多顾忌。
既然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吃人肉,对他们这些军人心来,倒也不是无法接受之事。
“只要能守住黎阳,只要能让本公子重得父帅信任,付出一切代价我都再所不惜!”袁谭决然一喝,“就这么定了,今晚尔等就各自行事,为自己的部下去弄军粮去吧。”
袁谭决然如此,众人也只好闭嘴,鞠义等武将领命默默而去。
许攸也无话可说,摇头叹息着转身而去,迈出大门之时,转身向着袁谭偷偷瞄了一眼,眸中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异色。
黄昏。
袁谭的命令已传达到各营,一众饥饿的士卒们,在最初的震惊之后,皆沉默下来,开始默默的磨刀,准备今晚的大开杀戒。
连饱读圣贤书的大公子都无所顾忌了,他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参军只为混口饭吃的小兵卒子,还有什么放不开的。
反正城中那些百姓,他们也统统不认识,吃就吃了,只要不是吃自己的亲人就可以了。
今日的黎阳城,出奇的安静,梁军竟然出人意料的没发动炮击,令人毛骨悚然的磨刀声,回荡在死一般静寂的黎阳城中。
军队将对他们下手,把他们充作军粮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入了那些幸存的百姓耳中。
惊恐的百姓们,开始了最后的垂死挣扎,拼命的想要越城逃亡。
袁谭早有防备,事先已命对沿城一线,严加巡视,一旦抓获越城的百姓,即刻拖入营中宰割。
袁谭以为,这些他眼中的刁民,天生就心存奴性,哪怕是死到临头也绝不敢反抗,只能如羔羊一般,任由他宰割。
这一次,他却错了。
入夜时分,正在府中煮酒取暖的袁谭,突然得到了来自于南门的紧急军报:
近四千平民百姓,突然间有组织的对南门发动暴动,已杀散南门守军,试图逃出城外。
“什么,这些刁民,竟然敢反抗!?”袁谭手中酒杯脱手跌落,整个人瞬间陷入了惊愕之中。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猪羊般的百姓,竟然敢群起反抗,还敢强攻南门!
倘若让这些百姓逃走,就意味着他救命的口粮,从嘴边溜到,到时候就万事皆休。
更可怕的是,南门变乱,倘若城外梁军趁乱进攻,岂非轻轻松松就能攻破黎阳。
“这些该死的刁民!”惊怒的袁谭不及多想,一跃而起,飞马向着南门杀去。
当袁谭赶到南门时,整个南门一线已乱成一团,那些饿到只余下皮包骨头的百姓,竟然拿着锄头,木棒这等简陋的武器,正拼死的跟他的士卒激战。
更令袁谭震惊的是,这些百姓已不满足于逃出城去,他们竟是一面死战,一面召唤城外的梁军,想要邀梁军趁机攻城。
“这些刁民疯了吗,他们想要干什么,他们到底想到干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