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皇叔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孤舟书生
过了一会儿,张氏和世子来了,朱常浩起身给王妃见了个礼之后,世子叫了声表哥,朱常浩了头。
张氏直言道,“哀家感激瑞王对你王叔的吊唁,只是今日,哀家心情悲痛,无心招待王爷啊,请王爷谅解!”
“唉,婶娘,王叔走了,就不招待了,不过,侄儿今天来,还有事和婶娘要商议一下,请世子回去休息一下,那个什么管家不要走,你就陪在婶娘身边,做个见证吧。”
襄阳王世子离开了,张氏坐在椅子上,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朱常浩不话,给宋献策使了个眼色之后。宋献策从怀里掏出了玉佩,印章,腰牌,放在桌子上。
朱常浩看了看,狠下心道,“婶娘,按照我大明宗正令,如果有王爷聚众劫掠,为祸地方,形同什么啊?”
宋献策补充道,“形同谋反,这可是贬谪掉脑袋的大罪啊!”
张氏听到这话,一下子大惊失色,赶紧从椅子站起来,一下子扑到朱常浩的怀里,梨花带雨般地哭道,“瑞王啊,哀家不知道啊,求王爷放哀家一条生路啊~”,着,身子就滑道朱常浩的腿上,然后用她那丰腴的胸部不断地蹭朱常浩下面的那个地方。
朱常浩吸了一口冷气,心里大呼受不了,不过更多的是冷笑,心里暗道“婶娘,就你的这色诱,你看本王是慌不择食的人吗,嘿嘿!”
张氏一边哭诉,一边蹭,心里呼道,“老娘虽然现在年过三旬,不过,就你这样二十五六的壮年仔,正是贪腥的时候,难逃老娘的石榴裙,现在还不是兄弟起变化了吗,哼,哼。”
朱常浩没有理会,猛地起来,一把抓起玉佩,腰牌,印章后,对张氏道,“婶娘,你下来好好地考虑一下,一个时辰后,本王要听你最后答复”。完,朱常浩就带着人离开了襄阳王府。
极品皇叔 第五十二章 总要有人做垫脚石
仙侠类大作,《剑噬长空》在纵横发布,书很不错,大家可以去看看!
随着朱常浩的离开,整个襄阳王府开始变得更加阴沉了,在灵堂里面,已经没人去守灵了。
而在王府的寝宫里,只有秦三和王妃张氏两人相对而坐,默默无言。张氏正在对朱常浩刚才的话进行评估,主要是“形同谋反”这四个字杀伤力太大了,张氏已经有哭腔了。
秦三听着张氏的哭腔,半天后才道,“娘娘,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啊,不过,我们得舍财啊,估计,这襄阳王府我们要让出去,才可以保得性命,因为现在形势比人强。
瑞王爷又是一个得理不饶人的人,他看准了我们的二难境地,在后面拿刀子逼我们呢,根据我昨天看王府的账房的账本,其实我们整个王府,黄金和存银,现在有八十万两,因此,的拿个主意,我们将王府的封地,带不走的下人仆役转让给瑞王爷之后,拿上这八十万两银子后,带上世子和次子直接回到京师去,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虽然张氏在襄阳王府里面,已经度过了十六个春秋,可是,猛然间让它放弃这么大的家业,然后回到京师里面,当一个大富人家,去过日子,那以后还能满足自己像襄阳这样作威作福吗?
时间一一滴一滴地过去,不知道张氏作何打算?但朱常浩已经回到码头上,正在吃饭,期间也当着刘正,折忠信,宋献策的面,将此事给了孙传庭听。
作为正统进士出身的孙传庭,对于朱常浩这样,威逼一个孤儿寡母的襄阳王府后裔,真的有些不厚道。不过,想到朱翊铭为富不仁,祸害一方的罪业后,孙传庭又觉得朱常浩这时顺应民心。
正如佛经里面所的,‘佛有拈花慈悲,也有金刚怒目’。现在对襄阳王府,斩断他们作恶的手脚,逼其移居恶人聚集地——京师,其实也应了那句话,“恶人自有恶人磨”。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孙传庭想通了。
饭后,宋献策道,“王爷,如我所料不差,张氏肯定会答应的,就是她不答应,和她暗中欢好的那个秦三管家,估计也会动员她答应,这一次,王爷最好带上军法处的人,去审视和移交王府财产。还有,王爷应该赶紧给皇上快书一份,将此事虚虚实实地告诉他。还有王府的封地,我觉得王爷还是不要卖给福王了,因为襄阳是百战之地,自古人杰地灵,水陆交通发达,不如在这里设立一个据,将,西北,蜀中的货物,通过汉江水道,在这里贩卖,到时候,利用这里长江水道的便利,操练水师。王爷又可以获利据收来的银子,作为粮饷。最主要的是,据的设立,就会有大量的贫苦百姓前来讨生活,王爷顺便还可以招兵。这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啊!”
朱常浩听完宋献策这话,心里大爽啊,“这宋矮子的心眼就是多,打算将背黑锅的事情交给福王的,可惜在中途发现有更佳的处理方法,那肯定要选取更佳的方法了。”
对于这个“据”,朱常浩觉得,自己应该建设成类似于二十一世纪的什么自由贸易区,或者免税区之类的模式,里面的运营方式,要设置一个捕快局,商务局,税务局,大理寺局之类的机构,负责这个据的正常运营,而且将缉拿和审判分离开来,做到司法独立,但不设立衙门,就是为了拒绝一人多权的绝对**。
这其实是朱常浩的一个想法,但这个想法现在还有远,首先要拿到襄阳王的封地,然后还要孝敬好京师的那位侄子皇帝后,才可以实施。
时辰眼看着差不多了,这一次,朱常浩带着五百人,都手执兵刃,连手雷都带着,快马驰奔襄阳王府。
而在襄阳王府,哭泣了一会儿的张氏,看到秦三的决绝后,也亦然同意了这个交易方案,“舍财保命,移居京师”。
达达的马蹄声来了,襄阳王府三门洞开,就在朱翊铭尸骨未寒,还未放满七日,回魂夜还没有过的时候,朱常浩就要交易,这吃相虽然很难看,不过朱常浩害怕夜长梦多。
三门洞开后,襄阳王府里,一些有头有脸的人开始拥挤到门口迎接,朱常浩却没有进去,而是道,“守住王府内外院围墙,军法处和亲卫随我进府。”
完,朱常浩提步走到府门前,对张氏道,“婶娘,侄儿来了,我们就开始吧,那个什么表弟,你不要乱跑了,如果你觉得气闷,可以回到卧房里,和自己侍寝丫鬟继续“骑大马”去,呵呵!”
接下来,在襄阳王府的众目睽睽之下,亲卫们和军法处的人,开始对王府的每一间房子进行评估。
评估的这个时间里,张氏和襄阳王的世子一直陪同在朱常浩身边,但朱常浩发现,这位自己叫表弟的世子,眼睛里面了,对自己充满了仇恨,不过,朱常浩觉得就这样荒淫无耻的傻逼少年,再怎么仇视自己,也构不成威胁,但是,三年后,他在京师的时候,就是这个傻逼少年,不,当时已经是青年了,差给他造成的致命的一击,这个后面再。
很快,评估就完成了,最后,折忠信道,“王爷,根据我们的估算,在每间房子里面,值钱的东西已经没有了,最终,军法处的人给出来的建议是,这座襄阳王府宅院,总共值白银三万两,如果将里面值钱的东西,王府的人放回来,那价钱另算。”
朱常浩听完折忠信的汇报,楞了一下,直接开口对张氏道,“婶娘,如果你将王府里面值钱的东西放回去,这价钱定不会这么低。当然,如果婶娘你不放回去,本王就给你三万两银子的价钱。不知道婶娘如何做选?”
“三万两银子?”这句话这会就在张氏的脑地阿里不断地盘旋,萦绕,在张氏的心里,这座王府宅院最少也有十二三万两,因为整个襄阳王府,占地面积是襄阳府城的四分之一,王府外院就是江水码头。这码头也是王府的啊,价钱肯定更多啊!
可是自己现在有选择吗?如果再将值钱的东西放回去,那不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吗?三万两就三万两,到京师以后,老娘豁出这身嫩肉,为世子澄儿(朱常澄)和次子淦儿(朱常淦)谋到一身王位,将来要报今日的净身出户之仇。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一些女人,知道自己的身体优势后,利用优势获取一些权势,这样的女人已经将自己的身体认为是一个屡用不坏的工具后,如果这样做,女人将会爆发出几何级数的般的能量。
朱常浩不知道张氏是这样想的,就是知道以后,他也觉得无所谓,因为他明白,大明朝未来的十多年里,就是多灾多难的十多年,到时候,自己手里粮草富足,兵多将广,整个大明朝,自己虽然不是皇帝,但照样权倾天下。你张氏如果利用你那第n手货身体,为祸四方,那到时候斩草除根就是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诱惑,都是扯淡!
下了狠心的张氏这时也清醒了,她笑着对朱常浩道,“王爷,哀家就是一女流之辈,三万两就三万两吧,不过,王府的那些封地,山林,水面湖泊之类的,你也算一下吧?”
“那行,将你们王府的封地堪舆图拿来,本王就在这里当着你面算一下。”
“谢王爷,秦三,将那个图给王爷拿来。”
“是,娘娘。”
秦三将堪舆图拿来,朱常浩扫视了一眼之后,对秦三道,“你也过来!”
秦三过来后,指着堪舆图,滔滔不绝地讲起了那些地是上地,那些地是贫地。水面有多少,山川有多大,产量几何,的是天花乱坠,好像襄阳王府的封地都是聚宝盆似的。
秦三完了,宋献策却冷不丁的冒出了一句话,顿时,秦三都傻眼了。
宋献策慢悠悠地道,“如果你的是真的,我们瑞王爷是宽宏大量的人,不过,王爷也喜欢较真,如果按照你的,我们可以给你们十五万两白银,但如果里面产出的粮食,鱼虾达不到你的那个产量,到那时候,你的人头,还有你整个秦家,王爷一定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你能保证吗?”
秦三当然不能保证,他还要到京师去,让张氏穿上宫装,颠龙倒凤呢?如果自己现在死了,那张氏白花花的**不就是便宜别人了吗?
秦三嚅嚅了一会,道,“的不敢保证!”
顿时,整个王府里面一片哗然,张氏也一下子变得脸色阴沉,不过,想到这也是实话,以后自己在京师立足,还要靠秦三。
张氏赶紧出面对朱常浩道,“王爷,秦管家不是有意隐瞒你的,他也是想让哀家多得到一银两,求王爷看在婶娘的面子上,放过他吧!”
秦三听到张氏为自己求情,才意识到,自己刚才信口开河,针对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大明朝最仁义的瑞王爷啊,再怎么,他还是皇室贵胄,自己这样,估计会受到流放三千里的惩罚。再一想,秦三更是大喜过望,因为他意识到,这是张氏给自己求情啊?
张氏是谁,那可是自己的梦中情人,一辈子的暗恋对象啊,对自己求情,那以后一亲芳泽还会远吗?
“看在婶娘的面子上,就放过你吧!”
“谢王爷恩典”,秦三很诚恳地叩头道。
“折管家,封地值银钱几何?”
“回王爷,一万两!”
折忠信面不改色地出一万两,朱常浩都不好意思了,毕竟朱翊铭在册的封地就有五万亩啊,后来还不断蚕食周围百姓的土地,那面价绝不是五万亩了。
朱常浩咳嗽了一声,道,“这样,婶娘要回京了,这些封地就按照二万两算吧,总共五万两银子,婶娘意下如何?是银两还是户部的银票,如果银两,估计婶娘要等几天,银票这会倒是可以立即偿付”
“谢瑞王爷,哀家还是拿银票吧!”
“行,刘管家,将画押文书拿出来,让婶娘签字画押,还有,让二位表弟朱常澄和朱常淦也画押吧!”
“好的,王爷,哀家就让这两子画押!”
襄阳王府到手了,不过,这襄阳王的出殡也归朱常浩了,而张氏和一干用得上的仆役,家丁,还有亲卫踏上了京师了路途。
看着逐渐乘船远去的张氏他们,朱常浩站在江边,嘴里喃喃道,“一个帝国的革新,必然要牺牲一个阶层的利益,现在大明帝国的皇族藩王和士绅都是富贵阶层,本王目前只能牺牲各地藩王来,作为一个垫脚石的角色,助攻大明的雄起!”
极品皇叔 第五十三章 经略襄阳
在大明的时空的,好多人没有对社会阶层进行过准确的划分,他们一般都认同传统的的体系,即“士农工商”,不过,这些体系当中,“士、商”是社会财富的掌控者,但他们给朝廷却上缴少量的赋税。
这两种阶层,人数不多,可他们利用文化和权力,垄断了社会的资源,现在,朱常浩作的事情就是把垄断的资源给释放出来,那释放的同时,肯定不可避免的要剥掉这一批既得利益阶层的财富。
但如果不剥掉,那大明帝国就会不可避免地继续衰落下去,保卫帝国的利益,为了自己以后能够过上不会当亡国奴,也为了以后能够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大腿的悠哉生活,朱常浩必须咬牙,拨转这历史的车轮。
张氏和襄阳王府的众人回到京师去了,那接下来就是自己所谓的叔叔,死去的襄阳王朱翊铭守灵和出殡的事宜了。
当然,这些事情是有人做。
朱常浩打算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用一部分银两,送到京师,堵住崇祯皇帝的嘴,让他默认此事,当然,“堵嘴”其实是因为让崇祯利益均沾而已。
堵嘴这事情,朱常浩打算还是交给跑京师的管家华芝廉去做,当前的首要大事就是给皇上上书一份“利益均沾”的密折,让他知道,我朱常浩做这事情,一是为了给大明训练水师找粮食,二是为了给你皇帝送银子。而且,还道,在今年初夏时分,朱常浩就会将银子送来。
这其实是给崇祯一个念想,而这个念想,就会让朱常浩权势越来越大,最后,就会形成尾大不掉。
朱常浩的想法,和历史上好多权臣都相似,但最大的差异是在于这些权臣和朱常浩落脚不同。
权臣们想的是自己个人的甲天下,自己能够坐上皇宫里面的那把椅子。朱常浩却不是这样想的,对于那把椅子,他没有兴趣,他是想着作为天下最普遍群体和国家社稷的一个代言人。
以代言人的身份,凝结华夏民族的那份战斗力和不屈不挠的抗争力,以强大的民族柔韧性托起九州的那份脊梁,避免遁入后世三百多年的黑暗和蹂躏。
那么襄阳,作为华中腹地,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结合的一个地方,如果这个“据”建成,运转起来,那到时候,豫,皖,陕,川,鄂五省,都会在这里交易起来,然后用水师保证整个航道的畅通,让商品流通起来,那们,商业就会发展,就会吸纳更多的百姓,而没有土地的百姓,肯定会涌向城里的商业区,那地主们一看,没人给他们耕种了,也会减租减息。
这样,不但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也降低了大明的社会矛盾,是大明帝国的第二春更加有底蕴的蓬勃复苏起来。
思路就是这样,但朱常浩不能长期停滞在襄阳,因为洛阳的粮仓——福仓的内部结构朱常浩还不知道,如果四月底还没有粮食运到汉中,那自己也会陷入到巨大的危机当中,因此,对洛阳的据修建,朱常浩只能在这四天里面做一个大概的规划。
而且,自己现在手低下的人太少了,满腹经纶,拥有治世之才的人还是不够用,手底下的文臣还是太少了。
朱常浩决定,自己回到汉中以后,赶紧要启动“人才计划”,那么,这在这四天的日子里,朱常浩决定将这个汉中据交给折忠信暂且负责,因为现在正是这个据大幅度的扩张阶段,而在所有的管家里面里面,只有折忠信是敢打敢闯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常浩让孙传庭加大招募水师的人数,而且,在襄阳王府的第三天,朱常浩将襄阳府的赴台李文白,还有周边的南漳县,谷城县,宜城县,保康县的知县全部都请到王府里面,进行招待。
还有,同时确定了对这几县的煤矿,还有铁矿进行了和官府合营签押,几县的县令和知府也都答应了。
他们不签押不行,因为这位汉中的瑞王爷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恶人,最主要的是,他会借助一些大快民心的方式,直接干掉你,就连王爷他都会杀掉,害怕一个五品知府和几个七品知县吗?
看着这七名地方官签押的官府和王府铁器合营的文书,朱常浩笑了,而煤矿,实话,当地人只是穷苦百姓在用,后来就是一些穷苦百姓也不怎么用了。
因为有一些穷苦百姓把这种会燃烧的石头在瓦盆里面燃,放在屋里后,第二天就会死亡。
人们就传言,“这种会燃烧的石头叫石炭,是土神爷和山神爷拉下来的屎,变成的。大家掏走了山神爷土神爷的屎,那神仙的仙果仙药就会没有粪便施肥,最终枯死,所以土地神他们就会发怒,从而这些烧石炭的人就会被勾魂鬼勾走灵魂,到土神爷那个给土神爷担粪浇灌仙果,完成这个任务后,才能投胎转世!”
其实,朱常浩明白,这种石炭就是煤矿,而晚上什么勾魂鬼之类的,明显就是煤炭燃烧之后的一氧化碳中毒。但好多人不知道的是,就是这种所谓的石炭,其实是最好的冶铁燃料。当然,变成焦炭之后更好。
而第四天,朱常浩将会对着这个据的一些机构进行安置,机构所需要的人大多数的都是从亲兵,安民队,军法处里面派遣出来的。
这一天,朱常浩首先将水师里面的五百人派遣到这里,又从这几天新征召的人里面派遣了新兵.蛋.子七百人,总共是一千二百人。
不过,这些机构的设置有些很怪,折忠信的所执掌的是名称是总督管,襄阳王府也被改名为襄阳督管府.
总督管下设有金融局,捕快局,商务局,税务局,农务局,大理寺局,分别直管人员俸禄的发放,当地的治安,商业的运营和审批,赋税的上缴和发放,农民种植和放养的家禽家畜,犯罪之人的审判等。
其实,这些机构的设置,朱常浩觉得,现在还很不完善,不过,已经没有时间了。从自己到襄阳来,已经在这里耽误了八天了。
明天一早,他就会带领二百亲卫,其中从水师里面又补充了一百人到了亲卫营。
今天的晚上,正好时二月初一,朱常浩将大家聚集到一块,着自己的构思和设想。虽然在场的孙传庭,宋献策,折忠信和刘正感到有些吃惊,不过,事后想想,他们为朱常浩的弥天大勇和无量智慧所倾倒。
因为好多很难的问题,朱常浩都能一针见血的之处,例如,当前大明朝廷的赋税制度,朝内宦官为什么被大臣们憎恨,还有卫所军户制度为什么名存实亡之类,让四人觉得朱常浩就是字字珠玑啊。
襄阳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后面到底会演变成什么模样,朱常浩就交给折忠信了,因为他现在根本顾不上啊。
今天早上,朱常浩醒了,而布木布泰而已梳洗完毕,就等待上马狂奔会洛阳了。
就在朱常浩吃完早出发的时候,远处不断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宋献策拍了一下脑袋道,“王爷,今天就是二月二,龙抬头啊!”
“老宋,这有什么法吗?”
“王爷,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上古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
又一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
“是啊,上古时期,人们都知道这农业的重要,那为什现在我们大明的地方官不知道兴修水利呢,真败兴。不了,不过。老宋,这龙抬头从你们术数星象上怎样的。”
“王爷,按照《甘石星经》和《大衍历》上的法,这龙抬头是因为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星宿,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如此而已!”
“哈哈,本王总算受教了,感谢老宋,好了,吃好了我们出发吧!”
极品皇叔 第五十四章 金风玉露,粮仓得
三百亲卫,这一次要伴随朱常浩来到洛阳。他们乘马而行,不过路线也很简单,就是沿着白河走,况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襄阳在洛阳的正南方,朱常浩如果骑马走,也就是三天的路程,一天走二百多里就够了。
三天来,朱常浩带领着三百亲卫快马加鞭地走过新野县,南阳府,南召县,伊川县,在二月初六的早上,来到了洛阳府。
而王怀珍所带领的家眷已经在二月初五的晚上到达福王府了,刚在王府住了一夜,瑞王爷就赶来了。
晚上照样是接风宴,不过没有歌舞,席间,朱常浩对福王朱常洵道,“三哥,这次弟我再此光临你的府上,是有重要的事情相求,当然,弟也会付出一些银两,不会让三哥吃亏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