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宠妻日常2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寒冰曳
边平灵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成为通材,主要以识字明礼为主,其他的也不过是个添头。所以奖励主要以识字考试为主,其他的是个参考,也是为了方便其他人确定自己学习的重点。
比如说,李六妹十分确定,她以后钻研厨艺。
刘翠花也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努力钻研刺绣。
李四妹、边二妹两个大的,到是没有什么想法,一律笼统的学着,一般二般。
边三妹、边四妹到是隐隐透露了一些喜好上的偏好。边三妹更安静一些,喜欢看书、画画;边四妹也安静,但她喜欢对弈,也就是下棋。
男孩子这块,李二也一样,没什么特别大的偏好,除了强迫自己多看一些书,听叶夫人讲一些史记外,到没有别的。
李三还是老样子,钻研着他的木匠活。
边老三、边娘年纪大了,打着擦边球,混日子。
边平灵上辈子本来就读过书,借着叶夫人的名义,到把自己擅长读书、识字的一面暴露了出来,偏向上多更边三妹一些,看看书,画画画。不过她对棋也有些兴趣,偶尔跟边四妹对弈一局。
只是相较于边四妹的钻研,她那点技术有些不够看。
家里最小,也是还没到开学年纪的江小兔,她在大人读书学习的时候,就旁边“蹭课”。
虽然大人时不时凑过来教她认几个字,但她也不怎么吱声,就那么睁着水汪汪的样子看着你,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偶尔,望着院墙发一会儿呆。
嗯,到是动物缘一如既往的好。
只要她在院子里,不是鸟飞过来,就是小松鼠跳下了院墙,往她身边凑。
就连家里养的小兔子,也常常想从笼子里偷逃出来,往她那里钻。
家里见兔子关不住,也懒得关了,盯着点没祸害了家里的菜,就懒得管了。不想这兔子就跟成了精似的,不进菜园子,只跟在江小兔屁股后面转。
李六妹笑道:“大嫂,我觉得我们该给闺闺取大名了,直接叫兔子得了。你们看看,她都快成我们家的兔老官了,哈哈哈哈……”
“叫兔子多难听呀要叫也要叫小兔,李小兔。”李四妹越念,越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大嫂,要不然,就叫小兔好了。”
边平灵:“……”咋那么像她某个孙媳妇的名字
唉……穿越来这么久,有多久没有想起那个孙子、孙媳妇了
当日子好过的时候,她差点都要把她家那个不知道穿越到哪里的老头给忘记了。也不知道他落到了谁家,家里千万别有什么糟心事,否则小心她连改嫁都不想嫁了。
自己日子过得舒服,凭什么跑去他家受那些乱七八糟的气
“大嫂,行不行了”
边平灵才走了一会儿神,就被催着回了神,无奈道:“你们喜欢就行。”
小兔刚生的时候,她不是不想取名字,但那时候家里人不让。因为这里的风俗是,怕刚生的小孩子取了名字养不住,等过了满了周岁再说。
因为取了名字,就有可能在那些鬼神面前挂了号,有些鬼神心眼不好,会动歪心眼,勾了你家的小孩子去。
没有名字,鬼神再打主意,他叫不出名字,也就勾不走了。
江小兔:“……”所以,她现在改了一个姓,叫李小兔了
嗯,按古代的说法,女人嫁了人之后,就是跟着丈夫姓了。她老公就是姓李的,貌似名改叫李小兔也没错
“小兔,小兔,你现在有名字了,叫李小兔哦”李六妹高兴地跑到新鲜出炉的李小兔面前,逗她。
撸着胖兔子脑袋的李小兔:“……”
“小兔是大小兔,小兔怀里抱着的是
618章 一笔生意
刘康找边平灵,不是为别的事情,而是做生意。
之前他们家参股镇上的生意,多借用的是族长、里正那边的人脉,但这回,他想用他自己的。
边平灵没问他,他那个同窗靠不靠得住,只跟他确定了一下,这件事情会不会影响到他读书和科举。
“不会!大嫂,我跟你保证,我绝对不会耽误学习。”
边平灵道:“那行,你考个秀才出来。”
刘康:“……大嫂,你之前不是说,你不求我读书考功名,能够读书明理就行了吗”
“你不考,我怎么知道你学得怎么样我们在家里学习都需要考试,你在书塾读书自然更应该考试。你那个同窗不也要考秀才吗,那你们一起考好了,刚好有个办。生意一起做,秀才一起好,这才是好基友,咳,不是,我是说好哥们。”
她可以不在乎刘康能不能考上,但是不给对方一点压力怎么行
之前她还怕农民起义影响到科举,不想不管是裴力言,还是刘康的这位同窗都在准备科举,那就是说,外面的仗是在打,但没有他们想的那么严重,根本不会影响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既然别人能考,为什么他们不考
科举不一定是为了当官,即使刘康以后只想做生意,背着秀才的功名出去,别人也不会因为他没有什么背景,随意欺负他。
“好吧,大嫂要我考我就考。”事实上,他看到项浩宇在准备科举的事情,心里也有些意动。
他也想知道,自己学得到底怎么样。
如果侥幸中了,也算是给家里人一个交待。不中,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反正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识字、明志。
“既然准备考,那我们就需要准备一下。”边平灵立马让他尽最大可能,打听清楚乡试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去哪里考,乡试的环境怎么样,最重要的是将历年乡试的题目和答案弄到手。
刘康一愣:“好。”
他没想到,从来没接触过科举的大嫂会想得那么周全。
“顺便再打听一下,一般乡试的主考官是谁,是不是我们这边的县太爷。如果能够打听到主考官的文风偏好,那就打听一下,打听不到,就好好研读历年乡试的试题。”
边平灵怕他有所遗漏,还让他准备好后,向她报备一下。
上辈子,虽然她自己没经历过高考,但是不管是她儿子,还是孙子,那可都是从《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真题岗》等题海战术里熬出来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多借鉴一点经验,刘康乡试的把握也会更大一些。
刘康恍恍惚惚,带了这么一个任务回来。可是,他不是来跟大嫂谈生意的吗
再次回到镇上,刘康便说了大嫂同意他俩合作做生意的事情,并且告诉项浩宇,那个食谱方子算是他们家技术入股的。
这个食谱方子不是别的,正是兔肉干。
项浩宇为了炫耀刘康对他的好,一咬出拿出三根兔肉干,切成手指头大小的块状,就让书童送了回去。
不想他家里人一吃,除了老一辈的牙口不好没办法,只要咬得动的,没一个不喜欢的,纷纷询问他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人动了买方子的念头。
但项浩宇知道,这方子刘康绝对不会随便买,他也知道对方私底下有在做生意,但跟刘康商量,两个人打伙做。
一个出方子,一个出人力,兔肉干绝对能够赚钱。
刘康还提了一个要求,做兔肉干需要兔子肉,他们李家村养兔
619章 打听主考官
刘康想要打听主考官,收集历年乡试试题,让项浩宇帮助再合适不过。
“打听主考官我能够理解,你要这乡试试题干嘛我们去考的时候,又不会考一样的题目。”项浩宇疑惑。
刘康无奈:“你别问我,这是我大嫂交待的,我想她大概是怕我偷懒,想要在乡试之前检验一下我的水平。她有了试题跟答案,就可以对比出我现在所学如何了。”
“那也有些太早了吧你今年才刚入学,字都认不全,就想着乡试的事情,那不是还不会走,就想着跑了吗”
项浩宇有点担心,兄弟的这位大嫂太“心急”,别到时候给兄弟太大的压力,把兄弟给逼疯了。
就算是他这种从小学到大的,到了现在,也不敢保证自己乡试一定过关,更不要说他今年才刚入书塾。
识字,几个月过去,对于常见字,刘康基本上已经没有问题。否则平时看书、做作业的时候,如何能够完成先生的任务
只是毕竟读书时间较短,对诗词之类的,完全没那个脑子。
“你别担心,我大嫂非常讲道理,到时候我会跟她解释。东西,你还是先帮我弄一下,你也知道,我在这里最熟的人就是你了,找别人还不一定能够弄得齐。”
“行,这事交给我,弄好了就交给你。”
转过头,项浩宇就让书童回项家传话,说他要这些东西。
凭他自己的本事,是弄不来这些东西,可他家老爷子、他爹,还有几个叔叔,凭借着他们的人脉,绝对可以弄齐。
边平灵一直知道,科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钱财上的花费和学识上的考量外,对考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颇高。
上辈子看一些史记之类的就知道,在殿试之前,一层层的考试都是在一个个单独的考间里,除了条件很可能十分苛刻,甚至还有臭号一号。
条件差的,就那么几块板子隔出来的隔间,四面漏风不说,个子稍微大一点,在里面就站不直身子。
考试的桌子是两块板子,一块用来当桌子,一块用来当椅子。考试的时候是桌子,睡觉的时候就是床。
想要活动,还没有活动场地,就只能蜷缩在那里。
不仅如此,若是遇到冷天,考舍里准备的被子也有可能是发了晦,保暖效果不好。
如果条件好的地方,或许还有炭火、蜡烛一说,但这都是有数量的,不是取之不尽的,不自己事先预测好,事后很可能不够用。
哦,对了,还有考试的试卷也是有数目的,能不能补录,补几张,都有说法。
那个臭号,就是离茅房最近的考舍。
你想想,人有三急,你在里面考过两三天,能不上厕所吗你要上厕所,小的还好说,大的能不臭
特别是运气不好,还碰上个喝凉水拉肚子的,呕,我的天……
光臭了,别考了。
她拿到这薄薄的一张,关于考舍环境的描述,两眼盯着刘康,一条一条问。上面写着简单,考舍多大,什么建的,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但这些考虑并不充分。
一开始刘康没感觉,等大嫂一个又一个刁钻地问题问出来,不知道答案的他顿时傻眼了。他咽了一下口水:“大……嫂,我应该不会那么倒霉吧”
“你怎么知不知道你倒不倒霉万一你就是运气不好,分到了臭号呢而且还下个雨,头顶上的棚子漏雨,别说呆三天了,呆一天你都受不了。”
“乡试,虽说也要考三场,但一场一天,中间可以出来……”刘康说得
620章 大嫂的打算
第一次听到大嫂对自己的打算,刘康心里一阵感动。
他不妒忌家里的两个弟弟能够多读几年书,多几次参加乡试的机会,因为他很清楚,若不是大嫂为了他好,逼着他读书,他说不定连这两次机会都没有。
他原本只想读书“应付”一下大嫂,但听到大嫂这些话说,心底最后一点的“不甘不愿”都消失了,只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肩负起大嫂的希望。
“大嫂,你放心,虽然我不敢保证乡试的结果,但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
“只要你能够尽最大努力做,你就对得起我,也对得起你自己。”
很快,项浩宇发现,某个人回来后更努力了。
“你怎么了,怎么感觉吃错药了回来的时候,丢了一大堆刁钻的问题给我,就跑去悬梁刺骨了,你是不是遭受了什么刺激”
“你没事吧”
面对项浩宇的关心,刘康一脸坚定地说道:“没有,我只是突然间觉得,我需要更努力,才能够配得上大嫂的期待。”
又是大嫂……项浩宇抚了一下额:“我怎么感觉,你每次休沐回去,都是回去受刺激的说吧,之前已经够努力了,现在怎么跟发了疯似的”
“我只是想试试,如果我尽最大努力去做,能不能考上秀才。”
一听这话,项浩宇懒懒地靠到了椅子上:“这事情,谁说得准当年我爹和几个叔叔,难道他们不努力天天被我爷爷抽着棍子,逼着努力,可有什么用只要眼睛睁开就得看书,最后奋斗了几年,钱花了,还是照样没考上秀才。这种事情,不只是要看努力程度,还要看天赋。”
刘康抿了一下唇:“行不行,只有试过了才知道。”
想到项浩宇明年也要下场,他立马让对方把笔墨拿过来,跟他一起做题。
“干嘛做这个有什么用乡试不会考原题。”
“让你做就做,你那么多废话干嘛要不然你离我远一点,别在旁边影响我学习。”
项浩宇翻了一个白眼,无奈的将自己的笔墨都拿了过来:“行行行,我舍命陪君子了行不真是的,我怎么认识了你这么一个人”
“认识了我这么一个人,算你命运。”
“却!”
跟基础薄弱的刘康相比,项浩宇显然更胜一筹,每次做完题后,他俩都会对一遍,还会对一下正确答案。
一开始,项浩宇没感觉这样做什么用,但多做了几次之后,他隐隐有一种感觉——他好像做题更快了下笔的时候,也有了些东西。
他知道刘康基础比不上自己,对答案的时候,也会跟刘康讲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答,跟正确答案相比,自己的答案差在哪里,但也不是全无优点,比如……
如果是刘康之前没有学到的内容,刘康会做一个记号,事后将知识点翻出来,重新实录一下。
乡试其实没有县试、府试那么复杂,不仅所考的题目以基础为主,考得比较简单,主要以墨义、帖经、诗赋为主,策问、经义为辅(甚至有的时候不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