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在场的县兵们也纷纷向四周的百姓解释道:“他二人都是公孙述派到洛阳的细作,大家不要听信他二人的蛊惑!”
“是细作!打细作——”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大吼了一声,紧接着,四周的百姓们纷纷叫喊起来:“打细作!”“打细作!”
一时间,碎石块像雪片一般,往人群中央的父女二人身上砸去。龙渊急声说道:“保护人犯!”
带着两具尸体回去,毫无意义,只有活人才能发挥作用。
县兵们一边劝说四周群情激奋的百姓,一边保护那父女二人,包括龙渊、虚庭、虚飞在内,每个人的身上基本都挨了好几石头。
龙渊等人费了牛九二虎之力,总算是把父女二人从百姓的人群里带出来,急匆匆地回到秦山的住处。
来到后院,秦山还在,在其旁边,还站着洛幽和两名县兵。
不用向秦山问话,洛幽说道:“龙渊大哥,刚才我问过秦山了,他二人并不是真的父女,男的叫曹方,女的叫傅倩兰,他二人都是公孙述的细作。”
龙渊听后,看向秦山,说道:“他和曹方、傅倩兰什么关系”秦山把伯玉坊这么重要的据点都供了出来,但却包庇这对假父女,让人想不明白。
洛幽回头看眼躺在地上,已然半死不活的秦山,说道:“秦山和傅倩兰有私情。”
龙渊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秦山还是个痴情的种子。”
宁愿自己活受罪,也不肯供出心爱的女人,只可惜,人家可没领他的情,也不认为他的嘴巴会那么严,生怕秦山把她供出来,人家带着假父亲先跑了。
当然了,也正因为傅倩兰和曹方沉不住气,才被己方逮了个正着。
龙渊对一名县兵说道:“你先回县府报信,让董县令和张县尉立刻派人,去查封伯玉坊。伯玉坊的人不少,提醒董县令,需多派些人手!”
“喏!”那并县兵拱手应了一声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入京进谏
高句丽王,名叫高无恤,他便是高句丽历史中大名鼎鼎的大武神王、大朱留王。
以高句丽的历史来看,高无恤算是一位很有能力、很有作为的君主,野心勃勃,开疆扩土。东扶余的第三代君主就是被高无恤杀的。
后来高无恤持续进犯幽州,惹毛了辽东太守,辽东太守举兵攻打,爆发了著名的丸都山城之战。
当时的辽东太守,率辽东汉军把高无恤围困在丸都山城之内,孤立无援,眼瞅着要弹尽粮绝,高无恤竟然出人意料的派出部下,给汉军送去酒肉。
此举导致辽东太守误以为丸都山城内粮草充足,而当时,汉军粮草已所剩无几,无奈之下,辽东太守只能选择撤兵,高无恤可谓是兵不血刃的解了丸都山城之危。
只此一件事,就足够高无恤吹嘘一辈子的了。
高句丽只是个弹丸小国,所发生的战争,与中原战争相比,都属小打小闹。在高句丽的战争史上,不可能找到像昆阳之战那种规模的大战役。
这次随高无恤一同前来洛阳的,还有王子高解色朱。
高解色朱并不是高无恤的儿子,而是高无恤的亲弟弟,后来得封号闵中王。高无恤得子较晚,目前太子还只是个不懂事的小娃娃。
另一位同行者,则是高无恤的女儿,也就是高句丽公主,高景慧。高景慧的年纪不大,只有十六岁,在高句丽国,素有第一美女的美誉。
高无恤、高解色朱、高景慧抵达洛阳时,刘秀并没有出城迎接,出城相迎的是右将军邓禹和左将军贾复。
这个迎接规格也算是够低的。堂堂的大汉天子,不出城迎接,倒也实属正常,可连三公九卿都不派,只派左、右将军出城迎接,这着实是令人脸面难看。
听闻前来迎接自己的是左、右两将军,高无恤的脸色瞬时间沉了下来。
高解色朱转头看眼兄长,小声提醒道:“大王,我们此行,可是有求于人啊!”
言下之意,千万别搞僵了双方的关系。高无恤闻言,将怒火一压再压。他举目向前看去,只见邓禹和贾复正骑马走过来,他小声说道:“依罗!”
依罗是高无恤麾下的头一号猛将,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凶恶,斜披着兽皮,里面赤膊,露出半边的胸口,身上横七竖八的疤痕狰狞可怖。
跟随高无恤多年,高无恤一句话,依罗立刻心领神会。他跨步出列,迎着邓禹和贾复走了过去,他双手一伸,将二人挡住,大声说道:“高句丽王在此!”
邓禹和贾复对视一眼,相视而笑。两人双双下马,邓禹开口说道:“世间只有下句丽侯,又哪来的高句丽王”
他这句话,极大的刺激了高句丽人。王莽当年把高句丽改名下句丽,把王降为侯这事,已经成为高句丽的心病、痛脚。
依罗气得脸色铁青,须发皆张。他哇哇怪叫一声,伸手就去抓邓禹的衣服。
贾复在旁,慢条斯理的将邓禹向自己身后一拽,而后抬手扣住依罗的手腕,也没见到贾复怎么用力,只随意的向外一送,依罗站立不住,噔噔噔的连退出好几步。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依罗脸色顿变,后面的高无恤和高解色朱也同是变色。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依罗的力气有多大,高无恤等人很清楚,而对面的汉人,充其量也就三十来岁,面白如玉,相貌堂堂,看起来文质彬彬,可没想到力气竟然如此之大。
稳住身形后,依罗很是不服,怒吼一声,作势要拔肋下的佩剑,高无恤断喝道:“依罗!”
喝住了依罗,高无恤、高解色朱翻身下马,走到邓禹和贾复近前,高无恤拱手说道:“不知两位将军是”
邓禹拱手还礼,说道:“右将军,邓禹!”
贾复也是拱手还礼,说道:“左将军,贾复!”
高无恤故作恍然大悟道:“原来是邓将军、贾将军,失敬、失敬!刚才依罗多有冒犯,还请两位将军海涵。”
邓禹含笑说道:“好说好说,对边荒异族,我大汉向来心胸开阔!”
高无恤被噎得直翻白眼,依罗大怒,跨步上前,想要出手教训邓禹,贾复随之迎上前一步,挡住依罗的同时,还似笑非笑、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依罗刚才和贾复有过较量,吃了个闷亏,对贾复多少有些顾虑,不敢太过造次。
邓禹一直都是乐呵呵地表情,侧身摆了摆手,说道:“高侯,城内请!”
高无恤脸色微变,不过还是忍住了,一脸的干笑,笑得难看,向邓禹摆手说道:“右将军请!”
洛阳繁华,不用进城,只在城外就能感受到洛阳的繁华和兴旺。洛阳周围的郊区,就已经是人来人往。
进入城内的郭区,更是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穿过郭区,进入城区,两边的建筑都变得高大许多,地上更是青石铺路。看街上百姓的穿着,绫罗绸缎,应有尽有。
能住在城区里的,非富即贵,而且汉人好门面,但凡是出门,都会换上家中最好的衣服,这也让城区的百姓看起来异常富庶。
自打进入洛阳城,高无恤、高解色朱、高景慧等人的眼睛都快不够用了,时而看看这,时而看看那,既新奇不已,又深感震撼。
高解色朱与高无恤骑马同行,他小声说道:“大王,洛阳不愧是汉都,世间竟然有如此之大、如此之繁华鼎盛的城邑。”
在高句丽,别说找不到能与洛阳相匹敌的城邑,就算是把高句丽最好最繁华的都城拿出来做比较,也不如洛阳的一半。
其实他们还是太高估自己了,高句丽的都城,别说不如洛阳的一样,连洛阳的十分之一都未必能比得上。要知道洛阳可是接近上百万的人口。
通过城区,来到皇宫。
看到洛阳皇宫,高无恤等人无不是瞠目结舌,在洛阳皇宫面前,高句丽的王宫,那就是一座大宅子,完全没有可比性。
即便是如此规模的皇宫,后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索要二郡
高无恤搬出王莽,就是在提醒刘秀,王莽乃汉贼,王莽当初所做出的决定,汉室不应该再继续遵循。
按理来说,高无恤讲的并没错,王莽的确是篡位之君,窃汉之贼,他当初颁布的诏书,也理应被汉室作废掉。
在王莽死后,高句丽就应该恢复国名,下句丽侯也应该变回高句丽王。
只是王莽政权被推翻后,接管全国政权的是刘玄。
刘玄政权的心思根本没用在正道上,当家做主之后,上到刘玄,下到大臣,一个个都忙着敛财、享乐,谁有闲工夫去管什么高句丽的破事。
再之后,赤眉军攻陷长安,取代了刘玄政权,对于高句丽的破事,赤眉军更懒得去管,从上到下,都忙着搜刮百姓,劫掠粮食呢。
赤眉军之后,便是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初期,洛阳朝廷自顾不暇,内部有叛乱,外部还有大量的军阀割据,西征、南征、东征都连到一块了,忙得焦头烂额。
这种情况下,洛阳朝廷自然没心思去管高句丽的事。等洛阳朝廷好不容易平定了内部叛乱,又消灭了外部大量的割据势力,政权终于稳固了,高句丽又在幽州连连作乱,上蹿下跳的蹦跶,使得刘秀对高句丽的印象越来越差。
所以,本来很简单一件事,高句丽早就该恢复国号了,可一直拖到了现在。作为高句丽王的高无恤,不得不亲自来一趟洛阳,面见刘秀,当面请求恢复国号。
等高无恤说完话,大殿里静得鸦雀无声,刘秀没有说话,在场的大臣们也都没有说话。
见状,高无恤暗暗皱眉,正要再开口说话,高解色朱抢先说道:“陛下,臣等前来,特意为陛下带来了几件礼物,还请陛下过目。”
刘秀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他把礼物呈上来。
高解色朱走到大殿的门口,向外面招了招手。
几名高句丽侍从端着礼盒,走出大殿。高解色朱将侍从捧着的礼盒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开。
前三个礼盒,里面装得都是人参,每个礼盒里,装着两三株,看人参的个头,基本全是百年以上的老参,参须也保留得十分完整。
对于普通的富贵人家来说,这种百年老参算是宝物,但在皇宫里,这根本不够瞧的。大臣们只扫视了一眼,便没有再多看。
当高解色朱打开第四个礼盒时,现场的大臣们才露出惊讶之色。
这第四个礼盒里装着的也是人参,只不过这株人参比百年人参还要大上许多,偌大的礼盒里,也只撞了这么一株人参。
“这……这是千年人参”王元忍不住惊呼道。
百年人参就已经不常见了,千年人参更是稀世珍宝。
就理论而言,人参还真活不了一千年,有据可查的,活得最久的人参,在五百年左右。所谓的千年人参,充其量就是两三百年的人参,但这已经极为罕见了。
听王元惊呼出千年人参,在场的许多大臣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一看究竟。毕竟千年人参只存在于传说中,真正见过的人,屈指可数。
高解色朱面带笑意地看向王元,拱手施礼,说道:“这位大人好眼力,这确是一株千年人参!”
刘秀居高临下,定睛细看,这株大人参,已经长成了人形,躺在礼盒中,仿佛一个缩小版的老头子。
看罢这株人参,刘秀暗暗点头,高无恤这次前来,倒还真带来了宝物。
最后两颗礼盒里,一个装了两颗夜明珠,一个装了十颗东珠,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物。
刘秀含笑点了点头,说道:“高侯带来的这份厚礼,我收下了。”
高无恤闻言,眼睛顿是一亮。
刘秀笑问道:“高侯这次到洛阳,除了要恢复高句丽的国号外,还应该别有所求吧”
高无恤和高解色朱对视一眼,前者向刘秀拱手说道:“陛下,这位是小女,高景慧。”说着话,他转身向自己的女儿摆摆手。
高景慧连忙向刘秀福身施礼,娇滴滴地说道:“妾见过陛下!”
高无恤正色说道:“臣此次带小女景慧来到洛阳,是打算把小女留在宫中。”
听闻这话,大臣们面面相觑。高句丽公主留在宫中,不可能做宫女,那么只能做嫔妃了。高无恤这是千里迢迢来送女儿的啊!
动身之前,高景慧对于这次的洛阳之行是很不乐意的。
父王要把她嫁给大汉的皇帝,可大汉的皇帝到底长什么样,她根本不知道,是不是七老八十,她也不知道。
对刘秀这个人,她可以说毫不了解,完全没有概念,再加上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心中更加恐惧。
但到了洛阳之后,她感觉这里比她的家乡好太多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繁华热闹的城邑,等她见到刘秀之后,整个少女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大汉的皇帝和她想象中的模样完全不同。
年纪轻轻,看来也就三十左右岁,样貌生得极佳,龙眉虎目,肩宽背厚,身材高大,但又不会让人感觉魁梧雄壮,反而文质彬彬,十分的儒雅。
在高无恤、高解色朱和刘秀说话的时候,小姑娘站在后面,偷偷观瞧了刘秀好几眼,把刘秀看了个仔细。
刘秀面带微笑,没有立刻做出表态。高无恤要把他的女儿许配给自己,刘秀是不太高兴的,对于高句丽人,他并不喜欢,对高景慧这个小姑娘,他也没什么感觉。
但高无恤已经开了口,他无法回绝,一旦拒绝,就等于是当众驳了高无恤的面子,大汉和高句丽将会结下死结,接下来,双方必然要斗得你死我活,这得不偿失。
大殿里静得鸦雀无声,高景慧忍不住抬起头,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刘秀。那副人见犹怜的勾人模样,让大殿里的许多大臣都禁不住看呆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秀含笑说道:“高侯的美意,朕领了。”
高景慧闻言大喜,她还真怕刘秀会拒绝父王的提亲。
高无恤和高解色朱哈哈大笑,双双拱手说道:“陛下,以后大汉和高句丽就是一家人了!”
人家又是送厚礼,又是送公主的,诚意十足,刘秀也不能毫无表示。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针锋相对
高无恤并不着急向刘秀索要乐浪郡和玄菟郡,他也没期待刘秀能一下子送给他两个郡,但对乐浪郡,他是势在必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