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末阴雄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指云笑天道1
王华强微微一笑:“既然要带你们去湘州,肯定需要有杨大帅的亲笔调令的,我想如果我跟杨大帅提,他没有拒绝的理由,只是为了对三位表示尊重,我想先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你们三位都是我王华强的兄弟,岭南是常人闻之色变的地方,要是你们不情愿去,我绝不会拿着军令来压你们的。”
刘全点了点头:“王参军,您的本事比我们大,职位比我们高,却对我们这几个小军官如此抬举,要是我们再推三阻四,就是太不会做人了。
而且刚才孝慈说得对,身为军官,提脑袋上战场就是为了搏个功名,马革裹尸才是男儿本色,跟着您,我们有盼头,这事我刘全答应了,要是您得了大帅的令,我负责帮您做苏州军里帐下军官们的工作,保管至少给您拉上一两百个有经验的老兵。”
冯孝慈也跟着附和道:“王参军,不是我刘哥夸海口,他在我们苏州军里讲义气是出了名的,可称为我们苏州军的老大哥,总共三百多个帐下军官里有两百多个以前都在他的队里受过照顾,就连我冯孝慈,刚当兵时刘哥就是我的伍长了,这身武艺也是刘哥手把手教的,只要他一句话,一百多个老兵过来是没问题的。”
王华强这下安了心,他知道马上大军南下闽越,想从其他部队里找军官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唯一能挖墙角的只有留守苏州的部队,而自己在苏州城这十几天的所见所闻里,刘全在基层军官中有巨大的威望,即使是平级的冯孝慈等人在他面前也都象个弟弟似的,只要他点了头,那拉出几十上百人,就不是难事。
所以王华强在和杨素正式提这事前,先要摸清楚刘全的态度,如果他不情愿的话,杨素就是点了头,自己也带不走几个人。
王华强笑着对刘全说道:“那你们先好好养伤,伤好了再过去也不迟,我现在就去和杨大帅,还有皇甫将军商量一下借调你们的事。”
王华强走出帐的时候,麦铁杖跟了上来,悄悄地说道:“王参军,要真去岭南的话,那里的瘴疠是个大麻烦,现在是六七月份的盛夏,瘴毒尤其厉害,我家世居岭南,有个偏方,到时候我可以给军中的大夫们照方抓药,应该就能对付过去。”
王华强一下子惊喜过望,抓住了麦铁杖的手,手心都因为过于激动而沁出了汗水:“此话当真?!”(未完待续。)





隋末阴雄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与皇甫绩的交易(一)(四更)
;
麦铁杖笑了笑:“当真,只是需要五岭中的一味草药,名叫藿香,到时候大军别急着过岭,派军士到山中采来这味草药,然后再加入其他几味药材,每日让兄弟们服下,就可以有效防止瘴毒了。..”
王华强哈哈一笑:“好,铁杖,岭南之战,只要不怕瘴气,加上能训练出一支精兵,那大事必成。到时候我就全指望你啦,别人我可以不带,冲你这句话,你是我一定要带走的。”
麦铁杖点了点头:“我也有好几年没回始兴老家了,这次正好可以回去看看,给父亲上上坟。”
辞别了麦铁杖之后,王华强信心大增,本来他最不想去岭南的原因就是这个瘴疠,要是为了点功劳把命丢在那里,可就太不划算了,但没想到身为岭南始兴人的麦铁杖居然有独门秘药,这下子一切都不成问题。
王华强骑马回到了城里,县衙大堂的附近已经戒备森严,作为平南军大帅的行营,起码的防卫总是需要的,就在王华强离开的这半天时间里,县衙所在的整条街都已经戒严封锁了。
不过王华强是杨素特别关照过可以随时放行的人,所以一路进入县衙倒也没遇到什么阻碍,此时已是下半夜,杨素仍然端坐在大案后,和封伦一起看着军事地图,王华强一进县衙,就看到封伦抬头看了自己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一种复杂的神情,难以言说。
杨素抬起头。笑道:“王参军,你回去收拾个人物品怎么用了这么久?我这里给你出具的公文已经写好了。要是这一夜你不来的话,我都准备要人送到城外你的营帐去了。”
王华强恭声道:“大帅,华强有一事,想要跟你禀报。”他说着看了一眼封伦。
杨素对封伦使了个眼色,封伦行礼退下,县衙大堂里除了阴影角落里的几个护卫外,只剩下了杨素和王华强二人。杨素说道:“王参军,现在没有外人了。有什么事情可以直说。”
王华强正色道:“刚才末将回营时仔细想了想,裴给事在湘州新招募的南方兵恐怕战斗力欠佳,尤缺训练,所以末将想征调一批低级军官,这次跟末将一起去岭南。”
杨素似乎对此早有所料,微微一笑:“你是不是看中了皇甫将军手下的那些军官?”
王华强点了点头:“正是,这些人许多都是南征的老兵。提拔到了帐下都督之类的武职,这次在苏州到松江的一系列战斗中,末将很欣赏他们的实战能力,也相信这些人能在短时间内把那些湘州的新兵训练成可堪一战的部队,虽不能与我大隋铁军相比,但对付岭南的蛮夷们应该足足有余了。”
杨素沉吟了一下:“这个命令我可以给你下。但是皇甫将军未必肯割爱,毕竟这些军官也跟了他两年,你要是全带走了,那他镇守苏州,或者是以后调任他处。就会吃力许多,搞不好还会弄成单车刺史呢。”
王华强笑道:“那末将就先去取得皇甫将军的同意好了。到时候要是有他的公文,还请大帅给这些军官们放行。”
杨素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王参军,借人部曲的事情向来不好做,本帅有些好奇你是如何能做到这点了,去吧,我大军在这里休整一天就要开拔,明天皇甫将军也要回苏州,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王华强拜别了杨素之后,径自去了城外皇甫绩的大营,皇甫绩本已经睡下,但王华强跟守卫说了有急事,那名守卫又正好跟着刘全参与过松江之战,认识王华强,听说了有紧急军情,不敢怠慢,跑去叫醒了皇甫绩,王华强在中军帐里等了没多久,皇甫绩便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穿了件睡袍走了过来。
皇甫绩坐到了大椅上,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指了指边上的一张椅子:“王参军,什么事情如此紧急?坐下来说吧。”
王华强没有坐下,而是抱了抱拳:“打扰皇甫将军休息,万分抱歉,只是此事紧急,明天一早,将军就要回苏州,而杨大帅则要率部拔营前往闽越平叛,所以末将只有在这时候来向皇甫将军讨个调令了。”
皇甫绩微微一愣,抬起头看着王华强:“调令?要调我的部队随大军南下平叛吗?”
王华强摇了摇头:“皇甫将军误会了,末将的意思是调您的一些军官与老兵,到岭南去平叛。”接下来他把高熲来信和岭南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也提到了自己的想法。
皇甫绩一直没有开口,默默地听着,直到王华强说完,他才点了点头:“王参军,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这件事不太好办,我在苏州也就五千人,要防守整个三吴地区,还要看管几万俘虏,你把这些军官和老兵都抽调了,我不太好指挥部队,万一出乱子就麻烦了。”
王华强心中冷笑,这不过是借口而已,军官和老兵们都是以后当成自己私人部曲的极好来源,任何一个将军都舍不得就这么借给别人的,不过他对此早有准备,微微一笑,说道:“皇甫将军,末将这个提议,也是为了国事着想,打完岭南后,肯定会让军官们回您部下的。”
皇甫绩冷冷地说道:“岭南没那么好平定,上次灭南陈后,襄阳郡公韦洸率部进了岭南,不仅没有镇住当地的蛮夷,反而让他们起事,两年下来连自己的命都丢了。
王参军,虽然你有大才,但也不敢打保票说你一年内就能平定岭南吧。再说那里瘴疠横行,去的人九死一生,朝廷已经三次给韦总管调防部队了,你去也八成是要打持久战。说句不中听的话,就算本将给调离苏州到新的地方上任了,你也未必能从岭南回来,而这些军官和老兵们,也谈不上归还了。”
王华强眉毛动了动,站起身来,笑道:“皇甫将军,末将想和您做个交易,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呢?”
皇甫绩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快:“王参军,都是为朝廷办事,有什么交易不交易的,这话我不爱听。”
王华强正色道:“皇甫将军,末将知道您现在心里憋了一口气,这次松江的事情,末将尽力了,并没有偏向来将军,可能您有所不知,一开始来将军下的令,可是斩了刘都督和冯都督,而且他当时拿出了杨大帅给他的军令,末将可是好说歹说,才让他收回了成命,改为杖责的。”
皇甫绩闻言大怒,狠狠地一拍帅案:“来护儿竟敢如此行事,老夫一定要参他一本!”
王华强微微一笑,上前两步,低声道:“皇甫将军,末将不才,但有个主意,能让您出了这口气,又不给自己惹什么麻烦,您要是有意的话,不妨听末将说说自己的想法,要是觉得还行,就请您高抬贵手,借末将两百名军官和老兵,如何?”
皇甫绩的眉毛动了动,沉声道:“王参军,这是两回事,你如果能给老夫提一个对付来护儿的办法,然后又能在抽调完这些老兵和军官后,稳定苏州守军,那你的这个提议,老夫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毕竟这次你也帮了老夫不少忙。”
王华强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皇甫绩身后的几个卫兵,欲言又止,皇甫绩笑了笑,对那几个亲兵说道:“你们先退下吧,守好帐外,不要让外人接近。”
几个亲兵退出后,王华强的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低声道:“还请皇甫将军上书高仆射,请他保举来将军任福州刺史,驻防闽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ps:下一更在明天早晨八点




隋末阴雄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与皇甫绩的交易(二)(一更)
;
皇甫绩脸色大变,但很快又恢复了一向的镇定,他点了点头:“王参军,你这主意不错,可是有什么理由呢?这次出征的将军这么多,来将军又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立了大功,仅次于我之后,不出意外的话,闽越之战即使结束,他也会是军功第一,到时候应该是入朝为卿才是,怎么会放在偏僻荒凉的福建呢?”
王华强的眼中绿芒闪了闪:“就是因为来将军这战中军功靠前,所以才好这样上报,皇甫将军请想想,这次来将军在渡江后的一系列战斗中斩俘反贼数万,接下来南征闽越也是少不了战功的,可谓威震江南,把他放在这里,当然可以震慑不安分的潜在叛贼了。
再说来将军本身就是出身在长江边上,让他镇守江南,也没什么话好说,闽越之地如果刚刚打下的时候,朝廷是来不及调刺史过来的,可以让来将军暂代刺史,实行军管,如果他成绩做得不错,顺利剿灭了叛军的余党,那更说明东南非来将军不可了,不是更有理由留他下来了吗?”
皇甫绩的脸上闪过一丝微笑,他原来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回苏州后参来护儿一本,说他在松江城胡作非为,抢夺军功,但是一想到杨坚是个从不责罚功臣的人,只要部下大将立了大功,一点小过根本不会计较的。
就象上次平灭南陈时,贺若弼违令出战,韩擒虎抢劫内库。这两件事都远比来护儿的松江抢功要来得大,但根本不影响二人的升迁。想来这次如果抓着松江的事不放的话,也不可能直接打击到来护儿。
但王华强的以稳定江南的借口让来护儿留下的提议,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现在在北方,地方上刺史一级的官职和朝堂上的官职,因为南征的大批有功之臣和南陈的权贵们需要安置,一时间名额非常紧,连自己也只能在这苏州刺史的位置上呆着,象来护儿这样上次就赋闲在家的人。能在南方捞一个福州刺史已经不错了,而且以杨坚的性格,如果他在福州做得还可以,那就会长久地留在此地。
皇甫绩想到这里,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样一来,来护儿的根基和关系全都得留在南方。至少两个任期,十年之内不会回北方了,能把他打压到这种程度,也算是狠狠地出了一口胸中的恶气了。
皇甫绩开口道:“王参军,你这个提议不错,只是一来老夫和高仆射关系并不算非常好。私交一般,如果是要老夫给高仆射写密信的话,可能适得其反,听杨大帅说你是高仆射亲自介绍来的,不如这个提议由你来传达。如何?”
王华强微微一笑:“皇甫将军,您是正三品的上州刺史。大将军,我现在只是一个无品无级的临时中兵参军,要是大军就地解散的话,我就是个普通百姓,又怎么可能跟高仆射说得上话呢。这种涉及大将重臣人事的事情,我可是没法多嘴的,需要您或者是杨元帅的联名上报才行。”
皇甫绩想了想,咬了咬牙:“哼,来护儿把我的人打成那样,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担点风险就担点风险吧,王参军,这信我会写的,你不用费心了,只是老夫还有两个问题,一是老夫手下的那些军官们要是全给你带走了,谁来指挥苏州守军,二是岭南的瘴毒让人闻之色变,又有多少人肯跟你走?”
王华强哈哈一笑:“皇甫将军勿虑,末将有个好友,名叫麦铁杖,现在军中任帐下大都督,您可能也听说过此人。”
皇甫绩反复念叨了这个名字两遍,突然眼前一亮:“就是那个渡江侦察,杀了二十多个敌军后安然回营的勇士?”
王华强点了点头:“正是此人,他是始兴人,有独门的防治瘴气秘方,有他相助,应该可以不畏瘴毒了。”
皇甫绩长叹一声:“历来征伐岭南,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当地的瘴气,如果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那平定岭南不是太难的事情,王参军,你这样一说,连老夫都有意去岭南建功啦。”他的话中流露出一丝羡慕与无奈。
王华强连忙跟着打了个哈哈:“皇甫将军乃国之柱石,现在三吴之地刚刚平定,需要您这样的重臣驻守,杨大帅才能安心进军闽越而无后顾之忧,岭南不过一帮蛮夷而已,只要瘴毒的事情一解决,不足为虑的。”
皇甫绩拍了拍王华强的肩膀:“王参军,不用这样安慰老夫的,老夫已过知天命之年,这次能独守苏州,已经了了心愿,去不去岭南真的无所谓,没特别放在心上,刚才只是一时感慨,开个玩笑罢了,对了,你是不是要老夫现在来帮你安排军官和老兵?还有老夫前面问的那个如何稳定苏州军的事,你有何良策?”
王华强正色道:“这事事情,末将早有计较,这次末将想带走两百个军官,其中老兵一百人,军官一百人,带走的军官可以在每个百人队里抽调一个都督或者一个副都督就行,这样走一个人不至于影响指挥,还可以提拔这次战斗中表现出色的军士接替走掉的人,应该对部队的影响并不太大。”
王华强说到这里,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说道:“还有一条,这次末将带走两百人,皇甫将军正好可以提拔一些南朝俘虏中的军官,编入您的亲兵之中,以后也可以带回北方。”
皇甫绩脸色一变:“这怎么可以?大帅让我看守这些俘虏,可没同意我去收编他们。”
王华强笑了笑:“五万多俘虏,光靠我们的军士管,迟早要出乱子,但如果提拔一些叛军的小军官,让他们协助我军一起看管俘虏,这些人在俘虏中有威信,要是能有十几个象刘全这样的人,能有效压服俘虏们,那将军可就轻松许多了。”
皇甫绩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可这些都是反贼啊,即使是将来大军班师,按律也是要到边关充军为奴的,我也不可能把这些人编到我大隋的军队之中。”
王华强摇了摇头,脸上现出一丝诡异的神情:“皇甫将军可以想想别的法子嘛,这些人将来如果是充军为奴,自然是到北方,这次将军立下大功,回去后皇上一定会除了加官晋爵位,也能增加您奴婢的数量,与其到时候重新花钱买奴仆,不如直接就用这些人了。”
王华强说的是杨坚在建立隋朝后,立有法规,对官员家奴婢的数量,就和田地的数量一样,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一般即使正一品的王公,按定制的奴婢数量也不得超过三百人。
象皇甫绩这种级别的大将军,往往奴婢数量只有一百多,当然,如果是开府后招的亲兵和幕僚不在此列,但这些人对这些达官贵人没有那么主仆的依附关系,所以并不如自家的奴仆来得忠心可靠。
皇甫绩想了想,还是摆了摆手:“王参军,你的这片好意老夫心领了,只是老夫的家里也按定制有了百余名家奴,再说这些南方的军官,一个个都是南方的豪族和小地主,只怕也不会安心当我家奴的。”
王华强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他们在南方呼风唤雨的时候,当然不会去当人奴仆,但要是跟到北方边塞上充军相比,在大兴城里当您的家仆,恐怕就是人人争抢的美差事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ps:下一更在12点。




隋末阴雄 第二百二十四章与皇甫绩的交易(三)(二更)
;
皇甫绩盯着王华强看了半天,才叹了一口气,说道:“王参军,实话跟你说了吧,如果我想留下这些南朝军官为奴仆,当然问题不是太大,但问题是这些人又能给我带来什么?他们是反贼,换了你成天把这些人带在身边,会安心吗?收家仆,首要是忠心,其次是要有用,这两点我都看不出来啊。”
王华强点了点队:“确实,一般地看来,是没多少人想要这样的俘虏为奴,可是皇甫将军您想过没有,你若是肯把他们从到边关充军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这些人一定会对你感恩載德,忠心报恩的,更何况您还可以给他们不少好处,让他们对您更加死心踏地。”
皇甫绩皱了皱眉头:“那我为什么不给我这些苏州军里的老兵们好处呢,王参军,就算是这五千人里,想进我皇甫家当仆人的,只怕也不止两百人吧,他们的忠诚度显然要比这些南朝的降人可靠得多。”
王华强淡淡地说道:“不错,可是他们没有这些南朝军官们在南方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您那里也就是做个家奴罢了,您家里缺乏这些做家务,跑腿的仆人吗?”
皇甫绩一下子来了兴趣:“哦,王参军,听你这意思,这些南朝降人还能带给我别的好处?说来听听好了。”
王华强笑道:“刚才末将就已经说得清楚,这些人多数是南方一带的豪强小地主,并非普通的农夫,在这里称得上小有权势,战时当军官,平时回到各乡各镇,也多数是里正,乡长之类的,若是在城里的,则有不少都是各州各县的地头蛇。这和本朝的府兵制度有点象,军官回到地方上也多数是有力人士。”
皇甫绩点了点头:“不错,南朝也是类似的征发式的军制,只是这些人虽然在地方上堪称一霸,但老夫并没有什么生意在南方做,要这些南方的地头蛇有何用?王参军,你要明白,老夫的根基在北方,而亲兵护卫们也多数是来自关中的。”
王华强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过去因为天下没有一统,将军的势力无法扩展到江南,现在我大隋一统天下,江南也不可能永远只能成为南朝人的自留地,以后将军这样的关陇贵族无论是分封田地还是经营家族的产业,都少不得来江南的。
现在将军如果拉拢了这些南朝军官,把他们收为已用,以这些人的人脉和影响力,在江南肯定可以为将军带来好处的。到时候无论是经商还是购置田产,都会比两眼一摸黑地进入江南,要方便许多。”
皇甫绩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说道:“王参军,老夫在北方的时候自己不曾经营什么产业,皇上给我们的赏赐已经足够,我皇甫绩可以坐上这个位置,高官厚禄,裂土封疆,已经满足了,又何必来这江南经营呢?”
王华强笑道:“皇甫将军,您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儿孙想想啊,置产业本就是谋身的一个方面,上次南征后两位首功之将,贺将军和韩将军这两年来一直虚爵在家,您这次功劳很大,回去后皇上也有可能给您一个高官把您闲置,到时候不经营一些产业,造福子孙,还能做些什么呢?”
王华强看到皇甫绩开始沉吟不语,继续说道:“当今皇上从丞相之位登基,上位之前经历过尉迟迥的叛乱,本身对臣子,尤其是掌兵的大将们是有戒心的,您当年也是从龙之臣,看看卢贲,郑译,刘昶这几位当年的同事和上级们的下场,不觉得有必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吗?”
皇甫绩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愠道:“王参军,说话注意点,你把我和那几个反贼相提并论,是何用意?”
王华强正sè道:“秦国大将王翦贪财自污的故事我不用多说,皇甫将军是明白人,当知官场上需要知进退,您手握重兵,立有战功,在朝内当到过都官尚书,在外也作为苏州刺史威震江南,加上当年从龙之事,皇上不可能不对您有所防范,经营一些产业,显示出对权力没那么热衷,对您,对您的家族都有好处。”
皇甫绩半晌无语,良久,才叹了口气:“唉,王参军,你说的这些确实在理,老夫也曾考虑过,但老夫实无经商才能,家中也多是孔武有力的亲兵战将,这些人打仗可以,但做生意实在不行,就是在大兴城开过的几家店铺,也都是经营不善,入不敷出而被迫关门。让老夫来江南做生意,更不可能了。”
王华强微微一笑,说道:“将军请放心,华强不才,在从军前也是经商出身,上次南征时就是带了几十万钱和一百多个弟兄跟着现任代州刺史,柱国王颁一起从军的,这两年生意做得还可以,就是苦无象皇甫将军这样位高权重的贵人相助,您如果看得起华强,可以跟华强一起合作经营这江南的生意。”
皇甫绩瞪大了眼睛,看着王华强:“王参军,你还有这本事?”
王华强叹了口气:“若是论经商的本事么,华强自问算是强的,但您也知道,想要赚钱,一来是看你经商的才能,二来也要看你是不是有贵人相助。华强商人之子,草根出身,全无背景,只能小打小闹,生意做得稍微大一点,就会给人仗着权势排挤,所以一直是不上不下,皇甫将军若是有意,我们不妨联手做这江南的生意。
1...7374757677...2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