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素罗汉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底捞月钟家这位业内有名的饮水机看守员,今天有机会在垃圾时间上场金媒人一边紧张地回顾方才说过的钟家言语,试图推断出黄老爷的关注点,一边运足目力,紧盯黄老爷面部,一丝表情都不放过。
好在没过多少时间,黄老爷自己就揭开了答案:“钟大人做过南京国子监司业定是在哪里听过,耳熟,来人啊,拿绅录来。”
缙绅录就是古代士绅名录,由书商公开发行,后世叫领导简历。
未及,吴管家从小厮手中接过一本最新版的缙绅录,然后亲自翻找,很快就翻出其中一页,递给老爷。
“嗯,嗯,果不其然。”黄老爷一边翻看缙绅录,一边连连点头,仿佛看到了什么令自己极其满意的地方......事实上某人这时比媒婆还急,他正在拼命转动大脑,寻找着钟老爷与众不同的地方。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黄志诚翻了几眼缙绅录后,“嗯,果不其然,钟前辈正是那位正德名臣之后......”
金媒人此刻全身发抖,她虽然不知道黄老爷看上了钟家先人的哪一点,但她有强烈预感:自己就要在媒妁界放个大卫星出来了!从此将阎马二贱压在身下!
“富不过三代,似钟前辈这般,百余年家门不坠,正是我辈楷模,唉,也不知我这等平常人家,有无机会请益一二。”黄志诚这边生怕金媒人听不懂,貌似自言自语又感叹一番。
“这是要寻个篱笆儿扎得紧,持家有道的!”金媒人要是再听不懂黄老爷的意思,她就不是媒婆了。瞬间在脑子里把之前推介过的几户人家过一遍,发现如果不论质量,单论家族延续的年代,还真没有比得过钟家的。
这一刻,妇人懂了。
“哎呦呦,好我地孝廉公!”只见金媒人这时一拍双手,从圆凳上跳将起来:“那钟府真真是陈年老户,杭州城里打听......”
某人一边微笑着听媒婆即兴发挥,一边长叹一口气:可算是把这媒人套路进来了。
黄平黄孝廉的续弦大计就这样一波三折般定将下来。从门第上讲,黄举人府略配不上钟进士府。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黄举人的条件远远超出,毕竟钟家小姐先天条件不足,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门当户对了啦。
媒婆界从此也多出了一个经典案例:金媒人如何慧眼识别客户,如何巧言,如何转移客户注意力......总之,一个如何把皮鞋卖给黑叔叔的明代版励志故事,就这样被编撰了出来,在媒婆界口口流传,经典不息。
......
目送着金媒人急匆匆赶去钟府提亲,黄志诚此刻坐在花厅上,不禁苦笑着摇摇头:看来生怕夜长梦多的人,不止是自己啊!
扭过头吩咐几句管家,让他从今天开始准备婚事,并且配合媒人走婚前程序“六礼”,安排完琐事后,老爷起声摆驾,吩咐回“小书房”。
黄府有三个书房。大书房,内书房,还有小书房。
大书房用来见一些亲近客人,内书房用来静心读书,至于小书房......建成后还未曾
第159节 熊大来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各自都有点难言之隐的钟黄两家,在婚配这件事上,不约而同都相当配合。整件事一度进行得很流畅: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这四道前期程序相当快捷,然而到第五道“请期”,也就是推算良辰吉日这一关时,黄家突然间将流程暂停下来无它,熊大熊大人来也。
熊文灿是三月上旬在金銮殿陛辞出京的,然而那时候北运河还没化冻小冰河时期运河化冻要慢一点。这样一来,熊大人的队伍就只好先走陆路,沿着运河一路磨蹭到山东地界后,老熊这才坐上官船,开始玩漂流。
等到黄志诚这边安插在官驿的人手跑来报告的时候,时间已经是4月初。得到消息后,黄志诚便果断暂停了婚礼流程:他要根据和熊文灿接触的结果来决定下一步行止。
两天后,德胜桥官驿。
穿着一身被士林默认为举人正装的黑色宽边直缀,全套披挂整齐的黄平老爷,此刻正坐在官驿的大厅里,喝着茶,吃着点心,和一帮低级官员们聊天打屁。
熊文灿所坐的官船,是午前到的德胜桥。黄志诚今天来此,目的是投名贴,投荐书,应卯老熊今天肯定不会见他,但是他必须摆正姿态,在官驿侯着。
身为一省巡抚,哪怕是过路的,下船伊始,势必会有浙江官场的同等级人物出来应酬,这之后按等排队,等老熊有空接见到举人这个阶层,怎么说也要两三天的样子。所以,在等着翻牌子的这几天里,黄举人就要天天来此地上班应卯。
进官驿大门后,左右两旁就是传统的花厅,这是供各路侯见官人们闲坐的地方。德胜桥官驿的侯见厅,像黄志诚一样跑来走门路的官儿、举人、商人、秀才每天比狗都多,一年四季此地热闹非凡,绝不亚于后世的侯车大厅。
这些成天混官驿搏出位的人,境况都不会太好,通常都是一些没后台的杂官和侯缺举人。真正有实力的早就摆平户部上任了,谁还每天跟狗一样坐在官驿里等着大佬召见
从第二天开始,黄老爷就带来了好茶和点心这两天正是头茬明前龙井上市的时候,现在是17世纪,龙井没有论卡车卖这一说,等闲人家根本喝不起这种昂贵的茶叶。
所以黄平这个异类,这两天很受欢迎,人既大方,谈吐又风雅,大家一边喝茶,一边亲密交流各类跑官经验,各路大佬喜恶,很是相得。
黄举人所在的阵营,里面都是举人和低品官,这个属于嗓门最大的哈士奇团队。这帮人成日里斥骂驿卒,呼三喝四,整个花厅就可着他们一伙浪。
只有在门子高呼:“某某大人到”的时候,场面才会略略安静一会,等一身官袍的大佬目不斜视的从面前走过后,喧闹如初
一旁还有那比较安静的秀才阵营,这个属于泰迪团队,一个个脸上满满的都是激情,见人就想发骚,然而没人搭理。
最没有存在感的,就是角落里的商贾阵营。这帮人属于吉娃娃团队,一个个满身绫罗,肥圆的脸上堆满人畜无害的笑容。
然而在这等官来官往的地方,商贾是最不得势的一类,封建社会严酷的等级压迫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没有哪个穷官儿敢在这等场合下和商贾套近乎。
事实上,哪怕这些人家里放满了银子,但是在这里,他们也只能从驿卒那里买一碗最次的茶水来解渴草民喝好茶吃点心大厅里一帮老爷面子往哪放没让你们跪着就不错了!
黄平就是在这种局面下,硬生生在官驿里泡了三天,每天灌一肚子茶水点心回家好在还有个叫熊道的侯见商人比他更惨,连点心都没得吃,喝得是劣茶,这让黄老爷心里满满的都是优越感。
熊大来到驿馆的头一天,时任浙江巡抚的张延登大人前来拜会。
第二天,浙江左右布政使董承韶和孙枝芳两位大人前来拜会。
第三天,浙江提刑按察使林贽大人前来拜会。
等到第三天下午,杭州知府刘梦谦来驿馆晃悠一圈后,黄志诚知道,明天大概就能轮到他知府是熊文灿官方会客的最低品级,再往后便是私人关系。
果不其然,第四天午后,当黄老爷正和一帮侯缺丝们吹水吹得正开心时,一个头戴软帽周星驰点秋香那种款式的下人跑进花厅,高声问道:“杭州黄平黄孝廉可在我家熊大人有请。”
黄平闻声扔下手中的半块桂花桃酥,端起茶碗就开始漱口,一旁几个吹水好友赶紧递过来手巾把黄老爷擦脸正幞头收拾妥当后,便用穿越众里唯一专门训练过的,含胸低头的明代走路方式,跟着那个软帽家人往内院行去。
稍稍往里行了几步,黄平这边就开始打问:“不知这位如何称呼啊”
“不敢,小的熊七。”
“嗯,一路舟车劳顿,熊大人贵体可还康健”
一边问话,黄老爷大袖一边甩动,熊七手里顷刻间多出一小锭水丝细银出来。
熊七欢喜得眼都眯了起来,软帽上的绒球一抖一抖:“回黄老爷,我家大人气色不错,方才还多用了一小碗饭。”
“哦,气色不错。”黄志诚一边走,一边想到:“别给老子整个日夜不思,茶饭不属就好。”
&nbs
第160节 亮相
熊文灿今天意外发现一位干才,此刻心情不错。看看屋中的水漏,一时不觉,才发现居然和黄志诚相谈了不少时候,于是老熊和颜悦色得对黄举人说道:“既如此,志诚便回去等消息如何”
说话老熊就准备点汤送客后面还有一串人等他接见呢。
“学生这里还有一份条陈,万望大人闲暇时斧正则个。”黄平一看老熊要赶人,赶紧从袖袋里掏出一份条陈呈上。
这份报告是黄志诚根据大办公室发来的提纲和资料,自己操刀编写的。
报告内容是按照古人习惯,采用上中下三策的格式写就,其中掺杂了一些虚假信息和判断黄举人不可能在杭州搜罗到全部福建的准确消息。
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从战略层面指出:招抚郑芝龙,并非最佳选择。
历史上郑芝龙在受抚后,的确是安下心来,开始经营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当n年后清军杀到厦门,昔日的英豪早已在富贵中磨光了锐气,下场难看。
所以黄平在条陈中将招抚老郑只列为中策,顺便重点阐述了一番招抚郑芝龙的危害:一旦本乡本土的郑芝龙得势,如果将来有一天老郑举起反旗,那么必定是个四乡景从,闽粤奸民争相附翼的糜烂局面熊文灿到时候不管在哪,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穿越众知道郑芝龙的为人,但是1628年的熊文灿可不知道。
所以,黄平在条陈里指出了另外一条上策:招抚一股在闽粤地面上毫无根基的海盗势力,扶持起来后干掉郑芝龙。这条策略虽说一开始艰难一点,但是一劳永逸,熊文灿不必担心日后此辈反复。
当然,条陈里对于占据大员的穿越势力只字未提黄举人现在还“以为”是红毛占据大员呢,所以条陈里只是将“借师助剿”作为备用方案,淡淡提了一句。
这份条陈最主要的目的,首先当然是进一步突出黄举人的才干,其次,就是在老熊这里先埋下一根钉子等到他日某些人物,某些势力纷纷在老熊面前出场的时候,黄举人届时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出面表示支持:“看看,我报告里早就分析过了,眼下看来嘛,也就这伙人合适。”
熊文灿是来浙后第四天接见的黄平。
第五天傍晚,回家等消息的黄举人,又一次被召去官驿。这回不一样,熊文灿是在书房接见的他,待得两人讨论完某份条陈后,黄平当场就收到了熊大的聘书。
好吧,这次要下跪了。接聘书相当于确定主从关系,类似于诸葛草堂跪刘备。
其乐融融地玩了一把黄平月下跪熊大之后,宾主都很满意,接下来黄平汇报了自己的上班时间。
最重要的任务既然完成,黄举人就可以安排今后的时间:熊文灿最多在驿馆还能待两三天,这点时间无论如何都不够黄平操办婚事,所以熊文灿的大部队会按期启行,沿着古老的官道一路去福州。
官员是不会走海路上任的,大部队后程会面临1多华里的官道,而且以浙南闽北的山路居多。等老熊花个十几二十天时间磨到福州,黄平这边也已经操办完婚事,到时候搭乘塘庄南下的运输船队,从海路直趋福州城下,时间上也差不太多。
熊文灿来浙后,头三天接见官场中人,后两天打发举人秀才,到了第六天,终于有时间会见商贾。
和公众场合不一样,私下里见面,官儿们对商人还都是挺客气的毕竟人家都坐到面前了,那兜里肯定是揣着银子,谁也不会跟银子过不去。
熊大自然也深谙其中道理,所以今天第一个就翻本家熊道的牌子:无它,唯礼重尔!
饶是熊文灿官居高位,见多识广,昨夜也被这熊姓商人送来的礼物晃花了眼:明光大放,毫无烟火气的油灯,纤毫毕现的水晶镜,还有那一挂上品珠串这些奇珍异宝当时委实让老熊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这才是初见,正事还没说就下如此重礼,熊文灿老于世故,知道这位本家怕不是寻常商贾,所以今天一早,就翻了熊道的牌子,打算看看此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草民熊道叩见抚军大人。”熊道标标准准做完一套磕头程序后,上首的熊文灿这才和颜悦色得招呼熊朋友起身,上座,看茶。
“学生萌圣恩巡抚福建,不知熊朋友在闽地,做何种营生啊”
熊道今天求见本家,原本就是跑来亮字号的,再加上时间紧迫后边还有一串人等着老熊接见呢,所以他此刻开门见山,再不遮掩:“不瞒大人,草民现如今和一些个朋友在大员岛上生聚,平日里做些小生意糊口。”
“嗯,大员岛。什么大员岛大胆!尔等是和兰人探目”
原本捻须微笑的熊大,在反应过来大员是哪里后,先是略略惊了一跳,然后戟指熊道大声喝问。
“大人有所不知,那大员岛上的荷兰人,早在去岁秋,就被弟兄们劝回巴城了。现如今在那大员岛上的,都是似我这般正经汉民,再无一个红夷。”
“什么劝回”熊文灿抓住了关键词,想想后问道:“可是有所争斗”
“是。以火枪对火枪,弟兄们先破荷人枪阵,再破荷人城寨,原打算尽斩彼辈,后来顾虑到还是生意要紧,于是弟兄们就放了荷人一马,令余者回巴城运货,今
第161节 你也来了
春雨点点,杭州城春意浓浓,行人默默,往日喧嚣不再。往年温润湿暖的江南古城,此刻沉浸在小冰河时期的雨雾中,阵阵寒意逼人。
修义坊内的一处私宅院内,一位妙龄女子正凭窗看雨。女子内穿青衫,外面是一件鹅黄褙子,一头浓密的黑发扎成仕女最爱的随云髻,耳旁流苏垂下,曲线玲珑,仪态优雅。
女孩此刻细手扶腮,美目沉凝,不知在想些什么,一阵风吹过,窗外几株海棠突然探头入窗,当女孩被水滴溅到后,发出“啊”的一声轻叫,这一刻,画卷才卷动起来。
钟秀秀容貌酷似其父:额头平直,眉毛浓密,鼻梁坚挺,腮骨线条刚毅。
怎么说呢,这副容貌放在17世纪的明人眼里,说好听点就是命硬,一旦遇到那种不畏权贵,恪守职业道德的算命先生和媒婆,他们会告诉你:这是克夫之像!
钟家女难嫁,其中还藏着这样一处难言之隐:颜值。她的脸型不符合17世纪传统的审美观念,太硬,太张扬。
然而,但是,如果此刻钟秀秀身穿一件白衬衣,扎个马尾,手拿一个彩圈波板糖,站在后世的车墩影视基地会迅速引起围观,游客们会纷纷上前合影,并且夸奖妹子模仿秀水平很高。
是的,这个眉毛浓黑,鼻梁高挺,线条刚硬的钟家女孩,和后世那位拿着波板糖的哑巴女,颜值重合度是88。
就在女孩儿心思重重,轻斥海棠之时,从小院的垂花门外,嘻嘻哈哈跑进来两个年轻人。这两位仁兄一黑一白,都是20岁上下的年纪,公子哥打扮,进门后说笑着就直奔钟秀秀的闺房。
早在窗口就看到来人的钟秀秀这时急忙起身,吩咐丫鬟去准备毛巾。
皮肤白一点年轻人是钟秀秀的亲哥,叫钟义,是钟老爷的次子。黑点的那个姓许,叫许七宝,是钟秀秀义父许乡绅最小的一个儿子。这两人从钟秀秀被接回杭州时起,就发现彼此臭味相投,成日里在杭州城和一帮闲少们鬼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