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裴世矩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我说那包恺在大兴连个百官坊的宅子也租不起,还要到城外去住,为什么突然有了钱能开堂授徒了。行满,你这招可真厉害,这下子天下士子都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王华强心中窃笑:我会告诉你我们后世的有钱人发了财都喜欢这样搞教育吗?什么邵逸夫之类的在各个大学里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教学楼,要不是现在这年代不时兴这个,我还真想以后在太学,国子监里也捐个什么行满楼,华强堂呢。
裴世矩继续道:“不过你刚才说的那个事情,也就是包恺为何要去东都一带,而不是在大兴办学,其实这个也很正常,包恺是儒者,他追求的不是权力或者是财宝,而是要流芳百世,要做到这点,只有开堂授业,广招门徒,成为天下士子的精神领袖。
儒学起自关东,孔子、孟子、董仲舒这样的儒家大师一向是出自关东一带,关内之地却是老秦故地,上千年来汉胡杂居,民风强悍,以前在战国时期也是崇尚商鞅的法家之术,这种自先秦以降形成的文化传统,不是一朝一夕所改变的。
五胡乱华,神州陆沉以下,大批我汉人的精英名士,又随着东晋南渡大江,开创了江左流派,南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这几百年来是非常深厚的,这点你也应该清楚。
所以关内大兴虽然是我朝的国都所在,集政治与军事中心为一体,但要论文化,尤其是儒学,此地并非天下儒子心中的圣地。要想东连山东河北的儒生,南结江左名士,那开堂授业的地方设在东都一带的中原腹地,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自古以来,想要出世,当隐士的,多入终南山,而想要入世,当传世大师的,那包先生的选择就是最合适不过,洛阳在天下一统的时候是整个天下的中心,离大兴也不远,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发达,包先生选的地方实在是非常不错。”
裴世矩说得双眼放光,不停地抚须感叹。
王华强微微一笑,岔开了话题:“对了,弘大,上次跟你说的那件事,就是托你向长孙晟进言,然后找高仆射批准,想办法让染干南迁附塞,现在有下文了吗?”
裴世矩笑了笑:“其实在射箭场出事前后,这事就基本上定了,长孙晟虽然不知道你要做何种生意,但是能帮他实现分化瓦解突厥的计划,他自然是求之不得,直接就带上我去找了高仆射,那天射箭场出事的时候,我们两人正在高仆射的尚书省里谈这件事呢。”
王华强微微一愣:“这等见不得光的机密要事,也能在尚书省里公开说?就不怕泄密吗?”
裴世矩摇了摇头:“议事的时候,自然是摒退左右的,只留下了柳述一个人纪录。至于具体的细节,后来高仆射是准备把我们两人带回到齐国公府内的密室里详谈的,可是我们走到半路就碰到高仆射的家人回报,说是射箭场里郡马和杨世子打起架来了。
所以高仆射就让我们先回,他处理完了此事后,当晚把我们叫到府上敲定了行动的细节,可能因为你人不在大兴,这也是他派出眼线,四处找你的一个原因。”
王华强叹了口气:“原来如此。”
裴世矩的眼中神光一现,笑道:“还有件事,我得恭喜一下行满正式得官了。”
王华强一下子陷入了迷糊状态,刚领了个仪同回家闲居的那一年,他还存了点希望,指望着高老头能想起自己,哪怕让自己出去当个七品县令也好,但这两年他已经越来越不报这希望了,所以才会咬咬牙想去抱抱杨素的大腿。
王华强本能地摇了摇头:“弘大,你没有跟我开玩笑,我怎么稀里糊涂的又得官了?高仆射不是准备一直把我冷处理吗?”
裴世矩笑了笑:“行满,你我相交也有多年了,什么时候见过我骗过你呢?消息千真万确,过几天就会正式宣布。这次可不是高仆射的吩咐,纯粹只是我作为老朋友,先给你透个风,让你作好心理准备,这次高仆射给你的可是正式官职,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恭喜。”。)
隋末阴雄 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部尚书
;
隋朝此时的行政权力,全部集中于三省六部,其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主要是纪检、监察机构,负责起草诏书等,行的是汉时的御史大夫之事,真正的行政权力机构,相当于后世国务院的,则是现在的尚书省,由于尚书令一职长期空缺,所以身为尚书省二三把手的左右仆射,则是帝国真正的正副宰相。..
尚书省内设了六部,兵部,吏部,度支(开皇中期改名叫民部),都官(刑部),工部,礼部。六部分设尚书一人,总领部内之事,另设侍郎四到六人,以副部长身份分管日常事务,如裴世矩现在的身份就是民部(隋时的度支,唐以后为了避李世民的讳而改叫户部)侍郎。而每个部下还设有四个司,各设郎中一人主事,每个司设员外郎二到三人辅之,而王华强现在被授予的,就是兵部的员外郎。
王华强定了定神,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他还是有些接受不能,他平复了一下自己起伏的心潮,尽量平静地问道:“是哪个司的员外郎?”
裴世矩道:“现在还没有正式确定,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驾部司的员外郎,行满,以后军械的制作与设计,就得交给你了。”
兵部是汉时的大司马职能的转变,负责全国的军事与战略,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六人,从四品。掌管武官选用及全国的兵员名册,府兵档案。军事典籍,军械。军令及军事地图等。
兵部下面设了四个司,分别是兵部司,掌管全国的军士名册与驻防情况;职方司,掌管所有武将的档案与资料,负责大将军以下的武官的升迁与任免;驾部司,负责军械的设计与制造,兼负责全国的军马与战车的喂养与维护;库部司,分管军士的军饷发放与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全国上下武库的管理。
王华强开始飞快地想起现在兵部的情况,现任的兵部尚书苏孝慈,可是当朝重臣,兼任着东宫右卫率的职务,铁杆的太子一党。
这位苏孝慈,是典型的关陇军功贵族成员,扶风(今陕西宝鸡市境内)人。父亲曾做到过北周的兖州刺史,典型的武将世家。
苏孝慈从小就弓马娴熟,武艺高强,长得也很英俊帅气,由于其仪表堂堂,在北周初年就被选入宫中担任侍卫。还跟随出使过北齐,回国后因其出使有功,加官为帐下大都督,此后苏孝慈参与了北周灭齐的一系列战争,累功至开府将军。文安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一跃而成高级将领。
到了杨坚代北周的时候,苏孝慈虽然没有象高熲,杨素那样直接支持杨坚,却也是严守了中立,没有与杨坚为敌,加上其人一直有贤名,是忠勇之士,因为杨坚代周后,对其晋爵一级,升为安平郡公,授太府卿。
当时北周初建,天下百废待兴,太府卿与工部尚书一起负责全国工程的建设,而苏孝慈则亲自在天下各州郡挑选能工巧匠,有建筑才能之士,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也因此引起了时任太子的杨勇注意,开始与其结交。
苏孝慈欣然加入了太子一党,时间甚至还要在与杨勇互相结亲后才算正式结盟的高熲之前,加上其本人确实有才能,文武双全,声名显赫,因此一直是太子一党中除了高熲外的头号成员,多年来把民部、工部、兵部尚书都当了一遍,现在的官职是兵部尚书兼太子东宫左卫率,可谓位高权重。
这种时候,高熲让自己进入兵部,在太子一党的头号干将苏孝慈手下做事,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希望自己加入太子一派,现在的情况显然和五年前在自己去突厥前高熲首次提议不一样,当时的高熲是权势遮天,恩宠正隆,朝野上下无人敢与之作对,所以自己当时拒绝了他,就被打压和雪藏到了现在。
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射箭场一事后,高粥和昔日的盟友,一手提拔起来的老朋友杨素之间已经是貌合神离,两人渐行渐远,现在已经如同陌路,照这样下去,迟早会反目成仇。
文武双全的杨素同样在汉人世家和军功贵族中有着极高的影响力,隐然有与高熲分庭抗礼之势,在这种情况下,高熲抓紧拉拢象自己这样根基全无,但才能卓著的后起之秀,以增加以后摊牌的资本,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想到这里,王华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面色愈发地凝重,裴世矩也看出了这点,喝了一口茶后,看似不经意地说道:“怎么了,行满,真的当上实官了,好象没有我想象中的兴奋啊。”
王华强叹了口气:“弘大,你就别笑话我了,这种时候出来做官,又是在苏尚书的手下做事,那外人看来肯定我王华强就是投靠了高仆射,成为太子一党了,弘大,你自己也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就这样挖个坑让我往里跳吗?”
裴世矩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的茶碗,说道:“这又如何?高仆射举荐他人完全是出于公心,从没有打过个人的算盘,不要说你我,就是杨仆射,还有苏纳言,当年不都是他老人家举荐的吗?难道杨仆射也跟他一样成了太子一党了?”
王华强一时语塞,但还是觉得不太对劲,沉默不语。
裴世矩继续说道:“华强,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有些不太情愿的,我个人也认为高仆射这次提拔你,也不象以前那么简单,但你要记住,高仆射权再大也只是个臣子,是我大隋的宰相,而我大隋只有一个天子,那就是皇上,你我都只能忠于皇上,而不是忠于高仆射或者是别人,把握好这点,就不会有问题。
你看看我,当年也是做了高仆射多年的文书,跟了他就有十多年,但现在也只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对于夺储的事情,我可是从不参与,这次高仆射也并没有事先问你是不是愿意拥立太子,而是直接把这个官职给了你,华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至于你到任上后,只要立场坚定,那没人能把你卷入这夺储之争的。”
王华强还是有些不放心,眼中绿芒一闪:“可是别忘了,兵部尚书是苏孝慈,太子的亲家提拔我到太子的头号重臣手下做事,就是我真的啥也不做,只怕也会给人视为太子一党的,有口难辩啊!”
裴世矩笑了笑:“当年苏尚书还当过几年的民部尚书呢,我也和他共事过两年,他和高仆射一样,自已忠于太子不假,但不会主动地拉帮结派,更不会硬拖你进入太子一党,现在兵部的四个司里,你的这个驾部司,是个技术性的部门,只是负责设计和制造各种军械,不涉及钱财,也不涉及人事,别人也犯不着拉拢你的,只需要安心做你的事情就行了。”
王华强想了想,继续问道:“就算我同意进这兵部的驾部司,那我还怎么跟突厥做那肥皂生意?吸引染干附塞的事情,如何继续进行?”
裴世矩的眉毛动了动,说道:“我估摸着,高仆射不想让你作为一个纯商人,赚太多的钱,你那个肥皂产业的事情,可能只会象上次铁矿石生意那样,让你只做一笔,或者说让你亲自只做一笔,以后你要么让你商铺里的人继续经营,要么就教给长孙晟做肥皂的办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隋末阴雄 第三百二十章 世充现世
;
裴世矩的表情严肃,双目之中jg光闪闪:“今天我来请你喝茶,其实也是给你指一条从江南经营茶叶生意,稳妥保险的赚钱之路,虽然高仆shè没有明确反对,但突厥毕竟是虎狼异邦,原则上他是不希望跟突厥广开榷场,长期贸易的。
行满,你要知道,这肥皂的生意一做大,就不可能停下手来,到时候会带动整个和突厥的贸易重开,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而朝廷对突厥的政策,是不可能允许这种大规模贸易的存在,一旦突厥能ziyou地通过贸易和交换来获得他们所必须的生活用品,那么朝廷对他们最大的制约武器---通过和亲所带来的陪嫁贸易也就没有了。”
王华强叹了口气:“我知道高仆shè和弘大你的意思是想把突厥当成狗一样喂着,饿不死但也不能让他们吃饭,以免他们有反抗朝廷的实力,但是这个政策真的好吗?
突厥人也不是野兽,草原上风餐露宿的生活有多艰苦你也知道,要是能有衣服穿,有锅碗瓢盆,谁会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抢劫呢?我始终认为,开放跟突厥的贸易,让他们能用和平的方式得到这些生活用品,是长治久安之策。”
裴世矩断然道:“不,行满,你的想法非常危险,夷狄人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你对他们好,他们短时间内可能会感激,但不出几年,马上又会生出不臣之心。
人的**是无穷无尽的,中原的花花世界对这些草原上的野蛮人永远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普通的突厥牧民没有这个认识,不会想着为什么汉人有这些东西。而自己没有。他们只会想着凭什么你能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我却要在草原上吃沙喝风。
突厥的贵族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他们也希望能入主中原,过上汉人贵族的生活,加上这些北方的蛮夷jg于骑shè,武力强盛,如果统一和强大起来,你不管每年卖给他们多少生活用品都不能满足他们的野心,因为买来的总是不如抢来的直接。
行满。你可知道刚刚去世的营州总管,北周战神韦孝宽的侄子,前任广州总管韦洸的弟弟韦艺吗?”
王华强乍一听韦艺去世,脸sè一变,脱口道:“韦艺怎么死了?”
韦艺乃是著名的北周大将韦孝宽的亲侄子,也是韦氏一脉的滴流长房之子,韦家一向是关陇军功集团的重要一员,韦艺和韦洸少年时因为父亲早死,也在叔父韦孝宽的家中长大,跟自己的老相识皇甫绩乃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
韦艺本人从国子学毕业后。跟随周武帝南征北战,以军功进至上仪同。后来被派到相州总管,大将尉迟迥的麾下。
杨坚在北周当上丞相,大权独揽后,派出名将韦孝宽去接替尉迟迥的相州总管一职,统兵在外的尉迟迥于是准备起兵作乱,而韦孝宽也知道此事,在进入相州的治所邺城前,停留在邺城效外的驿站里,没有入城,而是派人秘密传唤自己的侄子韦艺打听消息。
韦艺当时是知道尉迟迥谋反之事的,由于跟随尉迟迥多年,他愿意参与这次叛乱,因此在韦孝宽面前吞吞吐吐,语焉不详。而韦孝宽从小把韦艺一手带大,一下就看出韦艺心中有鬼,大怒,抽刀就要砍他,吓得韦艺跪倒在地,吐露实情。
韦孝宽开导了韦艺半天,晓以利害,尤其是告之韦艺象自己这样的关陇军功贵族几乎全部站在了杨坚这一边,尉迟迥已无胜算,这才让韦艺下定了决心,叛离尉迟迥,叔侄两人连夜逃亡,一路之上经过的驿站,都是先把马放跑,然后跟驿站的人说,尉迟总管的部下马上要来这里了,要好酒好菜伺候着。
结果尉迟迥的追兵到来时,一来没有驿马可以更换,二来有好酒好肉,也懒得费劲去追击,终于让韦孝宽和韦艺叔侄逃得一命。
事后,杨坚为了稳定韦孝宽,没有追究韦艺的责任,还让他官复原职,领兵作战,讨灭尉迟迥之后,韦艺也累功升为上大将军,武威县公。
此后多年,韦艺一直在北齐故地担任多个州郡的刺史,平灭南陈后,被封为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总管,手握大军,出镇关外。
营州一带是荒凉野蛮的关外之地,孤悬塞外,西边,北边,东边三个方向分别面临突厥,契丹,高句丽三大强虏的巨大压力,非重臣悍将不能坐镇,韦艺身材魁梧,仪表威严,每有外夷入见,都会整列仪阵队,身穿官服,独坐于榻上,吓得这些外夷使者战战兢兢,不敢抬头正视,加上其部下军容严整,训练有素,多年来一直保了营州平安无事。
只是这位韦总管虽然治军有方,守边有功,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巨贪,利用其与三个番邦异国接壤,天高皇帝远的便利,大肆地进行边境走私,除了朝廷禁运的生铁外,没有什么生意是不做的,大治家产,家财亿万,世间清议对于其为人也是很不齿。
但是王华强以前之所以和皇甫绩结盟,还让他拉上韦家入股,其实最看重的也是这点,韦艺手下的营州也是一个能进行与突厥和契丹,还有高句丽贸易的通道。
虽然由于离突厥的汗庭过于遥远,但丝绸和铜器等换取蛮夷的战马,牛羊,奴隶的贸易还是可以做的,这些年来王华强也取道营州,偷偷摸摸地做了两回走私贸易,利润高达三四倍,虽然被韦艺这个巨贪直接黑了四成的利润,但还是赚了不少,所以一听到韦艺去世,马上心中一惊,这表情直接显现在了脸上。
裴世矩看到了王华强的反应,笑了笑:“怎么,你还跟韦艺合作过生意?”
王华强点了点头:“不错,走过两次营州,是通过皇甫绩引的路子,不过这家伙太贪太黑,我不是很喜欢,皇甫绩死后,我也没再跟他打过交道,本来还想在江南那里进一批茶叶后试着再走次营州,跟高句丽交易点漆器,弓箭和人参之类的,现在看来这条路是断了。不过也无妨,反正我要做官了,生意方面的事情也可以放一放。弘大,你跟我提他做什么?”
裴世矩叹了口气:“行满,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我所指,高仆shè也好,甚至是皇上,都不喜欢自己的臣子在做官的时候总想着给自己谋私利。你也不是没吃过这方面的教训。
除了韦艺以外,当年在江南建康的守将于仲文和工部尚书宇文恺,合伙倒卖军粮,贪墨工程款项,都给免官在家,宇文恺后来还是跟你借钱搭上了越国公的关系,靠着修建仁寿宫才算小小地翻了身,当上了将作大监,而于仲文这些年四处活动都没有官复原职,他们这些重臣贵胄都如此,你一个全无根基的商人之子,还看不到这些教训吗?”
王华强叹了口气:“罢了,这肥皂生意不做就是,国策反正也不是由我们这样的人来制订的。弘大,我听你的,肥皂生意只做一笔,吸引染干前来附塞,我用赚的钱买米买布,捐给国库让染干能在南边草原上立足,就当我为国家免费做一回生意好了,这总行了。”
裴世矩点了点头:“不错,只是还有一件事,高仆shè希望你能改个名,毕竟上一回你被免官,虽然只是个九品校书郎,但毕竟在朝廷是有过纪录的,要是有人就此查出我们在突厥做的事情,就麻烦了。”
王华强眼中绿芒一闪:“这名字也可以改?”
裴世矩正sè道:“高仆shè已经帮你想好了,以后你就叫王世充,就说是王世积的族弟,他已经跟王世积打过招呼了,王世积也满口答应让你们家重新位列王氏族谱,你如果正式回归王氏一门,也算是世家子弟,这个身份有助于你在朝廷中立足。”
王华强喃喃自语道:“王世充?!”。)
隋末阴雄 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一年
;
开皇十七年的四月,大兴城里尚书省所在的西街上,路边和院内的桃花正开得一片绚烂,馥郁的花香混合着街边小食坊中羊肉汤的香气,让来来往往的游人们流连忘返。..阅读..
隋朝开皇年间的尚书省是设在城西的,与门下省和中书省设在皇城内不同,这里是一个读力的办公机构,由于来此办公的官员吏民众多,门前长长的黄土路面也比城中别处的道路要宽敞了许多,并排行个六辆马车完全没有问题。
王世充(王华强)正在兵部的驾部司里,百无聊赖地翻着手中的一卷图纸,值班的厢房里只有他一个人,一年多的时间也早已经把他当初新来时的满腔干劲淹没,每天按时点卯上班,到点回家,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就成了他生命中的全部。
一年前王世充接受了高熲给的这个官职后,上任之前先去了一趟代州,老朋友王颁去世后,另一个离世的老朋友韩擒虎的弟弟韩洪当上了代州总管,靠着和韩家建立在经济利益上的盟友关系,王世充还是成功地走了一回突厥草原,跟趁机南下的染干部落做成了一笔大生意。
染干部落打着为可汗本部迎娶和亲公主的旗号,整个部落四十多万人于开皇十五年的冬天南下,穿越大漠,付出了六七万人的生命和一百多万头牲畜的损失后,终于成功地占据了三个塞外小部落的草场,由于这些小部落刚刚迁移。草场的草料严重不足,那时候的染干部落,是最虚弱的时候,甚至无力渡过那个严冬。
靠了王世充紧急置备的一百多万石大米和大量的绢帛布匹,以前高熲特地给的一个临时开放代州一地边境贸易的许可,王世充帮助染干度过了这个难关,而获得的回报则是八十多万头牛羊和一万多匹战马。
王世充把二十多万头牛羊在代州北边的那个秘密基地里宰杀,肉制成腌肉条,运往内地销售,而胰脏则在基地里做成肥皂。加入了早就备好的各种香精香料。制成了近一百万块各种香型的肥皂,分批运到大兴,洛阳,邺城。建康这些大都市中进行销售。其中一半以上运向了大兴。还有十万块运到了阴山脚下的突厥汗庭。
这一笔生意让王世充赚得钵满盆盈,一百万块肥皂,由于分到了各地销售。没有大量地上市形成恐慌姓的价格暴跌,所以最后都卖到了一百八到两百钱的价格,只这一项,就赚了一亿八千万左右的钱。
而那一万匹战马,还有六十多万头牛羊,也在内地的牛市和马市上赚了三,四亿左右,高熲帮忙牵线,把这批军马全部卖给了北地各州郡作为战马,王世充也懒得自己再来回倒腾。
买一百二十万石大米,以及绢帛布匹,加上运费和人工费,加起来总共花了一亿七千万左右,虽然王世充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国家免费出力,但是这一趟的生意还是赚了三亿多,一趟的利润比起两年的利润都要高,也让他能在大喜之余,安安心心地把生意交给安遂玉,自己来这兵部当官。
一年多年前裴世矩所说的茶叶生意,也走上了正轨,靠着在江南已经开设起来的十余家分店,以及裴世矩介绍来的虞家,裴家等江南大族名下的茶场,王世充已经多开发出一条稳定的贸易路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