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叛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夜深

    或许是远远见到了朱怡成的身影,负责训练的军官喝喊的声音更为响亮,而那些士兵们的动作也更为标准。站在一旁,看了好一会儿,朱怡成这才和身边陪同的军官吩咐了几句,让对于各部队的训练必须严格加强,同时保证部队的饮食一应供应。

    直到临近日落,兴致勃勃的朱怡成这才返回他的大都督府。等回到府中,依旧还有不少公文需要他来处理,甚至在夜中,他还会召集主要官员进行会议,作为宁波的领导人,朱怡成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尤其这天下还是大清王朝的天下,稍一疏忽就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康熙四十七年,这一年是不平常的一年,当秋风吹起时,这一年就将马上过去,可在江南,尤其是浙江一地,由于粮荒导致的判乱已呈几乎不可收拾的地步,虽然进行围剿反贼的大阿哥已经开始收缩兵力,主要用于稳定地方,可因为粮食紧缺,强行弹压的效果并不好。

    就在前一日,被迫无奈的大阿哥实在没有办法了,地方上不要说粮了,就连他的大军都已开始减餐。接到杭州急报的大阿哥带兵火速平定了临安之乱,一口气杀了近百反叛的百姓,这才把乱事给平了下去。

    可这只是开始,整个临安有百姓数十万人,直接卷入叛乱的老百姓多达上万,大阿哥所杀的除了临时组织起来的义军和那些头目外,其余卷入叛乱的百姓基本都被强压和俘虏。

    可是,俘虏的百姓也是百姓,他们造反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粮食。如果有口吃的,谁愿意提着脑袋去造反啊被俘虏后,这些老百姓的压力就转移到了大阿哥身上,在地方根本就拿不出粮进行安置的情况下,大阿哥同时要负担起这些人的吃喝。

    “主子,再这么下去可怎么办大营的粮食也快没了啊”

    阿克敦苦着脸对大阿哥说道,这些日子他可是忙坏了,不断到各处去催促粮草的供应,可是一直翘首以待的粮草就是不来。更要命的是,现在就连浙江巡抚都因为中风无法理事,浙江各地简直是锋火四起,现在不要说平叛了,弄不好因为粮草的原因整支大军都得支持不下去。

    “军中还有多少粮”大阿哥同样愁容满面,开口问。

    阿克敦说了个数字,同时提醒道“主子,您可别忘了临安城里的老百姓,这可是十几万张嘴啊尤其是那些被圈押的上万人,一旦没了吃的,这整个临安又得乱起来。”

    “乱乱乱老子又有什么办法”听到这,大阿哥拍着桌子就破口大骂“朝廷上下全是一群王八蛋江南局势败坏成这样他们难道不知道么本王的奏折他们难道都没看见口口声声只知让本王坚持再坚持,说什么粮草定会速速调拨调拨个鸟如不是本王这些日子拆东墙补西墙,四处奔波求粮,这大军早就断粮了如今还把地方的事都丢给本王来处置他们难道就不清楚没有粮本王拿什么来处置”

    大阿哥越骂心中越是火大,要不是心中还有一分清醒,火冒三丈的大阿哥甚至差一点儿把他老子康熙都给骂进去。

    之前,他以为来江南是件美差,想来区区反贼并不难对付,只要大军一到这些反贼还不是手到擒来可谁想到了江南才发现这局势不妙,情况复杂之极,而且这些问题不全是军事方面的,主要是地方和后勤方面的问题。

    如果地方和后勤能够保证,大阿哥确信凭自己手中的兵力再加自己的能力,剿灭江南反贼并不困难,可现在由于粮荒的原因,他居然寸步难行,被困在临安一地马上连自己的肚子都快填不饱了,何谈剿匪。




第一百零九章 大火
    这些日子,正如大阿哥所骂的那样,为了粮草他是绞尽脑汁。除了向各地伸手讨要粮食外,他同时不断向京城要求尽快调拨粮草。可是,虽说如今已秋收,按理讲秋收后地方的粮食会宽裕些,可实际上现在地方的粮食更难收集。

    这主要是因为江南粮荒的爆发让各地都起了存粮自保的念头,不仅是普通老百姓,就连官府也是如此,眼看着整个江南由于粮荒闹的锋火四起,其他地方的官员和老百姓怎么不会考虑一旦把手中的粮食交出去,那么等到粮荒影响到自己头上时会怎么办

    况且,宁波的朱怡成早在几月前就已经安排人悄悄从各处购粮了,这几月下来流往宁波一地的粮食可不在少数,随着粮食在市面上的紧缺,粮价也开始居高不下,更加重了一些人囤粮的念头。

    此外,浙江巡抚黄秉中在这紧要关头倒下,整个浙江官场几如一盘散沙,闽浙总督梁鼐由于福建水师的战败更是惶恐不安,只顾得加紧福建防务,哪里还顾得上浙江方面

    一来二去,大阿哥从地方筹粮越发困难,几份奏折上去不是让他就地自筹或就是让他坚持等待,甚至连个准信都没有,使得大阿哥几急上火,如不是他要统制江南,大阿哥甚至想快马加鞭回一趟京城,当面问问他那位皇帝老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无可奈何的大阿哥甚至写信给了八阿哥,他知道老八在江南的关系多,想通过八阿哥那边替自己筹集粮草。可谁想到,八阿哥的回信中说的漂亮,可一点实际的东西都没拿出来,绕来绕去全是空头支票,看得大阿哥更是心头火起。

    “一群王八蛋一群废物”

    拍着桌子,大阿哥越骂火越大,此时此刻他早已后悔当时不应该接下南下的旨意,这哪里是立功啊,简直就是一个火坑,如今说不定满朝上下,甚至自己那些“好兄弟们”都看着自己笑话呢。

    “主子,您看现在怎么办要不奴才再跑一趟”好不容易等着大阿哥发泄了一通,阿克敦忧心忡忡地开口问道。

    “再跑一趟,你打算去哪”大阿哥反问。

    阿克敦张了张嘴,可却没说出话来。是啊他去哪儿呢西边是反贼聚集的地方,他跑过去就算是搞来粮食也运不过来啊,至于临安周边更不用说了,如果有粮也不会闹成这样。北边么江宁那边他已经去了几回了,可弄来的粮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至于南边阿克敦也跑了无数次,那么也是粮荒的主要地区,到时候别说弄到粮了,万一碰上地方反叛能不能回来都是未知数。

    算来算去,也只有东边没去了,可东边是宁波,路途不近,而且宁波的反贼比北边的反贼更是厉害,不久前刚接到信报说是施世骠的福建水师居然在宁波城下全军覆没,这足以表明宁波反贼的强大实力。

    如今大军缺粮寸步难行,东南西北都去不得,这如何是好

    看着阿克敦张口结舌的样子,大阿哥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样吧,你还是去一趟江宁,找一下曹家,让曹寅同江宁海关尽快调集一批粮草至临安。”大阿哥无奈道,这也只是他唯一的办法了,此时此刻他突然想起了熊赐履,想到了之前在江宁和熊赐履谈话的场景,心中不由得深深后悔。

    当初在江宁,熊赐履就已经提醒过大阿哥,并表示对江南粮荒的忧虑,同时点出了朝中借贷成风的弊病,还让大阿哥注意地方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可当时大阿哥对熊赐履的提醒并不以为然,而且最终还是不欢而散的,当时大阿哥心中觉得熊赐履有些小题大做,甚至危言耸听,在他看来江南反叛只是小事,他平叛用不了太多时间,至于地方的政务和朝中的借贷更不是他所关心的,作为领兵的将军只要做好自己本分即可。

    可谁想,仅仅过去了几个月,熊赐履当时的担忧全都成了现实,如今大阿哥心中是后悔莫及,如果早听熊师傅的话,提前做好打算,如何会有今天这进退两难的地步

    可惜了,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而且熊赐履已在月前病死,在江宁,或者在整个江南,能真正关心他,能为他出主意的长辈再也没有了,一想到这,大阿哥心头是一片酸楚。

    等阿克敦走后,大阿哥依旧在对接下来的粮草问题进行思考,大阿哥作为皇子,虽算不上天资聪慧,但也是一个明白人,何况在朝中这么多年,有些事他比常人看得更清楚。

    如今江南的局势如此,他已经根本无力继续围剿,由此来看可以说他到江南的任务已经失败,甚至由于粮草原因,整支大军都在危机的悬崖边上,一旦影响到军队,导致大军崩溃,那么半壁江南就危在旦夕。

    此时此刻,做些取舍是必然的,但这个取舍并不好做。大阿哥心里很清楚,一旦他做出这个决定,那么他再也不可能染指皇位了,甚至还会由此被问罪。

    一直以来,对于太子的不服气和怨恨,导致大阿哥这么多年来一直同太子进行争斗,如果说他真对皇位有什么想法的话倒也不是如此。大阿哥其实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也知道他在康熙心中的地位,之所以和太子争斗这么多年,其目的真正于是看不起这个太子二弟,只想把他拉下马而已。

    但是,如今是彻底没了希望,如果他真做了,那么不用太子出手,自己的老子康熙就会拿他问罪。可是,他又有其他选择么作为大清的皇子,大阿哥还是有几分军人担当的,只见他咬牙切齿沉思好久,终于狠狠一捏拳头,下定了决心。

    几日后的夜晚,一件惨事在临安发生,由于秋高气爽,俘虏百姓的营地不知什么原因大意失火,更因为是夜间起火没能第一时间发现,等发现时这火势已无法控制,整个营地整整烧了一夜,凄惨的哭喊声响彻云霄,一万多百姓最后活下来的寥寥无几,甚至由于大火无法控制还蔓延到了临安城。

    消息传出,举国大哗,大阿哥当即上了请罪折子,康熙听闻后勃然大怒,下旨问罪。



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
    “哈哈哈哈哈老大啊老大,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哈哈哈”

    东宫,太子放声狂笑,当康熙下旨问罪大阿哥的消息传来后,这位和自己兄长斗了十多年的太子爷是喜不自禁。

    耳中听着太子那毫不掩饰的狂笑声,四阿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些日子,作为协助太子处理户部借贷差事的四阿哥经常出入东宫,而今天正是给太子汇报追讨欠款的进展。

    “太子殿下,都是自己兄弟,大哥之事还是有机会劝下皇阿玛吧。”四阿哥忍不住开口说了一句,在兄弟们中间,老四平日独来独往,除了和太子还有十三阿哥比较交好外,对于其他阿哥基本是一视同仁,而且他的性格众阿哥都知道,所以相对而言在诸多阿哥中他算得上比较洁身自好的。

    笑声停下,太子看了一眼四阿哥,嘴角依旧挂着笑意“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呵呵,这个时候你还想着让本宫替老大说话你可知道当初在塞外老大是怎么在皇阿玛面前搬弄是非的么”

    “毕竟都是兄弟,何况大哥也是迫于无奈才出此下策。”对于这件事的内幕,外人不知道,作为皇子的四阿哥怎么可能不了解临安大火后,大阿哥除了上了请罪折子外,还有密折给康熙,把事情前因后果在折子里说了个明白。何况,康熙虽然表面勃然大怒,当众下旨问罪,但也仅仅把大阿哥身上的兼差全部剥夺,对于大阿哥的封爵却丝毫未动,这足以表明康熙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何必做这个恶人呢倒不如趁此机会替大阿哥说几句好话,以显太子之肚量啊。

    “不必说了。”谁想太子不等四阿哥把话说完就摆手打断,紧接着把话头转移到追讨欠款的事。

    心中暗叹一句,看来太子和大阿哥之间的怨念实在是太深,也许此时此刻太子是巴不得借这个机会把大阿哥打得不得翻身才好,哪里可能替他说话呢

    见太子如此,四阿哥也不再劝,当即就作了追讨欠款的汇报。和太子不同,四阿哥是一个做实事的人,而且颇有魄力,接手户部事后,四阿哥雷厉风行,派出精干手下入驻户部,不仅清查帐目,更直接向欠款最多的皇亲国戚先下手。

    四阿哥这举动让太子大吃一惊,为此特意找过四阿哥让他不要因为这事得罪太多人,不过四阿哥和太子好生分析了如今情况,并表示如果不这样做户部的欠款根本就要不回来,而且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既能立竿见影,又能竖立起太子的威信,同时在康熙那边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起初,太子还犹豫不决,最后因为四阿哥的坚持他总算松了口。在四阿哥的手段之下,京中凡是有欠银的个个叫苦,甚至包括几个借了钱的皇子。

    听完四阿哥的汇报,太子顿时一喜,他没想到四阿哥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追讨回这么多银两。

    “好干的好”太子乐呵呵道“当初马齐等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讨了部分,想不到老四你居然拿回的数额已远远超出了马齐,干的好啊”

    “这都是靠太子殿下居中调停,臣弟才有施展的机会。”四阿哥不亢不卑地回道,接着说道“不过现在有个难处,老九、老十等人的借银可不少,他们这些日子一直拖着不还,朝中还有许多官员都瞧着呢。依臣弟看,只要让他们把剩余的银子全吐出来,那么接下来的欠银收回就容易的多了,臣弟算过,等这些银子全部收回,这追讨的差事就完成了十之七八。”

    “老九、老十”太子听到这话顿时迟疑了,虽说老九老十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他们几个和老八走的更近,可毕竟都是自己兄弟,这要银子要到自己兄弟头上,会不会让天下人感到自己待兄弟刻薄

    说来也奇怪,刚才太子对大阿哥的态度却丝毫没有考虑到这点,反而因为九阿哥十阿哥他们想到了这点,说来这也是太子的性格缺陷,好大喜功而且瞻前顾后的毛病一直改不了。

    “这个老四呀,老九老十那边是否可以缓一缓”

    “这断然不能”四阿哥直截了当地拒绝道“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让他们把银子归还,这差事才能尽其功啊不瞒太子殿下,臣弟今天来就是想让太子殿下出面,想来只要太子殿下同他们讲清楚其中利害关系,此事才有更大把握。”

    其实,对于这事四阿哥已经找过九阿哥等人了,可作为兄弟,四阿哥的说话份量并不重,何况这个差事主事者是太子,他只不过是辅助而已。去了几次,非但没有起到效果,反而被讽刺了几句,所以四阿哥只能求助于太子,希望太子以其身份力压这些阿哥,迫使他们归还欠银。

    “这个嘛让本宫先想想先想想。”听到这,太子又犹豫起来,他担心自己出面下面的兄弟闹起来一是丢了自己脸面,二来给外人落下欺压兄弟的坏名声,思来想去太子还是觉得先拖一下为好。

    “太子殿下,这事还需尽快。”

    “知道了,知道了。”见四阿哥追着说,太子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紧接着道“老四呀,你做事认真,一心为公本宫是清楚的,不过有些时候你这人性格太直容易吃亏呀,放心吧,这事我会尽快想办法,对了我现在就进宫见皇阿玛,告诉他欠款追讨的好消息,想来皇阿玛一高兴会重重封赏于你。”

    不等全部说完,似乎是怕四阿哥继续缠着自己,太子急急忙忙地就直接走了,瞧着太子匆忙离开的身影,四阿哥呆然站着,神情复杂,最终不由得摇了摇头长叹一声。

    出了东宫,太子心里轻嘘了口气,说实话他有时候还真烦四阿哥,要不是看在四阿哥一直是自己的人,对于这个做事死板的家伙太子身上总是不得劲。不过,很快他就把这事给抛到了脑后,心情也快活了许多。毕竟今天一连就是两件喜事,第一当然是大阿哥倒霉的事了,自己这个死敌倒了大霉,谁还敢出头和自己争这太子之位

    至于第二件事,那就是四阿哥刚才汇报的追讨欠款的事,追回了这么多银子,康熙定然大喜,现在跑去邀功正是时候,想到这,太子脚下的步伐都轻快了几分,整个人洋溢着喜气。



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选
    当太子来到上书房时,康熙正在见人,太监禀报后,康熙传太子进上书房,当太子进去后见到一位老臣当即一愣,先给康熙行过礼后,太子又连忙向这位老臣行礼。

    老臣不敢怠慢,连忙回礼,但太子却依旧坚持行礼问好,在一旁的康熙见太子如此微微点头赞许。

    这位老臣叫殷化行,是康熙朝赫赫有名的将军,曾任台湾总兵、登州总兵、宁夏总兵、广东提督等职,是经历过平定三藩的老将军,更在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战功显赫,被公认为其功第一。

    他是和康熙朝前期几位大将的同期人物,同样也是硕果仅存的老资格将领。不过,殷化行在康熙四十一年地方平叛中虽然大获全胜,但却因为副将林芳遇害未能及时营救,导致被夺去官职致仕归乡。

    其实说起来这事,是康熙驭下的手段罢了,作为将军作战哪里有十拿九稳的事所谓的副将林芳一事只是个由头,其关键还在于殷化行不是旗人,又功劳太大。借势正好去其官职而已,去职后康熙也未难为他,把他好生养在老家,对于其子弟更提拔为四等侍卫。殷化行心中也明白康熙的用意,卸甲归田远离中枢安心养老,这一晃就是六年之久。

    今天在上书房居然见到了早就归乡的殷化行,太子心中顿时明白这位老将一定是康熙特意招回来的,至于招他回来的原因无非就是江南之事,看来殷化行将作为替代大阿哥的主将坐镇江南。
1...2627282930...1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