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宠妻日常2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寒冰曳
所考内容,一般也不会超乎四书五经。
只有到了后面的县试、府试,随着考试的层级不同,所考的范围才会一级比一级大,一级比一级难,甚至以策问、经义为主。
尤其是到了殿试,那更是难上加难,除非是近天子者,否则很难摸清楚天子会出什么题。
在古代,寒门难出贵子是对的,因为寒门不仅仅是没钱的原因,它还可能接触不到那么多的古籍,更接触不到考官的偏好、出题者的心思。很多题目
621章 羡慕妒忌恨你家有个大嫂
不只项浩宇对刘康羡慕妒忌恨,就是在后面帮项浩宇收集东西,帮忙解决这些“难题”的项老爷、项爹也是如此。
这么好的媳妇,怎么不是他们家的呢随便哪家小子娶了,那也是福气呀!
甚至,他们在听到刘康大嫂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后,心里寻思着,他们要不要牺牲一个小子,将这个女人娶回来
反正都是娶,娶什么样的女人不是娶她又不是不能生,不过是前头多嫁了一个男人,但脑子这么灵光,娶回来说不定就能够生一个脑袋同样灵光的孙子,那他们项家就真的要更换门庭了。
当然,这种念头只是闪了那么一下,毕竟项浩宇跟刘康关系那么好,就这么上门撬人家墙角有点不太道德。
关于考舍守于简陋的问题,项浩宇他爹,以及几个叔叔都是经历过的。
他们中有一个人特别惨,还真被分到了臭号旁边,加上下雨,身体一下子就夸了,后来养了几年才养好。
也是因为这样,这位叔叔后来也不敢再参考科举,生怕把自己交待在考场上。
项老爷子也讲理,虽然逼家里的儿子读书、科举,但也舍不得他们把命交待出去,见着这样,也只能歇了心思。
他们遇到这种问题,从来没有想过,如果下次遇到的话,他们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考完了,遇见了倒霉事情,只能大呼倒霉,祈祷自己下次或者自己家里其他人不要遇到。
“所以说,我们这么多年都犯了傻,都没想过怎么解决”项爹一拍脑袋,是真的觉得自己家人傻。
不只是他们傻,以前参加科举的人都傻。
到不是真傻,而是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那种考上的人,他以后再也不会考了,所以他根本不用去想解决这个问题。
而考不上的人,有一部分人是真的没想到,有的人是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没遇到怎么会去的考虑解决这个问题呢
即使是遇上了,这回遇上了,下次也不一定会遇到,这是机率问题。没有谁那么天生倒霉,次次都遇到最倒霉的事。
边平灵不同,她没考虑有可能会遇不到这种机率问题,她是直接让刘康收集了考舍的所有信息,包括会遇到的所有倒霉事件,做了一个统计。
统计完后,她就开始问了——我不清楚你未来会不会遇到,或者遇到的时候遇到哪一种,假如你遇到了其中一种,你要怎么解决
一个“假如”,转换了思维方式,让大家直接从解决问题下手,别想那种“我不可能那么倒霉”、“我不一定会遇上”,反正你只要保证,不管你遇到的是哪一种,你能够解决就成了。
至于要怎么解决,就不需要边平灵操心了,项家已经有过参加科举的一代人,即使乡试关没过过,但乡试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该以什么样的不会避讳的方法解决,他们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很快就想出了解决方案,一一例好。
刘康拿到解决方案,也跟着松了口气:太好了!我还以为我要真这么倒霉的话,只能倒霉了呢。
如果下雨,准备好特制的雨伞,咱们这边乡试没有这种硬性规定,暂时可以打一个擦边球,万一以后规定了,到时候再说;
如果遇到臭号,堵嘴巴和堵耳朵的都要准备好,要是有那种暂时失去嗅觉的药丸更好,以免影响答题;
如果遇到拉肚子,不要在考前乱吃东西、考前考中都不喝凉水,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如果硬是发生了,那么只能准备药丸了,能撑一时是一时,撑不住再讲;
如果遇到冷天,夹层的衣服不能带,但可以……
刘康将解决问题的单子交给了边平灵。
这一次,边平灵将几个姑娘都叫了过来,让她们一起看,看这样
622章 江小兔更名李小兔
再看了一下家里的其人人,有会做饭的、做衣服的、做生意的,还有会读书的,好像家里就是没有当大夫的。
她要不要往这个方向发展一下
反正以她现在的情况,法术不能用,暂时只能当个普通人,总要有一技之长吧
大家都会的就算了,她弄一个大家都不会的,不仅可以避免竞争,同时还可以补上家里的短板。
嗯,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此时的边平灵并不知道,未来她会有一个“神医女儿”。
除了想方案解决这些有可能会遇到的倒霉事件,边平灵还提前跟刘康打了一个招呼,说等明年开春,在乡试之间,她会让他先在家里模拟一下乡试。
“模拟大嫂,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我会在家里建一个考场,让你先考几回,让你适应适应。免得以后你到了考场上,还没有考就先趴下了。”说着,瞧着刘康的小身板,摸了摸下巴,“今年冬天,你顺便把锻炼身体捡回来。”
刘康:“……”确实,考舍这条件,简直九死一生,不把身体练好了,到时候到了考场上撑不住,就算脑子里有东西也考不过,那可真的是白考了。
“离冬假前还有一次考,你去的时候,想办法弄一套五禽戏回来,让你那个同窗跟着你一起练。除此之外,还可以制定一个跑步计划,每天跑跑跳跳,我就不相信了,就这样你的身体还能撑不过乡试”目光一瞟,就落到了李五、李七二人身上,“你们两个也没躲懒,考场你俩可以不用急,但是锻炼的事情必须一起抓了,让康弟带着你们跑。”
本来打算旁观,却不小心中招的李五、李七:“……”我靠,还有我俩的事!
项浩宇对于自家这个同窗的休沐假,完全不知道应该抱什么态度。你说高兴吧,他每次回去的时候都会带好吃的来,还能带出让他俩更进一步的“方案”;可就是这个“方案”,每每都会增加他俩的“苦头”,又是一种折腾,让他既高兴,又痛苦。
“刘康,我觉得吧,我都不知道应该恨你,还是应该爱你。”
刘康冲他摆手:“别,你恨我就行,别爱我。你要爱我,我可受不了。”
“呸!你以为我乐意爱你了想得美,我喜欢的可是女人,尤其是那种漂亮的大美女。”
刘康:“……这东西,你到底要不要”
“要!”项浩宇既痛苦,又愉快地伸了手,“怎么能不要这可是好东西,明年乡试能不能过,就靠它了。唉……我怎么认识了你这么一个兄弟呢真是坑!”
“要是觉得坑,就别要啊!”
“不行,说不定明年我就坑它过乡试了。”得了那么多好处,即使再痛苦,他也忍了。
他知道自己有些得了便宜还卖乖,但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他明明都觉得痛苦了,要再不叫唤两声,刘康听不到怎么办
回家,项浩宇就将东西给他项老爷、项爹。
项爹拍了拍他的肩,交待道:“这个朋友,你值得交。”
“那当然,”项浩宇完全不似在兄弟面前的吊儿郎当,十分骄傲地说道,“这可是我兄弟。爹,你之前还嫌弃人家,我早就跟你说了吧,刘康这人是有大才之人,不能用凡俗的眼光视之。明年我乡试要是过了,有一半功劳就是我这兄弟的。”
“要是你们都过了,爹给你们摆庆功宴。”
“哈哈哈哈……爹,我们可这么说定了。”
……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又似乎来得格外晚。
早呢,是因
623章 自私的郭氏
说来说去,郭氏再自私,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生的那两个孩子。她当时真的是怕死了,自己吃不饱,完全没奶奶刚出生的小松,瘦得跟什么似的,生怕养不活。
望着那么多张嘴巴,她那时候就想:要是他们都不在了,那他们那份口粮岂不是她的了
她能够吃饱,不就能够养活李桃和李松两个了
大家都怪她,可是天知道她跟她男人商量的时候,她男人不也没说什么
若是她男人没有这个想法,她说了后对方会同意没有得到她男人的允许,她敢做这样的事情
不只郭氏这边闹心,叶子奶那边也闹心。
上次她因为梅花和李二的事情被“罚”了一会,直接影响到家里的“劳动积分”,到年尾能够换到的东西也打了折扣。
别人家都是满打满算的,她这里一打折扣,几个儿媳妇心里能好受
不好受,就会念叨、抱怨,即使不敢明着对叶子奶不孝,但互相拾掇着说点闲话,气气叶子奶绝对是有的。
比如回娘家的时候,多拿一块肉;从娘家回来后,带回来的东西只带回自己屋里,不肯交到公中。
最让叶子奶气的是,儿媳妇这样做,几个儿子居然都装聋作哑不吭声
她气得要死,拍桌子骂人。
不想几个儿子当做没听到,说没事他们就回屋了。
一个人坐在堂屋里的叶子奶气得够呛,回屋跟男人念叨,男人还怪她自找麻烦。
“如果不是你害他们扣了劳动积分,他们心里有了怨,会这样做”
“好了,大过年的,少念叨一点。”
“这事也是你自己闹的,怪不得别人。”
叶子奶立马坐到地上哭:“我闹的我闹这么多事,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你以为我整天没事,为的是谁啊我给你们老李家当牛做马,生儿育女,老了老了,你老头子嫌弃我,儿子、儿媳妇也嫌弃我,我可怎么活啊”
老头子嫌她烦:“我出去转转。”
也不管大冷天什么的,直接出了院门,跑到隔壁兄弟家坐去了。
在这李家村,抬头低头就是亲戚,不是亲兄弟,也有可能上几代人有血缘关系。
所以出门串个亲戚,十分正常。
而今年,来李二家的人特别多。
一个是李四妹特别会做人,去进年货的时候,进了不少红纸。回来后,就在院子里摆了一张长桌,放了笔墨,方便让家里读书的兄弟写对联。
除了给自己家写,左右邻居需要的,也可以帮忙写。
对联若是买的,那怎么也要几文钱。可是红纸多便宜,几文钱的红纸可以写好几副了。
农家人都会算,直接省了那几文钱,从家里抓了把什么,就拿去李二家串个门,求一副对联。
大过年的,没有谁空手上门,那一把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不值当什么,但带着也是一个意思。再怎么说,人家买红纸也花了钱不是
李家字写得最好的,让人意思的是,居然不是比较大的刘康,而是最小的李七和边三妹二人,他俩都被打发了出来,守在桌子边给人写。
这个时候,叶夫人已经提前跟主家请了假,回镇上过年去了。
她虽然没有嫁人,跟娘家兄弟关系也不好,但她有义子。
农家人也不嫌弃对联是不是边三妹写的,反正是对联就没错了,上面写的字他们看不懂,但听边三妹读一下,也大概也懂上面的意思,也就是图个吉利。
简单通俗的他们更喜欢,反而那种过于高雅的,他们表示:听不懂,换一个。
不管李二他们跟老房那边闹得有多僵,过年归过年,该准备的年礼还是准备了一些,就连对联也写了几副,让李七送了过去。
&
624章 毕竟血脉相联
孩子也最容易受到先生的影响,若先生本就是一个特别重礼的人,那么即使小小年纪的他们,也多少会露出一些书生的礼节。
因此,别看李七如今不过九岁,但他已经成为很多家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成了村里许多孩子敬畏的对象。
李松也曾经从别人口中听说过李七,知道村里很多人都“怕(其实是敬,只不过孩子年纪小,分不清楚罢了)”他,而这个其他人都“怕”的哥哥,他居然会跟自己玩
李松既惊又喜,恨不得立马跑去跟小伙伴们分享:“你们不是不肯带我玩吗哼!我有小七哥哥带我玩。”
“小七哥哥说的,你一定要来找我玩啊。”李松开心地跑回来了,因为得到了承诺,一个守都过得很开心。
李七则松了口气,缓慢步步朝家的方向走。
回去的路上,还碰到了几个村里人,被打趣几句“小先生”、“小秀才”、“未来的秀才公”之类的,他红着脸,一一跟长辈们问好。
同时,他也在心里思考着一个问题:以后,他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等李松呢
他个人并不讨厌李松,虽然以前李松确实让他讨厌过,但是那是李松小时候不懂事情,现在李松好像也懂事了,让他讨厌不起来。
虽然他们不是一个娘,但确是一个爹,当李松乖巧地喊他哥哥的时候,他真的无法恨对方。
唉……可是,若让他对李松好吧,又怕几个哥哥、姐姐不开心。
毕竟他们那么不喜欢后娘,就连这趟出来他们都不乐意,若不是大嫂开口,恐怕连他都过不来。
“凭什么送东西给那边反正我不送。”李六妹一脸愤怒。
“我也不送,别找我。”李四妹直接冷脸转身。
李五直接跑了。
回想起,家里兄弟姐妹的各种反应,李七不用问也知道,他们讨厌后娘,连带着讨厌这边的一切。
但大嫂说,不管怎么说,小松爹都是他们的亲爹,平时就算了,过年该孝顺的还是得孝顺,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