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三百门火统的不断轰击,在寨墙上匪徒们看来,那是密集无比的弹雨。
特别舜乡军的鲁密兢打得极远,又准。寨墙,箭楼上的匪徒一个个惨叫着被打下。火统手们慢慢压制,从百步打到五十步,打得寨门周边的匪徒连头都抬不起来。
“察门破了!”
一片的欢呼声,在火统的掩护下,一堆长枪兵暂时充为撞门兵,抬着一根粗木撞击寨门。一阵猛烈的撞击后,木制结构的寨门被撞得碎裂,露出里面大惊溃逃的匪徒们()。
“长枪兵,进攻!”
除了留一总军士作为预备队外,余者三总的长枪兵己经整齐列队,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铁甲,手上持着长枪,老兵冷漠平静,新兵个个脸色通红,呼呼喘着粗气。
在丁总乙部的长枪兵中,赵荣昆紧紧握着长枪,神情狰狞,他倒没有紧张的心情,却觉心中充满噬血杀戮的念头。
他在心中狂喊:“我要军功,我要军功!”
中军鼓点声响起了,一个声音高叫:“杀光那些匪徒!”
以甲、伍为单位,一**的长枪兵挺着自己的长枪,口中出嘶心裂肺的呐喊声,从赛门处潮水般涌入其内。赵荣昆狂吼着,跟随自己的甲长,同样杀入。
早在舜乡军撞破寨门时,扬忠寨的匪徒己经崩溃,任凭田大榜如何弹压也没用。
如狼似虎的舜乡军涌入,他们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更吓得内中的匪徒魂飞魄散,拼命奔逃。
田大榜见势不妙,只得带一些心腹的老匪们,慌不择路地逃跑。
不说他们丝毫没有战心。便是敢回头迎战,又哪是舜乡军长枪兵的对手?他们内中多半是从巨鹿,涿州之地打回的老兵。便是那些崇祯十年练就的新兵,也精通配合之术。
他们最少以一伍为单位,两人主攻,两人侧击,一人伺机援助,加上他们训练严格,身披精良的铁甲,那些平日穷凶极恶的匪徒们,敢回头迎战,只有送死的份。
很快的,他们跑得满山满寨都是,实在逃不了的,只得跪地投降。
申时初刻,至少寨内的战斗己经全部结束,匪田大榜,一些头目,还本数百名匪徒被擒()。
“乌合之众啊,不堪一击!”
高史银感慨道:“还是跟鞋子打仗有劲。”
他除了下令一总军士继续追击残敌,搜山剁灭外,便下令清点缴获。作为多年的老匪,田大榜家族世代积蓄的井富还是不少的,眼下皆成为舜乡军的收获。
缴获由千总部的军需官登记,他们是后勤司派来的,负责各千总的军需供给,与高史银是两个**的系统。而他们的登记,又由镇抚官核查,他们是镇抚司派来的,又是一个**的系统。
看着这些缴获,高史银眉欢眼笑,身后跟随的各个把总同样如此。看着那些跪满一地,五花大绑,垂头丧气的匪徒们,高史银眼中凶光一闪,就想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
多年了,高史银暴虐好杀的性格还是改不了,不过此次情况不同,定国将军下令要将掳获的匪徒们押解到永宁城去。高史银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违抗王斗的命令。
更不要说军中镇抚官在一旁虎视眈眈,他如果私自行动,等待他的,将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大军在匪寨留守三日,清剿了逃窜的匪徒后,便班师回城。
高史银传下命令,王斗的军令是要高史银尽力剿灭田大榜所部,免得有遗逃什么土匪,将来又出来祸害,能杀一个是一个。
几日后,经过大规模搜山,确定田大榜大部己灭,余者便是有什么漏网之鱼,想必也是惊弓之鸟,不敢再停鲁在东路之地。高史银这才传令,大军回城。
他们押着战利品,还有大量俘获的匪徒回转永宁城,消息传出,整个东路轰动()。
沿途围观的人络绎不绝,田大榜部祸害怀来及延庆的百姓己久,百姓无不恨之入骨。现在他们被剁灭,个个都是拍手称快。在沿途百姓愤怒声讨下,往日这些猖狂不可一世的匪徒们瑟瑟抖,完全没了当日的嚣张跋扈。
田大榜被装在囚车里,也是脸色青白,大感末日来临。
对于怀来,延庆州各地的豪强来说,舜乡军以雷霆之势剿灭田大榜部,如此战力,却让他们个个心惊。久闻舜乡军之名,果不其然。一路上,搞劳的人流不断,有当地百姓,也有士伸豪强们。
高史银大军路过怀来时,兵备道马国玺亲自出迎,对高史银的成绩好一番赞扬。美誉名潮下,让出剿的高史银与所部舜乡军更是昂挺胸,充满自豪。
高史银领军回到永宁时,王斗同样亲自出迎,对高史银好一番慰勉。初八日,王斗在永宁城举行万民公审大会,兵备道马国堡,各城守备,东路管粮通判郭士同等人都有出席。
当日,田大榜在城外被凌迟,一干大小头目被腰斩,余者三百多匪徒全部斩。行刑现场的血腥味一直过了几天才散完,对王斗的狠辣,几百人说杀就杀,与会各人,也是暗暗心惊。
田大榜眨眼被灭,仍停留在东路的各地匪徒,或是胆战心寒。机灵些的接到消息后立时举寨逃亡,蠢笨些的……
初十日,王斗派钟显才领军出剿,灭盘据在靖胡堡附近的土匪“老北风”部。同日,王斗还派温方亮出剁,灭盘据在延庆州境内的“老青山”部。
十三日,王斗再派李光衡部,灭盘据在怀来境内的“天下好”部酬
二十日,王斗接到情报司哨报,东路境内,己无匪患。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28章 盛京谋议(上)
盛京本为大明的沈阳,被后金攻占后,作为都城,在内中修建了皇宫()。明崇祯七年,皇太极将沈阳改称为“盛京“,到崇祯十七年,清国迁都北京后,沈阳定为陪都,数十年后,盛京易名为“奉天”。
此时盛京城外丁当声响不断,无数工匠在清兵监视下忙忙碌碌,打造兵器。早在努尔哈赤时期,盛京城外就铁匠铺绵延十数里,烟火昼夜不休,由于清国对兵器打造管理严格,动辘杀头,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兵器盔甲颇为精良。
努尔哈赤时,通过与大明的互市贸易,积蓄了大量的铁器,其境内也多铁矿,冶炼所需的木炭煤炭亦不匿乏()。加之皇太极多次掳获,从关内抢回了大量的人丘财帛,内中工匠铁器不少。
所以清国得以组建大量的重甲步兵与骑兵,这是别的游牧民族与渣猎民族所没有的。
盛京八门,崇祯七东皇太极将沈阳改为盛京时,就亲制诏令命名八门的名称,正西便为怀远门。
沈阳官道四通八达,大明在辽东的几百年经营非同小可,改名为盛京后,清国上下,主要还是依靠原来大明修建的这些官道驿路。官道宽约数丈,厚厚的黄土夯路坚实无比。
此时从怀远门通往西郊的路上,奔来了一列望不到边的仪仗。
最前面开路的,便是清国皇帝亲营中的葛布什贤哈战士,他们铁甲黑缨,每人配着强弓劲矢。个个军容严整,煞气十足。他们的马蹄与钢铁洪流滚滚而来,蹄声敲击在地上,一片轰隆隆作响。
动用葛布什贤哈战士,只有清国皇帝才有的权力,这些士兵是清国最精锐的战士,每个牛录不过选取二人。官道的闲杂人等早被赶得远远的,骑兵仪仗过来,只敢远远的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一队队骑兵似乎过不完,终于,仪仗的中间,出现了皇太极的五色华盖。其称帝后,慌忙将大明皇帝的排场学来,大驾卤簿,行驾仪仗、行幸仪仗等各样仪制,学个十足十。
他出郊大阅,此时摆的便是大驾卤簿。不比当年王斗在率谷见到皇太极寒碜的仪仗,此时他的排场讲究了数十倍。
不算最前的葛布什贤哈战士,光仪仗人数就有上千人。
导象、宝象等大象走完后,后面拿静鞭的,拿大乐的人,各样的车驾,各样的鼓乐随行。再各样的五色金龙旗,风旗、雨旗、宿旗等过完。又是无数的团扇,黄扇,方扇,孔雀扇等等等等。
然后又是黄盖,紫芝盖,翠华盖,九龙曲柄黄盖,看上去有如一朵朵巨大的蘑菇()。还有什么金交椅,金瓶,金盟盘,金痰盂等等。这些东西走完,便是浩浩荡荡的佩刀大臣与仪刀侍卫。
随之青铜制的品级山,代表随行大臣们的身份,最后皇太极的华盖出场。卤簿仪仗队中,此华盖最为显眼,最为华丽,全面的绸缎质地,上面绣满各样的莲花、灵芝、菊花、梅花诸花。色呈为紫,撑起后犹如一朵紫色祥云。
此伞颇大,周好几米,高好几米,不是身强力壮的大汉,根本撑不起。
华盖下还有风铃,风一吹,就出响声,用来驱邪的。
跟在皇太极的车驾后,是浩浩荡荡的清国王公大臣,官员侍卫等,队伍庞大之极。
皇太极坐在车驾上,眯起眼睛在细想什么,比起几个月前,他瘦了一些,没有初见那么痴肥,当然总体而言,他还是一个大胖子。三月时,皇太极押解掳来的人口财帛回到盛京,一系列的赏功惩罚诸事后,皇太极立时着手组建八旗汉军之事。
这也算王斗改变历史的一部分,汉八旗的形成,比历史上早了几年。
不过皇太极之举,引起了满蒙八旗的强烈反对,对汉军势力的形成,他们都是饱含警惕。依他们说的,这些“蛮奴“可以背叛他们的前主子大明,日后他们有了实力,安知会不会背叛大清?
特别汉军旗将大规模使用火器,更让他们忧心。汉八旗组建后,将达到164个牛录,蒙八旗与汉八旗虽说每牛录人数少过满八旗,不迎2oo人。但164个牛录下来,兵力也达三万多人,过了蒙八旗。
而且他们中不但所有的披甲棉兵都要习练统炮,连许多未披甲旗丁一样要习练。算算未来最终有两万人习练火炮与鸟镝,使用刀枪弓箭只占小部分。
火器的威力,早在去年那场入寇,满蒙八旗就在王斗统炮战阵下吃尽苦头,个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勘()。
因为知道火器的威力,所以未来清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火器力量,由不得他们寝食不安。
皇太极对汉官的器重,已经过了蒙古人,早在天聪七年的元旦朝贺时,紧接在八旗满洲之后行礼的,便是额驸倏养性、石廷柱等旧汉官及马光远、麻登云、祖泽润等新汉官。
这表示汉官势力在清国境内,仅次于满洲人的存在,这让那些八旗蒙古各旗主愤愤不平。
不但如此,皇帝现在大规模组建汉军,大规模使用火器,这…看一个个汉官连续被皇太极召见,一个个被委以重任,满蒙八旗王公贵族们,个个坐立不安。
不过他们暂时没有办法,一是皇太极威望日重,特别此次他领军救下原入关大军,否则多尔衮等人怕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些掳来的人口财帛押解回清国后,皇太极的威望达到高峰,在整个清国境内说一不二。
二让满蒙旗丁放弃骑射,改学火器,这是不可能的。王斗的威胁又明摆着的事,需要应对。所以看来看去,只有汉八旗这些汉奸军队使用火器,是最理想不过了。
当然,虽说皇太极坚持已见,建了汉八旗,又打算大规模使用火器。不过对汉军实力的增强,说他能放心,那也只是表面的存在。那些人能背叛大明,表示他们与忠诚绝缘,连自己的祖宗都能出卖。还有什么不能卖的?
不要未来作茧自缚才好。
但是……
带着这内心不能言道的忧虑及猜疑,皇太极的车驾仪仗浩浩荡荡前往城北的演武场。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28章 盛京谋议(下)
盛京的演武场在城北,城西则聚集了大量的作坊匠铺,专门为军队打造兵器()。
初以倏养性总理汉人一切军民事务,铸炮操炮,负责汉营的官兵器械诸事项。依养性死后,以马光远为钦差督理工程总镇,负责清国后勤与工程诸务,打制兵器,铸造火炮等,以石廷柱刮练炮兵,现在加入个孔有德。
皇太极之所以从城西出行,到城北演武场阅兵其一,其二便是亲自询问匠作坊火炮与鸟统的打制情况。以表示他对火器部队组建的重视之意。
皇太极车驾仪仗浩浩荡荡到了匠作坊外,这里聚集了大大小小无数的作坊,似乎连绵看不到边,多以铁匠铺为主。成千上万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工匠在专注地忙碌着。打制刀枪,打制鸟镝,铸炮等,没有一个人敢不认真。
凶悍的满汉监工就在旁虎视眈眈巡视,敢懈怠者,轻则鞭打,重则丧命。
经过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对辽东汉人几十次大规模的种族屠杀,辽东百姓的结局便是最勇敢,反抚最激烈的死光了,逆来顺受者才能活下去。
清国的兵器监管也较为严格,每炮,每刀枪上,都有相关的人员名衔,一便表功,二便究责()。如果火器精良,因此得胜,清国方面倒是不吝赏赐,优秀的工匠,可给于官位,特别对铸炮铜工而言。
不愿作官者,每月赏给粮银二两,每季领米五石三斗,还会恩赐房屋、地亩,更赏给世代金火拜唐阿。
天聪四年时,由于后金凯旋而归,就特诏铁官范巨炮加以优赏。天聪五年,铸炮匠人王天相便从奴隶擢为拜他喇布勒哈番,天聪七年三月,再以创铸之功升授备御。
对身处辽东的降顺汉人而言,铸炮制统,是他们在清国展的踏脚石。
正因为这些工匠的用心打制,所以清国出产的兵器才能精良。
皇太极车驾到时,督造官马光远,监造官丁启明,季世昌,备御祝世赡,王天相,还有大小一干铁官,重要铸匠等恭敬相迎。
大小相迎的汉官中,最前面的便是督造官马光远。
其本为大明建昌参将,天聪四年后金军克永平时,马光远率部归降,授梅勒额真。崇德二年八月,皇太极分乌真哈为两翼,以石廷柱辖左翼,马光远辖右翼,分任固山额真。
马光远生性油滑,与大明别处军头心思没什么区别,千方百计就是想保存部下实力,作为安身立命的资本。崇德三年,马光远与石廷柱运火器攻锦州,围攻锦州旁台时,明守将逃遁,马光远就不追。
到了历史上的崇德四年,马光远率部攻松山时,也不愿出力。还屡次庇所部参将季世昌,导致其铸的炮子不中程。几次受到皇太极的责罚。
不过马光远的官运一直很好,因王斗的影响,比历史提前,皇太极建立了汉八旗,不久前,马光远便被任命为汉军镶黄旗的固山额真。
皇太极到后,马光远领众山呼万岁,皇太极让他们起来,又看过铸炮铸统现场后,问马光远道:“红衣炮与鸟镝打制之事如何?”
马光远不顾地下肮脏,忙跪下回道:“回皇上,若铁料充足,年内三十具i神威大将军,便可铸成()。其炮每具四千斤,用药五斤,铁子十斤,载于炮车之上,定能攻摧坚城,壮我国威,比之天聪年。天佑助威大将军,更为犀利!”
“至于鸟统打制,虽相关匠工缺乏,臣已抽选人选,料想年内五千杆可成。”
皇太极缓缓点头,还是大金之时,初铸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炮垂达五千斤,用药八斤,铁子八斤,极为笨重。论威力,却不如现在新造的神威大将军炮。
关于鸟统,清国连铸炮工匠都有,打制鸟镝的匠工更不会缺乏。不过以前清国上下不重视,但遇到王斗后……相关生产粗粗上马,不免有些生疏,造统比起造炮,却没有那么的得心应手。
他说道:“尝闻西洋本处铸炮,十得二、三者,便称国手, 从未有铸百而得百者。此红衣炮,国之利器,不必顾忌工料,然也不得虚加耗费。鸟镝乃对战明将王斗之利器,也得精心打制,不可懈怠。”
马光远忙道:“但请皇上放心,臣定然节省戎器,谨制藏炮储药之局,每月一查,务使件件得法,乃见职守。”
皇太极赞许,对监造官丁启明说道:“丁爱卿监管诸器打制,也需用心,勤加督促。”
那监造官丁启明负责清国一干红夷大炮及鸟统的打制,彼本为京营戎政副协理、兵部右侍郎刘之纶之标将,副将职务,在大明就有“善铸红衣炮”的名声。
归降后,在天聪年时,他负责监造一系列的。天佑助威大将军,红夷大炮,指挥匠人金世祥、王天相等,成功铸炮一批,受到了皇太极的赞赏()。
不过……因其是阵获,而非自行投顺,所以到了清国后,官运却不如马光远。其是主动归降,而且自大冉京师接来家人,所以马光远被擢为一等总兵官,其兄马光先也被授为二等参将,其弟马光辉授为游击。
丁启明在大明便是副将,却只被授为二等参将,这怎么让他服气?最近马光远更被命为汉军镶黄旗的固山额真,每次看到他得意洋洋的样子丁启明就来气。
听到皇太极的话后,他也忙跪下,说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皇上但可放心,臣竭智尽忠,定为皇上督造好一系列火器。”
他自夸道:“往日匠作坊用失蜡之法铸炮,天气若一炎热,蜡料便不易凝结,往往受季节所限。臣思之易泥型铸造之法,号统泥范四月便可干透,铸成将模泥打去便可,不受天气限制。”
“当然……”
他又自我批评:“此法虽不受季节所限,然泥范无法重复使用。若统管内壁出现漏眼诸多瑕疵,也得毁坏重铸。”
丁启明脸上一副非常遗憾的样子。
皇太极脸上现出笑容,说道:“爱卿有此为国之心,己是难得。若臣工皆如丁爱卿如此,我大清何以不兴?”
他身后群臣一片皇上圣明的声音,只有多尔襄脸色阴沉。
就在上个月,他的弟弟多释被降为贝勒,奴仆、牲畜、财务被瓜分。更可恨的是,其本旗所属的满、汉、蒙古诸牛录被分为三份。当日堂堂的豫亲王所留丁口财帛己是不多。
杀鸡傲猴,看来皇太极未来的目标是自己。
看丁启明在自己面前向皇帝争宠,旁边的马光远意味深长看了他一眼()。
皇太极最后说道:“马光远、丁启明诸卿督造火器有功,传旨,赐马卿雕鞍良马一匹,银百两。赐丁卿良马一匹,银五十两。金世祥、王天相诸再工赐银十两,布二匹。”
皇太极车驾仪仗走时,在一片恭送皇上的声音中,马光远、丁启明等人深深跪伏地上,良久也没有抬头。
看过匠作坊后,皇太极心情大好,又摆驾盛京城北的演武场。
皇太极到时,汉军正红旗的固山额真孔有德,镶蓝旗固山额真尚可喜,正黄旗固山额真耿仲明。还有正白旗的固山额真石廷柱等人正在演武场辕门前相迎。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被称为山东三矿徒,归降清国后,三人都被封王,又称三顺王口崇祯十一年劫掠回来,皇太极组建汉八旗,三人都被任为固山额真,原来孔有德所部的天佑兵,耿仲明所部的天助兵,全部充入汉军各旗。
三人皆为毛文龙部下,又都是矿徒出身,个个人高马大,凶神恶煞的外貌。历史上他们归降清国后,也改不了**掳掠的恶习。不过战力倒是提高不少,靠屠杀同胞染红了自己的顶子。
三人旁边的汉军正白旗固山额真石廷柱同样是个魁伟的大汉,脸上一块块隆起的横肉。其本为大明广宁守备,努尔哈赤攻广宁时,石廷柱与其兄石天柱等人出降,授世职游击。
石廷柱性格暴虐,征战每每纵兵掳掠,漫无禁制,归降清国后,一样不改本性。
似乎大明很多武将都是这种粗鄙凶残的形象,对敌畏缩不前。对百姓如狼似虎。如果说受文官压制,但到了明末他们翻身做主人的时候,也不见有多少忠义之心。拼命积蓄实力,只为了等待投靠新主子的一天。武人之祸,从唐末五代到明末,都没有丝毫改变。
与马光远一样,石廷柱最看中是自己部下实力,能避战就避战,能劫掠就尽量劫掠崇德二年六月时,鲍承先就弹劾其“乱班释胄“等十罪,被解任汉军左翼固山额真之职()。
历史上的崇德四年,石廷柱和马光远同被控在进攻松山时未尽力。石廷柱应籍家产三成,马光远论死,皇太极虽赦其罪,却利用这一机会再次削弱二人势力口皇太极没有到来之前,他们正在狂笑议论什么,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内心在想什么,只有他们明白。
汉八旗内部同样争斗非常激烈,相互勾心斗角,原来有石廷柱旧汉军与马光远新汉军之争。待孔有德等人到来后,又有石、马二人旧汉军与孔有德等新汉军之争。
便是三顺王之间也明争暗斗,天聪年时,孔有德就弹劾耿仲明侵其旧部,好一番折腾。
不过皇太极建汉八旗后,面对满蒙各旗主的攻击,各汉官汉将隐隐又有合为一流之意,联合在皇太极面前争宠,情形非常微妙。
皇太极仪仗到达,先进者为皇太极的葛布什贤哈战士,铁蹄滚滚而来,甲胄鲜明,军容严整。
这种威势,让孔有德等人脸上都露出惊畏的神情。他们旗下虽有大量的乌真哈炮队,但对清国的骑射之威,仍是下意识的感到害怕。他们之所以归降,也是惧于他们的铁蹄凶势。
随之而来是皇太极的大驾卤簿,仗仪分开后,露出皇太极的巨大华盖。
孔有德等人上前拜伏,三拜九叩,山呼万岁看着这些汉将,皇太极的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很快他道:“众卿请起。”
在众人起来后,他问道:“汉军燃炮习统,操练如何了?”
汉军正白旗固山额真石廷柱忙道:“回皇上,微臣不负皇上所望,旗内军士验放火炮、鸟统娴熟,请皇上巡阅。”
石廷柱原为倏养性旗内官将,天聪五年皇太极检阅俸养性新编汉兵时,对其军容整肃就颇为赞赏()。依养性死后,石廷柱负责汉军的操炮训练诸事,石廷柱旗内验放火炮鸟镝娴熟,却是倏养性当年留下的底子。
1...157158159160161...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