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等等,咱先商量一下,我说等等。”
“不嘛……”
大帐中,云雨再起。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三百四十九章 我也有野心
邺城,大将军府,内院。
“尚儿啊,为父养病这几日,前线军事就全靠你了,你一定要把陶贼拖住,拖至你二哥有机可趁才是,千万别像你大哥那样,让为父失望啊。”卧在榻上的袁绍,握着儿子的手,语重心长的叮嘱道。
袁尚站起身来,面朝袁绍一拱手,正色道:“父帅放心,儿必不会重蹈大哥的覆辙,有儿出马,那陶贼休想逼近邺城。”
袁绍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看着这个自信从容,英武不凡,像极了自己的三儿子,病殃殃的脸上,难得挤出几分欣慰。
袁尚便拿了袁绍兵符,告退而去,径直前往了外堂。
沮授、审配、逢纪等河北谋士,颜良、文丑等河北将领,皆等候已久,看着袁尚拿着兵符出来,众人对视一眼,皆流露出欣喜。
兵符在手,意味着河北四州的军队,皆受他袁尚节制,意味着袁尚可以代袁绍行使大权,成了实际上的统治者。
这一天,正是河北一派梦寐以求的时刻。
袁尚却来不及品味这种大权在手的快感,当即喝道:“张合何在。”
“末将在!”张合慨然出列。
袁尚将令箭掷于他,喝道:“我命你星夜赶往内黄城,统率城中各营守军,务必要坚守十日以上。”
黎阳失陷,通往邺城的道路上,只余下内黄与安县两卒重要城池,欲阻梁军,必守内黄。
“末将遵令。”张合领命而去。
袁尚又拂手喝道:“传令下去,命其余主力兵马,尽数屯往安城,随时准备南下。”
诸项号令传下,袁尚高坐于上,目光透着丝丝从容不迫,冷冷道:“我们能做的事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要看我那二哥,是不是跟我那大哥一样不争气了。”
袁尚这一系令号令传下,雷厉风行,有章有理,从容不迫,颇有几分雄主之风。
左右审配等文臣武将们,暗暗相视,脸上都流露出些许欣慰,皆在暗想他们效忠的三公子,果然是与众不同,能力气度皆远胜于被俘的袁谭。
“三公子的安排甚是得体,只是陶贼诡诈多端,梁军士气正盛,依然不可小视啊。”沮授从旁提醒道。
“陶贼有多强,我自然知道,又岂会小视。”袁尚冷笑一声,“不过你们也别忘了,我也不是我那无能的大哥。”
言语中,透着深深的自信,傲而不骄。
就连沮授也被袁尚的气度所感染,没什么话好再劝,拱手退了下去。
“陶商,我那无能大哥丢出去的脸,现在该由我来拾起了,真正能与你抗衡者,唯有我袁尚……”
把玩着手中的兵符,袁尚鹰目遥望南面,嘴角钩起丝丝傲然冷绝。
……
平原。
郡府中,袁熙高坐于上,手捧着那道袁绍的手令,静看许久,默不作声。
“郭先生,我在青州与那臧霸相持不下,明明能守住南青州,你们为何要劝父帅让我退兵,白白把黄河以南几个郡国都拱手送给了陶贼。”袁熙放下手令,不解的看向郭图。
郭图叹了一声,无奈道:“四州之重,重在冀州,冀州的核心又在邺城,若是邺城有失,一切都将是浮云,眼下主公兵力短缺,调二公子北撤,也是别无选择呀。”
袁熙沉默片刻,又问道:“郭先生乃父帅心腹谋士,又怎么会亲自前来传达父帅之令,我想郭先生此来,目的并不是那么简单吧。”
“这个嘛……”郭图干咳几声,忽然站起身来,郑重其事的向他一揖,“事到如今,我也不拐弯抹角,其实郭某此来,就是代表我汝颍士人向二公子表达拥护之意。”
拥护之意!
袁熙身形剧烈一震,仿佛天上突然掉下了大馅饼,把他给砸晕了过去,让他一时反应不过来。
震惊了半晌后,他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竟是原本效忠于袁谭的汝颍士人,改为拥护他为主,与袁尚争储位。
“我能力既不如大哥,更不及三弟,你们拥护我,恐怕是选错人了吧。”袁熙苦笑的自嘲道。
郭图却正色道:“能力强与不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二公子是否有这个心,只要二公子愿意,有我等从旁出谋划策,二公子自然无需担心。”
袁熙沉默了,久久不语。
多年以来,他实力平庸,既不是长子,又才华不出众,从来就是被袁绍不重视的那一个。
所以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早早就退出了储位之争,置身事外,父亲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谁想到,袁谭的三次被俘,让汝颍士人失去了拥护的对象,只有改为拥护他这个不起眼的二公子。
他更知道,郭图这帮子人,其实是不看好他的,只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才不得已选择了他。
“我能力平庸,就算有你们相助,也未必能争得过三弟吧。”袁熙微微有些心动,却又极不自信。
“不争一下怎么知道争不过,天下之事,谁又敢有绝对的把握,几年之前,谁又能想到,陶商一个不起眼的纨绔公子,会强大到今天这种地步。”郭图不得已之下,竟用仇家的例子来鼓舞他。
袁熙身形微微一震,眼中又添了几分动心,似乎在他潜意识之中,觉得自己的处境,与当年的陶商有些相似。
陶商既然能成就非凡之业,他为什么不行?
“再者,若是大公子将来继承主公基业,或许还会善待二公子这个同母之弟,倘若三公子继位,他会给二公子你好脸色吗?退一万步,就算是三公子能容得下二公子,他那歹毒的生母刘氏,会放得过二公子你吗?”郭图的语气,渐渐的冷峻起来。
袁熙脸色一变,眼中立时掠过一丝惧意。
郭图又趁势道:“而且,若是三公子继位,二公子你虽为兄长,却要以臣子的身份向他卑躯屈膝,二公子你乃顶天立地的男儿,难道真就忍得住这份屈辱吗?”
这一番话后,袁熙的眉头已深深皱起,眼中的惧意已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某种隐藏于内心深处,此刻被郭图引出来的怨恨。
他的拳头,渐渐已握紧,眼看着就要下定决定,却又顾虑道:“就算我愿意又如何,眼下父帅已将兵符给了三弟,分明已默认他为继承人,以我现在的实力和威望,还有争过他的希望吗?”
“当然有!”郭图已是一脸激动,手一指西面,“陶贼现在是一门心思要攻邺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北面,二公子只消等他战线拉长,侧翼出现破绽之时,便率青州之兵自东向西急袭,必可杀陶贼一个措手不及,将他一举赶回河南。介时,以二公子这等不世奇功,还怕没有威望,还怕主公不会对你另眼相看,改变心意吗?”
一席话,扫尽袁熙心中的担忧,也彻底的点燃了他心中那份潜藏已久的野心,眼中已是斗志狂燃起来。
“我还要告诉二公子一个好消息。”郭图又笑眯眯道:“我们已说服主公,为二公子求娶中山甄家的千金为妻,不日为会送往平原为公子完婚。甄家乃河北大族,颇有些人望,如果二公子以与之联姻,便可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部分河北士人的支持,再加上我等汝颍士人的相助,二公子更不需担心争位的筹码。”
啪!
袁熙大喜过望,再无犹豫,拍案而起,傲然道:“既然如此,我袁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袁尚瞧不起我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岂能容他将来在我头上作威作福,让我对他称臣,这袁家的储位,我袁熙是争定了!”
看着斗志昂扬的袁熙,郭图长松一口气,不由捋须笑了。
……
黎阳,七万梁军休整已毕,日是开拔,浩浩荡荡往北杀去。
陶商身着玄甲,手提战刀,赤色的披风在身后飞舞如火,年轻的身形之后,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梁”字大旗猎猎飞舞。
兵甲森森,战旗遮天,三军士气如虹。
“袁绍,黎阳已失,我看你还拿什么来阻挡我的铁蹄……”
陶商嘴角扬起傲然冷笑,扬刀喝道:“传军加速前进,明日此时,我大梁的战旗要插在内黄城头。”
号令传下,三军将士疾行,掀起了漫天的尘土,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震颤。
次日午后,陶商所率三万前军,先行一步进抵了内黄城下。
内黄城位于黎阳以北,邺城以南,乃是袁绍拱卫邺城的第二道防线,其城池也是经过重新加固。
陶商一到,细作便将守军情况报上,城中守军有五千,守将为河北大将张合,副将为马延。
五千兵马并不多,只是张合乃名将,用兵了得,这内黄城也颇为坚固,城墙厚度只稍逊于黎阳,陶商想短时间内破城几乎是不可能。
而且,强行攻城,势必会付出惨重的伤亡,攻下便罢,若久攻不下,又会挫动将士锐气,反中了袁绍下怀。
攻下黎阳,陶商已付出了七个月,小小一座内黄城,他也不可能再耗相同的时间,他必须要速战速决。
“梁公,我军如今锐气正盛,不如四面围城,一口气破了此城。”项羽枪指敌城,傲然请战。
“咱们有秘密武器在手,拿下区区一座内黄城,何需费那么大劲。”陶商一声冷笑,年轻的脸上掠过几分诡色。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三百五十章 投鼠忌器
“秘密武器?”
项羽一怔,便想这内黄城如此坚固,就算己军威力最大的天雷炮也无法轰破,当初的黎阳城就是最好的证明,还能有什么利器可以击破。
“怪不得梁公留着袁谭不杀,原来是为了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张良恍然一笑,已猜出了陶商的意图。
陶商哈哈一笑,遂是传下号令,命项羽集结三万主力大军于城南,摆出攻城之势。
梁军阵中,战鼓声骤然响起,三万精锐的将士,在项羽的指挥下,向着内黄城南布阵。
城中,张合已赶至城头,望着城外黑压压一片的梁军,眉头深皱,手中大枪已暗暗握紧。
“陶贼,你攻黎阳城都用了五个多月,这内黄城坚固只稍稍逊于黎阳,我只消坚守十日,我看你怎么攻得下。”张合冷峻的脸上,尽是成竹成胸之色。
城南,项羽军列阵已毕。
陶商却策马入后阵,来到了那一辆囚车前,车中的袁谭,正披头散发,蜷缩在一角发抖。
经历过了被樊哙扇耳光,还有黎阳百姓群尿洗礼的羞辱,袁谭已彻底的没了脾气,也不敢再狂骂狂叫,终日缩在这小小的囚车里苟活。
“袁谭,出来向你的旧日同僚亮个相吧。”陶商冷冷道。
袁谭睁开了眼来,见得陶商时,不敢大骂,只以一种愤恨的眼神,死死的盯着陶商。
陶商的话,令他感到一丝寒意,不知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便紧紧的缩在角落里,不敢移动。
牢门打开,荆轲钻了进去,如拖死狗一般,将袁谭拖了出来。
陶商战刀向着北面一指,“荆轲,把咱们的袁大公子架上对楼,让张合和袁军士卒们,瞧一瞧他们大公子的风采吧。”
袁谭猛然惊悟,伤痕累累,丑陋不堪的脸上,立时掠起深深的恐惧羞耻。
就在他不及挣扎时,已被几名士卒抬上了一座对楼,绑在了最上端的刑柱之上。
吱呀呀的声响中,这座对楼被从后阵推向前方,推向了内黄城前。
嗵嗵嗵——
战鼓声冲天而起,绑有袁谭的对楼被推向了内黄城,三万梁军则跟在对楼后面,不急不慢的向着敌城推进。
片刻后,梁军大阵逼近敌城百步,进入了敌军的箭袭范围。
张合早有准备,大枪一扬,喝道:“弓弩手放箭,阻挡敌军推进,给我往死里射!”
南门一线,千余弓弩手高举强弓硬弩,瞄准了城外梁军,只等着张合一声令下,便千箭齐发。
张合大枪缓缓抬起,眼中杀机凛射,眼看着就准备挥下。
关键时刻,副将马延突然眼神一变,大叫道:“且慢,先不要放箭!”
“你乱喊什么?”张合急瞪他一眼,“再不放箭,敌军就要逼近城前。”
“张将军快看,对楼上被绑那人,不正是大公子吗!”马延指着前方道。
大公子?
张合身形一震,急是举目望着,细细一扫,立时认出了那张没有耳鼻,丑陋不堪的脸。
不是袁谭,还能是谁!
“他……他竟然还活着?”张合大吃一惊,仿佛见到了鬼似的。
左右数千守城敌军,也同时认出了袁谭,一众士卒无不骇然惊变,弓弩手们不得张合命令,本能的就放下了手中弓弩。
几百步外,观战的陶商看到这一幕,不禁笑了,手中战刀轻轻一扬。
战鼓声陡然加剧,攻城的号令发出。
前军处,项羽得令,一声令下,李广率领着四千神射营弓手,先敌一步向着城头仰射而去。
嗖嗖嗖!
数不清的利箭,铺天盖地袭去,顷刻间便将城头敌军压制的纷纷缩于女墙之下,不敢再露头。
趁此时机,项羽喝斥着攻城队的士卒,呼啸前冲,冲至护城壕将,将一座座壕桥架设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张合也顾不得许外,急是大喝道:“放箭,快给我放箭,不能让敌军轻易越过护城壕。”
“张将军,不能放箭,那可是大公子啊!”马延急是劝道:“我军若是一放箭,这乱箭无眼的,若是不长眼射死的大公子,主公倘若降下罪来,我们岂不是死罪!”
张合蓦然一震,冲动的头脑,仿佛被浇了一头的冷水,顷刻间冷静下来。
他知道,马延说的没错。
袁绍虽然对袁谭失望已极,已放弃了这个没用的儿子,但袁谭只要一天没死,就一天是袁家的大公子。
射杀大公子的罪行,袁绍若是怪罪下来,他必人头不保。
张合陷入了进退两难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梁军从容架设壕桥,一队队的攻城兵,扛着云梯越过护城壕,从容的向着城下逼近。
陶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此刻,对楼上被绑的袁谭,却已惊恼到了极点,他终于明白,陶商留着他一条狗命,并非是仁慈,而是要拿他做挡箭牌。
想他堂堂袁家大公子,失陷黎阳,使河北陷入危难也就罢了,现在成了俘虏之后,还要继续给袁家添麻烦,“帮”着陶商去攻袁家的城池,他简直成了袁家败落的第一罪人。
“陶贼,你这个无耻的狗贼,你卑鄙无耻——”羞愤的袁谭,忍不住又放声嚎骂起来。
可惜,他的骂声却被淹没在震天的鼓声中,没有人能听的到。
梁军在他的掩护下,轻松将壕桥搭起,数以万计的梁军将士,已将数百张云梯架起,开始攀城。
袁军终于开始反击,用檑木罗石阻击梁军的登城,但却始终没敢用弓弩这等最佳的守城利器。
张合不敢,马延不敢,那些袁军士卒也不敢,因为他们谁也没胆量担这个射杀大公子的罪名。
袁谭心中虽然羞恼成分,但袁军的顾忌,却让他心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便想着袁绍终归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念着骨肉之情,才没有下令放箭。
他却不知,袁绍人根本不在内黄,指挥这支袁军的,乃是张合,而张合不敢放箭的原因,也并不是什么情谊,而是怕担罪责而已。
一厢情愿的袁谭,心中感动之余,却又产生了深深的愧咎,觉的对不起自己的父亲。
几次三番,袁谭多想放声大吼一声:“向我放箭!”
他宁可被自己人射死,也不愿成为陶商的帮凶,也不用再受陶商的羞辱,还能以一死,成全自己的气节。
可惜,几次犹豫,他却始终没能喊出来。
那万箭穿心的画面,不断的浮现于脑海,每一次当袁谭想要吼出来时,都被那想象中的画面给吓了回去。
他的内心中,畏惧,终究是盖过了尊严。
“我不是怕死,我是不能死,我要活着,万一我能活着逃过这一劫,说不定将来还能向陶贼复仇,我是为了复仇才苟活下去的,我不是贪生怕死……”袁谭在心里不断的安慰自己,终于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观阵的樊哙,却鄙视道:“袁谭这杂种,他之前不是一直叫着求死么,现在就是好机会啊,只要他大吼几声朝我放箭就行了,这杂种怎么又不叫了。”
“他若是有赴死的勇气,早就咬舌自尽了,又何止于死撑到现在,这才是他的真面目。”
陶商冷笑一声,扬刀喝道:“全军急攻,黄昏之前,一定要给我把内黄城拿下。”
号令传下,三万梁军将士精神大作,个个抖擞雄风,疯狂的向城上狂攻。
西南角一线,十余名梁军将士,已爬上了城头,勇敢的与惊慌的敌卒,展开了激烈的贴吧身近战。
“将军,敌军已冲上城头,只怕是守不住啊。”马延焦虑的大叫道。
张合看着汹涌如潮的梁军,看着被压制到抬不起头的己军,再瞧瞧对楼上,被绑着的袁谭,脸形已扭曲,眼中深深的为难。
继续死守,却不能用弓弩,根本挡不住梁军的攻势,城池一破,他和五千守军必将全军覆没。
若是下令放箭,袁谭必会死在乱箭之中,他就要背负射杀大公子的罪名,只怕依然难逃一死。
“袁谭啊,你这没骨气的家伙,你怎么还苟活着啊……”
张合拳头击打女墙,咬牙切齿的暗骂,犹豫片刻,只得无奈道:“传令下去,全军弃城,从北面撤退。”
弃城撤退!
马延吓了一跳,急道:“张将军,你可想清楚啊,主公和三公子命咱们死守内黄,至少也要守十天,现在就弃城而撤,主公他们若是问罪却当如何?”
“不是我们不想守,是陶商用大公子估挡箭牌,我们没法守,主公若是怪罪,我们把实情搬出来便是,不然你说怎么办。”张合皱着眉头道。
马延也无计可施,只得无奈的闭上了嘴巴。
张合遂是果断的放弃南门,趁着梁军未破城之时,便率几千残兵北将打开北门,一路向着北面的安城逃奔而去。
黄昏之前,“梁”字大旗,已四面飘扬在邺城上空。
这座拱卫邺城的第二道防线,城防坚固不逊于黎阳的城池,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被梁军攻破。
陶商登临城头,看着四面无舞的战旗,看着昂扬入城的己军将士,年轻的脸上尽是痛快。
“嘀,宿主取得内黄攻防战胜利,获得魅力值0.5,根据舍数原则,将不计为魅力值,宿主现有魅力值80。”
我就知道……
这场攻城战,胜的太过轻松,以系统精灵那尿性,恐怕又不舍得给魅力值,结果果然如他所料。
“不给就不给吧,还好老子心情好,就不跟你一般计较啦。”陶商大度一笑。
这时袁谭已被解了下来,被荆轲如拖死狗一般,拖到了他的跟前。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三百五十一章 好儿子
被拖至近前的袁谭,见到陶商时,立刻闭了嘴巴,没敢再大骂,一双死死盯着的眼睛,却显示着他内心的愤恨。
“袁谭,你用不着这么恨恨的瞪着本公,你不是一直吵着想死么,我只是给了你一个机会而已。本公还以为,你会大叫城头的袁军向你放箭呢,可你却连个屁都没放,这真是叫本公感到奇怪,你到底是想死还是怕死?”
陶商充满讽刺的话,无情的将袁谭怕死的事实戳破,他立时低下了头,羞愧无比,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把他拖下去吧。”
陶商也不屑于再看他那么德性,目光已转身北面,“传令全军,明日一早出发,杀往安城。”
……
邺城。
大将军府中,病体未愈的袁绍,正在房中来回踱步,苍白的脸上,尽写着“不安”二字。
他在为内黄之战担忧。
此前他已接到袁尚带来的情报,陶商的大军已由黎阳北上,此时此刻多半已杀至了内黄城下,对张合所部发动最猛烈的进攻。
袁绍是被陶商打怕了,打内心里担心张合守不住,所以就算把御敌的统帅权,暂时下放给了袁尚,却又忍不住想要过问。
“以张将军的实力,内黄城之坚固,坚守内黄十天还是没问题的,只要撑到二哥的青州兵袭取了陶贼侧后,河北之危必然可解,父帅无需太过担心,只安心养病便是。”身边的袁尚忙是安慰道,上前将袁绍扶起。
袁绍不安的情绪,方才稍稍缓和,在儿子的搀扶下,又重新坐回了榻上。
“父帅,喝口水吧。”袁尚又贴心的递上水来。
袁绍接过水来,喝下几口,苍白的脸上难得流露出几分欣慰,看着眼前这个能干又孝顺的儿子,不禁感叹道:“尚儿啊,幸亏有你在,为父现在才知道,只有你才能继承为父的基业,不像你那无能的大哥,太令为父失望。
“父帅言重了,儿怎么敢跟父帅相比。”袁尚心中暗喜,嘴上却又道:“大哥虽然能力不济,但儿相信他也是一心为我袁家,如今他已死在陶贼之手,儿请父帅念在骨肉之情上,就原谅了他的过失吧。”
听得袁尚这番话,袁绍愈觉欣慰,便想袁尚与袁谭争储多年,难得袁尚能如此大度,实在是不容易。
袁尚窥知袁绍的心思,便又眼中含着泪光,跪地哽咽道:“大哥为陶贼所害,尸骨无存,魂不能归家,实在是可怜,儿想为大哥举行一场祭礼,遥祭大哥在天亡英魂,还请父帅恩准。”
1...137138139140141...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