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
现在的靖边堡城内,一排排的都是军户的营房,分几条街巷隔开。
很显然的,现在堡内各军户没有独自购买土地与建盖房屋的能力。而且堡内的空余土带也不多了,所以家家户户都是住于营房内。现在的靖边堡也是严禁外人随便进入。如有堡内军户要带外人进入的,事先都要经过报备,事后也需要仔细的盘察。
在堡外兴建畜场的同时,王斗还决定在堡内兴建一个公共澡堂,这是王斗盘算良久的()。
北地用水向来不便,特别是眼下大明气候越来越干旱,各地用水就更是困难。连保安州这个相对较好的地方,很多人都是洗澡困难,特别是女性,除了新年、端午与中秋三节外,她们平常都不怎么洗澡擦身。这容易造成各种疾病的流行。
从明中期起,大明许多地方兴起了公共浴池澡堂,不过这仅限于一些大城市,而且出入澡堂者以男性居多,女性多半还是在家里沐浴或擦身体。
所以在建好畜场的同时,王斗决定调动人力在堡内兴建一个公共澡堂。
这显然很受堡内军户的欢迎,没人不喜欢洗澡的,不过建澡堂就是需要许多的水与煤炭,成本不小。
不过王斗还是建了,地址就选在西街,离街角一口水井的不远处。同时在澡堂内又打了一口井。
眼下大明的澡堂通常有池堂和官堂二种设备。前者为大浴池,众多人可以同时入浴,后者单独一室,仅容一人,或是仅容数人,内中还有为客人打水或搓澡之人。靖边堡的澡堂当然没有官堂,在这里,不论是兵还是官,大家都是一样的坦诚相见。
大明的澡堂均不许妇女入浴,不过王斗决定还是造一个女客区,让堡内的军户妇女一样的享受澡堂洗浴之乐。
王斗这个决定让堡内军户私下议论不停,虽说妇女们闻听后人人欢喜。
堡内几个军官,如韩朝、杨通,齐天良、钟调阳、钟荣几人也认为太惊世骇俗,对王斗的声名有碍。他们当面不好对王斗讲,便公推了大嘴巴韩仲与高史银前来劝说王斗。
听了二人滔滔不绝的劝说,王斗沉默了一会,他道:“听闻宣镇,甚至是京师内,这些年来接连生疫病,百姓死伤无数,你二人知道为什么吗?”
二人自然是摇头,他们哪里知道京师内的事情?
王斗道:“就是脏乱,由于街容没有清理,各地蝇蚁鼠虫遍地,加上百姓无水清洗身体,更容易沾染疫病,那些女子同样是我们堡内的居民,如果她们染病,我们同样无法幸免,所以勤以洗身当为防止疫病第一要务()。”
二人都是呆了一呆,韩仲又道:“只是男女混杂洗浴,这会不会……太那个了?”
“男女混杂洗浴?”
王斗哭笑不得,没想到传言会变成这个样子,他道:“哪里是男女混杂洗浴?那些女子们,她们专门有自己的池堂,男子是不得入内的。”
“哦。”
二人一齐点头。高史银呼了口气,脸上神情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望。
……
在兴建澡堂的同时,王斗还让人在堡内兴建了几个公共厕所,避免堡内军户乱倒马桶污染环境,同时又能收集到大批优质肥料。
等堡内澡堂与公共厕所建好后,靖边堡的军户就要开始准备粮食的收获了。
这天王斗正与齐天良在官厅内商议到时的粮食收获情况,这时一个军户脸色怪怪的前来禀报,说是堡外又有一个女子前来投靠,希望总旗大人能够收留。
※※※
老白牛:回a路客a书友,书中韩朝让几个部下生吃蝌蚪,那已经是崇祯八年五月中的事,那时到处是蝌蚪了。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四十八章 纳捐
王斗来到南边的永宁门前,只见那边跪着一个女子,旁边围了一大圈的人,都在旁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见王斗出来,众人纷纷道:“大人出来了。”
赶忙给王斗让开了一条路。
王斗走上前去,看地上那个女子,不由吃了一惊,看她的脸容样貌,分明就是那日后不知所终的许月娥。
看她神情憔悴,脸色白的厉害,身上还有些血迹与伤痕,不知是从哪里来的。
听到动静,许月娥抬头看了王斗一眼,深深地拜下身去:“民女许月娥,前来投靠,望大人收留。”
钟荣此时站在王斗身后,他低声道:“大人,此女不祥,不可收留。”
齐天良与杨通也是这样说。高史银本来站在王斗身旁,此时都是无意识地离许月娥远一些。
旁边各人的议论,也是不时传来:“听闻这许月娥被鞑子糟蹋过……”
“是啊,这还不算,听说她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杀了。”
“这样的女子如果进入我们堡内,大伙儿非倒大霉不可……”
……
听着旁人的窃窃私语,许月娥却是神情冷漠,只是一动不动地跪着。
王斗道:“无妨,堡内正好缺乏人手,就让她留下吧。”
王斗一言而决,立时众人都静了下来。
王斗叫了陶氏来:“齐大嫂子,你安排一下,以后许姑娘在堡内做什么事。还有,你煮些粥给她养养身子。”
陶氏满面笑容地应了一声,看了那许月娥一眼,招呼她道:“小娘子,请随妇人来吧()。”
许月娥低声谢了王斗一声,便起身蹒跚地随陶氏进堡而去。
留在一大帮的军户在那里窃窃私语。
……
陶氏将许月娥安排在南街一处营房内,里面住着同样都是被后金军掳过的女子。
许月娥在营房内休养了几日,每日都是足不出户,只有谢秀娘闻听消息后,抓了一只鸡去看望她。
几天后,许月娥被陶氏安排去畜场喂猪,她一言不便去了。
此时已是崇祯八年的六月中,算起来已是后世的阳历七月,保安州各地的冬麦高粱等作物相继收获。
王斗的军事训练也是暂时停止,各队的战兵纷纷随自己的家小下田干活,在各个地里收割庄稼。
最后的统计,去年开垦的田地,今年春开始播种,每亩谷子与高粱的产量都达到七、八斗左右,其中靠近百户渠的军户田地每亩收获有八、九斗。离水渠远的,依赖灌井灌溉的田地,每亩收获也有五斗,六斗的。
算算近了秋,还可以播下冬麦,这样一年下来,连麦子,连谷子、高粱等杂粮算在内,众人一亩地收获可达到一石多,近两石的粮食产量。而且堡内第一年还不征收他们的税粮,田地所得都是归他们自己所有。
看着这些粮食,那些分下田地的军户欢天喜地,个个是喜笑颜开,好是闹腾了一阵。那些后来的,还没分到田地的军户也是个个羡慕万分,只希望赶快开垦荒地,好让自己也分下田地。
董家庄管队官张贵闻听王斗屯田第一年便有这个成绩,也是非常惊讶()。舜乡堡的防守许忠俊闻听后,也是非常欣慰。此时他已经病重卧床,便让自己的心腹许禄带人前来慰问。
……
在大明北方,每户人家二十亩地,其实并不能让自己过上安稳的生活。一户人家几个劳力,至少需要四十亩地,或是五十亩地,才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并应对卫所官府的税粮支纳。
王斗准备在秋播前沿着董房河再开垦一些荒地,给那些原来及后来的军户们再分配一些田地,以后堡内的军户每户至少都要拥有四十亩的田地。
关于秋播前的土地开垦,王斗就交给齐天良了,由他组织堡内的人力,力争在秋播前再开垦一批田地出来。还有新田地的水利建设,各地的灌井挖掘,也要同时进行。
……
在田地的小麦收获后,母亲钟氏也是来到靖边堡内。那边的王家宅院,王斗则是雇佣了两个老年军户打扫看护。
其实钟氏很舍不得离开辛庄,那里有她的田地宅院,不过她不想让儿子忧虑,毕竟住在靖边堡内更为安全,也可以时时见到儿子。
眼下王斗的总旗官厅是设在南街的北端,就靠近靖边墩的围墙,这样万一靖边堡被敌军攻陷,自己还可以退入靖边墩内,凭借最后一道堡垒防守。在靖边墩内,王斗同样设立几个墩军每日守望。
官厅后,是王家居住的宅院,堡内一干军官,如齐天良,韩朝韩仲他们,同样也是住在宅院的旁边。
母亲来后,王斗招集一干军官为她接风洗尘,宴中,钟氏神情欢喜,红光满面的,毕竟这个屯堡是儿子一手建立,他便是这个屯堡的主人。自己作为母亲,自然也是跟着沾光。自从她进入靖边堡后,堡内每个军户见了她都是毕恭毕敬,尊称她为老夫人,这是她在辛庄内享受不到的()。
宴后,钟氏兴致仍高,不过随后又叹了口气。
王斗问道:“母亲有何忧虑?说出来让儿子听听。”
钟氏叹道:“还不是为了你舅舅。”
在她的解说下王斗才明白,原来自己的舅舅钟正显,在年初自己将他安排到董家庄做书吏后,才半年下来,钟正显又不安份了。他老是嫌弃董家庄太小太穷,认为自己应该调到舜乡堡去,而且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太低了。
他常常在人前道:“以我的能力,怎么能做一个小小的书吏呢,最少应该做一个典吏才是。”
董家庄司吏李朝与攒典张敬昌认为钟正显太过狂傲,都很排斥他,这让钟正显更是气不过。他时常便是到姐姐钟氏面前哭诉自己的待遇不公,希望外甥想想办法,将自己调到舜乡堡去,而且也希望他能搞点关系,将自己的身份从攒典提为典吏。
钟正显现在身份其实是一个攒典,为吏之最末等。不过从攒典升到典吏,其中隔着一个司吏,还要经过几次严格的考课,就算升迁顺利也要六年的时间。岂能一步而就?
面对钟正显的哭诉要求,钟氏自然是大骂他,言道官府升迁自有体统规则,你一个做舅舅的,岂能让外甥为难?
不过钟正显却是想出了办法,就是纳捐,向州城预备仓内捐几十石米粮,立时自己就能提拔了。
大明各地州县都设有预备仓,以备平时饥荒所用,平时预备仓内的米粮都是靠民间捐助。对于这些纳捐者,大明有专门褒奖条文,民间纳谷者,或奖敕他们为义民,可以见官不拜。或是给于冠带散官,或是充为吏员,奖励算是丰厚。
每地预备仓的贮粮多少,向来算入地方官的考绩标准,所以对于民间愿意捐助者,地方官向来非常欢迎()。
钟正显打听过了,以往象他们这种吏员捐米,纳米五十石就可以提拔两级,现在更是减少为纳米三十石,如果捐银的话,所需的数目就更少了。
在钟正显的苦苦哀求下,钟氏也是颇为头疼,她便询问王斗的意思。
王斗摇了摇头,自己这个舅舅……真是没法说。
他问母亲道:“我们家的税银算算应该交纳了吧?”
钟氏道:“为娘来堡时,庄内的里长甲是开始催促了。”
王家有二十亩的田地,都是需要交纳税银的民田,大明的夏税秋粮,夏税征收是在六月起,限在八月之内交齐。大明行“一条鞭法”后,夏税秋粮都改征税银,不再经过各地的粮长与里长甲,而由民众自己到州城去交纳,算算时间是差不多了。
王斗道:“明日孩儿去州城一趟,将税银交了,顺便也帮舅舅的事办了吧。”
王斗决定去保安州城一趟,除了交纳税银外,年初堡内商议要请几个军中医士,一直没有下落,王斗决定亲自去医学司内请几个医术高明的医士回来。
钟氏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道:“你这个舅舅……”
她说着摇了摇头。
※※※
老白牛:晚上还有一章,十二点前。
回水羊书友:台湾网友要订阅收费章节,也要先加入vip,这个起点页上应该有详细的说明。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四十九章 偶遇
第二天一大早,王斗便带着韩朝兄弟,高史银,钟调阳四人前往州城()。
眼下农忙开荒,队里的军士都是下去干活,训练不成,韩朝韩仲几人闲着无事,便随王斗前往了。
王斗、韩朝、韩仲、高史银四人都有马匹,钟调阳也是借了齐天良的马匹使用。
钟调阳已是知道自己父亲的事,他惭愧地对王斗道:“大人,父亲的事让您操心了()。”
王斗说道:“都是一家人,就没必要说这样客气的话了。”
那保安州城在靖边堡的西北方向,离堡约有十几里,几人策马而去,一路经过几个屯堡村庄,很快到了桑干河,本地人称为浑河的边上。在这里,有一条当地人称传济桥的浮桥,为明正统三年兴建,过了河,再往东边行走五里,便到保安州城了。
王斗几人到了传济桥边,眼下正是夏税征收的时节,虽是大早,但桥上已是挤满了赶着牛车,骡车,人力车的民众,上面满载的都是粮食。
大明行“一条鞭法”后,虽然此后夏税秋粮的征收都是改为征银,不过普通民众平时手上哪有银子?只得将粮食运到州城或其它地方,然后在各米店出售,换来银子,这里便不得不接受商人们远低于市场价的贱价盘剥,就算是丰年,也同样是获利不多。
等交完税后,到了第二年民众青黄不接的时候,又不得不高价从商人手上购买粮食充饥,每当这个时候,便是各地百姓穷迫逃徙,卖儿卖女的时候。
张居正当年推行一条鞭法,本意是缓解民众徭差及千里运粮之苦,没想到推行到现在,却让民众忍受了更多的侵欺或剥削。
当然了,行“一条鞭法”后,各地的粮长及里长甲制名存实亡,不过以此时大明各地州县那有限的差役,自然是难以做到赋税征收到户,大明各地便出现了一种包头或揽户,通常由地方大户、富户或地方豪强人家充任。
这些人代交赋税,虽然也方便了一些百姓,不过显然的,他们不会白干好事,其中的层层盘剥,也让很多百姓愿意自己前往州城交纳赋税。此时传济桥边挤满的百姓车辆,显然就是属于这一类人。
看着这些民众麻木的神情,王斗心中暗叹民生之苦。旁边的韩仲,高史银二人没心没肺,只是骑在马上指点为乐,看一些民众向骑在马上的自己投来羡慕的神情,二人是得意洋洋()。
等了好一会儿,等桥面畅通一些后,王斗几人才策马过河。
……
五人马快,很快便到了保安州城下。
那保安州城原为保安卫城所在地,永乐二年置卫。永乐十三年,置保安州于卫城内,州卫同城。景泰二年,移保安卫于雷家站新址,便是后世怀来县的新保安镇。
眼前的保安州城为正方形,城周四里一百四十八步,高三丈五尺,顶厚三丈,嘉靖四十四年知州贺溱、守备周应岐包砖。城外还建有护城河一道,深二丈五尺。又设南门、西门二门。在南门处,还设有南关堡城一座,周长四百九十丈,墙高三丈五尺,护城河深二丈五尺。
这保安州城西南有涿鹿山,西北有鸡鸣山,鹞儿岭,桑干河又在南。东又有东八里堡、良田屯堡、保安卫城、麻谷口等堡。是大明宣镇重要的屯粮之地。
崇祯七年的七月二十三日,在王斗来到这世界的前五天,后金军攻陷了保安州,军民死伤无算,知州阎生斗自尽殉节。
有鉴于此,眼前的保安州城戒备森严了许多,城墙上放置着几十副的佛朗机炮,至于小铜炮、小铁炮更是众多。此外王斗还看到了几尊神威大将军铁炮,炮筒怕长有三米,黑压压的炮口只是对着城外。
王斗五人来到南关堡城的来薰门外,要从这里进入州城内。
不过在吊桥前,这里挤满了各乡里运粮前来的民众们,将一个城门挤得满满的。此外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流民带着家口想要混入城内,守门军士只是大声喝叱,不准他们进城。
一片的喧闹,看到这个样子,王斗几人只得等等。
此时天气炎热,加上太阳出来,几人便在城门附近一个茶棚中找几个位子吃茶()。
那经营茶棚的老汉见几人军汉打扮的样子,加上各人神情狰狞,不由有些犹豫。
高史银一瞪眼道:“怎么,怕我们不给钱?有没有看到大爷们的马,我们象是给不起钱的人吗?”
那老汉更是一惊,点头哈腰的为各人倒上茶来。
各人吃了两碗茶,见城门已是顺通,王斗微微示意,高史银掏出一钱银子,“啪”的一声拍在桌上,让那张桌子几乎散开,他大声道:“哪,这是给你的钱,多的就不用找了。”
老汉大喜,只是连声感谢,心下暗暗奇怪:“没见过军爷喝茶还给钱的,真是奇了。”
……
王斗等人站起身来,钟调阳为王斗牵了马,众人正要进城,忽然一阵的说话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却是不远处两个丫鬟打扮的少女,正对着身前几个穿粗布衣衫的汉子在埋怨:“和你们约定了一大早,怎么现在才来?差点误了我们贵客的事。”
那几个汉子只是在叫屈,其中一人道:“两位奶奶,你们约定的时辰紧,又要赶着新鲜,从我们东灵山到这里,可有几十里地,我们可是天没亮就起程的,现在也赶上了不是?”
其中一个丫鬟道:“好了,好了,你们这山杏可是新鲜?”
那汉子道:“这位奶奶,我们这山杏可是昨日专门从东灵山向阳坡地上采来的,您看看,这山杏看起去肉多薄,这色又多鲜?保证吃起来多汁甜美,听老一辈说,吃了这山杏,还有润肺定喘,生津止渴等效果呢。
那两个丫鬟接过那汉子的竹篮看了一阵,道:“好了,山杏我们收下了,这银子是给你的()。”
拿出一锭银子交给那汉子,汉子接过欢喜地道:“给这么多啊,谢谢两位奶奶。”
一干粗衣汉子欢天喜地地去了,一路还欢喜地谈着此行收获不小。
高史银双目只是不断地往那两个丫鬟身上扫射,他说了一声:“这两个丫头不知道是哪个府上的,还真长得美,能讨一个来做婆姨不错。”
韩仲取笑了一声:“高蛮子,你也不看看自己,这两个丫鬟会看上你?”
高史银怒目喝道:“她们也不会看上你。”
王斗打量那两个丫鬟,二女都是十六、七左右,身上穿着绛纱的衣衫,人长得白净细嫩。靖边堡与董家庄内的军户女子不是粗黑,就是干瘦,相互比较之下,确实两个丫鬟便显得动人。
而且她们虽身为丫鬟,但也有一股动人的气质,她们的主人能调教出这样的下人,不知道是州城内哪个府上的人物。
正在这时,城门内驶出一辆华丽的车马,守门的军士见车马经过,都是神情毕恭毕敬,连连驱逐围在城门边的百姓。
车马停在王斗等人的不远处,从车内走下一个中年男子,两目锐利,穿着丝绸的衣衫,看打扮象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管事。
他看到两个丫鬟,招呼二人过来,问道:“你们二人给纪小娘子的礼物备好了吗?”
两个丫鬟都是连忙应道:“杨管家,礼物我们都备齐了。”
那杨管家接过二女手上的竹篮,往内看了一阵,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山杏是少夫人专门催促办理的,你们二人能在这么短的时辰内办好,少夫人定是高兴()。”
两个丫鬟闻听后也是非常欢喜,连声道:“这都是靠杨管家抬举,奴婢等感激不尽。”
杨管家点头道:“你们快准备下,少夫人与纪小娘子的车马就要出来了。”
此时那车马旁已是围了一圈的人,王斗几人看这样子,也是心下好奇起来,反倒不急着走了,在旁边看看热闹也好。
那杨管家只是负手傲然而立,双目扫到王斗几人这边,看了众人几眼,哼了一声,又转开头去。
高史银低低说了一声:“看那车马,象是知州大人府上的……”
正在这时,城门内又驶出一辆秀丽的车马,很快在先前那辆车后旁停了下来。杨管家带着两个丫鬟急迎了上去,并恭敬地将车门打开,露出里面的竹帘。
里面响起女子低低的声音,接着竹帘半卷,有两个女子走下车来。
其中一个少*妇打扮,年在二十余岁,穿着大红比甲。另一个则是花季少女,年在十七、八岁左右,穿着松绫白色轻衫,下着挑线裙子,身姿盈盈,袅袅婷婷。
两个女子走下车来,那少女盈盈施礼,道:“有劳少夫人盛情款待,感激不尽。”
那少*妇裣衽回礼,说道:“小娘子一路走好,代妾身向大人问好。”
她伸手接过那杨管家递过来的竹篮,说道:“这些山杏是妾身专门为大人所备,还望小娘子收下。”
那少女有些惊奇地接过,笑了一声:“没想到少夫人还知道爹爹所好,真是有心了。”
二女最后又是相互拜了一拜()。
王斗看二人风姿仪态都是上上之选,特别是那个被称为纪小娘子的少女,更是身形高挑,脸容娇艳,双目流转中非常灵活。
看着这少女,王斗有种惊艳的感觉,来到大明朝,他第一次看到古代传说中的美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世那些所谓化妆品堆积出来的美女,在她眼前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
再看二女衣衫面料都是质绫华贵,不知道这两个女人是哪里出来的人物。
高史银在旁低低说了声:“那少夫人似乎是知州大人府上的,以前见过,不知道那小娘子是什么人物,竟要劳动知州府内的少夫人相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