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由于高家三代都与世代镇守六镇的鲜卑族军人混居,所以高欢虽然是汉人,却也早已经鲜卑化,从小学的不是诗词歌赋,而是象胡人一样的学习骑射和兵法,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甚至还取了个鲜卑名字贺六浑。
到了北魏末年,由于北魏的皇族上层醉心于汉化,上至皇帝,下至大臣,无不以抛弃自己的鲜卑传统,全盘汉化为荣,甚至皇帝拓跋氏带着把名字改成了元氏,而另一方面,广大的鲜卑族普通士兵却长年镇守北方边关,世世代代喝风吃沙子,地位低下,原来六镇精兵都以参军为荣,到了此时去六镇已经成了流放犯人的手段,象高欢的祖父就是因为犯事才被流放此地,而且世代不能迁移。
积累了百年的怒火终于在北魏末年爆发,这就是六镇官兵大起义,这场起义摧毁了整个北魏,最后军权旁落到在镇压起义中崭露头角,把握了北魏军政大权的高欢和宇文泰二人手中。
高欢和宇文泰这对绝世双雄,各自拥立了一个元氏傀儡皇帝,分别定都洛阳和长安,北魏也分裂成东西两魏,来回反复打了几十年也没有消灭对手,直到高欢和宇文泰死时,这二位也没有黄袍加身,而是分别作为东魏和西魏的大权臣离开了人世。篡位之事。留给了二人的儿子来完成。这就是北齐和北周的来历。”
王世充对于北齐和北周的历史还是比较熟悉的,听到这里点了点头:“那高劢的父亲高岳,是北齐的清河王,高欢的堂弟,参与了几乎高欢起家的每一场战役,在高欢死时也成为托孤四重臣之首,可谓位高权重。
与那位北周的大权臣,野心勃勃。连废三个皇帝的宇文护不同,这位高岳可是忠心耿耿,没有谋反之心,连昏君高洋让他喝毒酒自杀,他都没有反抗,所以也为自己的儿子高劢搏得了足够的同情,积累了足够的人望,到了高劢的时候,又恢复了乐安王的爵位,成为尚书右仆射的重臣。只是北齐灭亡后。高劢在北周被闲职,挂了个仪同的职务。一直到入隋之后才外放刺史,你说没了高熲他家早就完了,这又是什么意思?”
红拂微微一笑:“对于前朝的宗室,尤其是象高岳这种关系很近的宗室大臣,历代皇帝都是要斩草除根的,比如高劢的堂兄,北齐末帝高纬,就给宇文邕斩杀了,高劢本人又身兼了北齐的尚书右仆射,按说是不能保住一命的,亏得了当时高熲的父亲高宾全力说情,又拉上了杨坚跟着求情,才保住了高劢全家的性命。
高熲的祖上是在北魏年间从辽东迁居到渤海的,当时也许受了高岳的照顾,让其全家安顿下来,还让其位列渤海蓨县郡望,而高熲这时候也投桃报李,救了高劢全家一命。
高劢由是感激高熲,由于他们是名义上的同族,不能通婚,于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让自己的儿子高士廉成为高熲的门生,而让自己的女儿高凤仙,从小就寄养在高熲那里,被他训练成为出色的间谍,以其宗室贵女的身份,一方面在京城的仕女圈里打听一些情报,另一方面也执行一些见不得人的任务,当然,她最大的用处,还是成年时嫁给官员,尤其是自己想要控制,又没有完全控制的官员,以刺探其情报,掌握其动向,这一点,你在安遂玉身上应该见识过了吧。”
王世充想到安遂玉就是一阵心痛,厉声道:“不要提我的阿玉!”
红拂似乎没有想到王世充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微微一愣,转而说道:“是红拂失言,还请见谅。不过我刚才应该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次高熲准备嫁给你的高凤仙,是他训练多年的间谍,而且这次高凤仙应该不会象安遂玉那样向着你,你娶了她,就永远会被高熲所控制,再也不复自由。”
王世充冷冷地说道:“红拂姑娘,你今天来我这里,只是为了说这个的吗?如果只是如此的话,王某很感激你的情报,但至于是不是娶这个女人,我现在还没有想好,所以也不会轻易地给你什么承诺,没有别的事,你请回吧。”
红拂微微一笑:“我还要告诉你一个消息,如果你答应娶了高凤仙,高仆射会给你一个相当不错的官位,你有兴趣知道吗?”
王世充心中一动,脸上却是面不改色:“无非就是六部的侍郎之类,跟裴弘大一样,顺便再加个开府,对不对?”
红拂摇了摇头:“这回你还真是想错了,他准备给你的,是幽州长史的职务。”
王世充这回惊得站起了身:“什么?幽州长史!”
隋朝的天下虽然有近四百个州,但多数是小州,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级别,真正的大州还是东汉的十三州:司州(洛阳一带的河南南部地区),青州(今山东大部,治所在临淄),冀州(山西的东南,河北的中部与南部,河南的北部,天下第一大州,治所在邺),并州(今山西大部,内蒙一部,治所在晋阳,即太原),徐州(长江以北的今江苏北部,山东一部,治所下邳),兖州(河南西北与山东的西南部,治所在昌邑),豫州(治所谯郡,安微大部与河南一部的两淮地区),扬州(安徽淮河及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三省,治所寿春),荆州(今湖南湖北两省的大部,治所襄阳),益州(今四川全部及云南,贵州,广西一部,治所成都),凉州(今宁夏,甘肃与青海一部,治所武威,即姑臧),雍州(关中地区,今陕西大部,治所长安),交州(今广东与广西的大部,越南的一部,即岭南地区),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朝鲜西北部,北京地区。治所在蓟)。
这东汉十三州相当于后世的十三个大省,这种大州的主官,一般不是象那种普通州的首长叫刺史,而是直接叫总管。而现任幽州的总管,就是上柱国,落丛郡公燕荣。而自己如果当上了幽州的长史,则是燕荣之下的第二长官,地位甚至要高过不少州的刺史。
隋末阴雄 第四百九十一章 李密归来
ps:感谢书友冬天的草帽等人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fkgbitch,千里马0208等人的打赏鼓励.
红拂微微一笑:"这携堂的权谋之事是你们男人的事,我们女人只负责查探情报,至于情报后面的事情,要靠你自己分析,信不信由你."
王世充的眼中绿芒一闪:"除了这两件事情以外,你还有别的话要说吗越国公只说了高仆射会给我开的价码,自己难道就没有相应的出价吗要知道就是两家店铺抢伙计,也得开出不低于对手的工钱才能招到人."
红拂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王世充,现在是你想投靠越国公,谈不上越国公主动找你,只不过这次越国公出于好心,告知一下你高仆射给你开的价码中有陷阱罢了,你若是想娶高凤仙,当幽州长史,那也是你的选择."
王世充突然笑了起来,笑声震得这密室内的烛火一阵摇晃,笑毕,他对红拂冷冷地说道:"越国公这是想空手套白狼吧,一边想搅黄了我和高仆射的合作,一边又不肯开高价码,难道我王世充为他出生入死,脑袋提在裤腰上地参与夺储之争,事后我就没有任何好处吗其实我不是没的选择,这桩婚事我可以不要,幽州长史我也可以不做,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也不是不可以."
红拂的脸色微微一变:"怎么,你不想找太子报仇了吗"
王世充的嘴色勾了勾:"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不用急在这一时.这一点我上次就和你说得很清楚了.可是越国公只怕是等不到那时候的,这回高仆射打了胜仗,甚至比越国公的战绩更加出色,只怕这会儿,急的应该是越国公吧,要不然也不至于主动派你来我这里,阻止我和高仆射的接近了."
红拂的嘴角勾了勾:"王世充,聪明得过了头不是件好事.你只想着自己的升官之事,却不想想这回你跟的是高仆射的东路军,他给你找老婆也好,升你官也好,那是顺理成章,越国公又有什么理由去提拔你呢再说就算越国公现在给你一个六部侍郎的官,也是公开和高仆射翻了脸,你觉得这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王世充冷笑道:"所以坏人就要我一个人做,对不对他越国公不出面帮着对付高仆射,却要我这个小卒子主动拒婚辞官.要是惹怒了高仆射,现在罢我的官甚至要了我的命.他会来救我吗红拂姑娘,大家都不是傻子,想着让他人火中取栗,自己却是毫发无伤的事情,最好别提,不然以后都没的合作机会了."
红拂秀眉微蹙:"王世充,那你的意思是只要越国公出面保下你,你的本意是想拒绝高仆射的,对不对"
王世充"嘿嘿"一笑:"如果我的本意不是如此,上回还会主动找你吗现在我的立场也没有变化,只是越国公一向不肯明示如何接纳我,甚至不肯说如何帮我渡过此难关,这未免太不仗义了吧."
红拂轻轻地叹了口气:"如果越国公可以出面搅掉你的婚事,你是不是就会转而和越国公合作他暂时不会给你升官,或者是给你找老婆,但是帮你想办法挡下这门婚事,并阻止你去幽州,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王世充点了点头:"高凤仙的底细,我还要自己去查查,总不能你说什么是什么,一天之后,你再来找我,到时候你要带上如何搅掉我这桩婚事,又不陷我于困境之中的办法,这是我们合作的前提,如果这都办不到,那就免提."
红拂咬了咬牙,点点头:"你的要求,我会回去转告越国公的."
王世充转身向着门外走去:"还有,越国公最好也帮我安排一桩好婚事,我可不想再找个女间谍当老婆了."
十天后的子夜,越国公府的地下密室里,牛油巨烛的灯光一阵摇晃,照得密室里杨素和蒲山郡公李密两个人影在地上不停地摆动着,透出一丝诡异的气息.
李密比起两年前,个头长高了一些,但和高大威猛的杨素一比,还是瘦弱单薄了许多,神色间透着一份镇定与从容,而眼中时不时闪烁的神光,彰显着他与年龄不相称的极深城府.
杨素微微一笑:"蒲山公,今天你刚刚完成学业回京,老夫深夜请你来此,是有一桩要事想请你办,此事老夫不便出面,思来想去,也只有劳你和犬子一趟了."
李密神情自若地拱手行了个礼:"越国公实在是太客气了,小侄与世子既然已经结拜了兄弟,自当惟越国公之命是从,但有吩咐,敢不从命!"
杨素点了点头,正色道:"你应该已经知道了晋王想和我杨家结亲,却被小侄所拒绝的事了吧."
李密微微一笑:"此事在大兴城的高官贵戚圈子中已经传开,小侄有一事不明,既然越国公已经决心投向了晋王,为何不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两家的联系呢再说了那南阳郡主,听说也是知书答礼,国色天香的美人,正好配大哥这样的少年英雄啊."
杨素叹了口气:"玄感心中一直只有红拂,老夫劝他亦是无用.再加上晋王的为人老夫是有写法的,也不想和他完全绑在一起."
李密的眉毛动了动:"越.[,!]国公的目标,只是高仆射一人,并不是想过多地参与到夺位之争,是这个原因吧."
杨素的脸色稍稍一变,还是点了点头:"蒲山公果然心思缜密,连这都看得出来,不错,老夫只是想斗倒高仆射,一出多年被他压制的怨气而已,所以只是和晋王殿下结成暂时的同盟,即使高仆射倒了.太子也未必会被更换.所以老夫还要留有余地和退路."
李密轻轻地叹了口气.似乎想要说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开口道:"越国公可是要小侄出面,象晋王那里解释什么吗小侄即使有这心,只怕也无法和晋王殿下说上话吧."
杨素摇了摇头:"不,老夫需要你和玄感去做一件事情,如果顺利的话,既可以让晋王不再提这婚事.又可以断高仆射的一臂.明天玄感会去你府上,到时候你正好可以和他商量这件事."
李密"哦"了一声,潇洒地行了个礼:"还请越国公指教."
第二天一早,杨玄感就去了蒲山郡公府.这一次李密没让他久等,守门的下人直接请他进了府中.
这还是杨玄感第一次进李密的府中,以往这兄弟二人相会,基本上只是在大兴城外,或者是李密到越国公府上.
一路之上,只见李府虽不如越国公府那样奢华气派,却也古色古香.假山花园,长廊舞榭.近水楼台配合得相得益彰,倒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风韵.
走了一会,便来到了会客厅,只见李密穿着四年前与自己结拜时的那款衣服,立于厅口,一见自己便是一个长揖:"小弟拜见大哥."
杨玄感箭步上前,一下子扶起了李密,嘴里嚷道:"兄弟,可想死哥哥了."
几年过去了,李密已经从当年瘦小的少年,长成了一个七尺男儿,虽然仍略显单薄,但毕竟已是成人了,只是与杨玄感一比,显得矮了大半个头,体型也整个小了一号,五官依旧端正清秀,下颌上开始蓄起胡须,只是肤色还是一如既往地有点黑,说起来话来显得牙齿是那样地白.
杨玄感高兴地拍着李密的肩头,余光扫处,却发现柴孝和一副书僮的打扮,恭立于厅内的主座边上.
杨玄感想到当年就是在王世充的射箭场里,因为这柴孝和的关系与高表仁起了冲突,这几年都给禁足在家,好不容易才借着这次打仗立功给放了出来,心中不由得一阵感慨.
杨玄感和李密二人客套了几句后,分宾主落座,柴孝和依旧低头侍立一旁,跟杨玄感打了个招呼后便不再说话.
杨玄感坐下后,打了个哈哈:"密弟这几年连家也不回一趟,为兄几次想去那什么缑山去看你,都给家父管着不让出远门."
李密也笑了笑:"劳兄长挂心了,古训曰:父母在,不远游,小弟也是因为父母都不在了,了无牵挂,方可外出游学的,大哥家父慈子孝,小弟可是羡慕得紧呢."
"这几年兄弟必定是尽得包恺先生的真传吧,为兄虽然也读了些书,但比起兄弟那肯定是远远不如了."杨玄感的眼中现出一丝由衷的羡慕.
李密摇了摇头:"大哥谦虚了,小弟只是跟着先生和众位同窗一起粗学了点皮毛,还差得远,若非月前收到皇上的敕命,召小弟回京任职,小弟还想多跟着先生学几年呢."
柴孝和突然开了口:"我家公子这些年在包先生那里可是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无所不学,经史子集,引经据典更是无人能及,包先生门下学生数千,都是一方才俊,但公子若论第二,没人敢自称第一."言语间洋洋得意,仿佛是说的是他自己似的.
杨玄感心中对此人的厌恶无以复加,又不便发作,便低头喝起茶来,也不说话.
李密似是看出了杨玄感的心思,微微一笑,道:"孝和,你且先退下吧,我与大哥有些事要商量."
柴孝和走后,杨玄感再也忍不住心中的话了,他本是个个性直率的人,穿越之后在越国公府过惯了呼来喝去的生活,更是不习惯心中藏着事不说,略一思忖,便开口道:"密弟,恕为兄直言,这柴孝和当年射箭场之事后,他就离开了高家,却一直呆在我家门前,应该是个不怀好意的人想派进我家卧底的,你还是早点把他打发走的好."
李密拿起一把鹅毛羽扇,轻轻地摇着,神情却是异常的轻松:"不错.他当日在贵府门口时小弟就看出了."
"既如此,为何还要收留此人在身边"杨玄感微微一愣.
"呵呵,小弟有自己的考虑.既不能让此人进贵府作出对大哥和越国公不利的事.又想在此人身上得到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故而有此举动.方便的时候,自当向大哥和盘托出小弟的打算,只是现在还火候未到,还请大哥恕罪."李密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地向杨玄感行礼致歉.
杨玄感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从李密的口中问到更多有关柴孝和的事了:"那兄弟好自为之吧,家父和做哥哥的谢你当年帮我杨家的这个忙."
"柴孝和的事情到此为止,以后为兄也不会多提.今天为兄前来,是有一事想求兄弟帮忙,还请万勿推辞."
.[,!]
李密羽扇轻摇,笑道:"大哥来此,可是为了前几日晋王殿下上门提亲之事"
杨玄感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嘴里象是塞了个汤圆,大张着合不拢,看李密的神情仿佛是见了鬼,连话也说不利索了:"兄弟,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密站起了身,笑着按按杨玄感的肩头.示意他坐下,稍安勿躁,在厅中踱起了步:"南阳郡主可是在这大兴城里出了名的才貌双全,晋王视之为掌上明珠,多少世家大族主动去求婚都碰了个灰头土脸,就连小弟也想一亲芳泽呢.
奈何我李家如今江河日下,连唐国公去提亲都没成功,小弟是更不可能有机会了,只好作罢.这送上门的美人,大哥就没一点动心"
杨玄感虽明知李密是在消遣自己,仍然心中恼火,恨声道:"密弟不必这样消遣哥哥了,那晋王为人你最清楚不过,真要换了是与你结亲,恐怕你会比为兄推辞得更快.兄弟若不肯相帮,直说便是,为兄这就告辞."言罢起身欲走.
李密一下子上前拉住了杨玄感的手,一口白牙闪闪发着光:"大哥莫急莫气,小弟刚才只是开个玩笑,实际上昨天一听到晋王去贵府的消息,我就猜到会是这事.这不,小弟一晚没睡,总算帮哥哥想了个办法."
杨玄感猛得一回头,一把紧紧地握住了李密的手,如同抓着一根救命稻草:"兄弟,此话当真"
李密用手指把自己的眼眶撑开,杨玄感这才发现他那双原本清澈,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居然充满了血丝.
"看,昨天兄弟可是一宿没睡,想了几十个办法都不成,一直到今天天色发白,外面放起鞭炮,兄弟才灵机一动,想到个好办法."李密的笑容中透着一丝诡异的神色.
杨玄感迫不及待地问道:"有什么好办法啊,兄弟快说,急死为兄啦."
李密笑着抚了抚杨玄感的背,道:"大哥请看,这办法就在这书里."顺手向自己座位边的桌上指去,杨玄感定晴一看,原来是一本翻开的书.
杨玄感刚才一直没留意这书,注意力全集中在李密身上,这下再不迟疑,三步并作两步地抢上前去,一把将那书抓在手里,先翻了一下书名,"世说新语"四个字赫然映入眼帘.
杨玄感听说过这本书,乃是一百多年前南朝人刘义庆所著,记载了不少魏晋时期名人的逸事,都是些小故事.
杨玄感平时看的多是正经史书,这本书翻过几页觉得没啥意思,就放在了一边,是以知其名而不知其内容.
杨玄感转手翻到了李密刚才看的那页,只见一段字: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
杨玄感知道魏武乃是曹操,突然想起穿越前在百家讲坛上看过易中天说过这件事,一下子笑出声来.
杨玄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合上了书放回桌上,转身对着李密:"兄弟不会是想学袁绍和曹操,跟为兄一起也去偷个新娘子吧."
李密突然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没错,我想到的就是这个办法,只是委屈了大哥,以后可要背上个轻浮浪子的名声咯,还要连累小弟也担上这名声.不过为了大哥两肋插刀都可以,名声损点也没关系啦,就当报上次大哥在射箭场为小弟出头之恩了."
杨玄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他意识到李密这回不是开玩笑,便摆了摆手:"这怎么可以呢,曹操和袁绍那是玩,而且那个新娘子也没真的偷出来,只是戏弄了她一下,最后两人逃跑时袁绍还给挂住了,一点也没提那个新娘子.
那不过是年轻人的恶作剧罢了,而且两个人在当时也没有留下名字,这跟我们的情况不一样.密弟还是想个靠谱点的办法的好."
李密摇了摇头,眸子突然一下子变得明亮起来:"今天一早我就听到鞭炮声,是有人送亲经过前面的大街,晚上必定会大宴宾客,到时候我们就进去偷新娘子,这回是真的要偷出来,而且就是要留名."
隋末阴雄 第四百九十二章 玄感抢亲
杨玄感明白了李密的意思是要通过这个抢亲之举,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个声名狼藉的好色轻浮之徒,这样杨广自然不会把女儿嫁给自己了,只是这样的举动对名声的损害远远超过了几年前自己在这大兴城里跑马打架,爹娘是否同意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李密一见杨玄感沉吟不语,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知道其在做剧烈复杂的思想斗争,也不出言催促,踱了两步坐回位子,拿起那本《世说新语又看了起来。
杨玄感最后想到了杨素说过,凡事在行动之前,要与他先商量,咬了咬牙,说道:“兄弟,容我回去跟家父商量一下再作决定可以不”
李密微微笑了笑:“大哥是不是这辈子所有的事都要先请示越国公后才能下决心你这次也从军出战,应该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道理,等你再回家跑个来回,没准人家的婚宴都吃完了。
这家人的位置我已着孝和去打听了,正好在城外,偷出新娘后也可以直接跑到野外,不用经过城门,再想有这机会还不知道是何时。”
杨玄感被这话一激,年轻人的血气一下子冲上了头,大声道:“兄弟莫要小视了为兄,做哥哥的豁出去了,这就跟你走!”
李密哈哈一笑,把外面罩着的锦衣华服一脱,露出了里面穿着的一身青色布衣,杨玄感这才知道他早有准备,连去赴宴的衣服都换好了。
李密拍了拍手。门口早有仆人将一身黑色布衣送上,杨玄感脱了外衣一穿。尺寸刚好合适,李密又找人为他贴了一把络腮胡子,脸上拍了一块狗皮膏药,头上包了一块黑色的头巾,配合杨玄感壮硕的身材,远远看去就是个有钱人的保镖。
而李密则青衣纶巾,唇上加了两道胡子,看起来象是个三十岁上下的文士。与杨玄感站在一起,正是时下标准的普通士人出门带着个贴身保镖的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