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至于超越刘家会有什么好处,贺鹏飞就没说了。

    很快,两人来到了车站外面。

    与浦州车站不一样,帝都车站外的广场上没有那么多人,而且有不少穿着制服的军警在维持秩序。

    在出站口外面停着几部军车。

    看清楚从车上下来的人,白止战马上加快步伐跑了过去。

    竟然是贺永兴!

    “叔叔。”贺鹏飞跑得更快,几步就超过了白止战。

    叔叔

    白止战觉得自己听错了,因为贺鹏飞与贺永兴是堂叔侄关系,按理不应该用这种较为亲切的称呼。

    贺永兴只点了点头,贺鹏飞也很识趣,主动去了后面的轿车。

    “路上还好吧”

    “还好,谢谢贺司令关心。”

    贺永兴没啰嗦,毕竟现在是清晨,昨晚下了场大雪,室外气温还不到零下十摄氏度。

    这个时候,白止战才注意到,桂伯勇没有跟来。

    “先送你去司令部宾馆,晚上有一场很重要的会议。”等白止战上车,贺永兴把一个文件袋递给了他。“抓紧时间看完,晚上要用到。用不着紧张,到时候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别跑题就好。




第31章 临危受命
    从枢密院出来已经是傍晚了,虽然是万分疲惫,但是祝世建还得打起精神。

    “校长。”

    秘书把保温桶取出来的时候,祝世建摆了摆手,表示没胃口,不想吃晚饭,让秘书别麻烦了。

    不要看祝世建是万千帝国海军军官的校长,可是年纪并不大,明年才满六十岁。

    在二十多年前,祝世建是帝国海军最有才华的,还是同一批将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可以说前途无量。

    只是,他同样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男人。

    当时,唯一有资格跟他竞争海军总司令宝座的就是大他三岁的周宽德。

    两人既是同班同学,还是肝胆相照的好友。

    与外界的传闻不同,周宽德没有横刀夺爱,为了功名利禄才入赘刘家,而是在替祝世建背锅。

    正是如此,祝世建才在此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接过重担。

    昨晚,周宽德不是告老还乡,而是想以死报国。

    虽然枪口没有对准,子弹射偏了,而且警卫人员在听到枪声之后立即赶到,随后把周宽德送往海军总医院,还马上做了手术,但是到现在,周宽德都没有渡过术后危险期,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因为弹头射入颅腔,导致颅内大出血,所以哪怕保住了性命,也会有严重的后遗症。

    帝国当局没有公布真相,而是以告老还乡掩盖,只是不想让事态扩大,因此影响到军心士气。

    周宽德倒下后,也只有祝世建能负重前行。

    想到从首辅那里拿到的,由周宽德亲手写的推荐信,祝世建就有一种很是荒谬,哭笑不得的感觉。

    二十多年之前,由祝世建写的推荐信,把周宽德送上了通往海军总司令的阳关大道。

    现在同样是一封推荐信,周宽德把这一切还了回来。

    真是因果循环,屡试不爽啊!

    “校长,饭菜都是热的,多少还是吃点吧。晚上的会议说不定会开到半夜,要是夫人知道了……”

    “人员都通知到了”

    秘书点了点头,一副很是无奈的模样。

    “行,就趁热吃点。”

    听祝世建这么一说,秘书哪里敢啰嗦,立即拿起保温桶,取出放在里面的饭菜,那还是上午从家里带来的。

    关键,这些饭菜是校长夫人亲自下厨做的。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也就是在二十多年前,让祝世建放弃了大好前程,心甘情愿留下来任教的那个人,能让他服服帖帖。

    其实,祝世建惧内,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每每遇到为难之事,祝世建总会以“夫人不答应”为由加以婉拒,久而久之的,也就传开了。

    只是,这也可以说成是聪明。

    等祝世建吃完,轿车也回到了海军司令部。

    院子里面停满车辆,全挂的军牌,主要是轿车,也有一些简陋的军车。

    出于礼貌,与会人员都比通知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

    全都是海军的实权人物,以高级将领为主。

    严格说来,其实就两名高级将领。其中的一个,就是不久之前才升任上将,出任本土舰队司令官的贺永兴。另外一个则是贺永兴头号竞争对手,现在担任南方舰队司令官的刘长河上将。

    其他参会人员,全都围绕他们两个转。

    要论个人能力,贺永兴绝对在刘长河之上。

    只是,这个刘长河也非等闲之辈。

    首先,他是周宽德的小舅子。

    其次,他是刘家这一代当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也是最有资格顶替周宽德统帅指战系的人选。

    从这个角度看,理应由他在周宽德之后出任海军总司令。

    最后,在过去两年多里,由他指挥的南方舰队稳打稳扎,不但没犯大错误,还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哪怕论功行赏,也应该给他官升三级。

    当然,最关键的仍然是他与祝世建的关系。

    贺永兴是祝世建的学生,哪怕是贺家之虎,也必须尊重老师,



第32章 停战协议
    争吵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白止战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话题扯开之后,与会的军官再无顾虑,把该说的与不该说的,一股脑全都倒了出来,简直是吓死人不偿命。

    争吵话题,就只有一个:帝国海军是被谁打败,或者说是怎么失败的

    虽然白止战早就被吵得头昏眼花,但是没有犯糊涂,而且早就听出来,扯战败原因只是为了达到目的。

    目的非常明确:由谁说了算,也就是帝国海军的实控权。

    其实,自帝国海军诞生伊始,由贺家与刘家充当主演的,以帝国海军为舞台的闹剧就正式上演了。

    只是,跟这场大战扯上关系,也就往前追溯十多年。

    之前已经提到,在布兰皇家海军设计与建造“无畏”号之前,帝国海军的舰船设计师就提出了类似的设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无畏”号,帝国海军原本能提前十年发起军备竞赛。只可惜,该建造方案被搁置了十年,帝国海军由此完美的错过了引领海军发展潮流的绝佳机会。

    那么,这是谁之过

    当时,鼎力支持建造新式主力舰的是贺家,而竭力反对的是刘家。

    原因也很简单,贺家主宰造备系,必然是建造新式战舰的最大获益方,还能借机向指战岗位安插自己的人。

    这仅仅是开始。

    在此之后,帝国海军多次错失碾压其他列强的机会。

    比如,随着“无畏”号下水,海军军备竞赛全面开始后,帝国海军却以新技术不够可靠为由,压下了很多新式主力舰的建造计划,仍然按部就班的建造了十多艘前无畏舰,浪费了大量资源。

    关键,浪费了比资源还要宝贵的时间。

    在大战爆发后,这些前无畏舰全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如果多出十几艘无畏舰,再同步提前建造超无畏舰,那么在四年多前,也就是大战爆发的那一年,以布兰王国、洛克共和国与骆沙帝国为首的同盟集团,绝对不敢奢望能够夺得局部制海权。

    在无法保证夺得局部制海权的情况下,以海权立国的布兰王国绝不会贸然发动战争。

    没有布兰王国,另外两个列强哪来挑战梁夏帝国的勇气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帝国海军能保持两强标准,大战或许就不会爆发。

    当然,现在争这些其实没多大的意义。

    此外,让白止战震惊的,并非帝国海军的内部矛盾,毕竟任何一名在海军学院呆了几年的军官对两大世家的恩怨情仇都有所耳闻。如果说两大世家没有矛盾,一直是和睦共处,那才是怪事。

    真正的大新闻,还是即将签署的停战协议。

    也就在前些天,白止战还在感叹,昔日不可一世的迢曼帝国也会穷途末路,签署丧权辱国的投降协议。

    现在,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梁夏帝国身上。

    虽然不是投降协议,但是跟除了名字不同之外,具体条款与细节内容跟投降协议没多大区别。

    总结起来,其实也就一句话。

    梁夏帝国必须无条件的,把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在世界各地掠夺的资源与圈占的地盘全都吐出来。

    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就是“一朝回到宪改前”。

    在陆地战场上,如果战线在梁夏帝国境外,梁夏军队就得撤回到战前位置,也就是退回国境。要是战线在梁夏帝国境内,则保持现状,等签署停战协议之后,再针对具体问题分别进行谈判。

    比较特殊的是东北战线。

    因为狭夷皇国不肯让步,所以同盟集团坚持要梁夏帝国妥协,接受狭夷皇国开出的停战条件。

    承认冰风暴半岛为国际共管地区,在停战之后再做谈判。

    这算什么

    虽然冰风暴半岛并不是帝国的殖民地,更像依托帝国的属国,



第33章 流派之争
    贺永兴起身发言的时候,坐在他旁边的桂伯勇回过头来,朝白止战递了个眼神,让白止战准备好。

    因为时间太过紧张,所以在来海军司令部之前,白止战只把贺永兴给的那些资料大致浏览了一遍,对当前情况,准确说是这次会议讨论的话题有了一个了解,搞清楚了贺永兴让他来参加会议的原因。

    起因,就是白止战当初通过桂伯勇向贺永兴提出的建议。

    在停战谈判中,同盟集团要求把限制海军军备当成停战条件,得写入停战协议。帝国方面则坚决反对,强调这只是停战谈判,并不是投降谈判,海军关系到帝国国本,要是谈不拢那就打完再谈。

    争到最后,双方都做了让步。

    停战协议正式生效之后,双方再针对限制海军军备进行谈判。同盟集团答应不会对帝国提出额外要求,而帝国保证废除施行了半个世纪的两强标准,不再谋求打造与维持能横扫四海的超强海军。

    在本质上,其实是帝国为了保住海军,在战略层面上做出了让步。

    不要忘了,决定一个国家属性的,或者说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大的帝国,就看有没有向境外投送军事力量的能力。在绝大部分时候,向海外扩张,夺取海外领地与捍卫海外利益的只能是海军。

    正是如此,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为了捍卫广泛的海外利益,帝国海军一直奉行两强标准的基本战略。总体实力超过两个最强大的对手的总和,在任何时候都都能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战争。

    帝国海军也由此称霸全球五十年。

    现在放弃两强标准,其实就是放弃了称霸战略,等同把众多的海外利益拱手让给了其他列强。

    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正是西方列强发动大战的目的。

    别的不说,一些西方列强的军事学家将第一次全球大战称为倒梁战争。

    如果没有全球利益引诱,也无法让全部的西方列强团结起来,齐心协力的对付由梁夏帝国为首的协约集团。

    可是,就这么放弃已经掌握与享用了五十年的霸权

    单独谈判,不等于不对海军军备进行限制。

    其实,在经过了大战的摧残之后,限制海军军备已是所有国家的共识。

    如果不对海军军备进行限制,那么要不了多久,说不定也就十年,列强就会在军备竞赛的刺激下,或者为了夺取属于自己的利益,或者为了应付来自强敌的威胁,撕毁好不容易诞生的停战协议。

    到那时候,再用数千万人的鲜活生命来填饱战争猛兽的贪婪胃口

    矛盾就在这里!

    这也是祝世建在就任帝国海军总司令之后,马上就召开这次会议,让两大派系一起来讨论的原因。

    不管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解决这个矛盾!

    在限制军备的前提条件之下,让帝国海军迅速复兴,继续保持一流的实力,确保当战火再次点燃之时,依然能横扫四海,战胜所有的强敌,维护帝国的安全,夺取属于帝国的全球利益。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要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可能!

    这可能吗

    有什么不可能!

    前面几个小时主要是成稳派,也就是刘长河那边的军官发言,阐述与说明坚持原有路线的正确性。

    没有什么新意。

    用成稳派的话来说,只要建造足够多、也足够先进的主力舰,就能在下一场战争中碾压对手。

    有趣的是,成稳派故意忽视了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废除两强标准产生的限制。

    只要协议落地,生效后成为条约,就算帝国的资源充足,也不可能按照成稳派的套路去打造舰队。
1...910111213...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