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就在这时,帐帘掀起,陶商摇摇晃晃的步入进来,一瞧见洪宣娇那饿极了的吃样,不由就笑了。
“怎么,宣娇你这么急着自己就先吃起来,莫非是想赶紧吃饱了,呆会才有力气跟朕大战三百回合啊,哈哈——”陶商也是醉了,当着这么多人面,就肆无忌惮的开起了玩笑。
一众老嬷嬷们见是陶商到了,慌忙见礼,虽是听惯了陶商的这些没正经的话,却仍不免暗自脸红。
洪宣娇抬头一瞧陶商,赶紧扔下了手里的酒菜,慌忙站了起来,显然没想到陶商会突然间来了,一时又紧张又尴尬,心儿砰砰就狂跳起来。
她又听着陶商那极尽挑逗轻浮的言语,顿时是窘羞无比,脸蛋刷的一下就红到了底。
“陛下怎么这么快就来了……”窘慌之下,洪宣娇忙是福身见礼。
她原本还巴巴的盼着陶商来,这会陶商来了,却又假装在意外起来,只为掩饰自己的紧张。
“朕是怕让爱妃你等久了,所以酒喝了才一半就来了。”
陶商笑眯眯的走上前来,伸出手来,一把抓起了洪宣娇的玉臂,将他轻轻扶起,一手端起了她尖尖的下巴,坏笑着欣赏那张绯红俏丽的脸蛋。
因是还有旁人在场,洪宣娇被陶商这般肆意欣赏,脸畔顿时泛起如潮的晕色,娇羞的低下睫毛来,不敢正视陶商的眼神。
她这样子,哪里还有当年那个太平天国,杀人如狂的巾帼女将的样子,俨然就是一个含苞待放的小家碧玉。
陶商的目光肆意的在她身上瞄来瞄去,便见她呼吸急促,那包裹不住的酥峰,起起伏伏,勾人心魄,心中的念火,顿时便被她钩起。
“放心吧,今天晚上,朕一定不会放爱妃你失望,哈哈——”
狂笑声中,陶商双手一用力,将她抱了起来,就向榻边走去。
旁边的老嬷嬷们见状,知道天子要干什么,本来想劝还有好多洞房之礼没有行,却知她们这位天子素来行事肆意妄为,劝也是白劝。
于是,一众嬷嬷们只好暗笑着,识趣的退出了帐外。
洪宣娇心头小鹿已狂跳不已,几乎就要窒息,却只能搂着陶商的脖子,柔软的身儿紧紧依偎在他的怀中,任由他把自己抱微喜榻。
此时此刻,洪宣娇竟有种恍惚身在梦中的错觉。
她想起,似乎在不久之前,她还是太平天国的第一女将,心怀着“为天国圣战”的理想,与陶商这个死敌为战,恨不得能亲手将他碎尸万。
她却作梦也没想过,这才过了多久,自己就马上要成为陶商的妃子,为他献上自己的身子。
而且,她还并非是被陶商强迫,而是心甘情愿,怀着爱意嫁与他,愿意服侍他一生一世。
这一切的一切,太过奇妙,不得不令洪宣娇心中,感慨那缘份的奇妙。
“他是天下第一等的奇男子,是古往今来第一圣君,能嫁与他,我这一辈子也值了吧……”
洪宣娇轻轻吸一口气,神思从恍惚中回来,脸上已写尽幸福娇羞之色,不再紧张,不再抗拒,任由陶商把她抱上榻,任由陶商为她解衣……
红烛之下,那曼妙的美景,已尽收眼底。
陶商胸中的欲念,已如火焚身,欣赏着榻上那冰清玉洁,曼妙动人的身儿,血脉贲张到极点。
肆意的一声大笑,他如猛虎一般,扑向了只属于他的猎物。
屏风上,两个人的身影,转眼融合在了一起。
红烛闪烁的喜帐中,娇息粗喘之声,似那起伏的巫山般跌宕,霖霖春雨淅淅沥沥的飞舞洒落。
“嘀……系统扫描,宿主与对象洪宣娇联姻成功,获得洪宣娇1点联姻附加武力值,宿主现有武力值99。”
“嘀……系统扫描,对象洪宣娇产生愉悦,生成仁爱点10,宿主现有仁爱点23。”
99!
武力值终于上了99,只差一步,就能冲上半步武圣!
陶商更加兴奋如狂,雄风与耐久天赋发动,今夜,他要尽情的快活。
……
勃海郡。
漳水西岸的大道上,数千铁骑正策马奔腾,沿着大道一路南下。
那一面“关”字大旗,傲然飞舞。
关羽策马奔腾在队伍的最前方,依旧是孤傲的神情,依旧是那副巍然之势,只是手中却缺了柄青龙刀。
关羽丹凤眼半开半阖,目光凝望着南面,前方不远就要到前线了,他正琢磨着该怎么去面对刘备。
该怎么解释?
如实告诉刘备,自己是怎么丢了天雷炮,怎么被陶商连战连败,怎么把青龙刀也丢了,最后又是怎么不好意思再留在青州,一气之下回到河北的吗?
当然不能实话实说,那样的话,他这个大汉国大将军,颜面还往哪里搁,还怎么服众。
“都是孙策无能,导致我失了天雷炮,又屡屡意外的败于陶贼之手,至于青龙刀是怎么丢的……”关羽皱起了眉头,琢磨着怎么自圆其说。
便在这时,前方飞扬起了尘雾,一汉骑飞奔而来,马蹄声打断了关羽的思绪。
他抬头凝目望去,那队人马渐渐驰近,两道靓丽的身影,率先映入了眼帘,让关羽精神一振。
那是两位少女武将,各各英姿飒爽,风姿绰约,一个身着金甲,一个身披银甲,往人前一站,足以令所有男人都心中一动。
最重要的则是,那两名少女武将,除了衣甲颜色不同之外,相貌身材竟然是一模一样,形同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
那竟然是一对双胞胎少女武将。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双胞胎
关羽身后的军汉们,一看到那对双胞胎少女武将之时,眼中齐刷刷的透出了男人应该有的,暗藏着某种原始欲望的眼神。
而关羽的赤脸上,却难得浮现出几分笑容,那并非是男人的笑容,而是慈父般的微笑。
那两名少女武将,转眼飞奔而至,瞧见关羽之时,二女对望一眼,明艳的俏脸上,皆是涌起了喜色。
勒马于前,这双胞胎的少女一跃下马,双双的拜倒在了关羽跟前,齐声道:“女儿见过父帅。”
“银屏,晓彤,快快起来吧。”关羽拂了拂手,难得语气中竟是收敛了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慢。
那两名少女武将,遂是站了起来。
原来,她二人正是关羽的双胞胎女儿。
关羽共有五个子女,长子关平,次子关兴,三子名为关索,而眼前少女武将,就是她的那两个双胞胎女儿。
那身着金甲的少女,名为关凰,字晓彤,身着银甲的少女,则名为关凤,字银屏。
关氏一门皆乃将才,五个子女虽然都还年轻,却个个都武道不弱,皆在汉军中效力。
五子之中,三子关索留守蓟京,次子关兴在镇守代郡,长子关平以及关晓彤和关银屏两个女儿,则跟随在刘备身边效力。
“晓彤,你们不在前线为天子效力,怎么会在这里?”关羽问道。
那关晓彤便一拱手,笑道:“我和妹妹还有大哥,本来一直在北皮城追随陛下,是陛下听说父帅从青州归来,所以特意让我们姐妹前来迎一迎父帅,没想到在这里就碰上了父帅。”
“原来如此。”关羽点了点头。
这时,关银屏的俏脸已难抑好奇,忙问道:“父帅既是奉陛下之命,前往青州给孙策送天雷炮,帮孙策牵制那陶贼,怎么父帅这么快就回来了,莫非那孙策已经攻下了剧县,那陶贼已被打垮了不成?”
关羽眉头暗暗一凝,心想自己这女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就在关羽琢磨着,该怎么跟自己女儿解释时,眼尖的关晓彤却已发现了关羽身上的异样,不由奇道:“父帅,你的青龙刀呢?青龙刀怎么不见了?”
关羽又是一阵胸闷,暗骂这两个女儿是不是上辈子是自己的仇人,这辈子投胎成他的女儿,是专门冲着他来寻仇的,开口几句话,句句都在往他伤口上撒盐。
“咳咳——”关羽只好强忍着胸闷,故作淡然道:“这件事为父以后再跟你们说,既然天子已经知道为父回来了,岂能让天子久等,速速去北皮城面圣吧。”
关羽生怕两个女儿再追问,让自己当着众人的面失了颜面,不等她们再开口,便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关银屏和关晓彤对望了一眼,那相同的秀美脸蛋上,浮现过相同的狐疑,也只好压下疑惑,跟随着关羽一道折返南下。
父女三人一路狂奔,黄昏之时,北皮城已进入视野。
此番刘备大举南侵,改变了原先径直南下,直奔邺城的固有战略,而是取道冀东的河间勃海二郡国,意欲攻取平原郡,饮马黄河。
平原一郡,乃是青州与冀州的交界之地,刘备的如意算是算盘时,当他攻陷平原之时,孙策正好已拿下了剧县,举兵西进,两军正好会师于黄河。
汉日两军胜利会师于黄河,必定会大大鼓舞两军士气,而消息传出后,魏国上下必将震恐,人心士气遭受沉重打击。
那个时候,他就可以跟孙策沿着黄河两岸,自东向西推进,彼此互为互应,拿下两河,摧垮魏军的抵抗,必将易如反掌。
而在天雷炮的帮助之下,刘备大军南下进展顺利,连克魏军数座坚城,逼到韩信等魏将步步后退,退至了勃海郡治所南皮城。
只要攻下了南皮,再往前一步,就是他饮马黄河的最后一城平原
只是这南皮城位于漳水东南岸,有漳水这道天然屏障,韩信的十几万大军密布于东南岸,汉军想要进抵南皮城下,象先前那般利用天雷炮轰破城池,就必须要先渡过漳水,突破了魏军沿岸的防线。
而这北皮城,则位于漳水西北岸,与南皮城隔河相望。
此时的刘备已率十几万大军,进据了北皮城,围绕着这座小城连营十余里,酝酿着如何能突破漳水防线。
时近黄昏,关羽举目望去,但见汉国的营盘星罗棋布,战旗滚滚如涛,声势浩荡。
而一座座营盘围绕的中央处,则是那座北皮小城,城头上空飘扬着“汉”字皇旗,显示着天子所在。
关羽深吸了一口气,打马扬鞭,穿过一座座营盘,直入北皮城,前往行营大堂去面见刘备。
行营,大堂。
此时此刻,刘备正负手立于那幅巨大的地图前,与诸葛亮,司马懿等谋臣们,商议着如何渡过漳水,攻取南皮城的计划。
“原本这个时候,孙策已经用我们送给他的天雷炮,攻破了剧县才是,谁想到关将军竟然会中了陶贼的埋伏,把几百天雷炮尽毁。眼下孙策不但没能攻下剧县,还被陶贼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破,不得不弃了剧县之围向东退却,完全打乱了我们的全盘布局啊。”
刘备的身后,司马懿摇头叹息,分析着青州方面失利局势,语气之中,多少有几分对关羽的质问。
刘备眉头一凝,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那沮授接着也道:“大将军他没能保护好天雷炮也就罢了,竟然还违背陛下的旨意,擅自撤出了青州,没了我们那几千骑兵的协助,只怕单凭孙策现有的实力,更加不易拖住陶贼。”
司马懿和沮授你一言我一语,言辞语气,分明是把矛头指向了关羽。
刘备的眉头越凝越深,脸上的阴色也越来越重。
诸葛亮悄悄瞄了一眼刘备的表情,却是摇着羽扇道:“青州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并不知道详情,还是等云长回来之后再好好问一问吧。”
诸葛亮这番话,等于是在间接的为关羽开脱,刘备紧皱的眉头,这才微微松展几分
堂外御林士卒入内来报,声称大将军关羽已入城,目下正在堂外候见。
大堂中,包括刘备在内,所有人眼神都微微一动。
“速传大将军进来说话。”刘备忙一拂手,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向关羽问个清楚。
片刻后,关羽昂首挺胸,从步容步入大堂,依旧是无视旁人的存在,直抵刘备跟前,拱手下拜:“臣关羽,拜见陛下。”
“云长辛苦了,快快平身。”刘备脸上的阴云悄然尽扫,忙是笑呵呵的把关羽亲自扶了起来。
当下刘备只是对关羽嘘寒问暖,关怀他操不操劳,辛不辛苦,半点也不问青州发生之事。
左右司马懿等人,目光却皆齐刷刷的盯着关羽,充满了质疑。
关羽也不傻,感觉到了气氛有异,便索性问道:“陛下难道就不想问问,臣在青州到底经历了什么,天雷炮为何会被毁,臣又是为何擅自离开青州,回来面见陛下的吗?”
关羽自己把话头给挑了开来。
刘备却只淡淡一笑,用信任的眼光看着关羽,“朕与云长你有手足之情,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朕相信你所出的任何决定,自然有你自己的理由,朕又何必多问。”
刘备一番话,俨然对关羽万分信任,丝毫没有质问他的关分意思,反而让关羽心生几分惭愧,对刘备的信任是感动不已。
“陛下对臣的信任,臣无以为报,唯有为陛下粉身碎骨,再所不惜!”
关羽慨然大表了一番心迹后,话锋一转,却又道:“只是臣奉命护送天雷炮前往青州相助那孙策,却未能完成使命,这其中的原因,臣若是不向陛下禀明,必会遭人诽议,臣岂能不向陛下奏明。”
“遭人诽议”四字时,关羽的目光向着沮授等人瞟了一眼,那眼神似乎是猜到了他们会在背后跟刘备报怨自己。
“既然这样,那云长你就说说吧。”刘备便接着关羽的手,一同坐下。
当下关羽便将他在青州的“委屈”经历,用愤慨的语气,向刘备说了一遍。
说到天雷炮被毁之事时,关羽把责任全都拖在了孙策对陶商监视不利上,半点不提自己被陶商所诱,误中了三重伏兵之计。
至于他为何擅自离开青州,关羽则声称那孙策不听自己劝告,又狂妄自大,不把汉国放在眼里,不把刘备放在眼里,自称不需要汉国的援助,也一样能击败陶商。
“孙策无能,致使天雷炮被毁,又狂妄自大,对我大汉,对陛下多有轻视,臣想若是再屈身于青州,无异于有损我大汉国威,所以臣思前想后,为了维护大汉和陛下的声威,才决定撤出青州,还请陛下明鉴。”
关羽一席话,把自己的“委屈”道出,从表面听起来,完全跟他自己没关系,错全都在孙策的身上。
刘备自然知道,关羽的解释里边必然有水分,但这时他若是质疑的话,反而显得他方才那般信任关羽是出于虚伪。
略一权衡后,刘备脸上便挤出怒色,拍案骂道:“孙策这小子好不识抬举,朕看在联盟的份上,才会出手帮他,他竟敢这等狂妄,实在是可恶!”
关羽暗松了一口气,眉宇间却依旧是愤慨,没有半分显露。
左右司马懿沮授等人,皆有自各的消息渠道,自然知道关羽的话中有掺假的成份,但见刘备都表态了,这么信任关羽,他们自也不好再多说。
何况关羽向来是脾气大,自刘备以下,除了一个诸葛亮之外,别人谁都不放在眼里。
司马懿等人平时对关羽也是畏忌三分,方才关羽不在时,他们尚敢在背后说几句“坏话”,现在关羽就站在他们跟前,他们怎敢有异议。
于是,一众臣子们,只好附合起了刘备,跟着一起骂起了孙策的狂妄。
汉国君臣们骂了好一会后,大堂中的愤慨气氛,才好容易缓和下来。
这时,诸葛亮才笑着开解道:“那孙策既然这么狂妄,就让他自己去对付陶贼好了,就算他拿不下剧县,不能及时在黄河跟我们会师,只要他能把陶贼死死钉在青州,我们的全盘布局就还没有乱,我们……”
“诸葛丞相言之有理。”未等诸葛亮说完,司马懿的便接口道:“眼下冀州的形势,依旧是有利于我们,只要我们能顺利渡过漳水,夺下南皮城,大军就能杀奔平原,饮马黄河,介时我们向西可取邺城,向东进攻青州,可威逼陶贼侧后,还有可能能孙策东西夹击,把陶贼围歼于青州,毕其功于一役也未尝没有可能。”
司马懿抢了诸葛亮的风头,说了他想说的话,惹的诸葛亮眉头暗皱,眼眸中流露出几分不满,司马懿却视而不见,假装没有看到。
刘备的怒火,这才稍稍平息下去,重新回到地图前,凝望审视。
半晌后,刘备嘴角才扬起一抹冷笑,冷哼道:“孔明和仲达所言甚是,孙策这小子既然狂,朕就叫陶贼去消耗他的实力,等朕饮马黄河,收拾了陶贼之后,正好转过头来连他一并收拾了。”
“陛下圣明!”诸葛亮忙是拱手赞颂。
司马懿等众臣,忙也跟着一同附合,大赞刘备圣明。
刘备手捋短须,负手傲立,阴云密布的灰白脸色,终于又转阴为晴,浮现了几分得意的冷笑。
就在这时,堂外御林士卒匆匆再入,惊恐道:“启禀陛下,青州急报,日国国主孙策被陶商连战连败,一路退至威海港,数日之前与魏军在威海进行海陆决战,双双大败,已被魏军赶下了大海!”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零八十章 上了贼船
大堂中,瞬间是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的表情,都在一瞬间愕然变色。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刘备眼睛睁到斗大,冲着那名军士大吼,声音都已变沙哑。
“回……回陛下,最新情报,孙策已经被陶贼赶下……赶下大海了!”那军士战战兢兢的回答,双手将那道帛书战报,颤巍巍的奉上。
刘备灰白的脸,刹那间愕然变色,深陷的眼眶中,迸射出无尽的惊异,一时间竟是惊到了没有勇气去接那封情报。
诸葛亮的羽扇也不摇了,司马懿和沮授也嘴巴微微张开,大堂中的文臣武将们,瞬间被这个惊人的消息,震惊到目睛口呆。
“不可能,本将离开青州之时,那孙策尚有六七万兵马,他怎么可能这么快被赶下海!”惊异的关羽一声咆哮,一把夺过了那道战报。
他那一双丹凤眼,转眼间已瞪到了斗大,匪夷所思的目光,死死扫向了那道战报。
才看几眼,关羽的赤脸便惊到扭曲变型,眼中迸射着无尽的惊愕,仿佛见了鬼一般,嘴里颤抖的念叨着:“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那情报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孙策是如何在下密一战,被陶商轻易破城,又是如何在威海一战,先破海营,又以一场奇迹般的风势逆转,大破他的海军,最终彻底被赶下大陆。
字字如刀,字字如刃,狠狠的扎在了关羽,把这位大汉国最傲之将,震惊到错愕变色,不知该说些什么。
“孙策啊孙策,没想到你竟这般无用,这么快快就被陶贼赶下了海,朕的全盘战略,都被你打乱了啊,你这个废物!”
清醒过来的刘备,拳头狠狠的捶击在地图上,口中对孙策是大骂不止,极尽的失望。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脸上,除了惊异之外,还流转着几分尴尬。
要知道,就在刚才的时候,他二人还争抢着自信的断定,孙策的力量足以把陶商死死的钉在青州动弹不得。
谁想到,转眼之间,陶商就用把孙策赶下大海,这奇迹般的速度,狠狠的打了他二人的脸。
此时此刻,他们隐隐有种脸火辣辣烫的幻觉。
唯有沮授一人,还能保持着几分淡定,他接过了关羽手中那道情报,细看了半晌,不禁慨叹道:“陶贼果然是用兵如神,关键时刻又气运加身,怪不得孙策会败的这么惨。眼下陶贼平定了青州,势必会抽身北归前来南皮对付我们,看来今后的仗,真的是不好打了,唉……”
凝重失望的阴霾,已悄然笼罩在了汉国君臣的心头。
……
北海国,剧县以西。
一支步骑军团,正浩浩荡荡的行进在西去的路上,向着黄河,向着河北开进。
那一面“魏”皇旗,在东升旭日的照耀下,分外的耀眼。
陶商坐胯宝马,手提着青龙刀,昂然前行,鹰目望着北面方向,目光中透着几分深邃。
孙策已经被赶下大海,此时此刻,他已经在琢磨着,如何挥师北方,击退了刘备的,再趁势北伐幽州,灭了六国最后一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把华夏大地,彻底的纳入大魏的版图。
正神思之时,前方一道风影呼啸而至,就在所有人还没有看清之时,一袭人影已站在了陶商跟前。
是戴宗。
早在威海决战之前,陶商就开始提前布局河北之战,提前派出时迁和戴宗这二星夜前往河北,去刺探情报。
时迁有飞檐天赋,可轻松潜入敌军重地刺探机密,而戴宗又有日行八百里的神行天赋,最擅长传递的情报,作为情报二人组,他们已经形同于陶商的眼睛和耳朵。
“戴宗,这么快就赶回来了,莫非是刺探出了什么机密情报不成?”陶商笑问道。
戴宗嘴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一拱手:“回禀陛下,前番时迁潜入蓟城打探消息,无意间刺探到一个秘密,虽说算不上什么重大军情,但臣以为还是有必要报知陛下,所以就星夜兼程的赶回来。”
“秘密?什么秘密?”陶商这下倒是起了极大的好奇。
“是这样的……”当下戴宗便用一种幸灾乐祸的口吻,绘声绘色的把所知的秘密道了出来。
左右刘基等文武们,听到这个秘密之后,先是无比惊奇,接着便都哈哈大笑起来,好似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一般。
陶商听罢,意外之余,脸上却又浮现出了会心的冷笑,口中感叹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朕早该猜想到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