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医道通天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明月长剑
“人到齐啦,我就说一下今天开会的目的。”院长说话很干脆:“目前我们医学院的外科手术是国内一流的,这是一种荣誉但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最近广西省出生了两对连体婴儿,一家条件好,已经把孩子送往某知名国家,这是对我们祖国医学的侮辱,好有一对连体婴儿在国内举行手术,这就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只许成功,有关我国医学的声誉。”
“连体我们又不是没做过,用得着这样慎重吗。”有位老教授提出意见。
“不是普通的连体,连接点是心脏,最难下刀的地方,情况比较复杂,我们马上到胸外科办公室研究一下,拿出一个可行方案。”院长做了个坚决的手势:“国外已经发出挑战,让我们没有把握就把人送过去。”
“太欺负人了,我们一定行。”一位三十多岁的教授火气很大,嚷了一声。院长看了他一眼:“行不行不是凭信心和意气就可以的,需要实力,老实说,凭我们的实力还不是有把握,孩子很小,血管极其细弱,需要绝对的耐力和细心,我们都老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年轻人。”
提到年轻人,所有目光都投向楚韵,不可否认楚韵是目前医学院最杰出的外科主刀手,独立进行心脏移植手术而且很成功,是一些有十几年经验的主刀手都难以做到的。楚韵现在是医学院最大的希望,不然院长也不会很干脆地让她住进兰教授的小院、“楚韵,你觉得怎么样?”院长见楚韵默默无语,追问了一句。楚韵是医学院历年来最特殊的学生,到医学院进修的都是下面院校挑出来的精英,但临床经验都比较缺乏,还需要磨练,只有楚韵,已经是一流主刀手,先有经验再修理论事半功倍,楚韵的身份也变得特殊起来,既是学生也是医科大学的讲师,“我需要看看具体情况再做决定。”楚韵声音冷静,没有丝毫激动:“如果不行,我们就放弃。”
在楚韵眼里只有病人,没有院长说的那种国家荣誉,治不好就让更有把握的人治疗,这是治病救人的基本原则。
“好,我们看看具体情况。”院长对于楚韵的慎重很赞赏。立即带着人离开办公室,走向外科大楼。
四楼胸外科,院长刚刚踏进门,所有医生都站起来,外科主任客气地打了声招呼:“徐院长。”
“不用客气,我们要看看那个连体婴儿的资料。”徐院长年岁虽然大,行动却干净利落,直接走到显示屏前站立。楚韵紧跟着站到他身边,其他人陆续围过来。
外科主任伸手打开开关,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画面,外科主任轻声解释:“这是两个连体婴儿的照片和资料,大家看,他们的心脏相互连接,都是很独立完整,这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如果进行手术无需选择取舍一个。但是,有一个最严峻的问题,血管粘在一起,稍有不慎就会大出血,婴儿太小,来不及补血就会有生命危险。”
“你的意见如何?”徐院长再次把目光转向楚韵,楚韵柳眉紧蹙,思索了好一会,缓缓点了点头:“我可以做。”
第八百一十四章 和仁堂
阳光越过街道对面不太高的楼房照在和仁堂宽阔的大门,一直照进大堂,灰白色地板,古色古香的中药柜,大堂一边有两张暗黑色桌子,桌子两边相对放着一张椅子和一个凳子,椅子是医生坐的,凳子属于来的病患。这样布局是最传统的中药堂的样式。医生通过望闻问切掌握病患的情况,开出药方直接到旁边的柜台上抓药,相比较现在的医院这是个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能保持这样传统的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堂的病患不是太多,现在的社会,人们大多数还是相信医院里先进的仪器,这也导致了学中医的人相对减少,中医和西医不同,西医依靠一些严格的临床总结和科学论证,用药和诊断都有点程序化,容易掌握,中医需要悟性和敏感性老感觉人体气血的细微变化,还要研究那些变化多端的药材,有点不可捉摸性,学好不容易。
夏春怡细心地把柜台和桌子擦了一遍,又把地版拖干净,擦了擦脸颊的汗水,露出一丝微笑,一位姑娘快步走进来,见到夏春怡有点夸张地叫起来:“夏大小姐,你怎么又干活,你好歹也是个老板。”
“最近睡不着,起早就先把里外打扫一下。”夏春怡淡淡笑了笑:‘我哪是什么大老板,和仁堂现在可是越来越不景气,我都有愧于祖上了,你就叫我夏春怡吧。”
“那可不行,还是叫你夏医师吧,我们几个同学还得你多多指教呢。”那位姑娘咯咯笑着,走到换衣间去换衣服。夏春怡看着她的背影,脸上露出一点羡慕。她喜欢中医,但是和无忧无虑的学生不同,她是夏家的独女,父亲中年得女,等到夏春怡长大他已经老了,所有祖传的基业都落在夏春怡柔弱的肩膀上,夏春怡有点不堪负重的感觉。尤其最近保和堂在京都崛起,风头强劲,一下子让京都原有的中药堂都黯然失色,生意一落千丈。
“夏医师,夏老板。”和仁堂的员工陆续上班,勤快地打着招呼。夏春怡坐在桌子边一一点头。和仁堂不大,但是根基深厚,员工也有二十几个,有专门熬药的,针灸的,拔罐的,推拿的,为了赶上潮流,夏春怡咬了咬牙买了彩超,又多了两个彩超的护士。
“夏丫头。”一声温和的称呼。在这里唯一称呼她丫头的就是陈老先生,六十多岁,和父亲是师兄弟,也是和仁堂的一根顶梁柱,若大年纪还一直坚持坐堂问诊。
“陈叔,您请坐。”夏春怡站起身,把陈老先生让到另一张桌子边坐下,倒一杯茶放在老人面前。
“夏丫头,听说昨天几位实习的学生到保和堂去了,是不是啊?”陈老喝一口茶,又把茶杯放下,继续说道:“我就说吗,这些学生哪有自己的徒弟靠得住,你看我几个徒弟,我不松口绝对不会离开我半步。”
“陈叔,不怪他们,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夏春怡温和地笑了笑,眉头微微蹙着:“您的那些弟子就让他们出师吧,我们和仁堂的收入已经比较少,难以维持高一点的薪水,不要耽误几位师兄弟的前程。”
“耽误什么前程?和仁堂在一天他们就不能离开和仁堂,不能忘恩负义。”陈老很严肃地摆了摆手,旋即叹了一口气:“夏丫头,说良心话,在这里你开的工资已经很丰厚了,我不是什么出名的医师,中医院我的弟子没有学历进不了,传统师传和祖传的中药堂他们进了也没地位。你别多想,我们和你患难与共,拼了我这根老骨头也要挺过难关。”
“谢谢您。”夏春怡感激地笑了笑,心中充满温暖,没有什么比艰难时候的支持更令人感动的。但是,并不能减轻夏春怡心理负担,过度的信任发反而加重了一点责任感。她要考虑很多人的出路。
几位三十几岁的中年人走进来,簇拥着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夏春怡诧异地叫道:“爹,您不是在修养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身体很好,用不着休息。”夏老爷子呵呵笑了笑:“今天起,我和老陈师弟一起坐堂问诊,我就不信谁能把我们和仁堂挤垮,我活在一天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老掌柜,我们又可以并肩做事了。”陈叔开心地笑着:“我几位不成器的徒弟也可以再长点见识。”
“陈师弟,你别激我,我会把医术全部传给他们的。”夏老爷子扫视一眼身边的几个人:“大家就在一旁用心看,不懂的提出来,算我感谢大家这么多年对我们和仁堂的支持。”
“谢谢老掌柜。”几位中年人一起表示感谢。听得夏春怡眼圈微微泛红,父亲这样做是在做最后的努力,一大把年纪再次坐回医师的位置,挽救不了和仁堂,只有把祖传的手艺交给几位中于夏家的弟子。
夏老爷子是附近的名人,当年在中医界也是叱诧风云。坐堂问诊的事昨天就放出了消息,一些老患者和知道他威名的人闻风而来,夏老爷子刚坐下,就有一帮人涌进来,老爷子向他们打了声招呼,开始一个个诊断疾患和开方,那几个中年人恭敬地站在一边,老人诊断以后他们也逐一给患者把脉,然后对照药方提出疑问。夏老爷子一一解答,听得夏春怡和那几个中年人频频点头。生姜还是老的辣,夏老爷子几十年积累的经验非同小可。
夏老爷子身体不是太好,忙碌了一会有点气喘。夏春怡急忙倒上一杯茶:“爹,你歇一会。”
“好,老陈,你来吧。”夏老爷子把患者让给另一张桌子边的陈老爷子,端起茶杯刚喝了一口,门口进来几位五十多岁的老人,相互扶着,腿脚明显不便。进门扫视一眼,有点疑惑。夏春怡认识,是经常义诊的对像,昨天下午刚去过,一个院子里全部是风湿,在那里还遇到了亦芝堂的吕布青。
“几位大叔,请坐。”夏春怡客气地打着招呼:“刚好今天我爹坐堂问诊,等会帮你们瞧瞧。
“不麻烦老掌柜,我们想找另一位医师治疗。”刚进门的几位老人中有人回答了一句。
“我们的医师今天都在这里,你们看要哪一位。”夏春怡伸手划拉一圈,今天和仁堂的医师确实都在,谁也不愿意错过向老掌柜学习的机会。
不用老掌柜,点名要别的医师,也就是说那位医师一定有令他们信服的地方,手艺肯定不错。大厅里的人相互看了看,就连陈叔和老掌柜都饶有兴趣地抬起头观看。想知道和仁堂哪位出类拔萃。
“不是他们。”那位说话的老人摇了摇头。
“不是他们?”夏春怡感到一阵诧异,人都在这里,竟然没有,怎么回事?她脱口而出:“那个人姓什么?”
“不知道。”老人回更是奇怪,见所有人一起看着他,不好意思地补充了一句:“就是昨晚夏姑娘带到我们那里义诊的医师。
“你说的是凌威。”夏春怡恍然大悟,凌威是临时遇到的,没有向几位老人介绍,当时夏春怡觉得也没有必要介绍。没想到几位老人竟然找到了这里。
“凌威是谁?好像不是我们这里的。”夏老爷子疑惑地看着夏春怡:“是你的老师吗?”





医道通天 第354节
“不是,只是刚刚遇到的一位朋友,他自己说懂一点医术。”夏春怡老实回答,心中忽然出现一点疑惑,凌威真的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略知一点医术吗?为什么这几个疑难病患者点名要找他。
“夏姑娘的意思是说不是你们和仁堂的。”那几位老人脸上同时露出一阵失望,不甘心地追问了一句:“那么,他为什么让我们今天来这里就诊。”
“那就要问凌威了。”夏春怡一边回答一边下意识伸手掏手机,旋即又放弃,自己根本就没有凌威的手机号码。
“这个凌威倒底在什么地方工作。”旁边有人好奇地问了一句,话音刚落,门口响起一个温和的声音,带着淡淡笑意:“谁找我。”
所有目光都转向门口,一位身材壮实,面容清朗的年轻人大步走进来,动作大方自然,目光明亮坚定。走到几位老人面前,点了点头:“几位大叔,不好意思,我来迟了。”
“不要紧,不要紧。”几位老人中那个喜欢说话的满脸堆笑:“只要能治好腿,我们等一天也愿意。”
“好吧,你们稍等。”凌威转脸向夏老爷子等人点头示意,然后看着夏春怡:“有专门的房间吗,我需要安静地替几位老人治病。”
“有,跟我来。”夏春怡立即带着凌威走向后面的一个办公室。大堂里一时议论纷纷,陈老的一位弟子好奇地看着那几位老人:“你们是什么病?”
“风湿。”一位老人笑着回答,对于老毛病好像习惯了,并不怎么难过:“我们几位都是关节粘连,很严重,原本以为以后就不会正常走路了,没想到昨天遇到这个小伙子,发现了希望。”
“不可能吧?”陈老的弟子惊讶地说道:“这种病京都保和堂的龙遇据说可以治,但是后期效果不怎么样,他是用什么方法,针灸还是外敷药物。”
“他是、、、、、、”那位老人脱口而出,刚说了两个字,一起来的另一位老人推了他一把,他立即住口,在中医许多绝活是不外传的,没有凌威允许似乎不适宜谈论。
第八百一十五章 传艺
小办公室精致典雅,茶几,沙发,办公桌,还有一个小凳子,办公桌上有一台粉红色外观的电脑,桌子一角放着一盘小花,一股淡淡的幽香在飘逸。
“这是我爹原来工作的地方。”夏春怡扫视一眼房间,微微笑了笑:“老人家身体不好,办公室就交给了我,我只是添了两样东西,电脑和那盘花。”
“电脑不错,花不好。”凌威一边说一边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坐下。谦虚是一种美得,但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在夏春怡面前凌威不必要谦虚,不好就是i不好,直接说出来。
“这花有什么不好,挺好看。”夏春怡疑惑地看着那盘小花,眨了眨眼。
“花很好看,但是这种香味影响判断,中医诊病依靠望闻问切,闻不仅仅是听声音。还有闻气味,人体发生疾病会发出一股怪异的味道,尤其是重大疾病。病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味道很淡,你放着一盘花自然影响判断。”凌威轻声解释:“一个好的医师就要全身心投入,影响诊病的东西要全部祛除,包括化妆的香水。”
“没那么严重吧。”夏春怡抬起衣服闻了闻,还好自己没用香水,记得学中医的同学许多都是浓妆艳抹。
“医学没有天才,只有努力,”凌威把花盘搬起来放到一旁,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让那几位老人进来吧,我答应过给他们治病的,不过,这里发生的事你不要说出去,可以吗?”
“应该的。”夏春怡再傻也看出这个凌威不一般,不过,在这里治病总是对和仁堂有利。为中医师保守绝活是应该的,凌威不想让别人看见也是理所当然,这里是百年老店,都是很有造诣的中医师,许多东西一点就透,绝活当然不能让那些人看到。
夏春怡回到大厅,所有目光都向她透过来,她向着那几位老人笑了笑:“请进吧。”
“春怡,怎么回事?”几位老人缓缓走近凌威所在的房间。夏老先生立即询问女儿:“那个年轻人什么来路?”。
“一位朋友,好像能治疗刚才那几位老人的腿病。”夏春怡轻声回答,其实这也是她了解的全部了。凌威长得很普通,不是容易引人追根究底的样子。
“好像听你说过那几位老人的病症,住一个院子,病情很像似,很严重的风湿,你只能让病情不恶化。”夏老爷子思索着点了点头。他的话让所有人感到惊讶,夏春怡每次遇到疑难病都会向父亲请教,父亲自然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夏春怡无法解决的也就是她父亲解决不了的。夏家的专长是治疗风湿,就连最近风头正健的保和堂在京都的医师也有所不如,这个年轻人看起来很轻松就能超越。
“要不,我进去看看?”一位中年医师轻声提议。立即遭到夏老爷子的反对:“不行,亏你是学中医的,这点规矩都不懂。”
“但是,假如他出了问题会影响我们和仁堂的。”中年医师争辩着说道:“毕竟不知道底细,还是慎重一点好。”
“我相信他。”夏春怡语气不容置疑,仔细想一想凌威的表现,许多地方令她震惊。张丰田治疗那个厨师的马蜂伤是凌威的主意,在舞厅自己治疗那个年轻人的怪病也是凌威的主意,不会是那么巧合吧。
夏春怡话音刚落,一位老人从里面的办公室探出头:“夏医师,这位年轻医师请你进来。”
“我?”夏春怡微微一震,感到非常意外,她是和仁堂的小老板,任何一位身怀绝技的中医师第一个要躲避的就是她。
“去吧丫头,用点心。”夏老爷子微笑起来,他似乎看到了和仁堂的希望。
夏春怡回到小办公室,凌威正在替一位老人把脉,向她点了点头:“过来。”
语气干净利落,夏春怡也很配合地走过去,凌威把老人的手腕松开,夏春怡立即把三根手指搭在老人的脉搏上。凝神体会了一下,然后侧脸看着凌威:“脉搏弦,肝风内动,还有点涩,风寒导致的淤积,平肝熄风,散瘀化结。”
“不错。”凌威点了点头:“开方吧。”
夏春怡略加思索,拿起笔快速写了一会,把药方放到凌威面前,凌威看了一会,拿起笔加了两味药,透骨草,山楂。夏春怡诧异地指了指:“这个透骨草加强穿透性可以理解,这个山楂什么意思?”
“你的药方很好,但是病人不吸收就会严重降低效果。”凌威轻声解释:“这位老人胃部消化欠缺,山楂开胃消食,弥补不足,加强药物吸收。”
“消化不好?怎么知道的。”夏春怡非常不解,刚才把脉只感觉到肝气不顺,没有注意到胃经有什么异常。
“很简单。”凌威看了一眼老人:“刚才病人的呼吸中有细微的酸味,是食物没有消化发酵的味道。”
“这个、、、、、我没注意。”夏春怡有点不好意思,仔细嗅了嗅,确实有细微的酸味。她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凌威说办公的地方不放花是完全正确的。有些事情看起来神奇其实很简单,淡淡的味道还有最常见的山楂成了治疗疾病的关键。
“拿去抓药,一日两剂,十天一疗程。”凌威把药方交给面前的老人,挥了挥手,老人立即走出去,高高兴兴把药方交到柜台上抓药。
“等一会,老人家,请过来一下。”夏老爷子忽然向那位老人招呼一声。老人转身走过去,夏老爷子指了指对面的凳子示意老人坐下。柜台上抓药的活计很理解地把药方交到夏老爷子面前。老爷子把了一下对面老人的脉搏又看了看药方,微微点头:“高手,细微之处考虑无疑。”
药方既然直接拿到柜台上抓药说明用不着隐瞒,大家都可以看,几颗脑袋一起凑过来,陈叔眉头皱了皱:“都是常用药,药方也是夏春怡的风格,这倒底是谁开的。”
“春怡的药方,但是这两味药是后加的。”夏老爷子指了指最后两味药:“简单的药物,化腐朽为神奇。”
用名贵药物治病算不上本事,用简单药物治疗疑难病才是精妙。大堂里一时议论纷纷。坐堂问诊都停了下来,大家一起等着里面的治疗结果,期盼有什么好的药方传出。那个年轻变得越发神秘。
好一会儿,另一位老人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走了出来,没有等到他走近抓药的柜台。一位中年医师就靠近过去,笑着说道:“老人家,药方在哪里?”
“什么药方?”老人不解地扬了扬脸。
“抓药的方子,难道你没有?”中年医师也有点疑惑。
“没有。”老人回答很干脆,见大家一起疑惑地盯着他,立即解释起来:“没有药方,只是让我回家用小麦麸炒热加上醋附在关节上,两天一换。”
又是一个奇怪的药方,奇怪得让人惊讶,但是没有人怀疑这种方法的效果。
办公室内,夏春怡的惊讶不亚于外面的人。凌威观察一下第三位老人的膝盖,转脸招呼夏春怡:“你来。”
“我?”夏春怡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用手按压膝盖四周,有什么不同吗?”凌威轻声提醒。夏春怡用手摸了摸膝盖:“有点肿,四周粘连,关节活动不利。”
“怎么办?”凌威问了一句。
“需要到大医院做手术,但善后不好,只能用药物保守治疗,基本保持不恶化。”
“你再想想,粘连的本质是什么?”凌威又问了一句,就像老师循循善诱。
“关节失去滋养,四周肌肉异常增生,阻碍了关节运动。”夏春怡顺着凌威的提示回答。
“阻碍的关键是什么?”
“是一些增生的筋索。”夏春怡手指继续按压着,碰到一些硬硬的东西,那就是限制关节运动主要的东西。
“把那些筋索割断不就可以了吗。”凌威说得很轻松,夏春怡却瞪大了眼:“哪有那么容易。用什么?”
“用这个。”凌威手腕一翻,抽出一根明亮的钢针。
“小针刀?”夏春怡惊讶地叫起来,一下子瞪大了眼。
第八百一十六章 传艺2
钢针比一般针灸的针稍微粗一点,但这不是出奇之处,引人注目的是钢针的顶部,原本应该是尖尖的,这根针顶部却是极其细小的扁形,形成锋利的小刀锋。这种针是保和堂特有,在治疗关节粘连方面有特效。保和堂以外的人虽然不知道如何运用小针刀治疗和相对应的药方,但是小针刀的形状都是知道的,尤其是夏春怡这样杰出的中医师,私下里研究过无数遍。当凌威抽出小针刀的时候,她立即条件反射般惊叫出声。
“不错,就是小针刀。”凌威笑了笑:“你也认识?”
“保和堂的绝活,京都医学界谁不知道。”夏春怡眼睛盯着小针刀,满脸疑惑:“你怎么会有这个?”
夏春怡并不怀疑凌威是保和堂的,因为京都保和堂现在的负责人是龙遇,几乎是死对头,自然不会有保和堂的人过来,而且凌威是和张丰田一起来京都的,没有丝毫疑点,只是来看看表妹楚韵。:““会用吗?”凌威把小针刀递到夏春怡手里,“我也仿照这个做过小针刀,但是研究了很久,不知道如何下针。”夏春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实偷偷研究别人的绝活不丢人,相反,每一行业的人多少都做过。
“现在试试看。”凌威手指按了按老人红肿的膝盖:“你在这个地方下针。”
小针刀缓缓扎了下去。夏春怡是第一次做,但捏着针尾的手沉稳无比,丝毫没有抖动。凌威微微点头:“感觉到有一条硬索吗,割断。”
夏春怡微微犹豫了一下,手腕横着移动,小针刀的刀锋在感觉到的硬索上划了一下,刀锋轻微颤抖一下,有细小的咔嚓声。凌威立即吩咐:“拔针,换一个方位。”
夏春怡左手手指按压着肌肤,右手手指用力,换换拔出小针刀。手指围着老人的膝盖按了按,又找到一根硬索,把小针刀缓缓再次扎进去,划动然后拔针。不用凌威再吩咐,寻找下一个点,继续下针。一连六次,直到找不到硬索,直起腰看着凌威:“没有了。”
1...315316317318319...4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