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极品皇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孤舟书生
想必王爷清楚,东北建奴努尔哈赤在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在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启六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虽然这野猪皮死了,可他的儿子,皇太极也是个狠人,他和科尔沁的寨桑族长联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现在已经开始想侵吞察哈尔的林丹汗了。
林丹汗这人,志大才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成不了什么气候,如果王爷下来要消灭皇太极,那就要对女真内部,采取一切手段,下毒也好,焚烧也罢,挑起矛盾,外部呢?就必须联合林丹汗,还有朝.鲜半岛上,心向大明的李氏王朝,让后金内忧外患,困死野猪皮。“
“先生的很好,道了本王的心坎上,但本王没有安身立命之所啊?”
“王爷不要急,对于安身立命之所,实话,汉中真的不是一个好地方,太狭窄了,而且,水旱灾害严重,不过,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王爷下来,一定要做到鲸吞和蚕食。
向东,直接吞并荆州府,把福王的封地给夺来,利用荆州府的水陆通衢之地,北连汉江,南走两湖,当这些满足后,那就再一下荆州府。
荆州北靠汉水、南走灵渠,直逼安南,可以征调暹罗,广南府,真腊,南掌的稻米资源。实话,在暹罗哪里,撒一把种子,两个月后,就可以割稻子了。
这下王爷的粮食不用愁了。
那下面就是水陆兵卒的搭建了,王爷占领荆州府后,东面和皖苏、江、浙、闽相连相连,西边和巴蜀郡相通,避免了难走的蜀道。而荆州府在三国就有赤壁大战,这是百战之地,用兵之地啊,但福王爷守不住它,那王爷就取了它,哎,就是不知道王爷想不想夺取它呢?”
宋献策道这里,眼睛火辣辣地盯着朱常浩,而朱常浩没有回避,只是坚定地了头。
宋献策看到朱常浩的这种表态,心中还是很满意的。
不过这厮还没有完,他继续言道,“王爷,就是你虽然拥有了陕西,还有荆州,广南的大米一可以运来,不过路途太长,因此,王爷需要一个好的稳定性的粮仓,但这些地方都不是一个稳定粮仓啊。
稳定的粮仓要看汉中府的邻居——成都府啊。
这成都府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形势险固,三国时期的刘备就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现在蜀王朱至澍昏庸懦弱,三苗百族四周威胁着他,那里百姓兴旺富裕,物产丰富,朱至澍却没有利用起来,好多蜀地俊才都渴望得到一个英明的王爷管理成都府。
王爷既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年前破家赈济灾民,声望很高,闻名天下。
如果王爷私下里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再能占据荆、成都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百族,对外联合林丹汗和李氏王朝,扼杀皇太极。
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水陆并举,直指中原,王爷您亲自率领成都的兵丁跨越两湖,两江,两广,摄政而佐天下,到时候,大明恢复元气,九州龙腾,会直击五湖四海,整个天下,会在大明的铁蹄和利剑下,战栗不安,这岂不是更好?哈哈哈~~~”
朱常浩听完宋献策的这番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因为这厮的这个大计方针,大战略和自己的差不多,甚至比自己更狠,可操作性更强,不过,眼光比自己的还是差了一,毕竟宋献策再牛,他也没有后世五百年的认识和经历啊。
而跟随而来老道,王怀珍,刘正,包括布木布泰,都已经听呆了,就是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刘紫莲也听的是热血沸腾。
通过此次对话,朱常浩觉得,这宋矮子还是有真本事的,看来这瑞王府的谋臣之位,他要占一尊了。
笑声停了下来,宋献策很满意自己的这种指江山,惊倒众人的效果。可惜,他看到微笑着的朱常浩,心里就有泄气。
在他心里,“想不到这大明的瑞王爷还是个清醒的人,看来自己以后的狂妄须收敛收敛。”
从这一刻起,宋献策对朱常浩竟然有了一丝忌惮之意,特别是朱常浩的眼神,宋献策觉得,能看到自己的灵魂深处,自己就像是个透明人一样,没有什么秘密可以藏住。
宋献策是不笑了,稳了下来。
朱常浩这时正了正衣冠,面色严肃,身体微微倾斜。双手朝宋献策作揖道,“先生大才,望助本王一臂之力,平靖天下,兴国安邦,拜托了~~~”
宋献策此时也知道,瑞王爷不玩虚的,这时正是要紧的时候,那自己也必须严正以待。
宋献策也是理了理纶巾,双膝跪地,道,“德州府永城县草民宋献策,字康年,从今日起,将拜伏在大明瑞王朱常浩麾下,一心一意,永不言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地人神共鉴。”完,就啪啪啪地磕了三个响头,对朱常浩拜了三拜。
拜完以后,朱常浩亲自将宋献策扶了起来。
而宋献策的这一拜,简直就死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的神来之笔。
也正是这一拜,打掉了他辅佐李自成,盗取大明社稷神器的机会,促成了他保国安邦志慷慨,建国立业展雄才伟大转变。
从朱常浩来,宋献策的这一拜,是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的墓志铭。也正是这一拜,促成瑞王帐下众人的生死不改,危难关头,以大明荣耀为天地日月,不可亵渎的壮我情怀。
大明版的隆中对就在朱常浩和宋献策的手中完成了,此事完成后,朱常浩心里也松下了一口气。
接下来,宋献策对朱常浩等人举办了接风宴,这一顿饭,虽然不是大鱼大肉,可朱常浩等人吃的很满足。
特别是一些清淡的淮扬菜,如文思豆腐、蟹黄汤包、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三套鸭、大煮干丝等,菜品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让人耳目一新。
就在快要吃完的时候,朱常浩对宋献策道,“先生,你知道郑州府河内县有一个文武双全,名叫李岩的举人吗?”





极品皇叔 第四十八章 要了襄阳王的贱命
今天我确实已经有些奔溃了,老是停电,早晨停了三次,晚上又停电,今天本来打算码两章的,但不断的停电,我就是设置了一个十五分钟自动保存,也无济于是,唉,不了,咬咬牙,把这一章赶出来吧!
在永城县宋献策的老宅子里面,接风的午宴快要结束的时候,朱常浩问道他了不了解和李岩,关系怎么样?
宋献策道,“王爷,李岩是我的友,和我的关系还可以,去年的时候,还向我占卜求过前程,我发现此人文韬武略,都可以。
虽然有傲气,可也有君子之风,做事上,不失大家之范,为人处世方面,还是比较变通的。
可惜在去年腊月,他的家里遭到了不幸,他的父亲原是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囚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
唉,当官的都这样玩,就我观察,这在我们大明朝其实算不了什么。而且,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虽被削职为民,但李家仍是河内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现在李岩刚当上举人,也就是天启丁卯年,白了就是去年的,现在正好心高气傲,我估计如果王爷您去招纳,这子是不会来的,他相信京师的那位会欣赏他的!”
朱常浩静下心来一想,也对,原先历史中的那个李岩,可是遭受到巨大的挫折和困难后,强绑着去投奔李自成的。
史料记载:崇祯年间,大明帝国已经日暮穷途,苛政胜虎,加上天下大旱,百姓无以为活,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在连续不断的天灾**打击下,河南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即便如此,杞县县令宋某仍然在不停地催征钱粮,百姓苦不堪言。百姓的惨状让天性善良的李岩无法坐视不理,他毅然去见宋某,为河内县百姓请命。但宋县令只需对上负责,保住自己的乌纱,百姓的死活他是不会放在心上的。李岩无奈,回家取出家中存粮三百余石去赈济灾民。李家仅靠收租为生,在那种蝗旱并发的灾年,显然只是杯水车薪,李岩作了一首《劝赈歌》,拿到各家富户去劝勉赈济。
赈灾之事发生之后不久,杞县就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奇事,《明史??列传第197》是这样记载的:“会绳伎红娘子反,掳信,强委身焉。”
可以这样,李岩心中还是有明帝国的正统思想的,而将来,朱常浩自忖,自己比李自成强得多了。现在
就这是这姓李的出不出现都是个问题,如果朱常浩不想让李自成出现,派遣一队人,北上延安府,到米脂县去将这厮宰了就是。
问题是朱常浩杀了李自成,将来或许还有王子成,张自成,赵子成……与其激化矛盾,不如将矛盾扼杀在萌芽里面。
朱常浩还想让那个李自成作为自己的一把刀,将大明的士绅们给坑一把呢!
“本王明白了先生的意思,现在本王要给先生一件事情,明天我们就要启程回去了,按照本王的意思,本来这次也想接先生的家眷到汉中去,不过想到现在才正月二十三,离二月二还有七八天呢,那先生就在这里继续过年,本王走的时候,给先生六一百亲兵,保护先生后面平安回到汉中。”
“王爷,您既然要接草民会汉中,其实草民也不在乎过年不过年的,就这一座家宅,让我的堂哥去打理就行了,我下来让老婆子和孩子收拾下,将先祖的灵位拿上,明天一早就可以和王爷一起回汉中!”
朱常浩一听,心里真的很高兴,激动的道,“那行,要不要我们给先生帮忙收拾啊?”
“王爷,还是别,家伙什字不多,还有啊,王爷,不要老叫草民先生先生的,草民其实和老道差不多,您既然把俞俞子很平和的叫老道,您就叫我老宋吧,这样让草民觉得,自己在王爷身边也不是外人了。”
朱常浩听到宋献策这样,裂开嘴笑道,“那行,以后就叫先生为老宋吧。你们收拾吧,如果什么需要,到东门外找我们营地就行了,那我们走了!”
“是,王爷,王爷慢走!”
“是,王爷,王爷慢走!”
朱常浩出来,在永城县城里面,陪着自己的家眷逛街。
而已经带领水师到了襄阳府的孙传庭他们,这会将水师停靠在襄阳巡检司的码头上,去襄阳王朱翊铭的府上寻求帮助了。
原因是在前天的时候,孙传庭他们已经抵达了襄阳府,听水上来往的商旅,在襄阳府的鹿门山水域,去年来了一伙水盗,劫持过往的商旅,连好多船工都被劫持了。现在声响很大,官府围剿了几次,都无果而终。
后来询问襄阳巡检司,这伙水盗盘踞在汉江的岘山上,和鹿门山隔江相望,这岘山属于襄阳王的封地,巡检司去年冬天,带领弓兵上千,要去剿匪的时候,确实是襄阳王给拦挡了,此地是本王的封地,没有本王同意,你们不许进入。后来,襄阳王同意剿匪了,带兵进去,却发现空无一人。
巡检司的这名千户道这里,就闭嘴不言了。孙传庭也明白了,这伙水盗,十有八.九就是襄阳王自己养的。
后来,回到码头到,孙传庭和折忠信商议了一下,关于剿灭这伙水盗的事宜。
商议的结果就是最好给襄阳王朱翊铭来个打草搂兔子——一锅烩了,然后,再让王爷和福王爷商量一下,将这个襄阳王的的家财给瓜分了,岂不更好。
现在,孙传庭派遣一个班的骑兵,将这事给王爷一个通报,让王爷做好准备。
不过,剿匪之前,事先还得想襄阳王通报一声,这样,这只兔子才可以跳进锅里。
“是,王爷,王爷慢走!”
朱常浩出来,在永城县城里面,陪着自己的家眷逛街。
而已经带领水师到了襄阳府的孙传庭他们,这会将水师停靠在襄阳巡检司的码头上,去襄阳王朱翊铭的府上寻求帮助了。
原因是在前天的时候,孙传庭他们已经抵达了襄阳府,听水上来往的商旅,在襄阳府的鹿门山水域,去年来了一伙水盗,劫持过往的商旅,连好多船工都被劫持了。现在声响很大,官府围剿了几次,都无果而终。
后来询问襄阳巡检司,这伙水盗盘踞在汉江的岘山上,和鹿门山隔江相望,这岘山属于襄阳王的封地,我们巡检司去年冬天,带领弓兵上千,要去剿匪的时候,确实是襄阳王给拦挡了,此地是本王的封地,没有本王同意,你们不许进入。后来,襄阳王同意剿匪了,我们带兵进去,却发现空无一人。
巡检司的这名千户道这里,就闭嘴不言了。孙传庭也挺明白了,这伙水盗,十成十就是襄阳王自己养的。
后来,回到码头到,孙传庭和射洪新商议了一下,关于剿灭这伙水盗的事宜。
商议的结果就是最好给襄阳王朱翊铭来个打草搂兔子——一锅烩了,然后,再让王爷和福王爷商量一下,将这个襄阳王的的家财给瓜分了,岂不更好。现在,我们必须派遣一个班的骑兵,将这事给王爷一个通报,让王爷做好准备。
不过,剿匪之前,事先还得想襄阳王通报一声,这样,这只兔子才可以跳进锅里。
两人的胆子真大,竟然连襄阳王都要给阴了,其实这也是为了春季盗粮计划的安全运行,孙传庭他们必须保证,不让任何一个水上势力坏了朱常浩的好事,因此将襄阳王给坑死了也无所谓。
襄阳王在王府里面,招待了孙传庭一行,当孙传庭拿出朱常浩的银令道,“王爷,我们家的瑞王爷过,作为朱明皇室的子孙,绥靖一方,保一方平安是每一个藩王的职责,永乐皇帝也过,藩王有教化地方之责,这不,这一次我们的船队刚到襄阳,就听到王爷的封地岘山上有一伙水盗,无恶不作,劫持过往商旅,这个汉江水到被他们搞得七零八落,哀鸿一片。因此,末将想王爷一声,后天早上,我们将会对着这伙水盗进行围剿,望王爷放行!”
朱翊铭一听,“这既然是天下最仁义的瑞王要求的,那自己配合下,还能搏个好名声,况且,后天才开始,那明天我就去岘山,将里面的金银珠宝,美女美妇,还有其他货物全部搬回来。一天时间绰绰有余。”
想到这里,朱翊铭答应了。他大气凌然地道,“孙将军,我和万历爷都是兄弟,现在既然我的侄儿,瑞王要为他的这个皇叔平靖地方,那当叔叔的哪有不答应的呢?行,后天你们就随便上山,剿灭这伙水盗!”
“谢王爷放行,那末将就告辞了!”
孙传庭走了,出了襄阳王府的大门后,狠狠地朝王府的围墙上唾了一口。
嘴里骂道,“就这样和盗匪一家的王爷,老子不杀你就是对不起那些在船上家破人亡的百姓和商贾!”
孙传庭回到码头后,就和折忠信商量剿匪的事宜。他们决定明天早上辰时就出发,攻占这伙水盗的老巢,如果发现襄阳王在里面,一个牛皮筒子,不,现在叫手雷,就扔过去,要了襄阳王的这条贱命,让他一死百了!




极品皇叔 第四十九章 等着挨炸啊
襄阳王不知道孙传庭和折忠信已经将他算计好了,这厮还在今晚,对王府的的参将道,“明天让大家做好准备,船只一应到位,辰时之前,一定要赶到岘山水域,和王大头一块,将东西搬下山,本王到时候会到王大头哪里监工的的,谁也别想贪墨本王的一两银子,当然,这次事情风声过了以后,本王会犒赏大家的,所以,招子们都放亮一。李参将,回去以后将喝花酒的,打牌九的,睡寡妇的全部叫到营里,如果谁不听,本王我也会死会杀人的。”
“是,王爷,末将下去一定会安排好的!”
襄阳王朱翊铭恶狠狠地着,但在巡检司的码头上,一队水师,已经换装上马,朝西北方向奔去,他们带着泼天财富的的信息,朝洛阳,如果洛阳还没有遇见瑞王,他们就会让王府商号传递消息,让瑞王爷回应。
时间走到了傍晚,巡检司码头上,瑞王府的水师们,开始整理武器,还有一些迅雷铳,手雷等,明天在鹿门山水域靠这些东西,就会有大笔的银两还有女人来到水师上,刚好这些水师里面好多兄弟都没有老婆。女人对水师来,只要没有怀孕,年龄大一都无所谓!
而一千多里外的永城县城里,今晚的宋献策,在宋氏祠堂前面摆上了流水席,邀请整个同宗的宋家人来吃酒,吃完酒以后,宋献策就会将自己的父亲,母亲,爷爷,奶nai,太爷,太奶.奶的排位迎取出来,放在马车上,一路带回汉中。
酒席上,朱常浩也了一些话,意思就是宋献策是我天下仁义无双的瑞王爷的人,他宋献策来到我瑞王爷的门下,体现了我瑞王也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你有才华,哪怕是江湖术士,我朱常浩也是来者欢迎云云。
其实,这里要明朝末期的朝廷取士暗门。
从万里四十年以来,也就是公元161年,大明科举取士,多以江南人士为准,特别是江浙,还有两淮地区。
因为这些地方多是东林党的地盘,境内的商业发达,文化氛围浓厚,而在盘根错节的认同在乡党范围内,只要是这里的举子,很多情况下都会辟为进士。
其他地方的学子们,十年寒窗,毁为一旦,功名无着,这就导致好多北地文人没有出仕的希望,李自成来了,他们就跟李自成走,后面多尔衮来了,他们就跟着多尔衮。
虽然这不是他们叛离大明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条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当然,东林党也有不光彩的一面,因为在明朝后期有一个“怪现象”——任何国家加强对私人经济活动控制的政策,任何国家试图增加工商业税收的行为,都必然遭到他们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东林党坚决一致的抵.制排斥,而且这样的抵.制活动,几乎无一例外的获得了成功,而且这样的成功进一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正确性。
“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几乎成了他们无往而不胜的理论法宝,“农本商末”在他们那里的意思仅仅是你国家要打就只能打农业的主意,你要增加农业赋税,可以商量,你如果想要增加工商业税收,那就休想!“不言利,只言义”,那都是对国家政府,对皇帝的话,意思是你政府,你皇帝只要义就可以了,来利就不好,就不光彩!
明代的财政在万历之前以农业税为主。而张居正改革重在税收,重从征收收农业税,转移到征收工商业的税收。这自然大大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在这个bei景下,东林党开始形成。
张居正一死,他们就废除这个税收制度。想逃税,没那么容易!万历皇帝心知继续征收微薄的农业税,不但国库不够用,而且农民也无法忍受。万历仍想方设法从江南的资本家中收入税收。由于管理外库的的户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万历便把工商税收到内库。这就是所谓的万历贪财之迷。而实际上,万历三大征所用的钱,正是内库的工商税。
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东林党终于在万历死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他们马上逼迫泰昌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当时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发达,而几乎不用交什么税。北方各省的农民则难以忍受高高的税收,一遇到天灾更是食不果腹。
正当北方农民水深火热之时,江南的行商坐贾们又是怎样一番情景?《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不仅仅是明朝成化以来广泛流行的房中术和性享乐主义风潮下一位虚拟的集大成者,他的故事更是真实再现了晚明江南“市井贩鬻”、“逐末营利”的商业盛景。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时其地,那些为富不仁者的真实面目。(金瓶梅是南陵笑笑生写的,他就是明朝末年人,只是假托宋来代明)
西门庆除了正常的经营方式外,还涉嫌偷税漏税。按照明朝税制,三十税一。《第八十一回韩道国拐财远遁汤来保欺主背恩》中,韩道国一万两银子的绸缎货物,应当纳税三百多两银子。但经过税卡时,西门庆启动关系网,用五十两银子行贿,得了钱老爷一封人情书信,过税卡时,货物“两箱并一箱,三停只报了两停”,最后货也不验,只交了三十五两五钱银子,就蒙混过关。当然,事后西门庆还要送一份厚礼给钞关。大概连交税带送礼,只花了一百两银子。来保的货船从南京来,西门庆又用一百两银子行贿,备了酒席礼物送给税官谢主事,至少漏税五六百两银子。——在这里,国家吃了大亏,税官得了利,获利最大的是西门庆。
然而,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怎么办?
正是这种bei景下,魏忠贤出现了。怎么做的,当然是找东林党人交税。经过几年时间,国库开始又充足起来。各地开始出现魏忠贤的生祠。东林党怎么坐得住呢!
天启的死是好机会。崇祯站在了东林党一边。东林党欲杀魏忠贤而后快,然而崇祯只免除了他的职务,令其守陵。魏忠贤忧愤而死,崇祯厚葬之。
东林党又掌权了。当然,废除工商税是第一步。
至于辽东,怎么少花钱怎么搞。辽东缺饷,愈演愈烈。加上各层军官的层层盘剥,士兵拿到手的很少,士气及为低下。明军的将领天天写奏折要钱,崇祯皇帝一筹莫展。东林党则指责辽东军官指挥不当,作战不力,贪污军饷。节流往往流于道德教;不开源怎么行!当然,东林党不会增收工商税,负担自然又落到农民身上。
终于,最贫穷的西北农民起义了。还攻进了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悲剧开始了。
国破家亡,人财皆失,时人短视,疯狂逃税数十年,自以为占了大便宜,却不知这实乃地地道道的自杀之举,可悲可叹。
1...2122232425...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