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堂燕归来
其余诸将也纷纷点头,尽皆附议邓艾撤兵的提议。
“撤什么撤,朕说了今日要在海上陆上同时击败孙策,怎么可能半途而废!”
陶商断然否决了邓艾的提议,一拂手,厉声喝道:“速速点起烽烟号火,告诉伍子胥,把郑成功所部舰船,统统给朕压上去!”
此言一出,左右邓艾等大将们,无不大吃一惊,为之色变。
要知道,海面上,伍子胥已经把七成的兵力都压了上去,就算是现在撤退,这七成兵力在敌军的追击下,也要遭受重大损兵。
但至少,余下那三成兵马,近四百艘战舰,还有万余海军将士,都将安然无恙的脱离战场,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现在陶商却突然下令,要让伍子胥把余下的海军也压上去,这不等于是抱薪救火么。
众将想要再劝,但见陶商态度决然,便不敢违了陶商意思,只得将号令传达下去。
须臾间,三堆号火便被点燃,浓浓的黑色狼烟腾空而起,直冲天际,方圆数十里的海陆皆能清晰可见。
陶商鹰目远望着海上战团,神色如铁,喃喃道:“郑成功,这场海上决战的成败,朕就看你的了。”
海上。
魏军已完全处于劣势,三万倭军,一千余艘战舰,本就已经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再借助着顺风之威,很快对魏军形成了压倒性优势,简直是压着魏军在狂杀。
甘宁的旗舰上,士卒们高举着大盾,结在了密不透风的盾墙,将甘宁护在其中,连头都不敢露一面,吃力的抵挡着四面射来,敌军强劲的利箭。
甘宁视线受阻,只能勉强的指挥他的舰队,拼死而战。
徐盛所面临的局势更糟,他的战舰一侧,被钉满了利箭,船身已开始向一边倾斜下去,包括徐盛在内,将士们连站都站不稳,更别提举箭反击。
而李舜臣则借着顺风之势,肆无忌惮的狂杀魏军,如雨的利箭铺天盖地的射向魏舰,将成百的魏卒翻在地,坠落海中。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魏军死伤已达三千之众,海面上到处是漂浮的尸体,将数里范围内的海域都染赤。
而敌军的艨冲攻击队,则在己军优势箭雨的掩护下,轻易的接近并撞向魏舰,倭寇们争先恐后的杀上船去,将一艘接一艘的魏舰攻陷。
三十艘!
仅仅在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魏军就损失了近三十艘斗舰,两艘宝贵的楼船,其余艨冲走舸的战损,更是无法计数。
似乎,魏军败局已定。
中军旗舰上,周瑜的脸上已扬起了志在必得的得意,冷笑道:“李舜臣,你不愧是上天赐与天皇陛下的福将,伍子胥啊伍子胥,再次败在我周瑜手下,滋味如何啊,哈哈哈——”
周瑜的狂笑声,回荡在天海之间。
他已是胜券在握,就算伍子胥把后续的万余水军投入进来,他也无所忌惮,有这等顺风天时,魏军来多少,他就吃多少。
他甚至还巴不得伍子胥没被吓破胆,把余下的海军也统统填进来,这样他就可以一举尽灭魏国水军。
周瑜在狂笑,相隔里许之外的魏军旗舰上,却已是一片惊哗。
望着那忽起的西风,望着那艘悬挂着“李”字战旗,所向无敌的敌舰,望着被杀到血肉横飞的己军,伍子胥已是脸色阴沉如铁,脸上写着无可奈何四字。
“这个李舜臣,果然是孙策的福将啊,我伍子胥斗得过周瑜,又怎么可能斗得过天呢,唉……”
伍子胥摇头叹息,脸上的斗志已流逝全无,这般态度,等于是已承认了这场雪耻之战的失败。
旁边陆逊也是摇头叹息不已,劝道:“伍将军,倭寇有天时相助,就算我们把郑成功余下的战舰全压上去,也无法扭转乾坤,恐怕还会白白葬送了一万将士,最后落得个全军覆没,不如趁着还有机会,速速鸣金撤兵吧。”
“撤兵”二字,如针一般扎在了伍子胥的心头,他身形微微一震,一时犹豫不定。
陆逊就急了,忙又劝道:“我们已经尽了全力,但这场狂风是谁也预料不到的,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算我们此时败退,以陛下的圣明,也一定不会怪罪我们的。相反,我们及时撤退,至少能保下半数的战舰,还等于为陛下立了一功,请伍将军三思啊。”
这些道理,伍子胥又何尝不知,经陆逊这么一劝,他也只能放下包袱,点头叹道:“你说的对,事已至此,败局已无法挽回,尽可能保存实力才是上策。”
说罢,伍子胥深吸一品气,艰难的抬起手来,缓缓道:“速令下去,鸣——”
“狼烟信号,快看,是狼烟信号!”陆逊却突然间打断了伍子胥。
伍子胥一个“金”字未及出口,急是向海岸方向看去,当他看到那三柱冲天而起的狼烟之时,蓦的脸色一变。
他是想起了戴宗之前给他带来的那道天子密旨。
陶商在密旨中交待过,要把郑成功的一万海军留在最后,一旦看到岸上狼烟冲天而起,必须义无反顾的把郑功派出去,跟倭军决一死战。
而今狼烟一起,分明是陶商向他下达了密旨。
伍子胥身形一震,一时间僵在了原地,脸上流转着惊疑之色,不知该如何时好。
陆逊却惊道:“那李舜臣已经引动天时变化,我军处于全面不利的局面,这个时候应该明智才对,就算把郑成功的一万人马压上去,也是自寻死路,陛下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陆逊脸上写满了惊疑不解四个字,脱口道出了自己的质疑。
伍子胥的目光,此刻已由惊疑变成了凝重,再由凝重变成了决毅。
深吸过一口气,他厉声道:“传令下去命郑成功率余下的战舰出击,全军夺上,与敌人决一死战。”
此令一出,陆逊骇然变色,急道:“伍将军,你疯了么,明知把郑成功派出去也无济于事,为什么还要白白葬送这一万将士啊!?”
伍子胥却铁青着脸,一字一句道:“因为那是陛下的旨意,我等只有服从。”
陆逊身形猛然一震,脸色的急迫惊疑也陡然消散,整个人跟着沉默了下来,再也没有说出半个反对的字。
伍子胥说的话,他岂能不明白,天子的命令,他们做臣子的只有无条件服从,就算是明知前方是龙潭虎穴,也必须义无反顾的前进。
因为,天子之旨,是神圣不可抗拒的。
沉默许久,陆逊轻声一叹,默默道:“陛下行事向来明智,这一次怎么会这样,竟把胜负压在了一个渔夫的身上。”
“陛下的识人之能向来很准,说不定,这郑成功真有扭转乾坤的本事也未尝没有可能。”伍子胥的目光看向了那面“郑”字大旗,眼中陡然间掠起了一丝希望之色。
“一个渔夫,又能有什么天大本事呢……”陆逊的目光,同样望向了郑成功所在,语气眼神之中,却透着深深的不信任。
在二人的感慨注视下,进攻的号令已然下达。
左阵处,热血沸腾已久的郑成功,手中的剑几乎都要被他握断,眼见己军战友在前边厮杀,被倭寇蹂躏,自己却只能干睁眼,急的是眼眸充血。
“快看,伍将军的旗帜给咱们发出进攻号令啦!”身边的亲兵尖突然尖叫。
郑成功身形陡然一震,急是向旗舰方向望去,果然见高桅之上,正摇动着让他出击的旗语。
终地等到了!
郑成功的脸上瞬间涌起了狰狞狂烈的笑容,热血战意顷刻间沸腾到爆,长剑铮的一声愤然拔出,厉喝道:“全舰,给老子升起满帆,出击!”
号令发下,身边副将却惊道:“郑将军,现在我军可是逆风,升满帆对我们没有没点好处啊。”
“让你升你就给我升!”
郑成功却厉声一喝,傲然道:“什么狗屁福将,我郑成功就是不信这个邪,我只信天命在陛下这边,在我们大魏这边。”
左右不敢违令,忙是传下号令,余下的三百大小战舰,即刻升起了云帆。
郑成功立于旗舰舰首,手中长剑怒指前方战场,豪然大喝道:“全舰压上去,给我把倭寇撕成碎片,今天我郑成功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海上之神!”
呜呜呜——
震天的号角声,再度吹响在海天之间。
郑字大旗飞舞在前,三百艘大魏战舰,逆着狂烈的西风,挟着悲壮气势汹涌而出,扑向了那一片已然血染的海上战场。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东风压倒西风
周瑜笑了。
他原以为李舜臣这员福将出动,搅动风云,令己军占尽上风,胜负已定。
在这种怀况下,伍子胥理应吓破了胆,只有明智的选择即刻撤兵,以保存实力。
周瑜却没有料到,伍子胥竟然昏了头,把余下的三百战舰,一万多海军也派了上来,竟似要跟他决一死战。
正中下怀!
看着“自投罗网”的最后魏舰,周瑜脸上涌起深深的讽刺之意,冷笑道:“伍子胥,没想到你竟意气用事,把最后的家底也扔了出来,很好,你的大礼本将就照单全收,给你一个全军覆没的回礼,哈哈——”
周瑜得意讽刺,吕蒙的脸上也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却又比周瑜冷静三分,目光在杀至的魏舰上扫来扫去,蓦的寻到了那面“郑”字大旗。
“郑?魏军中从未听说过有一员姓郑的敌将,莫非又是那陶贼讲武堂中的奇人异士,被陶贼用来做奇兵不成?”吕蒙眼珠中滚动着狐疑,显然是有几分不安。
周瑜笑声收敛,瞟了一眼那“郑”字大旗,却不屑的冷哼道:“就算是那又如何,这姓郑纵使再精通水战,也不过是一介凡人,又岂能敌得过舜臣为我们带来的顺风之势,这是天意,任何逆天而行之徒,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周瑜狂傲不屑,吕蒙心中那一丝的不安,也随之被打消下去,便觉周瑜所说的在理。
“大将军说的对啊,这姓郑的就算是再强,又岂能逆了天,看来真是我多虑了……”
吕蒙喃喃自嘲,旋即打消了心头那一丝担忧,只挺起腰板,面带着志在必得的笑容,跟周瑜一起欣赏这场魏军即将全军覆没的大戏。
前方里许处,郑成功催动着他的三百战舰,已经逆着狂烈的西风,杀至了战场的东沿,眼看着就要加入战团。
此时,正杀的疯狂的李舜臣,蓦然抬头,一眼就瞄到了那面“郑”字大旗,看到了逆风而来,魏军最后的三百战舰。
“伍子胥,你想要全军压上,做垂死一搏了么,可惜啊,我有顺风之势,别说是三百战舰,你就算是再来三千战舰,也休想从我李舜臣手底下扭转乾坤!”
李舜臣的脸上,燃起了狰狞狂傲的冷笑,手中长剑一指,大喝道:“传令我部战舰,随我杀上去,一口气辗翻那不自量力的三百敌船!”
嗵嗵嗵!
旗舰之上,战鼓声冲天而起,高桅上的令旗如风摇动,直指郑成功所部。
李舜臣的旗舰开路在前,三百本部战舰借着顺风之势,穿越血染的战场,直奔郑成功所部而去。
转眼间,两支突击舰队,相隔已达两百步。
李舜臣一声令下,倭舰上是箭如雨下,数千利箭借着顺风之势,向着魏舰铺天盖地的轰去。
呜呜呜——
箭如飞蜂,如天网地网般扑至,魏军将士们急是高举大盾,抵御箭袭,尚未接战便被压的抬不起头来。
由于己军处于逆风之势,功弩的射程远没有倭军的远,只能被倭军箭射,却无法对倭军发动反击,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舰首的郑成功,手中舞动着利箭,将袭来的箭矢拨挡开来,一双血丝密布的眼睛却始终注视着前方。
他的眼中没有半点犹豫,只有钢铁般的坚定信念。
他深信,他所效忠的大魏之皇,乃是天命所在,老天爷绝不可能去帮倭人,去帮那个李舜臣。
念及于此,郑成功眼中怒火喷射,挥剑大喝道:“我就不信这个邪了,不许退缩,给我全军压上去!”
一万魏军,顶着敌军的利箭,硬着头皮向前冲。
而随着两军距离的接近,倭军利箭借着风势,力道不由倍增,魏军的木盾已快到抵挡不住,屡屡被洞穿,不断有魏军将士,成片成片的被钉倒于地,一时间是血肉横飞,惨叫声大作。
李舜臣在狂笑,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攻上那艘,挂着“郑”字战旗的魏舰,亲手斩下那个姓郑的无名魏将。
周瑜也在大笑,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魏军舰队灰飞湮灭的盛况。
伍子胥和陆逊却已眉头紧皱,暗暗摇头叹息,似乎已放弃了希望,就此认命。
威海港的岸上,大魏将士们也都心情沉重,人人都捏了一巴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唯有陶商,英武的脸上却始终写着淡定从容的样子,根本看不到半点担忧之色。
就好像,一切皆在他的掌控之中,这场注定的败仗,必会在最后一刻翻盘。
几秒钟后,陶商就忽然感觉到,脸上忽然有什么东西滑过,遮挡住了他的视野。
是战旗。
那面耸立在他身边的战旗,在海风的摇曳之下,旗帜一角刮到了陶商的脸上,遮到了他的视线。
陶商头一偏,下意识的朝着那面旗子望去,蓦然间,鹰目中迸射出了一道兴奋的精光。
然后,他就笑了。
放声大笑。
因为,那面战旗原本是在向东飘荡,而陶商却站在它的西侧,旗角之所以会刮到陶商,遮了他的视线,正是因为战旗改变了飞舞的方向。
这也就是说,在所有人都不注意的微妙时刻,海上的西风竟已悄然转变成了东风。
东风大作!
郑成功的水神天赋发动,触发了风云变化,压倒了李舜臣的水神天赋,转眼之间,东风压倒西风!
“他奶奶的,西风变东风啦,西风变东风啦,真他奶奶的神啦啊!”尉迟恭激动兴奋的嚷嚷起来。
左右的大将们,无不惊喜万状,三军将士兴奋激动的尖叫起来,一时间兴奋的哗议声在岸边响起,盖过了澎湃的海潮。
原本皆捏着一把汗,忐忑不安的大魏将士们,顷刻间心头的担忧一扫而空,以为看到了神迹一般,陷入了一片欢呼声中。
海上。
魏军中军旗舰上,伍子胥和吕蒙二人,已将手高高的举起,感受着这从身后方向刮来的狂烈东风,彼此相望,眼中皆是澎湃着不可思议的激动神色。
“东风,竟然……竟然刮起了东风!!”饶是伍子胥这等统帅级别的大将,平时是处乱不惊,这个时候竟然也惊喜激动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
陆逊更是激动到眼中盈起了热泪,连声音都已嘶哑,竟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前方战场。
李舜臣愕然变色,他所统领的一万海军,尽皆也愕然变色,万没有料到,狂烈的西风,竟会突然之间,就转成了东风。
“怎么会这样,运气不是一直应该在我这边的吗,怎么会突然间,就转到了那姓郑的那边,怎么会?”
李舜臣喃喃惊语,一时间,陷入了惊慌不知所措的境地,所有的自信狂傲,都在这一刻烟销云散。
郑成功却已兴奋如狂,挥剑大吼道:“天命果然大陛下,弟兄们,东风已起,随我乘风杀贼!”
三百魏军将士,斗志皆被点燃,一声气势爆涨。
逆风变顺风,敌军的箭矢威力骤然大减,魏军箭矢的威力,却陡然间倍增。
这些被压到抬不起头的大魏海军将士们,终于可以挺起身来,无视敌军的利箭,开始疯狂的反击。
嗖嗖嗖!
漫空的箭雨,借着顺风之势,铺天盖地的射着倭舰射去,利箭洞穿了敌军的盾牌,转眼射到他们鬼哭狼嚎,血肉横飞。
倭卒成片成片的倒地,一名名染血的身躯,坠落在海水中,被血染的海浪吞噬。
呜呜呜——
恐怖刺耳的巨响声破空而起,魏军威力强大的神威弩炮,终于不再被逆风压制,开始发挥其威力。
而伍子胥事先被陶商授以秘计,大部分的神威弩炮,都安装在了郑成功所率领的舰舰之上,就是为了在此时,对敌军发动饱和式的轰击。
那足足有一人多长的弩枪,腾空而起,铺天盖地的向着敌舰射去。
倭军旗舰上,李舜臣正在弹压着士卒慌乱的情绪,试图稳住军心,逆风迎战。
突然间,左首三步之外,一道流光呼啸而来,破风之声撕破耳膜。
李舜臣扭头一看,便见一支巨箭直奔他的一位副将而去,那副将忙将手中大盾举起,却听“咔嚓”一声,那支巨箭竟直接将木盾轰碎,未消的余劲直接就扎在了那副将的胸口,直接将他扎飞了出去,钉在了几步外的舱门上。
一声杀猪般的嚎叫,那副将当场就毙命,尸体直接被巨箭挂在了半空。
“这就是神威弩炮的真正威力吗?”李舜臣大吃一惊,骇然变色,背上立刻掠起深深寒意。
李舜臣想起先前孙策和周瑜,曾跟他说过,魏军中有一种神威弩炮,威力极是强大,一箭射射的力道,足以贯穿当世最利的盾牌。
先前的交锋之中,因为魏军处于逆风,弩炮的威力被大大削弱,因此让李舜臣有所轻视。
如今风势逆转,魏军弩炮的威力不但完全释放,还在顺风之势的相助之下倍增,才真正叫李舜臣开眼。
就在他震撼之时,空中爆鸣声轰响而起,第二支,第三支弩枪,铺天盖地的狂射而来,其中有数十支,都是直奔他所在而来。
李舜臣脸色陡然一变,魏军这是先杀他这个统率!
此刻的李舜臣,傲气已然全无,心惊胆战之下,急是连连后退,不敢再巍然立于船首。
咔咔咔!
船首甲板上,十余名士卒不及躲闪,却尽皆被贯穿,甚至有人直接被三人连着扎成了肉串,惨烈之极。
漫空的利箭覆盖下,李舜臣的旗舰上,鲜溅飞溅如雨,惨嚎声不断,每时每刻有士卒被弩枪射成肉串,部分士卒以为躲进船舱里就可以躲过一劫,却没料到弩枪的洞穿力恐怖到极点,竟连厚厚的舰壁也直接射穿,将他们无情扎死。
这等地狱般的覆盖之下,倭军楼船旗舰转眼被扎成了一条刺猬穿,所有士卒都不敢再站起来,纷纷躲进了船舱内侧,斗志跌落了低落。
旗舰已失去了指挥能力
李舜臣自顾不暇,失去了对其余战舰的指挥能力,余下的三百敌舰失去了指挥,又在魏军打击下,死伤惨重,转眼就陷入了崩溃的境地。
“李将军啊,敌军的弩炮强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咱们根本挡不住啊,再这么死撑下去,整艘船都要被扎穿扎沉了,撤吧,不然就死定了!”一名副将跌跌撞撞的逃进船舱来,冲着李舜臣哭腔叫道。
李舜臣脸色铁青,咬牙切齿,拳头紧握,脸上燃烧涌动着深深的怒火和和不甘。
被誉于福将的他,自开战以来,就是百战百胜之将,却没想到,在今日生死一战,竟会被魏军一个姓郑的无名之将给压倒,就此失败,这等羞辱,这口气他如何能咽得下去。
咔!
就在他犹豫不甘时,一支弩枪射穿了身前的舱壁,直接将那名副将从后背贯穿,枪头从前胸扎出来,险些就扎中了他。
李舜臣吓了一大跳,急是闪身后退,才避免被扎中。
而那员倒霉副将,吐中狂喷着鲜血,似线上的蚂蚱般扑腾了几下,身子便软塌塌的耷拉在了弩枪上,一命呜呼。
李舜臣眼珠瞪到斗大,看着副将惨烈的死状,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心中残存的什么不甘和尊严,统统被吓到魂飞破散。
他惊怔了好一会,终于缓过神来,再也不敢有半分犹豫,沙哑的大吼道:“撤退,全军撤退——”
三国之无限召唤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神人也!
号令传下,令旗手被迫爬出船舱,冒着生死危险,将撤退的号令传了下去。
已被杀到血肉横飞,斗志全无的各艘倭舰,如蒙大赦一般,纷纷的掉转船头,向西面逃去。
李舜臣所部死伤惨得,就此撤退,郑成功则率领得胜之军,借着顺风之势,一路穷追,杀入了那片已然血染的战场上。
此时,正在拼死苦战,眼看就要支撑不住的甘宁和徐盛,哪想到西风突然间变为东风,天时一瞬间就逆转。
惊喜之下,二将以为有神助,即刻抖擞精神,带领着几百艘大魏战舰,开始了反击,很快就扳回了劣势。
等到李舜臣败溃,郑成功的舰队杀入战场之时,魏军的优势更是倍增,片刻间便打挎了倭军。
太史慈力战不敌,被迫败走。
周泰支撑不住,跟着一并逃走。
三路倭军统统被击垮,如落水狗一般,仓皇而逃,大魏的战舰则在郑成功的率领下,在后边疯狂追击,痛打落水狗。
转眼间,倭军败溃的战舰,便逃至了周瑜中军所在的海域。
漫空的弩枪呼啸而来,如陨星般铺天盖地而下,连保护周瑜的十几艘战舰,都开始接受灭顶之灾。
咔嚓嚓!
一连串的破碎声后,挡在旗舰前方的一艘前卫斗舰,瞬间被二十支弩枪洞穿,威力强大的弩枪,竟然直接把桅杆射断,倒下的断桅瞬间将大片的敌卒压死,只眨眼间,一艘中型斗舰就失去了战斗力。
就在那些中军倭军们,还来不及惊骇时,无穷无尽的大小箭矢,已借着顺风的狂势,如天网地罗般轰击,顷刻间射到他们血肉横飞,成片成片的战舰被杀伤到失去了战斗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