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如果是早就计划好的,昨天的舰队决战恐怕会是另外一个结果。”贺永兴摸出了一张叠好的纸,丢到白止战面前。
白止战没什么心理准备,翻开之后才吓了一跳。
&nb
第21章 耻辱
入夜之后,桅樯港。
虽然这座港湾现在是本土舰队的母港,但是在两年多前,这里还只是一处供渔船避风的天然深水海湾。
每当台风到来,附近的渔船就会来此躲避。一眼望出去,海湾里面全是林立的桅樯。
“桅樯”这个名字就是来源于此。
在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后,港口里面的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只是仍然到处能见到渔港与渔村的痕迹。
不说别的,参与基础建设的民夫,大部分是当地的村民,很多就是上岸的渔民。
“北河”号进入港口的时候,战舰中部的露天甲板距离海面已经不到半米,舰尾全都沉到了水面之下。
保守估计,进水量在一万吨左右!
“南江”号的情况更加糟糕,舰首被炸飞,舰体全部被海水淹没,只有上层建筑露在海面上。
靠上泊位之后,“南江”号立即坐底沉没。
返航途中,这两艘战舰的官兵一直在积极自救,伴随的巡洋舰提供了大力支持,要不然也回不到母港。
因为舰体上有太多的大尺寸漏洞,无法用普通方法堵死,所以只能采用抽水的方法,排出涌入舰体的海水。
为此,在回到桅樯港后,首先得修补舰体。
因为“北河”号的损伤相对来说要轻一些,所以首先修理“北河”号。其实就是设法堵住舰体的漏洞,排出一部分海水,对动力系统进行简单检修,确保能自行前往浦州的海军造船厂。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这艘战舰也要在船坞中呆上大半年。
“南江”号的情况更加糟糕,或许要在刺州海军造船厂维修一年。
不管怎样,两艘战列巡洋舰都已回到母港。
在这两艘战舰安置妥当之后,“鲁河”号与“粤江”号才进入桅樯港,由驳船带领驶向深水码头。
白止战已经收拾好个人物品,等到“鲁河”号靠上码头,他就立即下了船。
他没有去跟桂伯勇等人告别。
不是不讲感情,而是他不知道该怎么道别。
拿到调令的人就只有他一个,分舰队司令部的其他官兵都得留在“鲁河”号上,面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白止战觉得,他现在拂袖离去,等于在逃避,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逃兵!
虽然白止战从来不在乎别人这么看待自己,但是他也不想为自己解释,何况这根本就没办法解释。
难不成告诉桂伯勇,帝国马上就要战败了
或者,贺永兴更器重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参谋,而不是追随多年的老部下
这些,越解释,越说不清楚。
“白少尉,你忘东西了!”
白止战刚走上码头,就被叫住了。
没错,就是桂伯勇。
既然被看到了,白止战也没回避。
“贺司令问过我的意见,我觉得你最合适。”桂伯勇走过来,把一枚“鲁河”号的舰章递给了白止战。“没什么好送给你的,把这个带上,就当是留做纪念,不知道下次见面会是什么时候。”
“桂上校……”
白止战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而且听桂伯勇说的话,他看过那份电文,知道迢曼帝国即将战败的消息。
“好好干。”等到白止战接过舰章,桂伯勇又在他的肩膀上使劲拍了几下。“说不准,当我们再次跟随舰队出征,我就得听你的指挥了。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们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跟白止战拥抱之后,桂伯勇才转身朝舷梯走去。
看着桂伯勇离去的背影,白止战不禁暗自叹息。
或许,桂伯勇成不了贺永兴那种统帅千军万马,还能百战百胜的将领,不过他肯定是一名优秀的参谋。
远处,传来汽笛声。
在驳船推动下,“粤江”号正缓缓靠过来。
码头外面,一支车队正在朝这边驶来。
等会,码头上就会人山人
第22章 远赴他乡
一周之后,浦州火车站。
虽然位于南江口的浦州地处江南,是典型的湿热型气候,但是秋风依然是冷得刺骨,更何况白止战只穿了一件单衣。
从列车上下来,白止战不由自主的哆嗦了几下。
在桅樯港呆了五天,白止战才从港口司令部那里了解到,“北河”号的损伤情况比预测的还严重,要用更多时间来修补舰体上的漏洞,以及遭到破坏的内部舱室,然后才能启程去浦州。
至于需要多少时间,港口司令部的答复很含糊,也许是一周,也许要数月。
不是没有足够多的维修工人,而是维修要用的材料严重不足,比如堵漏的大尺寸轧制钢板就需要临时订购。钢铁厂无法保证交货时间,因此港口司令部也就无法保证能在何时完成修补。
当天晚上,白止战就上了回陆的渡轮。
上船之后,白止战才发现只带了秋装,没有带冬装,而且海军的冬装在十一月中旬才会发放。
此后又在火车站耽搁了一个晚上,才搭上了一列运送新兵的列车,然后在列车上呆了一整天。
以往用几个小时的旅程,这次花了两天整。
所幸,白止战搭乘的是运兵军列,免费提供热水与食物,就算不那么可口,也比忍饥挨饿好得多。
身后传来了汽笛声,列车已再次启动。
拉紧外套,白止战朝前方的地下通道走去。
这躺军列是去东北战场,白止战搭的是顺风车。站台上有几名调度员,没人注意这个穿着单薄的海军军官。
只是,车站外的广场上,就是另外一番景色了。
浦州是帝国东部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更是帝国的金融、经济与工业中心,还是帝国最大的造船基地,有大大小小十多家造船厂。其中浦州海军造船厂不但是帝国最大的,还是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厂。在过去几十年间,帝国海军有一半的主力舰、三分之一的大型战舰由这家造船厂建造。
虽然不是交通枢纽城市,但是每天都有上百躺列车进出,接送数十万旅客。即便在战争时期,这里也热闹非凡。毕竟到现在,帝国本土都没受战火摧残,对多数平民来说,战争只存在于报纸与广播当中。只有在茶余饭后,或者在购买粮食等生活物资的时候才能够直观的感受到战争造成的影响。
至于由战争伤亡产生的影响,根本没有西方列强宣传的那么严重。
不要忘了,帝国的人口达到了四万万,在大战当中阵亡的将士不到五百万,比例才百分之一出头,即便把伤残官兵算上,占比也不到百分之四,远低于除纽兰联邦之外的任何一个敌国。
布兰王国阵亡两百多万官兵,与人口之比超过百分之五。
洛克共和国阵亡了五百多万,接近人口的百分之十。
骆沙帝国更是达到惊人的六百万,占比超过了百分之七。
哪怕很晚才参战的狭夷皇国,阵亡也近三百万,占比在百分之四左右。
以家庭为单位,光荣家庭所占比例不到十五分之一。
只是,战争造成的影响依然不可低估。
最为直接,也是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由于物资匮乏导致的物价暴涨,以及每天都在降低的生活品质。
说得直接一点,同样的辛勤劳动,以前能过得幸福美满,而现在仅能勉强糊口。
这还是繁花似锦的浦州,边陲等偏远地区的情况更糟糕。
绕了好几个弯,白止战才来到车站外的广场上,准确的说是车站出口。
虽然已是傍晚,但是广场上依然人山人海,很多是来送别亲人的,也有不少贩卖各类管制商品的小贩。
在出口外面蹲守的,主要还是车夫与旅馆老板,而且这些人对军官是特别热情。
当初,在去第21分舰队报道的时候,白止战来过浦州,在车站附近住了几天,算得上轻车熟路。
离出口还有几步的时候,白止战就停下了脚步。
仔细观望一番,看到那面写着“白止战参谋”的牌子后,才重新迈
第23章 灭顶之灾
白止战抖开了报纸,没再打扰贺鹏飞,好让他专心开车。再说了,坐了一天的列车,白止战只想安静的呆一会。
只是,看到头版头条的标题,白止战就没法安静了。
“这件事,你不知道吗”
听到这话,白止战才抬头朝贺鹏飞看过去。
“消息在上午就传开了,听说骆沙帝国的皇室全灭,婴儿都没有幸免,全都没逃掉。因为局势太混乱,很多国家的记者都已撤离,所以现在报道的全是传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官方消息。”
骆沙帝国的皇室成员全都完蛋了!
白止战倒吸了一口冷气,又拿起报纸仔细看了一遍。
其实,早在五天前的11月3日,在枢密院发布停战诏告后,帝国各大报纸就刊登了骆沙帝国爆发兵变的消息。
只是,当时没多少人将此当回事。
兵变发生之后,掌握了政权的军官团体就通过正规渠道向全世界宣布,将继续执行战争计划,保证不让政权变更对战争产生任何影响。骆沙帝国不但在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同盟集团的成员国。
在此前一天的11月2日,同盟集团已经在大肆报道迢曼帝国战败的消息。
综合来看,可以把骆沙帝国的兵变看成是一种由内部发起的军事政治调整,跟迢曼帝国战败投降有紧密的关联。
随着迢曼帝国战败,骆沙帝国的战争压力大为减轻,紧张的国内局势能够获得缓解。
正是如此,没有人对骆沙帝国的兵变感到担忧。
按照西方列强做的宣传,在迢曼帝国战败之后,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的援助物资将火速送抵骆沙帝国,帮助骆沙帝国的军民渡过这场突然到来,而且异常寒冷的严冬,共同迎接最后的胜利。
果真如此,梁夏帝国未必能够坚持到明年春天。
只是现在看来,骆沙帝国的实际情况比传闻更糟糕。要不然,兵变也不会失去控制,更别说皇室全灭。
要多么的严重,才会导致一个帝国的皇室全体覆灭!
在报纸刊登的消息里面,着重提到了一点,即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席卷了整个北半球的旱灾。
严格说来,让迢曼帝国与骆沙帝国倒下的,就是这场百年难遇的旱灾。
在春季的大旱之后,位于西大陆,被敌国包围,而且所处北方平原属于光热偏少的高纬度地区的迢曼帝国,农业产量本身就严重不足,所以第一个爆发饥荒,也最先在饥荒冲击下倒地。
在战前的和平时期,迢曼帝国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养活七千万国民。
在大战爆发一年后,迢曼帝国用光了战略储备。如果不是靠梁夏帝国接济,恐怕在两年多前就已战败。
在此之后,协约集团不顾不利的地理因素,不断向巨大陆的腹地增兵,围绕经过忒尔帝国的战略交通线做文章,就是为了向迢曼帝国输血。等忒尔帝国战败,大动脉受阻,迢曼帝国战败就成了必然结果。
只是,骆沙帝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在战略地缘上,骆沙帝国跟迢曼帝国如出一辙,处在敌国的包围之中,很难获得盟友的直接援助。
用西方列强那些战略家的话来说,决定大战胜败的,其实就是这两个帝国。
简单的说,就是看谁坚持得更久!
大战期间,同盟集团在冈伽罗平原方向上用兵,不断向巨大陆的腹地投入重兵,布兰王国与洛克共和国不惜代价的阻击忒尔帝国,死守梵炎洋上的要塞,就是要保住通往骆沙帝国的交通线。
当然,也能通过此举给骆沙帝国打气。
迢曼帝国在旱灾与饥荒中倒下了,骆沙帝国的日子会更好过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别说骆沙帝国,就连梁夏帝国的日子都不好过!
战前,梁夏帝国是全球最大的产粮国,还是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每年生产的粮食不但
第24章 风雨飘摇
11月15日,来浦州海军造船厂的第八天。
像前几天一样,天还没有亮,白止战就离开温暖的被窝,穿上秋装与胶鞋,在厂区里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晨跑。
连续几天下来,白止战已经养成习惯。
其实,主要是没有别的事情可做。
虽然海军没有取消“龙江”号的订单,但是建造工作已经暂停大半年,不止是物料,连造船工人都流失了大半。至于“龙江”号的监造长,白止战来了八天,还没见过面。要不是在船坞大门外有一块公示牌,上面贴着监造长等主要人员的照片,白止战甚至不知道那个刘向东上校长啥模样。
因为根本没人过问,所以白止战不用每天都去船坞报道。
当然,白止战没有因此放纵自己。
骆沙帝国爆发兵变,皇室成员全部遇害的传闻已经得到证实,而且发动兵变的暴乱分子已经组建临时政府,还宣布退出同盟集团,愿意在不设任何附加条件的情况下,跟包括梁夏帝国在内的所有交战国议和。
猜你喜欢