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暗卫的撩夫日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路边的老猫
“味道挺足,这还真的她炒的呀”他喜欢喝浓茶,但这茶除了浓还是一股别的滋味。
“两位喜欢就好。”徐喻明笑着点头,又看向萧墨言,“说起来,我当叫你一声舅兄。”
“不敢。”
两人都知道把吴莎记为萧府的义女是为了给她抬身份,谁都没有把对方当成正经亲戚,虽然过年的时候会有节礼来往,也是萧府的人把东西送来,吴莎再让来人把已经准备好的节礼带回去,而不是主动派人把东西送去京城。其实朝中立了太子之后,郡王府已经不必这样低调,但吴莎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和徐喻明
第155章 求了什么
常乘风这些年还是没娶上媳妇,家里没死心给他安排过几个八字硬的,她们却都在定亲后不久染上了病,常家也有了经验,一见对方病了就取消了婚事,之后对方的病马上就好了,想不信邪都不行。他们怎么都查不到人为影响的痕迹,只能相信常乘风真的是命中不宜成亲。
后来有个游方的和尚说是常家杀孽太重,家里本就得有一个子孙出家,若是舍不得,至少要让他多往庙里走走。齐暄帝也听说了这事,就把常乘风留在了京中,在禁军中任了一个职位。常乘风平常得闲,就在京效一些寺庙里走走,吃吃素念念佛,几年下来,京效附近的寺庙他都走腻了。近来收到萧墨言来信,说是有一间新开的黄龙庙很灵验,他也就来了。
萧墨言并不信鬼神之事,无奈损友成不了亲这事太玄,即便如此,他也不信靠着上香拜佛能让他改命娶上媳妇,写信跟他说了这事,也不是开个玩笑,没想到常乘风还真的来了,还硬拖着他一块儿来上香。两个大男人来庙里求姻缘求子,他想想都黑脸。常乘风可不管他心情如何,他不是常乘风的对手,只能跟着他来了。
萧墨言的夫人齐氏去年又为他添了一个女儿,他已经是而立这年,膝下只有两女,让家中很是忧心。本来齐氏已经为他张罗了两个妾氏为他开枝散叶,萧墨言还在犹豫时查出齐氏又有了身孕,两人就约好等这个孩子生下来再说。他并不喜欢家里有妾室,无奈世俗如此,他总得放几个装装样子,但让不让她们生下孩子就是另一回事。
常乘风不知里面纠葛,却知道萧墨言想要个儿子,才有了前面的话。
“我们来上香呢。我来求媳妇,他来求子。”常乘风大大咧咧地说。
“你还没成亲我说怎么一直没人送喜糖来呢。”吴莎打趣道,其实就是常乘风成亲,常府的喜糖也不会送到郡王府来。
“别提了,那些小姐们命都太弱,才订亲就病倒了。有高僧说我要来庙里多走走,能让我的姻缘不会这么坎坷,对我们常家也好,我才来的。”
本来边上还有一些姑娘们留心几位出众公子的谈话,常乘风的话一说,她们马上就跑开了,生怕沾上什么不好的东西。
萧墨言无奈,跟着调侃道:“我看这高僧的意思,应当是来上香的时候能遇着同样求姻缘的女子,让你多多留心里面有没有你的姻缘。”
“是这样吗我都没留心。”常乘风朝周围看了一眼,也没有看到什么看起来强悍的姑娘,倒是看到吴莎一点也没有变,心中欢喜。“你倒是越发像个姑娘了,连寺庙都来了,不过还是比其他人精神,这样挺好。”
“你怎么知道我精神,我们都还没有过招。”
“我看得出来。”常乘风笑着,忽地问:“对了,你有生辰八字吗”
这话一出,萧墨言马上沉着脸咳了一声,见边上徐喻明脸色也难看了起来,连忙说:“别瞎问,郡王妃的私事不是臣子随意好打听的。”
“哦,对”常乘风才想起这事来,余光上下打量了徐喻明一眼,目光中显然带着嫌弃。这个男人这么瘦,跟吴莎一点也不相配。他也没有道歉,反倒说:“你们什么时候下山,等会儿我们一块儿吃顿饭吧,都许久没见了。”
吴莎一笑,感觉这人白目的程度已经到了某种境界。
“义兄,我们还要忙,就不多聊了。”吴莎朝萧墨言说。
“咦,怎么就不聊了对了,你叫小老弟义兄,你怎么不记得这么叫我呢。”常乘风在后面追问,却被萧墨言拦着,没法跟上去。
“你拦我做什么”常乘风不解地瞪了萧墨言一眼。
“你以为郡王妃是你军中的兄弟她身边站着的是家里的小媳妇你到底清不清楚你在跟谁说话”
“不就是幽明郡王。他以前在京中就是个假正经的,想不到贬到了钱塘也不老实。”
萧墨言脸色一沉,打量了他一眼,压低声音问:“我记得你以前明明说过幽明郡王谦恭有礼、心性坚定,怎么现在说他是假正经了呢”
“我说过吗”常乘风讪讪地问,心下已经想起自己的确说过这话。
“你是不是对郡王妃,有什么心思”萧墨言迟疑着小声问,又谨慎地朝四周看了一眼。幸好这会儿并没有经过的人,不会有人听到两人在聊什么。
“什么心思”常乘风不懂萧墨言在问什么。
萧墨言也不知怎么说,只得挥挥手,说:“算了,你只要记得以后见着郡王妃远着离别太亲近就行,尤其是她夫君在身边的时候。”
这话萧墨言说的有几分不情愿,便是他也不愿意跟吴莎说话时还得顾虑着徐喻明。
“可是她跟我有过命的交情,就跟我兄弟一样。”常乘风不服气地说。
萧墨言有些头疼地看着他,不知他是不是真的不懂,但这人一向只对武学有兴趣,对人际交往并不明白,说不定对儿女之情也没有开窍。想到以前的事,他忽地问:“我记得以前你明明是避着吴……郡王妃的,还一直嚷嚷说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我那时不知怎么的就有点怕她,连话都不敢跟她说,一靠近她舌头就发麻。现在倒是好些,估计是知道她的女的也就不怕了。她今天瞧着就跟大家小姐似的,还挺好看。”常乘风说着,
第154章 黄龙寺
两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看到郡王府的马车已经近了,见状两人就上了马,小跑着在路上走,跟马车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这个速度骑着马不会太颠,马车内却没有那么舒服,忠富是习武之人,下盘很稳坐着还没有那么难受,三妮就不行了。
“哎呀妈呀,要是我也能骑马就好了。”三妮感慨道,又好奇地看着忠富,“你以前就会骑马吗”
“是呀,我以前是放马的。”忠富胡诌道。
“放马的”三妮知道放牛的,不知放马跟放牛是不是一样,可是忠富又识字,看着就不像普通人家出来的孩子,家里怎么会是养马的呢
眼珠转了一圈,三妮忽地问:“你家不是做小生意的吗”
忠富和安贵对外称是兄妹,三妮常和安贵一块儿做绣活,尽管两人关系不好,但是该八卦的事她也没有少问,她记得安贵曾说过家里有小生意,具体做什么生意倒是没有说。
“就是跟牲畜、杂货相关的小生意。”
三妮还是弄不懂是什么样的生意,也不好再追问,反正也不紧要。
“你想骑马吗,要不要我教你”忠富适时问道,成功转移了三妮的注意。
“好呀,咱们在府里也能学吗”
“花园挺空的,我们可以在那里学,你这么聪明,肯定一学就会。”
“嗯,我想也是。”三妮毫不谦虚地点头。
走了一整天,穿过了一个镇子,他们总算是到了黄龙寺所在了的龙门镇。
龙门镇座落在富春江畔,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环境清幽,是一处避世隐居的好地方。镇上人不不多,也不是赶集日,日落时分路上已经看不到什么人了。他们问了人,才找到了镇上唯一的一家客栈——龙门客栈。吴莎刚听到名字的时候,担心是这一家黑店,虽然黑店开在这儿没有赚头,但是保不齐世上就有佛系的黑店呢
到了店里,见开店的是一家三代六口,小的才刚会走路,吴莎就打消了一半戒备。还有一半是打消不少的,出门在家,这点防备还是要有的。
店主姓孙,招待客人的老掌柜,带人去客房的是他的大孙女。听说他们也是打算去黄龙寺,孙丫头叽叽喳喳地说了好些黄龙寺灵验的事迹。吴莎一听才开了一个多月的黄龙寺已经让十来个求子的妇人怀上了,也是默默佩服民众的想象力。造庙的时候,吴莎是捐了钱的,她捐的数目就算没有数一数二,至少也排进了前十。她也不是头蠢羊,在捐钱前把庙宇的规则和主事人的底细都摸得一清二楚,知道是靠谱的才会把钱拿出来。
出钱的大主顾是江北的一个大富商,姓周,当初他还是个小商贩曾迷路到过龙门镇,龙门镇地方比较偏,他当时迷路在山上,根本不知道这么个镇子,在差点走投无路的时候出来一位妇人给他指了路还给了他水和干粮,他才得以脱身。
这位周大财主本来就是信观音的,到了山下后便认定这位妇人应该是观音所化,不然大半夜的一个妇人怎么会无端端地出现在深山里呢之后他就发愿要是将来发达了,就在遇着妇人的地方修一座庙。后来他总算是发了家,正好有僧人化缘到他这儿,说是想翻新庙宇,而旧的庙宇离他遇着妇人的地方就隔了一座山。他想起年轻时发下的愿,就答应出钱,但让僧人把庙迁到现在黄龙庙也就是他遇着妇人的地方,僧人也答应了。
于是原本在另一座山上残旧的黄龙庙搬到了临江的山上,庙宇也由原先的一间扩到了两层。周大财主出了最多的钱,僧人化缘又攒了一些,总算是把庙修得气派齐整。现在庙里除了方丈了空,又多了两个大和尚,还有一个行脚僧和一个五岁的小沙弥。
庙里没有留宿的地方,许多人来了之后就住在龙门镇上,为此镇上的第二家客栈正在抓紧装修中,过不了多久就会开张。这事龙门客栈的人自然是不会跟吴莎说的,这都是吴莎在房间里听到楼下大堂吃饭的客人打趣掌柜时听来的。
连熟客都有,可见这家客栈的老板不是假的、这儿也不是黑店,下次要是他们再来,自然还是挑这家住过的更安心些。
住了一夜,吴莎听徐喻明半夜多咳了几声,有些不确定第二天还要不要再去。早上她还故意起迟了些,让徐喻明能多睡一会儿。可惜幽明郡王殿下住在普通的客栈里睡不好,天一亮就醒了。吴莎一个人躺在床上装睡也没有意思,不得不跟着起床。
“你昨天不累吗今天还这么有精神”吴莎一边说着一边伸了一个懒腰。
“还好。你要是累,可以再多睡一会儿。”
“不睡了,我们等会儿去河边走走,听说会有许多卖鱼的人,我们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的鱼类。”
“今天不是要吃斋吗”
“可以留着晚上吃。”
“你一大早去准备晚上杀来吃的东西,中间还去拜佛,会不会太不尊敬”
吴莎细细一想,觉得也有点道理,只好作罢,却又不死心地说:“我听说晚市的时候也会有卖鱼的,我们到时候再买,横竖要在镇上再住一夜,怎么也得吃一顿河鲜。”
徐喻明微微点头,心下为了逃不开的鱼肉菜肴忧心不已,他这些年在吴莎的照顾下已经能吃几筷子鱼,可是出门在外,这菜也不是吴莎做的,客栈里做出来的菜都不怎么样,鱼就做的更难吃了,昨天除了吴莎,别人吃的都不多。
吴莎也觉得做的菜不好吃,但她没有那么挑嘴,尤其是在早就饿了的情况下。她倒意外他们怎么吃得这么少,也不怕半夜饿醒。
虽然不买鱼,两人还是去河边走了一会儿,听着渔夫们和镇上的百姓用乡音讨价还价颇有些趣味,还有一些半大的孩子帮着看水桶里的鱼。吴莎发现这儿卖的鱼都不大,品种倒是多,有些鱼类她以前也没有见过,心下有些期待傍晚晚市的时候来买鱼。正走着,就看到有个摊子上围着人,两人上前一看,摊里有一个大木桶,里头放着一只约十斤重的甲鱼。
这可是是个好东西,又好吃又滋补,吴莎盯着看到了一会儿,听到边上有一个管事模样的人正在讲价,她听到价格压得极低,心痒想要出一倍的钱把甲鱼买下来,便朝徐喻明看了过去。
徐喻明倒是不讨厌吃甲鱼,不过也没有多喜欢。这东西府里做的次数也不多,负责买菜的忠柱不会专程买这个,还得吴莎忽然想吃了提一句,他才会上心在街上问问,有时还不一定买得到。比起吃鱼,徐喻明宁可吃甲鱼。
“买下来吧,让它多活一日,明天再炖了。”
&nbs
第153章 石家侵地案
钱塘这儿过年的气氛正浓,洛阳城也是一样,只是在过年祥和的气氛中,隐隐像涌动着什么。百姓不知情,仍然为准备过年忙碌着,知情的那些也不显露,还有些暗中看热闹的意思。被看热闹的正是齐暄帝,他最得用的手下最近在查石家侵地的案子,动静甚大,他不得不有所取舍。
石家自从太子册立后,行事更加嚣张跋扈,知道南方之地多产,就派人去收购,钱塘因为有一个夏守知还有徐喻明在,石家人不敢闹得太过,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这事齐暄帝本有所耳闻,照他的意思,石家若能从老牌世家里挖一块肉下来,他还会替石家撑腰,偏石家动得最多的是百姓的田地,那可是百姓的命根子。
除了这些,石家人在南方行事比在京城时更无所顾忌,在洛阳他们至少还顾着脸色,不敢给太子和皇后找事,去了外面可就管不得这些了。他们以为一些平头百姓不敢如何,却不知朝中有心人甚多。到了年底,就有一波被侵地的苦主到了京城,还有人直接碰死在廷尉衙门前,只求萧墨言秉公办理。
原本民告官就得先受了一顿板子,衙门才会受理,许多人都熬不过这顿板子,与其受这些苦,其实还是碰死了划算。也许有人也是这样跟碰死的人说的,才有了这么一出。事情在衙门口闹开了,瞒是瞒不住的,加上萧墨言行事强硬得罪了不少人,很快整个洛阳的人都听说了消息。
齐暄帝听说时,知道事情压不下来,也很是无奈。他先把皇后叫来斥责了一顿,又让萧墨言彻查此案。齐暄帝发了火,太子也不敢求情,只能让人去萧墨言那儿说和。萧墨言并不打算给这位太子面子,却不得不给齐暄帝面子,石家的人是齐暄帝在撑腰,这些人齐暄帝要不要继续用还是一个问题,他总不能把他们都给关进牢里。
这事从秋末拖到了年底,总算在腊月二十之前结了案。萧墨言斩了石家好些个犯事的管事,还有石家旁支的几个出面的人,齐暄帝将石家的老太爷也就是石皇后的父亲除去官职,她的两个哥哥也跟着降了职。
这个结局对各方来说都是好的,石家的正房的人并没有出事,对石家来说已经是齐暄帝给太子面子开的恩;石家却也吃了憋,不得不低调下来,这也是京中其他人家愿意看到的。齐暄帝为石家的事迁怒皇后,甚至连该去皇后宫中的日子都没有去那儿留宿,而是去了蓉妃那儿,皇后好不容易在太子册立后夺回的那点宫权又分给了良妃和德妃。
齐暄帝有他的意难平,萧墨言也有。
在年底封朝之前,萧墨言找齐暄帝谈了一次,定下了他明天外派的事。他本是京中廷尉,位高权重,前途不可限量,但他也不可能一直在这个位置熬资历等着加官进爵。齐暄帝原是打算再过几年,再放他去外面呆几年的,现在闹出这样的事,他也需要显露一下自己的态度,就决定提前派萧墨言去任州刺史。
京官外放本就要提一级,萧墨言现在的官位再提正好能任刺史,他要去的也不是别的地方,而是江北所在的杨州。既然石家侵地的案子都捅出来了,其他人也别好过,在江南一带占地的又岂止石家一家,就算他们出手隐晦,要是想查还是查得出来的,就是查不出来,造也要造份证据出来。
这是暗卫的活,身处杨州中心的吴思最近可忙得很,连过年也不得安生,她那时还不知道取代现任杨州刺史的会是萧墨言,不然办起事来可就没这么利落了。
这事齐暄帝在岁末压着没发,直到到新年开朝才闹开,并迅速拿人下狱定案,比石家一案时快了不知多少倍。不等群臣反应过来,杨州刺史就被判了斩刑,他本就不是一个无辜的,据派去抄家的人说,从他家抄出来的家产都能顶上一个国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