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云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南极光芒
卢象升看见杨廷麟他们成功的突围了,也是放下心来。开始利用这段时间,让士兵们把拒马放出去。
清军当然不会什么也不做,不过也就是用弓箭来射杀出来摆放拒马的明军而已,他们在等援军,他们这一百多人,是吃不下这支还算有些军纪的明军的。他们从小就开始骑马射箭,参加围猎,各个都是最出色的战士。他们手里的步弓,最少也是一百斤拉力的,射程要比明军手里的火铳还有弓箭远的多,所以他们可以放心的站在原地瞄准,射箭。当然对于明军的大炮,还是会有适当的敬畏的。
在付出百余人死伤的代价之后,卢象升终于在入夜之后建起了一座简单的营寨,将士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像在旷野中那样提心吊胆了。
卢象升在晚饭之后巡视营寨,要防止敌人来偷营,要是发生炸营的话,等天亮了,他们除了投降,就是被屠杀了。
等安排好营中防务,卢象升回到军帐的时候,看见了在外面眺望的杨国柱和虎大威。
“督师~”杨国柱才叫了一声,就被卢象升抬手制止住了。
卢象升脚步不停的说道:“进来再说。”
杨国柱和虎大威只好跟着卢象升进了营帐,等卢象升一坐下,杨国柱就立刻说道:“督师,今夜是最好的突围机会,要是晚了,东虏的援兵就来了。”
卢象升没有说话,他看着虎大威。
虎大威只好开口道:“杨总兵说的是正理,乘着敌兵的援军还没有来,咱们立刻突围,至少能回去两三成。请督师早做决断。”
卢象升不想动用尚方剑,那样只会让手下的将领们离心离德,这不是他的风格。他想了一下,开口道:“现在的情形我也知道,咱们看着是危险,可要是能把鸡泽的三万关宁军调过来,咱们就能把这一路虏骑击溃,振奋军心虏骑分路劫掠,每一路都只有几千骑而已,咱们数万大军,击溃他们没有问题。”
“击溃说的好听,官军什么时候能够在野战中击溃有数千兵马的虏骑以前说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可是现在的女真,不光有齐射,还有大炮呀。数量,质量不比官军的差,操炮的都是顺降过去的官军炮手。而且清军军纪严苛,尤其是对于投降过去的汉人而言,被贬为奴和杀头抄家是常有的事。所以那些汉兵,在官军中是绵阳,到了清军那里,就都变成猛兽了。”杨国柱和虎大威在心中发着牢骚,他们相信卢象升也是知道的,只是重担在肩,不敢辜负皇帝的信任和恩典,也没有办法忽视朝中的物议,所以不得不主动出击。
两人沉默着,都什么也不说,气氛有些凝重。
卢象升最后命令道:“今夜谨守营寨,约束士卒。明天等关宁军到来,便主动出击,与关宁骑军合击,一举击溃虏骑,振奋民心士气”
杨国柱和虎大威看着一脸坚毅的卢象升,他们知道督师已经下了决心,这两年在卢象升手下听命,自然知道卢象升的脾气,所以不敢再劝,只好抱拳肃立,大声的答应道:“末将遵令”
明末风云起 第5章 高起潜借刀杀人
夜晚,鸡泽县。【】
杨廷麟好不容易才说服了城墙上兵丁,让他们打开早已紧闭的城门,他才领着十个护送的骑兵进了城。当然,应该是得到高起潜的允许,才把他们放进去的。
高起潜带着的三万关宁军全部都在城内,四门紧闭,一副死守坚城的架势。
杨廷麟进城之后一打听,才知道高起潜住进了城中的一座大宅,是当地的富绅家宅院。官场是自来就是有“官不修衙”的说法,只要衙门门面规整,围墙完整,只要里面的房屋能凑活着用,是绝对不会有官员来修缮衙门的。所以像高起潜这样的内侍,是绝对不会住在衙门里的。
杨廷麟立刻就去高起潜那里,但是到了门口却被拦了下来,被告知高监军正在军议,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杨廷麟亮明了身份,要门卫去通报,可是等了一刻钟,都没有回应。
“站住”杨廷麟等的不耐烦,要直接进去,却是被守门的兵丁给拦住了。
杨廷麟大声的喝道:“让开我乃兵部主事,太子筵师奉总督天下入援兵马卢督师均旨而来,谁敢拦我,罪当斩首”杨廷麟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又做过翰林,仕途一片光明。又是太子的筵师,将来太子登基,入内阁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所以此时散发出来的气场,是一个小小军卒不敢直视的。
趁着守门士兵愣神的功夫,杨廷麟昂首阔步的进入了宅院。里面的军兵看见一个文官进来,也不敢盘问,杨廷麟一路顺畅的走了进去。他过了照壁,拐过了游廊,接近正堂的时候,就听见了里面的丝竹之声。
“哈哈哈,到底是教坊司的官妓啊,这曲子唱的~”一个军将正在夸赞刚刚表演完的歌妓,门帘被杨廷麟掀起,灌进一股冷风,将他的夸赞定在了嘴里。所有人都是回头看门,在主位上高坐的高起潜,原来满脸的笑容立刻变得僵硬。
“虏骑肆虐,君父不眠,直隶百姓惨遭蹂躏,期盼王师,尔等竟然在这里饮酒作乐”杨廷麟进了门,盯着眼前的军将们大声吼道。
将领们都站了起来,脸色不善的看着这个蓝袍小官。倒是高起潜最有风度,站起来拱手笑道:“杨主事,来的正好啊,某家正在犒赏将士们呢。”
“饮酒,狎妓,这也是犒赏”杨廷麟丝毫不留情面,怒气冲冲的质问道。
“末将等先行告退。”军将们一看来者不善,而且高监军对来人还有几分尊重,于是也都识趣的起身告辞离开了。而表演的歌妓们,也在高起潜的挥手示意下,无声的退入了后堂。
高起潜点点头,等将军们离开之后,随口吩咐道:“来人,拿一副新碗筷来。”之后对杨廷麟拱手道:“杨主事,现在时局艰难,将就一下,还请杨主事不要见怪。”
“卢督师那里都断粮七日了,要不是百姓接济,现在的五千疲兵,怕都要成路边饿殍了”杨廷麟怒不可遏的说道。他很愧疚,之前卢象升让他去督办粮草,可是他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催要到,因此现在才觉得越发的愤怒。
高起潜还是一副笑容,说道:“杨主事,这个您应该去和户部说呀。要是卢督师那里实在困难,我这里可以接济卢督师十石粮食。”他看着杨廷麟的脸色愈发愤怒,赶紧说道:“杨主事,我知道这有些少,可是我这里也不富裕呀,这还是从着三万军兵的嘴里给卢督师挤出来的呢,要是再多的话,某家就要被军兵们戳脊梁骨了。”
杨廷麟皱眉想了一下,现在是一文钱难道英雄汉,十石粮食虽然少,但是也够一顿饭的了。不过现在粮食倒是次要的了,援兵才是最主要的。于是没有再穷究高起潜的不是,拱手道:“高监军,现在卢督师在蒿水桥与虏骑数百对峙,请高监军速发援军,痛歼虏骑。”
高起潜想了想,知道那里离的清军很近,说不定现在已经是数千铁骑了。再说了,这个卢象升可是个范拧的人,议和又不是他和杨嗣昌两个人的意思,也是秉承上意而已,倒是对他们两个横眉冷目的。还敢阻止议和,一力主战,他现在就算是有能力去救,也不会去救援的。
“哎呀,不巧呀。”高起潜遗憾的说道:“我刚接到通报,说东面临清有警,我已经给京中上了奏报,兵部的行文不日便到,某家也是爱莫能助啊。”
杨廷麟急了,立刻说道:“此地去巨鹿只五十里,而距临清则百五十里,监军怎么能舍近求远呢”
高起潜一连无辜的说道:“这个某家也知道,可是某家没有专断之权,只能奉令行事。”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杨廷麟一拍桌子,大声的说道。此时桌上的酒盅翻倒,筷子落地,一阵乱响。
高起潜此时立刻冷下脸来,冷冰冰的说道:“某家是皇爷派来的监军不听君令,难道听你杨主事的命令”
“下官心急如焚,口不择言,请监军恕罪。”杨廷麟赶紧站起来赔罪。他这个话要是被汇报到皇帝那里去,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皇帝这些年可是处理了不少文臣了。
高起潜收起了冷面孔,笑道:“某家知道杨主事对皇爷的忠心。”
杨廷麟这才稍稍放心,接着说道:“还请高监军速发援兵去蒿水桥,即便不能尽起大军,先发一万兵马也可。下官这就给兵部禀报,杨本兵定会明晰利害,先救卢督师的。”
“杨主事与其在某家这里浪费时间,还不若早些给兵部禀报的好。”高起潜很是善意的提醒道:“只要兵部行文一到,不论是北援卢督师还是东救临清,某家都会遵照执行的。”
杨廷麟见高起潜把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而且人家说的都是光明正大的理由,还真是不好再多说什么了。他没有办法,只好妥协,先向兵部禀报,再来想办法劝说高起潜出兵。现在就只能期望,清军不会增兵了。
明末风云起 第6章 被围
卢象升等的关宁兵没有来,倒是清军的援兵又来了几千,将卢象升围了起来。卢象升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战了,于是下令将剩下的全部粮食都给士兵煮饭,饱餐一顿,好有力气大战一场。
天刚放亮,清兵就开始了进攻。还是老套路,让蒙古骑兵在前驰射,吸引明军的铳炮,试图让明军的阵型崩溃。而精锐的清军甲士,则是在后方下马步射,等明军的阵型溃散了,他们就放马追杀。
在一声声号角的催促联络之下,蒙古骑兵终于发动了攻击。他们潮水般的纵马直冲而来,隆隆的马蹄敲击着地面,让人觉得大地在震动。而箭矢就像是雨点一般的从天而降,阵列中的明军都低下了头,让头上的八瓣铁盔挡住斜坠下来的箭矢。但是胳膊,肩膀,腿这些地方就防不住了,队列里总有被射中的士兵发出或是惊叫或是咬牙硬撑的闷哼声。
此时的明军装备已经十分窘迫了,只有军官和精锐士卒才会有扎甲,普通的士兵只有一身大红色的号服而已。还好是冬天,厚厚的棉衣能阻挡一下敌人的箭矢,使之不能深入。还有就是在远方漫射的敌兵并不多,毕竟有两百多步一步一米五六的距离,是十分消耗体力的。
“轰”,“轰”,布置在前面的弗朗基炮已经开始射击了,蒙古骑兵已经进入了一百多步的距离。炮手用的是霰弹,以求大量杀伤急冲而来的敌骑,让敌人知难而退。虽然有几个骑兵被打下了战马,但是他们还是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继续直冲而来。
卢象升手中的炮兵实在太少,只能在四面各布置三门三号、四号弗朗基炮,这种炮是轻型火炮,绑在推车上行军和作战。既然是轻型火炮,射程自然就不太远,所以就不能齐射,而是要两门先射击,之后中间的一门再发射,从而形成连环射击的效果。
“准备,准备,装弹快”军官在不停的催促着炮兵的操作手。还好弗朗基炮是后装炮,只要把早已装好的子炮放入母炮的腹中,再用木块儿垫在后面的空隙里就可以发射了。但是看着敌人的大队骑兵不断的靠近,还是让所有人觉得紧张。
“放开炮快呀”军官用颤抖的声音嘶吼着。
炮手用火把点燃了药捻子,之后就赶紧向后跑去。而另一边的助手,先是惊讶的看着燃烧的药捻子,之后也将还拿在手里的木块儿扔下,也向后跑去。炮手太紧张了,助手的木块儿还没有垫进去呢,就点燃了药捻子。这可不是闹玩儿的,整个大炮就要被毁了。而且此时明军的火器质量也很差,点燃炮火之后,都是要躲的远远的,以免被炸膛或是因为后坐力弹起之后伤到。
“通”的一声响,接着就是一阵叮咚乱响。子炮在发射之后,在后坐力的作用下砸在了弗朗基母炮的空腹后沿,将后沿砸破了一个角。接着子炮就翻出了凹槽,翻着跟头落在了后面的备用子炮上,发出了一阵碰撞声。
巨量的发射药烟雾散发开来,让大炮的周围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其他的两门炮又发射了一次之后,炮兵们就转身跑了回去,他们的位置太靠前,敌人的骑兵冲过来,第一波遭殃的就是他们。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先回阵中躲避呢,也许过一会儿援军就来了。
“三眼铳,准备。”第一排的手持三眼铳的将士已经半跪在地上,第二排第三排的长枪手们则是将枪尾顿在地上,用脚顶住,枪头斜指向上,密密麻麻的犹如缩成一团的刺猬一般。
“砰”,“砰”,“砰”,还没有等到军官的命令,有的铳手就擅自开了枪,其他的三眼铳手也都是争先恐后的点燃药捻子,将三支一尺不到的枪管里的铳子向冲过来的蒙古骑兵打了出去。
“不要急,等一等还没有到二十步”军官徒劳的制止声淹没在了“砰”“砰”的枪声中。
还好三眼铳是两用的,发射完铳子之后,前面的三个枪管组成的铁管子,就可以当作是狼牙棒来用。要是他们手里拿的是鸟枪之类的火铳,那打完之后就只能当烧火棍来用了。所以北方的边兵都不喜欢用鸟枪,即便鸟枪打的远,也没有人愿意用。
蒙古骑兵在进入距离明军三十步的距离之后,就很轻松的拨转马头,转而横向运动,并且开始用骑弓向明军射箭。他们用的是重箭,在三十步的距离,能够洞穿重甲。而且他们射箭的速度又很快,两个呼吸就能射一箭,这次倒下去的明军士兵多了起来。
不过这些士卒都是宣府和山西的边兵,经常和蒙古部族打仗的,他们都知道,在现在的情况下,阵型千万不能散,否则的话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们都坚忍的保持阵型,有附近的同袍倒下了,就自觉的递补上去,挺起长枪,不能让敌人的骑兵冲进来。
“轰”,“轰”,四边的炮手继续开炮,用来轰击绕着方阵兜圈子的敌骑。炮手前面竖着大盾,能够保护他们免受箭矢的侵袭。大炮又多是后装的弗朗基炮,基本没有炸膛的风险,只要他们自己不出现操作失误,就能持续的射击。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弹药量。
蒙古骑兵换了一波又一波,每次都是同样的战术,想要用弓箭的杀伤来动摇明军的阵型,但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
其实直接冲阵也是可以的,但是那样的话伤亡会更大一些。显然,清军不想为这支没有援兵的孤军付出更大的伤亡,他们更像是在做游戏,一点点的将敌人的体力消耗一空,将敌人的精神摧残到崩溃。等明军放弃了,他们再开始杀戮。
卢象升在阵中一直保持着平静,让全军的将士都认为现在没有什么危险,不过是平常的一次战斗而已。不过他不经意间向南回望的动作,还是让熟悉他的亲兵还有家人顾显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
明末风云起 第7章 死战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而明军的弹药也越打越少。【】而且长时间的开炮之后,军阵完全笼罩在了烟雾当中。而且今天基本没有什么风,让发射药形成的迷雾经久不散,处在军阵中的明军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对面清兵的情况,只能从马蹄声中判断敌人是进攻还是绕行。
终于,在快到未时的时候,明军中的火炮再也没有响起了。只有偶尔的火铳的声音响起,但是这已经无法阻止敌人的进攻了。
“愿为主子爷效死愿为主子爷效死”突然清兵那里传来了一阵阵的嘶吼声,是汉语,边兵们能听的懂。
之后就听见了隆隆的马蹄声,这次和那些蒙古人的轻骑兵不同,马跑的不快,但是感觉犹如山岳一般的稳健,缓缓的压了过来。之后骑兵开始慢慢的加速,骑士们不自觉的发出了呐喊声,速度在不断的加快。
透过厚厚的烟雾,卢象升在马上只能看到一堵黑墙由远及近的压过来。
“是死兵是东虏的死兵人马具着重甲,如墙而进,有进无退”在辽东镇呆过一段时间的亲卫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他们要冲阵了,长枪兵太单薄了”
卢象升立刻命令道:“中军增援正面,长枪在前,弓弩准备”
中军的士兵们排着队伍向前进,列在了正面队列的后面。原本列在原地的弓弩兵想要退回来,但是被卢象升的军令阻止了,那些死兵已经冲过来了,要是队伍出现混乱的话,就再也挡不住了。
前排的军官估算着距离,因为烟雾缭绕,看什么都是朦朦胧胧的。终于,他觉得差不多快要进入五十步了,于是赶紧喊道:“弓弩准备”
“咯吱”,“咯吱”的开弓声音响了起来,而腰张弩早就已经打开并瞄准了前方,弩箭已经放在了凹槽上,只要扣下悬刀,机括就会松开。说实话,对付这种重甲,弓箭兵手里的不到八十斤拉力的弓,不会有太大的威力,主要还是看这些弩手的了。
骑在马上的卢象升也从弓囊里拿出了弓,扳指早已带在了拇指上,并把带子固定在了手腕上。他知道援兵不会来了,现在只是死战而已。他的弓是一百斤的,比起一百二十斤的强弓来说有些不如,但是比起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文官同僚来说,他确实是担得起“天生神力”这个号称。
“放”军官用破了音的嗓子长长的吼着。
“嘣”,“嘣”,“嘣”,弓弦释放的声音参差的响了起来。卢象升也几乎是同时开弓放箭,一气呵成。箭矢冲破迷雾,飞向了如墙而进的清军死兵。
“啊”,“啊”,“啊”,第一排的死兵们发出了疼痛的叫喊,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前进。即便是马上的骑士看样子已经是死了,手都放开了缰绳,但是他们依然能够萎顿的坐在马上,引领着马队继续向明军冲了过来。
“射马射马他们是连在马上的”卢象升的亲兵嘶吼着,提醒着。
此时已经来不及齐射了,只能由弓弩手们自由射击了。腰张弩,要用脚踩住弩身,再用跨在腰上的绳子来给弩上弦,射速要慢的多。当他们上好弦的时候,清军的死兵已经冲到了眼前,还没有等他们把弩箭放到凹槽里,前面已经传来了长枪折断的声音。
第一排的死兵已经撞上了长枪,有的连人带马被长枪洞穿,有的则是由于巨大的冲击力将长枪折断。还有的正好出于长枪的间隙中,没有被捅到,他们就用手中的弯刀,骨朵,短枪,战斧等等兵器,左劈右砍,向纵深冲去。
弓弩兵们不敢再站在原地,转身向后跑去,不过他们立刻就被后面的刀牌手们拦住了,军官嘶吼着:“后退者,斩”
弓弩兵们无奈,只好丢掉弓弩,抽出腰间的腰刀,站在了刀牌手的前面。其实那些刀牌手也害怕,但是卢督师确实待他们不错,真的是做到共苦了。要是为了什么劳什子的皇帝,放两枪,开两炮也就对得起他了,可是身后的卢督师,却是要同进退,共生死的。
明军士兵们用三眼铳砸的,用长枪刺的,还有用腰刀斩马腿的,有什么招数就用什么招数,总算是将突入的清军死兵给拦住了。可是还没有等他们歇口气呢,第二排的重甲骑兵就紧接着飞奔而至了。后面刚站定的长枪手,立刻陷入了危急。
清军死兵沿着第一排同伴撕开的缝隙,向前继续挺进,踩着明军的尸体和活人,也同样踩着第一排倒下的同伴和他们一样的奴隶降兵。
卢象升此时依然冷静,他从箭囊中抽出一支雕翎箭,迅捷的搭弦,开弓并瞄准,施放。箭矢入流星一般飞了出去,射入了一匹披甲战马的眼睛,那匹战马疯狂的奔跑、跳跃、撂蹄子,将旁边的一匹战马踢翻。但是也仅仅造成了一小点的混乱而已,第三排的清军死兵重骑又轰隆隆的飞奔而来。
而此时,蒙古轻骑兵依然在对两翼实施着骚扰,奔驰射箭,让虎大威和杨国柱不敢派兵来支援正面。卢象升也看到了左右两翼的情况,也就没有让虎大威和杨国柱来增援。在旷野之中,正面或者是左右两翼,再或者是后方,不论哪一面的阵型乱了,步兵站不住脚了,那就只有被骑兵追杀的份儿了。
卢象升还在稳定的射箭,这已经是他射出的第七箭了,撂倒了五个具甲重骑。第一箭他也射的是人,而且战场上迷雾重重,不知道到底射中了没有。还有一箭射中了马的面甲,居然被崩开了。
不知什么时候,虎大威已经来到了他的马前,大声的喊道:“督师,突围吧趁阵型还没有破,末将带着骑兵,就算是拼死,也能把督师护送出去”
明末风云起 第8章 阵散
卢象升低头,看着脸上黑乎乎的虎大威。【】其实他们现在基本都是黑乎乎的,虽然火炮施放后的烟雾是白色的,但是中间有没有燃烧完全的碳粉,落在脸上就变成黑色的了。
“我不死于战阵,就会死于西市”卢象升决绝的喊道:“袁崇焕殷鉴不远,畏敌不战,纵敌劫掠,难辞其咎今日唯死战而已回你的位置”
虎大威劝道:“督师,还是走吧。挡不了多久了,一旦阵型散了,想突围就难了”
卢象升抬头观察了一下正面,发现刚增援上去的长枪兵也摇摇欲坠了,于是吼道:“等我战死了,你是战是走,自己决断”说完之后顺手张弓搭箭,向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清军重甲骑兵射去。
虎大威还没有开口,杨国柱也来了,带着他的家丁,牵着马。但是看见虎大威之后,他就知道想让卢象升突围的话不必再说了。他将自己的家丁安排好之后,来到虎大威的身边,问道:“你劝过督师了”
虎大威无奈的点点头,看了看杨国柱带来的骑兵。之后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点点头,之后就没再多说,而是加入到了战斗中。他们都是弓马娴熟的武将,家丁们也都是全饷全粮供给的精兵,战斗力自然强悍,战斗意志也比普通士兵高的多,所以他们的加入,虽然只是用弓箭支援,也是稍稍阻挡一下清军的攻击。
又是一排重甲铁骑冲了上来,突破点的长枪手损失殆尽,明军正面的防线终于坚持不住,开始有士兵转身逃跑。而清军的死兵们,则是突入到方阵的中间,开始追砍只有短兵器的明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