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这需要解释吗

    从大楼里出来,冰冷的秋风迎面吹来,白止战立即就清醒了过来。

    赵禹不但聪明过人,还很能忽悠。

    说了那么多话,总结起来几乎全都是口水,没有一句说到重点上,哪怕是让白止战醍醐灌顶的那几句,也算不上是卓有远见,要么是早就有人提出,要么是换了一种新奇的方式来讲述。

    全都是新装旧酒!

    客观一点,最多算得上旁观者清。

    仍然用飞机来说事。

    技术进步是必然的,而且所有经典军事理论都承认,战术由技术推动,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战术。比如在燧发枪的时代,士兵得肩并肩的站成一排。马克沁机关枪登上战争舞台后,堑壕与散兵坑取代了战线。大战后期出现的坦克,已能粉碎由堑壕、铁丝网与机关枪所构成的防线。

    海战也是如此。

    从木壳的风帆战舰到铁甲舰,再到由蒸汽机与螺旋桨推进的前无畏舰,在大战期间称霸海洋的无畏舰,偷袭无敌的潜艇,乃至靠鱼雷改变海战天平的驱逐舰,无一例外的,全都是技术兵器。

    随着技术进步,必然会有新的技术兵器登上战争的舞台。

    到那时候,取代战列舰,改变海战面貌是必然结果。

    可见,赵禹并没有向白止战透露太多有价值的信息。

    唯一需要承认的是,赵禹拥有完善的系统知识,对技术兵器的了解远在白止战这些职业军人之上。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最想不通的地方。

    赵禹没有上过战场,更别说参加战斗,他又如何知道战争的潮流,靠什么来判断军事的发展方向

    只是靠猜!

    胡言乱语猜中一些,还不算奇怪。

    可是,赵禹的很多预测,其实就是发展的趋势,至少白止战认为,那就是下一场战争的交战方式。

    比如,赵禹提到了电子技术。

    这绝对是最前沿的,而且暂时不为外界所知的军事技术。

    也就在这两年多里,帝国海军才在实践中发现,在




第28章 风云突变
    确实发生了大事件!

    就在中午,准确说是十二点之前,在停战谈判前期磋商与准备会议的最后一刻,几个同盟集团成员国的代表终于达成了一致,采纳纽兰联邦提出的方案,在南珠国首都跟梁夏帝国进行停战谈判。

    随后,在没有事先知会的情况下,同盟集团的代表把这个结果丢给梁夏帝国的代表。

    言外之意,梁夏帝国必须得答应,没有第二种选择。

    由此可见,同盟集团是多么傲慢。

    只是,对梁夏帝国来说,这是一个能够接受的方案。

    去南珠国总比去狭夷皇国好得多。

    进行磋商之前,梁夏帝国就明确提出,不在任何一个敌国的境内举行正式谈判,得在中立国举行。

    理由也很充分,这不是投降谈判,是停战谈判,谈判双方的地位对等。

    为此,磋商了一个多月,还拖到最后一刻。

    因为其他问题在此之前就已经通过协商得到了解决,所以按照双方的约定,正式谈判在二月下旬开始。

    除了需要花时间做准备,也是为了避开二月中旬的春节。

    按照广播宣传,能让同盟集团坐下来谈判,而且是停战谈判,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胜利!

    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事实也确实如此。

    去年年底,在忒尔帝国战败投降之后,同盟集团五个主要成员国,洛克共和国、布兰王国与骆沙帝国,以及后期才参战的纽兰联邦与狭夷皇国,在洛克共和国首都举行了一次战争部长会议,着重强调了一点,在取得全面胜利之前,五国得保持一致,绝不单独或者私下跟敌国议和。

    在这次会议上,还首次确认,原则上不跟协约集团进行任何跟停战有关的谈判。

    说得直接一点,同盟集团以彻底打败协约集团为战争的最终目的。

    如此一来,协约集团要么因为战败而投降,要么以投降宣告战败,反正无法通过谈判来结束战争。

    现在,逼迫对方坐下来进行停战谈判,说成胜利也没错。

    在当前局势下,不管能不能谈成,梁夏帝国都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最多能败得体面一点。

    这一切的起因,其实是从骆沙帝国开始向外蔓延的兵乱。

    准确的说,骆沙帝国已经完蛋了,现在的国家叫骆沙联邦共和国,简称骆沙联邦或者是骆联。

    时至今日,只有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承认这个刚诞生的国家。

    至于同盟集团的成员国,全都宣称骆沙联邦为非法政权。

    这个新年注定不会平静。

    几天之后,新历79年的第一个周末,迢曼帝国最大的海军基地爆发兵乱,愤怒的水兵夺取了军火库,宣布向帝国首都进军,推翻被投降派控制的战时内阁,建立军政权,重新书写帝国的荣光。

    同日,维尔德二世迫于压力,也为了保全帝国,在行宫宣布退位。

    当天晚上,维尔德二世乘坐军列离开迢曼帝国,前往由其表姐担任女王的邻国,紧张局势才得到缓解。

    周一清晨,斐蒂利三世在登基之后就签署与发布了投降诏书。

    1月11日,迢曼帝国的代表在错号“绞肉机”的,曾经在一天之内阵亡五万官兵,交战双方总共损失了数十万将士的那片战场附近的森林里,当着同盟集团的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

    因为太过仓促,条件也极为简陋,所以签字仪式在一节临时拖来的车厢里举行。

    注意,是投降,而不是停战!

    虽然梁夏帝国还在坚持,迢曼帝国与梁夏帝国也依然是盟友,但是除了保留皇室等极少数的条件得到满足之外,迢曼帝国放弃了其他更加重要,也更加有意义的要求,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向同盟集团投降。

    到哪种程度呢

    就拿海军来说。

    在签署投降书之后的三个月之内,必须交出所有的潜艇,或者是通过破坏下潜能力的方式解除战斗力。在半年之内,解除公海舰队的武装,并且在破坏主炮之后,将公海舰队的所有排水量在五千吨以上的战舰送往布兰王国指定的军港,由布兰皇



第29章 初见监造长
    帝国新历79年1月22日,浦州海军造船厂三号船台。

    接到消息之后,白止战立即赶了过来,却仍然慢了一步。

    巨大的龙门吊,已经把那块重量超过一百吨的钢架送了上去,工长带着几十名工人正在为接下来的铆接作业做准备。

    钢架在舰体与上层建筑之间,通过铆接跟其他部分连接,支撑起外部的装甲板,为下方的轮机舱提供保护。因为铆点会破坏整体结构强度,所以钢架在铆接固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动了。

    关键就是,钢架在战舰中部。

    如果在舰首或舰尾,那还没什么,大不了拆掉重新安装。可是在舰体中部,不但拆除很费事,还有可能对舰体结构造成破坏。搞不好的话,该部位往上的部分全都得拆掉,十分的麻烦。

    旁边一块场地已经清理出来,还摆上了一些支撑架。

    看这情形,在装好钢架之后,就要敷设装甲钢板了。

    复工命令来自战时内阁,要不然生产物料的钢铁厂也不会如此的积极,只用几天就把之前几个月都没有弄出来的钢架生产了出来。随着其他的物料陆续到达,“龙江”号的建造工作肯定会提速。

    白止战直接去找到工长,让工长下令暂时停工。

    就在几天之前,白止战向海军司令部呈交了一份跟两艘战列巡洋舰有关的报告,提出将这两艘战舰改造成母舰。为了说服海军总司令,白止战特意给桂伯勇发了电报,希望贺永兴能够关注此事。

    其实,白止战并不相信,海军会拿两艘宝贵的战列巡洋舰做实验。

    哪怕这两艘战舰还没有建成。

    只是现在,白止战觉得有义务去争取一番,毕竟复工的命令来自内阁,而内阁官员未必了解海军。

    下令复工,或许只是为了在谈判中向同盟集团施压。

    “前后也就这几天……”

    “白长官,我们不是不明白你的意思,只是你知道,复工命令由上面下达,不是您说停就能停的。”工长非常客气,还用了尊称,只是这态度摆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也没有把白止战当回事。

    “就今天。我马上去发电报,最迟下午就能给你明确的答复。”

    “白长官,我这手下的一百多号兄弟都等着呢。”工长明显很不耐烦,语气也不再那么客气。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上下仔细打量了白止战一番。那神色与模样像在问,你算是老几

    白止战心里也鬼火直冒,却是敢怒不敢言。

    不是怕了,而是不想把事情闹大。

    赶走技术工人,那是再容易不过。重新招募与培养技术工人,达到上岗的标准,就没那么容易了。

    只是重新招聘技术工人,就非常困难。

    再说,工长也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按照命令行事,因此就算白止战是军代表,也不能强制命令停工。

    按照正常程序,白止战应该先去找造船厂的领导人,拿到停工通知书,再来找工长。

    工长不肯退让,白止战骑虎难下,场面非常的尴尬。

    所幸,没维持多久。

    “张老三,老子几天没有来,你这颗豆芽菜就长上天了”

    一声中气十足的怒喝从梯道那边传来,站在白止战面前,开始还嚣张跋扈的工长立即就变成了泄气的皮球。

    回头看到走上来的上校军官,白止战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白止战认识那名上校。

    没错,就是“龙江”号的监造长,刘向东上校。模样跟贴在公示牌上面的照片一样,只是肤色没有那么黑。

    或许是上岸太久了,平常没有晒太阳。

    “刘长官,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工长也是人精,绕过白止战,满脸堆笑的朝刘向东走了过去。

    白止战还没有实职,拿工长没辙。

    刘向东是名正言顺的监造长,掌握着验收大权,要收拾工长这样的小



第30章 帝都风暴
    次日清晨,帝都火车站。

    走出车厢,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白止战不由自主的哆嗦了几下,赶紧拉了身上的毛皮大衣。

    还好,贺鹏飞没有耽搁太多时间,已经提着行李包跟了出来。

    随后,两人离开了站台。

    贺鹏飞本来就是帝都人,只是在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去了浦州,后来又回到帝都读了几年大学。虽然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过了,但是跟从没来过帝都的白止战相比,他显然更加了解这座城市。

    其实,贺鹏飞在很多方面都比白止战知道得多。

    要说的话,这正是世家子弟优势。

    虽然并非所有世家子弟都是人才,其中大多数还是纨绔子弟,但是从小在家族大环境里侵染,见惯大场面,也就有了更加开阔的眼界,因此只要三观没问题,体智都健全,世家子弟的能力一般不会太差。

    一路过来,贺鹏飞就向白止战透露了很多“内幕”消息。

    首先是刘向东。

    没错,他就是帝国八大国柱之一,海鲲公刘振堂的后人。在帝国海军,刘家是与贺家齐名的世家。

    严格说来,帝国海军中,只有刘家与贺家达到了“世家”的标准。

    刘家的影响力,主要是在指战系。

    周宽德元帅的妻子姓刘,是当时刘家大家长的长女。正是在刘家的全力支持下,他才坐上了海军总司令的宝座。

    所幸,刘家与贺家不是竞争关系,更像是合作关系。

    贺家的影响力,主要在装备建造方面,也就是常说的造备系。

    其次是桂伯勇。

    他也算是贺家的人,即他是贺永兴的表弟,他的母亲是贺永兴的小姨,从小就给养在贺永兴家里。

    显然,桂伯勇就是贺永兴最信任的人。

    桂伯勇与刘向东确实是同班同学,关系还非同一般,哪怕没到穿同一条裤子的程度,也算得上是肝胆相照。

    其实,这也是贺家与刘家关系的缩影。

    数十年来,贺家与刘家相互扶持,前者掌握造备系,后者控制指战系,相互扶持与相互依托。也正是在这两个世家的推动下,帝国海军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横扫四海,击败了几乎所有对手。

    贺永兴是一个例外。

    虽然贺家也涌现不少的将领,但是从来没有贺永兴这种,能够指挥一支舰队征战四海的统帅。

    关键还有,在过去两年多里,贺永兴率领第21分舰队打了不少胜仗。

    相对而言,现在的刘家却是人才凋敝。

    在这一代,刘家甚至要靠周宽德这样的外戚来支撑门面,在年轻一代当中,像刘向东这样的才俊还太嫩了。

    用贺鹏飞的话来说,等到贺永兴掌舵,贺家肯定会超越刘家。
1...89101112...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