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隋末阴雄 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熲送美女
ps:
感谢网友xeonsun等人的月票支持,感谢网友也想写,千里马0208的打赏鼓励。
进入灵州城后,大军解散,王世充则跟着杨素父子,带着剩余的二千多骁果骑士们回京复命,大战已过,又考虑到众人在此战中多少带了些伤,杨素有意地放慢了速度,十余日后才回到大兴,一路之上,杨素和王世充都没有任何单独的交谈,二人各怀心事,到了大兴后也只是公事公办地各自回部交差作别。
大兴城的五月,一片初夏的景象,满城的槐树开出了黄色的楔,而各个酒铺里酿出的梨花酒也开始上市,城中的各个酒馆里都挤满了兴奋的人群,说书人们正添油加醋地描述着大胜突厥的景象,而杨玄感更是在这些人的嘴里成了天神下凡,不知吸得多少男人羡慕嫉妒,多少女子芳心倾慕。
可是这会儿的王世充正坐在思玉楼上,摆着一个小酒席,与裴世矩相对小酌,楼外的清风拂着两人的须发,带来大兴城的喧嚣与繁华。
裴世矩放下了酒杯,走到楼边的围栏,看着外面的景象,长长地叹了口气:“大胜突厥,举国狂欢啊,记得上次大兴城这么热闹,还是十年前灭陈的时候。”
王世充微微一笑,把面前的一杯葡萄酒一饮而尽:“是啊,大隋建国之初,南有陈国,北有突厥,都是超级大国,心腹之患,这两国一日不灭,大隋一日不得安宁,现在南陈已灭,突厥又基本上平定,百姓皆认为天下从此太平,再无战事,狂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裴世矩回头。眉毛微微一扬:“行满,你该不会也跟百姓们一样,以为从此天下太平了吧。”
王世充摇了摇头:“都蓝可汗现在还在逃亡,他一天不落网。东部草原就难说平定,再说了,达头可汗这回也逃了回去,所部的可汗卫队也大部分突围,有了这支精锐在,他就还能压服西域各国,草原各部,只怕卷土重来,也用不了太久的时间。”
裴世矩点了点头:“长孙将军现在一直在东突厥的草原各部追捕都蓝可汗,暂时没有精力去分化西域。而以我对西域各国的了解,他们是没这胆子敢现在就反抗达头可汗的,这回启民可汗在白狼塞北的漠南草原筑了一座大利城,赵仲卿亲自带两万士兵监护,就是想要招纳草原各部来降。只是现在来的人不多啊。”
王世充皱了皱眉头:“一家三十头牛这样的待遇也没有吸引到足够的人吗”
裴世矩坐回了王世充的对面,摇了摇头:“漠南各部,以前叛过启民可汗,现在对于归降之事也是心中犹豫,阿里不哥虽然交出了人质,但是本人并没有率众来大利城归附,其他的部落也多是这样观望。说白了,都蓝可汗还是有打回来的可能,启民可汗现在自己的力量太弱,完全要靠我们的军队保护,这些人还不敢明确地站队。”
王世充又是把一杯葡萄酒一饮而尽,摇了摇头:“启民可汗不足虑。这辈子都只能安心当我们的傀儡了,草原上也不会有人真心看得起他,只是。。。”说到这里时,他突然顿了一顿,若有所思。
裴世矩微微一笑:“行满。你是担心他的那几个儿子”
王世充点了点头:“不错,那个三儿子咄吉我见过,人极精明,身边又有个叫史蜀胡悉的谋士,也是个非常厉害的角色,比他那个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老子要强多了。而且这人好象并不喜欢我们大隋,跟启民可汗完全是两回事。
还有启民的另两个儿子,听说漠南战败的时候,这两个小子带着数千精锐,杀开一条血路,直奔漠北了,投奔了铁勒人,这次史蜀胡悉和铁勒人接上了头,也证实了此事,这两人现在就是栖身铁勒部落之中。”
裴世矩的脸色微微一变:“他们真的被铁勒人庇护了”
王世充叹了口气:“都蓝可汗过了几个月都不知道这事,还把铁勒人当成忠诚可靠的部下,这说明那肖卫们没有一个叛变告密的,或者说这两个儿子防范极为严密,没有让一个叛徒跑掉。要么就是这两个人深得人心,即使在危难中也有几千死士跟随,要么就是这两人的手段极为厉害,让手下想叛变而不可得。
无论是哪种情况,对比起都蓝可汗这样仗一打输,自己的卫队就开始大量投降,这两个儿子都要强上了许多,而且现在这两人都宁可在北方自立,也不愿意和我们大隋合作,只怕以后也是难以驯服。我真正担心的,是打掉了都蓝可汗这头饿狼,以后可以又会养起三只猛虎啊。”
裴世矩哈哈一笑:“行满,你的担心未免多余,如果真要是那样,未尝不是好事。”
王世充疑道:“一个与我为敌的突厥再次出现,又怎么成好事了”
裴世矩正色道:“国家如果没了一定程度的外患,内部就会出问题,突厥虽然强悍善战,但毕竟人口与文化与我中原无法相比,只要我们中原王朝不自己内乱,战乱不休,正面作战,并不会输给突厥人。更何况关陇的武将世家们,要是没了仗打,子孙又如何袭爵封官呢”
王世充点了点头:“可是每次突厥南下,边关要遭受兵火之灾,不是每一回我们都会有长孙将军这样的情报大师,能准确探知突厥的动向,提前作准备的。”
裴世矩摆了摆手:“对于治理着九州万方的皇上来说,边关数万居民,不过是小事而已,真正要担心的,还是国内和朝堂,咱们汉人有这个传统,一旦外部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威胁,内部就会开始争权夺利,现在不就是已经有了这个苗头了吗”
王世充摇了摇头,他想到了这回战胜后的封赏,杨素和高熲都大肆地提拔自己的亲信,史万岁官复原职,又加了太平郡公。赵仲卿也破格提拔到上柱国,张须陀官加开府,连冯孝慈也当到了上仪同,只有自己这个一直没有表态加入高熲太子集团的人。只是加了五百匹绢帛的封赏,开府的官职却是没有加授。
想到这里,王世充心中一阵不爽,一言不发,又是一杯酒下肚。
裴世矩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行满可是怪高仆射这回没有升你的官”
王世充叹了口气:“虽然我现在并不指望一下子升成高官,但正常的按功升迁也没有,实在让我心中郁闷难平。”
裴世矩缓缓地说道:“可能高仆射觉得你立场不明,有倒向越国公的可能,这种时候也不会贸然让你一下子有了开府之权。反过来坏他拥立太子的大事吧。”
王世充冷笑道:“我就知道会是这种情况,上次我当着高仆射的面说得清楚,一定会找杨勇报仇的,大概就是因为这个,他才对我开始转而防范了吧。”
裴世矩眨了眨眼睛:“行满。上次的事也过去三四个月了,你的恨应该也能消一些了吧,这次高仆射在突厥之战中还是给了你机会,你只要回去向他服个软,还怕以后不能飞黄腾达吗”
王世充断然道:“弘大,这件事不用再说了,我上次已经说得很清楚。杀妻之仇,不共戴天,此生我王世充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不可能拥立杨勇,高仆射这回虽然取胜,但按刚才你的说法。外患一消,内斗就会再起。
现在东突厥基本上完蛋,西突厥也元气大伤,短期内无法对我朝构成威胁,我恐怕高仆射和越国公之间。这一两年可能要摊牌了,这回可不象以前那样斗而不破,输的人最好的结果就是免官,这种时候跟高仆射扯上关系,不是什么好事。”
裴世矩压低了声音,说道:“前几天听说越国公回来之后,晋王直接上府拜见,还提及了两家结亲之事,行满,你可有耳闻”
王世充微微一笑:“可是我这里的情报是,杨玄感那小子不愿意,当场拒绝,弄得晋王都下不来台,只怕这事儿要黄了。”
裴世矩哈哈一笑:“所以说越国公和晋王之间的联盟,可能没有你看起来的这么牢固,行满,你应该重新考虑一下高仆射这边。不瞒你说,这回我来正是帮高仆射当说客的,他说了,上次害你的爱妾送命,这回赔你一个好了。”
王世充微微一愣,转而怒容满面:“胡闹,人又不是东西,没了还能原样赔一个,我的阿玉只有一个,任何人也代替不了。”
裴世矩连连摆手道:“行满,人死不能复生,高仆射一直对安姑娘的死非常遗憾,所以想作出些补偿,他知道你出身不是太高,以前虽然名列王世积的家谱,但随着王世积论罪除名,他的家人又上次全死了,所以你现在又没了这个名份,这回他找来了他们高家的女儿嫁你,怎么样”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我可没听说高仆射有女儿啊。”
裴世矩摇了摇头,笑道:“高仆射可是出身渤海高氏,这回他为了好好地补偿你,给你找了个前朝王爷的女儿,也就是个前郡主了,让你王行满也能享受一下郡马的荣光,怎么样”
王世充的脸色一变:“难不成是同为渤海高氏的前北齐王族之女”
裴世矩正色道:“不错,正是前北齐宗室,北齐太尉、清河王高岳之子,北齐乐安王,尚书右仆射,现任我大隋上开府将军,洮州刺史高劢的女儿。”
王世充的脑子里飞快地回忆起高劢的情况,这高劢乃是不折不扣的北齐王族宗室,他的父亲高岳,乃是北齐的开国皇帝,与北周的创始人宇文泰并称于世的神武皇帝高欢的堂弟,也是北齐的开国大将,高欢死后,成为北齐皇帝高洋的托孤重臣之首。
可惜由于北齐的平秦王高归彦与高岳有仇,就在高洋面前进谗言,说高岳的房子修得比皇宫还豪华,还说高岳与高洋的妃子薛氏有染,引起了高洋的嫉恨,最后逼高岳服毒酒自杀。
高洋死后,高岳被平反,他的儿子高劢也受到了重用,封乐安王。官至尚书左仆射,可惜好景不长,北齐很快被北周所灭,高劢也被北周武帝宇文邕俘虏。可是却保了一条命,杨坚代周后,又任命高劢为楚州刺史,平陈之战时高劢作为行军子总管从征,因功加上开府将军,现在被外任洮州刺史,虽然已经败落,但也曾经是不折不扣的前朝王族,跟曾经担任太子杨勇正妃的北魏元氏皇族。基本上也是半斤八两了。
王世充没想到高熲竟然一出手就是这样一个大礼,直接让自己挤进上流社会了,可是一想到安遂玉死在自己怀中的景象,他的心又猛地一沉,沉吟了一下。他抬头对裴世矩说道:“婚姻大事,不可儿戏,此事我还要思考一二,再作答复。”
裴世矩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不过转而笑道:“好,那我就等你的回信。”
裴世矩走后,王世充开始仔细地考虑起这桩婚事。高熲的提议很诱人,出手就是一个前朝皇族之女,王世积完蛋之后,自己的这个世家身份也没了,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有着一定地位的有钱人罢了,跟那些底蕴深厚的世家是无法相比的。这次东征,连冯孝慈都升了官,自己却一无所获,却没有人出来为自己说话鸣冤,高熲是在用这种方式警告自己:不要以为有了钱就翅膀硬了。至少在朝堂之上和上流社会里,你王世充还差得很远。
给了自己一记闷棍子的同时,高熲又伸出了橄榄枝,拿一个北齐的前郡主来给自己当正室,从此自己可以堂而皇之地跻身那个贵族圈子,而不是只能私下和裴世矩,李靖这样的世家庶流偷偷摸摸地来往,如果自己应下这门婚事,接下来的高官厚禄也是唾手可得,可是这样一来,又会把自己跟高熲绑到一起,去扶自己的杀妻仇人杨勇登上皇位,这却又是自己万万不愿的事情。
王世充思前想后,想到安遂玉对自己的一往情深,想到她即使在临死时也在用生命为自己打开一条仕官之路,更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昨天还在问自己娘亲哪儿去了。他的心就如一阵刀割,终于,王世充咬了咬牙,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这门婚事,哪怕和高熲彻底翻脸为敌,对杨勇的复仇计划也绝不能停止。
书房墙上的铃铛突然响了起来,王世充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的每一个密室都有一个专门的线路,连着一个铃铛与自己的四楼书房相连,只要相应的铃铛一响,他大概就会知道是谁来找自己。
可是这个铃铛却是几乎从来没有响过,那是他上次与红拂见面之后,特意留下的一间密室,专门用于和越国公府上的人联系,这些天他一直在等着这个铃铛响,等到他自己都有些不抱希望了,却没有想到此时会响起。
王世充的眼前又浮现出那天晚上,在那个密林里,那个裹在一身黑衣中,如精灵一般的女子,不知为何他在这个女人身上总能找到安遂玉的影子,定了定神,他整了整自己的衣服,走下了楼梯。
红拂今天换了一身男装,打扮成一个公子哥儿,脸上还是戴着面具,上次那烈火一般的红唇今天淡了很多,但远远地还是透出一股子脂粉气,王世充皱了皱眉毛,一边带上了身后的铁门,一边冷冷地说道:“姑娘,你要扮男人就应该扮得彻底点,你这样十步外就能让人闻到香气,知道你是个女子。”
红拂摇了摇头:“假作真时真亦假,现在我反正易了容,化了妆,又不以本来面目示人,即使知道我是女子,又如何再说了,你这满园原来也是极乐山庄,大兴城最有名的风月场所,有女子来,不奇怪吧。”
王世充没有接她的话茬,在屋中的一张大圆桌的一边坐下,看着红拂,说道:“我还以为红拂姑娘,哦,不,是越国公已经忘了我这个无名小卒了呢,没想到你终究还是来了,说吧,这回来找我做什么”
红拂的眼中透出一丝深意,也坐了下来:“怎么,高仆射给你送身份高贵的美女来了,你又想回去了,是不是”
王世充的眉毛微微一动:“你是怎么知道的”
红拂的嘴角勾了勾:“这种结亲,联姻的事情,又不可能做到完全不透风,越国公也是身处这个圈子,对高氏,元氏这种前朝皇族的动向都是了如指掌,老实说,刚刚听到这消息时,就连他也有性惊呢。”
王世充的嘴角勾起了一丝邪邪的笑意:“哦,这么说越国公这回也坐不住了,看我这个人材可能会被拉向高仆射那里,有点慌了,对吗是不是他这回让你来找我,是准备以身相许呢”
红拂轻轻地“啐”了一口:“好不要脸。”
()
隋末阴雄 第四百九十章 幽州长史
王世充哈哈一笑:“如果不是红拂姑娘的话,那是不是越国公也打算给我封郎的待遇,拿出一个侄女出来呢?想来想去,非如此的话,好象也很难打动我啊。”
红拂的妙目流转,声音却变得冰冷:“王世充,虽然主公认可你的能力,但你也未免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你以为你真能娶到什么郡主?实话告诉你吧,你娶进家的,只不过是高仆射再一次给你安排的枕边间谍罢了。”
王世充的脸色倏地一变,他刚才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可能,但这回听红拂亲口说出,还是吃了一惊,脸马上沉了下来:“红拂姑娘,你说这种话,可有何真凭实据?我不可能就这么信你的一面之辞。”
红拂微微一笑,抿了抿嘴唇:“这次高仆射给你找的,确实是北齐宗室,乐安王高劢的女儿高凤仙,但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高仆射的秘密情报组织高天中训练多年的女杀手。”
王世充心中一动,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哦,既然是北齐宗室,又怎么会舍得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这什么高天的组织中呢?再说了,既然这个组织连你们都知道,皇上又怎么可能允许这种组织的存在?”
红拂也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世家大族的可怕之处,不只是在于本人位高权重,而且还在于这些世家大族累世相传,都有自己的累世忠仆,上次王世积倒台后,他的那些部曲亲兵不都是现在归了你么。你自己也清楚。这些人里有多少是从他爷爷辈就传下来的。可不都是以王家部曲的名义现世。”
王世充点了点头,这几个月他除了打仗外,就是一直在消化王世积留在山洞中的那个庞大组织,这个组织从王世积祖父辈的北魏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大多数成员看起来都是不起眼的贩夫走卒,但家里的产业地契都在王家的名下,还有些是自己或者父辈杀人,犯了死罪。那些罪证也在王家的名下。
更有些造反谋逆之徒被王世积的父祖辈剿灭,行刑时故意留了一命,把这些人秘密安顿,而他们的自白书与感恩状也都留下,那个秘密山洞里,存放的就是这些地契,感状和罪证,也正是靠了这些东西,王世积才能代代控制这些人,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一个身为关陇将领的王世积就能在三代人的时间里经营起如此庞大的组织。更不用说高熲这样当了帝国二十年的首辅了,但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杨坚又怎么可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王世充沉声道:“这个什么高天组织,皇上可否知晓?”
红拂点了点头:“这些是几百年的大世家私人保留的权力,皇权可以灭一个,两个世家,却不可能同时挑战整个世家系统,所以即使是皇上,也不可能动这世家的底线,所谓的千年世家,之所以能代代为官,所仗者无非有三,一是千年积累的广大田产和数量庞大的家奴,二是代代在朝为官所积累的深厚人脉和其他世家的聪明,三是世家子弟能接受远远高于普通人的教育,无论是文韬还是武略,都远远强于普通人,要治理国家,或者是出外征战,文臣武将非世家子弟不可。”
王世充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可是皇上因为这个就能默许世家的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了吗?我朝的均田制,不是夺了世家和皇族的田地,均给百姓了吗?还有每家的奴仆数都有严格的限制,更是禁止有大量私兵部曲的存在,既然连私兵和家奴都不允许,又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经营情报组织呢?”
红拂轻启朱唇,吐气如兰:“这就是皇上的过人之处了,均田制是高仆射当年和皇上密商多次后才出台的,可以说是整个世家阶层和皇上之间的一次利益妥协,自古以来,庶民一向被君权和世家视为牛羊,因此五胡乱华之时,鲜有保家卫国,战斗到死的民众。
民众反而是几百户几千户地聚集在自己的世家和地主手下,形成了大大小小地坞堡,以求自保,后来这些汉人世家和入侵的胡人达成了协议,向胡人效忠,入朝为官,而胡人则继续保护和承认汉人世家的利益,虽然统治阶层是入侵的胡人,但是在中原之地,仍然是行千年来的王与臣共天下的老规矩。
皇上和高仆射,还有本朝开国之初的整个士大夫阶层有鉴于此,不愿五胡乱华时这种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的惨剧再次发生,加上南北朝三百年,汉化的胡人们又形成了一个关陇大将代代相传的军功贵族集团,与原来代表汉人利益的北方五姓七望这样的超级大世家形成了对抗之势。
所以汉人的士大夫阶层也不得不作出些妥协,让出一部分的祖产田地,分配给民众,换来国家的富强与稳定,毕竟如果国家垮了,他们作为世家也是损失极大,象太原王氏这样的家族,经历了大乱之后,已经远远不如新兴的二李这样的军功世家了。
但皇上也是和这些大家族作了一些交换,他们拿出了大量的田地,减少了大批的奴仆,但自身的其他产业和一直保留的情报系统却被默许存在,只要不触及那条谋反的底线即可,要知道大世家之间也是存在着竞争关系,不太可能形成一块铁板,集中起来造反,真要到了那一天,这个皇朝也就是气数已尽了,就象北周,最后他们的忠臣除了宇文氏宗室以外,也就只有个尉迟迥了,这说明无论是关陇大将,还是汉人世家,都选择了皇上,北周岂能不亡?”
王世充长叹一声:“皇上果然是厉害,知进退,通人心。又有高仆射这样的重臣辅佐。这才有了大隋的如日中天啊。”
红拂点了点头:“高仆射本人自然是宰辅之材。但他的出身地位也决定了只有他才能到这个位置,高仆射的先祖在北魏年间从辽东迁移到渤海,与北齐皇族的高室并无血缘关系,虽然他的祖父辈开始就在北魏为官,但也只是州郡一级的中下层官员,并非高官显贵,所以高仆射这样的中等世家,是不希望五姓七望这样的超级世家永远压在他们头上的。这也是他和皇上能君臣一心,利用开国之初人心思定,民众渴望国家强大与和平的心态,推行这种改革的最主要原因。”
王世充冷笑道:“越国公也是这样的吧,虽然是弘农杨氏的后人,但并非显贵,虽说能和郑氏联姻,但也并非超级世家,这也是皇上重用他的原因。红拂姑娘,你也是越国公手下情报组织的首领。皇上也应该知道你们家情报组织的存在。”
红拂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但我们两家的情报组织从不针对皇上。大臣之间有些争斗,正好符合皇上的利益,他宁可重臣互掐,也不愿意这些人团结在一起,铁板一块来威胁君权,高仆射虽然一直是尚书左仆射,但先后也有苏威和越国公任右仆射与他分权,就是此理。王世充,跟你说了这么多,你应该了解了皇上对于大臣和世家间拥有自己的力量与情报网络的态度了吧,简单说就是一句话,不影响君权,不谋反的情况下,皇上是默许这些组织存在的。”
王世充点了点头:“所以即使这些世家之间联姻,通婚,皇上也不过问是吧。可是你说的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堂堂的北齐宗室之女,又怎么会给高仆射训练成了间谍呢?世家训练普通的百姓当杀手,当刺客,当间谍,这点我信,可要说北齐皇室之女也是间谍,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了吧。”
红拂微微一笑,嘴边再次现出一个美丽的小酒窝:“王世充,你难道不知道高劢家的往事吗?如果不作这种交易,只怕二十五年前北齐灭国的时候,高劢家就给满门抄斩了,还用等到今天?”
王世充对于北齐的往事不是太了解,甚至于模糊印象中,姓高的高熲和建立北齐的高欢是不是远亲,都不甚了了,听到这里时,心中一动,问道:“能说得详细点吗?我对北齐的皇族不是太清楚。”
红拂点了点头:“北齐的创立者是神武皇帝高欢,他的先祖是渤海高氏,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六世祖高隐曾经做过晋朝的太守,五胡入主中原的时候,高欢连续三代的祖先投降了慕容氏的燕国,三代在燕国为官,后来北魏拓跋氏(后改为汉名元氏)兴起,燕国灭亡,高欢的曾祖父高湖降附于北魏,一直到高欢的祖父高谧的时候,因为犯法而被举家流放到当时北魏防御草原上的柔然汗国的六镇之一,怀朔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