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求活在金朝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墨成仙

    接下来几天,陈宪就忙碌在了修建铁匠铺的工地上,不断的和陈老甲沟通,争取按照自己的设想来修建这座四合院。

    陈新甲和其他几个管事的收了陈宪的钱,办起事来都是格外爽快。

    按照规矩,这铁匠铺子是杨员外赏给陈宪的,修建铺子时,召集来的匠人、帮手的饭食,应该由杨家包管。

    但陈宪第一天看了杨家送来的伙食,立即找到陈新甲,声称,已经受了杨员外太多恩情,十分惭愧,不能事事都靠杨员外,自己愿意负责工匠帮手们的伙食。

    虽然说的好听,但事实是,陈宪发现杨家送来的伙食实在是太差了,小麦熬制的稀粥,稀不说,还有一股嗖味,菜则是一盆黑乎乎的烂酸菜,闻起来也有变质的味道。

    吃这样的饭菜,别说没力气干活,就算是有力气,也没人愿意使出来。

    为了自己房子的安全,也为了早日完工,陈宪将工匠帮手的伙食揽了下来。

    陈宪找来吴亮和杨敬宗这两个弟子和一群记名弟子,从米粮铺子里买来上好的小米和面粉,借了杨敬宗和吴亮二哥家的厨房,雇佣两家的女眷来做饭。

    陈宪还买下杨敬宗家的一口肥猪,宰杀后一部分用盐腌渍后挂在火塘上用烟熏起来,一部分做成哨子。

    宋代人瞧不起猪肉,都以羊肉为上品,自然也不太会做猪肉。

    苏东坡曾有一首诗生动的说明了这种情况,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陈宪教了吴家和杨家女眷几种猪肉的经典做法,比如腊肉,哨子,回锅肉、红烧肉、萝卜炖排骨等。

    陈宪包下伙食之后,不但每顿饭小米粥,胡饼管够,还有从来没吃过的美味猪肉菜。

    这些工匠帮手从来不曾被如此善待。

    伙食的改善,一来让工匠帮手们有了力气,二来心存感恩,劳动积极性一下子成倍提升。

    陈宪还承诺,如果院子能在半个月内修好,修的让他满意,他就给每个工匠一百钱,每个帮手五十钱的赏钱。

    钱虽然不多,却是有和无的区别。

    这样一来,上有杨管家大开绿灯,中有收了钱的管事们认真督促,下有吃饱吃好,还有赏钱鞭策的工匠、帮手们卖力干活,陈宪的铁匠作坊工程快的惊人。

    即使如此,陈宪也不放心,白天都要在工地盯着,他可不想将来睡进危房中。

    每天下午,工匠收工,陈宪或在杨家,或在吴亮家,教一群年




十七章:开工
    在陈宪的努力协调(贿赂)下,负责修建铁匠铺的管事,工匠,帮手,可谓是上下一心,修建的速度快的惊人,短短半个多月后,一座崭新的四合院就矗立在了陈宪的面前,在这时代来说,简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在之后的七八天中,他要求的一个铸造时融化生铁的化铁炉,四个普通的鼓风炉,一个将来用来渗碳炼钢的焖烧炉,也都先后完工。

    在这个半个多月中,在二十六个少年学徒的努力下,四合院四周,连同院子后面的几亩地也被密集厚实的带刺灌木包围了起来。

    陈宪让工匠们在灌木围墙的正前方临街一面,修了一道近三米高的木删栏,中间开出一道能供马车进出的木删门。

    铺子竣工之前,陈宪委托杨家商队从莱芜的铁厂里带回来的一批铁料,定做的几个特殊的铁砧,一些工具,譬如尺子,锉刀,錾子,锯子,拉钻,各色锤子等,也跟随杨家商队回到了庄子里。

    陈宪要求的铁砧和宋朝铁匠们使用的铁砧不同,显得有些奇形怪状,这种形状复杂的铁砧其实各个部位都有着特殊的用途,比如正中间那个半圆形的凹槽就是用来打造铁管用的。

    除了铁砧,陈宪要的铁锤也有不同,有圆头,尖头,v型头,大平头,小平头等等,数量繁多。

    这段时间,陈宪还为武士刀的打造做了一些具体的准备。

    他亲自去沂河中寻找了一些适合做磨刀石的灰色砂岩石,回来后交给石匠分割雕刻成长条形状,又用锉刀对磨刀石的正面进行了修整。

    ……

    陈宪铺子竣工之后,陈宪从庄子里收来了二十多床旧被褥,将学徒们正式安置在了铺子里。

    吸取在吴亮加住宿的教训,陈宪雇人将收来的被褥拆洗过后,都放在笼屉中蒸过晒干才拿来使用,二十六个学徒也要洗澡后换上他的新衣服才准入住,身上和带来的旧衣服都要在笼屉中蒸过。

    在陈宪未雨绸缪的统筹安排下,几乎就在铁匠作坊竣工后的不到一个礼拜,铁匠铺就已经做好了开工的准备。

    这天一早,陈宪亲自点燃了作坊里五个炉子的炉火,陈氏铁匠作坊第一次开工……

    陈宪第一个点燃的是焖烧炉的炉火。

    焖烧炉是一个高高的竖炉,最下面是出灰口,出灰口上面驾着一层铁条格栅,格栅上面是燃烧室,石炭就在这里燃烧。

    燃烧室上面是闷烧室,闷烧室被铁条从上到下用铁条分成十层,每层大约半尺高。

    闷烧室上面炉口逐渐收窄,变成一个大烟囱通向墙外。

    点燃炉火前,陈宪将采购的生铁板和灌钢板密密麻麻的铺在焖烧炉中。

    在委托杨家商队采购铁料时,陈宪特别嘱咐过,所有铁料只要木炭炼的,不要石炭炼的。

    听他这么说,商队的吴管事,也就是吴亮的大哥还夸赞陈宪懂行,因为杨家自己的铁匠铺子采购一些好铁料时,也都不要石炭炼的。

    不要石炭,也就是煤炭练的铁料,道理很简单,这个时代用来炼铁的煤,都没有经过炼焦处理,煤炭中含有大量的硫磷,在炼铁过程中,硫磷这两种有害元素会进入铁中,降低铁的品质。

    对于这个时代的铁匠也知道煤炼铁的坏处,陈宪有些意外,因为按照历史记载,自宋朝开始,在中原地区,煤炭逐渐取代了木炭成为炼铁的燃料,他还以为古人不知道用煤直接炼铁的坏处。

    不过仔细一想,倒也不奇怪。

    煤炭不经过炼焦,直接炼铁,会将其中所含



十八章:饭票
    安顿好焖烧炉,陈宪又亲手点燃了一座锻造炉子,动手将一块熟铁烧红后反复折叠锻打。

    经过十多次的折叠锻打,他将这铁板锻成了长尺半,宽一寸,厚两分的铁板。

    陈宪开农家乐,为了带领客人们体验diy冷兵器的乐趣,专门高价请来一个老铁匠,认真跟着学过一段时间,手艺当然算不上高明,但也够用了。

    亲自示范后,他让学徒们点燃了所有的四个打铁炉子,然后几人一组,一部分人拉风箱,一部分人互相合作,将买回来的铁料中的熟铁料进行十三次的折叠锻打,最后都要打成一尺半长,一寸宽,两分厚的铁板,他要求下午吃饭前,每人都必须拿出一个成品来让他检验。

    在锻打的时候,他要求煅烧速度要快,锻打要细,锻出来的铁板要平整,要方正。

    陈宪这么做,一方面是要学徒们练练手艺,另一方面,也是为以后锻造武士刀准备材料,这些经过反复折叠锻打的熟铁杂质更少,可用作包钢法打造中,刀背内层的夹铁。

    指导了一会学徒们干活,陈宪拉起袖子,看了一眼时间。

    陈宪是个机械表喜好者,去年手头宽裕之后,就花了几万块,买了一块汉米尔顿的机械腕表,一直带着,从不离身,这表质量相当不错,也算物超所值。

    发现焖烧炉点火已经超过两个小时,陈宪让两个拉风箱的学徒停下,将炉子的出灰口和燃烧室的炉门全都用专门的铁片封闭起来。他让两个拉风箱的学徒不用再管这个炉子,也去和其他学徒一起学习锻铁。

    一天下来,每个少年都交出了一块铁板。

    陈宪根据每个人上交铁板的质量,给了每人一张自己手写的饭票。

    为了养活这群少年,陈宪将杨敬宗的大嫂和吴亮的二嫂都雇了过来,专门做饭。

    陈宪给学徒们的饭票分为上中下三等,所对应的伙食等级也不同,上等有肉,有饭,有汤,中等的青菜豆腐配胡饼,最差的酸菜豆腐配高粱饭。

    陈宪希望通过饮食的区分来激发学徒们的积极性。

    少年人总是简单,听陈宪说了饭票的意义之后,拿到上等饭票的自然是眉开眼笑,拿到下等的,羡慕嫉妒恨也写在脸上。

    吃过了下午饭不久,杨敬宗和吴亮照例带着一群年轻的杨家庄丁来到了铺子里。

    陈宪带着庄丁们来到院子后面的空地上。

    在空地的四周,背靠着荆棘围墙,栽着一排木头桩子,桩子的上、中、下,大约相当于人的头,胸,腹部位,用生漆画着靶子。

    在四合院的后墙下,有一个新作的木头架子,架子上插着十几根四米五长的枪杆子。

    众人来到空地上,陈宪示意杨敬宗给自己喂枪练革法,让吴亮带着其他庄丁去练戳法。

    陈宪开农家乐后,虽然也让店里的年轻服务员拿棍子给自己喂枪练格法,但那两个小子只是爱好者,枪法十分稀松,拿着棍子只是一通乱戳,虽然也能达到练枪的效果,但毕竟少了章法。

    如今这群壮勇虽然枪法粗疏,但毕竟下过几年功夫,出枪稳快狠,绝不是没有练过武的人可以比的。

    陈宪让店里服务员给自己喂枪练了两年多,基本上已经感觉不到什么压力,甚至能做到轻松以一对二。

    如今换做练过枪的壮勇喂枪,顿时又感到了压力。

    如果只守不攻,虽然对方也很难突破他的防线,但造成的身心压力极大,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支撑几分钟就要停下休息,否则精神就开始涣散,再难挡住进攻。

    正是这种压力,让陈宪再次的感觉到了自己枪法的进步。

    练完了革法,陈宪又和几个枪



十九章:XI脑
    打开了手机,手机还有百分之七十三的电量。

    因为经常进山,陈宪选择的是一款超长待机的手机,除了这个手机,在他的汽车里还准备着两块随时充满电的充电宝,每次上山他都会带着。

    自从意识到自己有可能穿越之后,他就关闭了手机。

    看着熟悉的开机界面,他的好心情顿时一黯。

    叹了口气,打开了手机照相功能,陈宪走到窗前,对自己来了两张自拍。

    看着手机中穿着宋朝服装的自己,陈宪心中百味杂陈,穿上真正的宋朝衣服,对于陈宪这种历史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极为拉风的事情,可现他能对谁炫耀呢

    陈宪百无聊赖的关了手机,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起来……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陈宪就将学徒们叫了起来,他将少年们带到左厢房里,这侧厢房没有住人,也没有分隔,是一个整体的大厅,大厅里摆放着许多长条凳子和一些简单粗糙的木桌。

    在大厅的东头,有一个用土砖和石板搭成的讲台,讲台后面挂着一块涂了墨汁的大木板,讲台前是一个同样简陋粗糙的讲桌。

    陈宪走上讲台,让少年们面对自己坐在讲台下的条凳上。

    等到乱纷纷的学徒们好不容易坐好,安静下来,天色已经大亮了。

    陈宪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国家”,“皇帝”,“官”,“税收”。

    他手里的粉笔是他用熟石灰和石膏混合加水,用竹管做模,自己做的,外形看上去不是很规则,但使用起来,和现代的粉笔并没有什么区别。

    石灰很好找,盖铁匠铺的时候,就要用到石灰。石膏在杂货铺里有售,主要用来点豆腐。

    写完之后,他用教竿指着国字说道:“这两个字就是“国家”,什么是国家呢……”

    “我们现在的金国是一个国家,西边的西夏也是一个国家,南边的宋国也是一个国家。”

    ……

    通过这七个字,陈宪将封建国家和社会的大体结构,展现给了这些几乎像是一张白纸的少年。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皇帝,什么是官员,什么是百姓,让他们明白,国家的存在,应该是为了保护国人不受外部和外国侵害,让他们明白,皇帝和官员本来的任务是组织百姓保护自己,让他们明白,百姓才是组成国家的基础……

    来到这个时代,和古人接触的多了,陈宪发现,这个时代的古人从智力上来说,和现代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欠缺的是知识和见识。

    这个时代的普通人的愚昧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即使是杨家下面经常出去走动的商队管事的见识,也比不上现代一个山中老农。

    这些学徒少年,论年级也有十四五岁,差不多就是初中生的年纪,但相比后世的初中生,他们单纯的简直如同婴儿。

    陈宪说的这些东西其实枯燥乏味,他的讲课水平也只算一般,但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知识的少年们却听的十分入神。

    陈宪给少年们讲这些东西,倒并不是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他其实就是想给这些少年们洗脑。

    陈宪刚毕业时进入了一家国企,也曾经野心勃勃,读了很多关于管理的书,这些书中有鸡汤文,但也有一些有用的东西。

    通过这些书籍,他了解到,“xi脑”在现代企业中,其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管理方法。

    &n



二十章:锻刀(上)
    在这个时代,每天早晨天刚亮,庄户人就会起床干活,男人们挑水、劈柴,女人则喂鸡喂猪。

    忙完这些家务之后,女人才会开始做饭,一般来说,吃早饭的时间在早上九点左右,吃完了早饭,一家人就要下地干活了。

    一家人要在地里忙到下午两三点,女人才会回家做饭,男人继续忙活,等女人送饭来吃,一直到太阳下山才会收工。

    东庄子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掌握在杨家和白家手里,庄子里拥有自己耕地的自耕农不多,大多数人都是佃租两家大户的田来种的佃农。

    对于要将产量的一半以上交给地主的佃户来说,一年四季,终日不闲,还要老天爷争气,才能给自己和家人挣一份温饱,十分辛苦。

    到了开饭时间,陈宪带着学徒们走进食堂。

    学徒们必须拿出陈宪昨天发给他们的,代表一二三等饭的饭票,才能打到相应的饭菜。
1...45678...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