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不计东路原来的百姓,连王斗救回的难民,这些年流入的灾民,新增口数达二十三万多。如果按王斗原来的屯田方式,这些人全部转为军户,每户分田五十亩,需要的土地过25o万亩。
似乎整个东路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耕地,也没有那么多耕牛。
在民政司大使张贵烦恼时,五月初三日,司内书吏叶惜之向他献营田之计,张贵眼前一亮,连忙眼巴巴赶来向王斗献策。
“下官认为,东路各地屯田,可初设营田之制,集体授田。种子、农具、耕牛均由官府供给,所收粮食全部入官,屯户按月给口粮。如此,各屯人力耕牛集中使用,就没有农具不足等忧虑,也可增加屯田效率。。。。。。”
“效率”这个词是王斗明的,在麾下各官中,己经普遍使用。
张贵所说的营田,也没什么奇怪的,明初朱元樟军屯,开始就是采用营田方式,孙可望治滇时,同样设立营田之制,与后世的生产队差不多。初期确实可以增加屯田效率,但是。。。。。。
王斗缓缓道:“只恐日后军民懈怠,不愿为官府出力()。”
不论中国百姓,还是整个人类,都有个特点,为自己家干活费尽心神,为公家干活,却全然不肯用心。便如此时的火器制造,当时便有文人笔记谈:“。。。。。。不然,尝闻东西两洋贸易,诸夷专买广中之统。百姓卖与夷人者极其精工,为官府制造者便是滥恶。以此观之,我中国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
王斗忧虑营田之制,将来会养出一大帮懒汉,一些所谓的“聪明人”想尽办法偷懒,带动整个屯堡形成不良风气。明初的营田制后来展到按户分田,想必也是这个原因。
张贵呵呵笑道:“将军英明,思虑深远,能所不能一一一一一一下官也是这想的。”
他说道:“所以,下官的营田制有所年限,也有相应的监促条例。表现出众者,家中子弟可选拔为军,介时,他们退役可分取屯中田地五十亩,还有耕牛农具等,成为自家所有,传于子孙后世。”
“如此,为了参军,为了分得田地,他们就必须勤勉干活,有营田之优,无营田之弊。以此类推,若各堡文吏表现出众,来日同样可分取田地。当然,他们要改妾户籍,从民户变为军户。”
王斗起身踱步,看着窗外的骄阳,进入五月,天气越来越热了,时间过得好快。
王斗感慨一声,回到现实中来。
张贵说的很有可行性,现在自己治下军户户籍值钱,很多民户都偷偷改小说}就~来。2~58〕oo*~为军户,这在大明别的卫所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有丁口参军的,更是全家成为香饽饽。
财力有限,王斗未来只打算再编练五千军队,不比以前兵员的紧缺,现在治下新增人口有十几万适合当兵的人。僧多粥少,为了抢夺这五千兵额,东路各处己是暗流涌动()。
王斗完全有资格挑挑捡捡,张贵之法如果实施,来日为了当兵,为了家口未来的田地,治下军户,会努力工作,努力作战。最大的利用了这些新军户的价值。
以张贵的脑袋,想必想不出这么精谋深远的策略,王斗脑中闪过叶惜之昂扬的身影。
而张贵提出的,屯内文人要分取田地,必须改变自己的户籍身份。让王斗意示到,自己这个集团己经形成生命力,开始有自己的思考,主动提出方法维护团体的利益,并排斥团体外的各种势力。
这种变化是好是坏,王斗需要静观其变。
初五日,王咋批复了张贵的文案,赞同了他的营田之制,初七日,东路轰轰烈烈的大屯田开始。
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设立屯堡,开垦荒枷。。。虽说王斗不再建立各堡的堡墙,但屯田所需的钱粮仍是天文数字。初期最少一年内,几十万百姓需要王斗养活,这负担可说非常沉重。
东路各处库存银钱粮米不多,便是抢回不少粮,王斗库房内,粮米也不到四十万石。二十几万百姓需要的口粮能维持多久,极为难说。更不要说余者所需要的种种花费了。
麾下与外人眼中,王斗便如积财童子,源源不断地变出粮米,其实王斗是有苦难言。
好在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王斗不但夺回大量粮米,夺回银两,牛马也不少,还有缎匹数千匹。
耕牛现在勘勘够东路百姓使用,不过几年前,王斗经赖满成提醒,冉白了母牛会生小牛的道理。两年过去,原来保安州的两千多头耕牛,己经诞下小牛好几百头。
此战自己夺回耕牛不少,等它们繁衍起来,自己不必再为耕牛之事烦忧()。
同样的,自己夺回猪羊者众,未来繁殖小猪小羊,作为肉食。可以很好缓解麾下军民对粮食的需求。只是兽医是个问题,虽然畜场在各地收容了不少人才,但相关人才还是缺乏。特别优秀的牛绾马绾缺失。
思前想后,最后王斗决定,缎匹除了留一部分普通布料制军衣外,余者丝绸、貉狐豹虎等皮什么的全部卖了。还有马骡,内中除了种马,几千匹战马留下,还有一部分骡马留下外,余者也全部卖了。
王斗当然不会傻得收银子,粮食,铁料,布匹,油盐酱醋,木料,棉花等物都可以等价交换。马骡等物,优先向保安州的军民出售,他们每户都有田地五十亩,交取赋税,除去自己的口粮吃喝后,家家户户都有一些存粮。
特别这些年他们家中子弟从军,分赏不少,颇有积蓄。分下的银两,他们以并多去买粮买物,积存更多。正好,用这些马匹向他们交换粮食,多少稳定一些物价。
当然,为了保持境内百姓的艰苦朴素作风,那些丝绸,貉狐豹虎等物,王斗并不打算在东路销售。
除此之外,王斗手中有大量银子,打算寻一些可靠的商人,大规模向路外购买粮食货物。
xxx
老白牛:有书友提到明朝守备官品问题,与清季不同,大明各将多以卫所官员充任,所以品级是看他在卫所中官位如何。明末卫所官不值钱,所以充任守备,少部分是卫指挥使(正三品),大部分都指挥企事的级别(正三品)。
说守备正五品级别,百分百不可能,那只是千户之类,充其量任个防守,管个四级小堡,就是以前王斗管的舜乡堡。一等镇城,二等路城,三等堡城(卫城),四等小堡(千、百户之类的单位),五等火路墩。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24章 降而复叛
崇祯十二年五月初十日。
保安卫守备徐祖成外甥。舜乡堡庆天福商行东主赖满成来到永宁城,拜见了定国将军王斗。
几年过去,赖满成还是那样的潇洒,一样的油头粉面,手上摇着那把招牌的洒金扇儿。
他笑嘻嘻地给王斗叩头,奉上礼单一份,王斗现在禁止部下收取金银财宝等礼物,超过事少算贪污论处。有镇抚司的迟大成盯着。加上王斗以身作则,各官都不敢造次。
所以赖满成的礼物也只是一些普通土特产之物。
王斗吩咐谢一科收下礼单,看着赖满成笑道:“赖掌柜,看你这几年过得不错,还是那样的光彩照人。”
赖满成笑嘻嘻地道:“托将军的福,小人日子还行。”
王斗让他坐下,赖满成面上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情,恭敬坐下后,问起王斗召自己前来用意。
王斗说了。
赖满成诧异地道:“将军要卖马?”
他沉吟道:“别的不敢说,有马匹出售,众人定然争先购晃”
他板着手指:“各处富户,各家军头。还有各处的商人们,都需要大量的马匹,有多少卖多少。”
他暗暗猜到王斗召自己前来用意,眼中不由出兴奋的光芒。
王斗问道:“依你估算,一匹马可卖多少银钱?”
赖满成道:“若卖给民间,粗粗估算。每马不会少于二十五两银子。”
王斗点了点头,赖满成说的,与自己估算的价格差不多。
依相关史料记载,明初时,马价分上上马、上马、中马、下马、驹五等,以米绢交易。上上马值米五石,布绢各五匹。上马值米四石,布绢各四匹。中马值米三石,布绢各三匹。下马值米二石,布绢各二匹。驹值米一石,布二匹。
明中叶后,以银交易,以官方互市的价格算,一匹上等古马每匹需银八两余。中等者七两余,下等者六两余。当然,这只是官方互市的价钱,若到了民间,平均一匹马折价要二十四两银子。卖到江南,马价更高。
有关系的商贾豪强,从官方手中购买马匹会便宜些,隆庆五年时,张家口三处互市官方易得马匹四千余匹,平均价格为白银7四两。然后将其中质量稍次的蚓匹马转卖给商人,每匹马的平均价格为白锄巫两,转手之赚取差价为白银z飞两。
这些商人都是有后台的,普通的商人可没这种待遇,买马价格都不会少于二十几两。
购买一匹古马可赢利十五、六两银子,因此管理马政的太仆寺颇为富有,史载当时太仆寺老库积银“几至千万”,其中仅“户部所借本寺”的银两就达七百余万。王斗打算卖出一万多匹马、可获白银达二十几万两,不过他不要银子。只要粮食货物想到这里,他笑着说道:“赖掌拒,你发财的机会到了、本将决意大量出售马匹,由你贩卖。
他着了静静岁在一旁的财政司大使钟荣。满脸兴奋之的民政司大使张贵。商科主事田昌园一眼。说道:“每卖出一匹马,你可抽取红利若干,由我磨下这几位暮僚协助你。“去年那场战事。王斗夺回马骡二万二千余匹、这些马匹送回保安州后。寄养在保安州各处草场内。给王斗带来极为沉重的粮食,草料等负担,卖一部分也好。
王斗有言在先。马骡等物、优先向保安州的军民出售。而且价格优惠,。只要十两,不过数额定在三千匹,并以粮食货物等价交换。
保安州的军民,现在算是过了温饱阶段,需要一些显示自己身份的物事。可惜定国格军对土地控制甚严。小户人家的。
也没必要造什么宅。
奢侈浪费、是定国将军所禁止的。买一匹马倒是不错、
可显示身份。便如后世的有车族一般。马匹买来,还可骑坐,可耕田,可运货。用途很大。
因此消息传出后。保安州各地立时人心涌动,纷纷挤入赖满成的商行围观,很多人都打算买一匹,特别在这种非常优惠的情况下。由于想买的人多、马匹数量有限,因此只能采取抽签的形式。
这也引起余者各地的强烈嫉妒,暗奶自己不是保安州人氏,让保安州的军民更是耻高气昂。庆幸跟随定国将军早。由于差价太大,为了防止转卖,王斗定下了三年内保安州军民禁止转卖的规定、如有违者,重罚二十石米。
卖马行动。进行得轰轰烈烈、东路许多乡绅富户都向王斗买马,还有一些豪强矿主,商家商队之流。更由赖满成组织。向东路境外贩卖。王斗竟不妆银子,各买家惊异咒骂的同时,只得用货物与王斗交易。粮食,布匹,煤铁等物,诸类繁多。
特别东路各地矿主、多用煤铁交换,这些矿主,大多身家巨万。
大明由于市场巨大的需求。铁器销售一直供不应求,贩卖铁器。
是一项获利非常丰厚的行业,因此出现的民间巨富,不计其数。
明初铁器专营。由于管理落后,到了洪武后期,民营矿业己经占据主导地位。对铁矿的管理。大明采取定税执照。抽取铁课的方法、
朝廷用铁。都是向民间购买。
不过从明中叶起。各处矿山,己经被豪强侵占完毕,他们多半不交税。后台还多是各地官员勋贵,藩王太监什么的,非常难惹。由于他们势力大。各地能开采的矿山也被他们侵占完毕。害得王斗当初只能在偏僻的辉耀堡山内采矿炼铁。
对这些矿主,总有一关,王斗要从他们头上收税。
王斗的卖马之事沸沸扬扬。这些马匹从哪。里来,各人大多心知肚明,兵备幕僚,还有管粮通判郭十圳佃马国奎抱怨,言王斗不与他们商议,便自顾自卖马,实是跋扈。
依他们的意思,王斗所得,应该分他们一份才是,竟自己全部吞了。
马国鉴呵呵一笑,捋须笑道:“王将军集资屯田,这是好事,也是为百姓着想。”
依马国垒看来,王斗卖出马匹后,大多用在屯田上,未来屯田出了成绩,很大部分算在他的头上,何乐而不为?对王斗的举动,朝中各员都是沉默,自己又何必多事?
镇城的杨国柱听闻后,也是不可思议地摇摇头,说道:“王将军竟舍得将马匹出售。”
在乾清宫之内,听闻锦衣卫的回报后,崇祯帝来回踱步良久,叹道:“王将军忠义为国之心,实是难得。”
虽然王斗对保安州控制甚严,但王斗初到东路,该地便如漏风一样,要得到情报不难。听闻为了筹措屯田之资,王斗不惜将麾下马匹出售,崇祯皇帝颇为意外,也有些感动。
去年那场战事,己经越来越明朗,杨国柱,虎大威,王斗等人缴获丰厚,对他们的收获,崇祯皇帝默认了。只是与杨国柱,虎大威等人不同,他们将银两马匹藏得紧紧的,王斗却愿意拿出来为朝廷出力,这份心。。。。。。
从今年起,保安州那几十万亩军田己经可以收税。来年东路屯田大兴,那几十万新军户安置下来,又可以收取多少赋税?崇祯皇帝想想就开心。
当然,为了不给这个练兵,打仗,治政都颇为出众的将官起异心的机会,崇祯皇帝决定让当地官员看紧一点。宣镇东路兵备道马国垄的名字,第一次进入他的眼内。
王斗抢来的马匹不断卖出,各样挨来的粮食,货物慢慢堆满仓库。与此同时,东路大规模的屯田垦地也在进行,希望能在秋播前建立一些屯堡。
十五日之天,兵备道马国堑赶往永宁城,与王斗一起举行一个新屯堡建设仪式,他与王斗一起挥舞锄头,一口气稿个半亩地,虽然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老脸通红,最后还是坚持下来,让王斗对这个老官僚评价更高一层。
张贵的民政司忙着屯田的同时,还收集各样农书,研究如何提高耕地产量。
又过了五天,王斗突然想起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囊应该在月初刊行了,该书六十卷,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等十二篇。总结与保留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华,此书,极为重要。
所以情报司大使温达兴被王斗召去说话后,很快的,他便派出一个机灵的夜不收,前往江南之地获取该书文册。同时的,他还要带回《吴中水利全书》,《景岳全书》等文册,二者同样在五月撰成。
《吴中水利全书》为应天巡抚张国维所撰,绘有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水利总图,还有各属州县水种图共五十三幅,是研究明代江南地区水利建设的重要资料。
《景岳全书》更不得了,为张介宾所辑,全书六十四卷,可说是一部综合的医学巨著,集瘟疫、虐疾、咳嗽、霍乱等治疗大全,新方、古方数甚多。该书抄来后,便是未来境内发生瘟疫,也有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
这些时间,王斗一边关注匪徒招降之事,一边关注屯田开垦之事,上边还要关注道路修整之事,可说非常繁忙。
靠东路境内的土地怕是安置不完那些百姓,王斗虽然打起塞外满套儿诸地的主意,不过目前来说,东路各地使用人力的地方还是多的。比如说这个修整境内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好处说不完,虽说大明官方驿站废弛,但相关的民间邮驿系统却是蓬勃发展,便如这个民信局。
这个并创于大明永乐年间,由宁帮商人创立的私人赢利机构,早在明中叶便在大明各处兴旺壮大。
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等,业务极为兴盛,并不因为乱世有所减弱。
王斗打算修好路后,也在东路发展相关产业,而且修路需要大量人手,可以为东路百姓谋一碗饭吃。也减弱分流进入保安州的人口,虽说王斗大力控制,但怕万一瘟疫传入保安州,那就损失巨大了。
在王斗忙忙碌碌时,时间飞快地进入五月下,这日,兵备道马国垒忽然商请王斗议事。
在王斗来到怀来城时,马国垂拿出一份邸报,忧心仲仲地对王斗道:“张献忠又叛了,这个逆贼,降而复叛,完全不知忠义为何物王斗默默接过邸报,上面写得很清楚,五月初九日,接受招安的张献忠在谷城重举叛旗,杀谷城知县阮之铂,火焚官署。同时罗汝才率四营起于房县,二人合兵攻克该县,杀知县郝景春,连下郧西、保康等地。不久,屯于均州的惠登相五营也反。
邸报上白纸黑字,触目惊心,其实王斗早在永宁城看过邸报。也知道历史上发生的这些事。他己经忘了,张献忠等人降而复叛是八次,还是九次。或许,对他们来说,造反,投降,再造反,再投降,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职业吧!
看马国垒长吁短叹的样子,王斗不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
回到永宁城的当日,王斗再派出一个夜不收,到江南找寻一些磨制镜片的人才,未来作为炮镜与千里镜之用。同时的,又有一些夜不收奉令前往京师,看能不能搞一些火炮图纸与铸炮工匠回来。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25 进剿
当然,也有一些冥顽不灵者,他们虽说没在告示期间下山劫掠,不过却在闭寨观望,静待风声过去()。这也是他们的经验,官府的严令,总是保持不久的。
对这些人,王斗已经在内心判了他们的死刑,便是他们想投降招安,王斗也不会允许了。
依情报司的哨探,东路境内仍有十几股冥顽不灵的土匪,最大一股是人称“田霸王”的匪贼,据说部众近千人,盘踞的山寨位于保安卫不远,临近宣府镇分巡道北路的长安所。
情报所知,“田霸王“原名田大榜,宣府镇著名一代积匪,听闻在万历年间,其家族曾是当地一个把总,为何后世子孙代代为匪,已经不能考证。总之这田大榜出身土匪家族,深受”熏陶“,从小耳睹目染,为匪之道,早已精通。
他的部众来源五花八门,有马贼有刀客有地痞流氓,有积匪,有兵痞等等等等,他们的山寨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有有理活动。对他们,不论是保安卫,还是长安所的官兵,都围剿多次,却对他们无可奈何。
而且田大榜很狡猾,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老鹰不打脚下食“的道理,兵并不允许手下在保安卫及长安所一带为非作歹,否则追查到底,决不轻饶。官兵围剿多次失利,未必没有当地人通风报信的结果,或许两处官兵,就布有他们的眼线。
他们往往进入怀来,延庆州,龙门卫等地劫掠,有时聚成大帮,有时分成小股,抢杀猪羊,**民女,百姓深受其害()。王斗决定将之剿灭,还东路一个朗朗晴天。
早在上个月,参谋司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剿匪计划,王斗决定不依靠各地卫所官兵,出动自己舜乡军作战,大军出动后,兵分多路,消灭田大榜,只是其中之一。而依夜不收的哨探,田大榜等人还在寨内悠哉悠哉,浑不知大难将要临头。
王斗签命令后,此时的永宁城西山军营宽阔的校场上,正爆出一阵一阵的喝彩声,众多的军士围成厚厚一圈,正观看场中两个人比试。高台上,坐着千总高史银,还有千总钟显才。他们部下几个把总,则站在他们身后。
看场下黑压压的人头,这场比试,似乎吸引了军营中一大半的军士。
此时场中比试的,一个是高史银麾下一个军士,一个是钟显才麾下的军士。高史银麾下那军士名叫赵荣晟,他年纪不大,怕就二十出头,却长的十分健壮,似乎比一般人粗一圈。
此时他**上身,全身的肌肉如岩石般鼓起,吼声如雷,一对拳头威猛无比。打得对手毫无招架之力,看得台上高史银哈哈大笑,果然不负他所望。
不过略让高史银可惜的,这赵荣晟新军出身,便是崇祯十年操练的那批兵,长枪兵种。也是赵荣晟倒霉,朝韩领新军出站后,他们内有六百多人,一直留在保安州,没机会参加崇祯十一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战事,更谈不上立功。
以高史银千总之尊,麾下没有军功,便要升迁一个小军,也要引来如潮的非议,镇抚司那边先就过不了。
此次整编后,原来那六百多训练好,却没有作战过的新军们,相继编入各个千总麾下,高史银与钟显才的千总内,都有一总的新军。
不过赵荣晟身手确实不错,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军,却打得对面那老军节节败退,终于拱手认输。
场下嘘声四起,高史银的千总官兵,各个欢呼大叫,旁边钟显才的部将们,则个个感觉颜面无光()。虽只是普通比试,却也关系到两军的荣誉。
为了鼓励军中尚武的精神,王斗思前想后,终于开放军中比武条例,从阵式到单人比武,花样繁多。而且军士现在可以越级挑战,当然只能越一级。
赵荣晟以中等技艺军士身份,打败了对面上等技艺的军士,特别对手还是上过战场的老兵,顿时让人刮目相看。而他挑战成功,立时跻身上等军士之列,不说别的,这伙食待遇立时不同,军中也更受人敬仰。
在战友的簇拥下,赵荣晟来到台前,对高史银大叫道:“向高千总复命,标下幸不辱命,没给我们壬部兄弟丢脸。”
高史银大笑:“小子,打得好,赏你一钱银子,好好干,来将来立下军功,当个甲长,队官,把总都不是难事。”
赵荣晟欢喜地接住劈面而来的一钱银子,爷爷最爱喝酒,将来积了钱,给他老人家买几壶美酒乐乐。只恨自己运气不好,去年不的参战,否则跟在定国将军身后,早立功无数,全家吃香喝辣了。
1...155156157158159...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