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素罗汉
穿越众一看大怒,一个个掏出黑檀木短棍冲进人群,把这帮懦夫拉起来后拳打脚踢,场面一片混乱。
唯二有两个人站在原地没动。
韩小波抚着自己的额头仰天翻白眼:千算万算,唯独忘了事前给土著士兵表演几场爆破......
杨二傻傻举着右手食指,站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药包咋炸的是我点的引信指头”
两个人被身边的洪流惊醒,暂一营的藤甲兵们在棍棒的催促下向佳西村发起冲锋。
到这个时候,就没有任何悬念,佳西村的主力们还在门口打坐呢:没被炸药包震死的也是头晕目眩,耳鼻出血,手里还能拿着武器的都算强人,统统被冲进来的藤甲兵捅死。
......
半小时后,所有的村民都被搜捡出来,包括女人和小孩。活下来的青壮正在被人用鹿筋捆绑起来,昔日的手下败将......新港社的弱鸡们今天趾高气昂,一个个穿着藤甲走来走去,时不时用手上的梭镖吓唬吓唬垂头丧气的俘虏们。
村里最大的建筑——公廨,现在已经被侵略者占领,韩小波大摇大摆坐在公廨门口,低头俯视着台阶下坐了一地的萧垅社土著。
旁边站着的贡达正在大声翻译着提前就准备好的俘虏政策:200个青壮,50个妇女,30个小孩,这些是今后几天里陆续要
第136节 挨打立正
一路上穿越众不敢大意,行军途中无人机时刻在头顶护驾。好在这时路况已经大大改善:土著核心区没有湿地,反倒有很多日常小路,再加上临时工部队的到来,暂一营士兵现在可以舍弃辎重,轻装赶路。
好得不灵坏得灵,当部队行军到一多半路程的时候,韩小波腰带上那一排乱七八糟,数量毫不逊色于美帝警察的装备中,一只手机滴滴叫了起来,拿起一看屏幕,韩司令当即高举右拳喊到:“全体停止!1公里外大股敌人接近中,方位xx......”
无人机传输到大员的图像,在20公里以内,地面站的数据链天线几乎是同步接收的。然而光接收没用,还要有人分析,这就导致地面部队的反应延迟。
好在1公里的距离,足够最笨的部队反应过来:士兵们被命令留在原地背靠背凸造型,而10几个穿越众在前方三四百米的一片相思树林找好位置,静等麻豆土人上门。
花花绿绿的人类隐入相思树丛悄然无踪,而露着蛋的人类正在大步赶来。麻豆人不学无术,逢林莫入的典故没学过,所以当勇士们转过一道小弯,从相思林和刺棘中间的小路走过时,并没有感到不妥——直到十米外的树后,整齐闪出一排人影为止。
“靠,这帮麻豆野人还真是凶猛!”短暂的战斗结束后,韩小波看着插在身旁树干上的标枪,心有余悸地说到。
“这还算好的,高山族更野蛮。”一旁卫远笑着说道:“缺乏交流呗,必然的,要不怎么有生熟蕃这一说。”
“唉,想想中央山脉上那些部落就头痛,将来都是麻烦。”韩小波一边忧国忧民,一边招呼部队抓紧行军,大部队毫不停留得从小路边的土著尸体旁经过,追着麻豆人的溃军而去。
原本得到模糊消息的麻豆社,组织部队是去萧垅社地盘探情况的,没想到半路被击溃。现在追兵一路赶杀过来,老少爷们连卷铺盖跑路的时间都没有,麻豆人这次是真扯到了蛋......
......
当天傍晚,大员最后一拨援军到来。这波援军没几个人,主要是善后工作组的人马,组长是罗教授。
罗教授最近又跳槽了。这厮现在已经混成大办公室行走,大概是因为需要一个酱油党人士来装点门面,所以政治属性淡薄的“逍遥派”的一员,罗教授,现在负责协助夏ceo处理一般性商业问题。
考虑到某人的全能属性,这次带领工作组的重任,领导直接就托付给罗教授,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样子。嗯,其实主要原因还是麻豆社蚊子太多,敢去的普通穿越众太少,万一嘘嘘的时候被叮到蛋怎么办......
罗教授对这种事向来是不推辞的,等他来到麻豆一看,和萧垅那边没什么区别:土著们正在枪口下痛苦的学习如何适应侵略者的风格。
罗教授这队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唯独带了不少蚊帐,当晚他们就下榻在麻豆社最大的村子里。
第二天开始,麻豆和萧垅两社活下来的头领,就开始在罗教授主持下,举行受降仪式,签订不平等协议。和原本历史很像,土人村长献上槟榔树苗,某人代表穿越势力接受土人的臣服,然后罗教授提出条件,土人一一照办。
真的和历史很像吗乍一看是这样的。
穿越众在清乡中,通过和萧垅麻豆两社的战斗,打死的土著战
第137节 盐场和船厂(一)
荷兰人在统治大员的前几年,通过极度压榨土著,每年都能收获10万张以上鹿皮,这些鹿皮最终全部被卖到日本。
然而好景不长,和北美野牛,加拿大鲑鱼.....无数例子相同,土著无奈下被迫疯狂捕猎,没过几年,鹿皮贸易完蛋了——生态被彻底破坏,直至后世,再也没有恢复。这之后荷兰人才开始大力招收移民,发展台南的甘蔗种植,用来取代鹿皮贸易。
穿越众自然不可能竭泽而渔,在他们的规划中,岛上的原住民未来全部都要移走——南洋和北美大片的种植园和牧场放在那里,大家可以和明人一起去做庄园主。
所有治下的土著都要打散后殖民,这是基本规则,那种百十号人突然想起来自己是一个民族,天天游街要求政府提供补贴的蠢事,穿越众势必不会让它们再发生。
岛上的鹿群也会保留,至少在穿越众这个位面,台湾中央山脉和海岸湿地里的大批鹿群,会愉快地存活下来。
所以针对麻萧两社的战争赔偿数额,罗教授也是在实地考察土著的物资储备后,才给出的具体数字。而且他还慷慨的表示:为了保护生态,赔款可以平稳偿还,允许延期......加点利息就行。
好吧,作为保留家园和老幼的代价,麻萧两社人民在战败后,不但失去青壮,又遭到汇丰银行式的经济侵略,今后还要面临繁重的劳役,两社就此元气大伤,再不能对穿越众的开发计划造成阻扰。
而工作组接下来的任务依旧很繁忙:要动员土著南下烧荒开路,要协调土著去大员进行日常贸易,还要坐镇麻豆,派人去试探北方嘉义地区的邻居——和安雅族。
台湾的地形很好规划:一条平原带围绕着中央山脉,就像山脉四周的裙边。这些裙边被溪河天然分割成一个个区块。穿越众的势力范围,现在已经横跨新港溪和曾文溪之间的区域,下一步的攻略范围,自然就是曾文溪以北的嘉义地区。
罗教授来此的任务之一,就是调查嘉义地区和安雅族下属各社的软硬,评估对方实力,以便为下一次开新地图做好准备。【… 免费阅读】
像暂一营这种民兵性质的部队,此战后肯定会有一个修整期,士兵们这趟算是打了个肥工,他们会拿着就地兑换的工分条高高兴兴回家,然后等待下一次征召。
......
麻萧二社土著的臣服,给穿越众即将施行的制盐,造船,以及农业这三个项目扫平了外部障碍。
最先行动的是盐场。
麻豆社降服后没几天,一只300人的劳工队伍,就开始进驻新港溪以北的一片滨海荒滩,开始艰苦的劳动——改造盐田。
带领队伍的是穿越者陆海洋。此君穿越前老家在渤海湾,隔壁就是羊口盐场,算是穿越众里唯一对盐场有了解的人。
就技术含量来说,开发盐田对于掌握着各种测量工具和气象观测手段的穿越众,实际上没有难度。而制盐的困难,主要在于劳动力:即便是在后世,有着各种机械辅助的情况下,制盐仍然是劳动条件最艰苦的工作之一。
穿越众的盐场队伍自然更加艰苦,属于彻底白手起家。陆海洋带领的这300号人,在这片滩涂上开发盐田
第138节 盐场和船厂(二)
船厂的位置在台江东北角,和北线尾岛顶端的鹿耳门隔海相对,属于台江最偏僻的角落。
无论是后世的仿古木船,竞赛帆船还是钢壳渔船,穿越众没人造过。没办法,眼下人口基数还是太少:曹董每个月会不定时送来几个到十几个不等的新人,有时一个都没有,所以截至1628年3月,崇祯元年,穿越众的总人数只有170人。
这里面唯一一位之前的工作和造船沾点边的,是在十万吨船坞里给油轮装管路的......人家现在在窑区过得很好,一听造船就摇头,说不喜欢。
好吧,有钱难买人乐意,干工作最重要是兴趣,所以第二轮网上招聘,乔正泰这位对木帆船最有“理论研究”的人就当选了。
通过键盘舌战群丑,乔正泰这个前山地车厂的技术员,成功在所有人面前展示出自己对风帆战舰时代的了解。在一个没有搜索引擎的局域网里,大部分人原形毕露,而随时能说出各种17世纪风帆战舰的参数的乔正泰,就这样成了船厂厂长。
乔正泰走马上任后,由于船厂关注度比较高,所以各类资源的调集还是很方便的。
首先是人:大号嘴炮既然选出来了,小号嘴炮们也就不用再争,五六个平时就喜欢风帆战舰的穿越众一并跑来船厂栖身。
所有穿越众目前下辖的劳力,不分种族职业,只要和造船沾过边的,一律调派到船厂,这中间有个荷兰木匠是重点:老科勒。
老科勒是商馆之战的俘虏,当时只有他和另外一个木匠被安排到窑区的木工棚上班,其他俘虏都去修地球了。后来所有活下来的俘虏已经跟随彼得奴易兹返回巴达维亚,而老科勒和另外一个荷兰木匠由于比较重要,所以被穿越众秘密扣留下来。
事实上老科勒也不想离开这里。
老科勒并不是荷兰人,他有着一头淡金色的头发和一张硬朗的脸庞。出身于巴伐利亚乡下一个厨师家庭的老科勒,现在已经是满脸皱纹,但他只有34岁。当然,在这个时代,34岁满脸皱纹是中产以下的标配,不分国籍。
老科勒在窑区见到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东西:无所不能的机器,精确到毫米的量具,没有一丝差别的成品,50个受到必死伤势(在他眼中),过些天又来上班的人。
......其他的荷兰俘虏们认为这里是地狱,而老科勒,这个17世纪的工匠,他坚定地认为这里是天堂。
能在海上维修夹板船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老科勒被发配到木工棚后,很快就混成班长,每天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辱骂学徒——他当年就是这么学出来的。
当有一天老科勒终于搞清楚:让台锯动起来的神秘力量,来自于那台叫做“发电机”的奇怪机器后,他冷静得向木料厂厂长提出了一个要求:入籍。
“我已经老了,老到或许下一趟航行就会病死,然后被扔下海。所以,我在此郑重请求加入你们的王国,我知道,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学习到那些神秘的知识。”
木料厂长曾荣听完老科勒的要求后哭笑不得——皇帝有没有还两说呢,移民局哪辈子成立鬼才知道。
所以曾荣当时只能对手下黄毛大将做出承诺:你的条件不错,努力一下肯定将来肯定能混到工程师头衔,嗯,等移民局成立,第一个就给你申报。现在嘛,你就暂时拿个绿卡,算是白皮黄心,可
第139节 电炉
咬着牙硬上电炉项目,穿越众也是迫不得已。
原因很简单:没有煤。
没有煤,就没有焦炭,就用不了平炉转炉这些设备。
台北有煤,但是那块地一年200天都在下雨,要在17世纪的台北丛林里开荒挖煤......准备死多少人开路填坑何况先要赶走西班牙人,造出运输船队,开分基地......
台北的煤矿根本不用考虑,哪怕从广东和越南搞煤,也远比看上去很近的台北靠谱。但是眼下某势力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南下:厦门郑芝龙以及周边的海盗,澳门葡萄牙人以及周边的海盗,这些多如牛毛的敌对势力卡住了穿越众南下的通道。
煤这种廉价的大宗商品,现在只能少量弄一点,穿越众根本没有多余的运力来拉这玩意。
于是电炉钢项目就成了穿越众唯一选择。
......
窑区的电力资源有很大潜力,尤其是后来进口一批锂电池电锯后,伐木效率大增,每天光是木料厂出产的下脚料都用不完,这一次的3吨小电炉项目之所以上马,就因为眼下的电力资源充沛。
不过想要发挥资源优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窑区基地一开始只有一台发电机,是6000kw的小型西门子汽轮机。这套发电机组足够将现有的包括木料厂,砖窑,小农机,照明在内的所有用电项目包圆。
然而电炉一来就不行了。
一台3吨小电炉启动后,至少要占据三分之一的发电量。这还不是主要的,由于电炉的原理其实就是靠正负极短路产生高温,所以电炉在冶炼过程中,电压会出现各种波动和闪变。
只要电炉一开闸,这种电流瞬间产生巨大变化的恶劣环境,单薄的窑区电网大概当场就要给跪,所以专门建一套供钢厂使用的电路系统就成了前提,这也是为什么一座3吨小电炉就能用掉5箱进口配额的原因:电炉之外的设备占用空间太多,特别是电力设备,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所以要一次到位,变压器这些都是大号的,留够了余量。
圆形的小电炉是专门选购的瑞典通用公司产品,直径不多不少,2.8米。电炉看上去体积不大,但是附带的设备有很多:烟罩烟管,水冷电缆,炉盖提升设备,台车,渣料桶,油压缸,液压控制系统......
以上只是电炉部分。还有新得用来发电的一套汽轮机系统,配套的高压供电系统,整流器,变压器,以及低压控制台,各种控制箱,永远也不嫌多的电缆......
检测设备:直读光谱,荧光仪,硫碳分析仪,磨样机......等等等等。
这些设备足足装了5箱,这之后高功率石墨电极这种消耗品又追加一箱......
......
窑区最早的一座砖窑已经被拆除。这座窑属于应急产物,是老式的梯形窑,一次只能出一炉砖;后来随着电厂启动,制砖机开始产出源源不断的砖坯,这座老窑很快就跟不上节奏啦。
穿越众于是从新选址,在窑区下游,另外建造了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轮窑,轮窑主体是用玄武岩和红砖建成,耐火砖是自产的镁砖。
镁砖是煮盐的副产品,是的,就是煮盐。一开始穿越众的盐是杭州买的,窑区电厂运行后,就改成用电厂的余热,砌几个池子海水煮盐......有点low,但是产品不错,土著吃了都说好。
石灰窑建成后,穿越众用浓缩海水+石灰乳提取氢氧化镁,然后加热提取氧化镁,镁砖就是这样制造的。
&nbs
第140节 炼钢
圆形的炉膛里已经填好炉料。针对大明朝的铁质,这台电炉的炉衬是碱性,炉底铺着一层石灰,石灰层上方是一层氧化铁皮和木炭粉,再往上就是基地里这段日子攒下来的一些生铁锭和少量熟铁——杭州来的船还在路上,这是仅有的两吨半生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